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9372U - 架廊机 - Google Patents

架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39372U
CN215439372U CN202121702857.XU CN202121702857U CN215439372U CN 215439372 U CN215439372 U CN 215439372U CN 202121702857 U CN202121702857 U CN 202121702857U CN 215439372 U CN215439372 U CN 215439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eg
walking
frame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28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松耀
王金祥
冯扶民
魏福祥
孙玉桥
李鹤
段力群
冯旭
王大江
宁大成
张丽君
马华兵
鲁尚玲
朱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Qinhuangdao Tianye Toli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CCCC SHB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Qinhuangdao Tianye Toli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CCCC SHB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Qinhuangdao Tianye Toli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CCCC SHB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28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39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39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39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廊机,包括主梁架、支腿组结构以及起重天车,起重天车包括提升装置、回转装置和行走装置,回转装置分别与提升装置和行走装置相连,回转装置带动提升装置相对于行走装置转动,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提升装置和回转装置移动,提升装置用于吊装产品进行升降,行走装置在主梁架上线性移动,所述支腿组结构安装在所述主梁架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通过分别与提升装置和行走装置相连的回转装置,带动提升装置相对转动,实现被提升装置吊装产品任一角度旋转和架设位置调整,从而实现行走装置的跨度可以尽量选择被吊装产品的最小尺寸进行设计,降低架廊机的夸跨度,回转装置可以降低架廊机主梁架高度,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架廊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廊机。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架廊机是用于架设管廊用的大型设备,架廊机需要将预制的管廊台座依次架设在指定的位置上。架廊机主要是通过起重天车实现的管廊台座的起吊和架设,现有的起重天车结构只能实现在横梁上滑动以及升降取件的功能,在管廊台座吨位比较大以及现场场地不平整时,对起重天车以及横梁都具有不可避免的负担,从而导致起重天车受重弯曲,运输效率降低等问题,导致起重天车弯曲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起重天车跨度较大。
因此如何解决实现便于运输的小跨度架廊机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廊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架廊机吊装大吨位物件时减小弯曲,便于运输和摆放的缺陷,实现减小行走装置的跨度,增加回转装置来实现不同位置摆放的需求,提高效率,延长起重天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运输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廊机,包括主梁架、支腿组结构以及起重天车,所述起重天车包括提升装置、回转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回转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行走装置相连,所述回转装置带动所述提升装置相对于所述行走装置转动,所述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回转装置移动,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吊装产品进行升降,
所述行走装置在所述主梁架上线性移动,所述支腿组结构安装在所述主梁架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支承和电机,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带齿外圈,所述带齿外圈与所述提升装置连接,所述内圈与所述行走装置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主动齿轮驱动所述带齿外圈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还包括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行走装置上,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回转装置连接,
所述内圈与所述行走装置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卷扬机组件、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所述卷扬机组件和所述定滑轮组通过旋转架体与所述带齿外圈连接,所述卷扬机组件、所述定滑轮组和所述动滑轮组通过绳索传递动力,
