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4389B - 中继设备、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设备、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4389B
CN110784389B CN201910694187.2A CN201910694187A CN110784389B CN 110784389 B CN110784389 B CN 110784389B CN 201910694187 A CN201910694187 A CN 201910694187A CN 110784389 B CN110784389 B CN 110784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service
server
re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41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4389A (zh
Inventor
和山弘
村山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784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4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4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4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2Transmitting printer device capabilities, e.g. upon request or periodic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Indicating an illegal or impossible operation or selection to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设备、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中继设备用于中继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和用于接收服务的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继设备使终端存储能够针对各服务在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识别从终端到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的发送对象信息的设置,在从服务器接收到与多个服务中的预定服务相对应的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向终端通知多个服务中的预定服务,从终端接收终端基于通知和设置所识别出的信息,以及将已经识别出的信息传输到服务器。

Description

中继设备、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设备、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尤其涉及用于限制设备之间要提供的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由诸如因特网等的网络所提供的服务有所增加,并且能够连接到网络的终端(客户终端)也相应迅速增加。根据服务,安装了用于管理这些终端的中继服务器,并经由中继服务器提供服务。在日本特开2007-316992中,公开了在这样的系统中服务提供侧设备将经由中继服务器来获得客户终端的信息。
在如上所述的系统中,假定提供新服务的新服务器将添加到现有系统。在要添加这样的新服务器的情况下,可以假定如果要提供不同的服务,则所需的信息也会不同。然而,在日本特开2007-316992中所公开的系统中,没有考虑新服务的添加,并且不能向服务提供侧设备适当地提供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可以针对各服务向服务的提供方提供适当的信息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用于中继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和用于接收该服务的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中继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所述终端存储如下的设置,所述设置能够针对各个服务在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识别从所述终端到提供该服务的所述服务器的发送对象信息;以及传输单元,其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与多个服务中的预定服务相对应的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多个服务中的所述预定服务,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通知和所述设置所识别出的信息,并且将已经识别出的信息传输到所述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中继设备用于中继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和用于接收该服务的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使所述终端存储如下的设置,所述设置能够针对各个服务在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识别从所述终端到提供该服务的所述服务器的发送对象信息;以及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与多个服务中的预定服务相对应的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多个服务中的所述预定服务,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通知和所述设置所识别出的信息,并且将已经识别出的信息传输到所述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的终端和用于中继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中继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所述终端存储如下的设置,所述设置能够针对各个服务在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识别从所述终端到提供该服务的所述服务器的发送对象信息;以及传输单元,其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与多个服务中的预定服务相对应的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多个服务中的所述预定服务,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通知和所述设置所识别出的信息,并且将已经识别出的信息传输到所述服务器,以及所述终端包括: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基于所述通知和所述设置所识别出的信息。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信息处理系统的布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信息登记处理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3是示出中继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终端设备的终端信息存储区域中所存储的数据结构的表;
