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6387A -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6387A
CN110776387A CN201910917649.2A CN201910917649A CN110776387A CN 110776387 A CN110776387 A CN 110776387A CN 201910917649 A CN201910917649 A CN 201910917649A CN 110776387 A CN110776387 A CN 110776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mother liquor
acid
alkaline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76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明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ianzhu Xinhu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ianzhu Xinhu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ianzhu Xinhu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ianzhu Xinhu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76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63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6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63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63/00Purification; Separ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7/3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227/40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77/00Preparation of guanidine or its derivative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group, the singly-bou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277/08Preparation of guanidine or its derivative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group, the singly-bou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of substituted guanid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2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319/2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盐复合氨基酸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双极膜电渗析系统、混合室及均相膜电渗析系统,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和均相膜电渗析系统均分别由两侧的电极室及夹在两电极室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腔室单元构成,通过将胱氨酸母液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调节pH为2.5‑3的酸性母液,另一部分调节pH为10.5‑11的碱性母液,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系统除盐,这样氨基酸就不会流失到酸溶液或碱溶液中去,从而达到全部提取的目的,同时还能达到回收酸碱的目的;通过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的脱盐,另一方面盐水汇入原母液中循环利用能够解决废水处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盐复合氨基酸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背景技术
胱氨酸(L-cystine,cyss)的生产一般采用硬蛋白水解法,先采用盐酸对动物毛发进行酸水解,然后以碱(氧化钠或氨水)中和水解液制得,提取胱氨酸后的母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非常适用于作为饲料、肥料的原料,且用于肥饲料生产也是国家鼓励项目。但是角质蛋白水解法生产胱氨酸的工艺中,酸碱中和必然产生大量盐分(氯化钠或氯化铵),将母液直接干燥成粉末后所得产品中氨基酸含量为40%左右,氯化钠(铵)含量也在40%左右。而含盐复合氨基酸和无盐复合氨基酸相比较存在如下缺陷:
(1)含盐复合氨基酸的市场价格约2000元/吨,而干燥成本就需1000元左右,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而经济价值低,造成资源浪费;
(2)无盐复合氨基酸可代替EDTA作为金属微量元素(铜,铁,锌。锰,镁,钙等)螯和载体,使无机的金属微量元素螯和成有机的金属元素,以更好地被动植物吸收,但有含盐复合氨基酸的螯和率极低,用于饲料和肥料不仅吸收率低、效果差,还会造成农产品重金属危害、给食品带来不安全因素、造成环境污染;
(3)无盐复合氨基酸是高效的植物营养物,能够增强植物抗冰和抗虫能力,大量减少农药用量,还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同时能够培育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而含盐复合氨基酸不仅不具有以上功效,还会因为含有大量氯离子而造成使用限制;
综合上述原因,加之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逐渐重视,国家对肥料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细致,所以市场对无盐复合氨基酸越来越需求越来越大,一些企业试图研发可行于规模化、低成本的方法来脱盐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但无一被成功用于规模生产。现行的一般用于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离子交换树脂法,即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母液中氯化钠(铵)中的氯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钠(铵)离子,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因母液中盐分高达15%—20%,故需要大量稀释,而后期脱盐后又需要大量浓缩,导致成本高,另外再生树脂需要大量酸碱溶液,又会产生大量废水需要处理。
二是利用硫酸水解动物毛发,并用石灰中和法来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即本公司现在正使用的生产方法,但在生产过程中明显感受到这种方法的缺陷:产生大量硫酸钙废渣,以前可用于做有机复合肥的填料,但现在水溶性复合肥正逐步代替固体复合肥,固废处理也逐渐陷入尴尬境地。
三是利用电渗析方法除盐,这种方法在很多文献中均有提及,但这种方法只能对含单一的某种氨基酸溶液脱盐,因为:各种氨基酸由于其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EP)。当氨基酸溶液的 pH值与某种氨基酸的等电点相同时,该种氨基酸刚好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即此时其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零,即呈电中性。在电场中,既不向负极移动,也不向正极移动,这时的pH值就是这种氨基酸的等电点(pI)。但L-胱氨酸母液中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 17种氨基酸对应17个不同的等电点,其中,中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小于7,一般为5.0~6.5;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为3左右;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为7.58~10.8。当氨基酸溶液的pH大于pI 时,氨基酸中的——NH3给出质子,平衡右移,这时氨基酸就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pI小于溶液pH值的这部分氨基酸就会穿过阴离子膜向正极移动;反之,当氨基酸溶液的pH小于pI时,氨基酸中的——COO结合质子,使平衡左移,这时氨基酸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存在,若在电场中,这部分氨基酸则向负极移动。因此,采用均相膜电渗析脱盐时,大部分氨基酸主要随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穿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浓水室的盐水中;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时,氨基酸同样随阴阳离子分别穿过阴阳离子膜迁移到酸碱收集室中,均无法达到收集提取无盐氨基酸的目的。
