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8477B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98477B CN110798477B CN201911075008.3A CN201911075008A CN110798477B CN 110798477 B CN110798477 B CN 110798477B CN 201911075008 A CN201911075008 A CN 201911075008A CN 110798477 B CN110798477 B CN 1107984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me
- cloud
- user
- platform
- management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31—Protocols for games, networked simulations or virtual real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1—G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其中,方法,包括:游戏手柄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配对设备接收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执行该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待输出数据,将待输出数据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本申请具有降低显示终端硬件需求和提高云游戏适用范围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
背景技术
图1a为现有技术的一种云游戏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云游戏系统架构中,电视与游戏手柄通过蓝牙相连接,玩家通过操控游戏手柄上的按键控制游戏运行,具体地,游戏手柄将生成的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视(机顶盒),电视接收该游戏控制指令后,进一步将该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器,然后由云端服务器响应于该游戏控制指令运行游戏应用,生成对应的音视频流,云端服务器将该音视频流编码以后发送至电视,再由电视对音视频流进行解码,然后显示。
现有技术方案中,需要由电视采集游戏手柄所生成的游戏运行指令,然后由该电视将游戏运行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并且在云端服务器将编码后的音视频数据流发送至电视后,需要由电视进行解码和显示,整个过程需要电视作为传输中介,并且需要电视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至少部分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以至少降低了对显示终端的硬件需求。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游戏输入设备,所述云游戏输入设备包括:游戏手柄和与之对应的配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游戏手柄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
所述配对设备接收所述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执行所述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待输出数据,将所述待输出数据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用户依据所述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用户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
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设备,包括:游戏手柄和与之对应的配对设备,
所述游戏手柄,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
所述配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执行所述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待输出数据,对所述待输出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平台,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用户依据所述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用户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
绑定模块,用于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游戏系统架构,包括:云游戏输入设备、管理平台和流化云平台;所述云游戏输入设备包括:游戏手柄和与所述游戏手柄对应的配对设备;所述配对设备用于与显示终端连接;
所述管理平台,在登录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过程中,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用户依据所述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以及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
在游戏过程中,所述游戏手柄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所述流化云平台用于执行所述游戏控制指令,产生待输出数据,将所述待输出数据编码后发送至所述配对设备;
所述配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所述待输出数据,对所述待输出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游戏手柄直接与流化云平台连接,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游戏手柄根据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并将该游戏控制指令直接发送至流化云平台,由流化云平台执行该游戏控制指令,生成将由显示终端输出的待输出数据,流化云平台将该待输出数据发送至配对设备,由配对设备将该待输出数据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进而显示终端只需具备输出该解码后的待输出数据的条件即可,降低了硬件需求;本发明实施例中,游戏手柄直接与流化云平台相连接,游戏手柄将生成的游戏控制指令直接发送至流化云平台,并且由游戏手柄的配对设备将流化云平台发送的待输出数据进行解码,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化了数据传输的路径。
进一步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待输出数据的解码由外设的配对设备实现,进而只需要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的配合就可以实现在现有绝大多数低端显示终端上进行云游戏播放,由于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具有便携的优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提高云游戏的便利性和适用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a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云游戏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是一种云流化技术方案架构实现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云游戏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云游戏系统架构中的数据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登录云游戏账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输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云游戏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9是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b是一种云流化技术方案架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b所示,对云流化的技术方进行介绍,云流化的方案是使应用(比如游戏应用、VR应用等)在云端运行,并将运行结果使用音频流和视频流的方式通过网络传输至显示终端,显示终端接收音频流和视频流后进行解码后播放。