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7694A - 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7694A
CN110667694A CN201910937667.7A CN201910937667A CN110667694A CN 110667694 A CN110667694 A CN 110667694A CN 201910937667 A CN201910937667 A CN 201910937667A CN 110667694 A CN110667694 A CN 110667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teering
assistance
power
mounte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76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7694B (zh
Inventor
刘均
程驰
詹伟
刘国柱
裴慧
庄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76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7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7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7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7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7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B62D5/0463Controlling the motor calculating assisting torque from the motor based on driver in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型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车载设备信息,其中,所述车载设备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车载设备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型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型号信息;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车载设备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车辆的时间和频率越来越高,车辆的数量与种类日渐增加。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转向操作是驾驶员使用最为频繁的操作之一。为了减轻驾驶员转向操作的负担,车辆中一般都配置有助力转向系统,其中,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因为其高适配性、低油耗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例如,丰田车系配置了产自日本的捷太格特(JTEKT)的EPS,而奔驰车系则配置了产自德国的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品牌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利用电动机运转产生转向助力,不同车型由于EPS不同,不同车型的汽车EPS所提供的转向助力也不尽相同。
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对于转向助力大小要求因人而异,在驾驶转向力度不合适的车辆时,容易引发转向事故。例如,驾驶员A家中购置了本田和奔驰两辆车,由于本田汽车所配置的EPS提供的转向助力较大,感觉方向盘比较轻,转向操作较为舒适。而奔驰配置的EPS提供的转向助力比较小,在转向时感觉方向盘比较重,影响转向体验,在遭遇急转时,由于转向不及时易引发安全事故。但A的弟弟由于身材比较健硕,在驾驶奔驰时转向感觉良好,但是在驾驶本田时由于操作比较轻,容易产生转向过度的情况。
因此,如何根据驾驶员需求对各种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进行调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包括:车载设备获取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车载设备根据第一型号信息确定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其中,车载设备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多种型号信息包括第一型号信息;车载设备根据上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在上述方法中,车载设备存储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种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车载设备获取与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型号信息后,可以查找到该车辆对应的EPS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中包含了与车辆EPS进行通信的命令,通过所述命令即可调整EPS的转向助力。可以看出,通过该车载设备,即可调整多个车型的车辆的转向助力而无需再购买该车型的原厂设备。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车载设备获取该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包括:车载设备向该车辆发送多个第一命令,上述多个第一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上述多个第一命令中每个第一命令均用于请求读取该车辆的身份标识;车载设备接收车辆发送的该车辆的身份标识;车载设备解析该车辆的身份标识以获得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由此可见,车载设备内存储了多种通信协议。车载设备与车辆连接后,通过向车辆发送多个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来获取车辆的身份标识,所述的多个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分别支撑不同的通讯协议。因此,不管车辆采用何种通讯协议,都可以接收到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向车载设备发送该车辆的身份标志。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车载设备根据上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还包括:车载设备接收针对多个转向助力中的第一转向助力的选择操作;车载设备根据上述选择操作生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该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为用户提供多个转向助力选项,在用户选择多个转向助力选项中的一个转向助力选项后,车载设备根据用户的意愿调整车辆的转向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操作更方便、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车载设备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还包括:车载设备采集身份识别信息,上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声纹、人像、账号密码中的一项或多项;车载设备根据身份识别信息识别出第一用户;车载设备根据第一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向第一用户推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其中,车载设备存储了多个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上述多个用户包括第一用户;车载设备接收输入的针对助力推荐方案的确认操作,上述确认操作用于指示允许采用第一助力调整方案进行助力调整。
本申请的车载设备存储有不同用户调整转向助力的历史记录,因此当某个用户使用车载设备时,车载设备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直接从存储的记录中匹配该用户的历史助力记录,能够精准快速地确定出该用户所需的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满足了用户对于转向助力调整的个性化需求,节省了调整转向助力的时间。并且推荐助力方案以后,将推荐的方案输出给用户来确认,避免用户错误调整,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车载设备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还包括:车载设备获取对该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数据,上述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转动时间和转动频率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车载设备根据上述第一转向数据分析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力度;车载设备分析在使用第一转向力度进行转向操作时所需的第一转向助力;车载设备根据目标转向助力生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上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由于不同用户的手臂力量不同,因此在转动方向盘的过程中使用的力度也不同,转向操作所需的助力也不相同,针对所有用户均采用相同的助力是无法适应用户的差异性需求的。本申请的车载设备通过获取用户驾驶过程中转向操作的数据分析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根据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向用户推荐转向助力,使得助力调整的方案更满足用户需求的差异性。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车载设备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后,还包括:车载设备获取对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二转向数据,上述第二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车载设备分析第一转向数据中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一比值和上述第二转向数据的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二比值;若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车载设备获取第二转向助力,其中,上述第二转向助力为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EPS提供的助力;车载设备根据第二转向助力生成第二助力调整方案,上述第二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车载设备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二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
