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8999B -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8999B
CN110788999B CN201911077622.3A CN201911077622A CN110788999B CN 110788999 B CN110788999 B CN 110788999B CN 201911077622 A CN201911077622 A CN 201911077622A CN 110788999 B CN110788999 B CN 110788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gear
bevel gear
transmiss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76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8999A (zh
Inventor
陈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iuhe hi tec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uhe Hi Tec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uhe Hi Tec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uhe Hi Tec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76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8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8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8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8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8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1/00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1/00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 B28D1/02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sawing
    • B28D1/04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sawing with circular or cylindrical saw-blades or saw-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1/00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 B28D1/22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cutting, e.g. incising
    • B28D1/225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cutting, e.g. incising for scoring or breaking, e.g. t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7/00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devic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7/00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devic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 B28D7/02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devic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removing or laying dust, e.g. by spraying liquids; for coo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7/00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devic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 B28D7/04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devic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supporting or holding work or conveying or discharging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包括侧框,底盘,控制触摸屏,第一内隔板,第二内隔板,氧化镝棒切头机构,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内层锉平机构和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侧框底端左侧前部与底盘相连接;侧框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触摸屏;侧框内侧中上部设置有第一内隔板;侧框内侧右中部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左上方设置有氧化镝棒切头机构。本发明达到了在长期储存氧化镝陶瓷棒投入使用前对其表层碳酸镝进行剥离切除,并且使切除的表层碳酸镝二次利用重新生成氧化镝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种稀土矿,最早发现稀土的是芬兰化学家加多林。1794年,他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中分离出第一种稀土“元素”(钇土,即Y2O3),因为18 世纪发现的稀土矿物较少,当时只能用化学法制得少量不溶于水的氧化物,历史上习惯地把这种氧化物称为“土”,因而得名稀土,稀土中有一种元素的氧化物为氧化镝,氧化销陶瓷为透明陶瓷,可透过可见光,且具有磁性,常被用于磁光记忆材料、忆铁或忆铝石榴石、原子能工业中,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氧化镝露置于空气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而转变为碳酸镝,由于碳酸镝化学性质而无法参与工业应用,进而导致了氧化镝陶瓷棒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化学性质不稳定,即氧化镝陶瓷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者长期储存其表面会生成大量碳酸镝,影响了氧化镝陶瓷棒的及时使用,即工业应用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达不到标准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氧化镝露置于空气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而转变为碳酸镝,由于碳酸镝化学性质而无法参与工业应用,进而导致了氧化镝陶瓷棒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化学性质不稳定,即氧化镝陶瓷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者长期储存其表面会生成大量碳酸镝,影响了氧化镝陶瓷棒的及时使用,即工业应用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达不到标准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包括侧框,底盘,控制触摸屏,第一内隔板,第二内隔板,氧化镝棒切头机构,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内层锉平机构和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侧框底端左侧前部与底盘相连接;侧框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触摸屏;侧框内侧中上部设置有第一内隔板;侧框内侧右中部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左上方设置有氧化镝棒切头机构,并且氧化镝棒切头机构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右上方设置有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并且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左端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而且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右中部设置有内层锉平机构,并且内层锉平机构顶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相连接,并且内层锉平机构顶端左侧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并且内层锉平机构左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而且内层锉平机构底端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左端底部设置有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并且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顶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
