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6191A -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 Google Patents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6191A
CN111746191A CN201910241575.5A CN201910241575A CN111746191A CN 111746191 A CN111746191 A CN 111746191A CN 201910241575 A CN201910241575 A CN 201910241575A CN 111746191 A CN111746191 A CN 111746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ure
sub
blocks
micrometers
textur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15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泣
唐根初
邹威
叶兵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15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6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6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6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 B44C5/04Ornamental plaques, e.g. decorative panels, decorative vene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膜及终端盖板,装饰膜包括:基材,基材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纹理结构子块,至少一个纹理结构子块中,纹理结构子块的表面形成有凹陷部,及与凹陷部相邻的第一平坦部;和/或,至少一个纹理结构子块中,纹理结构子块的表面形成有凸起部,及与凸起部相邻的第二平坦部;凹陷部和/或凸起部的延伸长度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技术效果:多个间隔设置的纹理结构子块,极大地降低了光感变化的强度,减少了连续的光影跑动性。上述范围既能够减少光学干涉等光学现象的产生,降低光感变化的刺激感,又能够减少肉眼可见的可能性,降低纹理结构子块的颗粒粗糙感,综合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

Description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手机、手表等电子设备通常会在盖板上对应非显示区域的部分贴附装饰膜,不仅可以遮蔽机身外露的电子元器件,还可以凸显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传统的装饰膜一般通过光学纹理搭配镀膜或彩膜,光学纹理通常有三角纹理、梯形纹理、球面纹理等,通过光学纹理曲率的变化,实现丰富的光影跳动的跑动效果。
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随着对电子设备的外观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装饰膜并不能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的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装饰膜并不能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的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纹理结构子块,至少一个所述纹理结构子块中,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的表面形成有凹陷部,及与所述凹陷部相邻的第一平坦部;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纹理结构子块中,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的表面形成有凸起部,及与所述凸起部相邻的第二平坦部;所述凹陷部和/或所述凸起部的延伸长度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装饰膜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纹理结构子块,相互独立且彼此分离,避免了多个纹理结构子块形成连续的条纹,极大地降低了光感变化的强度,降低了通透性,断断续续的条纹减少了连续的光影跑动性,进而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反射得到的光线偏向于雾面,视觉体验感更好。凹陷部和/或凸起部的延伸长度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既能够减少光学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的产生,进而减少彩色光的形成,降低光感变化的刺激感,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又能够减少肉眼可见的可能性,降低纹理结构子块的颗粒粗糙感,综合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
另外,多个纹理结构子块与颜色墨点子块存在排布角度,可有效避免纹理结构子块与墨点子块之间产生摩尔条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深度的范围为2微米至10微米;和/或,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的范围为2微米至10微米。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饰膜的厚度,实现装饰膜的轻薄性,便于将装饰膜应用于终端盖板,减少装饰的厚重感,降低手持的接触粗糙感,相对于更小的范围,工艺制作更简单,能够达到相对较好的尺寸精度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宽度之和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和/或,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宽度之和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
上述技术方案在30微米至150微米范围内的尺寸,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莫尔纹(干涉纹)的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组合形成的图案包括直线、折线、曲线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较为丰富的光影跑动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和/或所述凸起部沿直线或弧线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复杂的延伸方式,在工艺制作上更容易实现,提高加工的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呈预设颜色的着色层,所述着色层附着于所述第二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装饰膜呈现出预设颜色,达到装饰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层分布有多个相互独立且彼此分离的墨点子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独立的墨点子块易于与多个纹理结构子块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地减弱莫尔纹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墨点子块的排布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墨点子块的排布方向之间的角度为10度至80度,或100度至170度。