在上述方法中,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车载设备再次获取调整转向助力以后用户转向操作的转向数据,分析转向数据与之前的转向数据的差值,若用户转向操作的差值低于预设阈值,则认为用户的转向操作与调整前的转向助力没有不适配的问题,因此将转向助力恢复为调整之前的转向助力,从而避免错误调整了转向助力。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助力调整方法,保障了调整的转向助力适于用户的转向操作习惯,提高了用户转向的安全性。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车载设备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后,还包括:所述车载设备接收该车辆发送的反馈结果,所述反馈结果用于表征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在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接收车辆发送的调整的反馈结果,该反馈结果表征了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便于用户确认转向助力的调整结果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助力调整装置,应用于车载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型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车载设备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型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型号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存储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种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车载设备获取与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型号信息后,可以查找到该车辆对应的EPS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中包含了与车辆EPS进行通信的命令,通过所述命令即可调整EPS的转向助力。可以看出,通过该车载设备,即可调整多个车型的车辆的转向助力而无需再购买该车型的原厂车载设备。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车辆发送多个第一命令,所述多个第一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所述多个第一命令中每个第一命令均用于请求读取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
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
解析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以获得所述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由此可见,车载设备内存储了多种通信协议。车载设备与车辆连接后,通过向车辆发送多个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来获取车辆的身份标识上述多个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讯协议。因此,不管车辆采用何种通讯协议,都可以接收到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指令,向车载设备发送自己的身份标志。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决策单元,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接收针对多个转向助力中的第一转向助力的选择操作;
根据所述选择操作生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所述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一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提供多个转向助力选项,在用户选择车载设备提供的多个助力值选项中的一个转向助力值后,车载设备根据用户的医院调整车辆的转向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操作更方便、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
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采集身份识别信息,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声纹、人像、账号密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决策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识别出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向所述第一用户推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其中,所述车载设备存储了多个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所述多个用户包括所述第一用户;
接收输入的针对所述助力推荐方案的确认操作,所述确认操作用于指示允许采用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进行助力调整。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存储有不同用户历史调整转向助力的记录,因此当某个用户使用该车载设备时,车载设备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直接从存储的记录中匹配该用户的历史助力记录,能够精准快速地确定出该用户所需的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满足了用户对于转向助力调整的个性化需求,节省了调整转向助力的时间。并且推荐助力方案以后,将推荐的方案输出给用户来确认,避免用户错误调整,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获取对所述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数据,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转动时间和转动频率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决策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分析执行所述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力度;
分析在使用所述第一转向力度进行转向操作时所需的第一转向助力;
根据所述目标转向助力生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一转向助力。
由于不同用户的手臂力量不同,因此在转动方向盘的过程中使用的力度也不同,转向操作所需的助力也不相同,针对所有用户均采用相同的助力是无法适应用户的差异性需求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载设备通过获取用户驾驶过程中转向操作的数据分析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根据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向用户推荐转向助力,使得助力调整的方案更满足用户需求的差异性。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包括所述转角和转动时间;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后,获取对所述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二转向数据,所述第二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
所述决策单元,还用于分析第一转向数据中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二转向数据的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二比值;
若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二比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转向助力,其中,所述第二转向助力为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所述EPS提供的助力;
所述决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转向助力生成第二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二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二转向助力;
