CN110816067B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6067B
CN110816067B CN201910722014.7A CN201910722014A CN110816067B CN 110816067 B CN110816067 B CN 110816067B CN 201910722014 A CN201910722014 A CN 201910722014A CN 110816067 B CN110816067 B CN 110816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ion
nozzle row
nozzle
nozzles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20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16067A (zh
Inventor
坪田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16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6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16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6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collection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6Non-ejecting pul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实施预备喷出时抑制墨雾向液体喷射面的附着从而抑制喷出不良的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多列喷嘴并排设置而成的喷嘴列;压力产生单元;帽盖,其覆盖多列喷嘴列;控制部,其控制压力产生单元的驱动,使液体从喷嘴喷射,控制部实施使液体从多个喷嘴列朝向帽盖喷出的预备喷出,并且以可执行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为,在预备喷出中,从第一、第二喷嘴列的各自的喷嘴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并在从第一喷嘴列的喷嘴进行同时喷出时,将第二喷嘴列的喷嘴设为同时不喷出,在从第二喷嘴列的喷嘴进行同时喷出时,将第一喷嘴列的喷嘴设为同时不喷出的模式。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列喷出液体的喷嘴成列设置而成的喷嘴列的液体喷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作为液体而喷射油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体喷射装置中,例如已知有一种作为液体而喷出油墨滴从而在纸或记录薄片等被喷射介质上实施印刷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中,会发生喷出油墨滴的喷嘴内的油墨因干燥而增稠,并因增稠的油墨而使油墨滴的飞翔方向产生偏差或发生喷嘴的堵塞等的喷出不良。因此,为了将覆盖开口有喷嘴的液体喷射面的帽盖内设为保湿环境,而实施从喷嘴朝向帽盖内喷出油墨滴的预备喷出(别名也称为冲洗)。
当在这样的预备喷出中产生墨雾时,则所产生的墨雾会附着在液体喷射面上,被形成在液体喷射面的喷嘴中的弯液面被破坏,从而油墨滴的飞翔方向会产生偏差或产生油墨滴的喷出不良,由此印刷品质有可能降低。
因此,提出了如下方法,即,不从多个喷嘴列同时喷出油墨滴,而是通过将各个喷嘴列的预备喷出的定时错开,从而减少墨雾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即使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错开了使油墨滴从喷嘴列喷出的定时的情况下,也存在易于产生成为墨雾的原因的气流,从而无法降低墨雾,并且无法消除油墨滴的喷出不良的这类问题。
另外,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在喷墨油墨以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同样存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88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实施预备喷出时抑制了墨雾向液体喷射面的附着,从而抑制了喷出不良的液体喷射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方式为,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多列喷出液体的喷嘴并排设置而成的喷嘴列;压力产生单元,其产生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流道内的压力变化,从而使液体从该喷嘴喷出;帽盖,其覆盖多列所述喷嘴列;控制部,其对所述压力产生单元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而使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射,所述控制部实施使液体从多个所述喷嘴列朝向所述帽盖喷出的预备喷出,并且,所述控制部以可执行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为,在构成多列所述喷嘴列的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的预备喷出中,从所述第一喷嘴列以及所述第二喷嘴列的各自的所述喷嘴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并在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进行同时喷出时,将所述第二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设为同时不喷出,在从所述第二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进行同时喷出时,将所述第一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设为同时不喷出的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临时贮留罐、记录头以及帽盖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头芯片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头芯片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头芯片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驱动信号的驱动波形。
图8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驱动波形。
图9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的驱动波形。
图10为表示各个实施方式的喷出模式的表。
图11为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二预备喷出的施加脉冲的驱动波形。
图12为表示试验例的试验结果的喷嘴板的图像。
图13为表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施加脉冲的驱动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以下的说明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任意变更。在各附图中标记了相同的符号的部件表示相同的部件,并适当省略说明。此外,在各附图中,X、Y、Z表示相互正交的3个空间轴。在本说明书中,将沿着这些轴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来进行说明。此外,第三方向Z表示垂直方向,将垂直方向下侧称为Z1侧,将垂直方向上侧称为Z2侧。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即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喷墨式记录装置I具备俯视观察时呈矩形形状的主体框架2。在该主体框架2内,沿着成为第一方向X的主扫描方向而延伸设置有对纸或记录薄片等的喷落有油墨滴的被喷射介质(省略图示)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部件3。在介质支承部件3上,被喷射介质通过未图示的送纸机构从而沿着成为第二方向Y的副扫描方向而被供给。此外,在主体框架2内的介质支承部件3的上方处,架设有与第一方向X平行地延伸的棒状的导向轴4。
在导向轴4上,滑架5以能够沿着导向轴4而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状态被支承。滑架5经由被挂装在设置于主体框架2上的一对带轮6a之间的无接头状的同步齿形带6而与设置于主体框架2上的滑架电机7相连结。由此,滑架5通过滑架电机7的驱动而沿着导向轴4进行往复移动。
在滑架5上,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头的一个示例即喷墨式记录头1(以下,也仅称为记录头1)、和将来自作为液体贮留单元的油墨罐8a的油墨向记录头1进行供给的作为流道部件的临时贮留罐8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架5上,保持有四个临时贮留罐8b。虽然在后文中将详细叙述,但是在记录头1上设置有四列喷嘴列。
在主体框架2的第一方向X的一端侧设置有罐保持架8c,在罐保持架8c上分别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作为液体贮留单元的多个油墨罐8a。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4个油墨罐8a。在各个油墨罐8a中,收纳有彼此种类、例如颜色不同的油墨。
安装在罐保持架8c上的各个油墨罐8a经由软管等的供给管8d而与临时贮留罐8b相连接。临时贮留罐8b对从各个油墨罐8a经由各个供给管8d而被供给的各种颜色的油墨分别进行临时贮留,独立地临时贮留的各种颜色的油墨分别被供给至记录头1。
在主体框架2内的靠近第一方向X的一端部的位置处、且滑架5的初始位置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实施记录头1的清洗等的维护的维护单元9。该维护单元9具备帽盖9a、和能够对帽盖9a内进行抽吸的抽吸泵(省略图示)。帽盖9a以包围记录头1的各个喷嘴的方式与该记录头1抵接,或接收通过预备喷出而从各个喷嘴被喷出的油墨。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头1将在后文进行详细叙述,但是所述记录头1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两个头芯片,在所述头芯片中,喷嘴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而成的喷嘴列在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两列,帽盖9a针对每个头芯片而被分开设置。即,帽盖9a与头芯片为相同的数量,设置有共计两个。
