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2538A -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2538A
CN110752538A CN201911029388.7A CN201911029388A CN110752538A CN 110752538 A CN110752538 A CN 110752538A CN 201911029388 A CN201911029388 A CN 201911029388A CN 110752538 A CN110752538 A CN 110752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upport
rail vehicle
assembly
tru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93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2538B (zh
Inventor
王雪岭
元世斌
杨国良
孙超宇
厉呈臣
王艳敏
成桂富
李秀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93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2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2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2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2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2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工作人员托举线槽模块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该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平移组件以及与平移组件相连的平台组件,平移组件具有用于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平台组件能沿垂向相对平移组件往复升降;平台组件包括:第一平台和用于安装线槽模块的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与平移组件相连,第二平台能沿垂直于垂向的第一方向相对第一平台滑动,以使第二平台能伸入于轨道车辆的内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能辅助进行线槽模块的转运与举升,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线槽模块包括线槽以及组装于线槽内的线缆等。根据动车组等轨道车辆的设计要求,线缆需要先组装在线槽内,然后再将线槽模块沿轨道车辆的纵向安装在轨道车辆内的顶部。
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常在地面上完成线槽模块的组装工序,即将线缆、防护软管等附件敷设于线槽内并安装线槽盖板。由于地面与轨道车辆的地板之间具有高度差,如附图1所示,若干名工作人员需要同时托举线槽模块,经登车梯将线槽模块举升至轨道车辆内,然后再次将线槽模块举升至轨道车辆顶部的安装位置,实现线槽模块的组装。
线槽模块长度大、重量高,工作人员托举线槽模块,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辅助进行线槽模块的转运与升降,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包括:平移组件以及与所述平移组件相连的平台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具有用于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所述平台组件能沿垂向相对所述平移组件往复升降;所述平台组件包括:第一平台和用于安装线槽模块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平移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平台能沿垂直于垂向的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平台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平台能伸入于所述轨道车辆的内部。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平台相连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平台靠近所述平移组件的背面,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背面之间的间距;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背面时,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接触。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件转动相连,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垂向。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架和与所述支架转动相连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滚轮用于当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背面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滚动。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履带以及两个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滚轮;两个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两侧,所述履带包覆在所述第一滚轮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的外侧。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间的第一驱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通信连接的触发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第二光电传感器;每个所述支撑装置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触发装置;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触发装置是否伸出于所述第一平台外,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信连接,当所述触发装置伸出于所述第一平台外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根据测得的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轨道车辆地板之间的间距带动所述支撑装置转动,以使所述支撑装置凸出于所述背面并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接触;当所述触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方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支撑装置转动,以使所述支撑装置收纳于所述背面处。