所述动滑轮组用于吊装所述产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架、置于所述行走架两端的行走轮总成和驱动所述行走轮总成的行走电机,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行走架的一端,所述行走架与所述内圈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所述支腿组结构包括第一支腿组件、第二支腿组件和第三支腿组件,所述第一支腿组件、所述第二支腿组件和所述第三支腿组件依次排列在所述主梁架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支腿组件和所述第三支腿组件均设置有伸缩套组件,所述伸缩套组件用于升降所述第一支腿组件和所述第三支腿组件,
所述第二支腿组件包括多个支撑点,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点采用第二液压油缸作为支撑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所述第三支腿组件包括支腿和支撑组件,所述支腿包括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安装有平移机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腿轴向移动,并且所述支腿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可拆卸的与所述主梁架的横梁连接,所述平移机构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间隙,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平移机构与所述横梁接触,所述平移机构能够沿着所述横梁平移,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支撑组件向所述横梁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电机和挂轮组件,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挂轮组件置于所述横梁内,且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间隙,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挂轮组件与所述横梁接触,所述平移电机驱动所述挂轮组件在所述横梁上滚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所述第二支腿组件还包括载荷梁和行走支撑机构,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均匀的安装在所述载荷梁下方,
所述载荷梁与所述主梁架通过立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行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梁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下方的驱动组件和支撑座,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组件在轨道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通过分别与提升装置和行走装置相连的回转装置,带动提升装置相对转动,实现被提升装置吊装产品任一角度旋转和架设位置调整,从而实现行走装置的跨度可以尽量选择被吊装产品的最小尺寸进行设计,降低架廊机的跨度,回转装置可以降低架廊机主梁架高度,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成本等,从而可以实现大吨位的吊装,延长起重天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运输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天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天车的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支腿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支腿组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支腿组件的平移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支腿组件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支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500:提升装置; 600:回转装置; 700:行走装置;
601:回转支承; 602:电机; 603:内圈;
604:带齿外圈; 605:主动齿轮; 606:第一液压油缸;
701:行走架; 702:行走轮总成; 703:行走电机;
501:卷扬机组件; 502:定滑轮组; 503:动滑轮组;
504:旋转架体; 100:主梁架; 101:支腿组结构;
102:起重天车; 103:横梁; 110:第一支腿组件;
120:第二支腿组件; 130:第三支腿组件; 121:第二液压油缸;
122:载荷梁; 123:行走支撑机构; 200:支腿;
300:支撑组件; 400:伸缩套组件; 402:活动梁;
403:套体; 201:第一端; 202:第二端;
210:平移机构; 211:平移电机; 212:挂轮组件;
213:主挂轮; 214:从挂轮; 220:铰座;
301:支撑梁; 302:驱动组件; 303:支撑座;
304:台车; 305:滚轮; 306:丝杠丝母组件;
307:支座; 310:轨道; 401:顶升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架廊机,包括主梁架100、支腿组结构101以及上述的起重天车102。如图1所示,起重天车包括:提升装置500、回转装置600和行走装置700,回转装置600分别与提升装置500和行走装置700相连,回转装置600带动提升装置500相对于行走装置700转动,行走装置700用于带动提升装置500和回转装置600移动,提升装置500用于吊装产品进行升降。在管廊建设中,吊装产品为管廊。
其中,如图2所示,回转装置600包括回转支承601和电机602,回转支承601包括内圈603和带齿外圈604,带齿外圈604与提升装置500连接,内圈603与行走装置700连接,电机602通过主动齿轮605驱动带齿外圈604转动。
具体来说,提升装置500抓取管廊并将管廊提升到一定位置,通过回转装置600带动提升装置500旋转,进而调整管廊的摆放方向,通过行走装置700带动提升装置500到达指定位置,提升装置500下降将管廊落下。
由于管廊一般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为了减小起重天车的跨度,在管廊运输进入起重天车下方时,就要以管廊的窄边为基准进入,然后有的管廊的摆放需要调整管廊的方向。因此通过回转装置600与提升装置500和行走装置700特定的配合关系实现管廊方向的调整,从而减小起重天车的跨度,适用于各种尺寸的产品的各种角度摆放。
