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7989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7989B
CN110807989B CN201910966664.6A CN201910966664A CN110807989B CN 110807989 B CN110807989 B CN 110807989B CN 201910966664 A CN201910966664 A CN 201910966664A CN 110807989 B CN110807989 B CN 110807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lloid
display device
flexible circui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66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7989A (zh
Inventor
简智伟
曾立伟
蔡卲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07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7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7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7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有显示面板、膜片、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第一胶体及第二胶体。膜片部分叠置于显示面板的外侧面上,并具有外伸部突出于外侧面之外。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并自显示面板的第一端向外伸出。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外伸部间夹有间隙,第一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此间隙内。第二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第一端的端面间,且第二胶体不同于第一胶体。本发明可减少使用者看到显示装置内部元件的机会。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于显示面板上具有突出显示面板外膜片部分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式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举凡电视、计算机、移动电话、电动游戏机、车用装置,无一不需使用到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技术的发展上,则是不断的朝向大显示面积及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方向来进行,以期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体验。
在追求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显示装置设计方案上,传统的设计不断的在减少装置系统外框的厚度,以期能达成更好的视觉效果。然而在此同时,较薄的外框较无法覆盖至显示面板的外侧表面上,因此外框和显示面板间的界面较容易为使用者所察觉。为了减少上述界面对于使用者视觉感受的影响,设计上会尽量减少显示面板的边缘和外框间的距离。然而由于需顾及组装公差且顾虑到外框可能受外力而压迫到显示面板,外框及显示面板的边缘间仍需留存一定的间隙。而由于此间隙的存在,使用者将有可能经由间隙看到显示装置内部的元件或线路,而对产品外观的质感产生影响。此外,显示装置内部的光线亦可能通过此间隙向外漏出而产生漏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减少使用者看到显示装置内部元件的机会。
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外观视觉效果。
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对膜片外伸于显示面板的部分提供较佳的支撑。
在一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含有显示面板、膜片、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第一胶体及第二胶体。显示面板具有外侧面及第一端,而膜片部分叠置于外侧面上。此外,膜片并具有外伸部突出于外侧面之外。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并自第一端向外伸出。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外伸部间夹有间隙,第一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此间隙内。第二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第一端的端面间,且第二胶体不同于第一胶体。借由此一设置,第一胶体可提供膜片外伸部支撑,而第二胶体则可在可挠性电路连接单元及显示面板间提供缓冲,减少可挠性电路连接单元断裂的可能性。
其中,该第一胶体的硬度大于该第二胶体的硬度。
其中,该第一胶体的萧氏硬度在A75以上;该第二胶体的萧氏硬度在A75以下。
其中,在垂直该第一端延伸方向的剖面上,该第二胶体夹在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该第一端的端面之间的最大宽度介于0.1mm至5mm之间。
其中,该第二胶体至少部分沿该第一端的延伸方向突出于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的侧边外。
其中,该第一胶体远离该第一端的一端形成为一阶梯结构并具有沿该第一端延伸的一第一阶及一第二阶;该第一阶较该第二阶靠近该膜片且突出于该第二阶之外。
其中,该显示面板包含相叠置的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其中该第二基板较该第一基板靠近该膜片,该第一阶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基板的厚度。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框体对应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一端设置;其中,该第一阶具有一第一阶台面,该第二阶具有一第二阶端面与该第一阶台面连接并夹有一凹槽,该框体具有一框体突缘与该凹槽相对。
其中,该第一阶台面远离该第二阶端面的一边形成为一第一阶端缘;该第二阶端面远离该第一阶台面的一边形成为一第二阶端缘;该框体突缘伸入该第一阶端缘及该第二阶端缘共同定义的一虚拟面内。
其中,该显示面板包含:
一第一基板;以及
一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与该第一基板叠置,该外侧面形成于该第二基板背向该第一基板的一面;其中于显示面板的该第一端,该第一基板相对于该第二基板突出一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具有一突出面面向该外伸部;
其中,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于该突出面上,该连接部位于该突出面及该外伸部之间,且该第一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该连接部及该外伸部之间。
其中,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具有一弯曲部,该弯曲部连接该连接部并往远离该膜片的方向延伸;该第二胶体至少部分位于该弯曲部与该突出部分的端面之间。
其中,第一胶体的厚度大于该第二基板的厚度,但小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厚度的总合。
其中,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该突出部分及该第二胶体共同夹成一空气夹层。
其中,该第一胶体为光硬化胶,而第二胶体为非光硬化胶。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膜片及第一胶体。显示面板具有一外侧面以及一第一端。膜片部分叠置于显示面板的外侧面,并具有外伸部突出于外侧面外。第一胶体沿第一端分布,并位于外伸部的内侧。第一胶体远离第一端的一端形成为阶梯结构,并具有沿该第一端延伸的第一阶及第二阶;其中第一阶较第二阶靠近膜片,且突出于第二阶之外。
