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3861A - 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3861A
CN110723861A CN201810778001.7A CN201810778001A CN110723861A CN 110723861 A CN110723861 A CN 110723861A CN 201810778001 A CN201810778001 A CN 201810778001A CN 110723861 A CN110723861 A CN 110723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wage
ozone
denitrification
acrylonitr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80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7780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3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3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3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by catalytic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丙烯腈生产污水先在反硝化池进行反硝化处理,再进入硝化池进行硝化处理,然后经MBR膜抽滤出部分硝化液,抽滤液与含有臭氧的气体在紫外光催化作用下进行接触反应,再对反应得到的污水中的溶解氧和臭氧进行还原反应,出水回到反硝化池入口,继续进行反硝化、硝化处理。经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处理后的污水COD≤100mg/L、氨氮≤8mg/L、总氮≤40mg/L、TOC≤30mg/L、总磷≤1mg/L、悬浮物≤70mg/L,满足新的环保法要求的排放标准。

Description

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腈污水是指丙烯氨催化氧化制丙烯腈所产生的污水,包括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精制水经过“四效”蒸发处理后的冷凝水,循环水系统所排放的浓水,厂区所排放的生活污水,以及废水焚烧炉所排放的污水。烯腈污水属于难降解污水,且含有对硝化细菌有抑制性的物质,所以采用生化处理后的污水经常氨氮、总氮超标,难以满足最新的污水排放标准。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调节池+一沉+反硝化+硝化+二沉的工艺(即A/O工艺)对丙烯腈生产各股污水的混合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污水COD150~260mg/L,氨氮约30~100mg/L,总氮150-250mg/L,TOC 90~100mg/L,总磷0.5~0.9mg/L,悬浮物40~60mg/L。由于丙烯腈生产过程中产生许多副产物,即使经过“四效蒸发”,仍然有难降解或对微生物有抑制性作用的物质没有被去除,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单元,致使最终出水水质出现大幅度波动现象,而硝化单元更易受到冲击,生化出水氨氮浓度波动很大。经研究发现,丙烯腈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多数是含氮有机物,其中有一种物质为吡啶类物质,而吡啶类物质具有生物麻醉作用。研究发现,随着生产工艺的波动,吡啶类物质的浓度也会出现波动,当浓度较低时,对微生物脱除COD和氨氮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当这类物质浓度较高时,会对硝化细菌产生明显的抑制性作用,导致硝化效率下降,出水中氨氮浓度升高。
新的环保排放标准GB31571-2015将丙烯腈列为特殊污水,如果丙烯腈生产装置位于化工园区,则必须满足COD≤100mg/L,氨氮≤8mg/L,总氮≤40mg/L,TOC≤30mg/L,总磷≤1mg/L,悬浮物≤70mg/L,外排污水送化工园区再与其它污水混合处理排放。现有生化处理工艺排水除总磷、悬浮物外,主要指标COD、氨氮、总氮、TOC均不能满足新的排放标准。前述分析可知,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中仍含有有机氮化合物,不但难生物降解,而且对硝化反应有抑制作用,导致生化出水氨氮浓度升高,而且由于其本身是有机氮化合物,导致最终出水总氮浓度偏高,难以达到最新的污水总氮排放标准。因此,必须采用新的工艺方法及装置对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资料检索发现有2篇密切相关专利,专利一“一种臭氧催化耦合生物硝化处理丙烯腈废水的方法”,申请号:201310232534.2。该发明专利提出一种臭氧催化耦合生物硝化处理丙烯腈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臭氧催化氧化与生物硝化耦合技术对丙烯腈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主要工艺过程如下:来水首先进入调节池(1)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再流经预氧化塔(3)和催化氧化塔(4)后,自流入臭氧脱除池(5)去除水中残留的臭氧,经硝化池(7)进行氨氮的去除,从清水池(8)排出最终产水,通过碱罐(10)补充硝化所需碱度,臭氧氧化塔尾气收集后进行集中处理。