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2496A - 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2496A
CN110652496A CN201911095711.0A CN201911095711A CN110652496A CN 110652496 A CN110652496 A CN 110652496A CN 201911095711 A CN201911095711 A CN 201911095711A CN 110652496 A CN110652496 A CN 110652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dispersion
cryptotanshinone
cts
beta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57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培庆
王秀花
陈健文
黄民
古练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0957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2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2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2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8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e.g. danazol, stanozolol, pancuronium or digitogen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41Intimate drug-carri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e.g. ordered mixtures, adsorbates, solid solutions, eutectica, co-dried, co-solubilised, co-kneaded, co-milled, co-ground products, co-precipitates, co-evaporates, co-extrudates, co-melts; Drug nanoparticles with adsorbed surface modifiers
    • A61K9/146Intimate drug-carri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e.g. ordered mixtures, adsorbates, solid solutions, eutectica, co-dried, co-solubilised, co-kneaded, co-milled, co-ground products, co-precipitates, co-evaporates, co-extrudates, co-melts; Drug nanoparticles with adsorbed surface modifiers with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而言,该固体分散体由隐丹参酮和羟丙基‑β‑环糊精组成,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得:将隐丹参酮和羟丙基‑β‑环糊精混合,加入醇水溶液后研磨,低温下减压干燥后研成粉末,即得。本发明通过湿法研磨法制备了CTS和HP‑β‑CD的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可行、环保、经济,制备所得的固体分散体质量稳定,能够有效解决CTS在水中的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且可以进一步制备成片剂、胶囊剂等口服药物剂型,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soliddispersion/SD),特别是以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an/HP-β-CD)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以及该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也称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类以慢性炎症和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终末期病理改变,具有不可逆的特点。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最危重的一种类型,死亡率较高,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由城市发展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肺纤维化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迫在眉睫。
迄今为止,临床推荐的用于延缓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仅有尼达尼布(Nintedanib/BIBF1120,商品名: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012
原研企业: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和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商品名:ピレス原研企业:日本盐野义),均适用于轻度至中度IPF患者。然而,吡非尼酮的用药量较大,总剂量高达2403mg/天,易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皮疹等诸多不良反应,尤其不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尼达尼布易引起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和腹泻等问题,发生率高达50%以上。因此,研究开发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IPF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与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得的化合物相比,天然化合物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低等优势。然而,由于中医药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大多采用复方制剂,具体组成成分及作用机制不甚明确,因此无法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致使应用受限。
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是一种从传统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抑制增殖和抗血管生成等作用,在心血管、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领域均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应,亦是新发现的一种能够有效预防和/或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天然化合物。它通过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降低肺纤维化组织内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等方式,多靶点、多方面地防治肺纤维化,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较高的安全性。然而,隐丹参酮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的II类药物,具有低溶解性和高渗透性,若采用常规制剂工艺将其制备成口服固体制剂,则存在口服后药物溶解度低和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因此,通过有效的制剂策略以提高其溶解度,进而达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目的至关重要。
