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1362B -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 Google Patents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1362B
CN110811362B CN201910039713.1A CN201910039713A CN110811362B CN 110811362 B CN110811362 B CN 110811362B CN 201910039713 A CN201910039713 A CN 201910039713A CN 110811362 B CN110811362 B CN 1108113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cover
locking
containe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97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11362A (zh
Inventor
丸山高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11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1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11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1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47J41/02Vacuum-jacket vessels, e.g. vacuum bott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简化盖锁紧机构的构造,提高对盖锁紧机构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性。具备:肩部件(12),其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并且设置有把手部(12a);盖主体(8),其通过旋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肩部件(12);盖锁紧机构(50A),其在设置于肩部件(12)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盖主体(8)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的旋合完成了的位置,相对于肩部件(12)固定盖主体(8),盖锁紧机构(50A)具有设置于能够在把持把手部(12a)的状态下进行操作的位置的操作部(51),通过对操作部(51)进行操作,能解除盖主体(8)的锁定状态,使盖主体(8)向解除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的旋合的方向转动。

Description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带盖容器,具备通过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口颈部而将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关闭的盖单元(栓体)。
另外,在这样的盖单元之中,具备:肩部件,其安装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盖主体,其通过旋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肩部件;以及盖锁紧机构,其相对于肩部件固定盖主体(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67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23207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盖锁紧机构中,存在构造复杂化,部件件数变多这样的问题。另外,要求解除盖主体相对于肩部件的锁定状态时的操作性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现有的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简化相对于肩部件固定盖主体的盖锁紧机构的构造,提高对盖锁紧机构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的盖单元、以及具备这样的盖单元的带盖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机构。
〔1〕一种盖单元,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肩部件,其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口颈部,并且设置有把手部;
盖主体,其通过旋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肩部件;以及
盖锁紧机构,其在设置于上述肩部件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上述盖主体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的旋合完成了的位置,相对于上述肩部件固定上述盖主体,
上述盖锁紧机构具有设置于能够在把持上述把手部的状态下进行操作的位置的操作部,通过对上述操作部进行操作,能够解除上述盖主体的锁定状态,使上述盖主体向解除上述外螺纹部与上述内螺纹部的旋合的方向转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锁紧机构具有:
盖锁紧部件,其转动自如地安装于上述把手部;和
施力部件,其对上述盖锁紧部件朝向转动方向的一侧施力,
在设置于上述盖锁紧部件的一端侧的一个卡止部卡止到设置于上述盖主体侧的另一个卡止部的锁定位置、和上述一个卡止部与上述另一个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被解除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上述盖锁紧部件自如转动,通过对上述操作部进行操作,从而克服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上述盖锁紧部件朝向上述锁定解除位置侧转动。
〔3〕根据上述〔2〕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把手部具有从上述肩部件的外周部突出并向下方延长的形状,
