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0598B -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40598B CN110740598B CN201910971821.2A CN201910971821A CN110740598B CN 110740598 B CN110740598 B CN 110740598B CN 201910971821 A CN201910971821 A CN 201910971821A CN 110740598 B CN110740598 B CN 1107405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layer
- color bar
- main body
- color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4—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glass or ceramic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该壳体包括:玻璃基体,玻璃基体中的侧壁和主体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第一油墨层,第一油墨层设置在玻璃基体的内表面,第一油墨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色条部和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色条部,第一色条部的宽度和第二色条部的宽度分别沿各自延伸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交错排布并限定出镂空区,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分别覆盖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侧壁的部分表面;第二油墨层,第二油墨层位于第一油墨层远离玻璃基体的一侧,第二油墨层至少覆盖镂空区,第二油墨层与第一油墨层具有不同的颜色。由此,该壳体具有良好的渐变色外观,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子设备的壳体多为渐变色的外观,为了实现壳体的渐变色效果,常用的渐变色工艺有玻璃膜片贴合和玻璃真空镀膜两种方案。具体的,玻璃膜片贴合方案,需要先在塑胶膜片(如PET)上通过色带打印或填墨等工艺实现预先设计的渐变效果,然后将渐变色塑胶膜片涂上光学胶,最后通过光学胶和玻璃基体进行贴合,从而实现壳体的渐变效果。玻璃真空镀膜方案,是用镀膜机在玻璃基体不同位置处镀上不同厚度的光学膜,人眼所看到的颜色是上述光学膜的反射色,不同厚度的光学膜呈现不同的反射色,从而实现壳体的渐变效果。
然而,目前具有渐变效果的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目前,折弯角较大的曲面玻璃壳体存在渐变效果较差、成本较高的问题。发明人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用于实现上述曲面玻璃壳体渐变色的工艺存在缺陷导致的。具体的,利用前面描述的玻璃膜片贴合方案对折弯角较大的曲面玻璃壳体进行渐变色处理时,需要先在具有平面结构的塑胶膜片上丝印、胶印或者填墨以实现渐变色,再将具有渐变色的塑胶膜片贴合到折弯角较大的曲面玻璃上,贴合之前需要先将具有渐变色的塑胶膜片由平面结构弯折成与曲面玻璃一致的形状,贴合过程中塑胶膜片和曲面玻璃会发生偏移,影响外观效果,且塑胶膜片(如PET)的材质较硬,只能贴合一定弯曲幅度的曲面玻璃,当曲面玻璃的弯曲幅度较大时,塑胶膜片在曲面玻璃的拐角处很难贴合,导致塑胶膜片和曲面玻璃之间容易产生气泡,导致生产良率较低。
而利用前面描述的玻璃真空镀膜方案对折弯角较大的曲面玻璃壳体进行渐变色处理时,需要在曲面玻璃上镀一定厚度的光学膜,光学膜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氧化物,且光学膜以原子的方式沉积在曲面玻璃表面,由于金属氧化物的弹性模量和玻璃的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导致玻璃的强度降低50%以上,影响壳体的使用,且镀膜设备价格高、镀膜良率较低,使得玻璃真空镀膜方案的成本较高。
本申请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壳体。该壳体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主体面以及与所述主体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主体面所在平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基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油墨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色条部和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色条部,所述第一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色条部和所述第二色条部交错排布并限定出镂空区,所述第一色条部覆盖所述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所述侧壁的部分表面,所述第二色条部覆盖所述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所述侧壁的部分表面;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位于所述第一油墨层远离所述玻璃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油墨层至少覆盖所述镂空区,所述第二油墨层与所述第一油墨层具有不同的颜色。由此,该壳体具有良好的渐变色外观,且成本较低。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制备壳体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提供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主体面以及与所述主体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主体面所在平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在所述玻璃基体的内表面通过转印形成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色条部和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色条部,所述第一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色条部和所述第二色条部交错排布并限定出镂空区,所述第一色条部覆盖所述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所述侧壁的部分表面,所述第二色条部覆盖所述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所述侧壁的部分表面;在所述第一油墨层远离所述玻璃基体的一侧形成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至少覆盖所述镂空区所述第二油墨层与所述第一油墨层具有不同的颜色。