目前,关于隐丹参酮的文献主要涉及提取或制备方法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而制剂方面还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相关报道较少。中国专利申请CN 104706598 A公开了一种隐丹参酮缓释固体分散体微丸,其载体材料均为PVP、PEG、纤维素等常规物质。中国专利申请CN 1686104 A和CN 101057839 A公开了一种丹参酮类单体化合物的固体分散体,通过以PGS(预胶化淀粉)、PVP K15或半乳糖作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分别制备了丹参酮V、丹参酮VI和丹参新酮固体分散体,通过以PEG6000和吐温-80作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了丹参酮I固体分散体;此外,CN 1686104 A和CN 101057839 A还公开了一种丹参酮类单体化合物的包合物,通过以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包合材料,采用搅拌法、冷冻干燥法分别制备了丹参酮IIA、丹参酮IIB和隐丹参酮包合物。罗昕等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隐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采用熔融法制备了隐丹参酮-PEG固体分散体(参见罗昕等,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中草药,2005,36(6):839-842)。何丹等采用溶剂法制备了隐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采用熔融法制备了隐丹参酮-PEG6000固体分散体和隐丹参酮-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参见何丹等,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溶出度研究[J],中成药,2007,29(6):912-914)。何丹等采用减压干燥法制备了隐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参见何丹等,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研究[J],制剂技术,2009,18(4):45-46)。Zhai Xifeng等采用熔融法分别制备了隐丹参酮-PEG6000固体分散体、隐丹参酮-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和隐丹参酮-PVP K30固体分散体(参见Xifeng Zhai et 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of solid dispersions of tanshinone IIA,cryptotanshinone and total tanshinones[J],Asian J.Pharma.Sci.,2017,12:85-97)。综上可知,以环糊精(cyclodextran,CD)或其衍生物作为载体来制备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隐丹参酮的水溶性较差,将其制成普通口服制剂后存在溶解度低和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因此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全新的、以HP-β-CD作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来克服上述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其由隐丹参酮和羟丙基-β-环糊精组成。
优选地,在上述固体分散体中,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4~7。
更优选地,在上述固体分散体中,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5。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将隐丹参酮和羟丙基-β-环糊精混合,加入醇水溶液后研磨至颜色均一、呈浆状,低温下减压干燥后研成粉末,即得所述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4~7。
更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5。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
更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为75%~95%。
更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为95%。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醇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2~6mL。
更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醇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4mL。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低温为20℃至50℃。
更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低温为40℃。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上述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或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中,所述肺纤维化为特发性肺纤维化。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上述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或上述药物组合物。
发明的效果
作为天然药物的单体化合物CTS在防治肺纤维化方面具有机制明晰、安全性好、疗效显著等优点,但水溶性欠佳的客观情况严重限制了其应用与发展。本发明采用制剂创新的研发思路和策略,通过湿法研磨法制备了CTS和HP-β-CD的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可行、环保、经济,制备所得的固体分散体质量稳定,能够有效解决CTS在水中的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且可以进一步制备成片剂、胶囊剂等口服药物剂型,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四种不同物质的DSC谱图,其中a代表CTS,b代表HP-β-CD,c代表物理混合物,d代表固体分散体(1:5)。
图2示出了四种不同物质的XRPD谱图,其中a代表CTS,b代表HP-β-CD,c代表物理混合物,d代表固体分散体(1:5)。
图3示出了四种不同物质的累计溶出度情况。
图4示出了基于固体分散体(1:5)的胶囊的平均累计溶出度情况。
图5示出了基于固体分散体(1:5)的胶囊的吸湿性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固体分散体]
用于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常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减小原料粒径(如微粉化等)、加入增溶剂(如表面活性剂等)、加入pH调节剂(如成盐等)、形成特定剂型(如脂质体、乳剂等)、筛选或控制原料药晶型及晶型无定形化(如包合物、固体分散体)等。对于BCS II类药物(如本文中的CTS)而言,将其制备成固体分散体是一种非常理想、经济的策略。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固体分散体”是指一种将药物高度、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而形成的固态物质,其与药物和载体材料的普通混合物截然不同。