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连杆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平移组件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平台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端转动,以增大或减小第一平台与所述平移组件的间距,使所述第一平台相对所述平移组件升降。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第三平台;所述线槽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三平台上;所述第二平台和所述第三平台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三平台沿垂向相对所述第二平台往复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平移组件以及平台组件;其中,平移组件包括行走轮,使得本装置可以在地面或操作平台上行走,实现带动线槽模块在地面或操作平台上移动;平台组件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与行走组件相连,第一平台能相对平移组件沿垂向往复升降,实现带动线槽模块沿垂向的举升或降落;第二平台能相对第一平台沿第一方向滑动,使第二平台伸入于轨道车辆内部,实现将线槽模块从轨道车辆外部转移至轨道车辆内部;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能够实现移动或升降线槽模块,避免人工托举移动,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动作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工作人员搬运线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二平台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第一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作业时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作业时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0:平移组件;11:辅助支撑件;111:第一辅助支撑杆;112:第二辅助支撑杆;113:支撑部;12:行走轮;
20:平台组件;21:第一平台;22:第二平台;25:第三滚轮;26:滚槽;27:齿轮;28:齿条;29:第三电机;
30:支撑组件;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支撑件;331:支架;332:第一滚轮;333:第二滚轮;334:履带;
41:第一驱动组件;
50:第一升降装置;51:连杆;52:第二驱动组件;
60:轨道车辆;61:入口;62:登车梯;63:线槽模块;
H1: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H3:第三高度;D1:第一高度差;D2:第二高度差;L1:第一间距;L2:第二间距;M:线槽模块预设安装位置;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垂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包括线槽以及敷设在线槽内的线缆、防护软管等附件。其中,线槽由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子线槽连接而成,每个子线槽的长度可以是2m-7m,长度长;敷设线缆、防护软管等附件后,线槽模块的重量可以达到200kg-250kg,重量大。
并且,轨道车辆的地板与地面之间通常具有约1m-1.5m的第一高度差D1,轨道车辆地板与轨道车辆顶部的安装位置之间通常具有约2.5m-3.0m的第二高度差D2。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若干名工作人员需要托举线槽模块,并举升第一高度差和第二高度差之和,劳动强度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平移组件10以及与平移组件10相连的平台组件20,平移组件10具有用于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12,平台组件20能沿垂向Z相对平移组件10往复升降;平台组件20包括:第一平台21和用于安装线槽模块的第二平台22,第一平台21与平移组件10相连,第二平台22能沿垂直于垂向Z的第一方向X相对第一平台21滑动,以使第二平台22能伸入于轨道车辆的内部。
具体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用于在线槽模块63的安装作业中,转运、举升线槽模块63。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平移组件10与平台组件20,其中,平移组件10可以包括板状结构或者框架结构,示例性的,支撑框架可以包括呈矩形设置的支撑框,支撑框内可以对角设置加强框条,行走轮12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下侧,平台组件20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上侧。平移组件10也可以包括内部中空的箱型结构,行走轮12设置在箱型结构的下侧壁上,平台组件20可以设置在箱型结构的上侧壁上。
箱型结构上还可以设置辅助支撑件11,当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处于静止状态时,例如,升降平台组件20时或者第二平台22相对第一平台21滑动时,辅助支撑件11可以支撑于地面上,稳定支撑本装置,提高使用的安全系数。
具体地,辅助支撑件11可以为多个,并可以沿平移组件10的外周间隔设置,比如,请参阅图2,辅助支撑件11可以对称设置在平移组件10的两侧,辅助支撑件11的个数可以是4个、6个或8个等,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辅助支撑件11可以包括第一辅助支撑杆111,第一辅助支撑杆111可以转动连接在箱型结构上,第一辅助支撑杆111的另一端设有能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当若干个第一辅助支撑杆111同时支撑于地面上时,若干个接触面同时与地面接触,能使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有效支撑于地面上。