其中,云游戏便是基于云流化技术方案实现的,可以实现用户在低运算性能的显示终端上享受到高品质的、原来只能在高运算性能的显示终端上才能够享受的游戏体验,现有的云游戏架构为基于电视和云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实现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云游戏系统架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游戏手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之对应的配对设备;可选的,每个游戏手柄与配对设备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本实施例中,游戏手柄通过无线wifi(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与管理平台连接,该管理平台可以是单个服务器或者是服务器集群,该管理平台用于管理用户的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游戏手柄与流化云平台之间也通过无线wifi进行连接,该流化云平台用于根据游戏手柄的游戏控制操作运行游戏应用,生成待输出的音视频流;配对设备通过无线wifi与流化云平台相连接,流化云平台将生成的待输出的音视频流编码以后发送至配对设备,配对设备用于将获取到的待输出的音视频流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示例性地,该配对设备在使用时,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显示终端相连接,该显示终端用于播放云流化平台所提供的音视频流,该显示终端可以是包括:电视、PC、头部显示器等设备。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云游戏输入设备,该云游戏输入设备包括:游戏手柄和与游戏手柄对应的配对设备。本实施例中,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与管理平台、流化云平台之间通过均通过无线wifi网络连接。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1-S302:
S301、游戏手柄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
云游戏账号激活后,用户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操作游戏手柄上的实体按键或者虚拟按键控制游戏的运行,游戏手柄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相应的游戏控制指令,并将该游戏控制指令直接通过wifi网络发送至流化云平台。
流化云平台接收游戏手柄发送的游戏控制指令,执行该游戏控制指令,按照从配对设备获取的显示终端的显示屏参数(比如分辨率、屏幕尺寸等)渲染生成游戏画面,并获取应用运行所产生的音频,得到待输出的音视频流,并将该待输出的音视频流进行编码,将该编码后的音视频流发送至该游戏手柄对应的配对设备。
S302、配对设备接收所述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执行所述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待输出数据,将所述待输出数据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配对设备直接与流化云平台连接,接收流化云平台发送的编码后的音视频流,在需要由显示终端进行播放游戏的音视频情况下,配对设备对该音视频流进行解码,并且该配对设备提供解码后的音视频流至显示终端进行播放。
进而本实施例中,通过配对设备实现对待播放的音视频流的解码,降低了对显示终端的硬件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一、游戏手柄通过wifi网络直接与流化云平台相连接,游戏手柄将生成的游戏控制指令直接发送至流化云平台,并且由配对设备直接从流化云平台获取流化云平台执行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音视频流进行解码,该实现过程中只需要显示终端具备音视频输出的能力即可,进而可以大大降低对显示终端的硬件需求;
二、本申请实施例中游戏的控制操作和待输出的音视频流的解码分别在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上实现,因此,只需要使用该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就可以实现在现有绝大多数低端显示终端上进行游戏畅玩,由于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具有便携的优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云游戏的便利性和适用范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A10:
步骤A10、若游戏手柄检测到首次开机,所述游戏手柄通过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登录管理平台进行信息设置,并根据管理平台的反馈,提示游戏手柄的设置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游戏手柄上设置有语音播放器,当游戏手柄检测到首次开机时,会通过语音播报的形式提示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游戏手柄的设置。示例性的,游戏手柄提示用户使用手机扫描游戏手柄上的二维码,通过扫描该二维码进入微信小程序或者下载对应的应用程序,并进入管理平台界面,用户根据界面内的引导内容,完成以下操作:新建云游戏账号,将建立的云游戏账号、游戏手柄标识及配对设备标识绑定,将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接入wifi网络;或者是若用户已经拥有提前建立的云游戏账号,则将该已建立过的云游戏账号与游戏手柄标识、配对设备标识进行绑定,以及将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接入wifi网络。
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用户进入管理平台界面以后进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设置,并实现云游戏账号、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游戏手柄标识和配对设备标识的绑定。具体参见以下实施例中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举例说明,上述的操作也可以是一次完成或者分多次完成。上述仅为举例说明,除上述的设置操作以后,还可以包括社交设置、分享设置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设置等。
一可选地实施例中,上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设置包括:用户登录管理平台界面以后,选定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设置选项,然后在游戏手柄上录入指纹信息或者声纹信息,游戏手柄将采集的用户的指纹信息或者声纹信息并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将用户的指纹信息或者声纹信息与上述的云游戏账号、游戏手柄标识及配对设备标识等绑定后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将该生物特征信息与云游戏账号进行对应存储,实现了云游戏账号与用户的身份的绑定,避免了用户的云游戏账号被他人冒用。
进而本实施例中,用户登录云游戏账号过程中,游戏手柄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将采集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依据游戏手柄上传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该用户的身份。可选的,管理平台将游戏手柄上传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该游戏手柄所绑定的云游戏账号下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一致,则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管理平台通知所述流化云平台激活所述用户的游戏账号,此时流化云平台会获取游戏进入数据提供给配对设备,配对设备对该游戏进入数据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游戏登陆成功,简单快捷。其中,上述的游戏进入数据可以是游戏大厅的画面数据等。