氧化镝棒切头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一上棒机构,第六传动轮,第一锯片,第七传动轮,第二上棒机构,第一工作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固定卡座,收集斗,收集筒和传送带;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传送带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上棒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上棒机构右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五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锯片进行转动连接;传送带前端左侧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上棒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上棒机构左端设置有第一工作台;第二上棒机构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互相啮合;第一锥齿轮外表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三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前端底部与第四锥齿轮互相啮合;第五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六锥齿轮互相啮合;传送带顶端左中部设置有固定卡座;传送带底端下方设置有收集斗;收集斗底端中部与收集筒相连接;电机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传送带后端左侧和右侧与侧框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前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第一上棒机构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二上棒机构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一工作台底端右中部与侧框相连接;收集筒外表面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六锥齿轮顶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第五锥齿轮后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五锥齿轮外表面后侧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外表面底端与内层锉平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下方与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右端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相连接;
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包括第八传动轮,第二锯齿,固定滑板,第二工作台,齿杆,移动卡槽板,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簧杆,第二簧杆,第一传动齿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二丝杆,第二平齿轮,第三丝杆,第三平齿轮和第二十六传动轮;第八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锯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锯齿底端下方设置有固定滑板;固定滑板底端下方右侧设置有第二工作台;固定滑板前端内侧与齿杆进行滑动连接;齿杆顶端与移动卡槽板相连接;齿杆前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定滑轮;齿杆前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定滑轮;齿杆底端左侧与第一传动齿轮互相啮合;第一定滑轮外表面顶端与第一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定滑轮外表面顶端与第二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皮带左端底部与第二簧杆相连接;第一皮带右端与第三丝杆相连接;第二皮带右端底部与第一簧杆相连接;第二皮带左端与第二丝杆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齿轮顶端中部与齿杆相连接;第二传动齿轮外表面后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齿轮顶端中部与齿杆相连接;第三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四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齿轮顶端中部与齿杆相连接;第二丝杆底端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左端与第三平齿轮互相啮合,并且第三平齿轮顶端与第三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十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锯齿后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第二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一簧杆和第二簧杆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二工作台底端右侧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端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第二十六传动轮底端中部与内层锉平机构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左下方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
内层锉平机构包括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一伸缩转轴,第一丝杆,固定滑环,第一长齿轮,第一平齿轮,第十六传动轮,内空筒刀,第一锥形座,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十七传动轮,第二伸缩转轴,第二锥形座和锉刀;第十三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转轴底端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下部与固定滑环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底端与第一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长齿轮左端底部与第一平齿轮互相啮合;第一长齿轮底端与内空筒刀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内空筒刀底端下方设置有第一锥形座;第七锥齿轮底端左侧与第八锥齿轮互相啮合;第八锥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十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左端中部与第二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转轴左端与第二锥形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形座左下方设置有锉刀;第十三传动轮顶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左端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第一锥形座底端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锉刀底端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第八锥齿轮右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固定滑环右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
