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5482A - 培养装置、载体以及培养对象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培养装置、载体以及培养对象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5482A
CN110785482A CN201880042380.1A CN201880042380A CN110785482A CN 110785482 A CN110785482 A CN 110785482A CN 201880042380 A CN201880042380 A CN 201880042380A CN 110785482 A CN110785482 A CN 110785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ulture
microorganisms
culture solution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23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都筑干夫
岩越万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o Da Co Ltd Of Japan
Nippon So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o Da Co Ltd Of Jap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o Da Co Ltd Of Japan filed Critical Cao Da Co Ltd Of Japan
Publication of CN110785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5/00Means for supporting, enclosing or fixing the microorganisms, e.g. immunocoatings
    • C12M25/02Membranes;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5/00Means for supporting, enclosing or fixing the microorganisms, e.g. immunocoatings
    • C12M25/14Scaffolds; Matr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1/00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 C12M21/02Photobio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7/00Means for mixing,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fluids in the vessel
    • C12M27/16Vibrating; Shaking; Til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10Perfu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3/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transport, positioning, extraction, harvesting, peeling or sampl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or from the apparatus
    • C12M33/20Rib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5/00Means for application of stres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or the generation of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Means for electroporation or cell fusion
    • C12M35/04Mechanical means, e.g. sonic waves, stretching forces, pressure or shear stimuli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培养装置(1)具备:载体部,其具有使培养对象附着的载体(2);供给部(3),其向载体(2)供给培养液;以及贮存部(5),其贮存从载体(2)流出的培养液。所述载体(2)具有:基体(21);和凸部(23),其在基体(21)的表面形成多个,各自的前端(233)相对于基体(21)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所述载体部具有摆动机构(27),该摆动机构(27)伴随使载体(2)摆动而使凸部(23)的相对位置变化。

Description

培养装置、载体以及培养对象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培养微藻等培养对象的培养装置、载体以及培养对象回收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7年7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131025号、以及2018年5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8-101710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它们的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全球变暖的对策,各国的产业界被强烈要求尽可能抑制温暖化气体的排出的解决方案等。小球藻等微藻、光合细菌等微生物作为不排出CO2而能够产生能量的资源及其他工业上可利用的资源,被视为有非常好的前景,对于商业级的应用以及有效的制造予以期待。
为了将小球藻等微藻供于能量资源及其他工业上利用,要求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但在水中大量培养微藻的情况下,需要大规模的水池、水槽。因此,存在因用地的取得或者设备的大规模化而带来的费用增大等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培养系统,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而以简单的设备实现每单位面积的生产量的提高,使培养液沿铅垂地立起的载体表面自然流下,使微藻等微生物在该载体表面持续增殖,从自然流下的培养液中连续地回收微生物。在该系统中,载体表面的薄的水膜相当于以往方法的水池水面,得到光(人工光)、炭酸气体、营养素而进行光合作用。在收纳有该系统的单元中,利用一片载体得到与相同面积的水面同等或者以上的培养量,通过载体的并列多层装备,每相同地面面积可期待水池等以往方法的10倍~20倍的收获。此外,通过上下层叠上述单元,从而每地面面积单位也能期待确保以往方法的100倍的培养量。根据这样的培养系统,也能克服限于太阳光丰富的地域的选址制约,即便在极地、地下、甚至宇宙空间也能进行培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374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培养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微生物的培养速度较慢,从培养开始到能够稳定生产微生物为止需要近一个月,因此生产效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载体表面以及内部有效地生产微生物的培养装置、载体以及培养对象回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培养装置具备:载体部,其具有使培养对象附着的载体;供给部,其向所述载体供给培养液;以及贮存部,其贮存从所述载体流出的培养液。所述载体具有:基体;和凸部,其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多个,各自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体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所述载体部具有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伴随使所述载体摆动而使所述凸部的所述相对位置变化。
也可以是,所述基体以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所述凸部的所述前端位于比所述凸部的根部靠下侧的位置。