上述操作部是位于上述把手部的突出的部分的上部侧的操作按钮,
通过在把持上述把手部的状态下按压上述操作按钮的操作,从而克服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上述盖锁紧部件朝向上述锁定解除位置侧转动。
〔4〕根据上述〔2〕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把手部具有从上述肩部件的外周部突出并向下方延长的形状,
上述操作部是设置为从上述把手部的突出的部分的下部侧向下方延长的操作杆,
通过在把持上述把手部的状态下按压上述操作杆的操作,从而克服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上述盖锁紧部件朝向上述锁定解除位置侧转动。
〔5〕根据上述〔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盖体,其经由铰接部而转动自如地安装于上述盖主体,并且对设置于上述盖主体的上部的通液口进行开闭;和
盖锁定机构,在上述盖体关闭上述通液口的位置,相对于上述盖主体固定将上述盖体。
〔6〕一种带盖容器,其中,具备:
上述〔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单元;和
容器主体,其安装有上述盖单元。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简化相对于肩部件固定盖主体的盖锁紧机构的构造,提高对盖锁紧机构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的盖单元、以及具备这样的盖单元的带盖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单元的带盖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的锁定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的锁定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盖单元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文字说明
1…带盖容器;2…容器主体;2c…口颈部;2d…上部开口部;3A、3B…盖单元;8…盖主体;8d…内螺纹部;9…盖体;9a…周壁部;9b…顶壁部;10…盖锁定机构;11…底部件;12…肩部件;12a…把手部;12b…外螺纹部;13…口形成部件;14…通液口;16…拆装机构;23…止水衬垫;24…第一铰接部;25…闭栓部件;26…盖衬垫(密封部件);27…操作按钮;29…引导孔;30…操作部件;31…第二铰接部;31a…铰接轴承部;31b…铰接轴;31c…轴承凹部;31d…轴承抵接部;32…盖锁定部件;33…第三螺旋弹簧(第三弹簧部件);34…第一螺旋弹簧(第一弹簧部件);35…钩部(一个卡止部);36…卡止凹部(另一个卡止部);37…第二螺旋弹簧(第二弹簧部件);50A、50B…盖锁紧机构;51…操作按钮(操作部);52…盖锁紧部件;53…第四螺旋弹簧(施力部件);55…卡止突起(一个卡止部);56…卡止槽(另一个卡止部);59…操作杆(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如对具备图1~图9所示的盖单元3A的带盖容器1进行说明。此外,图1是表示具备盖单元3A的带盖容器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盖单元3A所具备的盖锁定机构10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盖单元3A所具备的盖锁定机构10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盖单元3A所具备的盖锁定机构10的锁定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盖单元3A所具备的盖锁定机构10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盖单元3A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50A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盖单元3A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50A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盖单元3A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50A的锁定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盖单元3A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50A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1具备容器主体2、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盖单元3A。带盖容器1是通过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而对被收纳于容器主体2的饮料(内置物)进行保温或者保冷的饮料用容器。
具体地,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该容器主体2通过如下双重结构的容器而构成:具有例如通过不锈钢等形成的有底筒状的外容器4以及内容器5,在外容器4的内侧收纳有内容器5的状态下对彼此的嘴角部进行接合。另外,在外容器4与内容器5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6。真空隔热层6例如能够在被减压(抽真空)为高真空的腔室内堵塞设置于外容器4的底面中央部的脱气孔而形成。
容器主体2具有近似圆形状的底部2a、从底部2a的外周以近似圆筒状立起的躯体部2b、以及在躯体部2b的上部侧进行了缩径的近似圆筒状的口颈部2c。另外,口颈部2c的上端部作为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以圆形状而开口。
另外,环状的伸出部7遍及整周地突出地设置在口颈部2c的内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1作为整体具有近似圆筒状的外观形状,但关于带盖容器1的外观形状并没有特别地限定,能够与尺寸、外观设计等配合而进行适当的改变。另外,在容器主体2的外周面也可实施涂装、印刷等。
