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2610U -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2610U
CN220562610U CN202320667096.1U CN202320667096U CN220562610U CN 220562610 U CN220562610 U CN 220562610U CN 202320667096 U CN202320667096 U CN 202320667096U CN 220562610 U CN220562610 U CN 220562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latbed
girder
guide rail
flat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70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6670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2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2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2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该平板车包括平板车本体,所述平板车本体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主梁,所述主梁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主梁的底部均设有滚轮,所述主梁上方分别设有一个托举杆,所述托举杆与主梁之间通过数根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举杆和主梁铰接,所述托举杆与主梁之间设有用于升降托举杆的顶升装置。本实用新型便于人工装卸货物,也便于与物流叉车配合装卸货物,有效节省了人工体力和壮装卸时间,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物流行业中,货物的装卸一直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完成这些工作,在各类货物运输车辆中,中大型货车由于货物量大且集中,一般可以用较大型的装卸机械与器具来装卸货物,但小微型货车的货物装卸就只能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而采用人工的方式卸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
现有小微型货车的车厢的门框处可通过安装装卸装置来提高运输效率,装卸装置上设有起吊设备,通过起吊设备将货物起吊,以运进车厢内或车厢外。中国发明专利CN109532622A公开了一种货车自装卸装置,该装置包括下端铰接在货车车厢上的四根支撑柱,上端铰接在左边梁上、右边梁上,左边梁与右边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横向承重梁一与横向承重梁二连接,在横向承重梁一与横向承重梁二上设置有纵向承重梁,纵向承重梁在固定在横向承重梁一与横向承重梁二上或由驱动机构一驱动左右往复移动,纵向承重梁的后端伸出横向承重梁二之外,在纵向承重梁上设置有起吊装置,左边梁、右边梁分别通过驱动器与对应的支撑柱连接,由驱动器带动支撑柱朝前倾倒降低整体的高度或带动支撑柱竖立复位。但该专利受到装卸装置自身结构影响,装卸装置对车厢的门框空间占用较大,导致起吊高度较低,对于一些较高高度的货物无法支持起吊。
基于此,中国发明专利CN218431004U公开了一种物流车的装卸装置及物流车,该物流车的装卸装置包括:旋转支臂,包括第一竖梁以及多个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梁的顶端,多个所述第一横梁在竖向上间隔设置;起吊件,安装于多个所述第一横梁上,用于起吊货物;以及,所述第一竖梁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物流车的车厢的门框侧部,以带动所述第一横梁在水平方向上摆动,从而使所述起吊件能够在所述车厢内外间移动。虽然该装卸装置门框空间占用小,但是将货物起吊后装入车厢的过程会十分麻烦,且采用起吊的方式不便于与物流叉车进行配合装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机动化装载与卸下货物的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板车,该平板车包括平板车本体,所述平板车本体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主梁,所述主梁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主梁的底部均设有滚轮,所述主梁上方分别设有一个托举杆,所述托举杆与主梁之间通过数根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举杆和主梁铰接,所述托举杆与主梁之间设有用于升降托举杆的顶升装置。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平板车本体通过顶升装置将托举杆的升起,这样可以使平板车运行至货物下方时将货物承载在平板车本体上作水平活动,将本实用新型的平板车本体设置在货车车厢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繁琐的起吊过程,本方案的平板车与物流叉车进行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
进一步,所述托举杆的上端安装有一块载物板。
再进一步,所述平板车本体两侧的主梁相互平行,所述托举杆与主梁相互平行。
更进一步,顶升装置为举升油缸。
此外,所述平板车本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平板车本体移动的驱动组件。
此外,所述顶升装置的活动端设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抵接于所述托举杆的下表面。
此外,所述托举杆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滚动件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滑轨沿托举杆的长度方向设置,设置滑轨以确保滚动件的活动轨迹沿托举杆的长度方向。
基于同一个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搬运装置,该搬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平板车以及第一导轨;所述平板车本体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导轨包括与所述滚轮相匹配的涵道,所述涵道的一侧设有沿第一导轨长度方向设置的齿牙;