目前,用于制备固体分散体的载体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acetate succinate,HPMCAS)、泊洛沙姆(poloxmer,如Pluronic F68)等。而在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来制备中药制剂时,常用的载体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1)缓释或控释类载体,一般是指难溶性和肠溶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羟丙基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ethyl cellulose,HPEC)、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E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ellulose acetate phthalate,CAP)、聚丙烯酸酯树脂(polyacrylate resin,PAR)等;(2)速释类载体,一般是指水溶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VP、PEG、泊洛沙姆、甘露糖醇(mannitol)、木糖醇(xylitol)、枸橼酸(citric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等。
在现代制药工业中,环糊精及其衍生物通常用作包合材料,很少用作固体分散体的载体。作为β-CD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衍生物,HP-β-CD具有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利用其制备难溶性药物(如本文中的CTS)的固体分散体,将为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S的固体分散体。该固体分散体由CTS和HP-β-CD组成,经包合率、DSC和XRPD等试验结果证实,CTS高度、均匀地分散在HP-β-CD中。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CTS和HP-β-CD以特定的比例共存于固体分散体中,以重量比计,CTS和HP-β-CD之间的比例为1:4~7。换言之,对于1g CTS而言,需要4~7gHP-β-CD来制备相应的固体分散体。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本发明的固体分散体中,以重量比计,CTS和HP-β-CD之间的比例为1:5。换言之,对于1g CTS而言,需要5g HP-β-CD来制备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目前,用于生产固体分散体的成熟工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超临界流体法、喷雾干燥法、研磨法、热熔挤出法等。
用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时,为了使药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通常需要将溶剂加热和/或增大溶剂的用量,而去除大量溶剂(特别是有机溶剂)耗时较长且花费较高,同时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如某些有机溶剂存在潜在毒性),使得大规模生产面临巨大挑战。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时,由于许多载体在高温条件下可能会分解(如PEG6000等),且在冷却过程中固体分散体可能会吸潮,也使得大规模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溶剂法和溶剂-熔融法受到制备条件的影响较大。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依赖于制备工艺(如溶剂-熔融法过程中,加热速度、加热温度、高温下保持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工艺参数不同,则导致固体分散体的物化特性不同,稳定性不同。其中,固体分散体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老化现象(如硬度变大、析出结晶或结晶粗化、药物溶出度降低等)是导致其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极大程度地限制其广泛应用。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研磨法(特别是湿法研磨法)的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以本文中的CTS的固体分散体为例,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CTS和HP-β-CD混合,加入醇水溶液后研磨,低温下减压干燥后研成粉末,即得。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CTS和HP-β-CD以特定的用量比例参与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以重量比计,CTS和HP-β-CD之间的比例为1:4~7。换言之,对于1g CTS而言,需要4~7gHP-β-CD来制备相应的固体分散体。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以重量比计,CTS和HP-β-CD之间的比例为1:5。换言之,对于1g CTS而言,需要5g HP-β-CD来制备固体分散体。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醇水溶液”是指醇类物质和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液态混合物,其中,醇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等。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中的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和水可以任意比例混合。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中的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以体积百分比计,乙醇的比例为75%~95%。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中的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的比例为95%v/v。
通过湿法研磨制备固体分散体时,难溶性药物和溶剂之间也存在特定的用量比例,以便能够保证难溶性药物充分地溶解在溶剂中,进而以均匀、分散的状态与载体材料结合成固体分散体。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上述制备方法中,以重量体积比计,CTS和醇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2~6mL。换言之,对于1g CTS而言,需要2~6mL醇水溶液(优选乙醇水溶液)作为研磨时使用的溶剂。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上述制备方法中,以重量体积比计,CTS和醇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4mL。换言之,对于1g CTS而言,需要4mL醇水溶液(优选乙醇水溶液)作为研磨时使用的溶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研磨(法)”是指将药物与载体材料混合后,借助机械力强力持久地研磨一定时间,以降低药物的粒度,并使药物与载体材料以氢键相结合,从而形成固体分散体,其中术语“湿法研磨(法)”是指需要添加溶剂(如水、有机溶剂等)的研磨。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研磨(法)”均通过球磨机来完成。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低温”是指0~60℃,例如10~55℃。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中的低温为20℃至50℃。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中的低温为40℃。
