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4649A -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4649A
CN110764649A CN201911007632.XA CN201911007632A CN110764649A CN 110764649 A CN110764649 A CN 110764649A CN 201911007632 A CN201911007632 A CN 201911007632A CN 110764649 A CN110764649 A CN 110764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attached
attaching
liquid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76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76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46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4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4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该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显示单元的表面上设置固态光学胶层,形成第一待贴合结构;在触控单元的表面上设置液态粘结层,形成第二待贴合结构;将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形成贴合结构,其中,第一待贴合结构的固态光学胶层和第二待贴合结构的液态粘结层接触。在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的贴合过程中,无需采用真空贴合设备进行贴合,只要将二者的部分贴合在一起,通过液态粘结层与固态光学胶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后续自动贴合在一起,且贴合的过程中实现自动排泡,该贴合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贴合的成本,尤其适用于大尺寸触控显示组件领域。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摸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商业显示的发展,对显示的视觉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大屏全贴合触控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全贴合触控显示组件主要包括触控单元(Touch Panel,,简称TP)、光学胶与显示单元,触控显示组件与主机交互实现触摸控制。其中,如何把触控单元与显示单元全贴合在一起,无疑是生产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传统的触控显示领域中,显示单元与触控单元一般通过固态光学胶层贴合在一起,且这种硬贴硬全贴合技术需要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才能排除显示单元与触控单元之间的气泡,在大气中很难实现,并且真空贴合设备体型较大,能耗较多,成本较高,并且抽真空时间是产能的一大瓶颈,造成较多的能源消耗,且待贴合触控显示组件的尺寸越大成本越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组件在真空环境中进行贴合时,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组件的贴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显示单元的表面上设置固态光学胶层,形成第一待贴合结构;在触控单元的表面上设置液态粘结层,形成第二待贴合结构,所述液态粘结层的材料包括固化剂和粘结剂;将所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形成贴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待贴合结构的所述固态光学胶层和所述第二待贴合结构的液态粘结层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包括丙烯酸类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液态粘结层中,所述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90%~95%,所述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5%~10%。
进一步地,所述液态粘结层的光学折射率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折射率的差值在0~0.3之间。
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包括:将所述固态光学胶层的第一预定区域和对应的所述液态粘结层的第二预定区域贴合,所述第一预定区域为所述固态光学胶层的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表面的第一边缘区域,第二预定区域为所述液态粘结层的远离所述触控单元的表面的第二边缘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固态光学胶层的表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显示单元的表面积,所述液态粘结层的表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触控单元的表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贴合结构进行预定处理,得到触控显示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处理包括至少以下之一:热固化处理、紫外光固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包括至少以下之一:光固化剂、热固化剂。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组件,所述触控显示组件由任一种所述的贴合方法制成。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触控单元上并不设置常规的固态光学胶层,而是设置液态粘结层,该液态粘结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的贴合过程中,无需采用真空贴合设备进行贴合,只要将二者的部分贴合在一起,通过液态粘结层与固态光学胶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后续自动贴合在一起,且贴合的过程中实现自动排泡,且该贴合过程在在大气中就可以实现,无需在真空中进行,相比于传统的硬贴硬技术需要真空贴合设备进行贴合的方式,该贴合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贴合的成本,尤其适用于大尺寸触控显示组件领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组件的贴合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待贴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待贴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贴合过程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组件固化处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显示单元;2、固态光学胶层;3、第一待贴合结构;4、触控单元;5、液态粘结层;6、第二待贴合结构;7、贴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显示单元与触控单元一般通过固态光学胶层贴合在一起,且这种硬贴硬全贴合技术需要在真空贴合设备进行贴合,才能排出显示单元与触控单元之间的气泡,这导致该贴合方法成本较高,为了解决如上贴合方法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触控显示组件的贴合方法。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组件的贴合方法,如图1所示,为一种触控显示组件的贴合方法流程图,该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在显示单元的表面上设置固态光学胶层,形成第一待贴合结构;