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A是构成将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关闭的栓体的部件。具体地,如图2~图5所示,该盖单元3A具备盖主体8、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盖主体8的盖体9、以及相对于盖主体8固定盖体9的盖锁定机构10。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经由后述的第一铰接部24相对于盖主体8安装盖体9的一侧作为带盖容器1的“后侧”,将与其相反的一侧作为带盖容器1的“前侧”来进行说明。
盖主体8例如由聚丙烯等耐热性树脂形成。盖主体8具有:周壁部8a,其形成为近似圆筒状;和上壁部8c,其在周壁部8a的上部形成有与周壁部8a相比进行了缩径的开口部8b。
另一方面,容器主体2具有在底部2a安装有底部件11、在口颈部2c安装有肩部件12的构造。底部件11及肩部件12例如由聚丙烯等耐热性树脂形成。底部件11作为整体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底部件11嵌入到容器主体2的底部2a与躯体部2b之间的台阶部2e,由此以覆盖容器主体2的底部2a的状态进行安装。
肩部件12作为整体为近似圆筒状。肩部件12嵌入到容器主体2的躯体部2b与口颈部2c之间的台阶部2f,由此以覆盖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2c的状态进行安装。另外,在肩部件12设置有把手部12a。把手部12a具有从肩部件12的后侧的外周部突出并向下方延长的形状。
盖主体8通过旋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该肩部件12(容器主体2)。因此,在周壁部8a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8d。
另一方面,在肩部件12的外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部8d旋合的外螺纹部12b。
此外,盖主体8并不限于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的肩部件12的结构,也可以为省略该肩部件12,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2c的结构。该情况下,为在口颈部2c的外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部8d旋合的外螺纹部的结构即可。
在盖主体8的开口部8b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形成饮用口或者倾注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饮用口)的口形成部件13。口形成部件13例如由聚丙烯等耐热性树脂形成。口形成部件13具有:形成有通液口14及通气口15的底壁部13a;从底壁部13a的周围朝向上方立起的筒状的周壁部13b;从底壁部13a的外周面的下端侧呈环状突出的下侧凸缘部13c;从周壁部13b的外周面的上端侧相互向相反方向(左右方向)突出的一对上侧凸缘部13d;以及从周壁部13b的上端呈斜切状突出的饮用口部13e。
其中,饮用口部13e位于口形成部件13的前侧。通液口14以贯通形成于底壁部13a的凹部14a的底面的方式设置。通气口15以贯通位于比凹部14a高的位置的底壁部13a的方式设置。另外,通液口14位于比通气口15靠饮用口部13e侧(前侧)的位置,相比形成圆孔的通气口15沿前后方向较大地呈近椭圆状地开口。
在盖主体8与口形成部件1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口形成部件13装卸自如地安装在盖主体8的开口部8b的拆装机构16。拆装机构16在口形成部件13的前侧具有第一爪部17,在口形成部件13的后侧具有设置有第二爪部18的挡板19。
第一爪部17以从周壁部13b的外周面的上端侧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挡板19沿着口形成部件13的后侧的外周面配置。另外,挡板19的下端(基端)部被设置于口形成部件13的铰接机构13f支承为转动自如。第二爪部18以从挡板19的上端(前端)侧朝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第二爪部18的前端部形成倾斜面18a。
在口形成部件13与挡板19之间例如配置有由橡胶、弹性体等形成的弹性部件20。弹性部件20安装于挡板19的与口形成部件13对置的面。弹性部件20在使挡板19的前端侧朝向前方转动时,在挡板19与口形成部件13之间被压缩(弹性变形),由此对挡板19朝向后方施力。另外,在挡板19的上端(前端)部设置有操作部19a,操作部19a具有用于容易用手指对该挡板19进行转动操作的凹部或者凸部。
另一方面,拆装机构16在盖主体8的前侧具有第一被卡止部21、在盖主体8的后侧具有第二被卡止部22。第一被卡止部21及第二被卡止部22是在沿着上壁部8c的开口部8b的前后位置分别设置的台阶部。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拆装机构16中,在将第一爪部17相对于第一被卡止部21进行定位了的状态下,将口形成部件13从下侧嵌入到盖主体8的开口部8b的内侧。此时,成为一对上侧凸缘部13d与盖主体8的上壁部8c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另外,第一爪部17卡止于第一被卡止部21。进一步,第二爪部18的倾斜面18a与盖主体8的开口部8b的边缘抵接,并且伴随着第二爪部18越过开口部8b的边缘,而与挡板19的前端侧朝向前方转动之后,挡板19的前端侧向后方的原来的位置复位,与此同时,第二爪部18被卡止于第二被卡止部22。
由此,口形成部件13成为安装于盖主体8的开口部8b的状态。另外,与安装口形成部件13同时地,成为饮用口部13e从盖主体8的开口部8b朝向外侧(上方)突出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拆装机构16中,通过使挡板19的前端侧朝向前方转动的操作,解除第二爪部18相对于第二被卡止部22的卡止状态。由此,能够解除第一爪部17相对于第一被卡止部21的卡止状态,并且能够从盖主体8的开口部8b的下侧取下口形成部件13。
安装了口形成部件13的盖主体8通过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2c,从而在口形成部件13嵌入到上部开口部2d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关闭。
在口形成部件13的下侧凸缘部13c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止水衬垫23。止水衬垫23是用于将伸出部7(容器主体2)与口形成部件13(盖主体8)之间密闭的环状的密封部件。止水衬垫23例如由硅酮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形成。止水衬垫23嵌入到下侧凸缘部13c的外周部。
止水衬垫23在嵌入到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的内侧时,成为一边弹性变形一边遍及整周地紧贴于容器主体2的伸出部7的状态。由此,能够将伸出部7与口形成部件13之间密闭。
