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9581A - 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9581A
CN110789581A CN201910078407.9A CN201910078407A CN110789581A CN 110789581 A CN110789581 A CN 110789581A CN 201910078407 A CN201910078407 A CN 201910078407A CN 110789581 A CN110789581 A CN 110789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information
mode
vehicle
mounted at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84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9581B (zh
Inventor
耿鹏
王志平
乔高锋
聂宇威
孙晓光
宋惠
骆正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84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9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9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9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9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9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20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20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 B61L2027/204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using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 [CB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区域控制器ZC,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模式;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CBTC列车和FAO列车的混合运营,满足了业主更高的混合运行需求,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Train Control,CBTC)系统在国内外地铁线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列车的实际运行中,当运行线路中包含全自动驾驶线路时,会同时存在CBTC列车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FAO)列车。其中,CBTC列车指在CBTC系统控制下运行,具有移动闭塞追踪功能,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工在列车驾驶室进行监控和干预;基于CBTC控制的FAO列车指在CBTC系统基础上增加列车休眠、唤醒、障碍物检测等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在出库、回库、站间运行和进站停车等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的列车。
但是,运行线路中同时存在CBTC列车和FAO列车,这就对实现CBTC列车和FAO列车的混合运行提出了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地铁信号控制领域对列车的混合运行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很好的区分列车是CBTC列车还是FAO列车,进而导致无法实现CBTC列车和FAO列车的混合运行需求,这导致线路运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CBTC列车和FAO列车的混合运行,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应用于区域控制器ZC,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模式;
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装置,应用于区域控制器ZC,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后,根据列车信息确定列车的运行模式是CBTC模式还是FAO模式,并通过与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实现了对列车是CBTC列车还是FAO列车的区分,从而使得能够根据与之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进而实现了CBTC列车和FAO列车的混合运行,在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满足了业主更高的混合运行需求,提高了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车的整体唤醒出库的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车的整体入库休眠的流程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区域控制器(简称ZC),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列车信息可以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列车为处于休眠状态的列车,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需要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完成上电操作以及列车注册后,才能够向ZC发送列车信息。
此外,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可以通过车载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简称车载ATP)向ZC发送列车信息,此时ZC接收列车上的车载ATP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接收到的列车信息可以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接收到的列车信息同时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
另外,本实施例在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之前,还需要接收列车的车载ATP发送的列车注册操作,并根据所述列车注册操作,对所述列车进行注册。
其中,列车的车载ATP在发送注册操作之前,列车已完成人工上电操作。或者,所述车载ATP在发送列车注册操作之前,所述车载ATP已接收到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简称ATS)发送的唤醒列车列表,并检测到所述列车属于所述唤醒列车列表时已向所述ATS发送上电申请信息,且所述ATS已根据所述上电申请信息对所述列车进行上电操作。
具体的,当列车的运行模式为CBTC模式时,列车的车载ATP向ZC发送列车注册操作之前,列车已完成人工上电操作。
当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时,列车的车载ATP向ZC发送列车注册操作之前,列车已完成全自动上电操作。
其中,列车在完成全自动上电操作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ATS根据预设列车运行计划向列车的车载ATP发送唤醒列车列表,此时车载ATP接收ATS发送的唤醒列车列表;其中该唤醒列车列表中可以包括待唤醒列车的车次号;