任何污水处理工艺不论是微生物处理还是化学处理,都是将容易处理的物质先去除,一般情况下以微生物处理的效率和成本最低。该发明的缺点是将臭氧催化氧化置于生化前端,实际上将本来应该用微生物处理的污水中易降解有机物先氧化去除了,增加了处理成本。另外,该发明所用的负载型催化剂上的重金属组分易随水流失,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该发明在新的环保排放标准GB31571-2015之前申报的,未考虑脱除总氮问题,先对污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实际上将易降解有机物先去除了,对后续微生物反硝化脱除总氮不利,需要再额外补充有机碳源,增加了处理成本。
专利二“一种好氧生化耦合臭氧催化氧化与生物脱氮处理丙烯腈污水的组合工艺”,申请号:201410710188.9。该发明采用一种好氧生化耦合臭氧催化氧化与生物脱氮处理丙烯腈污水的组合工艺,包括好氧生化工艺、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生物脱氮工艺,在好氧生化单元中经过好氧生化工艺处理后的出水被导入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在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中再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并将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后的出水继续导入至生物脱氮系统进行生物脱氮工艺处理。该发明的缺点一是先进行好氧生化,将易降解有机物先去除,剩余的难降解有机物采用催化氧化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后进行脱氮生化处理,实际上没有充分利用原污水易降解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反应,而需要额外投加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大多数丙烯腈污水处理都是采用前置反硝化+硝化的工艺流程,其主要原理就是充分利用原污水的易降解有机物为反硝化脱除总氮提供碳源。因此,对比专利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二是所用负载型催化剂载体上的重金属组分会因水力冲刷流失,导致催化活性下降,还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污水满足新的环保法所要求的COD、氨氮、总氮、TOC、总磷、悬浮物等的排放标准。
本发明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丙烯腈生产污水先在反硝化池进行反硝化处理,再进入硝化池进行硝化处理,然后经MBR膜抽滤出部分硝化液,抽滤液与含有臭氧的气体在紫外光催化作用下进行接触反应,再对反应得到的污水中的溶解氧和臭氧进行还原反应,出水回到反硝化池入口,继续进行反硝化、硝化处理。
抽滤出的硝化液全部进行臭氧光催化氧化处理。因为是内循环,所以抽滤出的硝化液小于循环量,硝化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也就是未抽滤的部分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回流到反硝化池,二沉池上清液排出系统。
向反硝化池内加酸使反硝化池的pH范围控制在6.5~7.5。
向硝化池中加碱使硝化池的pH范围控制在7.5~8.5。
还原反应在还原池内进行,向还原池内加亚硫酸钠,浓度为10~100mg/L。
抽滤液与含有臭氧的气体在紫外光催化作用下进行接触反应为:抽滤液从臭氧氧化塔塔顶喷下,含有臭氧的气体从臭氧氧化塔塔底鼓入,抽滤液与含有臭氧的气体逆向接触。
臭氧氧化塔内部设上下2层填料,2层填料将臭氧氧化塔内部分割为三个空塔,分别为塔的顶部、中间和下部,塔的中间和下部均放置紫外灯,塔的中间的紫外灯的紫外光波长为100~200nm,塔的下部的紫外灯的紫外光波长为200~400nm。
丙烯腈生产污水中含有乙腈、氢氰酸、低聚物以及大量生产助剂,属于典型的难生物降解污水,GB31571-2015将其列为特殊污水即是证明。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A/O(膜旁滤+臭氧催化氧化还原内循环)+二沉的工艺,其效果是:
(1)A/O工艺即为前置反硝化硝化工艺,污水在A池(反硝化池)完成反硝化反应,在O池(硝化池)完成硝化反应。即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将硝化回流液中的硝酸根还原为氮气释放;O池除了降解有机污染物以外,好氧硝化细菌将氨氮氧化为硝酸根,通过硝化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氮气。污水先经过A/O工艺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原污水的易降解有机物实现部分总氮的脱除,经济合理。生化处理后剩余的有机物基本上是难降解有机物。臭氧光催化氧化所处理的就是难降解有机物。
(2)由于丙烯腈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氮化合物,虽然经过A/O工艺处理,但是仍有部分有机氮化合物因结构稳定,氨化过程缓慢,导致O池出水氨氮、总氮往往偏高。另外,由于工艺波动等原因丙烯腈污水中有时带有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而硝化细菌比较敏感,其活性很容易受到抑制,导致硝化效率下降,出水氨氮偏高。