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包括收集柱筒,收集侧板,第一软管,空气泵,第二软管,第十八传动轮,第十九传动轮,第一破碎刀,第二十传动轮,第二十一传动轮,第二破碎刀,第二十二传动轮,第一凸轮,连接架,第二凸轮,翻滚杵,反应皿和加热控制盒;收集柱筒右端中部设置有收集侧板;收集柱筒右端中下部与第一软管相连接;收集柱筒左端中上部设置有第十八传动轮;第一软管右端与空气泵相连接;空气泵顶端左侧与第二软管相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右下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左下方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破碎刀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破碎刀外表面后侧与收集柱筒相连接;第十九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二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破碎刀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破碎刀外表面后侧与收集柱筒相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凸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凸轮前端中下部与连接架进行转动连接;连接架后端顶部右侧与第二凸轮相连接;连接架底端左侧与翻滚杵相连接;翻滚杵底端下方设置有反应皿;反应皿底端与加热控制盒相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左上方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空气泵底端与侧框相连接;收集柱筒底端中部与底盘相连接;加热控制盒底端与底盘相连接;第一凸轮外表面后侧与侧框相连接;第二凸轮外表面后侧与侧框相连接;
第一上棒机构包括第二长齿轮,连接顶帽,伸缩夹杆,夹环,电动吸盘,第一半齿轮,第二十三传动轮,第二十四传动轮,双向轴承,第二半齿轮,第二十五传动轮,第九锥齿轮和第十锥齿轮;第二长齿轮顶端中部与连接顶帽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长齿轮右端中下部与第一半齿轮互相啮合;连接顶帽右端顶部与伸缩夹杆相连接;伸缩夹杆右端与夹环相连接;夹环内右侧中部与电动吸盘相连接;第一半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半齿轮顶端中部与双向轴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二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双向轴承顶端与第二半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半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十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五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九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锥齿轮顶端后侧与第十锥齿轮互相啮合;第二长齿轮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外表面后侧与第五锥齿轮相连接;
固定卡座包括连接软座,第一弧板,第二弧板和电动收紧栓;连接软座顶端中左部与第一弧板进行转动连接;连接软座顶端中右部与第二弧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弧板顶端内侧与电动收紧栓进行套接,并且电动收紧栓外表面左侧与第一弧板相连接;连接软座底端与传送带相连接。
优选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的有齿部位在竖直方向上成左右对称。
优选地,第一锯片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传送带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氧化镝露置于空气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而转变为碳酸镝,由于碳酸镝化学性质而无法参与工业应用,进而导致了氧化镝陶瓷棒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化学性质不稳定,即氧化镝陶瓷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者长期储存其表面会生成大量碳酸镝,影响了氧化镝陶瓷棒的及时使用,即工业应用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达不到标准的缺点,设计了氧化镝棒切头机构,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内层锉平机构和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使用时首先通过氧化镝棒切头机构将氧化镝陶瓷棒头尾切去,然后通过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和内层锉平机构去除氧化镝陶瓷棒表层碳酸镝,最后通过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将去除的全部表层碳酸镝进行热分解处理,得到新的氧化镝,从而达到了在长期储存氧化镝陶瓷棒投入使用前对其表层碳酸镝进行剥离切除,并且使切除的表层碳酸镝二次利用重新生成氧化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层锉平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上棒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固定卡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侧框,2-底盘,3-控制触摸屏,4-第一内隔板,5-第二内隔板,6-氧化镝棒切头机构,7-氧化镝棒割痕机构,8-内层锉平机构,9- 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601-电机,602-第一传动轮,603-第二传动轮,604-第三传动轮,605-第四传动轮,606-第五传动轮,607-第一上棒机构,608-第六传动轮,609-第一锯片,6010-第七传动轮,6011-第二上棒机构,6012-第一工作台,6013-第一锥齿轮,6014-第二锥齿轮,6015-第三锥齿轮,6016-第四锥齿轮,6017-第五锥齿轮,6018-第六锥齿轮,6019-固定卡座,6020-收集斗,6021-收集筒,6022-传送带,701-第八传动轮,702-第二锯齿,703-固定滑板, 704-第二工作台,705-齿杆,706-移动卡槽板,707-第一定滑轮,708-第二定滑轮,709-第一皮带,7010-第二皮带,7011-第一簧杆,7012-第二簧杆,7013- 第一传动齿轮,7014-第九传动轮,7015-第十传动轮,7016-第二传动齿轮,7017- 第三传动齿轮,7018-第十一传动轮,7019-第十二传动轮,7020-第四传动齿轮, 7021-第二丝杆,7022-第二平齿轮,7023-第三丝杆,7024-第三平齿轮,7025- 第二十六传动轮,801-第十三传动轮,802-第十四传动轮,803-第十五传动轮, 804-第一伸缩转轴,805-第一丝杆,806-固定滑环,807-第一长齿轮,808-第一平齿轮,809-第十六传动轮,8010-内空筒刀,8011-第一锥形座,8012-第七锥齿轮,8013-第八锥齿轮,8014-第十七传动轮,8015-第二伸缩转轴,8016- 第二锥形座,8017-锉刀,901-收集柱筒,902-收集侧板,903-第一软管,904- 空气泵,905-第二软管,906-第十八传动轮,907-第十九传动轮,908-第一破碎刀,909-第二十传动轮,9010-第二十一传动轮,9011-第二破碎刀,9012-第二十二传动轮,9013-第一凸轮,9014-连接架,9015-第二凸轮,9016-翻滚杵,9017-反应皿,9018-加热控制盒,60701-第二长齿轮,60702-连接顶帽,60703- 伸缩夹杆,60704-夹环,60705-电动吸盘,60706-第一半齿轮,60707-第二十三传动轮,60708-第二十四传动轮,60709-双向轴承,60710-第二半齿轮,60711- 第二十五传动轮,60712-第九锥齿轮,60713-第十锥齿轮,601901-连接软座, 601902-第一弧板,601903-第二弧板,601904-电动收紧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工作原理:在使用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时,首先将其稳定固定在工作平面上,然后外接电源,手动打开控制触摸屏3电源,然后通过控制触摸屏3接通装置内部动力电源,然后装置开始运转,然后首先氧化镝陶瓷棒在氧化镝棒切头机构6内部完成切头和切尾处理,然后切割完成的氧化镝陶瓷棒进入氧化镝棒割痕机构7内部,在其外表面划出长条竖直划痕,然后划痕完毕的氧化镝陶瓷棒在内层锉平机构8内部首先进行表皮碳酸镝去除处理,在碳酸镝层去除之后,进一步完成内层抛光处理,最后收集到的碳酸镝杂质被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9收集并对其进行高温加热处理,得到新的产物氧化镝,由此避免了氧化镝陶瓷棒在使用时出现碳酸镝杂质的问题,并且使表层的碳酸镝杂质被分解成为新的原料氧化镝。