具有这样的帽盖9a的维护单元9通过在以包围记录头1的各个喷嘴的方式使帽盖9a与记录头1抵接了的状态下利用抽吸泵来对帽盖9a内进行抽吸,从而实施使增稠了的油墨或气泡等从各个喷嘴被强制性地排出到帽盖9a内的、所谓的清洗。此外,在印刷待机时,通过由帽盖9a来覆盖喷嘴,从而抑制了喷嘴21的附近的油墨的干燥。顺便说明一下,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文中将进行详细叙述,但是在由帽盖9a来覆盖喷嘴时,会实施基于用于对帽盖9a内进行保湿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预备喷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开始前或印刷中等的定期性的定时下,会实施基于向帽盖9a内喷出油墨滴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的预备喷出。
在此,参照图2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头即喷墨式记录头1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另外,图2为表示临时贮留罐、喷墨式记录头以及帽盖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如图2所示,记录头1具备设置有喷嘴21的头芯片110。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文中将进行详细叙述,但是在一个头芯片110中,喷出油墨滴的喷嘴21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而成的喷嘴列在第二方向Y上并排设置有两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设于一个头芯片110上的一个喷嘴列称为第一喷嘴列21A,将另一个喷嘴列称为第二喷嘴列21B。
这样的头芯片110以在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并排设置方向即第二方向Y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的状态被保持架120所保持。
保持架120为,对两个头芯片110进行保持并且被固定在滑架5上的部件,且在内部中设置有未图示的流道。
此外,被设置于保持架120上的两个头芯片110的开口有喷嘴的液体喷射面侧被头罩130所覆盖。在头罩130上,在与喷嘴对置的区域中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露出开口部131,通过露出开口部131从而使喷嘴露出于外部。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头罩130共同覆盖了两个头芯片110的液体喷射面侧,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针对一个头芯片110而设置独立的头罩130。
此外,在保持架120中,设置有流道部件140。对于流道部件140而言,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是在内部设置有将来自临时贮留罐8b的油墨向头芯片110进行供给的流道。此外,在流道部件140的流道的中途处,也可以设置有对油墨中所包含的灰尘或气泡进行捕捉的过滤器等的功能性部件。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头芯片110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另外,图3为头芯片的液体喷射面侧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线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线剖视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头芯片110的各个方向,将根据被搭载于喷墨式记录装置I时的方向来进行说明。当然,头芯片110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内的配置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配置。
如图3~图5所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头芯片110的流道形成基板10由硅单晶基板组成,且在其一个面上形成有振动板50。振动板50可以为从二氧化硅层与氧化锆层中选择的单一层或层叠。
如图5所示,在流道形成基板10中,通过从另一个面进行各向异性蚀刻,从而沿着第一方向X而并排设置有被多个隔壁11划分出的压力产生室12。此外,在流道形成基板10中,压力产生室12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而成的列在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多列,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列。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流道形成基板10的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的压力产生室12之间的部分称为隔壁11。该隔壁11沿着第二方向Y而被形成。即,隔壁11也称为流道形成基板10的第二方向Y上的与压力产生室12重叠的部分。此外,划分形成压力产生室12的一个面的可动壁即振动板50以横跨对压力产生室12进行划分的隔壁11之间的方式而被形成,划分形成压力产生室12的一个面的振动板50通过发生挠曲变形,从而使压力产生室12内的油墨产生压力变化。
在这样的流道形成基板10的另一个面侧处,依次层叠有连通板15和喷嘴板20。
如图4所示,在连通板15中,设置有将压力产生室12和喷嘴21连通的喷嘴连通通道16。连通板15具有与流道形成基板10相比较大的面积,喷嘴板20具有与流道形成基板10相比较小的面积。由于喷嘴板20只需覆盖将压力产生室12和喷嘴21连通的喷嘴连通通道16的开口即可,因此能够使喷嘴板20的面积较小,从而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喷嘴板20的开口有喷嘴21并喷出油墨滴的面称为液体喷射面20a。
此外,在连通板15中,设置有构成歧管100的一部分的第一歧管部17和第二歧管部18,其中,所述歧管100成为多个压力产生室12所共同连通的共同液室。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的压力产生室12的每列而设置不同的歧管100。即,虽然压力产生室12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而成的列在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两列,但是歧管100分别被配置在两列压力产生室12的第二方向Y的两侧处。而且,在一个压力产生室12的列中连通有一个歧管100,在另一个压力产生室12的列中连通有另一个歧管100。
具体而言,构成歧管100的第一歧管部17以在第三方向Z上贯穿连通板15的方式被设置。此外,第二歧管部18并未在第三方向Z上贯穿连通板15,而是以在连通板15的喷嘴板20侧开口的方式被设置。而且,这些第一歧管部17以及第二歧管部18分别被设置在连通板15的第二方向Y的两侧处。
此外,在连通板15中,相对于压力产生室12的每一个而独立地设置有与压力产生室12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连通的供给连通通道19。供给连通通道19将第二歧管部18和压力产生室12连通,并将歧管100内的油墨向压力产生室12进行供给。
在喷嘴板20中,形成有经由喷嘴连通通道16而与各个压力产生室12连通的喷嘴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的压力产生室12的列在第二方向Y上形成有两列,因此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的由喷嘴21构成的喷嘴列在第二方向Y上也形成有两列。
顺便说明一下,由于压力产生室12构成了针对像上述那样共同连通的每个歧管100而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而成的列,因此喷嘴列的每一个与互不相同的歧管100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将一个喷嘴列称为第一喷嘴列21A,将另一个喷嘴列称为第二喷嘴列21B。而且,作为共同液室的歧管100在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中是不同的。如此,由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的歧管100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喷出不同种类的油墨。当然,如果向不同的歧管100供给相同种类的油墨,则也能够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喷出相同种类的油墨。
作为这样的喷嘴板20,例如能够使用不锈钢(SUS)等的金属、聚酰亚胺树脂这样的有机物、或者硅单晶基板等。
另一方面,在流道形成基板10的与连通板15相反一侧的面上,像上述的那样形成有振动板50,在振动板50上,第一电极60、压电体层70和第二电极80通过成膜以及光刻法而被层叠,从而构成压电致动器300。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电致动器300成为使压力产生室12内的油墨产生压力变化的压力产生单元。在此,压电致动器300也称为压电元件,是指包括第一电极60、压电体层70以及第二电极80在内的部分。此外,将在第一电极60和第二电极80之间被施加电压时在压电体层70中产生压电应变的部分称为活性部310。即,活性部310是指,压电体层70在第三方向Z上被第一电极60和第二电极80夹持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每个压力产生室12而形成有活性部310。而且,一般情况下,将压电致动器300中的任意一个电极设为共同电极,并针对每个压力产生室12、即每个活性部310而对另一个电极以及压电体层70进行图案形成而构成。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极60设为多个活性部310的共同电极,将第二电极80设为各个活性部的独立电极,但是根据驱动电路与配线的情况,即使将其反之也无妨。另外,虽然上述的例子中,振动板50、第一电极60作为振动板而发挥作用,但是显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振动板50,而是只有第一电极60作为振动板而发挥作用。此外,压电致动器300自身实质上也可以兼作振动板。
压电体层70由第一电极60上所形成的具有极化结构的氧化物的压电材料构成,例如,能够由通式ABO3所表示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构成,并且能够使用包含铅的铅类压电材料或不包含铅的非铅类压电材料等。压电体层70例如能够利用溶胶-凝胶法、MOD(Metal-Organic Decomposition:金属有机分解)法等液相法、溅射法、激光烧蚀法等PVD法(气相法)等来形成。
此外,在这样的各个压电致动器300的第二电极80上分别连接有引线电极90,经由该引线电极90从而选择性地对各个压电致动器300施加电压。
此外,在引线电极90以及第一电极60上连接有柔性电缆101。柔性电缆101为具有可挠性的配线基板,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有作为驱动元件的驱动电路102。
在这样的流道形成基板10的压电致动器300侧的面上,接合有具有与流道形成基板10大致相同的大小的保护基板30。保护基板30具有用于保护压电致动器300的空间即保持部31。保持部31在于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的压电致动器300的列之间在第二方向Y上并排形成有两个。此外,在保护基板30中,在于第二方向Y上并排设置的两个保持部31之间设置有在第三方向Z上贯穿的贯穿孔32。从压电致动器300的电极引出的引线电极90以及第一电极60以在该贯穿孔32内露出的方式延伸设置,引线电极90以及第一电极60和柔性电缆101在贯穿孔32内被电连接。
此外,如图4所示,和流道形成基板10一起对与多个压力产生室12连通的歧管100进行划分形成的外壳部件40被固定在保护基板30上。外壳部件40在俯视观察时具有与上述的连通板15大致相同的形状,与保护基板30接合,并且还与上述的连通板15接合。