由此,该方法具有生产良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且制备的壳体具有良好的渐变色外观。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主板以及前面所述的壳体,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壳体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具有炫酷的外观,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第一色条部和部分第二色条部的排布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壳体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色条部上拐点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壳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硅胶胶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玻璃基体;110:主体面;120:侧壁;200:第一油墨层;210:第一色条部;211:第一边;212:第二边;220:第二色条部;221:第三边;222:第四边;300:第二油墨层;400:金属氧化膜;500:盖底油墨层;600:硅胶胶头;1000:壳体;10:镂空区;1:主体面和侧壁的交界线;2:第一色条部的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壳体。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壳体包括:玻璃基体100、第一油墨层200、第二油墨层300,其中,玻璃基体100包括主体面110及与主体面110相连的侧壁120,侧壁120与主体面110所在平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如90度、100度、120度,第一油墨层200设置在玻璃基体100的内表面,且第一油墨层200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色条部210和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色条部220,第一色条部210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第二色条部220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第一色条部210和第二色条部220交错排布并限定出镂空区10(参考图2,图2仅示出了部分第一色条部和部分第二色条部的排布情况)。参考图3,第一色条部210覆盖主体面110(图中未示出)的部分表面并覆盖侧壁120的部分表面(侧壁未示出),第二色条部220覆盖主体面110(图中未示出)的部分表面并覆盖侧壁120的部分表面(侧壁未示出)。第二油墨层300位于第一油墨层200远离玻璃基体100的一侧,第二油墨层300至少覆盖镂空区10,且第二油墨层300与第一油墨层200具有不同的颜色。由此,该壳体具有良好的渐变色外观,且成本较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折弯角”,特指侧壁与主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1中所示出的α),具体地,为侧壁和主体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玻璃基体100的主体面110可以为平面,或者还可以为弧面。当主体面110包括平面部和弧面部时,主体面所在平面即为平面部所在的平面,当主体面110整体为弧面时,主体面所在平面为主体面110凸起最高点处切线所在的平面。侧壁120也可以为平面或为弧面,当侧壁120的外表面(远离第一油墨层200一侧的表面)为弧面时,侧壁120外表面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主体面110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中的最大值为该侧壁处的折弯角(如图1中所示出的α)。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玻璃基体100可具有4个侧壁120,4个侧壁120和主体面110之间的折弯角可以全部相等,也可以不全部相等。例如,4个侧壁中,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与主体面之间的折弯角可以相等,相邻的两个侧壁与主体面之间的折弯角可以不相等。玻璃基体4个侧壁的折弯角均大于70度,由此,该玻璃基体为大弧度曲面玻璃,且该玻璃基体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省去额外设置的中框等结构,具有良好的质感。
或者,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玻璃基体100可以具有2个侧壁120,两个侧壁120相对设置(如在玻璃基体的长边侧),2个侧壁120与主体面110之间的折弯角均大于70度。
本申请中,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与该大弧度曲面玻璃之间具有良好的贴合程度,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偏移、起泡、玻璃强度下降等不良问题,该大弧度壳体具有较高的生产良率、良好的渐变效果,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
下面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对该壳体的各个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油墨层200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色条部210和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色条部220,第一色条部210的宽度和第二色条部220的宽度分别沿各自延伸的方向逐渐增大,且第一色条部210和第二色条部220交错排布并限定出镂空区10,第二油墨层300填充镂空区10,且第一油墨层200和第二油墨层300具有不同的颜色,由此,在玻璃基体远离第一油墨层的一侧,可以呈现出两种颜色渐变的效果,且第二油墨层的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渐变效果的平滑过渡。
具体的,参考图2,第一色条部210由第一边211和第二边212构成,且第一边211和第二边212之间的夹角(如图2中所示出的β)可以为1-60度,如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由此,可以实现第一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
第二色条部220由第三边221和第四边222构成,且第三边221和第四边222之间的夹角(如图2中所示出的γ)可以为1-60度,如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由此,可以实现第二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且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共同实现一种颜色(第一油墨层的颜色)的渐变。