氧化镝棒切头机构6包括电机601,第一传动轮602,第二传动轮603,第三传动轮604,第四传动轮605,第五传动轮606,第一上棒机构607,第六传动轮608,第一锯片609,第七传动轮6010,第二上棒机构6011,第一工作台 6012,第一锥齿轮6013,第二锥齿轮6014,第三锥齿轮6015,第四锥齿轮6016,第五锥齿轮6017,第六锥齿轮6018,固定卡座6019,收集斗6020,收集筒6021 和传送带6022;电机6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602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6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602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6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603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 6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603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605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605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606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 605后端中部与传送带6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606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上棒机构607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上棒机构607右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五锥齿轮6017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608后端中部与第一锯片609进行转动连接;传送带6022前端左侧与第七传动轮6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6010 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上棒机构6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上棒机构6011左端设置有第一工作台6012;第二上棒机构6011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一锥齿轮6013 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6013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6014互相啮合;第一锥齿轮6013外表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三锥齿轮6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6015前端底部与第四锥齿轮6016互相啮合;第五锥齿轮6017前端顶部与第六锥齿轮6018互相啮合;传送带6022顶端左中部设置有固定卡座6019;传送带6022底端下方设置有收集斗6020;收集斗6020底端中部与收集筒6021相连接;电机601底端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传送带6022后端左侧和右侧与侧框 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608前端中部与侧框1相连接;第一上棒机构607底端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二上棒机构6011底端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一工作台6012底端右中部与侧框1相连接;收集筒6021外表面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六锥齿轮6018顶端中部与侧框1相连接;第五锥齿轮6017后端中部与侧框1相连接;第一锥齿轮6013后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二锥齿轮6014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五锥齿轮6017外表面后侧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7相连接;第四锥齿轮6016外表面底端与内层锉平机构8相连接;第三传动轮604右下方与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9相连接;第四传动轮605右端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7相连接。
首先通过控制触摸屏3接通电机601电源,电机601开始转动,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一传动轮602,第二传动轮603和第三传动轮604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轮603右上方通过皮带带动第四传动轮605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605带动其后端的传送带6022转动,并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五传动轮606转动,然后,第五传动轮606右端通过皮带带动第一上棒机构607运转,进而第一上棒机构 607右端顶部通过皮带带动第五锥齿轮6017转动,进而第五锥齿轮6017带动其前端顶部与之啮合的第六锥齿轮6018转动,传送带6022前端左侧带动第七传动轮6010转动,然后第七传动轮6010左端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上棒机构6011转动,然后第二上棒机构6011左端顶部通过皮带带动第一锥齿轮6013转动,然后第一锥齿轮6013带动其前端顶部的第二锥齿轮6014转动,同时第一锥齿轮 6013右下方通过皮带带动第三锥齿轮6015转动,然后第三锥齿轮6015带动其前端底部与之啮合的第四锥齿轮6016转动,工作人员在第一工作台6012上将氧化镝陶瓷棒通过第二上棒机构6011固定加入到传送带6022顶端的固定卡座 6019内部,待固定卡座6019运动至第一锯片609时,第一传动轮602右上方带动第六传动轮608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608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一锯片609 转动,然后第一锯片609及传送带6022内侧的一组锯片分别将氧化镝陶瓷棒的头和尾切去,然后传送带6022将切割好的氧化镝陶瓷棒运送至右端,并通过第一上棒机构607将其取下,运送至下一机构,完成了氧化镝陶瓷棒的去头去尾处理操作。
氧化镝棒割痕机构7包括第八传动轮701,第二锯齿702,固定滑板703,第二工作台704,齿杆705,移动卡槽板706,第一定滑轮707,第二定滑轮708,第一皮带709,第二皮带7010,第一簧杆7011,第二簧杆7012,第一传动齿轮 7013,第九传动轮7014,第十传动轮7015,第二传动齿轮7016,第三传动齿轮 7017,第十一传动轮7018,第十二传动轮7019,第四传动齿轮7020,第二丝杆 7021,第二平齿轮7022,第三丝杆7023,第三平齿轮7024和第二十六传动轮 7025;第八传动轮701前端中部与第二锯齿70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锯齿702 底端下方设置有固定滑板703;固定滑板703底端下方右侧设置有第二工作台 704;固定滑板703前端内侧与齿杆705进行滑动连接;齿杆705顶端与移动卡槽板706相连接;齿杆705前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定滑轮707;齿杆705前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定滑轮708;齿杆705底端左侧与第一传动齿轮7013互相啮合;第一定滑轮707外表面顶端与第一皮带7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定滑轮708外表面顶端与第二皮带7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皮带709左端底部与第二簧杆7012 