其中,该显示面板包含相叠置的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其中该第二基板较该第一基板靠近该膜片,该第一阶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基板的厚度。
其中,该第一基板相对于该第二基板突出一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具有一突出面面向该外伸部;该第一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该外伸部及该突出面之间。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框体对应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一端设置;其中,该第一阶具有一第一阶台面,该第二阶具有一第二阶端面与该第一阶台面连接并夹有一凹槽,该框体具有一框体突缘与该凹槽相对。
其中,该第一阶台面远离该第二阶端面的一边形成为一第一阶端缘;该第二阶端面远离该第一阶台面的一边形成为一第二阶端缘;该框体突缘伸入该第一阶端缘及该第二阶端缘共同定义的一虚拟面内。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元件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4为显示面板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
图7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显示面板
101 第一端
103 外侧面
105 端面
110 第一基板
120 第二基板
130 突出部分
131 突出面
150 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
151 连接部
153 弯曲部
200 阶梯结构
210 第一阶
211 第一阶台面
212 第一阶端面
213 第一阶端缘
220 第二阶
221 第二阶台面
222 第二阶端面
223 第二阶端缘
230 凹槽
250 虚拟面
300 膜片
310 外伸部
410 间隙
510 第一胶体
520 第二胶体
521 空气夹层
700 框体
710 内壁面
730 顶面
750 框体突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连接组件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然而,以下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悖离本发明构思精神的原则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以其它不同实施例实现本发明。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或「耦合」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及/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及/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脱离本文的教导。
此外,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顶部」的相对术语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应当理解,相对术语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的”下”侧的元件将被定向在其它元件的「上」侧。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决于附图的特定取向。类似地,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30%、±20%、±10%、±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可依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
图1所示为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含有显示面板100、膜片300、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第一胶体510及第二胶体520。显示面板100较佳为液晶显示面板,但不以此为限,亦可为自发光显示面板或具有其它不同显示方式的面板。显示面板100具有外侧面103及第一端101;其中外侧面103较佳为显示面板100朝外显示影像的一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01为显示面板100设置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的侧边区域,其所表示者包含但不限于显示面板100的端缘及其邻近区域。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101表示显示面板100于设置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的侧边在可视区之外的部分。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含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第一基板110较佳为像素电路基板,其上设置有像素电极及走线。第二基板120叠置于第一基板110上,而外侧面103即形成于第二基板120背向第一基板110的一面。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之间可依其显示方式种类夹设有液晶层或其它不同性质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20较佳可为彩色滤光层基板,其上可布设有彩色滤光层并与第一基板110上的各像素单元相对应。如图1及图2所示,在显示面板100第一端101的位置,第一基板110相对于第二基板120突出有一突出部分130;换言之,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在第一端101处彼此不对齐,且第一基板110较为突出。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为第二基板120在第一端101较第一基板110为突出,或者两者在第一端101设置为齐平。
如图1及图2所示,突出部分130具有突出面131。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面131与外侧面103具有相同的朝向,而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的一端连接于突出面131上。在本实施例中,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由可挠式电路板形成,其上可设置有连接线路及/或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具有连接部151及弯曲部153。连接部151可包含有多个接脚并连接于突出面131上,以与第二基板120上的线路产生电性连接;弯曲部153则连接于连接部151并往相反于突出面131的朝向方向弯曲延伸,例如可弯折到与外侧面103相反的一侧。
如图1及图2所示,膜片300至少部分叠置于外侧面103,且例如可为偏光膜、保护膜、抗反射膜等等。上述部分「叠置」表示膜片300至少有部分与外侧面103上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具有重叠的范围;两者间的关系可包含直接或间接贴合或堆叠。较佳而言,膜片300借由胶层贴合于外侧面103上。膜片300另有部分突出于外侧面103之外而形成外伸部310,外伸部310与第一基板110的突出部分130叠置,且两者间可不直接接触而夹有间隙410。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外伸部310自外侧面103向外延伸,因此可至少部分遮蔽突出面131及/或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以增加外观上的美观。