综上所述,生产无盐复合氨基酸需要考虑诸多因素,除此之外,虽然无盐复合氨基酸在食品安全和土壤保护等领域的意义重大,但在其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清洁环保并且成本适宜,才能立足于市场,得到大范围推广,带来经济利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利用生产胱氨酸母液来合理、高效、环保的提取制备17种无盐氨基酸的装置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双极膜电渗析系统、混合室及均相膜电渗析系统,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和均相膜电渗析系统均分别由两侧的电极室及夹在两电极室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腔室单元构成,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与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中的每室均分别与循环泵和收集箱形成相应的循环回路,所述混合室用于调节酸性母液和碱性母液的混合液的pH。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每个所述腔室单元由依次排列的酸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碱性母液循环室一、碱循环室一、酸循环室二、酸性母液循环室三、碱性母液循环室二、碱性母液循环室三、碱循环室二构成;与所述酸循环室一相邻的电极室为阳极室,所述阳极室与酸循环室一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与所述碱循环室二相邻的电极室为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与碱循环室二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所述酸循环室一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一之间、酸性母液循环室一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二之间、酸循环室二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之间及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阴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酸性母液循环室二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之间、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与碱循环室一之间、碱性母液循环室二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之间及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与碱循环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阳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酸性母液的pH范围为2.5-3,所述碱性母液的pH范围为 10.5-11;若有多个腔室单元,相邻腔室单元以双极膜为间隔。
进一步地,在所述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中,每个所述腔室单元由依次排列的浓水室一、淡水室一、浓水室二、淡水室二及浓水室三构成;与所述浓水室一相邻的电极室为阳极室,所述阳极室与浓水室一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与所述浓水室三相邻的电极室为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与浓水室三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所述浓水室一与淡水室一之间、浓水室二与淡水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阳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淡水室一与浓水室二之间、淡水室二与浓水室三之间均分别一阴离子交换膜为间隔;若有多个腔室单元,相邻腔室单元以双极膜为间隔或直接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室设有酸性母液入口和碱性母液入口,所述酸性母液入口与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的酸性母液收集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碱性母液入口与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的碱性母液收集箱也通过管路连接,两所述管路上均分别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室还设有混合液出口,所述混合液出口与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中的母液收集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和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中,两电极室中均分别加有 0.2%Na2SO4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循环回路中还包括流量计。
进一步的,在所述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中,浓水室一、浓水室二及浓水室三浓水室中均分别加有水溶液。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由于胱氨酸母液中含有17中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其中等电点最低的为天门冬氨酸pI=3,等电点最高的为精氨酸pI=10.8,因此将胱氨酸母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调节pH为2.5-3作为酸性母液并注入酸性母液收集箱,另一部分调节pH 为10.5-11作为碱性母液并注入碱性母液收集箱。
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通过直流电,并启动各室的循环泵,酸性母液被吸入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和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中,由于酸性母液的pH值小于母液中全部氨基酸的等电点,因此氨基酸全部带正电荷而不会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酸循环室一或酸循环室二中,而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及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中的阴离子则透过阴离子交换膜与双极膜上产生的氢离子结合在酸循环室一或酸循环室二中形成酸溶液,酸性母液循环室二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随母液中的阳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中,阳离子又继续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碱循环室一中,阳离子与双极膜上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作用生产成碱溶液,而氨基酸进入碱性母液循环室一后,由正电荷转变成负电荷,不会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碱循环室一中,而是全部截留在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中。