相连接;第一皮带709右端与第三丝杆7023相连接;第二皮带7010右端底部与第一簧杆7011相连接;第二皮带7010左端与第二丝杆7021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7013后端中部与第九传动轮7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7014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7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7015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齿轮7016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齿轮7016顶端中部与齿杆705相连接;第二传动齿轮7016外表面后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齿轮7017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齿轮7017顶端中部与齿杆705相连接;第三传动齿轮7017后端中部与第十一传动轮701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7018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7019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19前端中部与第四传动齿轮7020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齿轮7020顶端中部与齿杆705相连接;第二丝杆7021底端与第二平齿轮7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7022左端与第三平齿轮7024互相啮合,并且第三平齿轮7024顶端与第三丝杆7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7024底端中部与第二十六传动轮7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锯齿702后端中部与侧框1相连接;第二平齿轮7022底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一簧杆7011和第二簧杆7012底端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7013,第二传动齿轮7016,第三传动齿轮7017和第四传动齿轮7020 后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二工作台704底端右侧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八传动轮701左端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6相连接;第二十六传动轮7025 底端中部与内层锉平机构8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7013左下方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6相连接。
第五锥齿轮6017右上方通过皮带带动第一传动齿轮7013转动,然后第一传动齿轮7013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九传动轮7014转动,然后第九传动轮7014 右端通过皮带带动第十传动轮7015转动,第十传动轮7015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二传动齿轮7016转动,然后第二传动齿轮7016外表面后侧通过皮带带动第三传动齿轮7017转动,进而第三传动齿轮7017通过其后端的第十一传动轮7018 带动第十二传动轮7019以及第四传动齿轮7020转动,同时第四传动轮605右端通过皮带带动第八传动轮701转动,进而第八传动轮701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二锯齿702转动,进而齿杆705带动其顶端的移动卡槽板706向右运动,与此同时第二十六传动轮7025转动带动其顶端中部的第三平齿轮7024转动,第三平齿轮7024带动其右端与之啮合的第二平齿轮7022转动,然后第二平齿轮 7022带动其顶端中部的第二丝杆7021转动,同时第三平齿轮7024转动带动其顶端的第三丝杆7023转动,然后第三丝杆7023带动第一皮带709向下拉动收缩,第二丝杆7021带动第二皮带7010向上运动,并配合第一定滑轮707和第二定滑轮708以及第一簧杆7011和第二簧杆7012,保证了齿杆705在左右运动至能够时刻保持与传动齿轮的啮合状态,移动卡槽板706顶端内侧的氧化镝陶瓷棒通过底端时被切割出划痕,进而工作人员在第二工作台704完成下一步处理的预备操作,完成了对氧化镝陶瓷棒的表面割痕处理。
内层锉平机构8包括第十三传动轮801,第十四传动轮802,第十五传动轮 803,第一伸缩转轴804,第一丝杆805,固定滑环806,第一长齿轮807,第一平齿轮808,第十六传动轮809,内空筒刀8010,第一锥形座8011,第七锥齿轮8012,第八锥齿轮8013,第十七传动轮8014,第二伸缩转轴8015,第二锥形座8016和锉刀8017;第十三传动轮801底端中部与第十四传动轮802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802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803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802底端中部与第七锥齿轮8012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803 底端中部与第一伸缩转轴8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转轴804底端与第一丝杆8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805外表面中下部与固定滑环8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805底端与第一长齿轮8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长齿轮807左端底部与第一平齿轮808互相啮合;第一长齿轮807底端与内空筒刀8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808顶端中部与第十六传动轮809进行转动连接;内空筒刀8010底端下方设置有第一锥形座8011;第七锥齿轮8012底端左侧与第八锥齿轮8013互相啮合;第八锥齿轮8013左端中部与第十七传动轮8014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8014左端中部与第二伸缩转轴8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转轴8015左端与第二锥形座8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形座8016左下方设置有锉刀8017;第十三传动轮801顶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7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803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809左端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6相连接;第一锥形座8011底端与第二内隔板5相连接;锉刀8017底端与第二内隔板5相连接;第八锥齿轮8013右端中部与侧框1相连接;固定滑环806右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809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
在氧化镝陶瓷棒割痕处理操作完成后,首先人工将氧化镝陶瓷棒固定在第一锥形座8011顶端,然后第十五传动轮803转动通过第一伸缩转轴804带动其底端的第一丝杆805进行转动,即第一丝杆805在固定滑环806的作用下带动其底端的第一长齿轮807向下推进,然后在第一长齿轮807向下推进的同时,第十六传动轮809转动带动其底端的第一平齿轮808转动,然后第一平齿轮808 带动其右端与之啮合的第一长齿轮807进行转动,第一长齿轮807带动其底端的内空筒刀8010在转动的同时向下推进,进而达到了对氧化镝陶瓷棒外表皮进行切削的操作,进而第一锥形座8011顶端的氧化镝陶瓷棒表皮碳酸镝被去除,在去除碳酸镝表皮杂质后,氧化镝陶瓷棒表面处于一种较为粗糙的状态,然后人工将其再次固定在第二锥形座8016左端,然后第十三传动轮801通过其底端的第十四传动轮802的转动作用,带动第七锥齿轮8012进行转动,然后第七锥齿轮8012转动带动其底端左侧与之啮合的第八锥齿轮8013转动,然后第八锥齿轮8013转动带动其左端的第十七传动轮8014转动,进而第十七传动轮8014 通过其左端中部的第二伸缩转轴8015带动第二锥形座8016转动,同时在转动的同时,第二伸缩转轴8015向左推进,然后第二锥形座8016左端的氧化镝陶瓷棒在锉刀8017的作用下表面得以打磨抛光,由此完成了氧化镝陶瓷棒的表层的碳酸镝杂质去除工作。
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9包括收集柱筒901,收集侧板902,第一软管903,空气泵904,第二软管905,第十八传动轮906,第十九传动轮907,第一破碎刀908,第二十传动轮909,第二十一传动轮9010,第二破碎刀9011,第二十二传动轮9012,第一凸轮9013,连接架9014,第二凸轮9015,翻滚杵9016,反应皿9017和加热控制盒9018;收集柱筒901右端中部设置有收集侧板902;收集柱筒901右端中下部与第一软管903相连接;收集柱筒901左端中上部设置有第十八传动轮906;第一软管903右端与空气泵904相连接;空气泵904顶端左侧与第二软管905相连接;第十八传动轮906右下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九传动轮907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906左下方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二传动轮 9012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轮907前端中部与第一破碎刀908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破碎刀908外表面后侧与收集柱筒901相连接;第十九传动轮907 后端中部与第二十传动轮9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轮909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一传动轮9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轮9010前端中部与第二破碎刀9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破碎刀9011外表面后侧与收集柱筒901 相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9012前端中部与第一凸轮9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凸轮9013前端中下部与连接架9014进行转动连接;连接架9014后端顶部右侧与第二凸轮9015相连接;连接架9014底端左侧与翻滚杵9016相连接;翻滚杵 9016底端下方设置有反应皿9017;反应皿9017底端与加热控制盒9018相连接;第十八传动轮906左上方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6相连接;空气泵904底端与侧框1相连接;收集柱筒901底端中部与底盘2相连接;加热控制盒9018底端与底盘2相连接;第一凸轮9013外表面后侧与侧框1相连接;第二凸轮9015外表面后侧与侧框1相连接。