盖体9是开闭口形成部件13所形成的通液口14的部件,例如由聚丙烯等耐热性树脂形成。盖体9具有以与盖主体8的周壁部8a连续的方式形成为近似圆筒状的周壁部9a;和覆盖周壁部9a的顶面的顶壁部9b。
盖体9经由第一铰接部24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盖主体8。盖体9成为通过设置于第一铰接部24的施力部件24a被向敞开通液口14的方向(打开方向)施力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24a使用扭力螺旋弹簧。另外,作为施力部件24a,并不限于扭力螺旋弹簧等弹簧部件,也能够使用橡胶或者弹性体等弹性部件等。
在盖体9的内侧设置有将口形成部件13所形成的通液口14关闭的闭栓部件25。盖体9具有位于从顶壁部9b的周围下降的周壁部9a的内侧并从顶壁部9b的下表面侧的大致中央部下降的近似筒状的内壁部9c。闭栓部件25通过嵌合而安装于该内壁部9c的内侧。在闭栓部件25的内侧设置有收纳后述的盖锁定机构10的收纳空间。
安装了闭栓部件25的盖体9在闭栓部件25嵌入到口形成部件13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口形成部件13所形成的通液口14关闭。
在闭栓部件25的外周部装自如地安装有将通液口14密闭的盖衬垫26。盖衬垫26是用于将口形成部件13与闭栓部件25之间密闭的栓状的密封部件。此外,对盖衬垫26使用与止水衬垫23相同的材质。盖衬垫26以覆盖闭栓部件25的方式嵌入到闭栓部件25。另外,在盖衬垫26设置有与通液口14抵接的近似圆顶状的第一栓部26a、和与通气口15抵接的近似圆柱状的第二栓部26b。
盖衬垫26在嵌入到口形成部件13的内侧时,一边弹性变形一边以第一栓部26a紧贴于通液口14的周围的状态关闭通液口14,并且以第二栓部26b紧贴于通气口15的周围的状态将通气口15关闭。由此,可以将口形成部件13与闭栓部件25之间密闭。
盖锁定机构10克服设置于第一铰接部24的施力部件24a的作用力,而将盖体9固定在盖体9关闭通液口14的位置。另外,盖锁定机构10在盖体9的上部具有操作按钮27,在进行了使操作按钮27朝趋向第一铰接部24的方向滑动的操作之后,对操作按钮27向将其按下的方向进行操作,由此解除盖体9的锁定状态,通过施力部件24a的作用力能够使盖体9向打开方向转动。
具体地,该盖锁定机构10具有将操作按钮27向使其滑动的方向引导的引导槽28;和将操作按钮27向将其按下的方向引导的引导孔29。
操作按钮27形成为近似圆板状,并且在其下表面具有引导凸部27a、和从引导凸部27a朝向下方突出的限制凸部(一个限制部件)27b。另外,在操作按钮27的上表面设置有操作部27c,操作部27c具有用于容易用手指对该操作按钮27进行滑动操作的凹部或者凸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凹部)。
引导槽28以沿前后方向按照与操作按钮27对应的宽度将盖体9(顶壁部9b)的上表面侧的大致中央部切缺的方式形成。引导孔29位于引导槽28的内侧,与操作按钮27的外形配合地贯通顶壁部9b。
另外,盖锁定机构10具有配置在引导孔29的内侧的操作部件30、和经由第二铰接部31而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盖体9的盖锁定部件32。
操作部件30与引导孔29的内形配合地形成为近似圆板状,并且通过从其外周部突出的凸缘部(未图示。)与引导孔29的周围抵接,而限制与引导孔29相比向上方的移动。另外,操作部件30在设置于凸缘部的引导狭缝(未图示。)卡合有设置于内壁部9c的内侧的引导肋(未图示。),由此被支承为沿上下方向升降自如。
进一步,在操作部件30的下表面突出设置有引导销30a。另一方面,在闭栓部件25的内侧的底面突出设置有引导筒25a。进而,操作部件30通过在引导筒25a的内侧卡合引导销30a,由此被支承为沿上下方向升降自如。
在闭栓部件25的内侧配置有第三螺旋弹簧(第三弹簧部件)33。第三螺旋弹簧33通过使引导筒25a进入到内侧,而以从闭栓部件25的底面立起设置的状态被保持。第三螺旋弹簧33在按下操作部件30时被在操作部件30与闭栓部件25之间压缩(弹性变形),由此对操作部件30朝将其顶推的方向施力。另外,通过设置第三螺旋弹簧33,能够可靠地维持基于盖锁定机构10的盖体9的锁定状态。
在操作部件30设置有引导凹部30b。引导凹部30b以从操作部件30的前端朝向后端将操作部件30以与操作按钮27的滑动量相应的长度大小切缺的方式形成。操作部件30在使引导凸部27a卡合于该引导凹部30b的状态下,将操作按钮27引导(支承)为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
另外,在引导凹部30b的内侧配置有第一螺旋弹簧(第一弹簧部件)34。第一螺旋弹簧34在使从限制凸部27b的后侧的侧面突出的销27d进入到内侧的状态下被保持在引导凸部27a与引导凹部30b之间。
第一螺旋弹簧34在使操作按钮27从滑动方向(前后方向)的一端侧(前侧)朝向另一端侧(后侧)滑动时,被在操作按钮27(引导凸部27a)与操作部件30(引导凹部30b)之间压缩(弹性变形),由此对操作按钮27朝向滑动方向(前后方向)的一端侧(前侧)施力。
这里,操作按钮27的滑动方向(前后方向)的一端(前端)处于该操作按钮27的一部分与盖体9(顶壁部9b)的上表面重叠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操作按钮27的一部分与盖体9(顶壁部9b)的上表面抵接,由此限制操作按钮27的按压操作。
另外,在闭栓部件25的内侧的底面,设置有在操作按钮27处于第一位置时与限制凸部27b对置的限制销25b(另一个限制部件)。在第一位置,限制凸部27位于限制销25b的上方。该情况下,假设即使由于部品的变形等而使操作按钮27过于下陷,也通过限制凸部27b与限制销25b抵接,而限制操作按钮27的按压操作,并且可以进行该操作按钮27的顺畅的滑动操作。
另一方面,操作按钮27的滑动方向(前后方向)的另一端(后端)处于操作按钮27与引导孔29重叠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二位置。)。另外,在第二位置,通过限制凸部27b相对于限制销25b的位置向后侧偏离,而解除限制销25b对限制凸部27b的限制。由此,在第二位置,可以进行操作按钮27的按压操作。
第二铰接部31设置成位于与第一铰接部24相反的一侧(前侧)的周壁部9a与顶壁部9b之间的角部的内侧。第二铰接部31具有设置于盖锁定部件32的铰接轴承部31a、和以沿转动轴方向贯通铰接轴承部31a的状态安装的铰接轴31b。
盖锁定部件32被该第二铰接部31支承为转动自如。盖锁定部件32具有从铰接轴承部31a朝沿着周壁部9a的方向延长的第一臂部32a、和从铰接轴承部31a朝沿着顶壁部9b的方向延长的第二臂部32b。
在盖体9(周壁部9a)的前侧设置有使第一臂部32a面向外侧的狭缝9d。狭缝9d被从周壁部9a的下端侧朝向上端侧以与第一臂部32a对应的宽度及长度切缺形成。另一方面,从狭缝9d面向外侧的第一臂部32a的外表面形成与盖体9的周壁部9a连续的外周面。