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第一色条部210的渐变角度β(即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的夹角),与第二色条部220的渐变角度γ(即第三边和第四边之间的夹角)可以相等。由此,可以进一步优化该大弧度壳体的渐变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色条部21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色条部22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如图2中所示出的)可以为1-90度,如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80度、90度。由此,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可以实现交错排布,且多个第一色条部和多个第二色条部之间可以限定出镂空区,便于利用镂空区呈现第二油墨层的颜色。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由于第一色条部210的宽度和第二色条部220的宽度分别沿各自延伸的方向逐渐增大,由此,由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限定出的镂空区的横截面面积也呈一定的规律渐变,具体的,镂空区的横截面面积,分别沿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由此,镂空区可以呈现另一种颜色(第二油墨层的颜色)的渐变,从而使该大弧度壳体呈现多种颜色的渐变效果,且第一油墨层的颜色和第二油墨层的颜色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丰富该大弧度壳体的外观。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多个第一色条部210平行排列,由此,多个第一色条部中的第一边分别平行,且多个第一色条部中的第二边也分别平行。参考图2,在相邻两个第一色条部210中,相对应的边之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出的D1)可以为0.001-10μm,如0.5μm、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具体的,相邻两个第一色条部210中,两个第一边211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第二边212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001-10μm。由此,可以使多个第一色条部并排排列。
类似的,多个第二色条部220平行排列,由此,多个第二色条部中的第三边分别平行,且多个第二色条部中的第四边也分别平行。参考图2,在相邻两个第二色条部220中,相对应的边之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出的D2)可以为0.001-10μm,如0.5μm、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具体的,相邻两个第二色条部220中,两个第三边221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第四边222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001-10μm。由此,可以使多个第二色条部并排排列,多个并排排列的第一色条部和多个并排排列的第二色条部之间分别具有夹角从而可以限定出镂空区。
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相邻两个第一色条部210中相对应边之间的距离D1,与相邻两个第二色条部220中相对应边之间的距离D2可以相等。由此,可以进一步优化该大弧度壳体的渐变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色条部210和第二色条部220分别自主体面110延伸至侧壁120处,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拐点,拐点位于主体面110和侧壁120的交界处。由此,可以使侧壁处的渐变效果与主体面处的渐变效果一致,防止出现视觉偏差,进一步优化壳体的渐变效果。具体的,第一色条部210的第一边211和第二边212分别具有一个拐点,第二色条部220的第三边221和第四边222也分别具有一个拐点,且上述拐点分别位于主体面110和侧壁120的交界处。由此,可以进一步优化该大弧度壳体的渐变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4,直线1为主体面和侧壁的交界线,折线2为第一色条部的延伸方向,折线2具有拐点A,拐点A位于主体面和侧壁的交界线1上,且折线2偏折后的方向与偏折前的方向(图中虚线方向)之间具有校正角σ,也即是说,同一个第一色条部中,位于侧壁处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位于主体面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校正角σ,类似的,同一个第二色条部中,位于侧壁处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位于主体面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校正角(图中未示出),由此,可以使侧壁处的渐变效果与主体面处的渐变效果一致,防止出现视觉偏差,进一步优化该大弧度壳体的渐变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校正角σ的角度可以为10-80度,如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80度,由此,将校正角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与玻璃基体的折弯角相配合,有效缓解侧壁处渐变效果与主体面处渐变效果不一致的问题,防止出现视觉偏差,使得整个壳体的外观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关于校正角的具体数值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使侧壁处的渐变效果与主体面处的渐变效果一致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产品的尺寸进行设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油墨层300可以覆盖第一油墨层200并填充镂空区10,由此,便于操作,且镂空区可以呈现第二油墨层的颜色,并具有渐变的效果。