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破坏产生莫尔纹的物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摩尔纹的产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盖板,包括:板体;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所述装饰膜附着于所述板体的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终端盖板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由于板体贴附有装饰膜,使得终端盖板能够实现适中的光影跳动性,降低装饰膜带来的颜色冲击感,提高视觉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装饰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纹理结构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纹理结构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纹理结构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纹理结构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纹理结构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纹理结构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装饰膜纹理结构子块的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装饰膜纹理结构子块的分布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装饰膜纹理结构子块的分布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装饰膜纹理结构子块的分布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直线类别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折线类别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上下跳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上下跳动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上下跳动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上下跳动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上下跳动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上下跳动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左右跳动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左右跳动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左右跳动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左右跳动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左右跳动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左右跳动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影跳动的倾斜跳动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着色层的墨点子块分布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终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装饰膜 110、基材 120、纹理结构子块
122、凹陷部 124、凸起部 126、第一平坦部
128、第二平坦部 130、着色层 132、墨点子块
200、终端盖板 210、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针对随着对电子设备的外观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装饰膜并不能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的效果的问题,发明人反复研究发现:传统的光学纹理都是由连续的条纹组成,条纹的长度在毫米级,约为大于等于50毫米(除去边沿),由该类光学纹理形成的装饰膜,由于条纹的连续性,使得装饰膜的光感变化强烈,通透性也较强,导致反射效果偏于镜面,产生的光影跳动性较为强烈刺眼,影响视觉体验。
为此,请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膜100,包括:基材110,基材11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纹理结构子块120,至少一个纹理结构子块120中,纹理结构子块120的表面形成有凹陷部122,及与凹陷部122相邻的第一平坦部126;和/或,至少一个纹理结构子块120中,纹理结构子块120的表面形成有凸起部124,及与凸起部124相邻的第二平坦部128。凹陷部122和/或凸起部124的延伸长度L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
如图1所示的放置姿态,基材110的上表面为第一表面,下表面为第二表面。基材110的材质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酰亚胺(英文:Polyimide,简称PI)、树脂等。
纹理结构子块120的纹理类型包括三角纹理、梯形纹理及球面纹理等,具体表现在本申请中的凹陷部122和凸起部124,即凹陷部122和凸起部124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和球冠形等。例如,图2所示为通过设置凹陷部122而形成的球面纹理;图3所示为通过设置凸起部124而形成的球面纹理;图4所示为通过设置凹陷部122而形成的三角纹理;图5所示为通过设置凸起部124而形成的三角纹理;图6所示为通过设置凹陷部122而形成的梯形纹理;图7所示为通过设置凸起部124而形成的梯形纹理。第一平坦部126和第二平坦部128的延伸方向与凹陷部122和凸起部124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平坦部126和第二平坦部128可以调整反射效果,相当于过渡区。纹理结构子块120可以是在基材110上压印形成,也可以通过丝印或镭雕等方式在基材110上形成。对于质地较硬的基材110,可以现在第一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胶层,再通过压印或雕刻在结构胶层的表面形成纹理结构子块120。对于质地较软的基材110,则可以直接在第一表面上压印或镭雕形成纹理结构子块120。
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按照预定的排列方式分布于第一表面,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可以是均匀分布的,也可以是非均匀分布的。例如,图8至图11为四种不同的分布方式。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相互独立且彼此分离,形成多个短线条纹,避免了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形成的连续条纹,极大地降低了光感变化的强度,降低了通透性,断断续续的条纹减少了连续的光影跑动性,进而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反射得到的光线偏向于雾面,视觉体验感更好。
参考图2,凹陷部122和/或凸起部124的延伸长度L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可以理解的是,纹理结构子块120属于微观结构,出于加工精度考虑,并不能保证该范围是绝对的,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延伸长度L的范围满足30微米至150微米的要求,下文提到的数值范围亦是如此。本实施例中,延伸长度L可以是30微米、或90微米、或150微米等。在大于30微米的范围内,第一表面能够减少光学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的产生,进而减少彩色光的形成,降低光感变化的刺激感,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在小于150微米的范围内,能够减少肉眼可见的可能性,降低纹理结构子块120的颗粒粗糙感,综合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