本发明采用膜旁滤+臭氧光催化氧化还原内循环工艺的目的就是对生化处理后剩余的有机物特别是对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处理,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消除对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提高系统对COD、TOC、氨氮、总氮的去除效率。
膜旁滤+臭氧光催化氧化还原内循环工艺,就是在曝气池即O池的末端放置浸没式MBR膜,采用泵抽滤的方式将硝化液抽出,输送至臭氧氧化塔顶部喷下,与从塔底部上升的含有臭氧的气体逆向接触、反应。反应后的尾气从塔顶部放空。臭氧对难降解有机物进一步氧化,转化为易降解有机物。为了提高臭氧对有机物的氧化作用,用紫外光做催化剂。采用MBR膜对硝化液进行过滤,可去除所有悬浮物,其目的一是防止悬浮物格外消耗臭氧,提高臭氧对难降解有机物的氧化效率;二是污水中没有悬浮物,有利于紫外光在水中的传播,提高紫外光对臭氧氧化有机物的催化作用。
臭氧氧化塔优选为方形结构,臭氧氧化塔内部设上下2层填料,填料材质为不锈钢拉西环或鲍尔环,2层填料将臭氧氧化塔内部分割为三个空塔,分别为塔的顶部、中间和下部,塔的中间和下部均放置紫外灯。紫外灯不与污水直接接触,而是放置在一端密封一端开口的石英管内,石英管的透紫率基本在85%以上。紫外灯放置在石英管内是行业内通用做法,一是防止漏电,二是紫外灯损坏时便于抽出更换,不需要停车。塔的中间的紫外灯的紫外光波长为100~200nm,具体波长通过试验确定,目的有2个,一是利用紫外光继续催化臭氧对有机物的氧化作用,二是紫外光在空气中更容易传播,利用紫外光对气体中的氧气二次激发生成臭氧,充分利用氧气。塔的下部的紫外灯的紫外光波长为200~400nm。
利用空气或纯氧做气源,经臭氧发生器制备含有臭氧的气体从氧化塔的底部经曝气板进行曝气,与从塔顶喷淋下来的污水充分接触。在紫外光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有机物,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有机物。
优选地,含有臭氧的气体由以下体积百分数的成分组成:氧气96%~97%和臭氧3%~4%。
MBR膜抽滤污水的量取决于最终出水COD、总氮、氨氮、TOC的浓度,如果上述指标某一项超标严重,则抽滤量大;如果最终出水超标不严重,则抽滤量小;MBR膜抽滤量占原水流量的比例为0~200%。经过臭氧氧化后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被转化为易降解有机物,有机氮化合物分解释放出氨氮,再经硝化反硝化最终转化为氮气释放。对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的有机物被氧化,消除了对硝化细菌的毒性,有利于硝化反应的稳定进行。
在臭氧氧化塔内催化氧化后的出水进入还原池对水中的溶解氧和臭氧进行还原反应,向还原池内加亚硫酸钠,浓度为10~100mg/L,将出水溶解氧浓度将至1mg/L以下,出水进入A池入口,再经过A/O生化处理。经过不断循环,提高了整个系统对难降解有机物、氨氮、总氮、COD、TOC的去除效率。
反硝化池入口设有机碳源和酸的投加设施。当污水中有机碳源不能满足反硝化对碳源的需要时,向反硝化池中投加碳源。此类碳源为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如淀粉、葡萄糖、乙酸钠、乙酸、加酸等的一种或几种均可。反硝化反应是产碱过程,加酸是为了将A池的pH范围控制在6.5~7.5的最佳范围内。加硫酸或盐酸均可。
硝化反应是产酸过程,为了维持硝化池pH稳定在7.5~8.5的最佳范围内,根据需要向硝化池中加碱。
硝化池即O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回流到反硝化池。二沉池上清液排出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丙烯腈生产污水进入厌氧调节池,污水在厌氧调节池充分混合匀质;厌氧调节池出水进入反硝化池,向反硝化池内加酸使反硝化池的pH范围控制在6.5~7.5,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出水进入硝化池,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根,硝化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完成反硝化反应,实现总氮的去除;在硝化池的末端放置MBR膜组件,采用抽滤的方式将部分混合液进行过滤,抽滤液进入臭氧氧化塔上部,用喷头从塔顶喷下,污水与从塔底鼓入的含有臭氧的气体接触反应,臭氧氧化塔出水进入还原池,还原池内投加亚硫酸钠,对污水中溶解氧和臭氧进行还原,还原池出水进入厌氧调节池,再继续进行反硝化、硝化处理;硝化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排放,沉淀污泥进入厌氧调节池,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厌氧污泥。
优选地,如果进入反硝化池的污水中有机碳与总氮比值不能满足反硝化需要,需要向厌氧调节池出水中加入有机碳源使出水的COD:总氮的比值调节至5:1~6:1。