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该游戏手柄所绑定的云游戏账号下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对不一致,则管理平台向游戏手柄发送反馈信息,游戏手柄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后,提示用户的身份验证失败。
本申请实施例中,游戏手柄在成功连接过某一wifi网络后,若游戏手柄再次开机以后,则会自动接入该wifi网络,并在对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后,即可登录云游戏账号,使得用户仅使用游戏手柄即可登录云游戏账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对照电视上的显示页面进行账户输入、确认、选择等操作进入游戏的方式,简化了游戏进入的流程。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上述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并且可以设置通过游戏手柄上的开机键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而在登录云游戏账号的过程中,用户在按压开机键的同时,游戏手柄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依据该指纹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当该指纹信息与游戏手柄所绑定的云游戏账号下的用户指纹信息一致时,身份验证通过,然后由管理平台告知流化云平台,流化云平台激活该云游戏账号,获取对应的游戏进入数据,将该游戏进行入数据编码后传输至配对设备,最终由配对设备对该游戏进入数据进行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播放。
上述实施例中,若该指纹信息与游戏手柄所绑定的云游戏账号下的用户指纹信息不一致,则用户身份验证不通过,管理平台发送反馈信息至该游戏手柄,游戏手柄接收到该反馈信息以后提示用户登录失败,其提示的语音内容可以是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包括声纹信息,进而通过游戏手柄上的语音采集器采集用户的声音信息(该声音信息可以是包含指定内容的语音),游戏手柄采集用户的声音信息,将采集的声音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依据该声音信息提取所述用户的声纹特征,使用该声纹特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进而本实施例中,游戏手柄开机以后,会自动接入网络,此后用户通过语音的方式即可登录云游戏账号,简化了游戏进入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B10-B20:
步骤B10、配对设备获取当前所连接的显示终端的显示屏参数。
本实施例中,配对设备连接至显示终端以后,获取显示终端的显示屏参数,比如屏幕尺寸、分辨率、刷新率等。
步骤B20、配对设备在与流化云平台建立连接后,将所述显示屏参数发送至流化云平台,以使所述流化云平台执行所述游戏运行指令,参照所述显示屏参数进行画面渲染。
本实施例中,配对设备在与流化云平台建立连接以后将该显示屏参数发送至流化云平台,流化云平台将该显示参数与配对设备的标识对应存储,进而流化云平台执行游戏手柄所发送的游戏控制指令时,可以依据该显示屏参数进行画面渲染,得到适配该显示终端的待输出数据。
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C10:
步骤C10、若游戏手柄检测到用户的分享操作,生成分享指令,并将所述分享指令发送至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管理平台从所述流化云平台获取对应的待分享数据进行发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游戏手柄上设置有分享按键,用户操作分享按键后,游戏手柄会生成游戏分享指令,并将该游戏分享指令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得到该分享指令后从流化云平台获取对应的待分享数据,存储该待分享数据,并在需要发布时,将该待分享数据编码以后发布至社交平台。该社交平台可以是微信、QQ、微博或者其他游戏社交平台等。
本申请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D10:
步骤D10、所述游戏手柄采集用户的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传输至所述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管理平台识别所述语音信息后并进行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游戏手柄上设置有语音采集器,该语音采集器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信息,游戏手柄将采集的该语音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由管理平台进行语音信息的识别,然后响应识别的语音信息。
示例性的,用户通过语音的方式输入“进入王者荣耀”,游戏手柄采集该语音信息,然后将采集的该语音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识别该语音信息以后,获取“王者荣耀”的游戏进入画面,然后将该画面编码后传输至配对设备,由配对设备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向用户显示。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管理平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501-S503:
S5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用户依据所述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用户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扫描游戏手柄上设置的二维码进入微信小程序或者下载对应的应用程序,并进入管理平台界面,示例性的,在管理平台界面选择注册云游戏账号的选项,或者选择已有账号登录的选项,然后进入相应的信息设置界面,在信息设置界面进行游戏手柄、配对设备与云游戏账号的绑定。
S502、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示例性地,用户继续使用手机扫描游戏手柄上的SN条形码,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对应的配对设备的标识,手机将获取的游戏手柄的标识和对应的配对设备的标识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将云游戏账号、游戏手柄的标识和对应的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可选地,若用户选择新建立云游戏账号时,通过在云游戏注册账号界面输入相关的用户信息,比如用户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在输入完成以后,移动终端生成云游戏账号注册请求,该云游戏账号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户信息,管理平台获取云游戏账号注册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为用户分配游戏账号。
S503、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02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E10:
步骤E10、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配对设备的标识和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示例性地,在具体实现时,管理平台在将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后,提示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用户通过在游戏手柄上输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游戏手柄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后,将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将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云游戏账号、用户身份信息、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并存储。