另外,参考图27所示的墨点子块132的示意图,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与颜色墨点子块132存在排布角度,可有效避免纹理结构子块120与墨点子块132之间产生摩尔条纹。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装饰膜100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纹理结构子块120,相互独立且彼此分离,避免了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形成连续的条纹,极大地降低了光感变化的强度,降低了通透性,断断续续的条纹减少了连续的光影跑动性,进而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反射得到的光线偏向于雾面,视觉体验感更好。凹陷部122和/或凸起部124的延伸长度L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既能够减少光学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的产生,进而减少彩色光的形成,降低光感变化的刺激感,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又能够减少肉眼可见的可能性,降低纹理结构子块120的颗粒粗糙感,综合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凹陷部122的凹陷深度H的范围为2微米至10微米。此处,凹陷部122的凹陷深度H通常称为线深,本实施例中,凹陷深度H可以是2微米、或6微米、或10微米等。在2微米至10微米范围内的线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饰膜100的厚度,实现装饰膜100的轻薄性,便于将装饰膜100应用于终端盖板200,减少装饰的厚重感,降低手持的接触粗糙感,相对于更小的范围,工艺制作更简单,能够达到相对较好的尺寸精度的效果。
和/或,凸起部124的凸起高度的范围为2微米至10微米。此处,凸起部124的凸起高度通常也称为线深,与前述线深仅仅是凹陷或凸起的区别。本实施例中,凸起高度可以是2微米、或6微米、或10微米等。在2微米至10微米范围内的线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饰膜100的厚度,实现装饰膜100的轻薄性,便于将装饰膜100应用于终端盖板200,减少装饰的厚重感,降低手持的接触粗糙感,相对于更小的范围,工艺制作更简单,能够达到相对较好的尺寸精度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凹陷部122与第一平坦部126的宽度之和D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第一平坦部126与凹陷部122相邻,纹理结构子块120的表面至少形成有一组交替分布的第一平坦部126与凹陷部122。此处,第一平坦部126的宽度W2通常称为线距,凹陷部122的宽度W1通常称为线宽,线距和线宽总称为尺寸。本实施例中,宽度之和D可以是30微米、或90微米、或150微米等。在30微米至150微米范围内的尺寸,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莫尔纹(干涉纹)的形成。在大于30微米的范围内,第一表面能够减少光学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的产生,进而减少彩色光的形成,降低光感变化的刺激感,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在小于150微米的范围内,能够减少肉眼可见的可能性,降低纹理结构子块120的颗粒粗糙感,综合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跑动性。
和/或,凸起部124与第二平坦部128的宽度之和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第二平坦部128与凸起部124相邻,纹理结构子块120的表面至少形成有一组交替分布的第二平坦部128与凸起部124。此处,第二平坦部128的宽度通常也称为线距,凸起部124的宽度通常也称为线宽,线距和线宽也总称为尺寸,与前述尺寸仅仅是凹陷或凸起的区别。本实施例中,宽度之和可以是30微米、或90微米、或150微米等。在30微米至150微米范围内的尺寸,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莫尔纹的形成。在大于30微米的范围内,第一表面能够减少光学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的产生,进而减少彩色光的形成,降低光感变化的刺激感,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在小于150微米的范围内,能够减少肉眼可见的可能性,降低纹理结构子块120的颗粒粗糙感,综合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组合形成的图案包括直线、折线、曲线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图8的排布方式可以形成大致图12所示的直线类别,直线可以由多个呈弧形排布的纹理结构子块120依次间隔排列,组合形成直线状,如此设置,可以形成视觉效果呈直线状的光影跳动效果。又例如,图9的排布方式可以形成大致图13所示的折线类别,折线可以由多个呈弧形排布的纹理结构子块120组合后再错位拼接,形成折线状,如此设置,可以形成视觉效果呈折线状的光影跳动效果。图10和图11的排布方式可以形成曲线状效果,其他组合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光影跑动的类别包括连续直线、间断直线、连续折线、间断折线、连续曲线、间断曲线等,还可以是以上类别的组合,在弱化光影跑动性的基础上,以实现较为丰富的光影跑动效果。光影跑动的方向包括上下跑动、左右跑动和倾斜跑动,具体光影跑动的设计实例中,上下跑动如图14至图19所示,左右跑动如图20至图25所示,倾斜跑动如图26所示,可以理解为上下跑动和左右跑动的组合,其中倾斜角θ为0度至180度。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观察角度,能够带来不同的光影跑动效果。以上直线、折线、曲线指的是纹理结构子块120组合后图案的延伸形状,对于其分布宽度并未作出具体示意。另外,具体直线、折线等的条数根据纹理结构子块120实际分布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规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122和/或凸起部124沿直线或弧线延伸。此处,可以理解为,在俯视纹理结构子块120的姿态下,凹陷部122和/或凸起部124所呈现出来的轮廓可以是直线状,也可以是弧线状,并不绝对地局限于直线状。如此设置,相对于复杂的延伸方式,在工艺制作上更容易实现,提高加工的精度。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装饰膜100还包括呈预设颜色的着色层130,着色层130附着于第二表面。着色层130能够使装饰膜100呈现出预设颜色,如红、绿、蓝等单色或多种颜色组合的彩色。着色层130可以单独与纹理结构子块120组合制作形成完整的装饰膜100,也可以直接先在终端盖板200上附着着色层130,再在着色层130上制备纹理结构子块120,组合形成装饰膜100。
进一步地,参考图27,着色层130分布有多个相互独立且彼此分离的墨点子块132。为了实现较有效地减弱莫尔纹的效果,着色层130分布有多个相互独立且彼此分离的墨点子块132,而不是大面积聚集状,且呈一定规律进行排布,多个独立的墨点子块132易于与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地减弱莫尔纹的效果。多个墨点子块132的排布角度的范围在0度至180度内。
更进一步地,纹理结构子块120的排布方向与墨点子块132的排布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着色层130附着于第二表面后,纹理结构子块120的排布方向与墨点子块132的排布方向之间存在角度,根据光学原理可知,二者角度不同,能够破坏产生莫尔纹的物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摩尔纹的产生。当然,由于纹理结构子块120的排布问题,可以是部分纹理结构子块120与部分墨点子块132呈角度设置,而非全部均呈角度设置。实践得知,着色层130与纹理结构子块120组合形成的装饰膜100,减少了连续条纹曲率变化较大的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莫尔纹(干涉纹)的形成。例如,图8和图27所示的样式相互配合后,能够有效地减弱莫尔纹的形成。此外,同一个装饰膜100,允许存在不同的夹角,以实现预设的光影跑动效果。
具体地,纹理结构子块120的排布方向与墨点子块132的排布方向之间的角度为10度至80度,或100度至170度。可以理解的是,该范围的整倍数亦是相同的效果,并无实质性差别。经过多次实践得出,该范围的角度能够较大程度上减少摩尔纹的产生。