也可以是,从所述供给部供给至所述载体的培养液构成为从所述凸部的根部侧朝向所述前端侧流动。
也可以是,所述凸部是从所述基体延伸的纤维状部件。
也可以是,所述纤维状部件具有环状部。
也可以是,所述摆动机构具有:收容部,其收容所述载体;以及超声波振动部,其对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的所述载体施加超声波振动。
也可以是,所述摆动机构具有:接触体,其以与所述载体的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以及移动部,其使所述接触体沿着所述表面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培养装置具备:载体,其使培养对象附着;供给部,其向所述载体供给培养液;以及贮存部,其贮存从所述载体流出的培养液,所述载体的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g/cm2以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载体,用于培养装置,该培养装置具备:载体,其使培养对象附着;供给部,其向所述载体供给培养液;以及贮存部,其贮存从所述载体流出的培养液。该载体具备:基体,其形成为片状;以及凸部,其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多个,各自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体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所述凸部的所述前端能够位于比所述凸部的根部靠下侧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培养对象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培养对象附着于载体的步骤,所述载体具有:基体;和凸部,其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多个,各自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体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利用所述载体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的步骤;伴随使所述载体摆动而使所述凸部的所述相对位置变化,并使培养对象从所述载体分离的步骤;以及对包含从所述载体分离出的培养对象在内的流体进行回收的步骤。
根据上述各方式,能够使微生物在载体表面以及内部增殖,从而有效地生产以及回收微生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生物培养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生物培养系统的侧视图。
图3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载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3B是上述载体的突起部的说明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吊架的概略构成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微生物的培养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网体振动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7A是网体以及载体的放大图。
图7B是图7A中的VIIb-VIIb线视剖视图。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超声波振动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振动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微生物培养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示意地示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培养系统1是用于在气相中培养微生物的系统,具备:片状的载体2,其沿铅垂方向配置;培养液供给部3,其向载体2供给培养液;片体(内侧罩盖部件)4,其覆盖载体2的表面;流出液槽5,其对包含从载体2流出的微生物在内的培养液进行贮存;收获容器6,其收容从贮存于流出液槽5的培养液分离出的微生物;循环流路7,其使从贮存于流出液槽5的培养液分离后的培养液循环;壳体(外侧罩盖部件)8,其覆盖载体2、培养液供给部3、片体4、流出液槽5以及循环流路7;以及光照射部9,其向载体2照射光。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培养系统1的上下方向简称为上下方向。将设置于培养系统1的载体2的宽度方向简称为宽度方向。将培养系统1中的与上下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简称为进深方向。
载体2是具有恒定宽度的带状的片材,能够供微生物附着并能够使从其上方供给的培养液一边浸透于内部、一边流下,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优选为0.2g/cm2以上。在本说明书中,“保水量”是指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保水性试验测定的值(g/cm2)。载体2的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优选为0.25g/cm2以上,更优选为0.3g/cm2以上。载体2的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的上限未特别地限定,但能够选择10g/cm2以下、8g/cm2以下、5g/cm2以下、3g/cm2以下、1g/cm2以下等。
作为载体2的具体例子,可举出捻纱或者无捻纱的起绒织物,虽然均可使用,但特别优选为无捻纱的起绒织物。作为起绒织物的材料,未特别地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出棉、丝绸、毛、羊毛以及麻等天然纤维(植物质纤维或者动物质纤维)、丙烯酸、聚酯、尼龙、维尼纶、聚烯烃、以及聚氨基甲酸乙酯等合成纤维。起绒是编织方法的种类,是指环状的纤维(绳圈/loop of thread)每隔一定间隔从织物的底组织横纵突出而覆盖底组织的表面的编织方法,上述绳圈具有弹力。起绒织物是指经过了起绒编织的布料。起绒织物的绒毛的长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可以形成为3mm~30mm。若使用起绒织物作为载体2,则得到适当的保水性以及排水性,能够利用绳圈适当地保持微生物而使之生长,并能够将已生长的微生物的一部分从绳圈适当地抖落而排出,由此能够构建效率高的培养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载体2以长方形的片状设置有一片。但是载体2的形态不限定于平板状,也可以是将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两端连结而成的圆筒状、方筒状。另外,载体2的数量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载体2以倒U字状即以从中央折成两个的状态挂于吊架H的上端的水平部,或使用夹具、钩子等紧固件将载体2的端部固定于吊架H,悬挂而设置。
吊架H是能够将载体2悬挂于距其下端希望的高度(例如1m左右)的部件,具备:为了钩挂或者固定载体2而沿水平方向配置的棒状的固定用部件10;以及支承固定用部件10的两端的一对腿部件11。吊架H也可以具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固定用部件10。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也可以通过将载体2安装于具有刚性的框体等支承部件而使其自立,或在后述的培养液供给部3的下方直接设置紧固件等并将载体2悬挂于该紧固件的方法等来设置。
当在后述的培养液供给部3的下方直接设置紧固件等而将载体2悬挂于该紧固件的情况下,能够使紧固件形成为向载体2供给培养液的流路,并且能够将载体2可靠地设置于培养液供给部3的正下方,因此不需要培养液供给部3与吊架H的对位。
本实施方式的培养液供给部3是用于释放培养液并向载体2供给的水平配置的管状部件,其一部分经由循环流路7而与未图示的培养液贮存罐以及养分补给罐连接。在培养液供给部3的与载体2的上端对置的中央部的周壁,在轴线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而形成有多个用于释放培养液的供给孔3a。供给孔3a朝向下方配置,向载体2的上端供给培养液,以便遍布载体2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成为大致均衡的含水量。培养液供给部3也可以根据载体2的数量或者配置而配置多个。