首先,氧化镝陶瓷棒的头和尾被切割通过收集筒6021被收集至收集柱筒901 内部,同时收集侧板902和空气泵904同时收集其他切割打磨过程中出现的废料杂质碳酸镝,待杂质全部进入收集柱筒901内部后,首先第三传动轮604转动带动其右下方的第十八传动轮906转动,然后第十八传动轮906右下方通过皮带带动第十九传动轮907转动,然后第十九传动轮907带动翘起前端中部的第一破碎刀908转动,同时第十九传动轮907通过其后端中部的第二十传动轮 909带动其右端的第二十一传动轮9010转动,进而第二十一传动轮9010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二破碎刀9011转动,然后进入收集柱筒901内部的大块表皮杂质被第一破碎刀908和第二破碎刀9011绞碎,然后绞碎的杂质碳酸镝进入反应皿 9017;然后通过控制触摸屏3打开加热控制盒9018,对其内部的碳酸镝进行加热分解操作,然后第十八传动轮906左下方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十二传动轮9012 转动,进而第二十二传动轮9012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一凸轮9013转动,进而第一凸轮9013带动其前端中下部的连接架9014转动,进而连接架9014右端带动第二凸轮9015实现转动,进而连接架9014底端带动翻滚杵9016实现上下左右往复运动,即对反应皿9017内部的碳酸镝粉末进行碾压和翻滚,由此加快了碳酸镝的分解速率,完成了碳酸镝杂质加热分解。
第一上棒机构607包括第二长齿轮60701,连接顶帽60702,伸缩夹杆60703,夹环60704,电动吸盘60705,第一半齿轮60706,第二十三传动轮60707,第二十四传动轮60708,双向轴承60709,第二半齿轮60710,第二十五传动轮 60711,第九锥齿轮60712和第十锥齿轮60713;第二长齿轮60701顶端中部与连接顶帽6070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长齿轮60701右端中下部与第一半齿轮 60706互相啮合;连接顶帽60702右端顶部与伸缩夹杆60703相连接;伸缩夹杆 60703右端与夹环60704相连接;夹环60704内右侧中部与电动吸盘60705相连接;第一半齿轮60706底端中部与第二十三传动轮607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半齿轮60706顶端中部与双向轴承607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轮60707 底端中部与第二十四传动轮60708进行转动连接;双向轴承60709顶端与第二半齿轮607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半齿轮60710顶端中部与第二十五传动轮 607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五传动轮60711顶端中部与第九锥齿轮60712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锥齿轮60712顶端后侧与第十锥齿轮60713互相啮合;第二长齿轮60701底端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60708底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4相连接;外表面后侧与第五锥齿轮6017相连接。
第二十四传动轮60708转动带动其顶端的第二十三传动轮60707转动,然后第二十三传动轮60707转动带动其顶端中部的第一半齿轮60706转动,进而第一半齿轮60706带动其左端与之啮合的第二长齿轮60701转动,进而第二长齿轮60701带动其顶端中部的连接顶帽60702和伸缩夹杆60703转动,带动夹环60704向左转动,电动吸盘60705通电,将氧化镝陶瓷棒夹起,然后第二半齿轮60710转动至与第二长齿轮60701啮合的位置,然后第二长齿轮60701又向右转动,即完成原路返回转动操作,将氧化镝陶瓷棒运送至下一机构。
固定卡座6019包括连接软座601901,第一弧板601902,第二弧板601903 和电动收紧栓601904;连接软座601901顶端中左部与第一弧板601902进行转动连接;连接软座601901顶端中右部与第二弧板60190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弧板601903顶端内侧与电动收紧栓601904进行套接,并且电动收紧栓601904 外表面左侧与第一弧板601902相连接;连接软座601901底端与传送带6022相连接。
待氧化镝陶瓷棒被加入至第一弧板601902和第二弧板601903内部时,电动收紧栓601904通电收紧,对其进行夹紧固定,待运送至第一上棒机构607左侧时,电动收紧栓601904断电扩张,氧化镝陶瓷棒被释放。
第一半齿轮60706和第二半齿轮60710的有齿部位在竖直方向上成左右对称,以便于在第一半齿轮60706与第二长齿轮60701啮合完毕后,第二半齿轮 60710能够无缝衔接与第二长齿轮60701继续啮合转动,保证第一上棒机构607 的连贯性运转。
第一锯片609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传送带6022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中部,能够同时将陶瓷棒的首尾同时切除。
提供以上描述仅是为了例示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仅出于例示性目的提供,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该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应该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包括侧框,底盘,控制触摸屏和第一内隔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内隔板,氧化镝棒切头机构,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内层锉平机构和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侧框底端左侧前部与底盘相连接;侧框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触摸屏;侧框内侧中上部设置有第一内隔板;侧框内侧右中部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左上方设置有氧化镝棒切头机构,并且氧化镝棒切头机构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右上方设置有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并且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左端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而且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右中部设置有内层锉平机构,并且内层锉平机构顶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相连接,并且内层锉平机构顶端左侧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并且内层锉平机构左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而且内层锉平机构底端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侧框内左端底部设置有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并且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顶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