上述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信息或者声纹特征信息等。
上述管理平台获取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云游戏账号、用户身份信息、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能够实现用户在使用游戏手柄登录云游戏账号时,管理平台使用游戏手柄采集并发送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进而避免云游戏账号被冒用。
可选地,上述的用户身份验证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D10:
步骤D10、接收游戏手柄采集并发送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告知所述流化云平台激活所述用户的云游戏账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在对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以后告知流化云平台,避免了由流化云平台进行用户身份验证,降低了流化平台的工作量。
流化云平台的云游戏账号被激活后,若流化云平台接收到该云游戏账号所绑定的游戏手柄发送的游戏控制指令,则执行该游戏控制指令,参照配对设备当前所接入的显示终端的显示参数进行游戏画面的渲染工作。
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管理平台还用于存储用户的分享设置,用户可以设置分享的方式和分享的平台,比如用户可以选择单击分享键,截屏一张,并直接发布到社交平台的分享方式;再比如,用户可以选择分享的平台为微信平台等。在分享过程中,管理平台接收游戏手柄发送的分享指令,根据该分享指令从所述流化云平台获取对应的待分享数据进行存储,并在满足所设置的分享方式中包含的分享条件的情况下,发布至用户所设定的社交平台。
进而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使用一键分享的方式进行将感兴趣的游戏画面等进行分享至社交平台,而不影响游戏的进程和用户体验。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中,管理平台还接收所述游戏手柄发送的语音信息,识别所述语音信息并响应。
在游戏手柄使用过程中,若游戏手柄已经连接过某一wifi网络,游戏手柄开机以后,游戏手柄会自动接入该wifi网络,并直接与管理平台和流化云平台建立连接。配对设备通过USB接口与显示终端相连接,若显示终端处于开机状态,配对设备在接入wifi网络以后会一直处于wifi在线的状态。在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均在线的情况下,该游戏手柄所绑定的云游戏账号激活以后,流化云平台会根据游戏手柄发送的游戏控制指令进行游戏画面渲染,并得到游戏运行所产生的音频,以音视频流的方式将待输出数据传输至配对设备,配对设备对该待输出数据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用户在电视等显示终端输入账号和密码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简化了用户开始云游戏的步骤,降低了显示设备的硬件条件,提高了云游戏的便利性和适用范围。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云游戏输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所示,该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云游戏输入设备600,包括:游戏手柄601和与之对应的配对设备602。
上述游戏手柄60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
上述配对设备602,用于接收所述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执行所述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待输出数据,对所述待输出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可选地,上述游戏手柄601,还用于:
若检测到用户的开机动作,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将采集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管理平台依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所述用户的身份,若验证通过,则通知所述流化云平台激活所述用户的游戏账号。
可选地,上述配对设备602,还用于:
获取当前所连接的显示终端的显示屏参数;
在与流化云平台建立连接后,将所述显示屏参数发送至流化云平台,以使所述流化云平台执行所述游戏运行指令过程中,参照所述显示屏参数进行画面渲染。
可选地,上述游戏手柄601,还用于:
若检测到首次开机,所述游戏手柄通过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登录管理平台进行信息设置,并根据管理平台的反馈,提示信息设置的结果。
可选地,上述游戏手柄601,还用于:
若检测到用户的分享操作,生成分享指令,并将所述分享指令发送至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管理平台从所述流化云平台获取对应的待分享数据进行发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输入设备的工作过程,具体可以参照本申请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的介绍。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管理平台700,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用户依据所述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用户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
绑定模块702,用于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发送模块703,用于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
可选地,上述绑定模块702,具体用于:
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配对设备的标识和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接收所述游戏手柄采集并发送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告知所述流化云平台激活所述用户的云游戏账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享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接收所述游戏手柄发送的分享指令,根据所述分享指令从所述流化云平台获取对应的待分享数据进行存储,并在满足分享条件的情况下发布至用户所设定的社交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管理平台的工作方法,参见上述的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
图8是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云游戏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参照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云游戏系统架构,包括:云游戏输入设备600、管理平台700和流化云平台800;其中,云游戏输入设备600包括:游戏手柄和与所述游戏手柄对应的配对设备;所述配对设备用于与显示终端连接;
上述管理平台,在用户登录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过程中,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用户依据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改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并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