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顺畅的驱动回转装置600,可以采用两个电机602和两个主动齿轮605对回转支承601进行驱动。此外,为了安装方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内圈603通过安装座体与行走装置700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天车,通过在提升装置和行走装置之间增设回转装置,回转装置的带齿外圈与提升装置连接,内圈与行走装置连接,实现被吊装产品的摆放位置旋转,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从而带动带齿外圈转动,可以实现被吊装产品的任一角度调整,从而行走装置的跨度可以尽量选择被吊装产品的最小尺寸进行设计,降低起重天车的跨度,从而可以实现大吨位的吊装,延长起重天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运输精度。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起重天车还包括第一液压油缸606,第一液压油缸606的缸体安装在行走装置700上,第一液压油缸606的伸缩杆与回转装置600连接,内圈603与行走装置700滑动连接。
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行走装置700包括行走架701、置于行走架701两端的行走轮总成702和驱动行走轮总成702的行走电机703。第一液压油缸606的缸体安装在行走架701的一端,行走架701与内圈603滑动连接。
针对内圈603与行走装置700而言,内圈603上设置有滑块,行走装置上700设置有滑槽即行走架701上设置滑槽,滑块与滑槽配合滑动。当然,也可以是滑轨等布置,可以实现内圈603与行走装置700的滑动即可。
其中,回转装置600和提升装置500均安装在安装底座上,通过第一液压油缸606的伸缩杆与安装底座连接,可以实现回转装置600在行走装置700上的位置调整,进而调整管廊的架设位置。
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升装置500包括卷扬机组件501、定滑轮组502和动滑轮组503,卷扬机组件501和定滑轮组502通过旋转架体504与带齿外圈604连接。卷扬机组件501、定滑轮组502和动滑轮组503通过绳索传递动力。动滑轮组503用于吊装产品。
换句话说,动滑轮组503安装有吊装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吊装,例如,产品为管廊,那么,吊装结构为管廊吊具。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卷扬机组件501通过卷扬电机带动大皮带轮转动,大皮带轮通过皮带传递给卷筒上的小皮带轮,从而带动卷筒。
此外,卷扬机组件501还包括底座,通过底座安装在旋转架体504上。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两组卷扬机组件501对动滑轮组503进行驱动。为了保持更好的张紧力,在底座上安装转向轮进行调整方向和张紧绳索。
其中,起重天车102的行走装置700在主梁架100上线性移动,支腿组结构101安装在主梁架100下方。
采用上述的起重天车102结构大大减小的架廊机的跨度,即主梁架100的宽度。这对整个架廊机的承重能力以及运输精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继续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支腿组结构101包括第一支腿组件110、第二支腿组件120和第三支腿组件130,第一支腿组件110、第二支腿组件120和第三支腿组件130依次排列在主梁架100的长度方向。
换句话说,第一支腿组件110置于主梁架100的前端,第三支腿组件130置于主梁架100的后端,第二支腿组件120置于第一支腿组件110和第二支腿组件130之间,第二支腿组件130起到主要的承重作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着管廊的架设,第一支腿组件110支撑在地面上,第二支腿组件120和第三支腿组件130均支撑在架设完成的管廊上方。
进一步地,第一支腿组件110和第三支腿组件130均设置有伸缩套组件400,伸缩套组件400用于升降第一支腿组件110和第三支腿组件130。
其中,第二支腿组件120包括多个支撑点,每个支撑点对应管廊的一个舱纵肋,至少两个支撑点采用第二液压油缸121作为支撑动力。实现每个管廊的舱纵肋承载压力均匀。
如图5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三支腿组件130包括支腿200和支撑组件300,支腿200包括第一端201和远离第一端201的第二端202。第一端201安装有平移机构210,第二端202与支撑组件300连接,支撑组件300能够相对支腿200轴向移动,并且支腿20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其中,在第一状态下,第一端201可拆卸的与横梁103连接,平移机构210与横梁103之间形成间隙。
在第二状态下:平移机构210与横梁103接触,平移机构210能够沿着横梁103平移,第一端201与横梁103之间形成间隙,支撑组件300能够朝向横梁103方向移动。
在具体工作状态下,横梁10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腿200和支撑组件300,两端的支腿200之间通过运输车或货物等。两端的支腿200可以有一个安装有平移机构210,也可以两个支腿200同时安装有平移机构210。
如图5所示,在支腿200之间的间距足以通过运输车或货物时即第一状态下,支腿200的第一端201安装在横梁103上,不进行相对运动。
然后,在支腿200之间的间距需要进行增加时即第二状态下,拆除支腿200的第一端201与横梁103的连接件,从而使平移机构210可以与横梁103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在横梁103两端的支腿200上如都安装有平移机构210,可以只动一侧的平移机构210,可以两侧平移机构210均进行相对移动。
此外,如图6所示,在横梁103与支腿200通过平移机构210进行相对位移时,支撑组件300相对于支腿200进行轴向移动即提升支腿组件300的高度,便于支腿200平移。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支腿组件还包括铰座220,铰座220铰接在支腿的第一端201上,平移机构210安装在铰座220上。
换句话说,铰座220为支腿200的一部分,用于连接平移机构210和横梁103,便于拆卸。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平移机构210包括平移电机211和挂轮组件212。
在第一状态下,挂轮组件212置于横梁103内,且与横梁103之间形成间隙;
在第二状态下,挂轮组件212与横梁103接触,平移电机211驱动挂轮组件212在横梁103上滚动。