这样的外壳部件40在保护基板30侧具有可收纳流道形成基板10以及保护基板30的深度的凹部41。该凹部41具有宽于保护基板30的与流道形成基板10接合的面的开口面积。而且,在流道形成基板10等被收纳于凹部41中的状态下,凹部41的喷嘴板20侧的开口面被连通板15所密封。由此,在流道形成基板10的外周部处,通过外壳部件40和流道形成基板10而划分形成有第三歧管部42。而且,通过设置在连通板15上的第一歧管部17以及第二歧管部18、和由外壳部件40和流道形成基板10划分形成的第三歧管部42,从而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歧管100。歧管100以跨及压力产生室12的并排设置方向即第一方向X的方式而连续的方式被设置,将各个压力产生室12和歧管100连通的供给连通通道19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
此外,在连通板15的开口有第一歧管部17以及第二歧管部18的面上,设置有可塑性基板45。该可塑性基板45对第一歧管部17和第二歧管部18的液体喷射面20a侧的开口进行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可塑性基板45具备由具有可挠性的薄膜构成的密封膜46、和由金属等的硬质的材料构成的固定基板47。由于固定基板47的与歧管100对置的区域成为在厚度方向上被完全去除的固定基板用开口部48,因此歧管100的一个面成为仅被具有可挠性的密封膜46所密封的作为可挠部的可塑性部49。
此外,在可塑性基板45上接合有头罩130。在本实施方式中,头罩130的露出开口部131具有与喷嘴板20相比稍大的面积,通过露出开口部131从而使喷嘴板20的整体露出。
另外,在外壳部件40中设置有导入通道44,所述导入通道44与歧管100连通并用于向各个歧管100供给油墨。此外,在外壳部件40中设置有连接口43,所述连接口43与保护基板30的贯穿孔32连通并供柔性电缆101插穿。
在这样的记录头1中,在喷射油墨时,从导入通道44吸入油墨,用油墨从歧管100起到喷嘴21为止填满流道内部。之后,根据来自驱动电路102的信号,通过向与压力产生室12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施加电压,从而使振动板50与压电致动器300一起发生挠曲变形。由此,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增高,油墨滴从预定的喷嘴21被喷射。
此外,如图1以及图6所示,喷墨式记录装置I具备控制装置200。在此,参照图6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如图6所示,喷墨式记录装置I具备打印机控制器210和打印引擎220。
打印机控制器210为,对喷墨式记录装置I的整体进行控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置在设于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的控制装置200内。
打印机控制器210具备:外部接口211(以下,称为外部I/F211);临时性存储各种数据的RAM212;存储了控制程序等的ROM213;以包括CPU等的方式被构成的控制处理部214;产生时钟信号的振荡电路215;产生用于向记录头1进行供给的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16;生成偏压电压的电源生成电路217;将根据驱动信号或印刷数据而被展开的点图案数据(别名也称为位图数据)等发送给打印引擎220的内部接口218(以下,称为内部I/F218)。
外部I/F211例如从主计算机等的外部装置230接收由字符代码、图形函数、图像数据等构成的印刷数据。此外,繁忙信号(BUSY)和确认信号(ACK)通过该外部I/F211而向外部装置230输出。
RAM212作为接收缓冲器212A、中间缓冲器212B、输出缓冲器212C以及未图示的工作存储器而发挥功能。而且,接收缓冲器212A临时性地存储通过外部I/F211而被接收到的印刷数据,中间缓冲器212B存储控制处理部214所转换的中间代码数据,输出缓冲器212C存储点图案数据。另外,该点图案数据由通过对灰度数据进行解码(翻译)而得到的打印数据构成。
此外,在ROM213中,除了用于实施各种数据处理的控制程序(控制例程)之外,还存储有字形数据、图形函数等。
控制处理部214读取接收缓冲器212A内的印刷数据,并且使转换该印刷数据而得到的中间代码数据存储在中间缓冲器212B中。此外,对从中间缓冲器212B读取的中间代码数据进行解析,并参照存储于ROM213中的字形数据以及图形函数等,将中间代码数据展开为点图案数据。而且,控制处理部214在实施了所需的装饰处理之后,使该展开的点图案数据存储于输出缓冲器212C中。
而且,如果在记录头1中得到一行量的点图案数据,则该一行量的点图案数据通过内部I/F218而被输出给记录头1。此外,当从输出缓冲器212C输出了一行量的点图案数据时,已展开的中间代码数据从中间缓冲器212B中被删除,并实施关于下一个中间代码数据的展开处理。
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16根据从外部被供给的电源而生成驱动信号COM。
此外,电源生成电路217根据从外部被供给的电源而生成向压电致动器300的共同电极即第一电极60供给的偏压电压vbs。
打印引擎220以包括记录头1、送纸机构221和滑架机构222的方式被构成。送纸机构221由输送辊和对该输送辊进行驱动的电机等构成,并且以与记录头1的记录动作连动的方式将记录薄片S依次送出。即,该送纸机构221使记录薄片S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相对移动。滑架机构222具备滑架5、使滑架5沿着导向轴4而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的滑架电机7与同步齿形带6。
记录头1具备驱动电路102和压电致动器300,所述驱动电路102具有移位寄存器103、锁存电路104、电平移位器105、开关106。虽然移位寄存器103、锁存电路104、电平移位器105、开关106以及压电致动器300并未特别进行图示,但是分别由针对记录头1的每个喷嘴21而设置的移位寄存器元件、锁存元件、电平移位器元件、开关元件、压电致动器300构成,并按照移位寄存器103、锁存电路104、电平移位器105、开关106以及压电致动器300的顺序被电连接。这些移位寄存器103、锁存电路104、电平移位器105以及开关106根据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16所产生的驱动信号来生成施加脉冲。在此,所谓施加脉冲,实际上为被施加于压电致动器300上的脉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控制器210和驱动电路10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控制部。
在此,对表示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16所产生的驱动信号(COM)的驱动波形进行说明。另外,图7为表示驱动信号的驱动波形。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信号COM在每个记录周期T中,由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16反复生成。另外,记录周期T也称为喷出周期T,与印刷在记录薄片S上的图像等的1像素量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出周期T被划分成T1、T2、T3这三个期间。而且,分别在喷出周期T的期间T1、T2、T3中,生成使油墨滴喷出的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第三喷出脉冲DP3。即,在对喷出周期T进行划分的期间T1中,以使油墨滴从喷嘴21被喷出的方式而生成对压电致动器300进行驱动的第一喷出脉冲DP1。此外,在对喷出周期T进行划分的期间T2中,以使油墨滴从喷嘴21喷出的方式而生成对压电致动器300进行驱动的第二喷出脉冲DP2。此外,在期间T3中,以使油墨滴从喷嘴21喷出的方式而生成对压电致动器300进行驱动的第三喷出脉冲DP3。
而且,当在印刷中在记录薄片S的记录区域中形成一行量(一光栅量)的点图案时,在与各个喷嘴21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中选择性地施加有驱动信号COM的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以及第三喷出脉冲DP3。即,针对与各个喷嘴21相对应的每个压电致动器300,根据头控制信号以及驱动信号COM来生成施加脉冲,并将施加脉冲施加于压电致动器300。这样的施加脉冲被供给至压电致动器300的每个活性部的独立电极即第二电极80上。此外,在压电致动器300的多个活性部的共同电极即第一电极60上,被供给有偏压电压(vbs)。因此,通过施加脉冲而被施加给压电致动器300的独立电极即第二电极80的电压是将被施加给第一电极60的偏压电压(vbs)为基准电位来表现的。
在此,第一喷出脉冲DP1具备:第一膨胀要素P01,其从中间电位Vm起施加到第一电位V1为止,从而使压力产生室12的容积从基准容积起发生膨胀;第一膨胀维持要素P02,其将通过第一膨胀要素P01而膨胀了的压力产生室12的容积维持固定时间;第一收缩要素P03,其从第一电位V1起施加到第二电位V2为止,从而使压力产生室12的容积收缩;第一收缩维持要素P04,其将通过第一收缩要素P03而收缩了的压力产生室12的容积维持固定时间;第一恢复要素P05,其使压力产生室12从第二电位V2的收缩状态起恢复至中间电位Vm的基准容积为止。
当这样的第一喷出脉冲DP1被供给至压电致动器300时,通过第一膨胀要素P01,从而使压电致动器300在使压力产生室12的容积膨胀的方向上发生变形,进而喷嘴21内的弯液面被拉进压力产生室12侧,并且油墨从歧管100侧被供给到压力产生室12中。然后,压力产生室12的膨胀状态通过第一膨胀维持要素P02而被维持。之后,第一收缩要素P03被供给,从而压力产生室12从膨胀容积急剧地收缩到与第二电位V2相对应的收缩容积,由此压力产生室12内的油墨被加压,从而油墨滴从喷嘴21被喷出。压力产生室12的收缩状态通过第一收缩维持要素P04而被维持,在此期间通过油墨滴的喷出而减少的压力产生室12内的油墨压力根据其固有振动而再次上升。以与该上升定时相一致的方式来供给第一恢复要素P05,从而使压力产生室12恢复至基准容积,由此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变动被吸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出脉冲DP2以及第三喷出脉冲DP3具有与第一喷出脉冲DP1相同的驱动波形。当然,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以及第三喷出脉冲DP3既可以是相同的驱动波形,也可以是不同的驱动波形。
这样的驱动信号COM根据构成点图案数据的打印数据(SI),针对每个喷出周期T而选择性地被供给至与喷出油墨滴的喷嘴21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从而使油墨滴被喷出。此外,在印刷中,虽然在与不喷出油墨滴的喷嘴21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中,驱动信号COM的供给被断开,但是压电致动器300保持先前的电位,因此先前的位移状态、即中间电位Vm被维持。
在此,在例如使用驱动信号COM来记录小点(S点)的情况下,在一喷出周期T中,只有在驱动信号COM的期间T1内产生的第一喷出脉冲DP1被供给到压电致动器300。
此外,在记录中点(M点)的情况下,在一喷出周期T中,在驱动信号COM的期间T1内产生的第一喷出脉冲DP1、和在期间T2内产生的第二喷出脉冲DP2被供给到压电致动器300。另外,也可以取代在期间T2内产生的第二喷出脉冲DP2,而将在期间T3内产生的第三喷出脉冲DP3供给到压电致动器300。
而且,在记录大点(L点)的情况下,在一喷出周期T的期间T1内产生的第一喷出脉冲DP1、在期间T2内产生的第二喷出脉冲DP2、和在期间T3内产生的第三喷出脉冲DP3被供给到压电致动器300。另外,在不形成点,即不喷出油墨滴的情况下,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以及第三喷出脉冲DP3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被供给,而是维持中间电位Vm。顺便说明一下,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特别图示,但是也可以将以不喷出油墨滴的程度使喷嘴21的弯液面进行微振动的微振动脉冲供给到不喷出油墨滴的压电致动器300中。