所述平板车本体上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梁之间的横向传动轴和纵向传动轴,所述纵向传动轴在电机驱动下以轴线为旋转轴旋转,所述纵向传动轴与横向传动轴之间通过伞齿配合,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齿牙啮合。
进一步,所述主梁之间安装有两根所述横向传动轴,所述横向传动轴上均设有第一传动齿轮和伞齿,所述横向传动轴之间为所述纵向传动轴,所述横向传动轴上的伞齿分别与纵向传动轴两端的伞齿配合旋转。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导轨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平板车本体活动的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便于人工装卸货物,也便于与物流叉车配合装卸货物,有效节省了人工体力和壮装卸时间,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板车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板车本体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搬运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5中a)为第一导轨前视图,b)为第一导轨俯视图,c)为第一导轨后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1、横梁;2、竖梁;3、第二导轨;4、搬运装置;5、第一导轨;6、第二驱动组件;7、第二传动齿轮;8、第一齿牙;9、竖梁导轨;10、滑轮;11、车厢底板;12、车门;13、铰接耳;31、第二齿牙;32、涵道;33、滚动止挡;34、铰接孔;40、托举杆;41、主梁;42、第一连杆;43、第一传动齿轮;44、横向传动轴;440、纵向传动轴;45、滚轮;46、第二连杆;47、阻挡块;48、举升油缸安装位;49、销孔;50、伞齿;51、平板车本体;52、顶升装置;53、第一驱动组件;54、铰轴;55、载物板;56、举升油缸顶杆;57、滚动件;60、车厢;61、起重装置; 62、起重臂;63、高度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搬运装置包括平板车本体51以及第一导轨5。所述平板车本体51安装在第一导轨5上,如图3所示,所述平板车本体51上设有用于驱动平板车本体51在第一导轨5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53。如图1所示,所述平板车本体51的两侧为主梁41,所述主梁41之间通过第一连杆42连接,所述主梁41的底部均设有滚轮45,所述主梁41上方分别设有一个托举杆40,所述托举杆40与主梁41之间通过数根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杆46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举杆40和主梁41铰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托举杆40与主梁41之间设有用于升降托举杆40的顶升装置52。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托举杆40的上端通过阻挡块47配合安装有一块载物板55。如图1所示,所述平板车本体51两侧的主梁41相互平行,所述托举杆40与主梁41相互平行。顶升装置52为举升油缸。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轨5包括与所述滚轮45相匹配的涵道32,所述涵道32的一侧设有沿第一导轨5长度方向设置的齿牙31,所述第一导轨5的端部设有用于平板车本体51活动的限位件。具体地,所述限位件为滚动止挡33。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3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梁41之间的横向传动轴44和纵向传动轴440,所述纵向传动轴440在电机驱动下以轴线为旋转轴旋转,所述纵向传动轴440与横向传动轴44之间通过伞齿50配合。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轴44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4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3与齿牙31啮合。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主梁41之间安装有两根所述横向传动轴44,所述横向传动轴44上均设有第一传动齿轮43和伞齿50,所述横向传动轴44之间为所述纵向传动轴440,所述横向传动轴44上的伞齿50分别与纵向传动轴440两端的伞齿50配合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搬运装置安装在货车的车厢60内,所述第一导轨5安装在车厢底板11上,所述车厢60尾部设有起重装置61,所述起重装置61包括起重臂62以及驱动所述起重臂62竖直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63,所述起重臂6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5衔接的第二导轨3。具体地,所述第一导轨5沿车厢6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63包括横梁1、设置在横梁1两端的竖梁2、以及安装在所述车厢60尾端两侧的竖梁导轨9。所述起重臂62安装在所述横梁1上,优选地,所述横梁1为一根方形的钢梁,其厚度应保证铰接上起重臂62并载上货物后不变形。在所述横梁1的后侧面适当位置有用于铰接起重臂62的一对铰接耳13,在铰接耳13之间的横梁1位置上端面各留有一道纵向的凹槽,该凹槽与第一导轨5和第二导轨3横截面一致。其作用是保证第一导轨5和第二导轨3有效衔接。在横梁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根在同一方向与之垂直的竖梁2,两根竖梁2相互平行,竖梁2的作用是与横梁1形成稳固的起重梁结构。通过操控竖梁2的运动可实现对起重梁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所述竖梁2是一对扁平的钢管,竖梁2与车厢底板11垂直,其长度比从车厢底板11到地面的距离长约1/3的长度。如图4所示,所述竖梁导轨9为竖梁2外围套着一根空心的扁长套管。竖梁2与竖梁导轨9彼此之间间隙较为合理,使竖梁2可在竖梁导轨9内上下自由运动的同时不会十分松垮。具体地,所述竖梁2在第二驱动组件6的驱动下沿竖梁导轨9竖直活动。所述竖梁导轨9前侧与车厢60壁尾口牢固相接,以保让运行时能承受额定的拉力,从而不致结构变形。