在第一臂部32a的前端(盖锁定部件32的一端)设置有钩部(一个卡止部)35。钩部35的前端朝向后方突出,进一步,该突出的部分的下表面侧倾斜。
在盖主体8设置有供钩部35卡止的卡止凹部(另一个卡止部)36。卡止凹部36以将上壁部8c的前侧与钩部35的形状配合地切缺的方式形成。
盖锁定部件32在钩部35卡止于卡止凹部36的锁定位置、与解除钩部35和卡止凹部36的卡止状态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转动。
在闭栓部件25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旋弹簧(第二弹簧部件)37。第二螺旋弹簧37通过使从闭栓部件25的内侧的底面突出的销25c、与从第二臂部32b的前端(盖锁定部件32的另一端)朝向下方突出的销32c分别进入到内侧,而以从闭栓部件25的底面立起设置的状态被保持。第二螺旋弹簧37以在第二臂部32b的前端与闭栓部件25之间被压缩的状态对盖锁定部件32朝向转动方向的锁定位置侧施力。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盖锁定机构10中,在进行了使操作按钮27克服第一螺旋弹簧34的作用力而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操作之后,进行将操作按钮27与操作部件30一起克服第二螺旋弹簧37及第三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而朝向引导孔29的内侧按下的操作。
由此,操作部件30按压第二臂部32b的前端(盖锁定部件32的另一端),并且克服第二螺旋弹簧37的作用力而使盖锁定部件32转动至锁定解除位置。通过以上那样的操作按钮27的操作,可以解除盖体9的锁定状态,并通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盖体9向打开方向转动。
因此,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盖锁定机构10的盖单元3A中,在进行使操作按钮27滑动的操作之后,进行按下操作按钮27的操作(所谓的2动作的操作),由此盖体9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现有那样的操作按钮的不经意的按压操作(所谓的1动作的操作)而使盖体的锁定状态被解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A中,由于不需要设置以往那样的安全挡板等,因此能够不增加部件件数地防止由于不经意的操作而将盖体9打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A中,能够通过连续的操作进行使上述的操作按钮27滑动的操作、和按下操作按钮27的操作。由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将杯子取下之后对操作按钮进行操作,或者解除安全挡板之后对操作按钮27进行操作,因此可以实现使用便利性的进一步提高。
如上所述,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A的带盖容器1中,能够防止由于不经意的操作而将盖体9打开,并且实现使用便利性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如图6~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A具备盖锁紧机构50A,盖锁紧机构50A在设置于上述的肩部件12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12b、与设置于盖主体8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8d的旋合完成了的位置,将盖主体8固定于肩部件12。
盖锁紧机构50A具有:操作按钮(操作部)51,其位于把手部12a突出的部分的上部侧;盖锁紧部件52,其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把手部12a;以及第四螺旋弹簧(施力部件)53,其对盖锁紧部件52朝向转动方向的一侧施力。
操作按钮51具有:下部开口的近似有顶筒状的按钮主体51a;和从按钮主体51a的下端侧的周围向扩径方向突出的凸缘部51b。另一方面,在把手部12a设置有收纳操作按钮51的收纳凹部12c。另外,罩部件54以被嵌入的状态安装于收纳凹部12c。
罩部件54具有使操作按钮51向外部露出的孔部54a,以与把手部12a成为共面的方式嵌入到收纳凹部12c。操作按钮51通过凸缘部51b与孔部54a的周围抵接,从而防止从孔部54a脱落。
盖锁紧部件52在收纳于收纳凹部12c与罩部件54之间的空间的状态下,经由设置于其后端侧的铰接部52a而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罩部件54。盖锁紧部件52具有:相比铰接部52a位于前侧的圆顶状的突起部52b;和位于突起部52b的下方的近似圆筒状的嵌入凹部52c。
第四螺旋弹簧53在设置于收纳凹部12c的底面的定位凹部12d与罩部件54的嵌入凹部52c之间以被压缩的状态配置。由此,第四螺旋弹簧53对罩部件54朝向转动方向的一侧(上方)施力。另外,操作按钮51成为在按钮主体51a的内侧抵接有突起部52b,并且凸缘部51b与孔部54a的周围抵接的状态。
盖锁紧机构50A在盖锁紧部件52侧具有成为一个卡止部的卡止突起55,在盖主体8侧具有成为另一个卡止部的卡止槽56。
卡止突起55从盖锁紧部件52的前端(一端)侧朝向上方延长地设置。另一方面,肩部件12具有将把手部12a的基端侧的上部沿肩部件12的周向切缺的缺口槽12e。收纳凹部12c从缺口槽12e的底面露出。卡止突起55成为比从该缺口槽12e的底面露出的收纳凹部12c向上方突出的状态。
卡止槽56设置于从盖主体8朝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57。突出部57具有与缺口槽12e对应的形状。卡止槽56以将突出部57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切缺的方式设置。另外,在夹着卡止槽5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卡止壁58。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盖锁紧机构50A中,在对肩部件12安装盖主体8时,首先,在使盖主体8覆盖肩部件12的状态下,使盖主体8向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旋合的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进而,使盖主体8转动至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的旋合完成了的位置。此时,卡止突起55成为越过卡止壁58,并且卡止于卡止槽56的状态。另外,卡止突起55越过卡止壁58时,盖锁紧部件52克服第四螺旋弹簧53的作用力而朝向下方转动之后,在被第四螺旋弹簧53施力的状态下向原来的位置返回。