此外,控制装置200使记录头1实施预备喷出。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0使记录头1移动至滑架5的初始位置区域,如图2所示,实施使油墨滴从记录头1的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分别朝向帽盖9a喷出的预备喷出。在帽盖9a内,设置有由多孔质材料等形成的吸收体9b,通过使油墨保持在吸收体9b中,从而在利用帽盖9a而分别覆盖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时使帽盖9a内保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0作为预备喷出而执行第一预备喷出模式和第二预备喷出模式。在此,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预备喷出为,使油墨滴喷出到帽盖9a内从而使帽盖9a内保湿的喷出,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油墨滴大量地喷出到帽盖9a内。相对于此,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的预备喷出为,为了在印刷执行前或印刷中等定期性地实施从而抑制喷嘴21附近的油墨的增稠,进而抑制油墨滴的喷出不良而实施的喷出。因此,对于表示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油墨滴的喷出次数的第一喷出次数、和表示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油墨滴的喷出次数的第二喷出次数而言,第二喷出次数少于第一喷出次数(第一喷出次数>第二喷出次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油墨滴的喷出次数例如为每一喷嘴60万次喷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油墨滴的喷出次数例如为每一喷嘴108次喷射。
在此,参照图8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图8为表示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驱动波形。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0所实施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预备喷出中,在喷出周期T中,仅选择第一喷出脉冲DP1而施加给与第一喷嘴列21A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这样的仅选择了第一喷出脉冲DP1的施加脉冲,在每个喷出周期T中被供给到与第一喷嘴列21A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即,在第一喷嘴列21A中,从各个喷嘴21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在此,所谓同时喷出是指,从构成第一喷嘴列21A的所有喷嘴21同时地喷出油墨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出周期T的期间T1中,对与构成第一喷嘴列21A的所有喷嘴21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施加第一喷出脉冲DP1,从而从所有喷嘴21同时地喷出油墨滴。此外,所谓同时不喷出是指,从构成第一喷嘴列21A的所有喷嘴21同时不喷出油墨滴。
而且,所谓在第一喷嘴列21A中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是指,在同时喷出和同时喷出之间夹杂同时不喷出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同时喷出以隔着固定的期间T1~T3中的至少一个的方式被实施。此外,所谓间歇性地实施同时不喷出是指,在同时不喷出和同时不喷出之间夹杂同时喷出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同时不喷出以隔着固定的期间T1~T3中的至少一个的方式被实施。
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喷嘴列21A中,反复进行在期间T1内实施同时喷出在期间T2、T3内实施同时不喷出的喷出周期T,因此可以说是,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被间歇性地实施。
此外,在相同的喷出周期T内,仅选择第三喷出脉冲DP3并施加到与第二喷嘴列21B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这样的仅选择了第三喷出脉冲DP3的施加脉冲,在每个喷出周期T中被供给至与第二喷嘴列21B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即,在第二喷嘴列21B中,从各个喷嘴21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
此外,在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进行同时喷出的期间T1内,设为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不喷出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在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同时喷出油墨滴的期间T3内,则成为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不喷出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即,以隔开固定的时间的方式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在第一喷嘴列21
A的喷嘴21停止同时喷出时,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此外,以隔开固定的时间的方式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在停止同时喷出时,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即,在从第一喷嘴列21A喷出油墨滴的期间T1内,不从第二喷嘴列21B喷出油墨滴,在从第二喷嘴列21B喷出油墨滴的期间T3内,不从第一喷嘴列21A喷出油墨滴,因此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成为互相补充喷出油墨滴的定时的关系。
如此,通过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从而能够抑制由油墨滴的连续喷出导致的自己喷流的发生所造成的墨雾的产生以及墨雾附着在喷嘴板20上的情况。尤其是,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帽盖9a针对每个头芯片110而分开设置的情况下,帽盖9a的面积狭窄,因而由于以使滑架5停止的方式向帽盖9a内喷出油墨,因此易于产生由油墨滴的自己喷流所造成的墨雾,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从而即使在帽盖9a针对每个头芯片110而分开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墨雾的产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从构成第一喷嘴列21A或第二喷嘴列21B的所有喷嘴21同时地实施喷出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因此,由于能够使与构成喷嘴列的喷嘴21连通的彼此相邻的压力产生室12内同时产生压力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压力产生室12内的油墨的压力变化被隔壁11的变形吸收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油墨滴的飞翔速度降低的情况。顺便说明一下,由于油墨滴的飞翔速度降低会而使墨雾的产生增大,因此通过从喷嘴列的所有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或同时不喷出,从而能够抑制油墨滴的飞翔速度的降低,进而减少墨雾的产生,并能够降低墨雾向液体喷射面的附着。
此外,与构成各个喷嘴列的喷嘴21连通的压力产生室12与相同的共同液室即歧管100连通。因此,当在构成喷嘴列的靠近的喷嘴21中以短周期反复实施喷出、非喷出时,将经由歧管100而产生压力变动的影响,从而油墨滴的喷出易于变得不稳定,有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即,产生了墨雾、或产生从喷嘴21吸入了气泡等的不良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由于从构成第一喷嘴列21A或第二喷嘴列21B的所有喷嘴21同时地实施喷出油墨滴的同时喷出或同时不喷出,因此不易产生经由歧管100的压力变动的影响,从而能够稳定实施油墨滴的喷出,能够减少墨雾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气泡从喷嘴21进入的情况。
此外,由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成为互相补充喷出油墨滴的定时的关系,因此油墨滴不会在相同的定时下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和第二喷嘴列21B喷出。因此,能够减少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同时喷出油墨滴的喷嘴21的数量,从而能够抑制墨雾的产生。尤其是,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被设置于相同的头芯片110上,因此被接近设置,由于向相同的帽盖9a喷出油墨滴,因此能够通过减少从这些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同时喷出油墨滴的喷嘴21数量,从而有效地抑制墨雾的产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成为互相补充喷出油墨滴的定时的关系,因此即使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喷出,也能够抑制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预备喷出所需的时间显著变长的情况。
此外,参照图9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图9为表示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的驱动波形。