图5是示出定义针对各服务的发送允许信息的表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信息提供处理的过程的序列图;
图7是示出到发送允许信息的动态改变的示例的表;
图8是示出发送允许信息的发送设置的示例的表;以及
图9是示出到发送允许信息的发送设置的动态改变的示例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应注意,除非本发明另有具体说明,否则这些实施例中所阐述的组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也就是说,要描述的一些或全部技术特征可以由能够实现类似技术特征的其它布置所代替。例如,多个功能块或步骤可以集成到单个功能块或方法的单个步骤中,或者单个功能块或方法的单个步骤可以分割成多个功能块或方法的多个步骤。另外,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至少一些功能块或方法的步骤。
(系统布置)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布置的示例。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客户终端100、中继服务器200、第一服务服务器300和第二服务服务器340。注意,尽管图1描述了存在一个客户终端100和一个中继服务器200的情况,但是对于这些设备中的每个,可以存在两个以上设备。注意,在存在多个客户终端100或多个中继服务器200的情况下,设备可以是执行相同处理操作的设备或者可以是执行彼此不同的处理操作的设备。另外,尽管图1示例了存在两个服务服务器,即第一服务服务器300和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的情况,但是可以存在一个服务服务器或三个以上服务服务器。注意,多个服务服务器可以提供相同的服务,或提供彼此不同的服务。
客户终端100是用户使用的终端,第一服务服务器300和第二服务服务器340中的每个是向用户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中继服务器200是用于中继与客户终端100和第一服务服务器300或第二服务服务器340之间的服务相关地执行的通信的中继设备。也就是说,客户终端100连接到中继服务器200,中继服务器200连接到第一服务服务器300或第二服务服务器340,中继服务器200中继客户终端100和这些服务服务器其中之一之间的通信。结果,用户可以经由客户终端100接收从第一服务服务器300或第二服务服务器340提供的服务。注意,中继服务器200可以包括例如用于共享和执行多个功能的服务器组。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组连接到从客户终端和服务服务器不可见的局域网,并且可以布置中继服务器200(服务器组)使得客户服务器和服务服务器将中继服务器200识别为单个设备。以同样的方式,服务服务器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组。
客户终端100和中继服务器200经由网络400彼此连接。在一个示例中,客户终端100连接到网络400上的无线LAN接入点,并且经由该接入点连接到中继服务器200。此外,在接入点和中继服务器200之间可以存在一个以上路由器。也就是说,在客户终端100和中继服务器200之间的通信路径中,在这些设备之间可以包括一个以上设备。注意,客户终端100可以与网络400上的路由器形成有线连接。客户终端100和中继服务器200也可以彼此直接相连。以这种方式,客户终端100和中继服务器200可以以任意形式连接。注意,可以对中继服务器200与第一服务服务器300和第二服务服务器340之间的连接做出同样的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终端100响应于来自每个服务服务器(第一服务服务器300和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的请求,经由中继服务器200向各服务服务器发送信息。例如,通常,当添加新服务服务器时,在某些情况下,新服务服务器所需的客户终端的信息不能适当地提供给该新服务提供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是向新服务服务器提供客户终端所保持的每个信息。然而,这种情况可能使得由于交换与服务无关的信息而导致信息泄漏的发生,或者由于增加不必要的通信而增加中继服务器或网络的负荷。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中继服务器200将根据服务服务器的请求,确定从客户终端100的信息要发送到服务服务器的内容。这将允许仅将适当的信息从客户终端100提供给服务服务器,并防止交换不必要的信息。另外,通过防止交换不必要的信息,可以降低中继服务器200和网络的负荷,并抑制维护相应设施所需的费用。
接着将描述各设备的布置。
客户终端100包括例如显示装置101、输入装置102、输出装置103、ROM104、RAM106、CPU 107、存储装置108和通信模块109。在一个示例中,这些装置都通过电气通信总线150彼此连接。注意,ROM、RAM和CPU分别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单元的缩写。注意,在一个示例中,ROM 104存储控制程序105,并且存储装置108包括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
显示装置101是通过发光图案来显示信息的灯或通过使用画面来显示信息的显示器。显示装置显示作为来自用户对客户终端100进行的输入的结果所获得的信息、以及作为执行各种处理的结果所获得的信息等。注意,显示装置101可以包括扬声器和振动构件,使得代替视觉输出或者除了视觉输出之外还可以进行各种信息输出,例如,诸如声音等的音频输出和振动输出。
例如,输入装置102包括键盘、指点装置(鼠标)和触摸板等。输入装置接受用户操作并将表示用户操作的指示加载到客户终端100。注意,只要输入装置102可以接受用户操作和用户指示,输入装置102可以具有任何类型的设备布置。例如,输入装置102可以是通过声音获得用户指示的麦克风、通过拍摄用户的运动获得根据用户的运动的用户指示的照相机、或者检测到客户终端100已经抖动的传感器等。另外,显示装置101和输入装置102可以通过使用例如触摸面板而实现为单个装置。此外,输入装置102可以是扫描器,并被布置为将通过使用扫描功能读取原稿而获得的结果加载到客户终端100中。
输出装置103输出由输入装置102输入的指示的成果物。例如,输出装置103是将墨排出到打印介质(例如纸)上并输出形成有墨图像的打印介质作为成果物的打印装置。例如,输出装置103也可以是连接到外部存储装置并且可以通过将成果物输出到外部存储装置来使外部存储装置累积成果物的接口。通过输出装置103也可以进行除这些输出之外的输出。