第二,车载ATP根据列车的车次号进行判断,检测列车是否为唤醒列车列表中的列车,当检测到列车属于唤醒列车列表时,可以向ATS发送上电申请信息;
第三,当ATS接收到车载ATP发送的上电申请信息时,进行广播和清场操作;
第四,ATS在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后通过电网和三轨对列车进行上电操作;
第五,车载ATP在对列车进行上电后进行上电自检,并在自检完成后向ZC发送列车注册操作。
步骤102:根据列车信息,确定列车的运行模式。
爱本步骤中,具体的,ZC在接收到列车信息时,可以根据列车信息,确定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运行模式包括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
具体的,由于CBTC模式的列车在根据ATS的运行计划出库进入运行正线线路时,会向ZC发起注册,注册完成后会向ZC发送位置报告信息,由于FAO模式的列车也会向ZC发送位置报告信息,则这会对ZC产生干扰,此时ZC需要区分发送位置报告信息的列车是CBTC模式的列车还是FAO模式的列车,并对不同列车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进而实现CBTC模式和FAO模式的混合运行。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列车信息区分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ZC在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时,可以当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所述CBTC模式;当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时,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
这样,通过列车发送的列车信息中是否还包括自动唤醒请求信息,区分列车的运行模式是CBTC模式还是FAO模式,从而使得能够根据区分得到的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进而实现了CBTC模式和FAO模式的混合运行。
步骤103:通过与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在确定列车的运行模式之后,可以直接通过与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
这样,通过确定列车的运行模式,并通过与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实现了根据不同运行模式进行信号控制系统的切换,进而能够实现CBTC列车和FAO列车的混合运行,在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满足了业主更高的混合运行需求,提高了运行效率。
此外,进一步地,在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时,包括如下其一和其二两个方面:
其一,当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时,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唤醒策略,唤醒所述列车并控制所述列车出库运行。
具体的,在ZC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唤醒策略,唤醒所述列车并控制所述列车出库运行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列车的当前状态,并根据所述列车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列车是否满足预设的列车唤醒条件;
具体的,预设的列车唤醒条件可以包括列车的上电情况、位置情况和系统中其他列车的运行情况等,且判断列车是否满足列车唤醒条件则可以判断列车的上电情况是否满足对应预设条件、列车的位置情况是否满足对应预设条件以及列车出库后运行是否满足不与其他列车冲突等条件。
步骤二,当判定所述列车满足所述列车唤醒条件时,向所述列车的车载ATP发送指示允许列车唤醒的唤醒指令,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对所述列车进行唤醒操作,并向所述ZC发送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
步骤三,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向所述车载ATP发送移动授权,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移动授权控制所述列车出库运行。
这样,通过在判定列车满足列车唤醒条件时,向列车的车载ATP发送唤醒指令,从而使得车载ATP能够根据唤醒指令对列车进行唤醒操作,实现了列车的自动唤醒流程,此外通过接收车载ATP发送的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向车载ATP发送移动授权,使得车载ATP能够根据移动授权控制列车出库运行,实现了列车的自动出库流程,从而实现了列车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限于ATS和车载ATP的唤醒交互,而不能实现车载ATP与ZC之间唤醒指令的直接交互控制过程的问题,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在ZC授权下自动出库等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以及不能在CBTC模式和FAO模式之间相互切换控制的问题。
下面结合图2,对FAO模式的列车的整体唤醒出库流程进行具体说明,该整体唤醒出库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ATS根据预设列车运行计划向列车的车载ATP发送唤醒列车列表,该唤醒列车列表中可以包括待唤醒列车的车次号;
步骤202,车载ATP根据列车的车次号进行判断,检测列车是否为唤醒列车列表中的列车,当检测到列车属于唤醒列车列表时,可以向ATS发送上电申请信息;
步骤203,当ATS接收到车载ATP发送的上电申请信息时,进行广播和清场操作;
步骤204,ATS在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后通过电网和三轨对列车进行上电操作;
步骤205,车载ATP在对列车进行上电后进行上电自检,并在自检完成后向ZC发送列车注册操作;
步骤206,车载ATP完成注册后向ZC发送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的列车信息;
步骤207,ZC接收到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的列车信息后,判定列车为FAO列车并进行唤醒操作;
步骤208,ZC进一步判断列车是否满足预设的列车唤醒条件,若判定满足预设的列车唤醒条件,则向车载ATP发送允许列车唤醒的唤醒指令;
当然,若判定不满足预设的列车唤醒条件,则向车载ATP发送不允许列车唤醒的禁止唤醒指令。
步骤209,车载ATP在接收到ZC发送的唤醒指令后,向ZC发送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
步骤210,ZC接收到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后,向车载ATP发送移动授权;
步骤211,列车在ZC发送的移动授权和车载ATP的控制下自动出库并投入正线运行。
至此,完成FAO模式的列车的整体唤醒出库流程,从而使得能够满足唤醒及出库的全自动无人监控需求,进而能够实现列车的全自动无人驾驶需求。
其二,当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时,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休眠策略,控制所述列车入库并进入休眠状态。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休眠策略,控制所述列车入库并进入休眠状态之前,列车已经被唤醒且出库运行。