如图9所示,在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在喷出周期T内,选择全部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第三喷出脉冲DP3而使油墨滴从第一喷嘴列21A喷出三次,并且在连续喷出该油墨滴的喷出周期T中,以跨及固定期间的方式而连续实施。即,从第一喷嘴列21A不是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而是连续地实施同时喷出。另外,所谓使油墨滴从第一喷嘴列21A喷出是指,将图9所示的施加脉冲供给至与构成第一喷嘴列21A的所有喷嘴21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从而使油墨滴从构成第一喷嘴列21A的所有喷嘴21同时喷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在从第一喷嘴列21A同时地喷出油墨滴的喷出周期T中,不从第二喷嘴列21B实施油墨滴的喷出。即,从第二喷嘴列21B连续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而且,在实施了从第一喷嘴列21A的油墨滴的连续的同时喷出之后,即,在实施了从第二喷嘴列21B的连续的同时不喷出之后,在喷出周期T内,选择全部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第三喷出脉冲DP3而使油墨滴从第二喷嘴列21B喷出三次,并且在连续喷出该油墨滴的喷出周期T内,以跨及固定期间的方式而连续实施。即,从第二喷嘴列21B不是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而是连续地实施同时喷出。另外,所谓使油墨滴从第二喷嘴列21B喷出是指,将图9所示的施加脉冲供给至与构成第二喷嘴列21B的所有喷嘴21相对应的压电致动器300,从而使油墨滴从构成第二喷嘴列21B的所有喷嘴21同时喷出。此外,在从第二喷嘴列21B连续地实施同时喷出时,不从第一喷嘴列21A实施油墨滴的喷出,而是连续地实施同时不喷出。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以跨及固定期间的方式而从第一喷嘴列21A连续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之后,在以跨及固定期间的方式而连续地实施同时不喷出后,不从第一喷嘴列21A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因此,不能说是,从第一喷嘴列21A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同样地,以跨及固定期间的方式而从第二喷嘴列21B连续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之后,在以跨及固定期间的方式而连续地实施同时不喷出后,不从第二喷嘴列21B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因此,不能说是,从第二喷嘴列21B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顺便说明一下,由于第二喷嘴列21B实施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之后,在实施了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后,实施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因此可以说是,同时不喷出是间歇性地被实施的。但是,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和同时不喷出这双方不会从第二喷嘴列21B被间歇性地实施。
此外,在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的预备喷出中,在所有期间T1~T3内从第一喷嘴列21A实施了油墨滴的同时喷出,相对于此,在基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预备喷出中,在期间T1内从第一喷嘴列21A实施了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因此,第一喷嘴列21A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变得高于,第一喷嘴列21A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另外,由于第二喷嘴列21B也同样地,在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在所有期间T1~T3内实施了油墨滴的同时喷出,相对于此,在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在期间T3内实施了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因此第二喷嘴列21B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变得高于第二喷嘴列21B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
实施这样的不是间歇性的而是连续性的油墨滴的喷出,并且喷嘴列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高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由于如上所述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相比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的喷出次数少,因此是能够执行的。即,由于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相比,油墨滴的喷出次数较少,因此被喷出的油墨滴的绝对量较少,从而不易发生墨雾的产生。因此,将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相比,时间短且增稠抑制效果高,也就是说,即使以喷嘴列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较高的喷出方法使油墨滴喷出,也能够抑制墨雾的产生,并能够抑制墨雾向液体喷射面的附着。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在从第一喷嘴列21A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的定时下,实施不从第二喷嘴列21B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的同时不喷出,但是未特别限定于此,作为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也可以在相同的定时下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
在此,如图10所示,在作为比较例而分别以20万次的喷出周期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连续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并以20万次的喷出周期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连续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的情况下,为了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下使相同的量的油墨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分别喷出,在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中分别需要3倍的喷出周期。也就是说,相对于比较例的共计40万的喷出周期,在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中需要共计6倍,即120万的喷出周期。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中,设为互相补充喷出油墨滴的定时的关系,因此能够在一喷出周期T中,从第一喷嘴列21A实施1次的油墨滴的喷出,从第二喷嘴列21B实施1次的油墨滴的喷出。因此,能够以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喷出油墨滴的喷出周期的一半,也就是说,以60万的喷出周期,使与比较例相同的油墨滴的量喷出到帽盖9a内。
如此,由于通过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从而能够降低墨雾,并且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出油墨滴的定时成为互相补充的关系,因此即使使油墨滴的喷出频度降低来抑制墨雾的产生,也会显著增长预备喷出所需的时间,例如,由于无需120万的喷出周期,而是能够以较短的60万的喷出周期执行预备喷出,因此能够缩短第一预备喷出模式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抑制由预备喷出的时间长时间化所导致的帽盖9a内的油墨的干燥、或到执行下一次打印为止的停机时间的长时间化。
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具备多列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的喷嘴21并排设置而成的喷嘴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喷墨式记录头1,其为具有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的液体喷射头;压电致动器300,其为产生与喷嘴21连通的流道即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变化从而使油墨从该喷嘴21喷出的压力产生单元;帽盖9a,其覆盖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控制部,其对压电致动器300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而使油墨从喷嘴21喷射,控制部实施使油墨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朝向帽盖9a喷出的预备喷出,并且控制部以可执行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为,在构成多列的喷嘴列的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的预备喷出中,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各自的喷嘴21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并在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进行同时喷出时,将第二喷嘴列21B的所述喷嘴设为同时不喷出,在从所述第二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进行同时喷出时,将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设为同时不喷出的模式。