培养液供给部3的培养液的供给能力优选为将培养液的载体2中的流下速度设为5mL/h/m2以上至30000mL/h/m2。该变动幅度与微生物的增殖对应。例如在小球藻中,一体生长而分裂为4个,在16小时分别生长为分裂前的大小。在分裂最初,养分以少量已足够,但在生长期需要充分给予养分。由此,能够使微生物的周围始终用新鲜的培养液充满来维持增殖,并能够使微生物与培养液一起连续地自然流下。另外,若通过随时使培养液的流速变化、或对载体2给予振动等冲击,由此使附着于载体2的微生物层的表层部强制落下,则下层部的光合作用变得活跃并增殖而能够增加回收量。
为了给予维持微生物的稳定的细胞增殖并容易进行气体(CO2)交换所需的最小限的水分以及/或者养分,虽基于微生物的种植量,但例如在载体2由0.5m2以上的非起绒织物的片体构成的情况下,需要最初设为1000mL/h/m2以上,之后使其逐渐增加并使培养液以5000mL/h/m2的流速流动。因此,在培养液的流速达到1500mL/h/m2之前,伴随流速的增加,微生物的流出量也上升,但若为6000mL/h/m2以上,则流出量的增长放缓。优选为1500mL/h/m2以上。培养液的流速是在载体2的表面的任意的部位测定出的值。
若流速过大,则产生如下问题:藻类等微生物难以固定于载体2,增殖率降低且培养液相变厚而难以进行CO2的交换;或者因物理性的刺激而对藻类等微生物施加应力。
在载体2由0.5m2以上的捻纱或者无捻纱的起绒织物构成的情况下,将在载体2的表面流动的培养液的流速设为超过1200mL/h/m2的速度,优选为5400mL/h/m2,更优选为9000mL/h/m2以上。上述流速的上限优选为30000mL/h/m2以下,更优选为27000mL/h/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4000mL/h/m2以下。培养液的流速与上述相同。
作为培养液,只要是能够通过通常的方法培养微生物并提高微生物的浓度的培养基的稀释液,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培养基,例如能够使用CHU培养基、JM培养基、MDM培养基等一般的无机培养基。此外,作为培养基,优选为甘博格B5培养基、BG11培养基、HSM培养基的各种培养基的稀释液。在无机培养基中,作为氮源而包含Ca(NO3)2·4H2O、KNO3、NH4Cl,作为其他主要的营养成分而包含KH2PO4、MgSO4·7H2O、FeSO4·7H2O等。也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不会给微生物的生长带来影响的抗生素等。培养基的pH优选为4~10。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各种从工业排出的废水等。
片体4是具有由乙烯基、聚乙烯、聚酯等合成树脂形成的透光性的片状的部件。在使用培养系统1来培养不进行光合作用便能增殖的微生物的情况下,片体4的材质无需是透明的。
片体4呈以包入载体2的方式配置的长方体状的袋状,具有:从载体2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分别隔开恒定的间隔而平行配置的长方形的前表面部4a以及后表面部4b;将前表面部4a与后表面部4b的两侧缘彼此相连的侧面部4c、4c;以及将前表面部4a与后表面部4b的下端彼此相连的底面部4d。
前表面部4a与后表面部4b在上端以倒U字状折回而连续,将该折回部分挂在培养液供给部3之上,进而通过未图示的紧固件安装于培养液供给部3。
在前表面部4a以及后表面部4b的折回部分与侧面部4c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培养液供给部3通过的插通孔15、以及用于供吊架H的固定用部件10通过的插通孔16。在底面部4d,形成有将从载体2流下的包含微生物的培养液引导至流出液槽5的导出孔17。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出孔17呈细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狭缝状),但导出孔17也可以是圆孔及其他形状的孔,孔的数量可以是单数也可是复数。将培养液引导至流出液槽5的未图示的导出喷嘴也可以安装于导出孔17。
片体4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包含吊架H等支承载体2的部件的腿部件11的下部以外而将载体2从上方以及侧方以筒状覆盖,仅下方开口而能够使腿部件11突出并且导出培养液。从对载体2进行保温的方面、在载体2所暴露的环境中保持炭酸气体的方面、以及防止从载体2刮掉的收获物飞散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片体4的内部密闭或大致密闭。片体4也可以通过紧固件等固定于后述的壳体8。
片体4优选配置于载体2的表面附近。在本发明中,“附近”是指片体4与载体2的表面的分离距离设置为1~10cm的范围。
通过在该范围设置片体4,从而能够有效地对载体2的表面进行保温。若片体4与载体2的表面的距离小于1cm,则存在因稍稍的摆动、振动而使得片体4紧贴于载体2的表面的情况,从而有可能未向紧贴部分充分供给培养液、气体而使得微生物的增殖变慢。若片体4与载体2的表面的距离超过10cm,则存在未充分得到保温效果的情况。片体4与载体2的表面的距离更优选为1~5cm的范围。
在设置多个载体2的情况下,可以以覆盖各个载体2的方式设置片体4,也可以以集中覆盖多个载体2的方式设置一个大的片体4。
流出液槽5是从载体2流出的包含微生物的培养液的贮存槽,以接收从载体2流下的培养液的方式,具有上端开口的恒定深度的箱形状。包含从载体2流出的微生物的培养液借助重力而在流出液槽5内分离成以高浓度包含微生物的沉淀物、以及几乎不包含微生物的上清的培养液。
收获容器6是从流出液槽5的底回收并收容在流出液槽5中分离出的以高浓度包含微生物的沉淀的容器。
循环流路7用于对在流出液槽5中分离出的培养液(上清液)进行回收而将其再次向载体2供给。在循环流路7设置有泵P,由此能够将回收的培养液汲取至载体2的上方。汲取的培养液再次从载体2之上被连续地供给。向载体2供给的培养液是在流出液槽5内分离出的上清,但也可以包含微生物。也可以在泵P的近前设置过滤器,利用过滤器将上清液所包含的微生物的至少一部分过滤并回收。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8呈箱型,覆盖载体2、培养液供给部3、片体4、流出液槽5以及循环流路7的全体。壳体8只要至少覆盖载体2以及片体4,则不必须覆盖其他部件。通过用壳体8将片体4以及载体2覆盖,从而保温力进一步升高,容易恒定地保持载体2的表面温度。
壳体8的材质未特别地限定,可列举出玻璃、丙烯酸、聚苯乙烯、氯乙烯等透明的材质。在使用培养系统1培养不进行光合作用便能增殖的微生物的情况下,壳体8的材质不必是透明的。在壳体8内设置多组片体4以及载体2的情况下,流出液槽5、收获容器6以及循环流路7能够不以各个组为单位进行装备而形成为共用的装备。
光照射部9是从前表面向载体2照射光的部件,例如作为光源而具备呈板状的荧光灯、有机EL或者LED等,适当地照射具有适于增殖的波长、光量的光。光照射部9所照射的光的波长只要是380~780nm的范围即可。相对于仅通过红色光就能够增殖的微生物而言,光照射部9可以仅照射适于光合作用的红色光。小球藻等微生物仅通过红色光就能够良好地增殖。由光照射部9进行的光的照射可以是连续照射,也可以是100~10000Hz的间歇照射光。也能够将培养系统1设置于屋外,从而利用太阳光。保持原样地设置于屋内,导入太阳光并与人工光进行组合也是有效的。
当载体2为圆筒状、四方管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载体2之中进一步配置棒状等的光照射部9,以便也向载体2的内周面照射光。
在图1中示出了在壳体8之外设置有光照射部9的方式,光照射部9设置在壳体8之中。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培养系统1设置有一个光照射部9,向载体2的单面的整个面大致均衡地照射光。也可以与载体2的数量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光照射部9。在设置多个载体2与光照射部9的情况下,也能够交替平行地设置载体2与光照射部9。在该情况下,只要光照射部9为两面发光,则能够向两侧的载体2照射光。
在壳体8内填充有含有1~40%左右的CO2的混合空气,为了进一步适当地补充CO2,优选能够送入CO2或者含有CO2的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片体4的下部设置有从外部的炭酸气体源导入CO2的导入喷嘴4e,在片体4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内侧气体向外排气的排气喷嘴4f。若将载体2保持于含有1~10%左右的CO2的混合空气中,则能够使较多的微生物良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即使在向片体4的内侧通入大气的情况下,微生物的增殖的速度虽变慢,但能够增值。