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二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车载设备可再次获取调整转向助力以后用户转向操作的转向数据,分析转向数据与之前的转向数据的查异,若用户转向操作的差异低于预设阈值,将转向助力恢复为调整之前的转向助力。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可以使用户避免错误调整转向助力,保障了调整的转向助力适于用户的转向操作习惯,提高了用户转向的安全性。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后,接收所述车辆的发送的反馈结果,所述反馈结果用于表征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在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接收车辆的发送的反馈结果,所述反馈结果表征了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增加了转向助力调整操作的交互性。转向助力的提示还便于用户确认转向助力的调整结果,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器,该存储器存储有程序,该处理器调用程序,用于执行如下操作:通过上述收发器获取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根据第一型号信息确定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其中,车载设备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多种型号信息包括第一型号信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上述方法中,车载设备存储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种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车载设备获取与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型号信息后,可以查找到该车辆对应的EPS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中包含了与车辆EPS进行通信的命令,通过所述命令即可调整EPS的转向助力。可以看出,通过该车载设备,即可调整多个车型的车辆的转向助力而无需再购买该车型的原厂车载设备。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选的方案中,通过上述收发器获取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具体为:通过上述收发器向该车辆发送多个第一命令,上述多个第一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上述多个第一命令中每个第一命令均用于请求读取该车辆的身份标识;通过上述收发器接收该车辆发送的该车辆的身份标识;
解析该车辆的身份标识以获得该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由此可见,车载设备内存储了多种通信协议。车载设备与车辆连接后,通过向车辆发送多个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来获取车辆的身份标识上述多个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讯协议。因此,不管车辆采用何种通讯协议,都可以接收到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指令,向车载设备发送自己的身份标志。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该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通过上述收发器接收针对多个转向助力中的第一转向助力的选择操作;该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选择操作生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上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提供多个转向助力选项,在用户选择车载设备提供的多个助力值选项中的一个转向助力值后,车载设备根据用户的医院调整车辆的转向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操作更方便、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车载设备还包括身份信息采集装置;该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通过身份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身份识别信息,上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声纹、人像、账号密码中的一项或多项;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身份识别信息识别出第一用户;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一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向第一用户推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其中,车载设备存储了多个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上述多个用户包括第一用户;该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收发器接收输入的针对助力推荐方案的确认操作,确认操作用于指示允许采用第一助力调整方案进行助力调整。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中存储有不同用户历史调整转向助力的记录,因此当某个用户使用该车载设备时,车载设备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直接从存储的记录中匹配该用户的历史助力记录,能够精准快速地确定出该用户所需的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满足了用户对于转向助力调整的个性化需求,节省了调整转向助力的时间。并且推荐助力方案以后,将推荐的方案输出给用户来确认,避免用户错误调整,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该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通过上述收发器获取对该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数据,上述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转动时间和转动频率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一转向数据分析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力度;该处理器,还用于分析在使用第一转向力度进行转向操作时所需的第一转向助力;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目标转向助力生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由于不同用户的手臂力量不同,因此在转动方向盘的过程中使用的力度也不同,转向操作所需的助力也不相同,针对所有用户均采用相同的助力是无法适应用户的差异性需求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载设备通过获取用户驾驶过程中转向操作的数据分析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根据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向用户推荐转向助力,使得助力调整的方案更满足用户需求的差异性。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该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后,通过上述收发器获取对该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二转向数据,上述第二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该处理器,还用于分析第一转向数据中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一比值、第二转向数据的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二比值,;若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通过上述收发器获取第二转向助力,其中,第二转向助力为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EPS提供的助力;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二转向助力生成第二助力调整方案,第二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二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可再次获取调整转向助力以后用户转向操作的转向数据,分析转向数据与之前的转向数据的查异,若用户转向操作的差异低于预设阈值,将转向助力恢复为调整之前的转向助力。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可以使用户避免错误调整转向助力,保障了调整的转向助力适于用户的转向操作习惯,提高了用户转向的安全性。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该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后,通过上述收发器接收该车辆发送的反馈结果,上述反馈结果用于表征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在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接收车辆的发送的反馈结果,所述反馈结果表征了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增加了转向助力调整操作的交互性。转向助力的提示还便于用户确认转向助力的调整结果,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该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选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当所述程序在该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选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助力调整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数据的分析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助力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中包括车辆101、车辆的方向盘102、转向柱103、电子转向助力系统(Electric PowerSteering,EPS)106、转向轴105、转向轮106和车载设备107。
第一车辆101在进行转向操作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102使得转动一个角度。转向柱103跟随方向盘102转动,将转向的力矩F1传送给下方的转向轴105,将转向信息传送给EPS106,EPS根据转向信息给车辆提供转向助力F2,并将转向助力的力矩提供给转向轴105。转向轴105接收到驾驶员提供的力矩F1和转向助力F2,带动转向轮106转动,使车辆转动方向。
在上述场景中,转向助力由EPS提供,不同车辆由于EPS不同,所提供的转向助力也不尽相同,EPS提供的转向助力可以通过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ECU)进行通信从而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设备106,与车辆101连接以后可以通过与车辆的ECU进行调整车辆101的转向助力,使车辆101提供的转向助力满足驾驶员的需求。
其中,所述车辆可以是货车、轿车或者其它具有转向助力调节系统的车辆,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见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201:车载设备向车辆发送多个第一命令,用于读取身份标识信息。