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安装在所述竖梁2上用于在竖梁导轨9上滑动的滑轮10,所述竖梁2在背离滑轮10的一侧设有第一齿牙8,所述竖梁导轨9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牙8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7,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通过电机驱动。优选地,竖梁2上端后侧安装有滑轮10,其可在竖梁导轨9内壁上滑动,使竖梁2上下移动时更顺畅、阻力更小。所述竖梁齿牙8为在竖梁2前侧面上安装的一根齿牙条,其宽度大约为竖梁2厚度的一半左右,其与安装在车厢底部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啮合,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齿牙的传动,从而带动竖梁2即起重梁上下移动。在竖梁2前侧面的另一半部分梁壁与车厢底板11对应位置也安装有滑轮10,且在对应的竖梁导轨9位置留有缺口接触,使竖梁2在滑轮上顺畅的滑动,由此可让传动齿轮专职传动而不用承载支撑力,使其更加经久耐用、安全可靠。
优选地,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轨5和第二导轨3是一条直线型凹槽。它是平板车本体51的运行轨道,相当于汽车的“公路”。其凹槽里除了有涵道32还有第二齿牙31。涵道32是一条较深的槽,位于凹槽一侧,其宽度至少要超过滚轮45的宽度与载物板55枕方宽度的总和。因为它是平板车本体51滚轮45滚动运行的轨道,也是载物板55下面枕方被运输时的行进通道,更是载物板55存放时枕方的承受地。即当载物板55被举起并移动时是通道,当载物板55被放置时就是存放受力地。在轨道凹槽的另一侧有一条长度与第一导轨5长度接近的第二齿牙31,在凹槽内,第二齿牙31牙面适当高于涵道32底面,这样会形成涵道32的一条定宽堤,这样平板车本体的滚轮45滚动运行轨迹更确定,也因此第一传动齿轮43与第二齿牙31相对位置更固定,因此彼此咬合更严密、更稳定。由于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43与滚轮45,且彼此空间位置又固定,这样可让滚轮45承重与滚动,而第一传动齿轮43只传动不承重,这样更安全可靠,更经久耐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轨道包括第一导轨5和第二导轨3。第二导轨3与横梁1铰合,可向上折起。运行时随横梁1上下运动。第一导轨5则镶嵌固定在车厢底板11上。从车厢60尾部贯穿到车厢前端。第二导轨3是安装起重梁的横梁1上,通过铰轴铰接在铰接耳13上,铰接位都是靠端面上端位置,这样第二导轨3向下打开时只能放下,向上转动时可直立折起。第二导轨3与第一导轨5的凹槽内结构大致一样,只是第二导轨3尾端设有滚动止挡33,所述滚动止挡33可防止平板车本体51及货物滑出轨道导致事故。
如图1至3所示,优选地,所述平板车本体51是安装在车内的兼具顶升与牵引移动牵引的低平运输机。它由托举杆40、主梁41、滚轮45、顶升油缸、传动组件、减速电机等组成。所述平板车本体51的主体上是由两条平行的主梁41与托举杆40组成,托举杆40安装在主梁41的上方,彼此通过第二连杆46与铰轴铰接在彼此的两侧壁上,可转动。所述第二连杆46最好为托举连片,其长度至少保证托举杆40与主梁41之间最大间距不小于5厘米。所述第一连杆42为两主梁41彼此之间连接牢固的若干横杆,其作用是固定两梁之间距离,以及使两梁形成一整体,同时也能加强平板车本体51的结构强度,主梁41是一方形管状柱体,其离车厢底板11近的一面安装有若干彼此间隔适中的滚轮45,它们能让整个平板车本体自由滑行,且其强度是承受设置要求的额是载重。在两梁之间前后各有一根横向传动轴44,贯穿两根主梁41,横向传动轴44与主梁41管体连接处有轴承,能让传动轴能低损耗转动,用于传递电机动力,也能使两柱运行能协调同步。横向传动轴44两端在接近主梁41处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43,齿轮能与轨道凹槽内的齿牙条啮合,齿轮转动时能带动整个平板车本体前后运动。横向传动轴44中段适当位置安装固定有伞形齿轮50,两传动轴之间有一根纵向传动轴440,且两端各安装有一个伞形齿轮50,与横向传动轴44上的伞形齿轮50匹配并啮合,纵向传动轴440上的适当位置安装有传动齿轮,且与减速电机转轴上的齿轮啮合,减速电机就安装在主梁连杆42上恰当位置。纵向传动轴440能让前后横向传动轴44保持同步且同向运行,这样只要控制、调整减速电机的转动方向退可控制,调整平板车本体51的运动方向。如图4所示,由于本实施例的轨道不是连续的,第一导轨5和第二导轨3之间隔着横梁1,如不采用前后四驱,则容易出现运行动力休克,从而影响系统失效。其次是当载物板上的货物装载不均匀时,平板车本体51前后受力不均,从而容易使齿牙咬合没有下压力而跳齿,从而影响运力输出。如图1至图3所示,在每根平板车本体主梁41上有举升油缸安装位48,缸体安装在平板车本体主梁41上,而设置在举升油缸顶杆56端部的滚动件57抵接在托举杆40下表面的滑轨上,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油缸来控制托举杆40的升降。优选地,所述滑轨沿托举杆40的长度方向设置,这样可以限制滚动件57沿托举杆40的长度方向活动。
由此,本实施例的方案首先,将车厢划分成适当的若干份,每份对应一块独立且可移动的载物板,通过运送载物板即可完成对整个车厢内部空间的规划与操作。然后在车厢尾部安装电动提升装置来完成货物从地面到车厢底面高度的提升装载,反之下降卸载。然后,在车厢底板和车厢尾部设计一条轨道,让需装卸的货物能在车内与车外自由滑动。最后,在车厢内设置一平板车本体,能在其自身电机的驱动下将货物顺着轨道运送到指定位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装卸系统包括用于提升的起重系统,它包括竖梁、横梁、竖梁套以及提供举升动力的减速电机等,横梁上铰接有起重臂,可承载所需运输的货物,通过电机带动竖梁与横梁上下运动,从而提起放下动轨上的货物,达到上下运输的目的。本系统还包括两组轨道,其作用是车厢内外的货物以它们为“道路”,在上面进行运输。除此以外本系统还包括一架平板车本体,它是一架带有自身动力的车内运输装置,可提升重物,亦可沿着轨道前后运动,其作用是以它为“运载工具”将车厢内外的载物板及货物提起送运送到指定位置。通过以上三个重大部件的综合作用,完全实现了由本系统将货物自动从地提升到与车厢高度一致,并由平板车本体将货物沿轨道运送到车厢内部指定位置并放置,如此多次操作即可完成整车货物的自动装载,反之完成卸载。