另参图1及图2,第一胶体510至少部分分布于间隙410内,以位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与外伸部310之间或位于突出面131与外伸部310之间。更具体而言,第一胶体510至少部分位于连接部151及外伸部310之间。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胶体510形成为长条状,并沿第一端101延伸;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胶体510亦可间隔性地沿第一端101分布。借由此一设置,第一胶体510可提供膜片300外伸部310支撑,使得外伸部310较不易产生弯曲(向内或向外)或其它形变。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二胶体520至少部分分布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相反于第一胶体510的一侧,且位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与第一端101的端面10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基板110较第二基板120为突出,因此第一端101的端面105即为第一基板110突出部分131的端面。更具体而言,第二胶体520至少部分位于弯曲部153与端面105之间。借由第二胶体520的设置,可使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及第一端101的端面105间夹有缓冲空间或材料,以减少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在第一端101产生断裂的机会。较佳而言,在垂直于第一端101延伸方向的剖面上,如图2所示的剖面,第二胶体520夹在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与端面105间的最大宽度W介于0.1mm至5mm之间,以在减少断裂机会的同时可以兼顾减少框厚的设计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胶体520不同于第一胶体510;换言之,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两侧分别设置不同的胶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胶体510的硬度大于第二胶体520的硬度;例如第一胶体510的萧氏硬度在A75以上,而第二胶体520的萧氏硬度在A75以下。借由此一设置,硬度较高的第一胶体510将可对膜片300外伸部310提供较佳的支撑力,而弹性较佳的第二胶体520则可在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与第一端101间提供较佳的缓冲。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胶体510为光硬化胶,例如可被紫化光(UV)照射而固化的光学胶;而第二胶体520则为非光硬化胶,例如吸湿胶等。因此当对第一端101进行紫外光照射以固化胶体时,第一胶体510即可因光照而固化。此时第二胶体520即便无法受到完整的光照,亦可因本身的性质来固化,以减少固化不完全的状况。再者,在固化之前,第一胶体510较佳较第二胶体520具有更佳的流动性,因此适合分布于较大的面积,例如深入至间隙410之内。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另包含有框体700。框体700对应于第一端101设置;较佳而言,框体700可为显示装置的外框,但不以此为限。在此实施例中,由于膜片300的外伸部310与框体700间可能直接抵触或是因外力挤压后抵触,因此借由第一胶体510的支撑,得以减少外伸部310受压迫而产生形变的机会。另如图3所示,第一胶体510的厚度t较佳大于第二基板120的厚度T2,但会小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厚度的总合T1+T2。借由此一设置,可使第一胶体510提供足够的支撑性,同时减少因胶体过厚而固化不易的问题。
此外,相较于前述实施例,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胶体520可不完全填满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与突出部130间的空隙。如图3所示,可挠式电路单元150、突出部130(例如突出面131或端面105)与第二胶体520共同夹成空气夹层521。借由此一设置,可使得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得到更多的缓冲空间。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胶体520至少部分沿第一端101的延伸方向D1突出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的侧边之外。换言之,第二胶体520在延伸方向D1上的长度大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在同方向上的宽度。借由此一设置,可减少第一胶体510渗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150与端面105间空隙的机会,以减少产生未固化第一胶体510的可能性。
图5所示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胶体510远离第一端101的一端形成为阶梯结构200。阶梯结构200沿第一端101延伸形成为长条状,且具有沿第一端101延伸的第一阶210及第二阶220。如图5所示,第一阶210较第二阶220靠近于膜片300,且第一阶210朝远离第一端101的方向突出于第二阶220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阶的厚度t1小于第二基板120的厚度T2,以避免整体阶梯结构200的厚度过厚。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并包含有框体700。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框体700对应于第一端101设置。如图5所示,阶梯结构200在第一阶210及第二阶220间形成有凹槽230,而框体700的框体突缘750则与凹槽230相对。具体而言,第一阶210具有第一阶台面211及第一阶端面212;第二阶220亦具有第二阶台面221及第二阶端面222。第一阶台面211与第二阶端面222彼此连接,并形成为凹槽230的槽壁以共同夹成凹槽230。第一阶台面211与第二阶端面222的连接处可以夹成90度角,或是形成为圆角,且上述各台面及端面较佳可形成为完全平整或略带起伏、弧曲的平面,但不以此为限。此外,上述框体突缘750较佳为框体700上形成为突脊的部位,例如内壁面与顶面的连接位置。较佳而言,框体突缘750与凹槽230相对表示框体突缘750位于第一阶台面211及第二阶端面222两者延伸面所夹的范围之内。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阶台面211远离第二阶端面222的一边形成为第一阶端缘213;第二阶端面222远离第一阶台面211的一边形成为第二阶端缘223。如图5所示,第一阶端缘213即为第一阶台面211与第一阶端面212相接所形成为突脊位置;第二阶端缘223即为第二阶台面221与第二阶端面222相接所形成为突脊位置。特别说明的是,第一阶端缘213与第二阶端缘223可为棱线或者是具圆角截面的拱脊。第一阶端缘213与第二阶端缘223共同定义一个虚拟面250,而框体突缘750伸入虚拟面250之内。特别说明的是,虚拟面250并非实际存在于空间中的面,而是一个通过第一阶端缘213及第二阶端缘223的假想面,以提供作为方向及空间关系说明之用。如图6的放大图所示,若第一阶端缘213与框体700的垂直距离为G1,第二阶端缘223与框体700的垂直距离为G2,第一阶台面211长度为S1,而第二阶220的厚度为t2,则较佳需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2230702350000101
借由上述设计,可减少自框体700与显示面板100间看到内部结构的机会,同时也减少自显示装置内部向外漏光的可能性。
图7所示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于第一端101并未有突出部的设置,亦即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齐平。此外,实施例中第一端101亦可未设有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此时第一胶体510沿第一端101分布并位于膜片300外伸部310的内侧,且同样具有阶梯结构200。框体700具有内壁面710及顶面730,而内壁面710及顶面730的连接位置则形成框体突缘750与凹槽230相对。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亦可不设有框体700,而以其它元件与凹槽230相搭配设置。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面板,具有一外侧面以及一第一端;