在游戏过程中,游戏手柄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流化云平台用于执行该游戏控制指令,产生待输出数据,将待输出数据编码后发送至配对设备。
上述配对设备用于接收流化云平台发送的待输出数据,对待输出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云游戏系统架构中,游戏手柄、配对设备和管理平台分别按照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数据的传输处理,在流化云平台上实现游戏的运行。该云游戏系统架构中中,游戏手柄通过wifi网络直接与流化云平台相连接,游戏手柄将生成的游戏控制指令直接发送至流化云平台,并且由配对设备直接从流化云平台获取流化云平台执行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音视频流进行解码,该实现过程中只需要显示终端具备输出的能力即可,进而可以大大降低对显示终端的硬件需求;进一步的,游戏的控制操作、待输出的音视频流的获取和解码分别在游戏手柄、配对设备上实现,因此,只需要使用该游戏手柄和配对设备就可以实现在现有绝大多数低端显示终端上进行游戏畅玩,提高了云游戏的便利性和适用范围。
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中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902和处理器901;所述存储器902通过通信总线903和所述处理器901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901可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901用于从所述存储器902读取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及功能操作的实施例可以在以下中实现:数字电子电路、有形体现的计算机软件或固件、包括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性等同物的计算机硬件、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即编码在有形非暂时性程序载体上以被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可替代地或附加地,程序指令可以被编码在人工生成的传播信号上,例如机器生成的电、光或电磁信号,该信号被生成以将信息编码并传输到合适的接收机装置以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机器可读存储基板、随机或串行存取存储器设备、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处理及逻辑流程可以由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计算机执行,以通过根据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并生成输出来执行相应的功能。所述处理及逻辑流程还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来执行,并且装置也可以实现为专用逻辑电路。
适合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包括,例如通用和/或专用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中央处理单元。通常,中央处理单元将从只读存储器和/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基本组件包括用于实施或执行指令的中央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通常,计算机还将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等,或者计算机将可操作地与此大容量存储设备耦接以从其接收数据或向其传送数据,抑或两种情况兼而有之。然而,计算机不是必须具有这样的设备。此外,计算机可以嵌入在另一设备中。
适合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媒介和存储器设备,例如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盘)、磁光盘以及CD 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由专用逻辑电路补充或并入专用逻辑电路中。
虽然本说明书包含许多具体实施细节,但是这些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任何发明的范围或所要求保护的范围,而是主要用于描述特定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特征。本说明书内在多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被组合实施。另一方面,在单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分开实施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来实施。此外,虽然特征可以如上所述在某些组合中起作用并且甚至最初如此要求保护,但是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从该组合中去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指向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型。
类似地,虽然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被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执行或顺次执行、或者要求所有例示的操作被执行,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系统模块和组件的分离不应被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均需要这样的分离,并且应当理解,所描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通常可以一起集成在单个软件产品中,或者封装成多个软件产品。
由此,主题的特定实施例已被描述。其他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以内。在某些情况下,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并且仍实现期望的结果。此外,附图中描绘的处理并非必需所示的特定顺序或顺次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现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游戏输入设备,所述云游戏输入设备包括:游戏手柄和与之对应的配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游戏手柄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
所述配对设备接收所述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执行所述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待输出数据,将所述待输出数据解码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所述游戏手柄通过无线wifi与管理平台连接,所述管理平台用于管理用户的所述游戏手柄和所述配对设备;
所述配对设备获取当前所连接的显示终端的显示屏参数;
在与所述流化云平台建立连接后,将所述显示屏参数发送至所述流化云平台,以使所述流化云平台执行所述游戏运行指令过程中,参照所述显示屏参数进行画面渲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游戏手柄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游戏手柄若检测到用户的开机动作,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将采集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管理平台依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所述用户的身份,若验证通过,则通知所述流化云平台激活所述用户的游戏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游戏手柄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运行指令之前,还包括:
若检测到首次开机,所述游戏手柄通过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登录管理平台进行信息设置,并根据管理平台的反馈,提示信息设置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游戏手柄若检测到用户的分享操作,生成分享指令,并将所述分享指令发送至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管理平台从所述流化云平台获取对应的待分享数据进行发布。
5.一种云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用户依据所述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用户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
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具体包括:
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配对设备的标识和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游戏手柄采集并发送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告知所述流化云平台激活所述用户的云游戏账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游戏手柄发送的分享指令,根据所述分享指令从所述流化云平台获取对应的待分享数据进行存储,并在满足分享条件的情况下发布至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设定的社交平台。
9.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游戏手柄和与之对应的配对设备,
所述游戏手柄,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
所述配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执行所述游戏控制指令所产生的待输出数据,对所述待输出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所述游戏手柄通过无线wifi与管理平台连接,所述管理平台用于管理用户的所述游戏手柄和所述配对设备;
所述配对设备获取当前所连接的显示终端的显示屏参数;
在与所述流化云平台建立连接后,将所述显示屏参数发送至所述流化云平台,以使所述流化云平台执行所述游戏运行指令过程中,参照所述显示屏参数进行画面渲染。
10.一种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用户依据所述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用户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
绑定模块,用于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
11.一种云游戏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游戏输入设备、管理平台和流化云平台;所述云游戏输入设备包括:游戏手柄和与所述游戏手柄对应的配对设备;所述配对设备用于与显示终端连接;
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在用户登录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过程中,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管理平台登录请求,提供管理平台信息设置界面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用户依据所述界面内的引导内容登录用户已有的云游戏账号或者注册新的云游戏账号进行信息设置;还用于获取游戏手柄的标识和配对设备的标识,将所述云游戏账号、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和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存储;将所述游戏手柄的标识、所述配对设备的标识和所述云游戏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发送至流化云平台进行存储;在游戏过程中,所述游戏手柄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游戏控制操作生成游戏控制指令,将所述游戏控制指令发送至流化云平台;所述流化云平台用于执行所述游戏控制指令,产生待输出数据,将所述待输出数据编码后发送至所述配对设备;
所述配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流化云平台发送的所述待输出数据,对所述待输出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提供给显示终端进行输出;
所述游戏手柄通过无线wifi与管理平台连接,所述管理平台用于管理用户的所述游戏手柄和所述配对设备;
所述配对设备获取当前所连接的显示终端的显示屏参数;
在与所述流化云平台建立连接后,将所述显示屏参数发送至所述流化云平台,以使所述流化云平台执行所述游戏运行指令过程中,参照所述显示屏参数进行画面渲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75008.3A CN11079847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75008.3A CN11079847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98477A CN110798477A (zh) | 2020-02-14 |
CN110798477B true CN110798477B (zh) | 2022-03-18 |
Family
ID=6944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75008.3A Active CN11079847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984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4965B (zh) * | 2020-04-15 | 2021-09-1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770051B (zh) * | 2020-05-21 | 2021-10-26 | 中清龙图计算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云游戏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1930224B (zh) * | 2020-05-29 | 2024-04-26 | 北京视博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现实内容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11921186B (zh) * | 2020-06-24 | 2023-12-01 | 北京视博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云游戏外设的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206513A (zh) * | 2020-09-17 | 2021-01-12 | 江苏视博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云游戏的控制方法、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4785558B (zh) * | 2022-03-28 | 2024-03-26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云游戏认证方法、终端、服务器、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3872A (zh) * | 2012-11-16 | 2013-04-03 | 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云游戏服务平台 |
CN103961873A (zh) * | 2013-01-24 | 2014-08-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身份识别功能的游戏系统及方法 |
CN104536763A (zh) * | 2015-01-08 | 2015-04-22 | 炫彩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拟现实的网络游戏实现方法 |
CN104811787A (zh) * | 2014-10-27 | 2015-07-29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游戏视频录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085611A (zh) * | 2017-05-14 | 2017-08-22 | 深圳游视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现实游戏视频分享方法 |