可选地,上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精磨和过筛步骤。
[药物组合物]
当通过药物手段来预防和/或治疗疾病时,通常需要向生物学个体施用包含特定辅料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本文中的CTS的固体分散体,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药物组合物”是指可以用作药物的组合物,其包含药物活性成分(如本文中的CTS)或其制剂中间体(如本文中的CTS的固体分散体),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术语“药物活性成分”是指能够对施用其的生物学个体产生预防和/或治疗效果或者其他有益影响的任何物质。术语“辅料”是指用于药物生产的、赋予药物必要的理化性质的、与药物活性成分相容的任何可药用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稀释剂(或称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润湿剂、增稠剂、助流剂、矫味剂、矫嗅剂、防腐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溶剂、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等。
[医药用途]
由于CTS能够有效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降低肺纤维化组织内HYP含量,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进而可以多靶点、多方面地防治PF(特别是IPF),因此本文中基于CTS而制得的固体分散体以及包含该固体分散体的药物组合物也能够用于防治PF(特别是IPF)。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本文中的CTS的固体分散体或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PF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应用中的PF为IPF。
[药物制剂]
如上所述,当通过药物手段来预防和/或治疗疾病时,通常需要借助以特定形式存在的药物制剂。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本文中的CTS的固体分散体或药物组合物。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药物制剂”是指在将其施用于生物学个体之后,能够保持药物活性成分的原有活性且不对施用其的生物学个体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的特定制剂形式。常见的药物制剂分为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其中固体制剂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粉针剂、丸剂、散剂、丹剂、锭剂等,半固体制剂包括(但不限于)凝胶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等,液体制剂包括(但不限于)溶液剂、注射剂、喷雾剂、汤剂、合剂、酊剂、洗剂等。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药物制剂为固体制剂。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药物制剂为口服固体制剂。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药物制剂为片剂或胶囊剂。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而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除非另有说明,下列实施例中使用的仪器、材料、试剂等均可通过常规商业手段获得。
实施例一:CTS的溶解度测定。
1、关于溶解度的定义: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溶解度”是指在室温条件下,溶解1克(g)固态溶质所需的溶剂毫升(mL)数,或者溶解于1毫升(mL)溶剂中的固态溶质毫克(mg)数。具体衡量标准如表1所示。
表1.溶解度定义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091
2、CTS的含量测定:
2.1含量测定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项下有关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进行测定,具体条件如下:
色谱柱:Synergi Fusion-RP 80色谱柱(4μm,250mm×4.6mm);
流动相:甲醇-水(90:10,v/v);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70nm;
进样量:20μL;
柱温:室温。
利用该方法测得的峰面积与药品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86.972x+8.7506,R2=1,回收率为99.7%,精密度符合要求。
2.2水中的溶解度考察:
称取CTS约100mg,置于150mL锥形瓶中,并精密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振摇后,置于25℃恒温摇床中,100rpm振摇48h,取出,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于270nm处测定吸光度,并按照第2.1项中的回归方程计算出相应溶解度。
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CTS在水中的溶解度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平均值
溶解度(μg/mL) 2.8 3.6 4.0 3.2 3.4 3.4
结果表明:CTS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大约为3.4μg/mL,属于第1项中的“几乎不溶”级别。
2.3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考察:
将CTS分别置于蒸馏水、盐酸溶液(pH=1.2)、磷酸盐缓冲液(pH=5.0、5.8、6.8、7.4)(配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8004缓冲液)、人工胃液(配制方法如下:取稀盐酸16.4mL,加水约800mL与胃蛋白酶10g,摇匀后,加水稀释成1000mL,即得)、人工肠液(配制方法如下: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另取胰酶10g,加水适量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后,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中,并使其形成过饱和溶液,密闭,于25℃水浴中振摇48h,取出,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于270nm处测定吸光度,并按照第2.1项中的回归方程计算出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相应溶解度。
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CTS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01
结果表明,CTS在多数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均偏低,以原始形态存在时的溶解性差。
实施例二:载体材料和制备工艺的选择。