由此,能够相对于肩部件12固定盖主体8。另外,在肩部件12安装有盖主体8的状态下,突出部57与缺口槽12e重合。
此外,在将盖主体8安装于肩部件12时,伴随着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旋合,使相互抵接的卡止突起55和卡止壁58中的至少一方的面为锥形形状,从而在卡止壁58与卡止突起55抵接之后,对该卡止突起55朝下方向作用力。由此,卡止突起55能够容易地越过卡止壁58。
另外,通过使外螺纹部12b的间距尺寸(同样地,内螺纹部8d的间距尺寸)大于卡止突起55从缺口槽12e突出的尺寸,能够仅在卡止突起55越过卡止壁58时起作用。
另一方面,从该状态将盖主体8从肩部件12取下时,首先,在把持把手部12a的状态下,克服第四螺旋弹簧53的作用力而对操作按钮51向下方进行按压操作。接着,使盖锁紧部件52从卡止突起55卡止于卡止槽56的锁定位置向卡止突起55与卡止槽56的卡止状态被解除的锁定解除位置转动。
由此,解除盖主体8的锁定状态,使盖主体8向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的旋合被解除的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能够将盖主体8从肩部件12取下。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A中,通过具备上述的盖锁紧机构50A,从而能够在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的旋合完成了的位置,将盖主体8可靠地固定于肩部件12。另外,能够防止从该状态不经意地将盖主体8相对于肩部件12向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的旋合被解除的方向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A中,由于构成为在能够以把持把手部12a的状态进行操作的位置设置操作按钮51,并对该操作按钮51进行按压操作,所以能够简化上述的盖锁紧机构50A的构造,并提高对该盖锁紧机构50A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性。
因此,在具备这样的盖单元3A的带盖容器1中,通过简化上述的盖锁紧机构50A的构造,提高对该盖锁紧机构50A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性,从而能够实现使用便利性的进一步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对图10及图11所示的盖单元3B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50B进行说明。此外,图10是表示盖单元3B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50B的锁定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盖单元3B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50B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盖单元3A及盖锁紧机构50A等同的部位,省略说明,并且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0及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B代替上述的盖锁紧机构50A,除具备盖锁紧机构50B以外,还具有与上述盖单元3A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上述带盖容器1中,能够代替上述盖单元3A,而为具备盖单元3B的结构。
具体地,对于该盖单元3B所具备的盖锁紧机构50B而言,作为操作部,代替上述操作按钮51,而具有位于把手部12a突出的部分的下部侧的操作杆59。
操作杆59设置成相比盖锁紧部件52的铰接部52a从前侧向下方延长。另一方面,在把手部12a设置有使该操作杆59贯通的孔部12f,而代替上述的设置于罩部件54的孔部54a。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盖锁紧机构50B中,在从肩部件12取下盖主体8时,首先,在把持把手部12a的状态下,克服第四螺旋弹簧53的作用力以拉动操作杆59的方式向后方对其进行按压操作。此时,盖锁紧部件52从卡止突起55卡止于卡止槽56的锁定位置向卡止突起55与卡止槽56的卡止状态被解除的锁定解除位置转动。
由此,能够解除盖主体8的锁定状态,使盖主体8向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的旋合被解除的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能够从肩部件12取下盖主体8。
像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B中,通过具备上述的盖锁紧机构50B,从而能够在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的旋合完成了的位置,可靠地将盖主体8固定于肩部件12。另外,能够防止从该状态不经意地将盖主体8相对于肩部件12向外螺纹部12b与内螺纹部8d的旋合被解除的方向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B中,由于构成为在能够以把持把手部12的状态进行操作的位置设置操作杆59,并对该操作杆59进行按压操作,所以能够简化上述的盖锁紧机构50B的构造,提高对该盖锁紧机构50B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性。
因此,在具备这样的盖单元3B的带盖容器1中,通过简化上述的盖锁紧机构50B的构造,提高对该盖锁紧机构50B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性,从而能够实现使用便利性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本发明并非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关于上述带盖容器1,并不限于具有上述的外观形状的部件,能够与其尺寸、功能、外观设计等配合地适当地进行改变。
另外,本发明优选适用于通过具有上述的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而拥有保温/保冷功能的带盖容器1,但并非一定限定于使用了具有上述的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的部件。即,本发明能够广泛地适用于盖单元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的带盖容器。