一膜片,部分叠置于该外侧面,并具有一外伸部突出该外侧面外;
一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连接该显示面板,并自该第一端向外伸出;其中,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该外伸部之间夹有一间隙;
一第一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该间隙内;以及
一第二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相反于该第一胶体的一侧且位于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该第一端的端面之间;
其中,该第二胶体不同于该第一胶体,该第一胶体的硬度大于该第二胶体的硬度,该第一胶体的萧氏硬度在A75以上,该第二胶体的萧氏硬度在A7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该第一端延伸方向的剖面上,该第二胶体夹在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该第一端的端面之间的最大宽度介于0.1mm至5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胶体至少部分沿该第一端的延伸方向突出于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的侧边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胶体远离该第一端的一端形成为一阶梯结构并具有沿该第一端延伸的一第一阶及一第二阶;该第一阶较该第二阶靠近该膜片且突出于该第二阶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含相叠置的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其中该第二基板较该第一基板靠近该膜片,该第一阶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基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框体对应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一端设置;其中,该第一阶具有一第一阶台面,该第二阶具有一第二阶端面与该第一阶台面连接并夹有一凹槽,该框体具有一框体突缘与该凹槽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阶台面远离该第二阶端面的一边形成为一第一阶端缘;该第二阶端面远离该第一阶台面的一边形成为一第二阶端缘;该框体突缘伸入该第一阶端缘及该第二阶端缘共同定义的一虚拟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含:
一第一基板;以及
一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与该第一基板叠置,该外侧面形成于该第二基板背向该第一基板的一面;其中于显示面板的该第一端,该第一基板相对于该第二基板突出一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具有一突出面面向该外伸部;
其中,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于该突出面上,该连接部位于该突出面及该外伸部之间,且该第一胶体至少部分分布于该连接部及该外伸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具有一弯曲部,该弯曲部连接该连接部并往远离该膜片的方向延伸;该第二胶体至少部分位于该弯曲部与该突出部分的端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胶体的厚度大于该第二基板的厚度,但小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厚度的总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该突出部分及该第二胶体共同夹成一空气夹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胶体为光硬化胶,而第二胶体为非光硬化胶。
CN201910966664.6A 2019-03-12 2019-10-12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8079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269 2019-03-12
TW108108269A TWI701489B (zh) 2019-03-12 2019-03-12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7989A CN110807989A (zh) 2020-02-18
CN110807989B true CN110807989B (zh) 2022-04-12

Family

ID=69488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6664.6A Active CN110807989B (zh) 2019-03-12 2019-10-1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2846B2 (zh)
CN (1) CN110807989B (zh)
SG (1) SG10201911310UA (zh)
TW (1) TWI701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0773B (zh) * 2019-07-26 2022-05-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258218A (zh) * 2020-09-25 2022-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中框
CN112526792A (zh) * 2020-11-24 2021-03-19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I764794B (zh) * 2021-07-28 2022-05-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4711A (ja) * 1999-03-30 2000-10-13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CN101419357A (zh) * 2007-10-24 2009-04-29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444121A (zh) * 2016-01-14 2017-02-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6209230U (zh) * 2016-10-12 2017-05-31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及无边框显示器
CN106773200A (zh) * 2016-09-30 2017-05-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KR20180063945A (ko) * 2016-12-02 2018-06-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실드 케이스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2417B (en) 2000-05-31 2007-02-01 Hannstar Display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prevented layer for liquid crystal panel
TWI281082B (en) 2001-03-28 2007-05-11 Au Optronics Corp A method for shad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156216B2 (ja) 2001-06-19 2008-09-2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426453A (en) 2003-05-21 2004-12-01 Au Optronics Corp LCD device