具体地,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数据通信接口或者无限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连接。例如,车载设备通过车载诊断(on-board diagnostic,OBD)接口与车辆相连,此时,车载设备由车辆对车载设备供电。如图3所述,所述OBD接口包含了16个接口,其中第16号脚为电源线。车辆可以通过OBD接口的第16号角为诊断装置供电。
可选的,所述车载设备中装配有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可以是LINUX或者安卓ANDROID,或者其他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操作系统,所以在车载设备内可以运行下位机程序。所述车载设备中预先部署有多种通信协议,该多种通信协议可以包括关键字协议2000(keyword protocol 2000,KWP2000)、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可变脉宽调制(variable pulse widthmodulated,VPW)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当然,该多种车辆协议除了包括这里例举的协议之外,还可能包括其他通信协议。该车载设备可以基于上述通信协议通过车载诊断(on-boarddiagnostic,OBD)等接口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ECU)进行通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命令为请求读取车辆身份标识的命令。由于车载设备开始时无法确定与之连接的车辆使用的通讯协议,所以将基于不同的通讯协议的第一命令都向连接的车辆发送一次,直到接收到车辆返回的身份标识。可选的,所述身份标识可以是车辆的车辆识别号(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VIN)。例如,使用车载设备读取采用CAN协议通信的车辆V1的VIN码,需要将CAN,KWP,PWM,VPW等协议的请求读VIN码第一命令按顺序发送给车辆V1。其中,车载设备存储了CAN协议等协议的通讯参数,例如通讯管脚为OBD接口的第6号脚和第14号脚,通讯波特率为500K,CAN协议读VIN码的命令为0x0807df0209020000000000。车辆V1车辆接收到通过CAN协议格式发送的第一命令,即请求读取VIN码命令,则将VIN码发送给车载设备。
步骤S202:车载设备接收车辆的身份标识,解析身份标识以获得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具体的,车载设备在接收第一电子车载设备发送的身份标识后,通过车辆返回的身份标识信息可以解析得到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例如,以VIN码作为车辆的身份标识为例,车辆V1向车载设备返回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VIN码WDD2210222a253260,车载设备根据接收到VIN码确定第一型号信息。VIN码的1至3位可以表征车辆的产地、品牌与车系,第4-8位可以表征车辆特征,如种类,系列,车身类型等,第9位可以表征校验位通过一定的算法防止输入错误,第10位可以表征表示车型年份,第11位可以表征组装工厂的代码,所述VIN码的第12-17位可以表征生产序列号。车载设备解析身份标识信息WDD2210222a253260,根据VIN码第1-3位可以确定车辆产地为德国,车辆的品牌为奔驰BENZ,车系为W221,根据VIN码的4-8位可以确定车型是S 320。由此可以得到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为BENZ-S350。
步骤S203:车载设备根据第一型号信息确定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
具体地,车载设备中存储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车载设备解析出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后,根据第一型号信息查找此第一信号信息对应的车辆的EPS系统的参数信息。EPS的参数信息包括了EPS的通讯管脚、协议类型、通讯波特率、系统的过滤标识(identification,ID)、系统激活的命令、拓展模式命令、助力数据获取命令、转向助力设置命令等等。
表1型号信息与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
Figure BDA0002221044620000131
参考表1,表1为一种可能的车辆的型号信息与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通过车辆的型号信息可以确定车辆的EPS的参数信息。例如BENZ-E200型号的车辆的EPS的参数信息为通讯管脚为第6号和第14号管脚,协议类型为CAN类型,通讯波特率500K等。车载设备解析出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是BENZ-S350,则在存储的对应关系中查找BENZ-S350对应的参数信息。通过查找可以确定该车辆的EPS通过OBD接口的第6号脚和第14号脚进行通信,协议类型为CAN类型,通讯波特率为500K,系统的过滤ID为发送过滤ID是0xae40,接收过滤ID是0xae80。
步骤S204: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具体的,车载设备查找出型号信息对应的参数信息,可根据参数信息中提供的通讯参数,如通信管脚、协议类型、通讯波特率等,与车辆的EPS的ECU进行通信。可选的,车载设备通过OBD总线与电子助力系统的ECU的建立通信连接。按照车辆的型号信息对应的参数信息向电子助力系统发送请求连接命令。可选的,若连接成功,车载设备向车辆的EPS的ECU发送系统激活命令,例如0x1001,电子助力系统ECU回复0x5001则表示系统已经激活成功。
车载设备通过参数信息与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对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至少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方式一:车载设备内存储有第一调整助力方案,第一调整助力方案指示了将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用户将诊断装置连接到车辆后,车载设备可通过存储的数据确定第一调整助力方案。
方式二:车载设备提供有供用户选择的多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车载设备提供的多个助力选项中的一个转向助力选项。车载设备获取用户选择的转向助力选项指示的第一转向助力,生成第一转向助力方案。例如,车载设备为用户提供档位1,档位2,档位3等转向助力选项,用户选择档位2后,车载设备根据选择档位2生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
方式三:车载设备存储有不同用户调整转向助力的历史记录,可以用户的历史纪录分析生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例如,车载设备可以提供指纹采集器、声纹识别器或者账号密码输入设备等身份识别设备接收身份识别信息,根据身份识别信息识别出第一用户后,在用户历史记录中查找该用户的转向助力调整记录。参见表2,表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转向助力调整记录。
表2转向助力调整记录
用户标识 调整时间 型号信息 转向助力
A001 2018-01-07 19:42:04 BENZ-S35 5
A001 2018-07-09 10:07:09 BMM-5ser 4
A001 2018-07-09 10:08:09 BMM-5ser 5
A001 2019-04-1210:07:09 FORD--福克斯 5
车载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记录向用户推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例如,车载设备中可以添加多个用户的指纹信息,用户A通过指纹识别设备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设备接收到用户的指纹后,匹配指纹可得到该用户的标识为A001。车载设备获取A001调整转向助力的历史纪录,A在2018年1月7日调整BENZ-S35轿车的转向助力为5;在2018年7月9日先调整BMM-5ser车辆的转向助力为4,后又将BMM-5ser车辆的转向助力为5;在2019年4月19日调整FORD-福克斯轿车的转向助力为4。当用户A将车载设备连接到BENZ-S350轿车时,车载设备获取历史记录,根据该用户调整该车辆的历史记录,向用户推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指示将BENZ-S350轿车的转向助力调整为5。可选的,车载设备连接了新的车辆后,还可以根据在之前的车辆上调整的转向助力大小向用户推荐基于该车辆的助力调整方案,例如,当用户A将车辆连接到BENZ-E200车辆时,获取到用户在之前的转向助力记录可以分析适用于用户的转向助力是4,则向用户推荐将转向助力调整为4的第一助力调整方案。
向用户推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后,车载设备接收到用户对于第一助力调整的确认操作后,将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方式四:车载设备通过获取用户驾驶过程中转向操作的第一转向数据,根据该第一转向数据分析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根据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向用户推荐转向助力。
例如,车载设备可以向车辆驾驶数据收集器、或者ECU或者其他采集转向数据的设备或应用程序发送请求读取转向数据的命令,而后接收车辆或其他采集转向数据的设备发送的第一转向数据。车载设备获取的转向数据可以包括用户转向操作的转动时间、转动角度等信息。参考表3,表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车载设备获取第一转向数据。
表3第一转向数据
转向开始时间 转向结束时间 转向角度 型号信息
2019/4/7 11:07:09 2019/4/7 11:07:13 165° BENZ-S350
2019/4/7 11:07:45 2019/4/7 11:07:47 89° BENZ-S350
2019/4/7 11:12:04 2019/4/7 11:12:05 45° BENZ-S350
2019/4/7 11:19:58 2019/4/7 11:20:02 174° BENZ-S350
2019/4/7 11:29:37 2019/4/7 11:19:39 92° BENZ-S350
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转向数据中的转动开始时间和转动结束时间可以得到转转向操作的持续时间,根据转动时间与转动的持续时间可以获知用户的平均速度,进而得知用户在进行转向操作时使用的力度值。
例如,参见图4,图4为用户转向角度与转动时间的比值,得知用户转动速度约为44.06度每秒。根据用户转动速度可分析用户在进行转向操作时的力度值,车载设备根据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值分析所需的第一转向助力,根据所需的转向助力生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可选的,车载设备可收集大量转向数据数据,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调整转向助力的结果进行多次分析,保障车载设备根据转向数据提供的转向助力更满足用户的需求。
