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7708A -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7708A
CN110757708A CN201911120832.6A CN201911120832A CN110757708A CN 110757708 A CN110757708 A CN 110757708A CN 201911120832 A CN201911120832 A CN 201911120832A CN 110757708 A CN110757708 A CN 110757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otating shaft
external
gear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08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大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Qu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Qu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Qu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Qu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08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7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7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7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2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3/24Calend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44Compression mean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3/46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L2007/002Panels; Plates;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结构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平行设置在中间滚筒的两侧,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该滚筒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配合多种外部设备使用,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该结构还增大了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在该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方法多样,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滚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滚筒是在生产过程中常常用到的结构,可以用来实现挤压、输送、收卷等功能。目前,为了根据生产线或设备而设计出配合生产线或设备的滚筒结构,虽然这种滚筒结构针对性强,但是在应用在不同的生产线时需要对滚筒结构进行一一改进,也会需要频繁的更换滚筒,工作量繁重,对于该现有的滚筒结构本身受用范围窄。在现有技术中,常常会采用到如下两种滚筒结构:
(1)卧式滚筒结构,其包括左滚筒和右滚筒,且左滚筒和右滚筒之间形成将物料挤压成片的第一空间,左滚筒和右滚筒之间设有容物料进入的第一进口,以及容片材出去的第一出口;第一进口上方会设有挤出机,挤出机将物料挤出,物料自动下垂流进第一进口,左滚筒和右滚筒都是一直滚动的,物料在进到第一空间内被左滚筒和右滚筒挤压初步成片,从第一出口中出来;这种类型的滚筒结构在与挤出机配合使用时,挤出机只能安装在该结构的上方,若是要配合另一种外部机构,例如收卷机构,那么需要重新更换组装滚筒,该结构的功能单一,使用范围窄;而且,在进行挤压工作时,左滚筒和右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会使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不够。
(2)立式滚筒结构,其包括上滚筒和下滚筒,且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形成将物料挤压成片的第二空间,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设有容物料进入的第二进口,以及容片材出去的第二出口;第二进口的侧边会设有挤出机,挤出机将物料挤出,由于物料具有重力,受重力影响会自动下垂,此时需要人工将物料引到第二进口,物料在进到第二空间内被上滚筒和下滚筒挤压初步成片,从第二出口中出来;通常,该结构通常用来与挤出机和后道工序(如成型机)配合使用,挤出机和后道工序分设于该结构的左右两侧,配合使用的装置单一,功能单一,使用范围窄;而且,在进行挤压时,上滚筒和下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会使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不够。
另外,现有技术中常常对滚筒进行组合来实现需要的功能,但是通常仅仅只是单一用来实现单一的功能,配合单一类型的设备使用,例如仅仅只是运输功能,或者仅仅只是挤压功能,使用范围依然受限。
如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910372895.4)公开了一种滚筒传送装置,包括用于转动并传输物料的滚筒组件以及设置在滚筒组件两端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设有用于增大支撑面积的支撑块;滚筒组件包括与支撑柱之间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由多个矩形板交叉连接构成,所述固定架顶部通过第一固定轴转动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邻的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最右侧的第二固定轴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同轴设置有驱动辊和传动齿轮,相邻的第二固定轴之间通过齿条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通过皮带与其两侧的滚筒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和滚筒上都设有与皮带相配合的皮带槽;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固定轴端部固定配合且用于承载其重量的承载调节部件。