由于CTS难溶于水,因此需要增加CTS在水中的溶解性,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常需要加入增溶剂及助溶剂等载体材料,例如PEG(如PEG4000、PEG6000)、PVP(如PVP K12、PVP K17、PVP K30)、Poloxamer(如Pluronic F68)、CD(如β-CD、HP-β-CD)等。
经过前期试验考察,在同等用量及相同检测条件下,Pluronic F68的增溶效果较优,HPLC检测峰面积为398.8,而PVP K12、PVP K17、PVP K30、PEG4000和PEG6000的峰面积均在200以下,分别为132.3、187.7、157.7、117.5和123.4。然而,以Pluronic F68作为载体来制备CTS的固体分散体时,需要使用氯仿作为溶剂(分别使用乙醇、乙腈和氯仿作为溶剂来制备固体分散体,试验结果证实,以氯仿制得的固体分散体的分散度最大,溶出速率也最高),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大;另外,由于Pluronic F68的熔点低,且吸湿性较强,其固体分散体不利于进一步制备成其它制剂形式,例如存在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选择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载体材料,进一步考察其对CTS的增溶作用。
1、样品制备及方法筛选:
(1)湿法研磨法:分别取β-CD和HP-β-CD各5.0g,与1.0g的CTS混合,加入3mL的95%乙醇,研磨至颜色均一,然后置于40℃真空干燥箱中减压干燥,干燥后研成粉末,即得。
(2)超声法:分别取β-CD和HP-β-CD各5.0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80mL蒸馏水后水浴加热至溶解,放冷至室温。分别取CTS各1.0g,用10mL氯仿溶解,然后用注射器将CTS的氯仿溶液缓慢注入处于超声状态下的环糊精溶液中,加毕继续超声1h,取出,置于4℃冰箱中冷藏24h,抽滤,滤饼用15mL水分3次洗涤,抽干,再用15mL无水乙醇分3次洗涤,抽干,然后置于40℃烘箱中干燥,干燥后研成粉末,即得。
分别取以上样品各1.0g,加100mL纯水使呈过饱和状态,超声45min,取出,过滤,取续滤液,进样20μL,测定HPLC峰面积。
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制备方法筛选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11
结果表明:对于β-CD而言,超声法优于湿法研磨法;对于HP-β-CD而言,湿法研磨法较优。当载体材料为β-CD时,无论采用哪种制备方法,CTS的溶解度均较为理想,且超声法能够进一步提高CTS在水中的溶解度,但该工艺过程需要使用氯仿,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大。当载体材料为HP-β-CD时,采用湿法研磨法制备的样品的溶解度也较优,且该工艺过程使用乙醇,较为环保,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因此,选定载体材料为HP-β-CD,制备方法为湿法研磨法。
实施例三:制备工艺的优化。
1、CTS和HP-β-CD的用量比例筛选:
取CTS四份各1.0g,分别与4.0g、5.0g、6.0g和7.0g的HP-β-CD混合,加入95%乙醇(v/v)4mL研磨至颜色均一,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40℃减压干燥,干燥后研成粉末,过80目筛,即得四份CTS的固体分散体。
取含等量CTS的四份样品适量,加入纯水10mL,使呈过饱和状态,超声45min,滤过,取续滤液,进样20μL,测定HPLC峰面积。
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CTS和HP-β-CD的用量比例筛选结果
比例 1:4 1:5 1:6 1:7
峰面积 3272.9 4033.3 3084.2 3410
结果表明:当CTS和HP-β-CD的用量比例为1:5时,峰面积最大,溶解度最佳,因此药物和载体材料的最佳用量比例为1:5。
2、其他工艺参数的正交实验:
由于影响湿法研磨法的主要因素包括溶剂用量、溶剂组成(乙醇的体积百分比)和研磨时间,因此以此三因素做三水平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如表6所示。
样品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同第1项,具体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
表6.因素水平表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21
表7.正交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31
表8.方差分析表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32
F0.05(2,2)=19
根据直观分析,从R值可以看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A>B>C。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C因素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因此最佳的工艺条件为A2B3C2,考虑到B、C因素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本着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理应选择工艺条件为A2B1C1,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乙醇水溶液的含水量较高时,样品的难度较高,难以干燥,因此B因素选择3,即优选的工艺条件为4倍量95%乙醇研磨5min。
3、验证实验:
按照第2项中优选的工艺条件进行三次重复实验,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样品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同第1项,具体结果如表9所示。
表9.验证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第2项中优选的工艺条件较为稳定,适合于制备CTS的HP-β-CD固体分散体。
实施例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鉴定。
1、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取1.0g的CTS,与5.0g的HP-β-CD混合,加入95%乙醇(v/v)4mL研磨5min,使呈浆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40℃减压干燥,干燥后研成粉末,过80目筛,即得CTS的固体分散体(1:5)。
另取两份CTS各1.0g,分别与4.0g和7.0g的HP-β-CD混合,按照与上述相同的工艺参数,制得固体分散体(1:4)和固体分散体(1:7)。
2、溶解度测定:
采用实施例一第2项记载的方法,测定本实施例第1项中固体分散体(1:5)的溶解度,其结果为59.74μg/mL,约为CTS在水中的溶解度的17.6倍,说明HP-β-CD固体分散体显著增加了原料药的溶解度。
3、固体分散体的鉴定:
3.1包合率:
精密称取两份第1项中固体分散体(1:5)各2.0mg,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其中一份用50%乙腈(v/v)溶解并定容,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3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50%乙腈稀释并定容,摇匀。以50%乙腈为空白,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于265nm处测定吸光度,并代入标准曲线方程(y=0.0105x+0.0028,n=7),计算固体分散体(1:5)中CTS的总浓度(Ct),其结果为8.97μg/mL。另一份以乙腈为溶剂,处理方法同上。以乙腈为空白,于265nm处测定吸光度,并代入标准曲线方程(y=0.0099x+0.0007,n=7),计算固体分散体(1:5)中游离CTS的浓度(Cf),其结果为8.41μg/mL。通过下式计算包合率:包合率(%)=(1-Cf/Ct)×100%,其结果为6.24%。
结果表明:CTS在固体分散体(1:5)中的包合率很低,CTS和HP-β-CD之间并未形成包合物,而是以二者的固体分散体形式存在。