步骤S102,在触控单元的表面上设置液态粘结层,形成第二待贴合结构,上述液态粘结层的材料包括固化剂和粘结剂,液态粘结层为液态的粘结层;
步骤S103,将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形成贴合结构,其中,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的上述固态光学胶层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的液态粘结层接触。
该贴合方法中,首先,在显示单元的表面上设置固态光学胶层,形成第一待贴合结构;然后,通过在触控单元的表面上设置液态粘结层;最后,将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形成贴合结构。该方法中,在触控单元上并不设置常规的固态光学胶层,而是设置液态粘结层,该液态粘结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的贴合过程中,无需采用真空贴合设备进行贴合,只要将二者的部分贴合在一起,通过液态粘结层与固态光学胶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后续自动贴合在一起,且贴合的过程中实现自动排泡,且该贴合过程在在大气中就可以实现,无需在真空中进行,相比于传统的硬贴硬技术需要真空贴合设备进行贴合的方式,该贴合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贴合的成本,尤其适用于大尺寸触控显示组件领域。
为了达到更好的贴合效果,本申请的粘结剂为高疏水性低分子聚合物,且表征疏水性的疏水性水滴角的范围为,90°<疏水性水滴角<180°,粘结剂可以为任何满足上述范围的物质,具体可以为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有机硅类的物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固态光学胶等选择合适的粘结剂。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粘结剂包括丙烯酸类物质,丙烯酸类物质起到稀释液态粘结层的作用,使得液态粘结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粘结剂与固态光学胶层中的光学胶的相似度较高,从而可以使得上述液态粘结层与固态光学胶层达到很好的互溶效果。
优选地,上述粘结剂包括的丙烯酸类物质为丙烯酸异冰片酯(简称为IBOA),此物质外观清澈透明,表面张力较大,较大的表面张力可以使得液态粘结层均匀地铺设在触控单元的表面,且该粘结剂与固态光学胶层中的光学胶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液态粘结层与固态光学胶层更容易贴合,排泡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粘结剂还可以为除丙烯酸异冰片酯以外的其他适用于本方案的物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物质。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液态粘结层中,上述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90%~95%,上述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5%~10%。通过将粘结剂和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设置在上述的范围内,可以使得粘结剂与固态光学胶层有较好的粘合效果,并使得固化剂有较好的固化效果,进而实现较好的粘合和较好的固化。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液态粘结层的光学折射率与上述显示单元的折射率的差值在0~0.3之间。这样使得液态粘结层的折射率与显示单元的折射率的差值较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该液态粘结层的光学折射效果,不会影响到显示单元的光学折射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显示单元较好的显示效果。
为了使显示单元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本申请的更为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液态粘结层的光学折射率等于上述显示单元的光学折射率。具体地,由于显示单元一般采用玻璃,所以将上述液态粘结层的光学折射率设置为等于玻璃的光学折射率1.5。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将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包括:将上述固态光学胶层的第一预定区域和对应的上述液态粘结层的第二预定区域贴合,上述第一预定区域为上述固态光学胶层的远离上述显示单元的表面的第一边缘区域,第二预定区域为上述液态粘结层的远离上述触控单元的表面的第二边缘区域,第一预定区域和第二预定区域为对应的区域,即二者是该对应贴合的区域。该方案中,将第一待贴合结构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对应的边缘区域贴合,可以简化二者贴合时的对准过程,且操作更简单,使得贴合效果更好,在将对应的边缘区域贴合后,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的其他区域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的其他区域自动贴合。
具体地,上述的第一边缘区域和第二边缘区域可以为左边缘区域,使得固态光学胶层和液态粘结层的对应的左边缘区域对齐,再配合相应的定位片、限位装置和其他工具,使得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从左边缘起完全贴合,具体可以将工作台倾斜一定的角度配合贴合,进而达到较好的贴合效果,避免贴合过程中气泡的产生。
当然,本申请中的贴合过程中,并不限于将边缘区域设置为左边缘区域,若触控单元的材质硬度较低可以将边缘区域设置的较大一些,本领域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边缘区域的大小。