具体的说,在支腿200的第一端201与横梁103通过连接件连接时,挂轮组件212与横梁103无接触。在拆除支腿200与横梁103之间的连接件后,挂轮组件212与横梁103接触,并沿着横梁103滚动。挂轮组件212安装在支腿200的第一端201上,因此,支腿200相对于横梁103进行平移。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挂轮组件212包括主挂轮213和从挂轮214,平移电机211与主挂轮213轴连接。从而驱动主挂轮213沿着横梁103滚动。
在第二状态下:平移电机211驱动主挂轮213在横梁103上滚动,并且主挂轮213经由第一端带动从挂轮214在横梁上滚动。对于从挂轮214而言,其在主挂轮213运动时,进行辅助前行的作用。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支腿组件还包括伸缩套组件400,伸缩套组件400包括顶升油缸401、活动梁402和套体403,顶升油缸401的缸体安装在支腿200的第二端202,活动梁402安装在套体403上,顶升油缸401的伸缩杆与活动梁402铰接,套体403与支撑组件300连接。
其中,支腿200与支撑组件300之间的伸缩套组件400带动支撑组件300沿支腿200轴向移动,从而将支撑组件300提升至一定高度,便于支腿200平移。
具体来说,在支腿200的第一端201与横梁103连接时,支腿200的第二端202与套体403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活动梁402安装在支腿200下方的套体403上,此时,顶升油缸401的伸缩杆为伸出状态。伸缩杆的伸长量为L1。
进一步地,在拆除支腿200与横梁103的连接件时,为了使平移机构210能够与横梁103接触,并在横梁103上平移,需要支腿200下落。进而,拆除支腿200的第二端202与套体403之间的销轴,在顶升油缸401的作用下,支腿200缓慢下落,直至,平移机构210与横梁103充分接触。此时,伸缩杆的伸长量为L2,L1大于L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腿200套在套体403外,支腿200与套体403可以相对运动。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和所述行走支撑机构123均包括支撑梁301和安装在支撑梁301下方的驱动组件302和支撑座303。
针对于支撑组件300而言,支撑座303可伸缩,驱动组件302用于带动支撑组件300在轨道310上移动。从而带动整个第三支腿组件在轨道310上移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2包括台车304和滚轮305,台车304安装在支撑梁301下方,滚轮305安装在台车304下方,滚轮305用于在轨道310上移动。
具体地,伸缩套组件400与支撑梁301连接,在滚轮305的下方为轨道310,在支撑组件300和支腿200不进行移动时,滚轮305与轨道310配合,支撑座303支撑在轨道310所在的平面上。
在支腿200相对于横梁103进行移动时,为了避免支撑组件300与轨道310发生干涉,需要将整个支撑组件300提升。此时,伸缩套组件400的顶升油缸401的伸缩杆进行收缩,从而带动套体403相对于支腿200上移,进而带动套体403下方连接的支撑组件300。直至,支撑组件300与轨道310不干涉,即支撑座303底部高于轨道310顶部。
此时,伸缩杆的伸长量为L3,L3大于等于0,小于L2。
另外,继续参考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支撑座303包括丝杠丝母组件306和支座307,丝杠丝母组件306的一端与支撑梁301连接,另一端与支座307连接。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座307为球型支座。
在实际应用中,在支腿200与横梁103通过连接件连接时,支座307与轨道310所在的平面接触进而支撑支腿200。为了保障支撑梁301的水平,首先根据球型支座实现微调,如果无法满足水平条件,进一步地通过丝杠丝母组件306来实现支撑梁301的水平。
此外,在支撑组件300的滚轮305沿着轨道310进行移动时,需要支撑座303提起,从而防止干涉。因此,可以通过丝杠丝母组件306将支座307提升到一定高度。
如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支腿组件120还包括载荷梁122和行走支撑机构123,行走支撑机构123与第二液压油缸121均匀的安装在载荷梁122下方。载荷梁122与主梁架100通过立柱连接。
在实际运输管廊时,管廊一般具有几个舱纵梁,那么行走支撑机构123与第二液压油缸121的数量和就是多少。并且整体结构呈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廊机,通过分别与提升装置和行走装置相连的回转装置,带动提升装置相对转动,实现被提升装置吊装产品任一角度旋转和架设位置调整,从而实现行走装置的跨度可以尽量选择被吊装产品的最小尺寸进行设计,降低架廊机的跨度,回转装置可以降低架廊机主梁架高度,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成本等,从而可以实现大吨位的吊装,延长起重天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运输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架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架、支腿组结构以及起重天车,所述起重天车包括提升装置、回转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回转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行走装置相连,所述回转装置带动所述提升装置相对于所述行走装置转动,所述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回转装置移动,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吊装产品进行升降,
所述行走装置在所述主梁架上线性移动,所述支腿组结构安装在所述主梁架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支承和电机,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带齿外圈,所述带齿外圈与所述提升装置连接,所述内圈与所述行走装置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主动齿轮驱动所述带齿外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行走装置上,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回转装置连接,
所述内圈与所述行走装置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卷扬机组件、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所述卷扬机组件和所述定滑轮组通过旋转架体与所述带齿外圈连接,所述卷扬机组件、所述定滑轮组和所述动滑轮组通过绳索传递动力,