有机碳源为:乙酸、乙酸钠、葡萄糖、甲醇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丙烯腈生产污水进入厌氧调节池,污水在厌氧调节池充分混合匀质,消除冲击负荷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如果进入反硝化池的污水中有机碳与总氮比值不能满足反硝化需要,需要向厌氧调节池出水中加入有机碳源使出水的COD:总氮的比值调节至5:1~6:1,有机碳源为乙酸、乙酸钠、葡萄糖、甲醇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入反硝化池,向反硝化池内加酸使反硝化池的pH范围控制在6.5~7.5,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出水进入硝化池,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根,硝化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完成反硝化反应,实现总氮的去除。在硝化池的末端放置MBR膜组件,采用抽滤的方式将混合液进行过滤,清水抽出进入臭氧氧化塔上部,用喷头从塔顶喷下,塔的顶部为空塔,污水与从塔底部逆向上升的气体接触,该气体由以下体积百分数的成分组成:氧气96%-97%和臭氧3%~4%。污水吸收臭氧,发生氧化反应。污水与含有臭氧的气体在填料层2(不锈钢拉西环)中充分接触反应,从填料层2下部滴落,进入中间空塔空间,与下部上升的气体逆向接触,此空间内放置紫外灯管,此紫外灯管发射的紫外光的频率为100~200nm,具体波长根据水质确定。紫外光将气体中的氧气激活产生臭氧,污水吸收了臭氧后进入第一层填料层,继续发生臭氧氧化反应。然后污水从填料层1(不锈钢拉西环)底部滴落,进入氧化塔底部,底部设紫外灯管照射,污水将紫外灯管浸没,紫外灯管下部设臭氧布气板,臭氧发生器以空气或纯氧为气源均可,产生的臭氧气体从塔的底部的布气板充入污水中,紫外光对臭氧进行催化,提高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效率。塔底紫外光的波长为200~400nm,具体使用波长根据水质确定。污水在塔底部的滞留时间为30~120min,优选60~90min。
氧化塔出水进入还原池,还原池投加还原剂如亚硫酸钠,对污水中溶解氧和臭氧进行还原,消除溶解氧和臭氧,将溶解氧将至1mg/L以下,出水进入厌氧调节池,重新进行下一轮生化处理。
硝化池末端的混合液用泵提升送至反硝化池入口端进行内循环,混合液中所含的硝酸根在反硝化池中被反硝化细菌转化为氮气释放。硝化池混合液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排放,沉淀污泥进入厌氧调节池,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厌氧污泥,具有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进行转化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能力,有利于后续反硝化和硝化段的降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水质调节+A/O(膜旁滤+臭氧光催化氧化还原内循环)+二沉的工艺对丙烯腈污水进行处理,A/O即为丙烯腈污水常用反硝化/硝化处理工艺,A池和O池均为推流式;膜旁滤即在O池末端设置浸没式超滤膜即MBR膜组件,将部分硝化液过滤抽出。抽滤出来的污水进行臭氧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氧化后的污水加还原剂消除水中的溶解氧和臭氧,然后返回反硝化单元即A池入口,再经过A/O工艺处理。内循环工艺是指抽滤出来的硝化液未经过二沉池,只是在A/O两个单元内部循环。在臭氧紫外光催化氧化单元,通过控制臭氧浓度和紫外线的频率,将污水中剩余的难降解有机物氧化成易降解有机污染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特性,特别是将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有机氮化合物分解,释放出氨氮。有机氮化合物只有释放出氨氮,才能被硝化反硝化变为氮气去除。臭氧紫外光催化氧化后的污水中加入还原剂亚硫酸钠,消除污水的溶解氧和臭氧,然后返回反硝化池即A池入口端,再经A/O工艺处理。经过不断地循环,提高系统对COD、氨氮、总氮、TOC的去除能力,达到GB31571-2015的排放标准。
(2)本发明将臭氧氧化单元置于生化的末端,臭氧只用于催化氧化生化剩余的难降解物质,臭氧的利用率更高,更有利于提高出水水质;
(3)本发明采用紫外光进行催化,没有二次污染;
(4)经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处理后的污水COD≤100mg/L、氨氮≤8mg/L、总氮≤40mg/L、TOC≤30mg/L、总磷≤1mg/L、悬浮物≤70mg/L,满足新的环保法要求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丙烯腈生产污水50m3/h,COD 1000mg/L,总氮400mg/L,氨氮60mg/L,经过A/O工艺处理,A池水力停留时间100小时,污泥浓度4000mg/L,加入硫酸控制A池中的pH维持在6.5,按照COD:总氮=6:1的比例加入有机碳源,有机碳源为乙酸,O池水力停留时间100小时,污泥浓度4000mg/L,加碱控制pH维持在8.0,O池硝化液回流比为150%。经A/O工艺处理后,二沉池出口COD 260mg/L,氨氮80mg/L,硝酸氮40mg/L,总氮180mg/L。MBR超滤膜组件采用中空纤维膜,置于O池末端,以泵抽滤的方式将硝化液抽出,抽滤液流量50m3/h,从臭氧催化氧化塔顶部喷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为20kg/h,从氧化塔底部经过布气板鼓入。富含臭氧的气体与污水逆向接触。污水分别被两次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氧化塔中部紫外光的频率为180nm,紫外灯的总功率为50kw;底部紫外光的频率为300nm,总功率为50kw。在紫外光催化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氧化液进入还原池,加入100mg/L的亚硫酸钠,将溶解氧浓度控制在1mg/L以下,氧化塔出水COD80mg/L,氨氮120mg/L,硝酸根50mg/L,总氮170mg/L,TOC 30mg/L,氧化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入口,继续进行A/O的生化处理。