如此,通过使油墨滴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的各自的喷嘴21间歇性地喷出,从而能够抑制以较短时间从相同的喷嘴21进行连续喷出的情况,进而抑制墨雾的产生。此外,通过不在相同的定时下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喷出油墨滴,从而能够减少同时喷出油墨滴的喷嘴21的数量,进而抑制墨雾的产生。而且,通过在从第一喷嘴列21A进行同时喷出时将第二喷嘴列21B设为同时不喷出,在从第二喷嘴列21B进行同时喷出时将第一喷嘴列21A设为同时不喷出,从而能够抑制预备喷出所需的时间显著变长的情况,并能够抑制由预备喷出的时间长时间化所导致的帽盖9a内的油墨的干燥、或到执行下一次打印为止的停机时间的长时间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优选为,在作为喷嘴列的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各个喷嘴21中,压力产生室12以连通的方式设置,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连通的多个压力产生室12与作为共同液室的歧管100共同连通,与第一喷嘴列21A相对应的歧管100和与第二喷嘴列21B相对应的歧管100不同。据此,通过从与共同的歧管100连通的各个喷嘴列实施同时喷出、同时不喷出,从而不易产生经由歧管100的压力变动的影响、即所谓串扰的影响,能够稳定地实施油墨滴的喷出,能够降低墨雾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气泡从喷嘴21进入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优选为,作为液体喷射头的喷墨式记录头1具有:压力产生室12,其与作为喷嘴列的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连通;隔壁11,其对压力产生室12进行划分;振动板50,其为跨越隔壁11间的可动壁,并且为使压力产生室12内的液体即油墨产生压力变化的可动壁。据此,由于即使为具有隔壁11以及作为可动壁的振动板50的结构,也能够通过实施同时喷出,从而使相邻的压力产生室12同时地产生压力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压力产生室12内的油墨的压力变化被隔壁11的变形吸收的情况,并能够抑制油墨滴的飞翔速度的降低,进一步能够抑制墨雾的产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优选为,控制部还以可执行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所述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为,以少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第一喷出次数的第二喷出次数实施预备喷出的模式,在所述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通过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的同时喷出来分别实施第二喷出次数的喷出,或者在由第一喷嘴列结束第二喷出次数的喷出之后,由第二喷嘴列实施第二喷出次数的喷出。据此,由于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相比,喷出次数较少,因此能够实施时间短且增稠抑制效果高的预备喷出。即,作为第二预备喷出模式,能够实施基于上述的图9所示的驱动波形的预备喷出、或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同时地喷出油墨滴的方法等。而且,由于即使在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实施时间短且增稠抑制效果高的预备喷出,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相比,喷出次数也较少,喷出的油墨滴的量也较少,因此也能够抑制墨雾向液体喷射面的附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优选为,作为喷嘴列的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高于作为喷嘴列的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据此,由于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的第二喷出次数少于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第一喷出次数,因此即使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较高,产生的墨雾自身也较少,墨雾不易附着在喷嘴板20上。
实施方式2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驱动信号的驱动波形。另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控制装置200中,作为第一预备喷出模式,而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每喷出周期T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即,在连续的喷出周期T中的一个喷出周期T中,施加期间T1~T3的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以及第三喷出脉冲DP3,从而连续实施3次同时喷出,并且在下一个喷出周期T内,在期间T1~T3中设为不实施油墨滴的喷出的同时不喷出。交替地反复实施该每喷出周期T的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
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也同样地,每喷出周期T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即,在连续的喷出周期T中的一个喷出周期T中,施加期间T1~T3的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以及第三喷出脉冲DP3,从而连续实施3次同时喷出,并且在下一个喷出周期T内,在期间T1~T3中设为不实施油墨滴的喷出的同时不喷出。交替地反复实施该每喷出周期T的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
在此,所谓在第一喷嘴列21A中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是指在连续反复实施同时喷出或同时不喷出的喷出周期T的期间T1~T3中不连续地实施。即,所谓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是指在连续地反复的期间T1~T3中,以隔开固定的期间的方式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也就是说,包含如下情况,即,即使在连续地反复的期间T1~T3的一个期间或两以上的多个期间内连续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其间也夹杂有实施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的期间的情况。同样地,所谓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是指在连续地反复的期间T1~T3中,以隔开固定的期间的方式实施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也就是说,包含如下情况,即,即使在连续地反复的期间T1~T3的一个期间或两以上的多个期间内连续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其间也夹杂有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的期间的情况。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喷嘴列21A中,在一喷出周期T的期间T1~期间T3内连续地实施3次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但是在下一个喷出周期T的期间T1~T3内则连续地实施3次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并且交替地反复实施3次同时喷出和3次同时不喷出,因此,可以说是,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并且间歇性地实施同时不喷出。
即使第二喷嘴列21B也同样地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和同时不喷出。
如此,通过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从而能够抑制由油墨滴的连续喷出导致的自己喷流的发生所造成的墨雾的产生以及墨雾附着在喷嘴板20上的情况。尤其是,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帽盖9a针对每个头芯片110而分开设置的情况下,帽盖9a的面积狭窄,因而由于以使滑架5停止的方式向帽盖9a内喷出油墨,因此易于产生由油墨滴的自己喷流所造成的墨雾,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从而即使在帽盖9a针对每个头芯片110而分开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墨雾的产生。
而且,在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进行3次同时喷出的喷出周期T内,设为不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喷出3次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在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同时喷出3次油墨滴的喷出周期T内,成为不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喷出3次油墨滴的同时不喷出。即,以隔开固定的时间的方式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并且在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停止同时喷出时,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此外,以隔开固定的时间的方式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并且在停止同时喷出时,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也就是说,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成为喷出油墨滴的定时互相补充的关系。
如此,由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成为互相补充喷出油墨滴的定时的关系,因此油墨滴不会在相同的定时下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和第二喷嘴列21B被喷出。因此,能够减少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同时喷出油墨滴的喷嘴21的数量,从而能够抑制墨雾的产生。尤其是,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被设置在相同的头芯片110上,因此被接近设置,由于向相同的帽盖9a喷出油墨滴,因此能够通过减少从这些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同时喷出油墨滴的喷嘴21的数量,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墨雾的产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成为互相补充喷出油墨滴的定时的关系,因此即使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间歇性地实施油墨滴的喷出,也能够抑制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预备喷出所需的时间显著变长的情况。