车载设备根据参数信息与第一调整助力方案将电子的设备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具体的,参数信息中包含了车辆的EPS的ECU的转向助力设备命令。车载设备先将设置命令取出,根据车载设备的转向助力方案指示的转向助力对设置命令进行填充,将填充后的设置命令发送给车辆。例如,第一车辆的EPS的ECU的转向助力设置命令0x2e0501,该EPS的参数信息显示车载设备命令的第7位与第8位指示转向助力等级。此时第一转向助力方案指示的转向助力为03,车载设备将设备命令的第7和第8位填充为03,得到设置命令为0x2e050103,将命令发送给EPS的ECU,ECU将转向助力调整为设置命令中指示的第一转向助力。可选的,ECU修改完成后会车载设备发送修改结果。例如,ECU回复0x6e050103表示修改转向助力成功。
可选的,通过方式四获取的助力调整方案,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车载设备再次获取调整转向助力以后用户转向操作的第二转向数据,分析第一转向数据的转角与转动时间的第一比值,与第二转向数据的转角与转动时间的第二比值。若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认为用户的转向操作与调整前的转向助力没有不适配的问题,因此将转向助力恢复为调整之前的转向助力,从而避免错误调整了转向助力。。例如,参见表4,表4为用户根据方式四获取助力调整方案调整转向助力后,车载设备获取的一种第二转向数据,其中包括用户转向操作的转动时间、转动角度等信息。参考表3,车载设备根据之前获取的第一转向数据,可以得知用户转向时间与转向角度的第一比值为44.06,而根据表4所示的第二转向数据,可以得知用户转向时间与转向角度的第二比值约为43.85,若预设阈值为0.3,由于44.06与43.85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表明用户习惯通过44.06度每秒左右的速度来转动方向盘,而不是因为力度控制不恰当而使用44.06速度来转方向盘,因此无需调整转向系统的转向助力,因此将用户的转向助力恢复为调整之前的转向助力。
表4用户第二转向数据
转向开始时间 转向结束时间 方向盘转向角度 型号信息
2019/4/7 12:08:09 2019/4/7 11:08:13 169° BENZ-S350
2019/4/7 12:08:45 2019/4/7 11:08:47 87° BENZ-S350
2019/4/7 12:36:04 2019/4/7 11:36:05 43° BENZ-S350
2019/4/7 12:39:58 2019/4/7 11:40:02 170° BENZ-S350
2019/4/7 12:57:37 2019/4/7 11:57:39 96° BENZ-S350
可选的,用户的转向助力方案还可以参考车辆EPS的ECU中提供的转向助力范围进行参考。
具体的,车辆与车载设备连接以后,车载设备通过命令获取车辆的EPS的转向助力信息。转向助力信息可以包括该EPS的转向助力范围、当前的转向助力值、当前的转向助力等级等信息。车载设备发送请求读取EPS的ECU中设置的转向助力信息的命令,来获取当前车辆的转向助力信息,例如,车载设备向车辆发送请求读取转向助力信息的命令0x220501。用户读取转向助力信息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EPS中直接返回当前的转向助力信息,通过回复命令将当前的转向助力返回给车载设备。车载设备中存储有解析转向助力解析方法,解析后可以得到当前EPS的转向助力范围。例如,EPS的回复命令为0x6205010502,该EPS的助力解析方法指示回复命令的第5位与第6位标识转向助力的最小值,第7位与第8位标识转向助力的最大值,第9位与第10位标识转向助力的最大值共同标识当前的转向助力。因此0x6205010502可以解析得到EPS的转向助力范围是01到05,当前转向助力是02。
情况二:EPS通过返回转向助力信息的等级给车载设备,车载设备通过返回的转向助力等级和该EPS的算法解析得到当前的转向助力。具体的,EPS中预设有转向助力的不同等级,接收到车载设备的请求读取转向助力的命令,会将ECU中保存的当前转向助力等级通过回复命令将数据返回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中的参数信息包含有EPS的转向助力解析方法和算法,因此接收到EPS的回复命令后,会根据助力解析方法将回复命令解析得到EPS的ECU中转向助力的等级。例如,EPS的回复命令为0x620502010503,该EPS的助力解析方法指示回复命令的第6位与第7位标识转向助力等级的最小值,第9位与第10位标识转向助力等级的最大值,第11位与第12位标识当前的转向助力等级。因此车载设备通过VIN码0x620502010503可以解析得到EPS的转向助力范围是01到05等级,当前转向助力等级是03。车载设备获取转向助力等级后,可以通过存储的EPS的算法来解析出当前的转向助力是多少。例如,EPS的算法为Y=2X;其中X之前解析为等级03,说明当前转向助力为06。可选的,车载设备还可以通过多条命令分别读取不同的转向助力信息。
车载设备获取车辆的转向助力信息后,参考转向助力范围中的转向助力信息生成助力调整方案。例如,车载设备在情况二的方案下获取到车辆的EPS的ECU提供的转向助力范围为01-05等级,在之前提到的使用方式二生成第一调整助力方案时,向用户提供01到05等级的转向助力选项。
再如,车载设备在情况二的方案下获取到车辆的ECU提供的转向助力信息。车载设备通过方式三生成第一调整助力方案时,将当前车辆的转向助力信息与历史记录调整的转向助力记录进行匹配,若用户之前调整的转向助力记录均比ECU提供的转向助力范围大,将当前车辆所能支持的转向助力的最大值作为第一转向助力,生成第一调整方案指示将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最大值。
可选的,车载设备获取第一转向助力方案后,车载设备获取车辆EPS的ECU中的转向助力,车载设备将当前的转向助力和转向助力方案指示的转向助力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的则不用重新设置。如果当前的转向助力和转向助力方案指示的转向助力不一样则重通过设置命令来进行转向助力设置。例如,转向助力方案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03,车载设备通过参数信息向车辆EPS的ECU发送的请求读取数据命令0x220501,EPS的回复命令为0x620502010503,该EPS的助力解析方法指示回复命令的第11位与第12位标识当前的转向助力等级,当前转向助力等级是03。此时车载设备将当前的转向助力和转向助力方案指示的转向助力相同,则车载设备不再重新设备车辆的转向助力。
可选的,转向助力修改完成后,车载设备向EPS的ECU发送ECU重启命令来重启ECU。例如,向ECU发送命令0x1101。可选的,ECU会回复命令显示重启成功。例如,ECU回复0x5101表示重启完成,提示车主助力调整完成。
可选的,车载设备提供了指示停止供电的按钮,助力调整完成以后,车载设备接收到用户按下指示停止供电的按钮可以停止设备中程序的运行。例如,用户按下车载设备上的STOP按钮停止程序运行。用户也可以与车载设备与车辆断开连接以切断车载设备的供电,使车载设备停止运行。
在图2所述的方法中,车载设备存储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种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获取与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型号信息后,可以查找到该车辆对应的EPS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中包含了与车辆EPS进行通信的命令,通过所述命令即可调整EPS的转向助力。可以看出,通过所述车载设备,即可调整多个车型的车辆的转向助力而无需再购买该车型的原厂车载设备。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相应地,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5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车载设备对应前文所述的车载设备。其中,所述车载设备可以是一个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某个终端设备中的器件或者模块。该车载设备50可以包括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和收发器503,其中,各个单元的详细描述如下。其中,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和收发器503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存储器501(Memory)是车载设备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存储器501既可以包括车载设备的内置存储器,当然也可以包括车载设备所支持的扩展存储器。存储器501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车载设备的操作系统及其他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系统、iOS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等等,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定。
处理器502(或称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车载设备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可以解析车载设备内的各类指令以及处理车载设备的各类数据,例如:CPU可以在车载设备内部结构之间传输各类交互数据,等等。
收发器503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通信器或接口、无线通信器或接口,如WI-FI模块、移动通信接口等,受处理器501的控制可以用于收发数据。收发器503还可以用于车载设备内部信令或者指令的传输以及交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502运行存储器501中的可执行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收发器503获取车载设备50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根据第一型号信息确定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其中,车载设备50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多种型号信息包括第一型号信息;
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在上述方法中,车载设备50的存储器503中存储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种参数信息之前的对应关系。因此,车载设备通过收发器获取与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型号信息后,可以查找到该车辆对应的EPS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中包含了与车辆EPS进行通信的命令,通过命令即可调整EPS的转向助力。可以看出,通过车载设备,即可调整多个车型的车辆的转向助力而无需再购买该车型的原厂车载设备。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处理器502通过收发器503获取车载设备50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具体为:
通过收发器503向该车辆发送多个第一命令,多个第一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多个第一命令中每个第一命令均用于请求读取该车辆的身份标识;