具体的,当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休眠策略,控制所述列车入库并进入休眠状态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向所述列车的车载ATP发送授权信息,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授权信息控制所述列车进入预设回段区域,并在进入所述预设回段区域后向所述ZC发送列车已进入预设回段区域的反馈信息;
步骤B: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向所述车载ATP发送允许入库的入库指令,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入库指令以蠕动模式运行进入至预设车库休眠区域,并在进入至所述预设车库休眠区域后向所述ZC发送休眠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休眠请求信息中携带有列车位置信息和运行模式信息;
步骤C: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休眠请求信息,并当检测到所述列车满足预设的列车休眠条件时,向所述车载ATP发送允许列车休眠的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向所述ZC进行列车注销操作,并向ATS发送指示列车已休眠的报文信息。
这样,本实施例通过向车载ATP发送授权信息,使得车载ATP能够根据授权信息进入预设回段区域,且通过向车载ATP发送入库指令,使得车载ATP能够根据入库指令进入预设车库休眠区域,另外ZC向车载ATP发送允许列车休眠的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使得车载ATP能够进行列车注销操作,实现了列车的自动休眠流程,从而实现了列车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限于ATS和车载ATP的休眠交互,无法满足列车在ZC授权下自动入库等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的问题。
下面结合图3,对FAO模式的列车的整体入库休眠流程进行具体说明,该整体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车载ATP根据ATS的预设运行计划在ZC授权下进入预设回段区域;
步骤302,车载ATP在接收到ZC发送的允许入库的入库指令后,车载ATP自动切换至蠕动模式,并在ZC的授权下缓慢进入至预设车库休眠区域;
步骤303,待列车挺稳后车载ATP向ZC发送携带有列车位置信息和运行模式信息的休眠请求信息;
步骤304,ZC接收到携带有列车位置信息和运行模式信息的休眠请求信息后进行是否满足预设的列车休眠条件的判断,若满足列车休眠条件,则向车载ATP发送允许列车休眠的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
当然,若不能满足列车休眠条件,则发送不允许列车休眠的第三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
步骤305,车载ATP接收到ZC发送的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后,向ZC进行列车注销操作,并向ATS发送指示列车已休眠的报文信息;
步骤306,ATS接收到车载ATP发送的列车已休眠的报文信息后对列车进行断电操作;
步骤307,列车在ZC监护下进入休眠状态。
至此,完成FAO模式的列车的整体入库且休眠流程,从而使得能够满足入库及休眠的全自动无人监控需求,进而能够实现列车的全自动无人驾驶需求。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列车的运行模式为CBTC模式时,列车在休眠入库时,会根据ATS的预设运行计划在ZC的授权下进入预设回段区域,并且通过车载ATP在ZC上进行注销并断开车地通信;此外,列车司机会根据地面信号机显示状态人工缓慢驾驶进入车库。
这样,本实施例通过ZC与车载ATP之间的直接交互,实现了FAO列车的自动休眠和自动唤醒功能,进而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列车信息确定列车的运行模式是CBTC模式还是FAO模式,并通过与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实现了对列车是CBTC列车还是FAO列车的区分,从而使得能够根据与之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进而实现了CBTC列车和FAO列车的混合运行,在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满足了业主更高的混合运行需求,提高了运行效率。
此外,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装置,应用于区域控制器ZC,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
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模式;
控制模块403,用于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列车的车载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发送的列车注册操作,并根据所述列车注册操作,对所述列车进行注册;其中,列车的车载ATP在发送注册操作之前,列车已完成人工上电操作;或者,所述车载ATP在发送列车注册操作之前,所述车载ATP已接收到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发送的唤醒列车列表,并检测到所述列车属于所述唤醒列车列表时已向所述ATS发送上电申请信息,且所述ATS已根据所述上电申请信息对所述列车进行上电操作。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0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所述CBTC模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时,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403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时,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唤醒策略,唤醒所述列车并控制所述列车出库运行;或者,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时,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休眠策略,控制所述列车入库并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获取列车的当前状态,并根据所述列车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列车是否满足预设的列车唤醒条件;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当判定所述列车满足所述列车唤醒条件时,向所述列车的车载ATP发送指示允许列车唤醒的唤醒指令,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对所述列车进行唤醒操作,并向所述ZC发送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向所述车载ATP发送移动授权,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移动授权控制所述列车出库运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列车的车载ATP发送授权信息,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授权信息控制所述列车进入预设回段区域,并在进入所述预设回段区域后向所述ZC发送列车已进入预设回段区域的反馈信息;
第四发送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向所述车载ATP发送允许入库的入库指令,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入库指令以蠕动模式运行进入至预设车库休眠区域,并在进入至所述预设车库休眠区域后向所述ZC发送休眠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休眠请求信息中携带有列车位置信息和运行模式信息;