在此,如图10所示那样,在比较例的预备喷出中以20万的喷出周期从第一喷嘴列21A的喷嘴21实施油墨滴的喷出、并以20万的喷出周期从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实施油墨滴的喷出,以共计40万的喷出周期实施喷出的情况下,为了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预备喷出而使相同的量的油墨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分别喷出,在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中将分别需要2倍的喷出周期。也就是说,在第一喷嘴列21A中需要40万的喷出周期,在第二喷嘴列21B中需要40万的喷出周期。然而,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中喷出油墨滴的定时设为互相补充的关系,因此能够使喷出周期变成一半。因此,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以与比较例相同的40万的喷出周期而喷出与比较例相同的油墨滴的量。
因此,能够在抑制墨雾的产生的同时,缩短第一预备喷出模式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抑制由预备喷出的时间长时间化所导致的帽盖内的油墨的干燥、或到执行下一次打印为止的停机时间的长时间化。
此外,通过从各个喷嘴列的喷嘴21实施同时喷出,从而能够抑制油墨滴的飞翔速度降低的情况。顺便说明一下,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为具有对压力产生室12进行划分的隔壁11、和跨越隔壁11之间的可动壁即振动板50也就是使压力产生室12内的油墨产生压力变化的可动壁使液体产生压力变化的振动板50的记录头1的情况下,当不实施同时喷出,而是使从构成喷嘴列的喷嘴喷出油墨滴的定时错开时,由于被隔壁11划分的相邻的压力产生室12不会同时产生压力变化,因此通过隔壁11发生变形而吸收了一个压力产生室12的压力变化,从而油墨滴的飞翔速度降低。如此,当油墨滴的飞翔速度降低时,墨雾的产生也会增加。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为具有隔壁11以及跨越隔壁11之间的可动壁即振动板50的结构的记录头1,被隔壁11划分的压力产生室12也会同时产生压力变化,因此能够抑制由隔壁11发生变形所导致的压力吸收,并能够抑制由隔壁11的压力吸收所导致的油墨滴的飞翔速度的降低。因此,能够降低由油墨滴的飞翔速度的降低所导致的墨雾的产生。
试验例
在此,分别实施上述的比较例的预备喷出、实施方式1的预备喷出、实施方式2的预备喷出,并对墨雾向喷嘴板20的附着状态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在上述的记录头1中,将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之间的距离设为1/10英寸,将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喷嘴21的间距设为1/360英寸,将喷出周期设为14.4kHz(69.4μ秒),将由一个喷出脉冲喷出的油墨滴的重量设为7ng。以此时的图10的表所表示的喷出模式以及喷出周期而在帽盖9a内实施油墨滴的喷出。即,在实施方式1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各个喷嘴列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为14.4次/m秒,各个喷嘴列中的每一间歇周期的喷出次数为1次。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各个喷嘴列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为21.6次/m秒,各个喷嘴列的每一间歇周期的喷出次数为3次。相对于这些情况,作为比较例,关于各个喷嘴列,以43.2次/m秒的喷出频度在不夹杂非喷出期间的条件下(非间歇地)实施了60万次(60万喷射)的预备喷出。在图12中示出了对分别在比较例、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中实施了预备喷出之后的喷嘴板20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结果。
如图12所示,在比较例中,墨雾大量地附着于喷嘴板20的液体喷射面20a上,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1以及2中,与比较例相比,能够降低墨雾向喷嘴板20的液体喷射面20a的附着。
因此,优选为,在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预备喷出中,各个喷嘴列中的油墨滴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为22次/m秒以下,更优选为,15次/m秒以下。此外,各个喷嘴列的每一间歇周期的喷出次数为3次以下,且优选为1次以下。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与实施方式2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墨雾向喷嘴板20的附着。可认为这是因为,对于各个喷嘴列中的每单位时间的油墨滴的喷出频度而言,实施方式1低于实施方式2,对于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这两列加在一起的每单位时间的油墨滴的喷出频度而言,实施方式1也低于实施方式2,因此墨雾的产生较少。但是,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缩短第一预备喷出模式所需的时间。
像以上所说明的那样,优选为,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各个喷嘴列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为22次/m秒以下。据此,能够通过减少喷出频度,从而抑制由油墨滴的喷出所导致的墨雾的产生。
此外,优选为,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作为喷嘴列的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的每一间歇周期的喷出次数为3次以下。据此,能够通过将每一间歇周期的喷出次数减少为3次以下,从而抑制由油墨滴的喷出所导致的墨雾的产生。
其它实施方式
虽然以上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以及2中,在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每喷出周期T对第一喷嘴列21A以及第二喷嘴列21B施加相同的施加脉冲,但是未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图13所示那样的喷出脉冲。即,如图13所示,在第一喷嘴列21A中,在反复地连续的期间T1~T3中,反复地实施各一次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即使在第二喷嘴列21B中也同样地,在反复地连续的期间T1~T3中,反复地实施各一次油墨滴的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而且,将在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中喷出油墨滴的定时设为互相补充的关系。
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虽然相对于比较例的预备喷出所需的时间,即第一喷嘴列21A的20万的喷出周期、第二喷嘴列21B的20万的喷出周期共计40万的喷出周期,在图13所示的第一预备喷出模式所需的时间中,第一喷嘴列21A成为2倍40万的喷出周期、第二喷嘴列21B成为2倍40万的喷出周期,但是由于它们是互相补充的,因此能够同时实施。因此,如图10所示那样,能够以合计的一半的时间,即40万的喷出周期来实施预备喷出。因此,图13所示的预备喷出能够以短于比较例的时间来实施,并且进行同时喷出的喷嘴21的数量变少,而且从相同的喷嘴21间歇地实施同时喷出,而不是连续实施,故此能够抑制墨雾的产生。
此外,例如,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以及2中,例示了在第二方向Y上并排设置了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的结构,但是未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在该情况下,只需在第一方向X上划分歧管100即可。此外,也可以以使第一喷嘴列21A和第二喷嘴列21B交错配置的方式形成喷嘴。
而且,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以及2中,作为驱动信号COM而例示了在一喷出周期T中具有相同的驱动波形的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以及第三喷出脉冲DP3的驱动信号,但是驱动信号COM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第一喷出脉冲DP1、第二喷出脉冲DP2、第三喷出脉冲DP3中的至少两个以上不同的驱动波形。当然,驱动信号COM的喷出周期T中所包含的喷出脉冲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个,既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多个喷出脉冲。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使压力产生室12产生压力变化的压力产生单元,而使用了薄膜型的压电致动器300来进行了说明,但是未特别限定于此,例如,能够使用通过粘贴印刷电路基板等的方法而形成的厚膜型的压电致动器、或使压电材料和电极形成材料交替地层叠并在轴方向上伸缩的纵向振动型的压电致动器等。此外,作为压力产生单元,能够使用将发热元件配置在压力产生室内并通过因发热元件的发热而产生的气泡从而使液滴从喷嘴开口喷出的部件、或使振动板与电极之间产生静电并通过静电力而使振动板发生变形进而使液滴从喷嘴开口喷出的所谓的静电式致动器等。
而且,本发明为广泛地以液体喷射装置为对象的发明,例如,在具有打印机等的图像记录装置中所使用的各种喷墨式记录头等记录头、液晶显示器等的彩色过滤器的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头、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FED(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头、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等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能够使用本发明。
符号说明
I…喷墨式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1…喷墨式记录头(液体喷射头);2…主体框架;3…介质支承部件;4…导向轴;5…滑架;6…同步齿形带;6a…带轮;7…滑架电机;8a…油墨罐;8b…临时贮留罐;8c…罐保持架;8d…供给管;9…维护单元;9a…帽盖;9b…吸收体;10…流道形成基板;11…隔壁;12…压力产生室;15…连通板;16…喷嘴连通通道;17…第一歧管部;18…第二歧管部;19…供给连通通道;20…喷嘴板;20a…液体喷射面;21…喷嘴;21A…第一喷嘴列;21B…第二喷嘴列;30…保护基板;31…保持部;32…贯穿孔;40…外壳部件;41…凹部;42…第三歧管部;43…连接口;44…导入通道;45…可塑性基板;46…密封膜;47…固定基板;48…固定基板用开口部;49…可塑性部;50…振动板;60…第一电极;70…压电体层;80…第二电极;90…引线电极;100…歧管;101…柔性电缆;102…驱动电路;103…移位寄存器;104…锁存电路;105…电平移位器;106…开关;110…头芯片;120…保持架;130…头罩;131…露出开口部;140…流道部件;200…控制装置;210…打印机控制器;211…外部接口;212A…接收缓冲器;212B…中间缓冲器;212C…输出缓冲器;214…控制处理部;215…振荡电路;216…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17…电源生成电路;218…内部接口;220…打印引擎;221…送纸机构;222…滑架机构;230…外部装置;300…压电致动器;310…活性部;COM…驱动信号;DP1…第一喷出脉冲;DP2…第二喷出脉冲;DP3…第三喷出脉冲;P01…第一膨胀要素;P02…第一膨胀维持要素;P03…第一收缩要素;P04…第一收缩维持要素;P05…第一恢复要素;S…记录薄片;T…记录周期(喷出周期);T1…期间;T2…期间;T3…期间;Vm…中间电位;V1…第一电位;V2…第二电位;vbs…偏压电压;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Claims (7)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多列喷出液体的喷嘴并排设置而成的喷嘴列;