按照相同的方法,将固体分散体(1:5)相应替换为固体分散体(1:4)和固体分散体(1:7),通过测定相应的吸光度来计算二者各自的包合率,结果如下:固体分散体(1:4)的包合率为4.62%;固体分散体(1:7)的包合率为6.30%。
结果表明:CTS在固体分散体(1:4)和固体分散体(1:7)中的包合率也很低,CTS和HP-β-CD同样以二者的固体分散体形式存在。
3.2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为了进一步验证包合率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分别测定原料药CTS、载体材料HP-β-CD、CTS和HP-β-CD的物理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5)以及第1项中固体分散体(1:5)的DSC谱图。具体方法如下:称取一定量粉末(约3~5mg),置于铝质坩埚内并密封,在氮气环境下加热坩埚,温度从30℃升至250℃,升温速率为10℃/min,同时记录相应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CTS在187.3℃处有1个吸热峰,为CTS的熔融峰;HP-β-CD在68.7℃处有1个较宽的吸热峰;物理混合物分别在66.0℃和189.4℃处保留了HP-β-CD的吸热峰和CTS的熔融峰,表明普通混合的两者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固体分散体(1:5)的DSC谱图虽为HP-β-CD吸热峰(68.8℃)和CTS熔融峰(192.3℃)的物理叠加,但与物理混合物相比,其熔点稍有升高,表明药物和载体材料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如氢键缔合),通过差热分析佐证了固体分散体的形成。
按照相同的方法分析固体分散体(1:4)和固体分散体(1:7),其结果与固体分散体(1:5)一致。
3.3X射线粉末衍射(XRPD):
为了进一步验证包合率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分别测定原料药CTS、载体材料HP-β-CD、CTS和HP-β-CD的物理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5)以及第1项中固体分散体(1:5)的XRPD图谱。测定条件:Cu-Kα辐射,管电压40kV,电流40mV,扫描步长0.05°,扫描角度范围4.5-50°。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CTS的XRPD谱图中具有多个非常强的衍射峰;HP-β-CD的谱图较为平滑,未观察到明显的衍射峰存在;物理混合物和固体分散体(1:5)的谱图均为CTS与HP-β-CD的谱图叠加,表明原料药以微晶形式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而并未被载体材料包合,且制备过程中没有改变原料药的存在状态,通过XRPD分析佐证了固体分散体的形成。
按照相同的方法分析固体分散体(1:4)和固体分散体(1:7),其结果与固体分散体(1:5)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包合率测定,辅以DSC及XRPD佐证,可以确证第1项中制得的三种产物均为CTS和HP-β-CD形成的固体分散体(1:4/1:5/1:7)。
实施例五: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性能考察。
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桨法)项下有关规定,进行体外溶出性能测定,具体方法如下:
分别称取原料药CTS 50mg以及包含等量CTS的物理混合物(1:5)、固体分散体(1:5)(按照实施例四中记载的方法制得)和包合物(按照罗昕等,羟丙基-β-环糊精对隐丹参酮的增溶作用及其包合物的制备[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28-1331中记载的方法制得),以900mL的0.5%SDS水溶液(脱气)为溶出介质,在测定温度为37±0.5℃、转速为100rpm的条件下,分别于5、10、20、30、45、60和90min时取样5mL,同时补加等温等体积的溶出介质,样品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以溶出介质为空白,于265nm处测定CTS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y=0.0101x-0.0026,n=7),计算CTS浓度及累积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图(n=3)。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载体材料HP-β-CD对CTS的增溶作用并不明显,因此物理混合物与原料药的溶出情况大体相同,并且在90min时仅溶出40%左右。与此相比,固体分散体在相同时间内溶出超过80%,达到84.79%,而且在30min时就基本上接近最大溶出,该结果同样优于包合物,后者在相同时间内溶出不到80%,并且在60min时才接近最大溶出。结果表明:CTS与HP-β-CD形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的溶出度显著提高,且增溶作用显著优于二者形成的包合物。
按照相同的方法,将固体分散体(1:5)相应替换为固体分散体(1:4)和固体分散体(1:7),通过测定相应的吸光度来计算二者各自的累积溶出度(%),结果如下:固体分散体(1:4)的累积溶出度为86.36%;固体分散体(1:7)的累积溶出度为82.79%。结果表明:CTS在固体分散体(1:4)和固体分散体(1:7)的增溶作用同样显著优于二者形成的包合物。
实施例六:基于固体分散体的胶囊剂的制备。
将5g的CTS与25g的HP-β-CD混合,加入95%乙醇(v/v)20mL研磨5min,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40℃减压干燥,干燥后研成粉末,过80目筛,直接灌装入100粒0号胶囊壳中,即得。
1、溶出度测定:
按照实施例五中记载的方法测定胶囊的体外溶出性能。
取6粒胶囊,分别在5、10、20、30、45和60min时取样5mL,同时补充等体积等温度的溶出介质,计算累积溶出度。
结果如表10和图4所示。
表10.胶囊的体外溶出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71
2、水分测定:
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VIII L进行测定。取胶囊供试品2~3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打开瓶盖于105℃干燥5h,将瓶盖重新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精密称定重量,再于105℃干燥1h,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的含水量(%),其结果为5.51%。
3、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取三份胶囊供试品,精密称重,分别加入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然后置于装有不同浓度的硫酸水溶液或不同无机盐的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瓶盖打开),于25℃恒温保存,定时称量。
按下式计算吸湿率:吸湿率(%)=[(吸湿后重量-吸湿前重量)/吸湿前重量]×100%,结果如表11所示。
测得胶囊的临界相对湿度(25℃)约为72%,如图5所示。
表11.临界相对湿度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72
4、样品稳定性考察:
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 L“胶囊剂”项下有关规定,分别对胶囊供试品的性状、鉴别、水分、溶出度、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检查。本品为红帽灰体胶囊剂,内容物为橙色至橙黄色粉末。鉴别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石油醚-四氢呋喃-甲醇(10:1:1,v/v/v)为展开剂,紫外光(254nm)下检视,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呈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水分、溶出度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同前。