该发明通过滚筒传输,消除了现有传输带表面不够平滑的弊端,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另外还通过设置的承载调节部件完成对每个滚筒的承载力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相应的滚筒在受压下无法转动,且不会影响其他滚筒的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又如专利(申请号CN201820168447.3)公开了一种双辊压片机,包括两个挤压滚筒、挤压滚筒两端对称设置的滚筒轴、挤压滚筒两端对称设置的轴承座、轴承座底部所设的机架、机架侧面设的电机支架和电机支架上端所匹配安装的减速电机,所述挤压滚筒的主体由圆柱形管状结构的外筒体与两端封闭的圆柱形管状结构的内筒体组成;挤压滚筒两端的筒毂与滚筒轴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滚筒轴的内孔匹配安装有密封套、端盖和接插管,这种结构使得挤压滚筒的两端可以接插水管,向挤压滚筒送水的同时保证滚筒轴的转动和密封;引导板底部设有内扣的勾状刮刀,这种结构使得从引导板输出的压片既能够得到良好的清洁又不会被刮刀所伤,并且更不会损伤刮刀,该专利有对卧式滚筒结构相关应用。
但是上述的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910372895.4)以及专利(申请号CN201820168447.3)中的滚筒结构功能单一,若是需要配合不同功能类型的装置使用则需要更改整个结构,往往还会受到要配合的装置放置的位置的限制,就上述的结构本身难以配合不同功能类型的装置使用,使用范围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滚筒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配合多种外部设备使用,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该结构还增大了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在该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方法多样,灵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平行设置在中间滚筒的两侧,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滚筒和第三滚筒分别平行位于中间滚筒的两侧,且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左滚筒单元、中间滚筒和右滚筒单元围成底部带缺口的输送空间;相邻的滚筒之间形成挤压间隙,每个挤压间隙都与输送空间贯通;物料从任意的挤压间隙进入,受相邻的滚筒挤压后,途经输送空间,经至少2次挤压之后由滚筒输送从挤压间隙中离去。
在本发明中,该滚筒结构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结构简单;由于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彼此平行,滚筒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对进入挤压间隙中的物料进行压片、压平整,片厚调整,并且将压平后的片材输送出去给外部设备,该滚筒结构左右对称,并且物料可以从任意的挤压间隙进入,这样在将该滚筒结构与外部设备配合使用时,可以将外部设备设置在任意侧(上、左、右),并且可以配合如挤出机、成型机、打杯机、收卷机、放卷机等外部设备使用,不需要改变内部结构,也不用频繁更换滚筒,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配合多种设备使用,相比于现有的滚筒结构,其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另外,倒L型设计,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提升,提高了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
具体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中间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的中心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中间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这样,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转轴转动,由于相邻的齿轮啮合,使剩余的滚筒跟随转动。
具体地,该结构还包括机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中间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分别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安装在机架上;
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位于缺口的下方,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链轮,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辅助链轮,辅助链轮位于缺口与驱动电机之间辅助链轮;
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上还固定安装有左链轮和右链轮,左链轮、右链轮和主动链轮同侧,该结构还包括传动链条,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主动链轮、左链轮和右链轮;辅助链轮与传动链条啮合,并且辅助链轮下压传动链条;
驱动电机启动,带动主动链轮旋转,由传动链条带动左链轮和右链轮以及辅助链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旋转,带动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滚筒和第四滚筒同时转动,最终带动第一滚筒、中间滚筒和第三滚筒转动,驱动传动结构简单、方式简单。机架的设置增加结构的稳定性能。
具体地,该结构还包括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且二者都固定在缺口处;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分别靠近第二滚筒和第四滚筒,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辅助从输送空间进出的物料转向,且增大包裹面,也能够支撑物料,使呈片状的物料不易卡在两相邻的滚筒之间;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与中间滚筒平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多种该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都采用了多功能多滚筒结构,主要有:
方法一: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设置第一外部挤出机(可以是螺杆挤出机)、在右侧直接接轨第一外部生产设备(可以是成型机或打杯机);第一外部挤出机挤出物料,物料自动下垂进入中间滚筒和第三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中,被一次挤压初步成片,贴合在第三滚筒内侧的圆弧面上,再在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中被二次挤压,成片状去第一外部生产设备。
方法二: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设置第二外部挤出机以及第二外部生产设备,第二外部挤出机靠近所述滚筒结构,第二外部挤出机挤出物料,物料被牵引进入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经一次挤压后物料初步成片,之后物料随着第一滚筒的转动,贴合在第一滚筒朝内的圆弧表面上,再随着第一滚筒和中间滚筒的转动再次被挤压,最后离去被牵引到第二外部生产设备;
其中,方法一和方法二可单独进行或同时进行。
方法三: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和上方分别设置外部挤出机一和外部挤出机二,在该滚筒结构的右侧直接接轨外部生产设备一,外部挤出机一和外部挤出机二分别挤出不同的物料一和物料二;
物料一进入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初步压片后被牵引运动到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同时,物料二经过一次压片后也到达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二者汇合拼接,再被压片,最后去往外部生产设备一。
其中,外部挤出机一可移动。
方法四: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设置外部挤出机,左侧设置外部收卷机构,物料经过压片之后到外部收卷机构进行收卷;物料经两次挤压后绕过第一辅助辊、穿过输送空间,进到第一滚筒和中间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进行第3次压片,又进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进行第4次压片,绕过第一辅助辊,去往收卷机。
方法五: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设置放卷机构和外部生产设备,放卷机构将卷材放出,卷材途经该滚筒结构,吸收滚筒热量使片材预热后被输送到外部生产设备。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结构简单,可以配合多种外部设备使用,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该结构还增大了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在该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方法多样,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示例一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示例二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示例三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示例四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示例四中的带简单纹路的两种颜色的片材的举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示例五的使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示例六的使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示例七的使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示例八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本发明所实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包括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2组成的左滚筒单元01、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3和第四滚筒4组成的右滚筒单元02,以及中间滚筒5;左滚筒单元01和右滚筒单元02分别平行设置在中间滚筒5的两侧,并且左滚筒单元01和右滚筒单元02分别与中间滚筒5形成倒L型,也就是说,第一滚筒1、第二滚筒2与第三滚筒3、第四滚筒4共用一个中间滚筒5,并且,第一滚筒1、第二滚筒2与第三滚筒3、第四滚筒4分别跟中间滚筒5形成倒L型;
相邻的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2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相邻的第三滚筒3和第四滚筒4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滚筒1和第三滚筒3分别平行位于中间滚筒4的两侧,且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左滚筒单元01、中间滚筒5和右滚筒单元02围成底部带缺口6的输送空间03;相邻的滚筒之间形成挤压间隙04,每个挤压间隙04都与输送空间03贯通;物料从任意的挤压间隙04进入,受相邻的滚筒挤压后,途经输送空间03,经至少2次挤压之后由滚筒输送从挤压间隙04中离去。