在图1所示的培养系统1中,使用片体4以及壳体8来提高保温性,但在本发明的微生物培养系统中,只要能够保持适于生长的范围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气体,则也能够不使用片体4以及壳体8而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在本发明中,作为培养对象的微生物优选为光合微生物,在该情况下,培养系统1优选为具备光照射部9。在培养不进行光合作用就能增殖的微生物的情况。在屋外培养光合微生物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要光照射部9。
接下来,对培养系统1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进行说明。
为了开始培养系统1的使用,将附着有微生物的脱脂棉等载置在载体2之上,使其端部钩挂于吊架H等或者悬挂并紧固于吊架H等。作为微生物的附着方法,也可以将微生物直接滴落或者涂覆于载体2。在载体2的周围,在以1cm以上且10cm以下的范围从载体2的表面分离的位置设置片体4。从导入喷嘴4e导入CO2或者包含1~40%左右的CO2的空气,自下向上流动而从排出喷嘴4f排出多余气体。
在此基础上,一边从培养液供给部3以使培养液以5mL/h/m2以上的速度在载体2的表面流下的方式连续地供给培养液,一边照射380~780nm的波长的红色光。该光照射在微生物的种植的最初设为50μmolm-2s-1左右较弱的光量,随着生长而增加至400μmolm-2s-1左右。另外,光合生物具有在夜间分裂的特性,因此优选在增殖初始设置熄灯时间。此时,载体2的表面的液温以及气温优选设定为33~37℃。
若经过一定时间,则培养液向载体2转移,从培养液供给部3进一步供给培养液,培养液从载体2的下端向流出液槽5流下。若在载体2上逐渐培养微生物,则附着于载体2的微生物或在载体2上培养的微生物借助培养液的流动逐渐从载体2流出,并与培养液一同向流出液槽5流下。
从载体2流下的微生物在流出液槽5内的培养液中沉淀,被收进设置于流出液槽5的下方的收获容器6中。另一方面,贮存在流出液槽5内的包含微生物的一部分在内的培养液的上清液被泵P汲取,经由循环流路7被再次送至培养液供给部3,从而向载体2上反复供给。
与包含微生物的培养液向培养液供给部3再次供给的量对应地,调整来自未图示的培养液贮存罐的新的培养液的供给量。另外,从未图示的养分补给罐将所需的养分向培养液供给部3适当地供给,并使其与培养液一同向载体2释放。
如上述那样,微生物的一部分自然地从载体2流下,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微生物的分裂生长对应地,刮掉固定在载体2上的微生物层的表层。由此,下层部的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也被活性化,开始分裂增殖。
通过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从而连续地培养微生物,收获培养出的微生物。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培养系统1,作为载体2,使用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g/cm2以上的片材、或者起绒织物的织物,因此与使用同尺寸的以往的培养系统的情况相比,微生物的生产量增加,能够在短时段稳定地收获微生物,能够提高微生物的生产效率。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微生物从贮存于流出液槽5内的培养液的回收也可以通过过滤、离心处理、或者自然沉降中的任一个来进行。在收获微生物向细胞外排出的物质的情况下,应用吸附、浓缩等其他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纵长的载体,但也可以使用横长的载体。另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也可以将上述的各种结构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适当地进行组合来构成。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定。
[保水性试验]
在本说明书中,载体的“保水量”是通过下述的方法测定出的。
【1】以3cm×26cm的大小准备测定保水量的样本,并测定了干燥重量。
【2】在加入有足够量的室温(例如23℃)的自来水的容器中放入样本并放置3分钟,使样本充分含水。
【3】使用镊子捏住样本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使样本从容器沿铅垂方向伸出而取出,以从水面抬起的状态静置5秒钟,等待水滴落。
【4】测定出含有水的样本的重量。即便在该时刻滴水,也测定了包含滴落的水在内的重量。
【5】从【4】中测定出的重量减去样本的干燥重量,来计算每1cm2样本所含的水的量。
针对各样本分别各进行5次测定,将平均值作为“保水量(g/cm2)”。
[实施例1]
使用图1所示的培养系统1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kessleri 11h)。作为载体2,使用将宽度50cm×长度120cm的由无捻纱编织成的起绒织物(保水量:0.395g/cm2)通过对折悬挂于吊架H的固定用部件10的载体。
作为覆盖载体2的片体4,使用宽度80cm×高度90cm×厚度1.2mm的市售的氯乙烯片材,覆盖载体2的全体与培养液供给部3的一部分。在循环流路7的下游侧设置了泵P(EHEIM公司制商品名“1046”)。作为壳体8,使用市售的玻璃壳体(玻璃的厚度3mm)。作为光照射部9,使用红色LED(Effect公司制)。
使用本培养系统1,自下向上以1.0L/分左右的速度向壳体8内导入包含10容量%的CO2的空气,另外使其在流出液槽5内的培养液内起泡。作为培养液,向将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甘博格B5稀释50倍所得的溶液中以成为150mg/L的浓度的方式添加KNO3来使用。一边以1000mL/h的速度向载体2供给培养液,一边向载体2照射50μmolm-2s-1的强度的红色光,并以33~37℃进行小球藻的培养。在培养开始时,使以干燥重量计为15g的小球藻附着于在载体2上载置的脱脂棉,而后开始培养。
在培养开始2小时后,培养基的浓度被调整为甘博格B5培养基10倍稀释。从第二天起,以在将甘博格B5培养基10倍稀释所得的液体中每1L培养基添加750mg的KNO3、营养加强剂(用于回到甘博格B5培养基10倍稀释的组成,包含NaH2PO4:17g/l,MgSO4:15g/l,(NH4)2SO4:13g/l,不包含葡萄糖):5ml、以及NH4Cl:50μl而成的培养液,每天更换一次流出液槽5的培养基。光量从开始培养的第二天起变为100μmolm-2s-1。载体2的表面温度在培养中恒定地为33~35℃。
从载体2流出的包含小球藻在内的培养液汇集于流出液槽5。为了防止小球藻在流出液槽5内增殖,用黑布覆盖流出液槽5。对于小球藻的回收而言,从培养开始的第三天起每天1~3次将载体2表面刮落,对流出液槽5中的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来进行回收。回收的小球藻再悬浮于培养液,根据利用分光光度计(贝克曼公司制,DU700)测定的730nm的浊度计算干燥重量(730nm的浊度0.35=1gDW(干燥重量)/L)。另外,从以80℃干燥2小时以上所得的小球藻求出干燥重量来校正上述计算值。培养的结果是,从培养开始的第5天收获了干燥重量169.56g/m2的小球藻(以每1m2的载体2计算)。
[实施例2]
作为载体2,除使用宽度50cm×长度120cm的由捻纱编织的起绒织物(保水量:0.267g/cm2)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培养小球藻,计算干燥重量。培养的结果是,在培养第5天收获了干燥重量157.07g/m2的小球藻。
[比较例1]
作为载体2,除了使用宽度45cm×长度160cm的带有3张纱布的无纺布(保水量:0.185g/cm2)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培养小球藻,计算干燥重量。培养的结果是,在培养第5天收获了干燥重量112.21g/m2的小球藻。
在使用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g/cm2以上的起绒织物作为载体的实施例1以及2中,与将带有3张纱布的无纺布用于载体的比较例1相比,小球藻的生产量大幅增加。
[第二实施方式]
图3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载体2的放大剖视图,图3B是突起部23的说明图。载体2悬挂于吊架H1(参照图4)的固定用部件10。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吊架H1的概略构成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微生物的培养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B、图4、以及图5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载体2]
首先,参照图3A以及图3B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载体2进行说明。该载体2也能够在第一实施方式或者后述其他实施方式中加以使用。