通过收发器503接收该车辆发送的该车辆的身份标识;
解析该车辆的身份标识以获得该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由此可见,车载设备50与车辆连接以后,通过向车辆发送多个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来获取车辆的身份标识,其中,多个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讯协议。因此,不管车辆采用何种通讯协议,都可以接收到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指令,向车载设备发送自己的身份标志。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处理器502,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通过收发器503获取对该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数据,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转动时间和转动频率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处理器502,还用于根据第一转向数据分析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力度;
处理器502,还用于分析在使用第一转向力度进行转向操作时所需的第一转向助力;
处理器502,还用于根据目标转向助力生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由于不同用户的手臂力量不同,因此在转动方向盘的过程中使用的力度也不同,转向操作所需的助力也不相同,针对所有用户均采用相同的助力是无法适应用户的差异性需求的。车载设备50通过获取用户驾驶过程中转向操作的数据分析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根据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向用户推荐转向助力,使得助力调整的方案更满足用户需求的差异性。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处理器502,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后,通过上述收发器503获取对该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二转向数据,上述第二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
处理器502,还用于分析第一转向数据中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转向数据的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二比值,;
若上述第一比值与上述第二比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通过收发器503获取第二转向助力,其中,第二转向助力为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EPS提供的助力;
上述处理器502,还用于根据第二转向助力生成第二助力调整方案,第二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
处理器502,还用于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二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设备50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车载设备可再次获取调整转向助力以后用户转向操作的转向数据,分析转向数据与之前的转向数据的查异,若用户转向操作的差异低于预设阈值,将转向助力恢复为调整之前的转向助力。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50,可以使用户避免错误调整转向助力,保障了调整的转向助力适于用户的转向操作习惯,提高了用户转向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车载设备50包括存储器501、处理器502、收发器503外,还可以包括:身份信息采集装置504,其中,
处理器502,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通过身份信息采集设备504采集身份识别信息,身份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声纹、人像、账号密码中的一项或多项;
处理器502,还用于根据身份识别信息识别出第一用户;
处理器502,还用于根据第一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向第一用户推荐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其中,车载设备存储了多个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上述多个用户包括第一用户;
处理器502,还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输入的针对助力推荐方案的确认操作,确认操作用于指示允许采用第一助力调整方案进行助力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50的存储器501中存储有不同用户历史调整转向助力的记录,因此当某个用户使用该车载设备时,车载设备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直接从存储的记录中匹配该用户的历史助力记录,能够精准快速地确定出该用户所需的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满足了用户对于转向助力调整的个性化需求,节省了调整转向助力的时间。并且推荐助力方案以后,将推荐的方案输出给用户来确认,避免用户错误调整,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车载设备50包括存储器501、处理器502、收发器503、信息采集装置504外,还可以包括:信息显示器505,其中,信息显示器505是车载设备输出信息或者信号的设备,例如扬声器、显示屏等等。
处理器502,还用于在根据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该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后,通过收发器接收该车辆发送的反馈结果,反馈结果用于表征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在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接收车辆的发送的反馈结果,反馈结果表征了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增加了转向助力调整操作的交互性。具体的,车载设备可以通过信息显示器505向用户提醒调整结果。例如,通过扬声器向用户发送“转向助力调整成功!”等信息。可以看出,转向助力的提示还便于用户确认转向助力的调整结果,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载设备50中各模块的功能可对应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2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该车载设备50为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车载设备。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车载设备存储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种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车载设备获取与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型号信息后,可以查找到该车辆对应的EPS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中包含了与车辆EPS进行通信的命令,通过所述命令即可调整EPS的转向助力。可以看出,通过所述车载设备,即可调整多个车型的车辆的转向助力而无需再购买该车型的原厂车载设备。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向助力调整装置60的结构示意图,该转向助力调整装置6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601、决策单元602和调整单元603,应用于车载设备,其中,各个单元的详细描述如下。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决策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型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车载设备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型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型号信息;
调整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存储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种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车载设备获取与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型号信息后,可以查找到该车辆对应的EPS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中包含了与车辆EPS进行通信的命令,通过所述命令即可调整EPS的转向助力。可以看出,通过该车载设备,即可调整多个车型的车辆的转向助力而无需再购买该车型的原厂车载设备。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能够根据驾驶员需求调节不同车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安全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601,具体用于:
向所述车辆发送多个第一命令,所述多个第一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所述多个第一命令中每个第一命令均用于请求读取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
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
解析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以获得所述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由此可见,车载设备内存储了多种通信协议。车载设备与车辆连接后,通过向车辆发送多个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来获取车辆的身份标识上述多个读取身份标识的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讯协议。因此,不管车辆采用何种通讯协议,都可以接收到请求读取身份标识的指令,向车载设备发送自己的身份标志。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决策单元602,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接收针对多个转向助力中的第一转向助力的选择操作;