KR100953654B1 (ko) 2008-06-26 2010-04-2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389627B (zh) * 2009-11-20 2013-03-11 Chimei Innolux Corp 電路板固定結構及應用該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與電子裝置
CN102455563B (zh) 2010-10-21 2014-04-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结构
TWI434249B (zh) 2010-11-11 2014-04-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EP2804046B1 (en) * 2011-07-27 2016-10-19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2393579A (zh) 2011-11-29 2012-03-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3988120A (zh) * 2012-01-06 2014-08-1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202870775U (zh) * 2012-10-10 2013-04-1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US20140268565A1 (en) * 2013-03-16 2014-09-18 ADTI Media, LLC Sectional sign 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ki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203449739U (zh) 2013-08-24 2014-02-26 星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lcd防漏光印刷系统
TWI494822B (zh) * 2013-12-06 2015-08-01 Au Optronics Corp 具可撓性電路模組之觸控顯示裝置
TWI468790B (zh) * 2013-12-12 2015-01-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模組
KR102270241B1 (ko) 2013-12-27 2021-06-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238480B1 (ko) 2014-12-19 2021-04-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모바일용 표시장치
TWI564627B (zh) * 2015-01-20 2017-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漏光改善設計之顯示模組
US10007151B2 (en) 2015-06-10 2018-06-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383414A (zh) 2015-08-06 2017-02-08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5572943A (zh) 2016-01-14 2016-05-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TWI610283B (zh) * 2016-12-23 2018-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JP7043267B2 (ja) * 2018-01-17 2022-03-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8877519B (zh) * 2018-06-26 2020-10-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4711A (ja) * 1999-03-30 2000-10-13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CN101419357A (zh) * 2007-10-24 2009-04-29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444121A (zh) * 2016-01-14 2017-02-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773200A (zh) * 2016-09-30 2017-05-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206209230U (zh) * 2016-10-12 2017-05-31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及无边框显示器
KR20180063945A (ko) * 2016-12-02 2018-06-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실드 케이스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1489B (zh) 2020-08-11
TW202034050A (zh) 2020-09-16
SG10201911310UA (en) 2020-10-29
US20200292860A1 (en) 2020-09-17
CN110807989A (zh) 2020-02-18
US10962846B2 (en)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7989B (zh) 显示装置
US11302889B2 (en)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having a flexible glass layer
US11600799B2 (en) Display device
US791155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494446B2 (ja) 表示装置
US9980387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5568213B2 (ja) 発光装置
CN105118389A (zh) 支撑背板及曲面显示器
US20170088749A1 (en) Adhesive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adhesive mem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onded member
KR2007008297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053633B (zh) 显示装置
CN11079695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627662B2 (en) Pane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310145A (zh) 顯示裝置及其顯示面板的固定方法
EP3494568B1 (en) Display modu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260945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20073655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TW202022460A (zh) 顯示裝置
US20230400621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911032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936563A (zh) 曲面显示模块、曲面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67856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096263B (zh) 拼接式电泳显示面板
CN110910773B (zh) 显示装置
WO2023240439A1 (zh) Oled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