载体2由起绒织物形成。图3A所示的载体2具有:作为由纤维形成的平板状的部分的基体21;以及由从基体21的表面突出的纤维状部件即起绒部形成的多个突起部23。图示的突起部23具有环状部(环部)。该突起部23具有固定于基体21的根部231、以及作为突起部23中的最从基体21分离的部分的前端233。例如,对于突起部23而言,纤维径为1mm,从基体21的突出量(参照进深方向长度、距离L1)约20mm。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作为载体2,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g/cm2以上。
如图3B所示,伴随突起部23的弹性变形,突起部23的前端233相对于根部231能够移动。即,前端233能够以根部231为中心而摆动(参照箭头D1),能够在沿着基体21的方向(图中,上下以及左右方向)上移动,并且也能够在相对于基体21进退的方向(图中,进深方向)上移动。
如图3B所示,在载体2被吊起的状态、即基体21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状态下,前端233可位于比根部231靠下侧的位置(参照距离L2)。这样,若在前端233配置于比根部231靠下侧的状态下,向载体2供给培养液,则培养液从根部231侧朝向前端233侧流动(参照箭头D2)。这样,培养液朝向前端233侧流动,因此抑制培养液以及微生物滞留于根部231侧。其结果是,抑制伴随培养液以及微生物的滞留而可能产生的培养液以及微生物的腐败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载体2中,通过在基体21设置突起部23,从而载体2的表面积增大。因此,存在于载体2的内部或者载体2的表面的培养液中的与气相接触的区域的面积变大,载体2的受光面积也增大。这样,可促进载体2中的微生物的生长。
为了使载体2的表面积增加,代替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突起部23即凸部设置于载体2的结构地,例如也假定如多孔体的海绵那样设置凹部的结构。但是,在该方式中,存在形成为海绵状的载体的孔由培养液充满,培养液以及微生物滞留于孔的内部的情况。在该孔内部的培养液以及微生物未被排出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上述那样的培养液以及微生物的腐败等。另外,如多孔体的海绵那样设置凹部的结构无法附着足够量的微生物。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上述那样形成作为凸部的突起部23,从而培养液以及微生物在突起部23的表面流动。其结果是,抑制培养液以及微生物的腐败等的产生。
只要前端233相对于根部231(基体21)能够移动,则突起部2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突起部23也可以与图示的例子不同,不形成为环状。例如,突起部23也可以是一端支承于基体21,另一端能够摆动的大致圆柱状、大致圆锥状、或者大致棱柱状的部件。例如,载体2也可以由碎褶布料形成。碎褶布料是将起绒布料的单面的绳圈的前端切掉的布料,代替环状的绳圈地,多个直线纤维从底组织突出。碎褶布料的绒毛的长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能够设为3mm~30mm。
[吊架H1]
接下来,参照图4对吊架H1进行说明。吊架H1也能够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或者后述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吊架来加以使用。
如图4所示,吊架H1具有:水平配置的棒状的固定用部件10;支撑固定用部件10的两端的腿部件11;设置在固定用部件10与腿部件11之间的缓冲机构25;以及与固定用部件10连结且用于使固定用部件10振动的框体驱动源27。吊架H1以及载体2是载体部的一个例子。框体驱动源27是摆动机构的一个例子。
缓冲机构25抑制固定用部件10的振动向腿部件11传递。图示的缓冲机构25由弹簧部件构成。作为缓冲机构25,也可以使用橡胶等其他弹性体、阻尼器等液压机构等。
框体驱动源27使固定用部件10摆动。图示的框体驱动源27由通过使设置有偏心的振子的旋转轴旋转从而产生振动的振动马达构成。作为框体驱动源27,也可以使用空气振动器、声学加振器等。振动的周期与强度被设定为从载体2适当地抖落微生物的程度。
[培养回收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B、图4、以及图5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微生物的培养回收方法(培养对象回收方法)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载体2悬挂于吊架H1的固定用部件10。
首先,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使微生物附着于载体2(步骤501)。边从培养液供给部3(参照供给部的一个例子,图1)向载体2供给培养液边照射光,在载体2中培养微生物(步骤502)。接下来,随着使框体驱动源27驱动而使固定用部件10摆动,使载体2摆动(步骤503)。随着载体2的摆动,附着于载体2的培养液以及微生物从载体2分离,对此在后面进行详述。使用流出液槽5(参照贮存部的一个例子,图1)来回收从载体2分离的培养液以及微生物(步骤504)。
若框体驱动源27进行驱动,则向固定用部件10传递振动。在图示的例子中,固定用部件10在上下方向振动(参照箭头D3)。随着该固定用部件10的振动,载体2摆动。认为若使固定用部件10在上下方向振动,则如后述那样抖落微生物的效果较高。
若载体2上下摆动,则设置于基体21的突起部23在上下方向摆动。即,突起部23的前端233上下摇摆,从而前端233相对于根部231(基体2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因突起部23的摇摆,培养液以及微生物从突起部23的前端233振落,附着于载体2的微生物从载体2分离。由此,能够抑制载体2上的微生物的过度的滞留,能够始终对新的微生物供给营养和光。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固定用部件10与腿部件11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25。由此,即使固定用部件10从缓冲机构25受到振动,也抑制腿部件11等其他部件摆动。在允许腿部件11等其他部件摆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缓冲机构25。
在使框体驱动源27驱动而使载体2摆动时(步骤503),可以继续培养液的供给,也可以停止培养液的供给。另外,在使框体驱动源27驱动时,也可以在使片体4(参照图1)内部由培养液充满且使载体2浸渍于培养液的状态下,使载体2摆动而抖落微生物。另外,使框体驱动源27驱动而使固定用部件10移动的朝向不限定于上下方向。例如,可以是宽度方向或者进深方向,也可以是上下方向、宽度方向、或者进深方向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组合。
[第三实施方式]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网体振动机构30的概略构成图。图7A是网体31以及载体2的放大图,图7B是图7A中的VIIb-VIIb线视的剖视图。
参照图6、图7A、以及图7B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网体振动机构30]
如图6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使载体2的表面摆动的网体振动机构30。网体振动机构30具有:以覆盖载体2的整个表面的方式设置的网体31;以及与网体31连结且使网体31振动的网体驱动源39。在图6中,为了明瞭化,网体31从载体2分离,但若网体31搭载于载体2,则网体31与载体2的外周面接触。
作为接触体的一个例子的网体31具有框部33和由框部33支承的格子部35。
框部33通过例如由不锈钢(SUS)等构成的金属制的棒状部件形成为矩形状,具有沿着挂在固定用部件10的载体2的外周的形状和尺寸。即,框部33形成为比载体2大一圈的长方形,长度方向中央部弯折,在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U字状。框部33的材质以及尺寸只要具有能够支承格子部35的刚性,则无特别限定。
格子部35具有设置于相互正交(交叉)的方向的纵线351以及横线353。图示的例子中的纵线35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以规定的间隔平行地排列有多个。另一方面,横线353沿宽度方向延伸,且以规定的间隔平行地排列设置有多个。构成格子部35的纵线351以及横线353由能够使从光照射部9(参照图2)照射的光透过的线状部件(例如,天蚕丝)构成。例如,格子部35也可以由透明树脂、玻璃构成。格子部35具有透光性,从而来自光照射部9的光透过构成格子部35的纵线351以及横线353而到达载体2。
作为移动部的一个例子的网体驱动源39例如由齿条小齿轮、和驱动齿条齿轮的马达等构成。在图示的例子中,网体驱动源39的马达进行驱动,从而网体31在上下方向摆动(参照箭头D3)。伴随于此,网体31使突起部23振动。