碱性母液被吸入酸性母液循环室一、碱性母液循环室二和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中,由于碱性母液的pH值大于母液中全部氨基酸的等电点,因此氨基酸全部带负电荷而不会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碱循环室一或碱循环室二中,而碱性母液循环室一、碱性母液循环室二及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中的阳离子则透过阳离子交换膜与双极膜上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在碱循环室一或碱循环室二中形成碱溶液,碱性母液循环室二中带负电荷的氨基酸随母液中的阴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中,阴离子又继续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酸循环室二中,阴离子与双极膜上产生的氢离子作用生产成酸溶液;而氨基酸进入酸性母液循环室三后,由负电荷转变成正电荷,不会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酸循环室一中,而是全部截留在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中。
各室与其连接的循环泵和收集箱分别形成循环回路,其中,所有腔室单元的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及酸性母液循环室三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酸性母液收集箱;所有腔室单元的碱性母液循环室一、碱性母液循环室二及碱性母液循环室三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碱性母液收集箱;所有腔室单元的酸循环室一和酸循环室二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酸液收集箱;所有腔室单元的碱循环室一和碱循环室二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碱液收集箱;
当检测酸性母液收集箱中的阴离子和碱性溶液收集箱中的阳离子时达到要求目标时,将两部分母液加入混合室内进行中和,调节混合后的母液到中性,其中复合氨基酸的pH在5-6 左右,混合时酸碱溶液中和会形成少量的新的盐分;
随后,将中和后混合室中的母液加入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中进行脱盐处理,在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中通过直流电,并启动各室的循环泵,母液被吸入淡水室中,母液中的阳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和阳离子在浓水室中结合形成盐,其中少量氨基酸会进入浓水室,但浓水室中的溶液最后会全部返回原母液中循环使用,不使氨基酸流失,同时解决了废水处理问题;
各室与其连接的循环泵和收集箱分别形成循环回路,其中,所有腔室单元的浓水室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盐水收集箱;所有腔室单元的淡水室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母液收集箱;
均相膜电渗析系统脱盐处理完毕后母液收集箱中即无盐复合氨基酸溶液,经过常规后续处理(喷雾干燥)即可得到无盐复合氨基酸产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胱氨酸母液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调节pH为2.5-3的酸性母液,另一部分调节pH为10.5-11的碱性母液,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系统除盐,这样氨基酸就不会流失到酸溶液或碱溶液中去,从而达到全部提取的目的,同时还能达到回收酸碱的目的;通过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的脱盐,另一方面盐水汇入原母液中循环利用能够解决废水处理的问题;
2.胱氨酸母液的盐分含量通常为15%-18%,而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对含盐量2%-20%的氨基酸溶液起到脱盐的作用;
3.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安全隐患,无噪音,易于自动化生产,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正常运行,实施操作简单,且可根据产量或脱盐量,增减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和均相膜电渗析系统的腔室单位数量,并相应的增减膜的数量,还可以通过改变膜的有效面积来改变产量或脱盐量;
4.本发明回收的碱溶液浓度可达4-6mol/L,满足胱氨酸生产使用浓度,也可通过浓缩制得高浓度的碱溶液,回收的酸溶液浓度可达4-6mol/L,也完全可用于胱氨酸生产,有利于减小生产成本,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
5.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有利于实现无盐复合氨基酸的安全环保生产,并解决其向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的瓶颈,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双极膜电渗析系统、2-混合室、3-均相膜电渗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双极膜电渗析系统 1、混合室2及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和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均分别由两侧的电极室及夹在两电极室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腔室单元构成,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 与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的每室均分别与循环泵和收集箱形成相应的循环回路所述混合室2 用于调节酸性母液和碱性母液的混合液的pH。
在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每个所述腔室单元由依次排列的酸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碱性母液循环室一、碱循环室一、酸循环室二、酸性母液循环室三、碱性母液循环室二、碱性母液循环室三、碱循环室二构成;与所述酸循环室一相邻的电极室为阳极室,所述阳极室与酸循环室一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与所述碱循环室二相邻的电极室为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与碱循环室二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所述酸循环室一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一之间、酸性母液循环室一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二之间、酸循环室二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之间及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阴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酸性母液循环室二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之间、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与碱循环室一之间、碱性母液循环室二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之间及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与碱循环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阳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酸性母液的pH范围为2.5-3,所述碱性母液的pH范围为10.5-11;若有多个腔室单元,相邻腔室单元以双极膜为间隔;
在所述均相膜电渗析系统中,每个所述腔室单元由依次排列的浓水室一、淡水室一、浓水室二、淡水室二及浓水室三构成;与所述浓水室一相邻的电极室为阳极室,所述阳极室与浓水室一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与所述浓水室三相邻的电极室为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与浓水室三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所述浓水室一与淡水室一之间、浓水室二与淡水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阳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淡水室一与浓水室二之间、淡水室二与浓水室三之间均分别一阴离子交换膜为间隔;若有多个腔室单元,相邻腔室单元以双极膜为间隔或直接依次设置;
以胱氨酸母液中含有浓度17%的NaCl为例,由于胱氨酸母液中含有17中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其中等电点最低的为天门冬氨酸pI=3,等电点最高的为精氨酸pI=10.8,因此将胱氨酸母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调节pH为2.5-3作为酸性母液并注入酸性母液收集箱,另一部分调节pH为10.5-11作为碱性母液并注入碱性母液收集箱。