ROM 104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保持例如要由客户终端100执行的(例如,经过二进制翻译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控制程序105。例如,控制程序105是用于控制整个客户终端100(显示装置101、输入装置102、输出装置103、RAM 106和通信模块109)的程序。例如,通信模块109通过CPU 107执行的控制程序105控制,并且在该控制下在通信模块109中执行信号交换处理。RAM 106是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存储临时信息。CPU 107执行各种控制,诸如控制整个客户终端100等。CPU 107从ROM 104读出例如控制程序105,将控制程序加载到RAM 106,并通过使用RAM 106作为工作空间执行各种控制。注意,CPU 107、ROM 104和RAM106仅是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示例,并且可以使用除这之外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布置。另外,例如,至少一些处理操作可以通过诸如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预先被设置为执行预定处理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的专用硬件来执行。存储装置108是用于存储数据的装置,并且可以由CPU 107进行存储内容的写入和读取。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形成在存储装置108中。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存储由客户终端100保持的信息。通信模块109是用于客户终端100与外部设备(例如,中继服务器200)通信的功能单元。
在客户终端100中,在客户终端100例如是喷墨打印设备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01将向用户显示诸如纸大小设置、以及用于确定彩色打印或单色打印的设置等的信息。用户将使用输入装置102进行客户终端100的打印设置,CPU 107将通过执行ROM 104中所存储的程序来控制输出装置103,并且输出装置103输出打印品。注意,尽管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存储与客户终端100有关的信息(诸如客户终端100的序列号、以及装置类型名称等),但是当客户终端100是打印设备时还存储与打印有关的信息。例如,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存储客户终端100执行的打印次数(总输出薄片计数)、墨消耗量、喷墨打印头清洁操作的日期和时间、清洁操作计数、以及网络信息等。
中继服务器200包括例如通信模块201、ROM 202、RAM 203、CPU 204、存储装置205和数据库207。在一个示例中,这些装置都通过电线总线210彼此连接。中继服务器200使用例如通用服务器,并形成为通过使CPU 204使用RAM 203执行存储装置205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206来执行以下要描述的处理。注意,数据库207存储要由中继服务器200读取/写入的用户信息以及提供服务所需的信息。
例如,第一服务服务器300包括通信模块301、ROM 302、RAM 303、CPU304和存储装置305。在一个示例中,这些装置都通过电线总线307彼此连接。以同样的方式,第二服务服务器340包括通信模块341、ROM 342、RAM 343、CPU 344和存储装置345。在一个示例中,这些装置都通过电线总线347彼此连接。第一服务服务器300由例如通用服务器形成,并形成为通过使CPU 304使用RAM 303执行存储装置305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306来提供第一预定服务。以同样的方式,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由例如通用服务器形成,并形成为通过使CPU 344使用RAM 343执行存储装置345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346来提供第二预定服务。
网络400是例如因特网、内联网、LAN、WAN、电话线路、专用数字线路、ATM、帧中继线路、有线TV线路、无线数据广播线路等其中之一或这些网络的组合。注意,这些仅是示例,并且可以使用除这些之外的网络。注意,网络400可以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并且可以布置成使得,例如,部分区间由有线网络形成,其余区间由无线网络形成。例如,在客户终端100和中继服务器200之间,客户终端100可以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并且无线LAN路由器可以通过有线线路连接到中继服务器200。
(处理过程)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在该处理中,客户终端100、第一服务服务器300和第二服务服务器340中的每个执行到中继服务器200的登记处理。中继服务器200基于被分割的信息的类型将客户终端100能够提供的信息分割成多个块,并且对每个块来设置信息是否能够从客户终端100提供给各服务服务器。注意,各块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元素。
图2示出了该处理的过程的示例。在该处理中,首先,安装在客户终端100中的应用120向中继服务器200发送用于登记处理的请求(S501)。在接收该请求时,中继服务器200生成客户终端100的信息,并在数据库207中登记该信息(S502)。图3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在中继服务器200的数据库207中登记的信息的示例。例如,客户终端100的信息由诸如图3所示的客户终端登记表603等的表来管理,并且通过登记处理生成新的记录。客户终端登记表603包括在各记录的登记时生成并且几乎不可能重复的特有字符串(UUID[通用唯一ID])作为唯一键。另外,客户终端登记表603可以以与各UUID相关联的格式包括客户终端100特有的识别信息(终端ID)、描述终端的详细信息的终端信息以及登记日期和时间。注意,例如,客户终端登记表603可以不保持终端信息以及登记日期和时间信息,并且还可以包括除这些信息之外的信息。也就是说,只要保持能够唯一识别客户终端100的识别信息,客户终端登记表603可以不包括其它信息,或者可以包括各种可选信息。
接着,第一服务服务器300的应用310向中继服务器200提出针对服务的登记处理和接收服务的终端的终端ID的请求(S503)。在接收到该请求时,中继服务器200生成与第一服务服务器300指定的服务和终端ID相关联的信息,并将所生成的信息登记到数据库207中(S504)。在这种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00以诸如如图3所示的服务登记602等的格式将该信息登记在数据库207中。服务登记602针对作为唯一键的各UUID包括了要提供的服务的特有识别信息(服务ID)以及要接收服务的客户终端100的终端ID。注意,服务登记602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例如记录登记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