[网体31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6、图7A、以及图7B对网体31的动作进行说明。网体31的横线353如上述那样以规定的间隔(参照图7A的距离La)设置。另外,网体31受到网体驱动源39的驱动力而在上下方向摆动(往复运动,参照箭头D3)。这样,网体31的横线353在与横线353的延伸方向(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摆动。此时,在上下方向上,1条横线353通过的区域的长度、即1条横线353的摆动范围(图7A的长度Lb)大于横线353的间隔(距离La)。即,横线353在比网体31所形成的格子的1格大的范围往复运动。例如,横线353优选构成为移动横线353彼此的间隔(参照距离La)的2倍、即格子的2格。这样,各横线353在比格子的1格大的范围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横线353能够摩擦载体2的整个表面。
如图7B所示,若网体31搭载于载体2,则网体31的横线353配置于比突起部23的前端233靠基体21侧(参照距离Lc)的位置。在对载体2供给培养液,从而突起部23被培养液润湿的状态下,网体31的横线353配置于比突起部23的前端233靠基体21侧的位置。换言之,格子部35是埋入突起部23之间的配置。格子部35从如此地配置于突起部23之间的位置开始移动,从而格子部35能够可靠地按压突起部23。其结果是,突起部23能够可靠地上下摆动,从而使更多的微生物从载体2分离。如图6所示,通过以网体31覆盖载体2的外周面的方式构成,从而格子部35能够摩擦载体2的外周面整体。
与图5中说明的微生物的培养回收方法相同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执行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回收。但是,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使载体摆动(图5的步骤503)时,网体振动机构30使网体31摆动。随着该载体2的摆动,微生物从载体2分离。
可以在载体2搭载了网体31的状态下、即在将格子部35埋入突起部23之间的状态下,在载体2培养微生物,也可以不搭载网体31地在载体2培养微生物后,以覆盖载体2的方式搭载网体3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格子部35由具有透光性的材质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格子部35,也可以使用由不锈钢(SUS)形成的细的棒状部件(金属丝)等。另外,对格子部35具有设置于相互交叉的方向的纵线351以及横线35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可以仅具有纵线351以及横线353的其中一方,也可以设置有在纵线351以及横线353以外的方向延伸的线状部件。在仅设置有纵线351以及横线353的其中一方的情况下,优选使其在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摆动。
作为网体驱动源39,也可以使用螺线管、振动马达等其他驱动机构。在使网体驱动源39驱动时,例如也可以在由培养液充满片体4内部且使载体2浸渍于培养液的状态下,使网体31摆动。使网体驱动源39驱动而使网体31移动的朝向不限定于上下方向。例如,可以是宽度方向或者进深方向,也可以是上下方向、宽度方向、或者进深方向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组合。
[第四实施方式]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超声波振动机构40的概略构成图。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振动槽41的立体图。
接下来,参照图8以及图9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超声波振动机构40]
如图8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使载体2的表面摆动的超声波振动机构40。该超声波振动机构40具有:将载体2收容于内部的振动槽41;覆盖振动槽41的上方的覆盖部件43;以及使振动槽41振动的超声波振动体51。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代替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片体4(参照图1)地,设置有作为收容部的一个例子的振动槽41。如图9所示,振动槽41为大致长方体的中空部件,在上方形成有开口47(参照图9)。振动槽41例如由不锈钢构成。振动槽41具有形成有多个透过窗45的侧面48。在振动槽41的底部,形成有从振动槽41内部排出培养液以及微生物的(参照箭头D4)排出机构49。各透过窗45设置于与光照射部9所具备的各LED91对置的位置。各透过窗45由使从LED91照射的光透过的树脂覆盖。透过窗45使从LED91照射的光透过,使光到达配置于振动槽41内部的载体2。
覆盖部件43设置于振动槽41的上方,覆盖开口47。这样,将振动槽41的内部空间密闭,容易进行振动槽41内部的温度、环境气的控制。该覆盖部件43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树脂构成。作为超声波振动部的一个例子的超声波振动体51设置于振动槽41的下方。超声波振动体51所产生的超声波的振动数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为10kHz~100kHz。在图示的例子中,超声波振动体51产生20kHz的超声波。
[超声波振动机构40的动作]
接下来,对超声波振动机构4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在振动槽41的内部收纳了载体2后,利用覆盖部件43覆盖振动槽41的开口47。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图5中说明的微生物的培养回收方法相同地,执行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回收。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使载体2摆动(参照图5的步骤503)时,将培养液填充在振动槽41内,使载体2浸渍于培养液。然后,在载体2浸渍于培养液的状态下使超声波振动体51驱动,从而经由培养液传递的超声波使载体2摆动。伴随于此,附着于载体2的微生物从载体2分离。包含微生物的培养液经由排出机构49从振动槽41内排出,并回收至流出液槽5(参照图1)(参照图5的步骤504)。
超声波振动体51只要能够经由培养液使载体2摆动即可,例如也可以设置于振动槽41的侧方、上方。作为超声波振动体51,也可以使用所谓投入型的超声波产生装置。即超声波振动体51也可以是设置在振动槽41内的结构。作为超声波振动体51,也可以使用流水式超声波产生装置。另外,并不限定于使用超声波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冲击波等其他波动而使载体2摆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载体2全体收容于振动槽41的内部,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载体2的一部分向振动槽41的外部突出的方式。也可以是载体2形成为在一个方向较长的带状,该带状的载体2的一部分配置于振动槽41的内部的结构。在使用形成为带状的载体2的情况下,通过设置输送载体2的机构,从而变更配置于振动槽41的内部的部位,能够使培养微生物的部位与回收微生物的部位分离。在如此地使培养微生物的部位和回收微生物的部位分离的结构中,无需在回收微生物的振动槽41内部向载体2照射光。因此,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可以不在振动槽41设置透过窗45。
[培养对象]
如上述那样作为培养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培养系统1所培养的培养对象不仅包含小球藻、集胞藻、螺旋藻那样的无运动性或者缺乏运动性的光合微生物,也包含利用鞭毛在水中运动的浮游生物性的裸藻、衣藻、颗石藻。成为培养系统1的培养对象的微生物非常多样。作为成为培养系统1的培养对象的主要的微生物群,例如列举以下的A类、B类、C类。
首先,作为A类,能够列举作为原核生物的真细菌和古细菌。
在真细菌中,可列举不产生氧型的光合细菌、进行产生氧型光合作用的蓝细菌、利用有机物质的兼性厌氧发酵细菌和非发酵性细菌、以及无机营养细菌、放线菌、及棒杆菌、孢子细菌。在光合细菌中,可列举红杆菌属、红螺菌属、绿菌属、绿屈挠菌属。在蓝细菌中,可列举聚球藻属、集胞藻属、螺旋藻属、节旋藻属、念珠藻属、太湖念珠藻属、颤藻属、鞘丝藻属、葛仙米藻属、水前寺蓝藻属。
作为兼性厌氧发酵细菌,可列举大肠杆菌、乳酸菌。作为非发酵性细菌,可列举假单胞菌。作为无机营养细菌,可列举氢细菌。作为放线菌,可列举链霉菌,作为孢子细菌,可列举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古细菌,可列举嗜热菌、高度嗜盐细菌。作为嗜热菌,可列举热球菌,作为高度嗜盐细菌,可列举盐杆菌。另外,可列举谷氨酸生产菌、赖氨酸生产菌、纤维素生产菌等。