经过不断地循环,最终二沉池出水COD降至65mg/L,氨氮降至5mg/L,总氮降至38mg/L,TOC降至25mg/L。
实施例2。
丙烯腈生产污水80m3/h,COD8 00mg/L,总氮380mg/L,氨氮40mg/L,经过A/O工艺处理,A池水力停留时间100小时,污泥浓度4000mg/L,加入无机酸控制A池中的pH维持在7.0的范围,按照COD:总氮=5.5:1的比例加入有机碳源,有机碳源为葡萄糖;O池水力停留时间100小时,污泥浓度4000mg/L,加碱控制pH维持在7.5,O池硝化液回流比为100%。经A/O工艺处理后,二沉池出口COD 180mg/L,氨氮40mg/L,硝酸氮40mg/L,总氮120mg/L。MBR超滤膜组件采用中空纤维膜,置于O池末端,以泵抽滤的方式将硝化液抽出,抽滤液流量80m3/h,从臭氧催化氧化塔顶部喷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为15kg/h,从氧化塔底部经过布气板鼓入。富含臭氧的气体与污水逆向接触。污水分别被两次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氧化塔中部紫外光的频率为180nm,紫外灯的总功率为60kw;底部紫外光的频率为300nm,总功率为80kw。在紫外光催化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部分氨氮被氧化为氮气,部分氨氮被氧化为硝酸根;氧化液进入还原池,加入20g/L亚硫酸钠,将溶解氧浓度控制在1g/L以下,氧化塔出水COD 0mg/L,氨氮60mg/L,硝酸根40g/L,TOC 30g/L,总氮120g/L,氧化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入口,继续进行A/O的生化处理。
经过不断循环,二沉池出口COD降至60mg/L,氨氮降至5mg/L,总氮降至35mg/L,TOC降至22mg/L。

Claims (10)

1.一种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腈生产污水先在反硝化池进行反硝化处理,再进入硝化池进行硝化处理,然后经MBR膜抽滤出部分硝化液,抽滤液与含有臭氧的气体在紫外光催化作用下进行接触反应,再对反应得到的污水中的溶解氧和臭氧进行还原反应,出水回到反硝化池入口,继续进行反硝化、硝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硝化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回流到反硝化池,二沉池上清液排出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硝化池内加酸使反硝化池的pH范围控制在6.5~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硝化池中加碱使硝化池的pH范围控制在7.5~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原反应在还原池内进行,向还原池内加亚硫酸钠,浓度为10~1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抽滤液与含有臭氧的气体在紫外光催化作用下进行接触反应为:抽滤液从臭氧氧化塔塔顶喷下,含有臭氧的气体从臭氧氧化塔塔底鼓入,抽滤液与含有臭氧的气体逆向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臭氧氧化塔内部设上下2层填料,2层填料将臭氧氧化塔内部分割为三个空塔,分别为塔的顶部、中间和下部,塔的中间和下部均放置紫外灯,塔的中间的紫外灯的紫外光波长为100~200nm,塔的下部的紫外灯的紫外光波长为200~4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臭氧的气体由以下体积百分数的成分组成:氧气96%~97%和臭氧3%~4%。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丙烯腈生产污水进入厌氧调节池,污水在厌氧调节池充分混合匀质;厌氧调节池出水进入反硝化池,向反硝化池内加酸使反硝化池的pH范围控制在6.5~7.5,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出水进入硝化池,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根,硝化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完成反硝化反应,实现总氮的去除;在硝化池的末端放置MBR膜组件,采用抽滤的方式将部分混合液进行过滤,抽滤液进入臭氧氧化塔上部,用喷头从塔顶喷下,污水与从塔底鼓入的含有臭氧的气体接触反应,臭氧氧化塔出水进入还原池,还原池内投加亚硫酸钠,对污水中溶解氧和臭氧进行还原,还原池出水进入厌氧调节池,再继续进行反硝化、硝化处理;硝化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排放,沉淀污泥进入厌氧调节池,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厌氧污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厌氧调节池出水中加入有机碳源使出水的COD:总氮的比值调节至5:1~6:1;有机碳源为:乙酸、乙酸钠、葡萄糖、甲醇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810778001.7A 