第一辅助支撑杆111也可以滑动连接于箱型结构上,以收缩于箱型结构内,或者伸出于箱型结构的外表面,同时,辅助支撑件11还可以包括与第一辅助支撑杆111相连的第二辅助支撑杆112,第二辅助支撑杆112沿垂向Z设置,其中,第二辅助支撑杆112可以是伸缩杆,并能在驱动件的带动下展开或收缩,第二辅助支撑杆112的下端可以设置能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部113,支撑部113凸出于第二辅助支撑杆112的外表面,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有效支撑于地面上。第一辅助支撑杆111和第二辅助支撑杆112的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或油缸驱动,与气缸或油缸相连的气管或油管、开关阀等附件可以设置于箱型结构内。
行走轮12的数量可以是并排设置的多个,以平移组件10的长度、宽度、以及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的载荷为基准进行设置;行走轮12的种类可以包括转向轮、支撑轮等,支撑轮起到支撑承载的作用,转向轮起到支撑以及转向作用,转向轮可以设置在平移组件10的两端,使得可以以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两端中的任意一端为头部,实现直行、横行、转向等动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可以由工作人员推动行走,能够依靠行走轮在地面滚动,方便省力;优选地,也可以设置电控组件,由第四驱动装置带动行走,具体地。第四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可以与任一行走轮12相连,通过带动任一行走轮12行走,实现带动本装置在地面上移动,并转运线槽模块63。第四驱动装置也可以包括液压马达、换向阀、转向油缸、转向阀、制动器等,通过液压驱动方式带动行走轮12行走。具体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可以与行走轮12连接,当液压油流过液压马达时,液压马达的输出轴旋转并带动行走轮12绕自身轴线旋转,实现带动本装置在地面上移动,并转运线槽模块63。换向阀用于改变流过液压马达的液压油的流向,并改变液压马达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使得行走轮12可以绕自身轴线正向或反向旋转,实现本装置的前进或后退。由上述可知,行走轮12可以包括转向轮与支撑轮,转向油缸可以与液压马达相连,当转向油缸流过液压油时,转向油缸可以推动液压马达偏转,进而带动转向轮偏转,实现带动本装置在地面上转向。制动器用于与行走轮12连接,当本装置需要处于静止状态时,制动器可以抱住行走轮12,防止行走轮12在地面上行走,导致本装置滑行。
进一步地,液压马达、换向阀、转向油缸、转向阀、制动器等组件可以容置于内部中空的箱型结构内。
进一步地,平台组件20与平移组件10之间可以设置伸缩杆组,以实现平台组件20沿垂向Z的往复升降,伸缩杆组可以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固定端可以与平移组件10相连,伸缩杆的活动端可以与平台组件20相连,每个伸缩杆同时伸长,可以带动平台组件20上升,以举升线槽组件,每个伸缩杆同时收缩,可以带动平台组件20下降。
为了能向轨道车辆60内输送线槽模块63,平台组件20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第一平台21可以与伸缩杆组相连,起到连接与支撑第二平台22的作用;第二平台22上用于放置线槽模块63。其中,当线槽模块63为平直类型时,线槽模块63可以直接放置于第二平台22的上侧面上,当线槽模块63为带接线箱等的具有折角或隆起的异型线槽时,第二平台22上还可以设置辅助工装,辅助工装可以是与线槽模块63的外形相适配的框架结构,用于为异型线槽提供支撑,防止其滑落。可以理解地,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第二平台22上组装线槽模块63,减少了工作人员将线槽模块63从地面转运至第二平台22的工序,降低劳动强度。
第二平台22能沿垂直于垂向Z的第一方向X相对第一平台21滑动,即第二平台22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一方向X可以是沿轨道车辆60的纵向,使得第二平台22能通过轨道车辆60端面的入口61伸入轨道车辆60的内部,由于线槽模块63放置于第二平台22上,第二平台22可以带动线槽模块63进入轨道车辆60内部,避免了工作人员人工经登车梯62托举线槽模块63进入轨道车辆60内,劳动强度低。
第二平台22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一平台21的上侧面上,第二平台2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平台21上侧面形成的引导凹槽上,引导凹槽沿第一方向X延伸。示例性地,第一平台2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H型,伸缩杆组可以与第一平台21下侧凹槽的底壁面连接,当伸缩杆组处于收缩状态时,伸缩杆组可以收纳于H型第一平台21下侧的凹槽内,节省空间。第二平台22可以设置在H型第一平台21上侧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二平台22能相对第一平台21平顺滑动,第一平台21与第二平台22之间可以设置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凸台与滑道,凸台可以设置在第一平台21与第二平台22中的其中一个上,滑道可以设置在第一平台21与第二平台22中的另一个上。导向组件可以为三组,分别设置在第二平台22与第一平台21接触的三个侧面上。
导向组件也可以包括第三滚轮25与滚槽26,图8为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8,第三滚轮25可以与第二平台22靠近平移组件10的背面连接,滚槽26设置在H型第一平台21的上侧的凹槽内。其中,第三滚轮25可以为多个,并沿第一方向X成排间隔设置,也可以间隔设置多排,每一排第三滚轮25对应设置一个滚槽26,滚槽26可以呈C型围设在第三滚轮25的外侧,第三滚轮25在滚槽26内滚动,摩擦力小,便于第二平台22滑动。
第二平台22相对于第一平台21的滑动可以由工作人员人工带动,也可以在第二平台22上设置第三驱动装置,并由第三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平台22滑动。具体地,第三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第三电机29,第三电机29的输出轴可以与任一第三滚轮25连接,通过带动任一第三滚轮25滚动,实现带动第二平台22移动。第三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相啮合的齿轮27和齿条28,其中,齿轮27与第三电机29的输出轴相连,齿条28与第一平台21相连,通过第三电机29带动齿轮27在齿条28上的滚动,实现第二平台22相对第一平台21的滑动,且第二平台22滑动顺畅,稳定性高。
进一步地,箱型结构内还可以设置蓄电池、充电机、液压站及控制组件等,其中,蓄电池可以与第三电机29、第四电机、换向阀、转向阀等连接,并提供电力。充电机用于与蓄电池连接,且可以与外部电源连接,使得当蓄电池的电力较低时,比如蓄电池电量为10%-20%时,可以将充电机连接于外部电源并为蓄电池充电。液压站可以包括驱动电机、液压机、储油箱、油管路、控制阀、安全阀等,驱动电机可以与蓄电池连接,用于驱动液压机工作,使得储油箱内的液压油可以以预设压力经油管路控制阀、安全阀等出送至第四驱动装置、辅助支撑件11等,以实现本装置的行走或者辅助支撑件11的收放。控制组件可以包括工控计算机或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以及与工控计算机或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手持控制器等,其中,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辅助支撑件11等可以与工控计算机或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按压手持控制器上的按钮,控制本装置按照预设指令动作,实现本装置的行走轮12、第二平台22等的自动控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