中继服务器200预先在服务主表601中针对作为唯一ID的各UUID关联并保持服务ID和需要提供给各服务服务器的信息(所需信息块)。注意,服务主表601可以选择性地包括记录登记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在所需的信息块的列中,对于通过基于可以由客户终端100提供的信息的类型等分割该信息而获得的各块,示出由执行相应服务的服务服务器请求的信息。当登记新服务(诸如添加新服务服务器等)时,中继服务器200在服务主表601中登记与新服务相对应的记录。
图4示出了客户终端100可以提供的信息表的示例。在一个示例中,客户终端100可以提供的信息包括序列号、装置类型名称和ROM版本。在客户终端100是打印设备的情况下,该信息将包括薄片类型、薄片大小、打印计数、墨消耗量、墨容器更换计数、墨容器个体信息、最后清洁操作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清洁计数。该信息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09的MAC地址和通信时的加密信息作为通信信息,并且包括终端温度和错误详细信息作为表示客户终端100的状态(诸如客户终端100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等)的信息。随后,这些信息根据例如各信息的类型被分割成信息块。例如,以图5所示的方式进行将信息分割成这些块。在图5的示例中,将序列号、装置类型名称、ROM版本一起放入单个块中作为共同装置信息。该共同装置信息可以是不管服务如何都包括所需最少信息的块。此外,将薄片类型、薄片大小和打印计数一起放入单个块中作为打印信息,并且将墨消耗量、墨容器更换计数和墨容器个体信息一起放入单个块中作为墨信息。另外,将最后清洁操作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清洁计数放入单个块中作为与喷墨打印头的清洁有关的清洁信息。打印信息、墨信息和清洁信息例示了客户终端100是喷墨打印机的情况。然而,这仅是示例。例如,这些信息可以与客户终端100的各功能相对应地被替换为客户终端100的使用历史信息。MAC地址和加密信息作为网络信息被放入单个块中,并且终端温度和错误详细信息被放入单个块中作为错误信息。注意,除了这些信息之外,可以使用诸如客户终端100的硬件的唯一信息以及与客户终端100的用户的使用历史有关的信息等的各种信息。在客户终端100登记时,中继服务器200可以获得例如客户终端100的装置信息等,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获得客户终端100可以提供的信息的列表。
参考图3的服务主表601,示出由所需信息块定义的信息将被提供给提供相应服务ID的服务的各服务服务器。例如,向用于提供服务ID为“S-01”的服务的服务服务器提供包括共同装置信息、打印信息、墨信息、清洁信息、网络信息和错误信息的信息块。向用于提供服务ID为“S-02”的服务的服务服务器提供包括共同装置信息和打印信息的信息块。向用于提供服务ID为“S-03”的服务的服务服务器提供包括共同装置信息、墨信息、清洁信息的信息块。当设置是否允许将各个信息发送到客户终端100时,中继服务器200参考该服务主表601。
接着,中继服务器200在客户终端登记表603中所登记的记录中,搜索包括了在S504中在服务登记602中登记的记录的终端ID的记录。如果发现包括在S504中登记的记录的终端ID的记录,中继服务器200将所发现的终端ID与在S504中登记的服务ID相关联,并将相关联的信息存储在客户终端-服务链接表604中(S505)。结果,客户终端100和要提供的服务相关联。注意,在客户终端-服务链接表604中,终端ID和服务ID被登记为针对作为唯一键的新UUID的属性值。注意,客户终端-服务链接表604可以包括诸如登记日期和时间的信息等的其它信息。在客户终端-服务链接表604中登记客户终端100的阶段,完成从第一服务服务器300提供的服务的接收准备。注意,如果没有发现包括了在S504中登记的记录的终端ID的记录,中继服务器200将等待要登记的客户终端100的终端ID。
在完成向客户终端-服务链接表604登记信息之后,中继服务器200向客户终端100发送指定要发送的信息的请求(S506)。注意,例如,在该请求中,中继服务器200可以与指定要发送的信息块的信息一起发送诸如服务ID等信息以指定服务。响应于该请求,客户终端100对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中的各指定服务进行通过根据上述预定分割方法分割信息而获得的各信息块的发送允许/禁止设置(S507)。
另外,对第二服务服务器340提供的服务进行与S503至S507的处理同样的处理。也就是说,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的应用350向中继服务器200提出针对服务和接收要提供的服务的终端ID的登记处理的请求(S508)。在接收到该请求时,中继服务器200生成信息以关联终端ID和由第二服务服务器340指定的服务,并将所生成的关联信息登记到数据库207中(S509)。随后,中继服务器200搜索包括在S509中登记的记录的终端ID的记录,将客户终端100的终端ID与服务ID相关联,并将结果信息存储在客户终端-服务链接表604中(S510)。在完成向客户终端-服务链接表604登记信息之后,中继服务器200向客户终端100发送请求以指定要发送到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的信息块(S511)。随后,响应于该请求,客户终端100对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中的各信息块进行发送允许/禁止设置(S512)。
注意,在图2中,尽管按客户终端100的信息登记、第一服务服务器300的信息登记和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的信息登记的顺序执行处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预先执行其中一个服务服务器的信息登记,并且可以在此之后进行客户终端100的信息登记。此外,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的信息登记可以在第一服务服务器300之前执行。另外,例如,在完成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的信息登记之后,S507和S512的处理可以作为整体一起执行。也就是说,信息块的发送允许/禁止设置无需紧接在客户终端100和服务关联之后执行,并且可以设置为使得信息块的发送允许/禁止设置以例如预定周期执行。另外,在客户终端100的信息登记之前进行各服务服务器的信息登记的情况下,根据客户终端100的信息登记进行客户终端100和服务的关联。因此,信息块的发送允许/禁止设置可以在紧接在客户终端100的信息登记之后的定时执行。