为了进一步简化固态光学胶层和液态粘结层的贴合过程,且更好地实现自动排泡,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固态光学胶层的表面积大于或者等于上述显示单元的表面积,上述液态粘结层的表面积大于或者等于上述触控单元的表面积。具体地,在固态光学胶层的表面积大于上述显示单元的表面积的情况下,设置固态光学胶层的四边分别大于对应的显示单元的四边0.5~1.0mm,设置液态粘结层的四边分别大于或者等于对应的触控单元的四边0~0.5mm。通过合理设置四边的宽度,可以实现较容易的贴合,且达到较好的贴合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固态光学胶层也可以设置在触控单元的表面上,对应的液态粘结层设置在显示单元的表面上,固态光学胶层和液态粘结层的具体位置如何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置方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贴合方法还包括:对上述贴合结构进行预定处理,得到触控显示组件。由于液态粘结层为液态结构层,在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后,还需要对形成的贴合结构进行预定处理,即对固化剂进行预定处理,从而达到更好地贴合效果。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预定处理包括至少以下之一:热固化处理、紫外光固化处理。具体选择热固化处理还是紫外光固化处理与所选择的固化剂的类型有关,若选择光固化剂可以对应选择紫外光固化处理,若选择热固化剂可以对应选择热固化处理。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为自然固化处理。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固化剂包括至少以下之一:光固化剂、热固化剂。为了使得液态粘结层较好地固化,需要在液态粘结层中加入固化剂,具体地,光固化剂可以为紫外光固化剂(吸收紫外光区250~420nm)和可见光固化剂(吸收可见光区400~700nm),当光固化剂选用紫外光固化剂时,上述预定处理对应选用紫外光固化处理,当光固化剂选用可见光固化剂时,上述预定处理对应选用自然固化处理,按反应原理光固化剂包括离子型光固化剂和自由基型光固化剂;热固化剂可以为高温固化剂和低温固化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固化剂。
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液态粘结层与固态光学胶层因液态粘结层的疏水性协助贴合过程中的排泡,贴合后因为加入的固化剂自由基或环氧基照光或受热后释放自由基或酸使聚合物开环开始胶秥,使分子键交联促使第一待贴合结构与第二待贴合结构粘合并便于第二待贴合结构固化。
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组件,上述触控显示组件由任一种上述的方法制成。利用本申请的贴合方法制成的触控显示组件,无需在真空中进行贴合处理,成本较低,尤其适用于大尺寸的触控显示组件。
实施例
该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控显示组件的贴合方法,如图1至图5所示,该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在显示单元1的表面上设置固态光学胶层2,形成第一待贴合结构3,如图2所示,其中,固态光学胶层为OCA胶层;
步骤S202,在触控单元4的表面上设置液态粘结层5,形成第二待贴合结构6,上述液态粘结层5的材料包括固化剂和粘结剂(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粘结剂为丙烯酸异冰片酯,此物质外观清澈透明,表面张力较大,较大的表面张力可以使得液态粘结层5均匀地铺设在触控单元4的表面,液态粘结层5与固态光学胶层2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液态粘结层5与固态光学胶层2更容易贴合,排泡效果更好,且固化剂为光固化剂,具体芳香族类物质。
上述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90%,上述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10%,通过将粘结剂和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内,可以实现较好的粘合效果和较好的固化效果。上述液态粘结层5的光学折射率等于玻璃的上述光学折射率1.5,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步骤S203,将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3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6贴合,形成贴合结构7,其中,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3的上述固态光学胶层2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6的液态粘结层5接触,如图4所示,将固态光学胶层2和液态粘结层5从左边缘开始贴合。
步骤S204,对贴合结构7进行固化处理,选用热固化处理,如图5所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贴合方法,首先,在显示单元的表面上设置固态光学胶层,形成第一待贴合结构;然后,通过在触控单元的表面上设置液态粘结层;最后,将上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上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形成贴合结构。该方法中,在触控单元上并不设置常规的固态光学胶层,而是设置液态粘结层,该液态粘结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的贴合过程中,无需采用真空贴合设备进行贴合,只要将二者的部分贴合在一起,通过液态粘结层与固态光学胶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第一待贴合结构和第二待贴合结构后续自动贴合在一起,且贴合的过程中实现自动排泡,且该贴合过程在在大气中就可以实现,无需在真空中进行,相比于传统的硬贴硬技术需要真空贴合设备进行贴合的方式,该贴合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贴合的成本,尤其适用于大尺寸触控显示组件领域。
2)、本申请的触控显示组件,利用本申请的贴合方法制成,无需在真空中进行贴合处理,成本较低,尤其适用于大尺寸的触控显示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组件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显示单元的表面上设置固态光学胶层,形成第一待贴合结构;
在触控单元的表面上设置液态粘结层,形成第二待贴合结构,所述液态粘结层的材料包括固化剂和粘结剂;
将所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形成贴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待贴合结构的所述固态光学胶层和所述第二待贴合结构的液态粘结层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丙烯酸类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粘结层中,所述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90%~95%,所述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粘结层的光学折射率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折射率的差值在0~0.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待贴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待贴合结构贴合,包括:
将所述固态光学胶层的第一预定区域和对应的所述液态粘结层的第二预定区域贴合,所述第一预定区域为所述固态光学胶层的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表面的第一边缘区域,第二预定区域为所述液态粘结层的远离所述触控单元的表面的第二边缘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光学胶层的表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显示单元的表面积,所述液态粘结层的表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触控单元的表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贴合结构进行预定处理,得到触控显示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处理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热固化处理、紫外光固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光固化剂、热固化剂。
10.一种触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组件由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方法制成。
CN201911007632.XA 2019-10-22 2019-10-22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Pending CN110764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7632.XA CN110764649A (zh) 2019-10-22 2019-10-22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7632.XA CN110764649A (zh) 2019-10-22 2019-10-22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4649A true CN110764649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7632.XA Pending CN110764649A (zh) 2019-10-22 2019-10-22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464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3949A (zh) * 2013-04-26 2013-07-17 信利光电(汕尾)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及其贴合方法
JP2013253160A (ja) * 2012-06-06 2013-12-19 Soken Chem & Eng Co Ltd 導電膜用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および該積層体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CN105934492A (zh) * 2014-01-29 2016-09-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片材
CN207742650U (zh) * 2017-12-12 2018-08-17 赣州市德普特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智能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53160A (ja) * 2012-06-06 2013-12-19 Soken Chem & Eng Co Ltd 導電膜用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および該積層体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CN103203949A (zh) * 2013-04-26 2013-07-17 信利光电(汕尾)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及其贴合方法
CN105934492A (zh) * 2014-01-29 2016-09-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片材
CN207742650U (zh) * 2017-12-12 2018-08-17 赣州市德普特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智能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7068B (zh) 增強之液晶顯示系統和方法
CN106379023B (zh) 一种曲面屏幕和平面显示模组全贴合的方法及一体屏
TWI581133B (zh) 觸控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KR20200068026A (ko) 곡선면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방법
CN109709693B (zh) 显示屏全贴合方法及显示器
WO2021004051A1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9968790A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点胶贴合方法
CN108417145A (zh) 一种显示器全贴合工艺
KR10134253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리페어 방법
CN10504543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857444A (zh) Gff式触控屏贴合工艺及触控屏
CN109036138A (zh) 柔性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背板
TW201433857A (zh) 顯示面板製造方法與系統
US975985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0257208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892736A (zh) 光学胶、面板以及基板贴合方法
JP5362072B2 (ja) ワークの貼り合わせ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202829924U (zh) 一种触摸屏光学透明胶膜
CN104827744B (zh) 面板贴合方法、面板总成及电子装置
CN104730609B (zh) 一种偏光片及应用该偏光片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64649A (zh)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JP2023181296A (ja) 調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430070B1 (ko) 점착 레진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1702402B (zh) 防溢胶装置及使用该防溢胶装置的基板贴合方法
JP2010257205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