所述动滑轮组用于吊装所述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架、置于所述行走架两端的行走轮总成和驱动所述行走轮总成的行走电机,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行走架的一端,所述行走架与所述内圈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组结构包括第一支腿组件、第二支腿组件和第三支腿组件,所述第一支腿组件、所述第二支腿组件和所述第三支腿组件依次排列在所述主梁架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支腿组件和所述第三支腿组件均设置有伸缩套组件,所述伸缩套组件用于升降所述第一支腿组件和所述第三支腿组件,
所述第二支腿组件包括多个支撑点,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点采用第二液压油缸作为支撑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腿组件包括支腿和支撑组件,所述支腿包括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安装有平移机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腿轴向移动,并且所述支腿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可拆卸的与所述主梁架的横梁连接,所述平移机构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间隙,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平移机构与所述横梁接触,所述平移机构能够沿着所述横梁平移,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支撑组件向所述横梁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电机和挂轮组件,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挂轮组件置于所述横梁内,且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间隙,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挂轮组件与所述横梁接触,所述平移电机驱动所述挂轮组件在所述横梁上滚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组件还包括载荷梁和行走支撑机构,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均匀的安装在所述载荷梁下方,
所述载荷梁与所述主梁架通过立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架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行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梁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下方的驱动组件和支撑座,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组件在轨道上移动。
CN202121702857.XU 2021-07-26 2021-07-26 架廊机 Active CN215439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2857.XU CN215439372U (zh) 2021-07-26 2021-07-26 架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2857.XU CN215439372U (zh) 2021-07-26 2021-07-26 架廊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39372U true CN215439372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84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2857.XU Active CN215439372U (zh) 2021-07-26 2021-07-26 架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39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01430A (zh) 架廊机
US20150014266A1 (en) Revolving tower crane
CN110655015B (zh)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维护的无轨自行式平台车
CN111022089A (zh) 一种防水板台车
CN110759283B (zh) 集装箱侧面装载机
CN215439372U (zh) 架廊机
CN211256698U (zh) 一种新型架桥机
KR102225739B1 (ko) 크레인의 페스툰 행거레일 교체용 대차 및 이를 이용한 페스툰 행거레일 교체방법
CN211368408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的架桥设备
CN111675112A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桥墩吊装机、施工方法及过天桥方法
CN115959581A (zh) 一种在柱顶自主行走的智能化预制构件吊装机
CN215291292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
CN111115466B (zh) 一种便于保持重心的起重吊车
CN110752538B (zh) 轨道车辆线槽模块作业平台
CN210064983U (zh) 一种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运载装置
CN107604776B (zh) 铁路轨道施工用便梁横移吊
CN219058342U (zh) 一种伸缩式门架起重装置
CN215439336U (zh) 支腿结构及架廊机
CN218579500U (zh) 多功能自变形吊运机
CN215364550U (zh) 架廊机天车及架廊机
CN111733779B (zh) 水电站大坡度流道检修重力自平衡伸缩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14103775B (zh) 移动换电设备及换电车
CN220223315U (zh) 一种自爬升式桥梁拱架提升机
CN217972282U (zh) 供水管道运输安装用台车
CN218991603U (zh) 一种组合式升降作业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