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车本体(51),所述平板车本体(51)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主梁(41),所述主梁(41)之间通过第一连杆(42)连接,所述主梁(41)的底部均设有滚轮(45),所述主梁(41)上方分别设有一个托举杆(40),所述托举杆(40)与主梁(41)之间通过数根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杆(46)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举杆(40)和主梁(41)铰接,所述托举杆(40)与主梁(41)之间设有用于升降托举杆(40)的顶升装置(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杆(40)的上端安装有一块载物板(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车本体(51)两侧的主梁(41)相互平行,所述托举杆(40)与主梁(41)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顶升装置(52)为举升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车本体(5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平板车本体(51)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52)的活动端设有滚动件(57),所述滚动件(57)抵接于所述托举杆(40)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杆(40)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滚动件(57)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滑轨沿托举杆(40)的长度方向设置。
8.一种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板车以及第一导轨(5);所述平板车本体(51)安装在第一导轨(5)上,所述第一导轨(5)包括与所述滚轮(45)相匹配的涵道(32),所述涵道(32)的一侧设有沿第一导轨(5)长度方向设置的齿牙(31);
所述平板车本体(51)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5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3)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梁(41)之间的横向传动轴(44)和纵向传动轴(440),所述纵向传动轴(440)在电机驱动下以轴线为旋转轴旋转,所述纵向传动轴(440)与横向传动轴(44)之间通过伞齿(50)配合,所述传动轴(44)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4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3)与齿牙(31)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41)之间安装有两根所述横向传动轴(44),所述横向传动轴(44)上均设有第一传动齿轮(43)和伞齿(50),所述横向传动轴(44)之间为所述纵向传动轴(440),所述横向传动轴(44)上的伞齿(50)分别与纵向传动轴(440)两端的伞齿(50)配合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5)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平板车本体(51)活动的限位件。
CN202320667096.1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Active CN220562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7096.1U CN220562610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7096.1U CN220562610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2610U true CN220562610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10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7096.1U Active CN220562610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2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10882B2 (ja) 昇降及び回転機能付き搬送台車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組立ライン
CN101648643B (zh) 移动式伸缩升降输送车
CN107777218B (zh) 一种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转接系统
CN102501900B (zh)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运输工具
CN212862993U (zh) 筒节翻转装置
CN107304006B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自动装卸的传输系统
CN111071265B (zh) 一种空中轨道集装箱运输方法
CN110424798B (zh) 一种汽车搬运装置
CN205973077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自动装卸的传输系统
CN112850568B (zh) 一种铁路棚车自动装车机
CN118026048A (zh) 门形叉车搬运系统
CN220562610U (zh)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CN112408260A (zh) 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
CN220562620U (zh) 一种车载货物装卸系统
KR20220037119A (ko) 냉동차량의 물품박스 이송장치
CN116495501A (zh) 一种火车集装箱卸料系统及卸料方法
CN202283934U (zh)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装设该车架的运输工具
CN210192516U (zh) 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
CN116788141A (zh) 一种车载货物装卸系统
CN116811703A (zh) 一种可自动装卸的货车
KR102553138B1 (ko) 탑차 적재함
CN201472983U (zh) 移动式伸缩升降输送车
CN210557486U (zh) 对接自动引导运输车上货的穿梭车
CN210029001U (zh) 一种汽车涂装生产线地面链式输送系统
CN213502005U (zh) 一种转动自卸车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