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可以将线槽模块63放置在第二平台22上,然后通过行走轮12在地面上行走,实现了线槽模块63的转运,避免了工作人员人工搬运线槽模块63;平台组件20能相对平移组件10沿垂向Z往复升降,工作人员将本装置移动到轨道车辆60处后,可以通过平台组件20的升降,实现线槽模块63的举升,避免了工作人员人工举升线槽模块63,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并且线槽模块63放置在第二平台22上,避免了工作人员人工搬运线槽模块63时,因相邻自线槽之间发生错位弯折,而导致的线缆的变形、弯折等损伤,提高线槽模块63的使用安全系数。
当进行线槽模块63的举升作业时,第二平台22的一端仍与第一平台21相连,第二平台22的另一端伸入并悬置于轨道车辆60内,为防止伸出于第一平台21外的第二平台22发生沿垂向Z的下垂变形,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图2中第二平台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还包括:与第二平台22相连的支撑组件30;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一支撑杆31的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平台22靠近平移组件10的背面,以改变第一支撑杆31的第二端与背面之间的间距;当第一支撑杆31的第二端凸出于背面时,支撑杆的第二端用于与轨道车辆的地板接触。
具体地,第一支撑杆31的第一端与第二平台22铰接,使得第一支撑杆31的第二端可以相对第一端转动,并且,在第二端转动时,第二端相对于第二平台22沿垂向Z的间距发生变化。
其中,第一支撑杆31可以与第二平台22的背面平行,此时,第一支撑杆31收纳于第一平台21与第二平台22之间的间隙处。第二平台22相对于第一平台21滑动,当第一支撑杆31位于第一平台21外时,第二端可以相对第一端转动,直至第二端可以与轨道车辆60的地板接触并支撑于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此时,第一支撑杆31的第二端与该背面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的大小随平台组件20相对于地面之间的间距变化而变化,并小于第一支撑杆31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31的第二端可以具有弧形支撑面或球形支撑面,用于与轨道车辆60的地板接触,使得当第一支撑杆31以任一角度支撑于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时,均能处于稳定支撑状态,其中,弧形支撑面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方向X垂直,且与垂向Z垂直。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31,使得第二平台22能稳定支撑在轨道车辆60内的地板上,防止伸出于第一平台21外的第二平台22下垂变形。
请继续参阅图5,支撑组件30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杆31的第二端转动相连的支撑件33,支撑件33与第二平台22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2的第一端与第二平台22转动相连,第二支撑杆32的第二端与支撑件33转动相连,且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平行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30还包括支撑件33与第二支撑杆32,支撑件33可转动连接与第一支撑杆31背离平台组件20的一端,用于支撑于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第二支撑杆32与第一支撑杆31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二平台22、支撑件33铰接。
其中,支撑件33可呈块状,块状的支撑件33的一侧面分别用于与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铰接,块状的支撑件33的对侧面,可以形成弧形支撑面或球形支撑面,用于与轨道车辆60的地板接触。
由于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平行设置,且能相对第二平台22转动,可以理解地,第一支撑杆31的长度与第二支撑杆32的长度相同,并与支撑件33、第二平台22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使得在支撑组件30的转动过程中,支撑件33不会发生相对平台组件20的转动,并始终能与第二平台22平行的状态进行移动,进而使得,当支撑组件30以任一角度支撑于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时,支撑件33的弧形支撑面或球形支撑面始终能稳定支撑在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支撑稳定性高。
进一步地,图7为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和图7,沿第一方向X,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之间具有第一间距L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L2,第二方向Y垂直于垂向Z。
具体地,沿第一方向X,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具有第一间距L1,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且与垂向Z垂直,可以理解地,第二方向Y即为轨道车辆60的横向。沿第二方向Y,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间距为零时,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收纳于第二平台22的背面会发生干涉,且容易导致第二平台22与平移组件10之间的间距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具有第二间距L2,使得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收纳于第二平台22的背面时,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均可以处于与第二平台22平行的状态,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在第二平台22向轨道车辆60内部延伸过程中,支撑件33可以与轨道车辆60的地板接触,直至第二平台22延伸到位,为降低支撑件33与轨道车辆60的地板之间的摩擦力,请参阅图6,图6为图4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33包括:支架331和与支架331转动相连的第一滚轮332;第一支撑杆31的第二端与支架331转动相连,第二支撑杆32的第二端与支架331转动相连;第一滚轮332用于当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第二端凸出于背面时,沿第一方向X相对轨道车辆的地板滚动。