根据所述选择操作生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所述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一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提供多个转向助力选项,在用户选择车载设备提供的多个助力值选项中的一个转向助力值后,车载设备根据用户的医院调整车辆的转向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操作更方便、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信息采集单元604,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采集身份识别信息,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声纹、人像、账号密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决策单元602,还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识别出第一用户;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向所述第一用户推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其中,所述车载设备存储了多个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所述多个用户包括所述第一用户;
接收输入的针对所述助力推荐方案的确认操作,所述确认操作用于指示允许采用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进行助力调整。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存储有不同用户历史调整转向助力的记录,因此当某个用户使用该车载设备时,车载设备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直接从存储的记录中匹配该用户的历史助力记录,能够精准快速地确定出该用户所需的助力。这种调整转向助力的方式,满足了用户对于转向助力调整的个性化需求,节省了调整转向助力的时间。并且推荐助力方案以后,将推荐的方案输出给用户来确认,避免用户错误调整,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601,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获取对所述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数据,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转动时间和转动频率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决策单元60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分析执行所述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力度;
分析在使用所述第一转向力度进行转向操作时所需的第一转向助力;
根据所述目标转向助力生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一转向助力。
由于不同用户的手臂力量不同,因此在转动方向盘的过程中使用的力度也不同,转向操作所需的助力也不相同,针对所有用户均采用相同的助力是无法适应用户的差异性需求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载设备通过获取用户驾驶过程中转向操作的数据分析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根据用户转向操作的力度向用户推荐转向助力,使得助力调整的方案更满足用户需求的差异性。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包括所述转角和转动时间;所述获取单元601,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后,获取对所述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二转向数据,所述第二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
所述决策单元602,还用于分析第一转向数据中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二转向数据的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二比值;
若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二比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所述获取单元601,还用于获取第二转向助力,其中,所述第二转向助力为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所述EPS提供的助力;
所述决策单元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转向助力生成第二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二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二转向助力;
所述调整单元603,还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二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车载设备可再次获取调整转向助力以后用户转向操作的转向数据,分析转向数据与之前的转向数据的查异,若用户转向操作的差异低于预设阈值,将转向助力恢复为调整之前的转向助力。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可以使用户避免错误调整转向助力,保障了调整的转向助力适于用户的转向操作习惯,提高了用户转向的安全性。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601,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后,接收所述车辆的发送的反馈结果,所述反馈结果用于表征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
可以看出,车载设备在在调整转向助力之后,接收车辆的发送的反馈结果,所述反馈结果表征了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增加了转向助力调整操作的交互性。转向助力的提示还便于用户确认转向助力的调整结果,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具体的,诊断设备车载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605,所述显示单元用于输出文本、音频、图像、视频等信息,例如通过显示单元605向用户提醒调整结果。例如,通过扬声器向用户发送“转向助力调整成功!”等信息。可以看出,转向助力的提示还便于用户确认转向助力的调整结果,提高了转向助力调整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型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车载设备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型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型号信息;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包括:
向所述车辆发送多个第一命令,所述多个第一命令分别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所述多个第一命令中每个第一命令均用于请求读取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
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
解析所述车辆的身份标识以获得所述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还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接收针对多个转向助力中的第一转向助力的选择操作;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选择操作生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所述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一转向助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还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采集身份识别信息,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声纹、人像、账号密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识别出第一用户;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向所述第一用户推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其中,所述车载设备存储了多个用户使用的转向助力记录,所述多个用户包括所述第一用户;
所述车载设备接收输入的针对所述助力推荐方案的确认操作,所述确认操作用于指示允许采用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进行助力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还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获取对所述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数据,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包括转角、转动时间和转动频率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分析执行所述转向操作时的第一转向力度;
所述车载设备分析在使用所述第一转向力度进行转向操作时所需的第一转向助力;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转向助力生成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一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一转向助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数据包括所述转角和转动时间;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后,还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获取对所述车辆的方向盘执行转向操作时的第二转向数据,所述第二转向数据包括转角和转动时间;