2018-07-16 2018-07-16 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0723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8001.7A CN110723861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8001.7A CN110723861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3861A true CN110723861A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17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8001.7A Pending CN110723861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3861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929A (zh) * 2009-12-08 2010-05-19 南京博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间苯二甲腈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
KR100984154B1 (ko) * 2010-01-27 2010-09-30 주식회사 그린기술산업 수처리 장치
CN102115297A (zh) * 2011-01-14 2011-07-0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双回流脱氮mbr工艺
CN102838259A (zh) * 2012-09-18 2012-12-26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工业园区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97869A (zh) * 2012-10-30 2013-01-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转盘式紫外与臭氧催化氧化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CN103253796A (zh) * 2013-06-04 2013-08-21 长春黄金研究院 一种含氰、硫氰、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CN103641277A (zh) * 2013-12-12 2014-03-19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4016511A (zh) * 2014-05-27 2014-09-03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用于废水深度处理的臭氧/光催化氧化-膜分离集成方法及集成装置
CN203890163U (zh) * 2014-05-27 2014-10-22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用于废水深度处理的臭氧/光催化氧化-膜分离集成装置
CN105645666A (zh) * 2014-12-05 2016-06-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腈纶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7344798A (zh) * 2016-05-06 2017-11-14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7601776A (zh) * 2017-10-23 2018-01-19 苏州弘佳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浓度丙烯腈废水处理工艺
CN108069488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腈纶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929A (zh) * 2009-12-08 2010-05-19 南京博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间苯二甲腈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
KR100984154B1 (ko) * 2010-01-27 2010-09-30 주식회사 그린기술산업 수처리 장치
CN102115297A (zh) * 2011-01-14 2011-07-0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双回流脱氮mbr工艺