具体地,支架331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背离平台组件20的一端,第一滚轮332可转动连接于支架331上,使得第一滚轮332可以在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滚动。
支架331可以是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1上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上设有与第一滚轮332相连的第一滚轴。支架331上还可以设置弹性减震件,降低第二平台22沿垂向Z的振动幅度,弹性减震件可以是弹簧或弹性橡胶柱等。
第一滚轮332与支架331转动相连,并能在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滚动,降低支撑组件30与轨道车辆60地板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第二平台22向轨道车辆60内延伸。
请继续参阅图6,支撑件33还包括:履带334以及两个转动连接在支架331上的第二滚轮333;两个第二滚轮333分别位于第一滚轮332的两侧,履带334包覆在第一滚轮332以及两个第二滚轮333的外侧。
支架331还具有与支架331转动相连的两个第二滚轮333以及履带334,两个第二滚轮333分别设置在第一滚轮332的两侧,履带334围设在两个第二滚轮333与第一滚轮332的外侧。履带334可以是橡胶材质制件,有助于降低第一滚轮332的振动幅度,履带334的宽度可以与第一滚轮332、第二滚轮333的厚度相适配,以使履带334能充分包覆在第一滚轮332和两个第二滚轮333的外侧。两个第二滚轮333的轮径可以小于第一滚轮332的轮径,使得两个第二滚轮333、第一滚轮332以及履带334可以构成三角形履带支撑结构,有助于支撑件33跨过轨道车辆60地板上的障碍物,并降低跨过障碍物时的振动幅度。
为使得第二平台22能稳定支撑在轨道车辆60内,请参阅图7,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组件30以及设置在至少两个支撑组件30间的第一驱动组件41,至少两个支撑组件30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
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支撑组件30,多个支撑组件30共同支撑于第二平台22与轨道车辆60地板之间,稳定性高。且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第一驱动组件41可以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支撑组件30转动,实现支撑装置自动伸出与收纳,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
第一驱动组件41还可以包括蜗轮蜗杆减速组件,第一电机与支撑组件30之间可以设置蜗轮蜗杆减速组件,蜗杆与第一电机输出轴相连,蜗轮与支撑组件30的转轴同轴相连,使得支撑组件30能以任一角度支撑于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以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组件30为例进行说明,每个支撑组件30可以对应设置一对蜗轮蜗杆,蜗轮的两侧对应凸出设置有两个子蜗轮轴,每个第一支撑杆31可以与相应的子蜗轮轴相连,避免重复设置第一电机,降低结构成本。其中,第二支撑杆32可以与蜗轮蜗杆变速器的外壳相连,错位设置实现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间距L2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支撑装置为多个时,多个支撑装置可以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在第二平台22的背面上,即第二平台22通过多排多列支撑组件30支撑于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稳定性高。
在第二平台22伸出或收回过程中,为了使支撑装置能及时伸出或收纳,以防止第二平台22发生振动或不能完全收回,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平台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与第一光电传感器通信连接的触发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二平台上的第二光电传感器;每个支撑装置均对应设置一个触发装置;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触发装置是否伸出于第一平台外,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平台与轨道车辆的地板之间的间距;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每个第一驱动组件通信连接,当触发装置伸出于第一平台外时,第一驱动组件能根据测得的第二平台与轨道车辆地板之间的间距带动支撑装置转动,以使支撑装置凸出于背面并与轨道车辆的地板接触;当触发装置位于第一平台上方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支撑装置转动,以使支撑装置收纳于背面处。
具体地,触发装置可以是贴装于第二平台或者支撑装置上的反光条,也可以是与第一光电传感器通信连接的接收器等,接收器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接收器,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以第二平台22能伸入于轨道车辆60内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当支撑装置收纳于第二平台22的背面时,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可以位于其铰接轴靠近第二端的一侧,且反光条贴装于支撑装置中的第一滚轮332为例进行说明。
当需要向轨道车辆60内输送线槽模块63时,第二平台22处于延伸进入轨道车辆60内部的过程中,当反光条伸出于第一平台21外时,代表相应的支撑装置伸出于第一平台21外,同时,第二光电传感器测得第二平台与轨道车辆地板之间的间距,相应的支撑装置可以根据测得的间距值,控制相应的支撑装置旋转对应的角度,使得支撑装置能支撑于轨道车辆60的地板上。
当工作人员将线槽模块63放置于线槽模块预设安装位置M处后,第二平台22要收回至第一平台21上,首先将靠近第一平台21一侧的支撑装置收纳于第二平台22背面处,在第二平台滑动过程中,该已经收纳的支撑装置的反光条先于与其相邻的靠近第一端的支撑装置收回至第一平台21上,在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该反光条未伸出于第一平台21外时,也就是该反光条收回至第一平台21上时,第一光电传感器发出收纳信号,使与该反光条相邻的靠近第一端一侧的支撑装置转动并收纳至第二平台22的背面处。