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通过直流电,并启动各室的循环泵,酸性母液被吸入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和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中,由于酸性母液的pH值小于母液中全部氨基酸的等电点,因此氨基酸全部带正电荷而不会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酸循环室一或酸循环室二中,而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及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中的Cl-则透过阴离子交换膜与双极膜上产生的H+结合在酸循环室一或酸循环室二中形成HCl溶液,酸性母液循环室二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随母液中的Na+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中,Na+又继续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碱循环室一中,Na+与双极膜上产生的OH-作用生产成NaOH溶液;
碱性母液被吸入碱性母液循环室一、碱性母液循环室二和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中,由于碱性母液的pH值大于母液中全部氨基酸的等电点,因此氨基酸全部带负电荷而不会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碱循环室一或碱循环室二中,而碱性母液循环室一、碱性母液循环室二及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中的Na+则透过阳离子交换膜与双极膜上产生的OH-结合在碱循环室一或碱循环室二中形成NaOH溶液,碱性母液循环室二中带负电荷的氨基酸随母液中的Cl-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中,Cl-又继续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到酸循环室二中,阴离子与双极膜上产生的H+作用生产成HCl溶液;
各室与其连接的循环泵和收集箱分别形成循环回路,其中,所有腔室单元的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及酸性母液循环室三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酸性母液收集箱;所有腔室单元的碱性母液循环室一、碱性母液循环室二及碱性母液循环室三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碱性母液收集箱;所有腔室单元的酸循环室一和酸循环室二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酸液收集箱;所有腔室单元的碱循环室一和碱循环室二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碱液收集箱;
当检测酸性母液收集箱中的Cl-和碱性溶液收集箱中的Na+时达到要求目标时,将两部分母液加入混合室2内进行中和,调节混合后的母液到中性,其中复合氨基酸的pH在5-6左右,混合时酸碱溶液中和会形成少量的NaCl;
随后,将中和后混合室2中的母液加入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进行脱盐处理,在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通过直流电,并启动各室的循环泵,母液被吸入淡水室中,母液中的Na+透过阳离子交换膜,Cl-透过阴离子交换膜,Cl-和Na+在浓水室中结合形成NaCl,其中少量氨基酸会进入浓水室,但浓水室中的溶液最后会全部返回原母液中循环使用,不使氨基酸流失,同时解决了废水处理问题;
各室与其连接的循环泵和收集箱分别形成循环回路,其中,所有腔室单元的浓水室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盐水收集箱;所有腔室单元的淡水室均可以共用一个循环泵和一个母液收集箱;
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脱盐处理完毕后母液收集箱中即无盐复合氨基酸溶液,经过常规后续处理(喷雾干燥)即可得到无盐复合氨基酸产品。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室2设有酸性母液入口和碱性母液入口,所述酸性母液入口与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的酸性母液收集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碱性母液入口与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的碱性母液收集箱也通过管路连接,两所述管路上均分别设有控制阀,所述混合室2还设有混合液出口,所述混合液出口与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的母液收集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酸性母液和碱性母液先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循环,当检测酸性母液收集箱中的阴离子和碱性溶液收集箱中的阳离子时达到要求目标时,通过控制阀控制酸性母液和碱性母液进入混合室2,调节混合后的母液到中性,其中复合氨基酸的pH在5-6左右,通过控制阀使混合母液经过管路进入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的母液收集箱中进行脱盐,即混合室2起到过渡作用。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和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两电极室中均分别加有0.2%的Na2SO4溶液,用于导电,所述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所述浓水室一、浓水室二及浓水室三中均分别浓水室中加有水溶液用于导电,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循环回路中还包括流量计,便于生产中间控制,母液进入装置运行后,还可利用氯度计可快速检测原液中氯离子含量,根据测量数据指导生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混合室(2)及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和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均分别由两侧的电极室及夹在两电极室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腔室单元构成,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与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的每室均分别与循环泵和收集箱形成相应的循环回路,所述混合室(2)用于调节酸性母液和碱性母液的混合液的p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每个所述腔室单元由依次排列的酸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一、酸性母液循环室二、碱性母液循环室一、碱循环室一、酸循环室二、酸性母液循环室三、碱性母液循环室二、碱性母液循环室三、碱循环室二构成;与所述酸循环室一相邻的电极室为阳极室,所述阳极室与酸循环室一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与所述碱循环室二相邻的电极室为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与碱循环室二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所述酸循环室一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一之间、酸性母液循环室一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二之间、酸循环室二与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之间及酸性母液循环室三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阴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酸性母液循环室二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之间、碱性母液循环室一与碱循环室一之间、碱性母液循环室二与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之间及碱性母液循环室三与碱循环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阳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酸性母液的pH范围为2.5-3,所述碱性母液的pH范围为10.5-11;若有多个腔室单元,相邻腔室