关于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的具体颜色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渐变色效果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第一油墨层可以为黑色,第二油墨层可以为红色,由此,该大弧度壳体可以呈现出红黑渐变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5,该壳体还可以包括:金属氧化膜400以及盖底油墨层500,其中,金属氧化膜400设置在第二油墨层300远离第一油墨层200的一侧,盖底油墨层500设置在金属氧化膜400远离第二油墨层300的一侧。由此,金属氧化膜可以使壳体呈现一定的金属色泽,进一步优化该大弧度壳体的外观效果,盖底油墨层可以对其他膜层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制备壳体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由该方法制备的壳体可以为前面描述的壳体,由此,由该方法制备的壳体可以具有与前面描述的壳体相同的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6,该方法包括:
S100:提供玻璃基体
在该步骤中,提供玻璃基体。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玻璃基体包括主体面以及与主体面相连的侧壁,侧壁和主体面所在平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由此,该玻璃基体为大弧度的曲面玻璃,且通过后续的步骤可在该大弧度曲面玻璃上实现良好的渐变色效果。关于折弯角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200:在玻璃基体的内表面通过转印形成第一油墨层
在该步骤中,在玻璃基体的内表面通过转印形成第一油墨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油墨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色条部和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色条部,其中,第一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的方向逐渐增大,且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交错排布并限定出镂空区,第一色条部覆盖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侧壁的部分表面,且第二色条部覆盖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侧壁的部分表面。由此,第一色条部的宽度和第二色条部的宽度分别按一定的规律渐变,从而在壳体基体上可以呈现出一种颜色(第一油墨层的颜色)的渐变效果,且后续步骤在镂空区形成与第一油墨层具有不同颜色的第二油墨层后,可以使该大弧度壳体呈现多种颜色的渐变效果。
关于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的构成、渐变角度,以及第一色条部延伸方向与第二色条部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第一色条部对应边之间的间距、第二色条部对应边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的拐点,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利用转印方法形成第一油墨层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首先,在用于形成第一油墨层的模具中刮涂第一油墨,以形成具有上述形状的第一油墨,随后,利用硅胶胶头垂直按压上述模具,以便粘取具有上述形状的第一油墨,最后,将粘有具有上述形状的第一油墨的硅胶胶头垂直按压在玻璃基体上,以便将具有上述形状的第一油墨转移至玻璃基体的主体面和侧壁上,将具有上述形状的第一油墨垂直按压在玻璃基体上之后,进行烘烤处理,以便在玻璃基体上形成具有上述形状的第一油墨层。该方法操作简便,且可在大弧度曲面玻璃上形成第一油墨层,第一油墨层与大弧度曲面玻璃之间具有良好的贴合度,不存在现有技术偏移、起泡、降低玻璃强度等不良问题,该方法生产良率较高,使得最终获得的壳体具有良好的渐变效果,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述过程中用到的模具具有第一油墨层的图案,由此,在该模具中刮涂第一油墨后,可以形成具有上述图案的第一油墨,并经后续步骤形成第一油墨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模具的材质可以为钢材,模具中的图案可以是通过激光刻蚀的方式形成的,具体的,激光刻蚀的深度可以为5-30μm,如5μm、10μm、20μm、30μm。由此,可以为第一油墨层的形成提供合适的模具。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模具包括用于形成第一色条部的第一凹槽,以及用于形成第二色条部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具有至少一个拐点,该拐点可使得形成的第一色条部中,位于侧壁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位于主体面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校正角,且第二凹槽具有至少一个拐点,该拐点可使得形成的第二色条部中,位于侧壁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位于主体面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校正角,其中,校正角的度数可以为10-80度。通过设置校正角可以使侧壁处的渐变效果与主体面处的渐变效果一致,且将校正角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与玻璃基体的折弯角相配合,有效缓解侧壁处渐变效果与主体面处渐变效果不一致的问题,防止出现视觉偏差,使得整个壳体的外观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7,转印过程中使用的硅胶胶头600具有弧形表面,具体的,硅胶胶头600包括平面部和侧边,侧边位于平面部的边缘,硅胶胶头600的折弯角是指侧边任一点处的切线与平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中所示出的θ),由于该硅胶胶头为软质胶头,由此,在利用该硅胶胶头按压模具时,硅胶胶头可以发生变形,使得第一油墨能够全部被粘取到硅胶胶头上,且在按压结束后,硅胶胶头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由此,在硅胶胶头的平面部以及侧边处均粘有第一油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7,硅胶胶头600的折弯角大于玻璃基体100的折弯角,且硅胶胶头600的折弯角θ比玻璃基体100的折弯角α大5-15度,如θ比α大5度、10度、15度,且硅胶胶头600的折弯角θ为侧边与平面部之间夹角中的最大夹角。由此,可在硅胶胶头和玻璃基体之间可形成有效的避空区,将粘有第一油墨的硅胶胶头按压玻璃基体时,在上述避空区内的硅胶胶头会发生变形,以使硅胶胶头侧边处的第一油墨紧密贴合到玻璃基体的侧壁上,从而可以实现整个第一油墨层与玻璃基体的良好贴合,且在按压结束后,硅胶胶头恢复原来的形状,实现其与第一油墨的分离,该方法操作简便,生产良率较高,且可以获得与玻璃基体贴合良好的第一油墨层,便于大弧度壳体渐变效果的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硅胶胶头将第一油墨按压到玻璃基体上之后,还需进行烘烤处理,以在玻璃基体上形成稳定的第一油墨层,烘烤处理的温度可以为70-90℃,如70℃、80℃、90℃,烘烤处理的时间可以为30-50min,如30min、40min、50min。由此,便于第一油墨固化,形成稳定的第一油墨层。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油墨的粒径可以为1-100nm,如10nm、20nm、30nm、40nm、50nm、60nm、70nm、80nm、90nm、100nm。由此,有利于形成具有上述图案的第一油墨层。