可以理解地,第一光电传感器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控制支撑装置的展开,另一个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控制支撑装置的收纳,且两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可以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使得控制支撑装置收纳的第一光电传感器更靠近第一平台21的第一端,使得第一光电传感器更能提早控制支撑装置的收纳,防止支撑装置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平台21发生碰撞。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与第一驱动组件41实现了支撑装置自动伸出与收纳,使用方便,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
图9为图2中第一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和图9,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升降装置50;第一升降装置50包括:连杆51以及第二驱动组件52;连杆51的第一端与平移组件10转动相连,连杆51的第二端与第一平台21相连;第二驱动组件52带动第二端相对第一端转动,以增大或减小第一平台21与平移组件10的间距,使第一平台21相对平移组件10升降。
第一升降装置50设置在平移组件10与平台组件20之间,用于举升或下降平台组件20。第一升降装置5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第一升降装置50可以沿第一方向X成排间隔设置,且也可以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多排。
具体地,第一升降装置50可以包括连杆51,连杆51的第一端与平移组件10转动相连,连杆51的另一端与第一平台21的靠近平移组件10的背面滑动连接,其中,滑动连接结构可以包括滑槽与滑块,滑槽设置在第一平台21靠近平移组件10的背面,滑块可以凸出于连杆51的外表面,滑槽沿第一方向X延伸,滑块相对于滑槽移动,可以使连杆51第一端和第二段沿垂向Z的间距增大或减小,实现升降平台组件20;滑动连接结构也可以包括滑轮与包覆在滑轮外的限位槽,滑轮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杆51的第二端,限位槽设置在第一平台21靠近平移组件10的背面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滑轮相对限位槽滚动,可以使连杆51第一端和第二段沿垂向Z的间距增大或减小,实现升降平台组件20。
连杆5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承重能力强,支撑稳定性高,其中,两个连杆51呈X型铰接,其中一个连杆51的第一端与平移组件10转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平台21滑动相连,另一个连杆51的第一端与第一平台21转动相连,另一端与平移组件10滑动相连。
为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第一升降装置5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的缸体与其中一个连杆51转动相连,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的缸杆与另一个连杆51转动相连,通过缸杆的伸出或收回,带动平台组件20的升降。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举升线槽模块的示意图一,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举升线槽模块的示意图二,考虑到线槽模块63可以是平直类型,还可以是异型线槽,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举升线槽模块63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升降装置50将线槽模块63首先举升至第一高度H1,第一高度H1可以高于轨道车辆60地板的高度,并小于入口61的高度,以使异型线槽能顺利入口61;当线槽模块63完全伸入于轨道车辆60内,第一升降装置50可以再次进行举升,将线槽模块63举升至与入口61上端面等高的第二高度H2;通过二次举升实现线槽模块63的举升,安全系数高。
进一步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第二平台22上的第三平台;线槽模块设置于第三平台上;第二平台22和第三平台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升降装置,用于带动第三平台沿垂向Z相对第二平台22往复升降。
线槽模块预设安装位置M位于轨道车辆60的顶板与侧板的相交处,入口61设置于轨道车辆端面处,且入口61上端面的第二高度H2与线槽模块预设安装位置M等高的第三高度H3之间具有第三高度差D3,也就是说,第二高度与预设安装位置M之间仍有间距。
为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还包括第三平台以及第二升降装置,第三平台设置在第二平台22上,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二平台22与第三平台之间,用于举升或下降第三平台。
其中,第三平台的长度可以与线槽模块63的长度相适配,且第三平台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平台22的长度,使得第二平台伸入于轨道车辆60内部后,第三平台可以在轨道车辆60内部升降。
第二升降装置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升降装置50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叙述。
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举升线槽模块63时,可使用第一升降装置50、第二升降装置共同将线槽模块63举升至第三高度H3,由于入口61的宽度小于轨道车辆60的宽度,线槽与线槽模块预设安装位置M处仍具有一横向间距,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只需人工将线槽模块63从第三平台上搬运至待安装位置处,搬运距离短,劳动强度低。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移组件以及与所述平移组件相连的平台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具有用于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所述平台组件能沿垂向相对所述平移组件往复升降;