所述车载设备分析第一转向数据中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转向数据的转角和转动时间的第二比值;
若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二比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所述车载设备获取第二转向助力,其中,所述第二转向助力为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之前所述EPS提供的助力;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转向助力生成第二助力调整方案,所述第二助力调整方案用于指示将转向助力调整为所述第二转向助力;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二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二转向助力。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后,还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反馈结果,所述反馈结果用于表征转向助力是否调整成功。
8.一种转向助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型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车载设备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型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型号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9.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获取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的车辆的第一型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型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型号信息对应的转向助力系统EPS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车载设备中预存有多种型号信息与多条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型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型号信息;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第一助力调整方案将所述车辆的转向助力调整为第一转向助力。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37667.7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0667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667.7A CN110667694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667.7A CN110667694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7694A true CN110667694A (zh) 2020-01-10
CN110667694B CN110667694B (zh) 2021-10-22

Family

ID=6908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7667.7A Active CN110667694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769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54392A1 (de) * 2002-11-18 2004-05-27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ahrdynamikregelung
JP2007302050A (ja) * 2006-05-09 2007-11-22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722980A (zh) * 2008-10-31 2010-06-09 上海格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具有参数独立可调式曲线型助力特性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101990508A (zh) * 2008-04-07 2011-03-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控制系统和转向控制方法
CN103085872A (zh) * 2011-11-02 2013-05-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转向机构调节行程的电气限制
CN104925128A (zh) * 2014-03-20 2015-09-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转向意向确定装置、车辆控制装置、转向辅助装置和转向辅助系统
CN105527109A (zh) * 2014-10-21 2016-04-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获得用于控制车辆设备的调校映射的方法
CN108569335A (zh) * 2018-04-26 2018-09-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54392A1 (de) * 2002-11-18 2004-05-27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ahrdynamikregelung
JP2007302050A (ja) * 2006-05-09 2007-11-22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990508A (zh) * 2008-04-07 2011-03-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控制系统和转向控制方法
CN101722980A (zh) * 2008-10-31 2010-06-09 上海格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具有参数独立可调式曲线型助力特性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103085872A (zh) * 2011-11-02 2013-05-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转向机构调节行程的电气限制
CN104925128A (zh) * 2014-03-20 2015-09-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转向意向确定装置、车辆控制装置、转向辅助装置和转向辅助系统
CN105527109A (zh) * 2014-10-21 2016-04-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获得用于控制车辆设备的调校映射的方法
CN108569335A (zh) * 2018-04-26 2018-09-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7694B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3580B (zh) 一种匹配车辆can协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159786B (zh) 基于驾驶员身份的驾驶习惯记忆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1069B (zh) 用于车辆半自主模式的驾驶员交互系统
US1015041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vehicle driving information
US835211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service sessions between vehicles and service providers
US10725758B2 (en) Telematics system
US10272923B2 (en) Driver-centric learning
DE102013201959A1 (de) Erweiterte Personalisierung von Fahrzeugeinstellungen
CN109649479B (zh)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47137A (zh) 一种冻结帧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2181449A (zh) 车载软件升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2590103A1 (en) Control device
US9761138B2 (en) Automatic yard move status
CN206671880U (zh) 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
CN110667694B (zh) 一种转向助力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641395A (zh) 一种副驾驶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4670849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账号登录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75100A (zh) 胎压传感器的远程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212369A (zh) 电动汽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3625690A (zh) 一种汽车智能诊断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1885492A (zh) 车辆自动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47231A (zh) 一种车辆协议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DE102019100245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raftstoffzahlungsverarbeitung
DE102018118585A1 (de) Elektronische kommunikationsmodule, die für intelligente konnektivität eingerichtet sind
CN110466594B (zh) 方向盘位置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