第五发送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休眠请求信息,并当检测到所述列车满足预设的列车休眠条件时,向所述车载ATP发送允许列车休眠的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向所述ZC进行列车注销操作,并向ATS发送指示列车已休眠的报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装置,通过确定列车的运行模式,并通过与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列车运行,实现了根据不同运行模式进行信号控制系统的切换,进而能够实现CBTC列车和FAO列车的混合运行,在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满足了业主更高的混合运行需求,提高了运行效率。
此外,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0、存储器(memory)530和通信总线540,其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10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30上并可在处理器5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模式;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模式;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应用于区域控制器ZC,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模式;
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列车的车载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发送的列车注册操作,并根据所述列车注册操作,对所述列车进行注册;其中,列车的车载ATP在发送注册操作之前,列车已完成人工上电操作;或者,所述车载ATP在发送列车注册操作之前,所述车载ATP已接收到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发送的唤醒列车列表,并检测到所述列车属于所述唤醒列车列表时已向所述ATS发送上电申请信息,且所述ATS已根据所述上电申请信息对所述列车进行上电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包括:
当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所述CBTC模式;
当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时,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包括:
当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时,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唤醒策略,唤醒所述列车并控制所述列车出库运行;或者,
当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时,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休眠策略,控制所述列车入库并进入休眠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唤醒策略,唤醒所述列车并控制所述列车出库运行,包括:
获取列车的当前状态,并根据所述列车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列车是否满足预设的列车唤醒条件;
当判定所述列车满足所述列车唤醒条件时,向所述列车的车载ATP发送指示允许列车唤醒的唤醒指令,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对所述列车进行唤醒操作,并向所述ZC发送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
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报告和第一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向所述车载ATP发送移动授权,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移动授权控制所述列车出库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所述FAO模式相对应的列车休眠策略,控制所述列车入库并进入休眠状态,包括:
向所述列车的车载ATP发送授权信息,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授权信息控制所述列车进入预设回段区域,并在进入所述预设回段区域后向所述ZC发送列车已进入预设回段区域的反馈信息;
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向所述车载ATP发送允许入库的入库指令,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入库指令以蠕动模式运行进入至预设车库休眠区域,并在进入至所述预设车库休眠区域后向所述ZC发送休眠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休眠请求信息中携带有列车位置信息和运行模式信息;
接收所述车载ATP发送的休眠请求信息,并当检测到所述列车满足预设的列车休眠条件时,向所述车载ATP发送允许列车休眠的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以使所述车载ATP根据所述第二全自动运行交互信息向所述ZC进行列车注销操作,并向ATS发送指示列车已休眠的报文信息。
7.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装置,应用于区域控制器ZC,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列车在ZC上完成注册后发送的列车信息;其中,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或者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列车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和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列车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列车信息为列车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所述CBTC模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列车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和自动唤醒请求信息时,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模式为基于CBTC控制的FAO模式。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78407.9A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789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8407.9A CN110789581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8407.9A CN110789581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9581A true CN110789581A (zh) 2020-02-14
CN110789581B CN110789581B (zh) 2020-12-01

Family