压力产生单元,其产生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流道内的压力变化,从而使液体从该喷嘴喷出;
帽盖,其覆盖多列所述喷嘴列;
控制部,其对所述压力产生单元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而使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射,
所述控制部实施使液体从多个所述喷嘴列朝向所述帽盖喷出的预备喷出,
并且,所述控制部以可执行第一预备喷出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为,在构成多列所述喷嘴列的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的预备喷出中,从所述第一喷嘴列以及所述第二喷嘴列的各自的所述喷嘴间歇性地实施同时喷出以及同时不喷出,并在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进行同时喷出时,将所述第二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设为同时不喷出,在从所述第二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进行同时喷出时,将所述第一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设为同时不喷出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列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为22次/m秒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列的每一间歇周期的喷出次数为3次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喷嘴列的各个喷嘴中,压力产生室以连通的方式被设置,
与所述喷嘴列连通的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室与共同液室共同连通,
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对应的所述共同液室、和与所述第二喷嘴列相对应的所述共同液室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头具有:
压力产生室,其与所述喷嘴列的所述喷嘴连通;
隔壁,其对所述压力产生室进行划分;
可动壁,其为跨越所述隔壁间的可动壁,并且使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产生压力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以可执行第二预备喷出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所述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为,以与所述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第一喷出次数相比较少的第二喷出次数实施预备喷出的模式,且在所述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的同时喷出而分别实施第二喷出次数的喷出,或者在于所述第一喷嘴列中结束第二喷出次数的喷出之后,于所述第二喷嘴列中实施第二喷出次数的喷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列的所述第二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高于所述喷嘴列的所述第一预备喷出模式中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频度。
CN201910722014.7A 2018-08-09 2019-08-06 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108160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0137A JP2020026035A (ja) 2018-08-09 2018-08-09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150137 2018-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6067A CN110816067A (zh) 2020-02-21
CN110816067B true CN110816067B (zh) 2021-05-18

Family

ID=69406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2014.7A Active CN110816067B (zh) 2018-08-09 2019-08-06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2319B2 (zh)
JP (1) JP2020026035A (zh)
CN (1) CN1108160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1882A (ja) * 1995-11-20 1997-06-0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66599B2 (ja) * 2002-08-29 2009-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該装置の予備吐出制御方法
JP4532889B2 (ja) * 2003-12-09 2010-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5262551A (ja) * 2004-03-17 2005-09-2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326322A (ja) * 2006-06-09 2007-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状体
JP5252857B2 (ja) 2007-08-17 2013-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1590738A (zh) * 2008-05-30 2009-1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
JP2010036382A (ja) * 2008-08-01 2010-02-18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のフラッシング制御方法と液滴吐出装置
JP2011110716A (ja) * 2009-11-24 2011-06-0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98267B2 (ja) * 2013-03-22 2017-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992372B2 (ja) 2013-03-29 2016-09-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ダミージェット方法
JP2015208870A (ja) 2014-04-24 2015-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37638A (ja) * 2015-01-28 2016-08-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47504A1 (en) 2020-02-13
US10882319B2 (en) 2021-01-05
JP2020026035A (ja) 2020-02-20
CN110816067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1079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7303250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332980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
US8851602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20274688A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315697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65612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118000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7771012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217126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10816067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5736676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48429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6999871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制御装置、記録システム、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270134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微振動制御方法
JP2007152665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24669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326667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20026124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バイアス電位の設定方法
JP202112686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17130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17981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WO2021085502A1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記録装置
JP2018047625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駆動信号決定方法
JP2007111946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