氧化镝棒切头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一上棒机构,第六传动轮,第一锯片,第七传动轮,第二上棒机构,第一工作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固定卡座,收集斗,收集筒和传送带;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传送带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上棒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上棒机构右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五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锯片进行转动连接;传送带前端左侧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上棒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上棒机构左端设置有第一工作台;第二上棒机构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互相啮合;第一锥齿轮外表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三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前端底部与第四锥齿轮互相啮合;第五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六锥齿轮互相啮合;传送带顶端左中部设置有固定卡座;传送带底端下方设置有收集斗;收集斗底端中部与收集筒相连接;电机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传送带后端左侧和右侧与侧框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前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第一上棒机构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二上棒机构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一工作台底端右中部与侧框相连接;收集筒外表面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六锥齿轮顶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第五锥齿轮后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五锥齿轮外表面后侧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外表面底端与内层锉平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下方与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右端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相连接;
氧化镝棒割痕机构包括第八传动轮,第二锯齿,固定滑板,第二工作台,齿杆,移动卡槽板,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簧杆,第二簧杆,第一传动齿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二丝杆,第二平齿轮,第三丝杆,第三平齿轮和第二十六传动轮;第八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锯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锯齿底端下方设置有固定滑板;固定滑板底端下方右侧设置有第二工作台;固定滑板前端内侧与齿杆进行滑动连接;齿杆顶端与移动卡槽板相连接;齿杆前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定滑轮;齿杆前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定滑轮;齿杆底端左侧与第一传动齿轮互相啮合;第一定滑轮外表面顶端与第一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定滑轮外表面顶端与第二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皮带左端底部与第二簧杆相连接;第一皮带右端与第三丝杆相连接;第二皮带右端底部与第一簧杆相连接;第二皮带左端与第二丝杆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齿轮顶端中部与齿杆相连接;第二传动齿轮外表面后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齿轮顶端中部与齿杆相连接;第三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四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齿轮顶端中部与齿杆相连接;第二丝杆底端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左端与第三平齿轮互相啮合,并且第三平齿轮顶端与第三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十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锯齿后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第二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一簧杆和第二簧杆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二工作台底端右侧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端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第二十六传动轮底端中部与内层锉平机构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左下方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
内层锉平机构包括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一伸缩转轴,第一丝杆,固定滑环,第一长齿轮,第一平齿轮,第十六传动轮,内空筒刀,第一锥形座,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十七传动轮,第二伸缩转轴,第二锥形座和锉刀;第十三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转轴底端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下部与固定滑环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底端与第一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长齿轮左端底部与第一平齿轮互相啮合;第一长齿轮底端与内空筒刀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内空筒刀底端下方设置有第一锥形座;第七锥齿轮底端左侧与第八锥齿轮互相啮合;第八锥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十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左端中部与第二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转轴左端与第二锥形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形座左下方设置有锉刀;第十三传动轮顶端中部与氧化镝棒割痕机构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左端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第一锥形座底端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锉刀底端与第二内隔板相连接;第八锥齿轮右端中部与侧框相连接;固定滑环右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
碳酸镝收集提炼机构包括收集柱筒,收集侧板,第一软管,空气泵,第二软管,第十八传动轮,第十九传动轮,第一破碎刀,第二十传动轮,第二十一传动轮,第二破碎刀,第二十二传动轮,第一凸轮,连接架,第二凸轮,翻滚杵,反应皿和加热控制盒;收集柱筒右端中部设置有收集侧板;收集柱筒右端中下部与第一软管相连接;收集柱筒左端中上部设置有第十八传动轮;第一软管右端与空气泵相连接;空气泵顶端左侧与第二软管相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右下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左下方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破碎刀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破碎刀外表面后侧与收集柱筒相连接;第十九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二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破碎刀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破碎刀外表面后侧与收集柱筒相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凸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凸轮前端中下部与连接架进行转动连接;连接架后端顶部右侧与第二凸轮相连接;连接架底端左侧与翻滚杵相连接;翻滚杵底端下方设置有反应皿;反应皿底端与加热控制盒相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左上方与氧化镝棒切头机构相连接;空气泵底端与侧框相连接;收集柱筒底端中部与底盘相连接;加热控制盒底端与底盘相连接;第一凸轮外表面后侧与侧框相连接;第二凸轮外表面后侧与侧框相连接;