所述平台组件包括:第一平台和用于安装线槽模块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平移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平台能沿垂直于垂向的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平台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平台能伸入于所述轨道车辆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平台相连的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平台靠近所述平移组件的背面,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背面之间的间距;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背面时,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件转动相连,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垂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架和与所述支架转动相连的第一滚轮;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转动相连;
所述第一滚轮用于当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背面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履带以及两个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滚轮;
两个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两侧,所述履带包覆在所述第一滚轮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间的第一驱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通信连接的触发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第二光电传感器;
每个所述支撑装置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触发装置;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触发装置是否伸出于所述第一平台外,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信连接,当所述触发装置伸出于所述第一平台外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根据测得的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轨道车辆地板之间的间距带动所述支撑装置转动,以使所述支撑装置凸出于所述背面并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接触;当所述触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方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支撑装置转动,以使所述支撑装置收纳于所述背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升降装置;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连杆以及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平移组件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平台相连;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端转动,以增大或减小第一平台与所述平移组件的间距,使所述第一平台相对所述平移组件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第三平台;所述线槽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三平台上;
所述第二平台和所述第三平台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三平台沿垂向相对所述第二平台往复升降。
CN201911029388.7A 2019-10-28 2019-10-28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Active CN110752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9388.7A CN110752538B (zh) 2019-10-28 2019-10-28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9388.7A CN110752538B (zh) 2019-10-28 2019-10-28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2538A true CN110752538A (zh) 2020-02-04
CN110752538B CN110752538B (zh) 2021-03-16

Family

ID=69280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9388.7A Active CN110752538B (zh) 2019-10-28 2019-10-28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25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0192A (zh) * 2020-11-30 2021-02-23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车内顶部线槽盒安装用升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557A (zh) * 2005-09-16 2006-07-12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 地铁车辆的线槽预布安装方法
KR100929659B1 (ko) * 2007-08-27 2009-12-03 한국기초과학지원연구원 케이블 포설 장치
CN104555489A (zh) * 2014-12-24 2015-04-29 金锋馥(滁州)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车
CN205928534U (zh) * 2016-08-15 2017-02-08 江苏苏海工贸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数控检测装配用装置
CN205973691U (zh) * 2016-08-29 2017-02-22 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平台车和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运营维护系统及载人车下检查作业车
CN206219138U (zh) * 2016-11-25 2017-06-06 济南千春福升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高铁车厢电缆及辅助设施安装平台
CN106882613A (zh) * 2015-12-15 2017-06-23 天津名轩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卸料装置