ID=69426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8407.9A Active CN110789581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95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4377A (zh) * 2020-09-18 2020-12-2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模式确定方法、智能车载控制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4503A (zh) * 2021-08-31 2021-12-28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回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4028A (zh) * 2021-09-27 2022-02-1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列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7119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Nabil N. Ghaly Method & apparatus for an auxiliary train control system
CN106541965A (zh) * 2016-10-25 2017-03-29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列车自动控制方法
CN107226099A (zh) * 2017-05-15 2017-10-03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全自动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9229149A (zh) * 2018-08-29 2019-01-18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N109263688A (zh) * 2018-08-16 2019-01-25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旁设备对无人自动驾驶列车的休眠及唤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7119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Nabil N. Ghaly Method & apparatus for an auxiliary train control system
CN106541965A (zh) * 2016-10-25 2017-03-29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列车自动控制方法
CN107226099A (zh) * 2017-05-15 2017-10-03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全自动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9263688A (zh) * 2018-08-16 2019-01-25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旁设备对无人自动驾驶列车的休眠及唤醒方法
CN109229149A (zh) * 2018-08-29 2019-01-18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宏丽: ""FAO系统特有功能分析及互联互通探讨"", 《铁道通信信号》 *
王伟: ""面向互联互通的全自动运行系统"", 《铁路技术创新》 *
翟国锐等: ""下一代地铁车辆全自动无人驾驶信号系统关键技术"", 《都市快轨交通》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4377A (zh) * 2020-09-18 2020-12-2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模式确定方法、智能车载控制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4503A (zh) * 2021-08-31 2021-12-28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回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4028A (zh) * 2021-09-27 2022-02-1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列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4028B (zh) * 2021-09-27 2024-04-3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列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9581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9581B (zh) 一种列车的混合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59413B (zh) 无人自动驾驶列车休眠唤醒的管理方法
CN104354726B (zh) 一种列车自动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3010230B (zh) 一种列车无人驾驶系统及方法
WO2021239132A1 (zh) 无钥匙进入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程序和介质
CN110816594A (zh) 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的休眠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4268951A (zh) 一种用于联网泊车场所的智能泊车自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44744A (zh) 一种无人自动驾驶车载控制设备
WO2021104359A1 (zh) 列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493223A (zh) 一种基于远程车控的tbox电源管理方法
CN110920690B (zh) 远程筛选升级列车的方法
CN112596522A (zh) 车辆编队行驶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438224A (zh) 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5104025U (zh) 智能公车管理系统
CN109398421B (zh) 车载设备上电后的静态定位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12566011B (zh) 列车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550381B (zh) Prt车辆的休眠唤醒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35590A (zh) 一种车位锁的低功耗智能控制装置
CN110920692B (zh) 本地人工筛选升级列车的方法及系统
CN111717245A (zh) 一种基于虚拟车场的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CN112907772A (zh) 一种前装式etc电子标签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960354A (zh) 电池箱位置确定方法、电池仓、电池箱及电池管理主系统
CN103183044B (zh) 调车方法及装置
CN210793220U (zh) 岔线停留车防溜状态监测装置
CN113129635B (zh) 一种车辆托管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