S300:在第一油墨层远离玻璃基体的一侧形成第二油墨层
在该步骤中,在第一油墨远离玻璃基体的一侧形成第二油墨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油墨层至少覆盖镂空区,且第二油墨层与第一油墨层具有不同的颜色。如前所述,第一油墨层中的第一色条部的宽度和第二色条部的宽度分别按一定的规律渐变,由此,由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限定出的镂空区的横截面面积也呈一定的规律渐变,具体的,镂空区的横截面面积,分别沿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第二油墨层覆盖镂空区,即镂空区呈现第二油墨层的颜色,并具有渐变效果,从而使得最终形成的大弧度壳体呈现多种颜色的渐变效果,且第一油墨层的颜色和第二油墨层的颜色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丰富该大弧度壳体的外观。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油墨层可以覆盖第一油墨层并填充镂空区,由此,便于操作,节省生产周期。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油墨层可以是通过丝印第二油墨,并进行烘烤处理形成的。由此,利用简单的方法即可形成第二油墨层。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丝印第二油墨时所用的网版目数可以为100-400,如100、200、300、400。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第二油墨层时烘烤处理的温度可以为70-90℃,如70℃、80℃、90℃,烘烤处理的时间可以为30-50min,如30min、40min、50min。由此,便于第二油墨固化,形成稳定的第二油墨层。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第二油墨层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油墨层远离第一油墨层的一侧,通过镀膜形成金属氧化膜,以及在金属氧化膜远离第二油墨层的一侧,丝印盖底油墨,并进行烘烤处理,形成盖底油墨层。由此,金属氧化膜可以使壳体呈现一定的金属色泽,使得该大弧度壳体的外观更加闪亮,盖底油墨层可以对其他膜层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中,镀膜方法可以包括磁控溅射镀膜方法或者蒸发镀膜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盖底油墨层过程中使用的网版的目数可以为100-400,如100、200、300、400。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盖底油墨层时烘烤处理的温度可以为70-90℃,如70℃、80℃、90℃,烘烤处理的时间可以为30-50min,如30min、40min、50min。由此,便于盖底油墨固化,形成稳定的盖底油墨层。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8,该电子设备包括主板以及前面描述的壳体1000,主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描述的壳体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具有炫酷的外观,且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具体的,便于直观的描述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一色条部和第二色条部,以及构成第一色条部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构成第二色条部的第三边和第四边,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主体面以及与所述主体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主体面所在平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
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基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油墨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色条部和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色条部,所述第一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色条部和所述第二色条部交错排布并限定出镂空区,所述第一色条部覆盖所述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所述侧壁的部分表面,所述第二色条部覆盖所述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所述侧壁的部分表面;
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位于所述第一油墨层远离所述玻璃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油墨层至少覆盖所述镂空区,所述第二油墨层与所述第一油墨层具有不同的颜色,
所述第一色条部和所述第二色条部分别自所述主体面延伸至所述侧壁处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拐点,所述拐点位于所述主体面以及所述侧壁的交界处,
同一个所述第一色条部中,位于所述侧壁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位于所述主体面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校正角,
同一个所述第二色条部中,位于所述侧壁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位于所述主体面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所述校正角,
所述校正角的角度为10-8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条部由第一边和第二边构成,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之间的夹角为1-60度,
所述第二色条部由第三边和第四边构成,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之间的夹角为1-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条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色条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条部中,相对应的边之间的距离为0.001-10μm,