4.1高温实验:
将供试品置于平皿中,于60℃放置10天,并对性状、鉴别、水分、溶出度、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检查。
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高温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81
4.2高湿实验:
将供试品置于平皿中,在室温且相对湿度为90±5%的条件下放置10天,并对性状、鉴别、水分、溶出度、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检查。
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高湿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82
4.3光照实验:
将供试品置于平皿中,置于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中,在照度为4500±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并对性状、鉴别、水分、溶出度、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检查。
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4.光照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91
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对样品影响较小,高湿条件易使内容物吸潮变形,而在光照条件下,样品的含量明显下降,因此应密封避光保存。
5、中试生产:
5.1中试样品的制备和品质检验:
取500g的CTS和2500g的HP-β-CD混合,加入95%乙醇(v/v)2000mL研磨5min,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40℃减压干燥,干燥后研成粉末,过80目筛,装入10000粒0号胶囊,即得,批号记为050428。
结果如表15和表16所示。
表15.中试生产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92
表16.中试样品的检验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193
5.2中试样品的稳定性试验:
5.2.1加速试验:
将中试样品模拟上市包装(药用塑料瓶,密封包装),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分别于第1、2和3个月取样,进行各项检查测定,并与第0天的结果进行比较。
5.2.2长期试验:
将中试样品模拟上市包装(药用塑料瓶,密封包装),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分别于第3、6、9和12个月取样,进行各项检查测定,并与第0天的结果进行比较。
5.2.3实验结果:
加速试验结果如表17所示,长期试验结果如表18所示。
表17.加速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201
表18.长期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211
样品的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具有初步的稳定性。
实施例七:基于固体分散体的片剂的制备。
以CTS的HP-β-CD固体分散体为原料,将其与片剂辅料按照表19中的处方量混合后直接压片,即得。理论片重400mg,预计压片100片,理论所需中间体总混物40g,实际制备中间体总混物50g,由于预压实验及实际压片过程中存在物料损失,仅回收余料5.4g。
表19.片剂处方
Figure BDA0002268277200000212
经测量,所制备的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片的累积溶出度为92.4%,满足要求。

Claims (10)

1.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其由隐丹参酮和羟丙基-β-环糊精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4~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将隐丹参酮和羟丙基-β-环糊精混合,加入醇水溶液后研磨至颜色均一、呈浆状,低温下减压干燥后研成粉末,即得所述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丹参酮和所述醇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2~6mL。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为20℃至50℃。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或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10.一种药物制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或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CN201911095711.0A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0652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5711.0A CN110652496A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5711.0A CN110652496A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2496A true CN110652496A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43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5711.0A Pending CN110652496A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24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4828A (zh) * 2020-11-18 2021-02-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隐丹参酮作为炎症抑制剂的用途
CN113307731A (zh) * 2021-06-10 2021-08-27 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隐丹参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抗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43602A1 (en) * 2001-11-20 2003-05-30 Korea Dds Pharmaceutical Co., Ltd. Solid dispersions containing substituted cyclodextrin and insoluble drug and their preparations
CN104546724A (zh) * 2013-10-12 2015-04-29 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抗真菌药的固体分散体
CN106798737A (zh) * 2017-01-09 2017-06-06 中山大学 用于防治肺纤维化的隐丹参酮类及其应用
CN107029248A (zh) * 2017-04-22 2017-08-11 湖北省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及增加白藜芦醇在红酒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43602A1 (en) * 2001-11-20 2003-05-30 Korea Dds Pharmaceutical Co., Ltd. Solid dispersions containing substituted cyclodextrin and insoluble drug and their preparations