客户终端100被设置为基于在S507和S512中所进行的设置,在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中保持如图5所示的信息。在图5中,“○”表示允许发送的状态,并且“×”表示禁止发送的状态。通过参考图5所示的信息,客户终端100可以根据服务类型识别要作为发送对象的信息。例如,假定由第一服务服务器300提供的服务A是监视客户终端100的使用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的服务。提供该服务所需的信息可以是所有的信息(共同装置信息、打印信息、墨信息、清洁信息、网络信息和错误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服务A做出允许发送所有信息的设置。还假定由第二服务服务器340提供的服务B是根据打印计数向用户提供其它服务(例如,向打印计数多的用户给出可用于购买客户终端100的经销商的产品的“积分”的服务等)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于服务B能够仅获得共同装置信息和打印信息就足够了,因此允许发送共同装置信息和打印信息,并且禁止发送除此之外的信息块。还假定由服务服务器提供的服务C(未显示)是用于监视墨消耗状态、预测墨耗尽的定时以及自动将墨递送给用户的服务。对于该服务C能够获得共同装置信息、墨信息和清洁信息就足够了。因此,对于服务C允许发送共同装置信息、墨信息和清洁信息,并且禁止发送其它信息块。图5中所示的信息包括例如图3中所示的服务ID,并且图5中的服务类型通过服务ID来区分。
注意,如图5所示的信息是要作为电子数据存储在包括硬盘、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的终端信息存储区110中的信息。例如,与服务相对应的发送允许/禁止信息表示为预定区域的位字符串。例如,可以表示为使得如果“1”是发送允许,则“0”是发送禁止(反之亦然)。在一个示例中,图5中的诸如表示与服务A有关的信息的“111111”、表示与服务B有关的信息的“110000”和表示与服务C有关的信息的“101100”等的信息可以存储在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中。注意,在共同装置信息要包括在每个服务的通知中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与共同装置信息相对应的位。这是因为很明显在每个服务的信息中该位会是“1”。
接着将参考图6描述根据每个服务服务器的请求经过发送/禁止设置的信息从客户终端100经由中继服务器200被发送到服务服务器的处理过程。首先,第一服务服务器300的应用310指定终端ID和服务ID,并向中继服务器200的应用220发送对客户终端100的信息的发送请求(S701)。在接收该请求时,中继服务器200的应用220向客户终端100的应用120提出信息发送请求(S702)。此时,中继服务器200将与该请求一起向客户终端100发送指定请求所属的服务的信息,以向客户终端100通知该服务的类型。例如,中继服务器将如图3所示的服务ID发送到客户终端100。在接收到请求时,客户终端100的应用120访问(S703)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并针对所指定的服务读出(S704)基于S507中的信息设置而允许发送的信息块的信息。例如,在图5所示的信息中,客户终端100读出与在S702中接收到的服务ID相对应的块的信息。随后,客户终端100的应用120向中继服务器200的应用220发送已读出的信息(S705)。中继服务器200的应用220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到第一服务服务器300的应用310(S706)。对于第二服务服务器340的应用350进行同样的处理(S707至S712)。
结果,服务服务器可以仅根据要提供的服务从客户终端100获得所需的最少量信息。另外,通过设置为使得仅发送所需的最少量信息,可以防止通信流量的不必要增加,抑制中继服务器200的负荷,并防止信息泄漏的发生。
另外,在S703中,如图5所示,中继服务器200向客户终端100发送表示服务类型的信息,而不是发送指定发送对象信息的信息。也就是说,在图2所示的登记处理时,图5所示的信息被存储在客户终端100中,并且在图6所示的后续信息发送处理中,基于图5所示的信息来选择要从客户终端100发送的信息。因此,例如,每次中继服务器向客户终端100请求信息时,中继服务器200可以发送与图5所示的信息要发送到客户终端100的情况相比较少量的信息。结果,可以在降低向客户终端100请求信息时所需的通信量的的情况下向客户终端100发送与服务相对应的信息。
注意,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中可以提供的信息的块形式的规格可以在用户要购买客户终端100之前的阶段(例如,客户终端出货时)确定。可选地,可以在进行发送允许/禁止设置时动态地确定。此外,在新服务添加到现有服务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使得新服务的服务服务器能够经由中继服务器200在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中设置针对新服务的新信息块。
注意,尽管以上描述了要将多个信息元素一起放入单个信息块中,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针对各信息元素单独进行发送允许/禁止设置。然而,将可以作出更详细的设置。另一方面,由于块形式会建立将发送允许/禁止信息以块为单位从中继服务器200发送到客户终端100的状态,因此可以降低用于发送允许/禁止设置交换的信息量。此外,通过执行块形式,可以降低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中的用于发送允许/禁止设置的信息存储区域的大小。
(发送允许/禁止设置的动态控制)
可以动态地改变以上述方式设置的信息块的发送允许/禁止。下文将描述这种动态控制。
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中继服务器200可以基于来自客户终端100或每个服务服务器的请求来交换信息,并利用数据库207进行信息的写入或读取。可以假定,在现有服务正在运行的同时客户终端100的数量和服务服务器的数量将增加或减少,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交换的信息量或者利用数据库207要进行的写入或读取的信息量也将增加或减少。例如,如果客户终端100的数量迅速增加,则经由中继服务器200交换的数据量将根据这种增加而增加。因此,中继服务器200的每个资源的负荷可以根据客户终端100的数量和服务服务器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如果由于交换数据量的这种增加导致由中继服务器200处理的信息量超过能够处理的信息量,则中继服务器200可能无法正常地向客户终端100提供服务。因此,中继服务器200将监视例如通过自身设备的通信模块201的通信流量的负荷状态以及CPU 204或RAM 203的使用状态,并根据这些组件的状态来动态地改变信息块的发送允许/禁止设置。例如,中继服务器200在重负荷状态下将降低允许发送的信息量,并在轻负荷状态下将增加允许发送的信息量。结果,中继服务器200可以在自身设备或网络的负荷重时降低负荷。
例如,在重负荷状态下,在不应在服务正在运行的状态下停止每个服务的前提下,中继服务器200可以防止发送要向提供服务的每个服务服务器提供的信息块中的最低优先级的信息块。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终端信息存储区域110中所存储的发送允许/禁止设置中的、与服务C相关地设置了发送允许设置的清洁信息800被改变为发送禁止设置。这是因为清洁信息对自动墨递送服务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注意,中继服务器200可以将该设置改变信息共享给客户终端100,并且客户终端100可以相应地操作使得在后续处理中不提供清洁信息800。结果,中继服务器200可以降低其中继的通信量。此时,中继服务器200可以向提供服务C的服务服务器通知将不发送清洁信息。