第一上棒机构包括第二长齿轮,连接顶帽,伸缩夹杆,夹环,电动吸盘,第一半齿轮,第二十三传动轮,第二十四传动轮,双向轴承,第二半齿轮,第二十五传动轮,第九锥齿轮和第十锥齿轮;第二长齿轮顶端中部与连接顶帽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长齿轮右端中下部与第一半齿轮互相啮合;连接顶帽右端顶部与伸缩夹杆相连接;伸缩夹杆右端与夹环相连接;夹环内右侧中部与电动吸盘相连接;第一半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半齿轮顶端中部与双向轴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二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双向轴承顶端与第二半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半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十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五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九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锥齿轮顶端后侧与第十锥齿轮互相啮合;第二长齿轮底端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内隔板相连接;外表面后侧与第五锥齿轮相连接;
固定卡座包括连接软座,第一弧板,第二弧板和电动收紧栓;连接软座顶端中左部与第一弧板进行转动连接;连接软座顶端中右部与第二弧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弧板顶端内侧与电动收紧栓进行套接,并且电动收紧栓外表面左侧与第一弧板相连接;连接软座底端与传送带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的有齿部位在竖直方向上成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锯片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传送带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中部。
CN201911077622.3A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Active CN110788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7622.3A CN110788999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7622.3A CN110788999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8999A CN110788999A (zh) 2020-02-14
CN110788999B true CN110788999B (zh) 2021-09-21

Family

ID=6944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7622.3A Active CN110788999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899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0422A (zh) * 2016-08-22 2016-11-23 鄂星峄 一种工业水泥制作用研磨装置
CN205797324U (zh) * 2016-07-19 2016-12-14 赣州市利华兽药有限公司 一种兽药药丸齿轮式多级粉碎装置
CN206286962U (zh) * 2016-11-14 2017-06-30 无锡溥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克拉管打磨、切割一体化设备
CN108162200A (zh) * 2017-12-27 2018-06-15 郑州默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饰用可调节水管走线开槽装置
CN108673762A (zh) * 2018-03-29 2018-10-19 浙江中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腐蚀陶瓷辊的切割装置
CN109291255A (zh) * 2018-10-22 2019-02-01 何双菊 一种石材切割机
CN109773989A (zh) * 2019-03-15 2019-05-21 李密雪 一种半导体晶棒处理设备
CN110125155A (zh) * 2019-06-19 2019-08-16 王晶晶 一种土壤修复用干燥预处理装置
CN209408072U (zh) * 2018-09-30 2019-09-20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单晶硅棒切磨复合加工一体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97324U (zh) * 2016-07-19 2016-12-14 赣州市利华兽药有限公司 一种兽药药丸齿轮式多级粉碎装置
CN106140422A (zh) * 2016-08-22 2016-11-23 鄂星峄 一种工业水泥制作用研磨装置
CN206286962U (zh) * 2016-11-14 2017-06-30 无锡溥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克拉管打磨、切割一体化设备
CN108162200A (zh) * 2017-12-27 2018-06-15 郑州默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饰用可调节水管走线开槽装置
CN108673762A (zh) * 2018-03-29 2018-10-19 浙江中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腐蚀陶瓷辊的切割装置
CN209408072U (zh) * 2018-09-30 2019-09-20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单晶硅棒切磨复合加工一体设备
CN109291255A (zh) * 2018-10-22 2019-02-01 何双菊 一种石材切割机
CN109773989A (zh) * 2019-03-15 2019-05-21 李密雪 一种半导体晶棒处理设备
CN110125155A (zh) * 2019-06-19 2019-08-16 王晶晶 一种土壤修复用干燥预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8999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95517U (zh) 一种立式菠萝削皮机
CN205043529U (zh) 一种用于剪板机的自动接送料装置
CN110560460A (zh) 一种破碎玻璃瓶制取底盘装置
CN217045775U (zh) 一种针对五金表面切割后毛刺清理机
CN112192807A (zh) 一种对刀剪切和抛光相配合的塑料管件毛边切除抛光装置
CN110788999B (zh) 一种稀土陶瓷棒处理装置
CN111375823A (zh) 一种用于铝板的剪切输送装置
CN113180257B (zh) 一种榨菜削皮设备
CN216633712U (zh) 一种空压机阀板双面磨床
CN113070823B (zh) 一种潜水污水泵叶轮的旋转打磨设备及方法
CN213258105U (zh) 干法镀膜设备腔体用管材切割装置
CN205167094U (zh) 便于收集木屑的台锯
CN211388157U (zh) 一种棱镜加工用金刚石丸片研磨机
CN110156313B (zh) 一种逐级分解显示屏玻璃切割设备
CN210446957U (zh) 用于不锈钢餐具抛光的旋转式夹持换向送料装置
CN109759641B (zh) 一种短料圆锯设备
CN203993415U (zh) 一种切割平磨一体机
CN208930381U (zh) 一种丝杠夹进式菠萝去皮切块机
CN214291205U (zh) 一种齿轮磨齿机
CN212071157U (zh) 金属板圆盘切割工具
CN113172523A (zh) 一种易于排削的砂轮加工装置
CN217947976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生产用玻璃切割装置
CN212330322U (zh) 一种便于规格大的板材处理的剪板机
CN116141537B (zh) 外饰面加工设备及桶回收工艺
CN214520754U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木料裁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3

Address after: 211500 No. 59 Wang Qiao Road, Xiongzhou Street, Liuh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Liuhe hi tec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41000 room A01, floor 1, building 2, No. 164, Jinling West Road, Zhanggong District,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 Fangp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