CN104546724A (zh) * 2013-10-12 2015-04-29 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抗真菌药的固体分散体
CN106798737A (zh) * 2017-01-09 2017-06-06 中山大学 用于防治肺纤维化的隐丹参酮类及其应用
CN107029248A (zh) * 2017-04-22 2017-08-11 湖北省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及增加白藜芦醇在红酒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 G. GU: "Investigation of a fenofibrate-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system prepared by a co-grinding method", 《PHARMAZIE》 *
何丹: "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研究", 《中国药业》 *
罗昕: "羟丙基-β-环糊精对隐丹参酮的增溶作用", 《中国中药杂志》 *
罗昕: "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中草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4828A (zh) * 2020-11-18 2021-02-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隐丹参酮作为炎症抑制剂的用途
CN113307731A (zh) * 2021-06-10 2021-08-27 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隐丹参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抗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rzegar-Jalali et al. Cogrinding as an approach to enhance dissolution rate of a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 (gliclazide)
EP2870163B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rifaximin and amino acid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EP1707192B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JP2011513308A (ja) キサントフモール−シクロデキストリン複合体を含有する新規な組成物
CN110652496A (zh) 一种隐丹参酮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83235A (zh) 一种杨梅素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050077381A (ko) 결정성이 감소되거나 무정형화된 올티프라즈의 제조방법
KR101561406B1 (ko) 두타스테라이드 함유 고체 분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성물
Soh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aftopidil-chitosan-based fumaric acid solid dispersion to improve the dissolution rate and stability of naftopidil
Cunha-Filho et al. Dissolution rate enhancement of the novel antitumoral β-lapachone by solvent change precipitation of microparticles
AU2006257428B2 (en) Oral soli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of the tubulin inhibitor indibulin
CN112336692A (zh) 一种叶酸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50592A (zh) 一种司替戊醇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38954B (zh) 一种奥拉帕利释放相关的药物组合物
Rajbhar et al.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solubility enhancement of itroconazole by solid dispersion and co-crystallization technique: Investigation of simultaneous effect of media composition on drug dissolution
CN110787125B (zh) 一种阿瑞匹坦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US6696086B1 (en) Soli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containing lo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respectively, and its preparation
CN103159710B (zh) 用于抗病毒的十氢萘衍生物
CN113214208A (zh) 橙皮素与异烟酰胺共晶物及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
CN113116886A (zh)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物组合物
CN113214207A (zh) 橙皮素与甜菜碱共晶物a及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
CN100430055C (zh) 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玻璃态固溶体及其制备方法
Mukhopadhyay et al.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Diacerein Loaded Microsphere by Spray Coating (Wurster Method)
US20190365773A1 (en) Solid dosage form containing quinazoline derivative
RU2723624C1 (ru) Наноаморфная форма (rs)-3-(4-амино-1-оксо-1,3-дигидро-2н-изоиндол-2-ил)пиперидин-2,6-дион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её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е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ммунологических или онкологически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30

Address after: 510730 No. 9 Dongcheng First Street,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Youhui Ka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275 Xingang West Road, Guangdong, Guangzhou, No. 135, No.

Applicant before: SUN YAT-SEN Universit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