CN102838259A (zh) * 2012-09-18 2012-12-26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工业园区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97869A (zh) * 2012-10-30 2013-01-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转盘式紫外与臭氧催化氧化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CN103253796A (zh) * 2013-06-04 2013-08-21 长春黄金研究院 一种含氰、硫氰、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CN103641277A (zh) * 2013-12-12 2014-03-19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4016511A (zh) * 2014-05-27 2014-09-03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用于废水深度处理的臭氧/光催化氧化-膜分离集成方法及集成装置
CN203890163U (zh) * 2014-05-27 2014-10-22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用于废水深度处理的臭氧/光催化氧化-膜分离集成装置
CN105645666A (zh) * 2014-12-05 2016-06-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腈纶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7344798A (zh) * 2016-05-06 2017-11-14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8069488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腈纶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07601776A (zh) * 2017-10-23 2018-01-19 苏州弘佳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浓度丙烯腈废水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4489B1 (ko) 유기 황 화합물 함유 배수의 처리 장치
CN104909520A (zh) Mabr和mbr联用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5776766A (zh) 工业园区难生化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KR20130003522A (ko) 폐수처리 시스템
CN109205954A (zh)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KR100422211B1 (ko) 침지식 분리막을 이용한 생물학적 질소 인 제거장치 및 방법
WO2015026269A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EP1805110A1 (en) Process for the biological denitrification of ammonium containing wastewater
CN111747600A (zh) 一种臭氧氧化-生化耦合的水处理方法
CN104710077A (zh) 合成橡胶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7973488B (zh) 一种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
CN112759204A (zh) 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工艺
CN102826656B (zh) 一种工业污水深度脱氮及回用工艺
CN105565582A (zh) 煤制氢污水处理方法
CN111747601B (zh) 一种含pta废水ro浓水的处理方法
KR20170105458A (ko) 하,폐수의 질소,인 제거 장치
JPH01199694A (ja) 活性汚泥法による廃水処理方法
KR20010028550A (ko) 고농도 유기물, 질소, 인 함유 축산폐수의 처리방법
KR100632487B1 (ko) 단계적으로 운영되는 연속회분식 폐수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993265B1 (ko) 순환식 분리막을 이용한 하/폐수 고도처리장치
CN110723861A (zh) 丙烯腈污水处理方法
KR100709456B1 (ko) 폐수처리장치 및 폐수처리방법
CN110723862A (zh) 提高丙烯腈污水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的方法
KR100321679B1 (ko) 분배유입방식을이용한폐수의정화방법
KR100325722B1 (ko) 오존과 고농도 산소를 이용한 오폐수의 처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