请参考图28,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盖板200,包括:板体210;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100,装饰膜100附着于板体210的表面。此处,终端盖板2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后壳、平板电脑壳体、手表壳体、电视机壳体。板体210由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制成,例如玻璃、橡胶、陶瓷等。装饰膜100附着于板体210的表面,通常采用高粘度的胶体使得装饰膜100与板体210粘接,以确保粘接的可靠性。由于板体210贴附有装饰膜100,使得终端盖板200能够实现适中的光影跳动性,降低装饰膜100带来的颜色冲击感,提高视觉体验效果。
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终端盖板200采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装饰膜100,由于装饰膜100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纹理结构子块120,相互独立且彼此分离,避免了多个纹理结构子块120形成连续的条纹,极大地降低了光感变化的强度,降低了通透性,断断续续的条纹减少了连续的光影跑动性,进而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反射得到的光线偏向于雾面,视觉体验感更好。凹陷部122和/或凸起部124的延伸长度L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既能够减少光学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的产生,进而减少彩色光的形成,降低光感变化的刺激感,弱化了强烈的光影跑动性,又能够减少肉眼可见的可能性,降低纹理结构子块120的颗粒粗糙感,综合实现较为适中的光影跳动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所述基材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纹理结构子块,至少一个所述纹理结构子块中,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的表面形成有凹陷部,及与所述凹陷部相邻的第一平坦部;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纹理结构子块中,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的表面形成有凸起部,及与所述凸起部相邻的第二平坦部;
所述凹陷部和/或所述凸起部的延伸长度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深度的范围为2微米至10微米;和/或,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的范围为2微米至1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宽度之和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和/或,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宽度之和的范围为30微米至1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组合形成的图案包括直线、折线、曲线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和/或所述凸起部沿直线或弧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预设颜色的着色层,所述着色层附着于所述第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分布有多个相互独立且彼此分离的墨点子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墨点子块的排布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结构子块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墨点子块的排布方向之间的角度为10度至80度,或100度至170度。
10.一种终端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所述装饰膜附着于所述板体的表面。
CN201910241575.5A 2019-03-28 2019-03-28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Pending CN111746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575.5A CN111746191A (zh) 2019-03-28 2019-03-28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575.5A CN111746191A (zh) 2019-03-28 2019-03-28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6191A true CN111746191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2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1575.5A Pending CN111746191A (zh) 2019-03-28 2019-03-28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61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95561A1 (zh) * 2020-11-09 2022-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皮质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95561A1 (zh) * 2020-11-09 2022-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皮质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1161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visual and optionally tactile features on a substrate
US20080309063A1 (en) Microrefraction Image
CN111591080A (zh) 玻璃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TWM484742U (zh) 裝飾面板及觸控裝置
JP2002169234A (ja) 見る角度により多様な色相を示す印刷物
CN10470072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10047258U (zh)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CN204808358U (zh) 指纹辨识装置
JP5189854B2 (ja) 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成形体
CN111746191A (zh) 装饰膜及终端盖板
US10399305B2 (en) Cover glass lamination structure
JP4904110B2 (ja) 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成形体
CN210309734U (zh) 手持终端后盖及其装饰膜
CN209593493U (zh) 手持终端后盖及其装饰膜
KR102342498B1 (ko) 엘이디 조사에 의한 미세 비드 발광 표지판
CN109507763A (zh) 光学薄膜和电子设备盖板
CN106032069A (zh) 具有图案的物品的制法及具有图案的物品
CN207281316U (zh) 光学片
CN110740598B (zh)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JP2018200410A (ja) メディア及びメディアの製造方法
JP2017154438A (ja) 装飾体
CN111600973A (zh) 手持终端后盖及其装饰膜
JP2007062124A (ja) 樹脂成形品
WO2023039815A1 (zh) 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600901A (zh) 裝飾板以及觸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5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Huangjia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