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色条部中,相对应的边之间的距离为0.001-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金属氧化膜,所述金属氧化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墨层远离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一侧;
盖底油墨层,所述盖底油墨层设置在所述金属氧化膜远离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一侧。
6.一种制备壳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主体面以及与所述主体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主体面所在平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
在所述玻璃基体的内表面通过转印形成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色条部和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色条部,所述第一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色条部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色条部和所述第二色条部交错排布并限定出镂空区,所述第一色条部覆盖所述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所述侧壁的部分表面,所述第二色条部覆盖所述主体面的部分表面并覆盖所述侧壁的部分表面;
在所述第一油墨层远离所述玻璃基体的一侧形成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至少覆盖所述镂空区,所述第二油墨层与所述第一油墨层具有不同的颜色,
形成所述第一油墨层包括:
在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油墨层的模具中刮涂第一油墨;利用硅胶胶头垂直按压所述模具,以便粘取所述第一油墨,所述硅胶胶头具有弧形表面;将粘有所述第一油墨的硅胶胶头垂直按压在所述玻璃基体上,以将所述第一油墨转移至所述玻璃基体的侧壁和主体面上,并进行烘烤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模具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色条部的第一凹槽,以及用于形成所述第二色条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至少一个拐点,令形成的所述第一色条部中,位于所述侧壁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位于所述主体面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校正角,所述第二凹槽具有至少一个拐点,令形成的所述第二色条部中,位于所述侧壁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位于所述主体面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所述校正角,所述校正角的角度为10-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胶头的折弯角比所述玻璃基体的折弯角大5-15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墨的粒径为1-100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墨层是通过丝印第二油墨,并进行烘烤处理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二油墨层远离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一侧,通过镀膜形成金属氧化膜;
在所述金属氧化膜远离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一侧,丝印盖底油墨,并进行烘烤处理,形成盖底油墨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的网板目数为100-400。
12.根据权利要求6、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处理的温度为70-90℃,所述烘烤处理的时间为30-50min。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以及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71821.2A CN110740598B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71821.2A CN110740598B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40598A CN110740598A (zh) | 2020-01-31 |
CN110740598B true CN110740598B (zh) | 2021-09-10 |
Family
ID=69270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71821.2A Active CN110740598B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405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45790B (zh) * | 2021-08-12 | 2023-02-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与电子设备 |
CN117082769A (zh) * | 2022-05-10 | 2023-11-1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饰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541181U (zh) * | 2012-03-10 | 2012-11-21 | 焦作飞鸿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彩晶玻璃 |
CN104582352A (zh) * | 2013-10-25 | 2015-04-29 |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外壳及其采用的立体图案结构 |
CN206164608U (zh) * | 2016-05-10 | 2017-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外壳、终端外壳的面板及终端 |