另外,本发明并非一定限定于盖体9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盖单元3A、3B那样的盖主体8的结构,也能够将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盖主体通过旋合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肩部件的盖单元。

Claims (6)

1.一种盖单元,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肩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口颈部,并且设置有把手部;
盖主体,其通过旋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肩部件;以及
盖锁紧机构,其在设置于所述肩部件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所述盖主体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的旋合完成了的位置,相对于所述肩部件固定所述盖主体,
所述盖锁紧机构具有设置于能够在把持所述把手部的状态下进行操作的位置的操作部,通过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操作,能够解除所述盖主体的锁定状态,使所述盖主体向解除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的旋合的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锁紧机构具有:
盖锁紧部件,其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把手部;和
施力部件,其对所述盖锁紧部件朝向转动方向的一侧施力,
在设置于所述盖锁紧部件的一端侧的一个卡止部卡止到设置于所述盖主体侧的另一个卡止部的锁定位置、和所述一个卡止部与所述另一个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被解除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所述盖锁紧部件自如转动,
通过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操作,从而克服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所述盖锁紧部件朝向所述锁定解除位置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部具有从所述肩部件的外周部突出并向下方延长的形状,
所述操作部是位于所述把手部的突出的部分的上部侧的操作按钮,
通过在把持所述把手部的状态下按压所述操作按钮的操作,而克服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所述盖锁紧部件朝向所述锁定解除位置侧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部具有从所述肩部件的外周部突出并向下方延长的形状,
所述操作部是设置为从所述把手部的突出的部分的下部侧向下方延长的操作杆,
通过在把持所述把手部的状态下按压所述操作杆的操作,而克服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所述盖锁紧部件朝向所述锁定解除位置侧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盖体,其经由铰接部而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盖主体,并且对设置于所述盖主体的上部的通液口进行开闭;和
盖锁定机构,在所述盖体关闭所述通液口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盖主体固定所述盖体。
6.一种带盖容器,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单元;和
容器主体,其安装有所述盖单元。
CN201910039713.1A 2018-08-10 2019-01-16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Active CN110811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1575A JP7161339B2 (ja) 2018-08-10 2018-08-10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2018-151575 2018-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1362A CN110811362A (zh) 2020-02-21
CN110811362B true CN110811362B (zh) 2022-04-15

Family

ID=6954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9713.1A Active CN110811362B (zh) 2018-08-10 2019-01-16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61339B2 (zh)
CN (1) CN11081136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6059A (zh) * 2011-09-30 2013-05-08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CN104276338A (zh) * 2013-07-05 2015-01-14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WO2015109363A1 (en) * 2014-01-21 2015-07-30 Palm Consolidated Pty. Ltd. A contain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a container
JP6027647B1 (ja) * 2015-06-16 2016-11-16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CN107140307A (zh) * 2016-03-01 2017-09-08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CN206615547U (zh) * 2016-10-11 2017-11-07 奥布里斯特封闭瑞士有限公司 一种封盖