在本发明中,该滚筒结构包括中间滚筒5、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2组成的左滚筒单元01、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3和第四滚筒4组成的右滚筒单元02,并且左滚筒单元01和右滚筒单元02分别与中间滚筒5形成倒L型,结构简单;由于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彼此平行,滚筒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对进入挤压间隙04中的物料进行压片、压平整,片厚调整,并且将压平后的片材输送出去给外部设备,该滚筒结构左右对称,并且物料可以从任意的挤压间隙04进入,这样在将该滚筒结构与外部设备配合使用时,可以将外部设备设置在任意侧(上、左、右),并且可以配合如挤出机、成型机、打杯机、收卷机、放卷机等外部设备使用,不需要改变内部结构,也不用频繁更换滚筒,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配合多种设备使用,相比于现有的滚筒结构,其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另外,倒L型设计,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提升,提高了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筒1、第二滚筒2、中间滚筒5、第三滚筒3和第四滚筒4的中心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21、中间转轴51、第三转轴31和第四转轴41,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21、中间转轴51、第三转轴31和第四转轴41的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图未示)、第二齿轮(图未示)、中间齿轮(图未示)、第三齿轮(图未示)和第四齿轮(图未示),中间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这样,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转轴转动,由于相邻的齿轮啮合,使剩余的滚筒跟随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结构还包括机架7,第一滚筒1、第二滚筒2、中间滚筒5、第三滚筒3和第四滚筒4分别通过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21、中间转轴51、第三转轴31和第四转轴41安装在机架7上;
机架7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图未示),驱动电机位于缺口6的下方,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链轮05,机架7上还固定安装有辅助链轮06,辅助链轮06位于缺口6与驱动电机之间;
第二转轴21和第四转轴41上还固定安装有左链轮07和右链轮08,左链轮07、右链轮08和主动链轮05同侧,该结构还包括传动链条09,通过传动链条09连接主动链轮05、左链轮07和右链轮08;辅助链轮06与传动链条09啮合,并且辅助链轮06下压传动链条09;
驱动电机启动,带动主动链轮05旋转,由传动链条09带动左链轮07和右链轮08以及辅助链轮06旋转,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21和第四转动轴41旋转,带动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滚筒2和第四滚筒4同时转动,最终带动第一滚筒1、中间滚筒5和第三滚筒3转动,驱动传动结构简单、方式简单。机架7的设置增加结构的稳定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该结构还包括第一辅助辊8和第二辅助辊9,且二者都固定在缺口6处;第一辅助辊8和第二辅助辊9分别靠近第二滚筒2和第四滚筒4,第一辅助辊8和第二辅助辊9辅助从输送空间03进出的物料的转向,且增大包裹面,也能够支撑物料,使呈片状的物料不易卡在两相邻的滚筒之间;第一辅助辊8和第二辅助辊9与中间滚筒5平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都采用了多功能多滚筒结构,主要有以下具体示例:
示例一:如图2,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设置外部挤出机A1,在该滚筒结构的右侧直接接轨外部生产设备B1(如成型机),外部挤出机A1挤出粘稠态的物料C1,物料C1自动下垂进入中间滚筒5和第三滚筒3之间的挤压间隙04中,被一次挤压初步成片,贴合在第三滚筒3内侧的圆弧面上,再在第三滚筒3和第四滚筒4之间的挤压间隙04中被二次挤压,成片状去外部生产设备B1。
在该示例一中,将物料C1压成片材并输送出去,在该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引料,并且由于物料C1在压片过程中,都是贴合在第三滚筒3朝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表面上,增大了物料C1与滚筒的接触面积,并且经2次挤压,增加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
示例二:如图3,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设置外部挤出机A2、外部生产设备B2(如打杯机),外部挤出机A2更靠近该滚筒结构,外部挤出机A2挤出粘稠态的物料C2,物料C2被牵引进入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2之间的挤压间隙04,经一次挤压后的物料C2已经能形成初步片状,这种形成初步片状的物料C2会随第一滚筒1的转动,贴合在第一滚筒1朝内(朝输送空间03)的四分之一圆弧表面上,再随着第一滚筒1的转动再次被挤压,最后离去被牵引到外部生产设备B2。
在该示例二中,也是能够增大了物料C2与滚筒的接触面积,经2次挤压,增加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
示例三:如图4,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设置外部挤出机A31,在该滚筒结构的右侧直接接轨外部生产设备B31(如成型机);同时,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设置外部挤出机A32、外部生产设备B32(如打杯机),外部挤出机A32更靠近该滚筒结构;该示例实际上是整合了示例一和示例二的设计,外部挤出机A31、外部挤出机A32可以同时工作,二者是相对独立的。
示例四:如图5,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和上方分别设置外部挤出机A41和外部挤出机A42,并在该滚筒结构的右侧直接接轨外部生产设备B4(如成型机),外部挤出机A41和外部挤出机A42分别挤出物料C41、C42,物料C41进入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2之间的挤压间隙04,初步压片后被牵引运动到第三滚筒3和第四滚筒4之间的挤压间隙04,与同样经过初步压片的物料C42在该处汇合拼接,最后去往外部生产设备B4。在该示例中,可以实现简单拼接成两种颜色的片材,最终去外部生产设备B4生产半成品(如餐盒)。
其中,在示例四的基础上,将外部挤出机A41设计成可以左右移动,那么可以获得带简单纹路的两种颜色的片材(如图6)。