接下来,作为B类,能够列举作为真核光合微生物的微藻。
在微藻中,可列举绿藻、共球藻、红藻、硅藻、定鞭藻,真眼点藻、裸藻、虫黄藻。
在绿藻中,可列举小球藻、栅藻、衣藻、葡萄藻、红球藻、微球藻、微绿球藻,作为共球藻,可列举拟小球藻、胶球藻。作为红藻,可列举原始红藻、高温红藻、单细胞红藻、紫球藻,作为硅藻,可列举菱形藻属、褐指藻属、角毛藻属、海链藻属、骨条藻属、羽状硅藻。作为定鞭藻,可列举颗石藻、桥石藻属、艾密里藻属、等鞭金藻、巴夫藻。作为真眼点藻,可列举微拟球藻,作为裸藻,可列举裸藻。并且,作为珊瑚的共生藻即虫黄藻,可列举虫黄藻。
接着,作为C类,可列举作为非光合真核生物的菌类。在菌类中,可列举酵母菌和曲霉菌。另外,担子菌类的菌丝培养成为培养对象。
虽不是微生物,但多细胞性海藻中的作为绿藻的石莼、青海苔、作为红藻的甘紫菜、紫菜、条斑紫菜、岩海苔、其他食用海苔也成为培养对象。并且,作为绿色植物的苔藓类也成为培养对象。另外,作为共生生物的地衣类也成为培养对象。假设微藻包含蓝细菌。
[其他]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在载体表面以及内部增殖微生物的培养系统中,提供能够有效地生产微生物的培养系统。本发明人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刻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作为载体而使用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g/cm2以上的载体或者起绒织物的载体,从而能够有效地生产微生物,由此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方式。
[1]一种微生物培养系统(1),具备:载体(2),其配置在气相中而使微生物附着;培养液供给部(3),其从上述载体(2)之上供给培养液;以及流出液槽(5),其对包含从上述载体(2)流出的上述微生物在内的培养液进行贮存,上述载体(2)的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g/cm2以上。
[2]一种微生物培养系统(1),具备:载体(2),其配置在气相中而使微生物附着;培养液供给部(3),其从上述载体(2)之上供给培养液;以及流出液槽(5),其对包含从上述载体(2)流出的上述微生物在内的培养液进行贮存,上述载体的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5g/cm2以上。
[3]一种微生物培养系统(1),具备:载体(2),其配置在气相中而使微生物附着;培养液供给部(3),其从上述载体(2)之上供给培养液;以及流出液槽(5),其对包含从上述载体(2)流出的上述微生物在内的培养液进行贮存,上述载体的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3g/cm2以上。
[4]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系统,其中,上述载体(2)是起绒织物。
[5]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系统,其中,上述载体(2)是由无捻纱织成的起绒织物。
[6]一种微生物培养系统(1),具备:载体(2),其配置在气相中而使微生物附着;培养液供给部(3),其从上述载体(2)之上供给培养液;流出液槽(5),其对包含从上述载体(2)流出的上述微生物在内的培养液进行贮存,上述载体(2)为起绒织物。
(7)根据[6]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系统,其中,上述起绒织物是由无捻纱织成的起绒织物。
(8)根据[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系统,其中,微生物为微藻。
在本发明的微生物培养系统中,作为载体而使用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g/cm2以上的载体或者起绒织物的载体,从而与通过现有类型的同尺寸的微生物培养系统进行生产的情况相比,微生物的生产量显著增加,能够在很短的时段稳定地收获微生物,因此起到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上述中对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这些实施方式、变形例彼此组合来构成。另外,本公开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任何限定,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在载体的表面以及内部有效地生产微生物,并且可进行回收,因此能够实现工业上的利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培养系统;2...载体;3...培养液供给部;6...收获容器;7...循环流路;8...壳体;21...基体;23...突起部;27...框体驱动源;30...网体振动机构;31...网体;40...超声波振动机构。

Claims (10)

1.一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载体部,其具有使培养对象附着的载体;
供给部,其向所述载体供给培养液;以及
贮存部,其贮存从所述载体流出的培养液,
所述载体具有:
基体;和
凸部,其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多个,各自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体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
所述载体部具有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伴随使所述载体摆动而使所述凸部的所述相对位置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以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所述凸部的所述前端位于比所述凸部的根部靠下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供给部供给至所述载体的培养液构成为从所述凸部的根部侧朝向所述前端侧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是从所述基体延伸的纤维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状部件具有环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机构具有:
收容部,其收容所述载体;以及
超声波振动部,其对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的所述载体施加超声波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机构具有:
接触体,其以与所述载体的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以及
移动部,其使所述接触体沿着所述表面移动。
8.一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载体,其使培养对象附着;供给部,其向所述载体供给培养液;以及贮存部,其贮存从所述载体流出的培养液,
所述载体的每单位面积的保水量为0.2g/cm2以上。
9.一种载体,用于培养装置,该培养装置具备:载体,其使培养对象附着;供给部,其向所述载体供给培养液;以及贮存部,其贮存从所述载体流出的培养液,所述载体的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其形成为片状;以及
凸部,其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多个,各自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体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
所述凸部的所述前端能够位于比所述凸部的根部靠下侧的位置。
10.一种培养对象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培养对象附着于载体的步骤,所述载体具有:基体;和凸部,其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多个,各自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体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
利用所述载体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的步骤;
伴随使所述载体摆动而使所述凸部的所述相对位置变化,并使培养对象从所述载体分离的步骤;以及