CN107600679A (zh) * 2016-07-12 2018-01-19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CN107600680A (zh) * 2016-07-12 2018-01-19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4621B2 (ja) * 2008-07-31 2012-12-1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キャップ付容器
JP2013112349A (ja) * 2011-11-25 2013-06-10 Takeo Tanabe 飲料用容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6059A (zh) * 2011-09-30 2013-05-08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CN104276338A (zh) * 2013-07-05 2015-01-14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WO2015109363A1 (en) * 2014-01-21 2015-07-30 Palm Consolidated Pty. Ltd. A contain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a container
JP6027647B1 (ja) * 2015-06-16 2016-11-16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CN107140307A (zh) * 2016-03-01 2017-09-08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CN107600679A (zh) * 2016-07-12 2018-01-19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CN107600680A (zh) * 2016-07-12 2018-01-19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CN206615547U (zh) * 2016-10-11 2017-11-07 奥布里斯特封闭瑞士有限公司 一种封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1339B2 (ja) 2022-10-26
CN110811362A (zh) 2020-02-21
JP2020026292A (ja) 2020-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4836B (zh)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CN109398927B (zh)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JP6681745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6185279B2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6509783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05193944A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5955890B2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CN110638344B (zh)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CN110811362B (zh)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JP5430695B2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2011251706A (ja) 飲料容器の蓋構造
JP2021046229A (ja) 飲料容器のロック機構
JP6466387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15214361A (ja) 栓体及び栓体を備える容器
JP5170399B2 (ja) 携帯用液体容器
JP7476011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3201676U (ja) 飲料用容器
JP2024030700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3206296U (ja) 飲料容器の栓体
JP2023048649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23087846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24004083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Address after: No. 7, Anlan South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HERMOS (JIANGSU) HOUSEWARES CO.,LTD.

Patentee after: Thermos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215331 No. 55, Jinyang Road, Hefeng Development Zone,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Thermos Kabushiki Kaish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2

Address after: No. 55 Jinyang Road, Hefeng Development Zone,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Ltd.

Patentee after: Thermos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No. 7, Anlan South Road, Hua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23299

Patentee before: THERMOS (JIANGSU) HOUSEWAR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Thermos Kabushiki Kaish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