示例五:如图7,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设置外部挤出机A51、外部生产设备B5(如打杯机),并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设置外部挤出机A52,外部挤出机A51、外部挤出机A52分别挤出物料C51、C52,物料C51进入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2之间的挤压间隙04被初次压片,跟随第一滚筒1运动之后在第一滚筒1和中间滚筒5之间的挤压间隙04被二次压片;同时,物料C52在中间滚筒5和第三滚筒3之间的挤压间隙04被初次压片,跟随中间滚筒5转了180度到第一滚筒1和中间滚筒5之间的挤压间隙04与物料C51汇合,物料C51和物料C52在此处进行简单拼接并再次被压片,之后去往外部生产设备B5。
类似于示例四,也是实现简单拼接成两种颜色的片材,最终去外部生产设备B5生产半成品(如杯子)。
示例六:如图8,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设置外部生产设备B6(如打杯机),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设置外部挤出机A6,物料C6被挤出先进到中间滚筒5和第三滚筒3之间的挤压间隙04,再进入第三滚筒3和第四滚筒4之间的挤压间隙04,经过二次挤压成片,之后绕过第二辅助辊9,并穿过输送空间03,进到第一滚筒1和中间滚筒5之间的挤压间隙04,被第三次压片,离开去往外部生产设备B6;在这个过程中,物料C6经过多次挤压,并在第二辅助辊9的辅助拉紧作用下,能够使物料C6在挤压间隙04和输送空间03之间灵活穿梭,还能保持一定的平整度。
示例七:如图9,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和左侧分别设置外部挤出机A7和外部收卷机构D,物料C7被挤出从中间滚筒5和第三滚筒3之间的挤压间隙04进入,经过两次压片后绕到第二辅助辊9,受第二辅助辊9的辅助撑紧作用,被牵引到中间滚筒5与第一滚筒1之间的挤压间隙04内,受到第三次压片,又绕着第一滚筒1表面跟随第一滚筒1转动,进到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2之间的挤压间隙04内被第四次压片,前进到缺口6处的第一辅助辊8,贴着绕过第一辅助辊8,受第一辅助辊8的辅助,最后到外部收卷机构D,实现从压片到收卷成卷材。
示例八:如图10,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放置外部放卷机构F、外部生产设备B7(如打杯机),卷材绕过第一辅助辊8后,贴合第二滚筒的外侧圆弧面,跟随第二滚筒的转动进入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04、再进入第一滚筒和中间滚筒的挤压间隙04,经过两次吸收滚筒热量送往外部生产设备B7使用。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结构简单,可以配合多种外部设备使用,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该结构还增大了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在该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方法多样,灵活。
以上列举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所述左滚筒单元和所述右滚筒单元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中间滚筒的两侧,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
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滚筒和第三滚筒分别平行位于中间滚筒的两侧,且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左滚筒单元、所述中间滚筒和所述右滚筒单元围成底部带缺口的输送空间;相邻的滚筒之间形成挤压间隙,每个挤压间隙都与输送空间贯通;
物料从任意的挤压间隙进入,受相邻的滚筒挤压后,途经输送空间,经至少2次挤压之后由滚筒输送从挤压间隙中离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所述中间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和所述第四滚筒的中心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所述中间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和所述第四滚筒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缺口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辅助链轮,所述辅助链轮位于缺口与驱动电机之间;
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上还固定安装有左链轮和右链轮,所述左链轮、所述右链轮和所述主动链轮同侧,该结构还包括传动链条,通过所述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左链轮和右链轮;所述辅助链轮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并且辅助链轮下压传动链条;
驱动电机启动,带动主动链轮旋转,由传动链条带动左链轮和右链轮以及辅助链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旋转,带动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滚筒和第四滚筒同时转动,最终带动第一滚筒、中间滚筒和第三滚筒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且二者都固定在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一辅助辊和所述第二辅助辊分别靠近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四滚筒,所述第一辅助辊和所述第二辅助辊辅助从输送空间进出的物料转向;所述第一辅助辊和所述第二辅助辊与所述中间滚筒平行。
5.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方法一: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设置第一外部挤出机、在右侧直接接轨第一外部生产设备;第一外部挤出机挤出物料,物料自动下垂进入中间滚筒和第三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中,被一次挤压初步成片,贴合在第三滚筒内侧的圆弧面上,再在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中被二次挤压,成片状去第一外部生产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方法二: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设置第二外部挤出机以及第二外部生产设备,第二外部挤出机靠近所述滚筒结构,第二外部挤出机挤出物料,物料被牵引进入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经一次挤压后物料初步成片,之后物料随着第一滚筒的转动,贴合在第一滚筒朝内的圆弧表面上,再随着第一滚筒和中间滚筒的转动再次被挤压,最后离去被牵引到第二外部生产设备;