单元以双极膜为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每个所述腔室单元由依次排列的浓水室一、淡水室一、浓水室二、淡水室二及浓水室三构成;与所述浓水室一相邻的电极室为阳极室,所述阳极室与浓水室一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与所述浓水室三相邻的电极室为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与浓水室三之间以双极膜为间隔;所述浓水室一与淡水室一之间、浓水室二与淡水室二之间均分别以阳离子交换膜为间隔,所述淡水室一与浓水室二之间、淡水室二与浓水室三之间均分别一阴离子交换膜为间隔;若有多个腔室单元,相邻腔室单元以双极膜为间隔或直接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2)设有酸性母液入口和碱性母液入口,所述酸性母液入口与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的酸性母液收集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碱性母液入口与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的碱性母液收集箱也通过管路连接,两所述管路上均分别设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2)还设有混合液出口,所述混合液出口与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的母液收集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极膜电渗析系统(1)中和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两电极室中均分别加有0.2%Na2SO4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循环回路中还包括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相膜电渗析系统(3)中,浓水室一、浓水室二及浓水室三中均分别加有水溶液。
CN201910917649.2A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Pending CN1107763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7649.2A CN110776387A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7649.2A CN110776387A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6387A true CN110776387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7649.2A Pending CN110776387A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63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6779A (zh) * 2021-09-13 2022-10-28 上海三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左旋肉碱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230A (zh) * 2006-06-14 2006-11-22 天津科技大学 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苏氨酸的方法
CN101967106A (zh) * 2010-09-01 2011-02-09 河北宏源化工有限公司 采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技术处理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脱盐母液的方法
CN102838240A (zh) * 2012-09-28 2012-12-26 武汉大学 羧甲司坦生产废水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06582293A (zh) * 2016-12-13 2017-04-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氨基酸生产的二氧化碳辅助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及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230A (zh) * 2006-06-14 2006-11-22 天津科技大学 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苏氨酸的方法
CN101967106A (zh) * 2010-09-01 2011-02-09 河北宏源化工有限公司 采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技术处理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脱盐母液的方法
CN102838240A (zh) * 2012-09-28 2012-12-26 武汉大学 羧甲司坦生产废水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06582293A (zh) * 2016-12-13 2017-04-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氨基酸生产的二氧化碳辅助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及生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6779A (zh) * 2021-09-13 2022-10-28 上海三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左旋肉碱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2170B (zh) 一种牛磺酸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Recovery of hydrochloric acid from simulated chemosynthesis aluminum foils wastewater: An integration of diffusion dialysis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dialysis
CN106976936A (zh) 一种利用选择性电渗析从沼液中分离浓缩养分的方法
CN102674930A (zh) 含氨基酸大量元素型水溶肥料固体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10909A (zh) 一种海洋生物钙镁肥的制备方法
CN105126742A (zh) 一种利用改性高岭土吸附剂处理含氟废水的方法
CN103540635A (zh) 一种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备工艺
CN104911240A (zh) 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中联产胶原钙和多肽的生产工艺
CN102659189A (zh) 一种酸洗废液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01648982B (zh) 一种从硫酸庆大霉素脱色后的废活性炭中回收庆大霉素的方法
CN110776387A (zh)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CN104069831B (zh) 一种高效除硝酸盐颗粒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3164A (zh) 一种肠衣-肝素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CN210825989U (zh) 一种利用胱氨酸生产废液制备无盐复合氨基酸的装置
CN105170124A (zh) 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伊利石的改性方法
CN101607996A (zh) 海洋贝类多糖脱除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CN1136029A (zh) 味精废液处理方法
CN104292361A (zh) 钙凝-螯合剂法从活性染料印花废水中回收海藻酸钠
CN103951116A (zh) 一种处理肠衣加工废水的方法及处理产物的应用
CN104310441A (zh) 一种硝酸钾联产氯化铵生产中反应热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4480487B (zh) 一种清洗湿法磷酸浓缩系统用水封闭循环利用方法
CN104892795A (zh) 一种壳聚糖与海藻肥联合生产方法
CN105504099A (zh) 一种低硫酸根含量琼脂的制备方法
CN105746887A (zh) 水溶性小肽微量元素螯合物的生产方法
CN111892227A (zh) 一种辅助强化含磷废水除磷及回收磷的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