CN110177165A (zh) * | 2019-06-27 | 2019-08-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5594A (zh) * | 2009-07-17 | 2011-01-26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壳体 |
CN105102395A (zh) * | 2013-03-29 | 2015-11-25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夹层玻璃 |
KR102315659B1 (ko) * | 2013-11-27 | 2021-10-20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표시 장치 |
CN205774114U (zh) * | 2016-05-30 | 2016-12-07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一种含彩色油墨纹路图案的玻璃板 |
CN106495473A (zh) * | 2016-09-14 | 2017-03-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盖板制作方法以及玻璃盖板结构 |
CN108947270B (zh) * | 2017-05-19 | 2020-11-0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3d装饰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153936B (zh) * | 2017-12-01 | 2020-09-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设备的渐变色工艺 |
CN208497922U (zh) * | 2018-06-12 | 2019-02-15 | 江门市众能电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头双工位移印机 |
CN208914699U (zh) * | 2018-07-04 | 2019-05-31 | 浙江宇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 一种抗静电防辐射色织3d条纹面料 |
CN110267478B (zh) * | 2019-06-27 | 2020-10-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组件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
2019
- 2019-10-14 CN CN201910971821.2A patent/CN1107405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541181U (zh) * | 2012-03-10 | 2012-11-21 | 焦作飞鸿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彩晶玻璃 |
CN104582352A (zh) * | 2013-10-25 | 2015-04-29 |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外壳及其采用的立体图案结构 |
CN206164608U (zh) * | 2016-05-10 | 2017-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外壳、终端外壳的面板及终端 |
CN110177165A (zh) * | 2019-06-27 | 2019-08-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40598A (zh) | 2020-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40598B (zh) |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
CN111591080A (zh) | 玻璃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 |
US2007018145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rotection panel, protection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protection panels | |
JP2011131597A (ja) | 立体感形成外装材 | |
CN107454225A (zh) | 立体弧面玻璃、手机盖及其制造方法和手机 | |
KR100537091B1 (ko) | 그라비어 인쇄기 및 적층 세라믹 전자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 |
JP2008270829A (ja) | グラビアロール、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 |
CN108017288B (zh) | 一种含炫光油墨层的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658512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2062906A1 (zh) | 透明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壳体和移动终端 | |
JP4904110B2 (ja) | 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成形体 | |
CN108770300A (zh) | 散热膜、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325281C (zh) | 生产模制组件的方法 | |
CN210047258U (zh) |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 |
JPH06143529A (ja) | 装飾表示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1954873B1 (ko) | 입체감을 갖는 이미지 인쇄 방법 및 인쇄물 | |
CN114445516A (zh) | 光学膜片、磨砂效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746191A (zh) |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 |
TWI595291B (zh) | 柔版印刷所致之絕緣膜的形成方法及柔版印刷版 | |
CN110682705A (zh) | 一种立体效果精密印刷工艺及产品 | |
JP4011699B2 (ja) | エンボス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 |
CN111309192A (zh) | 触控屏、其导电膜及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 |
CN217869319U (zh) | 一种改进立体视觉效果的织带 | |
CN113986051B (zh) | 触控装置的制备方法、触控装置及触控屏 | |
CN216562388U (zh) | 一种隐藏式信标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