CN109304031A (zh) * | 2018-09-19 | 2019-02-05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异构智能终端的虚拟化云游戏平台 |
CN110180166A (zh) * | 2019-07-16 | 2019-08-30 |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云游戏场景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WO2019194953A1 (en) * | 2018-04-02 | 2019-10-10 | Google Llc |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interactive cloud gam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087414A1 (en) * | 2013-09-26 | 2015-03-26 |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 Cloud gaming implemented using a mobile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
US9795879B2 (en) * | 2014-12-31 | 2017-10-24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 Game state save, transfer and resume for cloud gaming |
-
2019
- 2019-11-06 CN CN201911075008.3A patent/CN1107984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3872A (zh) * | 2012-11-16 | 2013-04-03 | 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云游戏服务平台 |
CN103961873A (zh) * | 2013-01-24 | 2014-08-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身份识别功能的游戏系统及方法 |
CN104811787A (zh) * | 2014-10-27 | 2015-07-29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游戏视频录制方法及装置 |
CN104536763A (zh) * | 2015-01-08 | 2015-04-22 | 炫彩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拟现实的网络游戏实现方法 |
CN107085611A (zh) * | 2017-05-14 | 2017-08-22 | 深圳游视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现实游戏视频分享方法 |
WO2019194953A1 (en) * | 2018-04-02 | 2019-10-10 | Google Llc |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interactive cloud gaming |
CN109304031A (zh) * | 2018-09-19 | 2019-02-05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异构智能终端的虚拟化云游戏平台 |
CN110180166A (zh) * | 2019-07-16 | 2019-08-30 |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云游戏场景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98477A (zh) | 2020-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98477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管理平台及云游戏系统架构 | |
CN11057246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输入设备、云端服务器及云游戏系统 | |
CN107281756B (zh) | 一种组队游戏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30298215A1 (en) | Single sign-on user registration for online or client account services | |
CN109568947A (zh) | 一种云游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595968A (zh) | 一种基于云应用实例的登录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
US20220167036A1 (en) | Live broadcas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170201563A1 (en) | Video data providing method, video playback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JP5521104B1 (ja) | 電子ゲーム提供装置、電子ゲーム装置、電子ゲーム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ゲームプログラム | |
US20190325116A1 (en) | Smart gamepad | |
US12149763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presenting media content items using multiple devices | |
CN107243155B (zh) | 线上线下游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 | |
CN111880845A (zh) | 控制目标应用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1185012A (zh) | 游戏组队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直播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1437610B (zh) | 云游戏系统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云端服务器 | |
JP6675055B2 (ja) | 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10267051B (zh)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509736A (zh) | 游戏账号绑定方法、游戏账号登录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9068159B (zh) | 基于MIPS架构TV SoC芯片的数字媒体电路系统、数字媒体播放装置和方法 | |
CN114090085B (zh) | 对象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6604117B (zh) | 一种屏幕镜像方法及系统 | |
CN112245902A (zh) | 一种终端设备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
KR20120105835A (ko) | 다수 사용자에게 온라인 게임을 지원하는 게임 서버 및 그의 동작방법 | |
US9420067B2 (en) | Content provid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JP7241408B2 (ja) | 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o. 2, Hongyang Road, Tianning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shibo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5-708, 7 / F, building 3, yard 1,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UPER DIGITAL TV TECHNOLOGY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