方法一和方法二可单独进行或同时进行。
7.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和上方分别设置外部挤出机一和外部挤出机二,在该滚筒结构的右侧直接接轨外部生产设备一,外部挤出机一和外部挤出机二分别挤出不同的物料一和物料二;
物料一进入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初步压片后被牵引运动到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同时,物料二经过一次压片后也到达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的挤压间隙,二者汇合拼接,再被压片,最后去往外部生产设备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挤出机一可移动。
9.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该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该滚筒结构的上方设置外部挤出机,左侧设置外部收卷机构,物料经过压片之后到外部收卷机构进行收卷。
10.多功能多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该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该滚筒结构的左侧设置放卷机构和外部生产设备,放卷机构将卷材放出,卷材途经该滚筒结构,吸收滚筒热量使片材预热后被输送到外部生产设备。
CN201911120832.6A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0757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0832.6A CN110757708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0832.6A CN110757708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7708A true CN110757708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0832.6A Pending CN110757708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77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6240A (zh) * 2021-01-13 2021-05-11 陈浙江 一种循环式橡胶加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0741A1 (en) * 2002-06-26 2004-01-01 Lindner Robert A. Manufacture of polyvinylchloride articles
CN102069546A (zh) * 2010-11-24 2011-05-25 上海泓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辊筒t型排列橡塑压延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3566990U (zh) * 2013-11-01 2014-04-30 惠州市安品新材料有限公司 复合片压延机
CN211164959U (zh) * 2019-11-15 2020-08-04 惠州市群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0741A1 (en) * 2002-06-26 2004-01-01 Lindner Robert A. Manufacture of polyvinylchloride articles
CN102069546A (zh) * 2010-11-24 2011-05-25 上海泓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辊筒t型排列橡塑压延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3566990U (zh) * 2013-11-01 2014-04-30 惠州市安品新材料有限公司 复合片压延机
CN211164959U (zh) * 2019-11-15 2020-08-04 惠州市群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6240A (zh) * 2021-01-13 2021-05-11 陈浙江 一种循环式橡胶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111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f a polymer film, which is oriented under an angle to its longitudinal direction
CN112848533A (zh) 一种复合无纺布及其加工设备
CN211164959U (zh)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
CN110757708A (zh)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KR200367824Y1 (ko) 롤백 제조장치
CN209940060U (zh) 一种用于印刷纸张的覆膜机构
CN216688653U (zh) 一种用于手工工艺品的布料染色装置
CN219903043U (zh) 固态硅胶压延机
CN116673157A (zh) 一种抗压耐折纱管纸的制造设备及成型工艺
CN214924957U (zh) 一种用于塑料薄膜产品的切边废料收卷机
CN113479686A (zh) 一种干式复合中可调的复合薄膜展平装置
CN210820529U (zh) 一种粉末涂料双螺杆挤出压片机
CN211307370U (zh) 一种聚酰胺五层共挤吹膜机
CN213706049U (zh) 一种卷纸自动包装机构
CN212768774U (zh) 一种服装制造用布料的卷放设备
CN218370740U (zh) 多料共挤片材全自动收卷机
CN114683670B (zh) 一种铝箔纸转移膜复合机
CN216727949U (zh) 涂布装置
CN216610441U (zh) 一种墙布复合机
CN209835152U (zh) 一种吹膜机的收卷装置
CN214217571U (zh) 一种自动收卷机
CN210046949U (zh) 一种液压油管生产压片装置
CN218621455U (zh) 一种多层复合花边压花装置
CN111186716B (zh) 一种bopp膜生产的牵引收卷设备
CN115891018B (zh) 一种输送带成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