另外,在重负荷状态下,在不应停止各服务的前提下,中继服务器200可以在各预定时间使信息从客户终端100提供给服务服务器,而不管来自服务服务器的请求如何。也就是说,中继服务器200不是每次传输来自服务服务器的请求并使客户终端100提供信息,而是使客户终端以长预定周期提供信息以降低负荷。例如,由于服务B是根据打印薄片的数量向用户提供其它服务的服务,而服务C是通过检测到墨已耗尽而自动地向用户递送墨的服务,因此可以说,即时性对于这两种服务都不重要。因此,在检测到重负荷状态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00将停止使客户终端100响应于来自各服务服务器的请求提供信息的处理,并且将改变设置使得如图8中的附图标记900所示1小时一次地向服务B提供信息。以同样的方式,中继服务器200将改变设置使得如图8中的附图标记901所示1天一次地在凌晨0:00向服务C提供信息。此外,在重负荷状态持续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00还可以如图9中的附图标记1000所示降低信息提供的频率。注意,中继服务器200不需要与客户终端100共享该设置改变。这是因为中继服务器200可以通过基于该设置改变控制从服务服务器到客户终端100的请求传输操作,而无需客户终端100的设置的任何改变,来降低信息提供计数。中继服务器200也可以与客户终端100共享该设置改变。这将使得甚至在所接收的信号被误解释为信息提供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改变的设置,防止提供不必要的信息。
以这种方式,中继服务器200可以监视自身设备或网络的负荷状态,并且动态地改变由客户终端100要提供的各信息块的设置和发送频率等。结果,在检测到重负荷状态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00可以降低负荷并稳定信息处理系统的运行。这也将允许用户经由客户终端100稳定地接收期望的服务。
注意,尽管这里给出了用于动态地设置禁止发送信息块的标准的示例,但是可以基于除该标准之外的其它标准动态地进行发送允许/禁止设置。也就是说,发送允许/禁止设置可以基于诸如由中继服务器200的服务提供方或操作方设置的任意标准等的各种标准来动态地进行。此外,尽管在上述示例中,一个信息块从发送允许状态改变为发送禁止状态,但是多个信息块可以改变为发送禁止状态。另外,在检测到负荷状态已降低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00可以将已设置为发送禁止状态的各信息块改变为发送允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判断哪个信息块可以设置为发送允许状态的标准将不受特定限制。此外,可以组合上述的对信息提供设置的动态改变和对信息提供频率的动态改变。例如,尽管图7描述了一些信息元素被暂时设置为信息提供禁止状态的示例,但是可以设置为使得仅抑制一些信息元素的信息提供频率,诸如将一些信息元素的信息提供设置为1天进行一次等。
注意,例如,如上所述的“重负荷”状态可以是预定状态,诸如中继服务器200的CPU204或RAM 203的使用率超过预定值的状态、或通信模块201的最大吞吐量与当前吞吐量的比超过预定值的状态等。另外,在通信模块201的通信比概率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或在再发送计数超过预定计数的概率超过预定值等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重负荷状态。除了这些状态之外,可以在表示随着负荷越重的高值的任意测量值超过预定值的预定状态下判断为重负荷状态。此外,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中继服务器200将响应于网络或自身设备改变为重负荷状态而动态地改变信息提供或信息提供频率,但是可以设置为使得在满足除重负荷状态之外的标准的情况下动态地改变这些设置。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20)

1.一种中继设备,用于中继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和用于接收该服务的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中继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请求以在所述终端中针对多个服务中的各个服务设置发送对象信息,来使所述终端存储如下的设置,所述设置能够针对各个服务在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识别从所述终端到提供该服务的所述服务器的发送对象信息;以及
传输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中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后,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与多个服务中的预定服务相对应的第二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多个服务中的所述预定服务,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请求向已设置所述发送对象信息的所述终端通知所述预定服务的情况下,所述终端传输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的针对所通知的预定服务设置的所述发送对象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被配置为接收从所述终端传输的发送对象信息的接收单元,并且将所述发送对象信息传输到所述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多个信息被分割成多个块,各个块包括所述多个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
所述设置表示针对各个块是否要从所述终端发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述终端设置用于将经由所述中继设备要提供的服务与该服务中所请求的信息相关联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中继设备存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信息中登记有要被所述中继设备中继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经由所述中继设备要提供的服务与要接收该服务的终端相关联,以及
在所述第一信息中所登记的终端被登记在所述第二信息中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请求,所述存储单元使该终端存储在所述第二信息中与该终端相关联的服务中所请求的信息作为所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还包括:
改变单元,其被配置为动态地改变利用所述存储单元存储在所述终端中的所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改变单元根据所述中继设备的负荷、或者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或所述服务器之间的网络的负荷,动态地改变所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在所述负荷重的预定状态下,所述改变单元改变所述设置以减少要发送的信息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在所述负荷重的预定状态下,所述改变单元改变所述设置以降低要发送的信息的发送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在所述改变单元已经降低所述发送频率的情况下,不管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二请求如何,所述传输单元都将基于改变后的设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并且使所述终端基于该设置发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块包括信息块,其中所述信息块是针对所述多个服务共同地通知的与所述终端有关的块。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块包括所述终端的硬件特有的信息块和所述终端的用户的使用历史信息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终端是喷墨打印设备,以及
所述发送对象信息包括所述打印设备所进行的打印的历史信息、所述打印设备所使用的墨信息和所述打印设备的喷墨打印头的清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3.一种中继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中继设备用于中继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和用于接收该服务的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请求以在所述终端中针对多个服务中的各个服务设置发送对象信息,来使所述终端存储如下的设置,所述设置能够针对各个服务在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识别从所述终端到提供该服务的所述服务器的发送对象信息;以及
在所述中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后,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与多个服务中的预定服务相对应的第二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多个服务中的所述预定服务,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请求向已设置所述发送对象信息的所述终端通知所述预定服务的情况下,所述终端传输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的针对所通知的预定服务设置的所述发送对象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从所述终端传输的发送对象信息,并且将所述发送对象信息传输到所述服务器。
14.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的终端和用于中继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设备,
其中,所述中继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请求以在所述终端中针对多个服务中的各个服务设置发送对象信息,来使所述终端存储如下的设置,所述设置能够针对各个服务在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识别从所述终端到提供该服务的所述服务器的发送对象信息;以及
传输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中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后,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与多个服务中的预定服务相对应的第二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多个服务中的所述预定服务,以及
所述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第二请求向已设置所述发送对象信息的所述终端通知所述预定服务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终端能够提供的多个信息中的针对所通知的预定服务设置的所述发送对象信息,
其中,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被配置为接收从所述终端发送的发送对象信息的接收单元,并且将所述发送对象信息传输到所述服务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信息被分割成多个块,各个块包括所述多个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
所述设置表示针对各个块是否要从所述终端发送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述存储单元还使所述终端存储用于将经由所述中继设备要提供的服务与该服务中所请求的信息相关联的信息作为所述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中继设备存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信息中登记有要被所述中继设备中继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经由所述中继设备要提供的服务与要接收该服务的终端相关联,以及
在所述第一信息中所登记的终端被登记在所述第二信息中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请求,所述存储单元使该终端存储在所述第二信息中与该终端相关联的服务中所请求的信息作为所述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
改变单元,其被配置为动态地改变利用所述存储单元存储在所述终端中的所述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改变单元根据所述中继设备的负荷、或者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或所述服务器之间的网络的负荷,动态地改变所述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终端是喷墨打印设备,以及
所述发送对象信息包括所述打印设备所进行的打印的历史信息、所述打印设备所使用的墨信息和所述打印设备的喷墨打印头的清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CN201910694187.2A 2018-07-31 2019-07-30 中继设备、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Active CN110784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4024A JP7182937B2 (ja) 2018-07-31 2018-07-31 中継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44024 2018-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4389A CN110784389A (zh) 2020-02-11