对包含从所述载体分离出的培养对象在内的流体进行回收的步骤。
CN201880042380.1A 2017-07-04 2018-07-02 培养装置、载体以及培养对象回收方法 Pending CN1107854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1025 2017-07-04
JP2017131025 2017-07-04
JP2018-101710 2018-05-28
JP2018101710 2018-05-28
PCT/JP2018/024988 WO2019009221A1 (ja) 2017-07-04 2018-07-02 培養装置、担体、および培養対象回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5482A true CN110785482A (zh) 2020-02-11

Family

ID=64950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2380.1A Pending CN110785482A (zh) 2017-07-04 2018-07-02 培养装置、载体以及培养对象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403848A1 (zh)
EP (1) EP3650530A4 (zh)
JP (1) JPWO2019009221A1 (zh)
CN (1) CN110785482A (zh)
TW (1) TWI669391B (zh)
WO (1) WO20190092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3632A1 (ja) * 2019-04-17 2020-10-22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培養装置、担体支持装置、および培養対象の製造方法
WO2020213633A1 (ja) * 2019-04-17 2020-10-22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培養装置、担体支持装置、および培養対象の製造方法
JP7292246B2 (ja) * 2019-09-13 2023-06-16 冬彦 中嶋 ミズゴケ培養用の培地、ミズゴケの培養方法
JP7440910B2 (ja) 2020-10-30 2024-02-29 株式会社BrainGild 培養装置および培養対象の製造方法
US11981884B2 (en) 2022-10-17 2024-05-14 Upside Foods, Inc. Pipe-based bioreactors for producing comestible meat product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6041Y (zh) * 1998-12-26 1999-12-29 王朝华 一种可用于微生物及动、植物细胞大规模连续培养装置
JP2003005626A (ja) * 2001-06-20 2003-01-08 Kato Construction Co Ltd 環境学習用ビオトープ装置
JP2004089138A (ja) * 2002-09-03 2004-03-25 Olympus Corp 培養装置
CN102149809A (zh) * 2008-01-03 2011-08-10 普罗特罗公司 转基因光合微生物和光生物反应器
JP2013153744A (ja) * 2012-01-06 2013-08-15 Ccs Inc 微生物培養システム及び微生物の培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1438B2 (ja) * 1992-10-27 2000-10-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気相培養装置
US5585266A (en) * 1995-10-05 1996-12-17 Plitt; Cheryl A. Immobilized cell bioreactor
JP2004089137A (ja) * 2002-09-03 2004-03-25 Olympus Corp 培養装置および培地交換方法
US7731852B2 (en) * 2004-12-13 2010-06-08 Aquarius Technologies Inc. Biomass support members and panels,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3289887B (zh) * 2012-03-01 2014-08-27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微藻工业化生产的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
JP2017131025A (ja) 2016-01-20 2017-07-27 株式会社明電舎 盤及び収納機器の固定方法
JP7015633B2 (ja) 2016-12-21 2022-02-03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モジュール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6041Y (zh) * 1998-12-26 1999-12-29 王朝华 一种可用于微生物及动、植物细胞大规模连续培养装置
JP2003005626A (ja) * 2001-06-20 2003-01-08 Kato Construction Co Ltd 環境学習用ビオトープ装置
JP2004089138A (ja) * 2002-09-03 2004-03-25 Olympus Corp 培養装置
CN102149809A (zh) * 2008-01-03 2011-08-10 普罗特罗公司 转基因光合微生物和光生物反应器
JP2013153744A (ja) * 2012-01-06 2013-08-15 Ccs Inc 微生物培養システム及び微生物の培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9391B (zh) 2019-08-21
US20210403848A1 (en) 2021-12-30
EP3650530A4 (en) 2021-07-07
JPWO2019009221A1 (ja) 2020-06-18
TW201907001A (zh) 2019-02-16
WO2019009221A1 (ja) 2019-01-10
EP3650530A1 (en) 2020-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5482A (zh) 培养装置、载体以及培养对象回收方法
KR101478143B1 (ko) 미생물들을 배양하고 가스들을 완화시키기 위한 시스템들, 장치들 및 방법들
CN103820318B (zh) 光生物养殖装置
JP2013153744A (ja) 微生物培養システム及び微生物の培養方法
JP5742539B2 (ja) 藻類培養装置及び方法
CN111108185A (zh) 微生物培养系统
WO2020004388A1 (ja) 培養装置、培養ユニット、および培養対象回収方法
JP2019010037A (ja) 微生物の培養及び回収方法
JP2019033682A (ja) 微生物培養システム及び微生物の培養方法
JP6810669B2 (ja) 微生物培養システム
JP2019033678A (ja) 微生物の連続培養方法
JP5324532B2 (ja) 循環型の光生物反応器
JP2019004809A (ja) 微生物の培養方法
CN104328033B (zh) 一种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及其方法
JP7345194B2 (ja) 培養装置、培養対象回収方法、および担体押圧ローラ
JP6818080B2 (ja) 培養装置、培養ユニット、および培養対象回収方法
KR102027884B1 (ko) 미세조류 생산장치
KR101797356B1 (ko) 알지네이트 필름과 광섬유를 포함하는 미세조류 배양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20213632A1 (ja) 培養装置、担体支持装置、および培養対象の製造方法
WO2020213633A1 (ja) 培養装置、担体支持装置、および培養対象の製造方法
CN105039164B (zh) 一种微藻固定化培养方法
JP6818081B2 (ja) 培養装置、培養ユニット、および培養対象回収方法
WO2020013221A1 (ja) 培養装置、担体、および培養対象回収方法
JP2022087852A (ja) 培養装置、担体支持装置、および培養対象の製造方法
DK202100791A1 (en) Bioreactor for stationary biofilms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microorganis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