CN207158382U (zh) * 2017-08-31 2018-03-30 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装车系统承载台传动结构
CN207712821U (zh) * 2017-11-30 2018-08-10 深圳市视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位运输组件
CN108487468A (zh) * 2018-03-30 2018-09-04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连杆机构折叠方仓
CN207903820U (zh) * 2017-12-27 2018-09-25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侧取装置
CN109230873A (zh) * 2018-09-19 2019-01-18 海宁执信智控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整经纱筒搬运及上架的小车
CN109250491A (zh) * 2018-08-17 2019-01-22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钢结构制作有限公司 一种焊丝盘智能入库出库装置
CN209224046U (zh) * 2018-12-20 2019-08-09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整体线槽安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557A (zh) * 2005-09-16 2006-07-12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 地铁车辆的线槽预布安装方法
KR100929659B1 (ko) * 2007-08-27 2009-12-03 한국기초과학지원연구원 케이블 포설 장치
CN104555489A (zh) * 2014-12-24 2015-04-29 金锋馥(滁州)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车
CN106882613A (zh) * 2015-12-15 2017-06-23 天津名轩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卸料装置
CN205928534U (zh) * 2016-08-15 2017-02-08 江苏苏海工贸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数控检测装配用装置
CN205973691U (zh) * 2016-08-29 2017-02-22 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平台车和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运营维护系统及载人车下检查作业车
CN206219138U (zh) * 2016-11-25 2017-06-06 济南千春福升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高铁车厢电缆及辅助设施安装平台
CN207158382U (zh) * 2017-08-31 2018-03-30 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装车系统承载台传动结构
CN207712821U (zh) * 2017-11-30 2018-08-10 深圳市视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位运输组件
CN207903820U (zh) * 2017-12-27 2018-09-25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侧取装置
CN108487468A (zh) * 2018-03-30 2018-09-04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连杆机构折叠方仓
CN109250491A (zh) * 2018-08-17 2019-01-22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钢结构制作有限公司 一种焊丝盘智能入库出库装置
CN109230873A (zh) * 2018-09-19 2019-01-18 海宁执信智控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整经纱筒搬运及上架的小车
CN209224046U (zh) * 2018-12-20 2019-08-09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整体线槽安装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0192A (zh) * 2020-11-30 2021-02-23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车内顶部线槽盒安装用升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2538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2776B (zh) 一种梳齿式立体车库搬运小车及方法
CN104060870B (zh) 一种机械手存取车搬运设备
CN110803650A (zh) 顶升运输小车
CN110752538B (zh)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CN115465822A (zh) 一种隧道维护作业车组及其作业方法
CN113501430A (zh) 架廊机
CN218029312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吊运装置
CN218058350U (zh) 一种举升装置
CN110406452B (zh)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CN109437025B (zh) 可横移的c型支腿铺板门吊
CN210764163U (zh) 一种推送举升机构及搬运机器人
CN210798428U (zh) 汽车搬运器
CN114212697A (zh) 一种集装箱侧面吊装转运系统
CN113605228A (zh) 一种桥梁检测移动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53422A (zh) 一种双端同步起吊潜水泵的手动制动应急追排水车
CN108708746B (zh) 一种钢筋安装设备
CN112645185A (zh) 一种立体巡航的运送设备
CN112320609B (zh) 一种类吸附式隧道内吊装运输装置
CN219690327U (zh) 一种桥梁侧面施工设备平台
CN220518123U (zh) 一种防雨布覆盖装置
CN215439372U (zh) 架廊机
CN214729190U (zh) 一种便携式排涝方舱
CN220562610U (zh)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CN114103775B (zh) 移动换电设备及换电车
CN215438278U (zh) 一种应用于充换电站的电池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