CN110784389B true CN110784389B (zh) 2022-06-07

Family

ID=69229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4187.2A Active CN110784389B (zh) 2018-07-31 2019-07-30 中继设备、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3169B2 (zh)
JP (1) JP7182937B2 (zh)
CN (1) CN110784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24973A (ja) * 2020-02-05 2021-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2822744B (zh) * 2020-12-29 2022-09-20 中天众达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大脑系统中的管理数据发送系统
JP2024007023A (ja) * 2022-07-05 2024-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中継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7058A (ja) 2004-09-17 2006-03-3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状態情報通知方法と画像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904921B2 (ja) 2006-05-26 2012-03-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運転可能判断システム
JP2013250760A (ja) * 2012-05-31 2013-12-12 Brother Ind Ltd 中継サーバ
US20140006630A1 (en) * 2012-06-28 2014-01-02 Yigang Cai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for message throttling
JP6107261B2 (ja) * 2013-03-15 2017-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974942B2 (ja) 2013-03-15 2016-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バ、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4389A (zh) 2020-02-11
JP7182937B2 (ja) 2022-12-05
US20200045205A1 (en) 2020-02-06
JP2020021251A (ja) 2020-02-06
US10893169B2 (en)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4389B (zh) 中继设备、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US9658843B2 (en)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US10896011B2 (en) Mobile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delivering print jobs to printers
US8930510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network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network operation at low cost
EP252802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ordering system, and order management method
US2016006350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30107307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070006221A1 (en) Software install environment constructing apparatus
JP201322896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サーバープログラム
US2015036526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1352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526312B2 (en) De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US1126295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system, and terminal apparatus
US863845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receive print data at unique data sink address
CN11501674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26022A (zh) 信息发送设备及方法
US2019025844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Performed by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722546B2 (en) System, relay server, and data storage server
JP2019219970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4035A (ja) 電子機器、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95171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29184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230164213A1 (en) Server system
US1056734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ceiving event,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633110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