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1660A - 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1660A
CN110651660A CN201810704536.XA CN201810704536A CN110651660A CN 110651660 A CN110651660 A CN 110651660A CN 201810704536 A CN201810704536 A CN 201810704536A CN 110651660 A CN110651660 A CN 110651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strain
edible fungi
fungi
pile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45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晟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045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1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1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1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包括:配料→装袋→消毒→接种→发菌管理→搔菌→催蕾→均育→抑制→发育管理→采收。本发明采用金银草作为主要培养料,从而使食用菌的培育成本降低,提高培育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此方法步骤简洁使食用菌的培育方便可控,适用于大量生产,同时将培养料进行了二次消毒,分别为培养料装袋前消毒和装袋后消毒,装袋前消毒能够使培养料深度消毒,避免装袋后培养料中间的病菌和杂菌消灭不彻底,装袋后消毒能够使菌袋表面的别消灭干净,从而使食用菌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两次消毒能够有效的消灭菌袋内外的病菌和杂菌,有利于食用菌后续的培育,能够提高使用菌的质量和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银草培育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金银草是一种耐旱、耐涝、耐贫瘠多年生的禾本植物,产量高,生长快,不仅是适合牛羊等食用的优质饲草,还可以利用其纤维种植蘑菇、造纸、加工成建材等,将金银草当做食用菌培育的主料能够有效的缩减食用菌培育的成本。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采用金银草作为主要培养料,能够使食用菌的培育成本降低,提高培育食用菌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料;取用金银草碎屑89%,米糠或麸皮10%,石膏1%,将上述培养料进行高温消毒,消毒后加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左右;
步骤二:装袋;培养料配好后选用合适数量的规格为18cmx29cm、厚度为0.5mm的塑料袋,每袋装料320g左右,将塑料袋的两头扎口,为各个塑料袋装入等量的培养料,有利于发菌一致;
步骤三:消毒;将装好培养料的塑料袋进行二次高温消毒,冷却后放入无菌房备用;
步骤四:接种;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在无菌房的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塑料袋两头;
步骤五:发菌管理;接种后将塑料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1-26℃,接种后10-15天菌丝伸入培养基20-25mm,接种后20-25天菌丝覆盖整个料面,在此阶段将塑料袋上的杂菌去除,将发菌未满袋的塑料袋挑出并排在一起继续发菌;
步骤六:搔菌;发菌结束后立即对发菌满袋的塑料袋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料表面很干,把老菌种菌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
步骤七:催蕾;培养料上的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形成原基,保持空气湿度90%-95%并加强通风,从而抑制搔菌后袋表面形成的气生菌丝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此期间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1-14℃,然后盖膜保湿,以诱发出菇,7天后,塑料袋上陆续长出尖状菌蕾;
步骤八:均育;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8℃,空气湿度85%-90%,保持2-3天,从而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于枯死,增加抵抗力,使菌株能够均匀发育;
步骤九:抑制;当菌株的菌柄长到1mm,菌盖直径为1.5mm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保持在3-5℃,湿度保持在85%-90%,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持续7天左右,从而抑制先伸长的菌株的发育,促进后长的菌株的生长,使所有的菌株长度趋于整齐一致,有利于出菌整齐,成批采收;
步骤十:发育管理;当菌柄长0.5-1.0cm时,增加光照,当菌株生长到2-3cm时为菌株套上纸筒直到采收,同时在床架上方每隔3-5m吊装一个灯泡,产生垂直光,由于菌株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因此用一定的光照能够诱导菌柄向光伸长,此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0-1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6%-90%,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0.10%-0.15%,从而达到抑制菌盖开伞,促进菌柄伸长的目的,约15天后,菌盖直径达到1-2cm,菌柄长达到8-15cm;
步骤十一:采收;当菌柄长到13-14cm,菌株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变,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色,菌株结实,含水量不过多开始进行采收,采收前先检查菌盖含水量,如果含有很多水分,为培养室内通风从而促进水分蒸发,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菌株剔除,将采收下来的菌株按需求进行包装,然后进行出售或者低温保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十中的灯泡为15WLED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的灭菌温度均为115℃-1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一中培养料含水量以手捏料有水滴渗出但不形成水流为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七中菌蕾的蕾头白色为正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二七中在装袋前应先对塑料袋进行灭菌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九还能够采用降温、降湿和通风等措施,延缓子实体形成,使其同步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金银草作为主要培养料,从而能够使食用菌的培育成本降低,提高培育食用菌的经济效益,并且金银草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是食用菌培育的理想培养料。
2、本发明将培养料进行了二次消毒,分别为培养料装袋前消毒和装袋后消毒,装袋前消毒能够使培养料深度消毒,避免装袋后培养料中间的病菌和杂菌消灭不彻底,装袋后消毒能够使菌袋表面的别消灭干净,从而使食用菌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两次消毒能够有效的消灭菌袋内外的病菌和杂菌,有利于食用菌后续的培育,能够提高使用菌的质量和产量。
3、本发明步骤简洁使食用菌的培育方便可控,适用于大量生产,能够有效的提高食用菌培育的效率,提高食用菌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料;取用金银草碎屑89%,米糠或麸皮10%,石膏1%,将上述培养料进行高温消毒,消毒后加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左右;
步骤二:装袋;培养料配好后选用合适数量的规格为18cmx29cm、厚度为0.5mm的塑料袋,每袋装料320g左右,将塑料袋的两头扎口,为各个塑料袋装入等量的培养料,有利于发菌一致;
步骤三:消毒;将装好培养料的塑料袋进行二次高温消毒,冷却后放入无菌房备用;
步骤四:接种;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在无菌房的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塑料袋两头;
步骤五:发菌管理;接种后将塑料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1-26℃,接种后10-15天菌丝伸入培养基20-25mm,接种后20-25天菌丝覆盖整个料面,在此阶段将塑料袋上的杂菌去除,将发菌未满袋的塑料袋挑出并排在一起继续发菌;
步骤六:搔菌;发菌结束后立即对发菌满袋的塑料袋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料表面很干,把老菌种菌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
步骤七:催蕾;培养料上的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形成原基,保持空气湿度90%-95%并加强通风,从而抑制搔菌后袋表面形成的气生菌丝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此期间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1-14℃,然后盖膜保湿,以诱发出菇,7天后,塑料袋上陆续长出尖状菌蕾;
步骤八:均育;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8℃,空气湿度85%-90%,保持2-3天,从而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于枯死,增加抵抗力,使菌株能够均匀发育;
步骤九:抑制;当菌株的菌柄长到1mm,菌盖直径为1.5mm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保持在3-5℃,湿度保持在85%-90%,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持续7天左右,从而抑制先伸长的菌株的发育,促进后长的菌株的生长,使所有的菌株长度趋于整齐一致,有利于出菌整齐,成批采收;
步骤十:发育管理;当菌柄长0.5-1.0cm时,增加光照,当菌株生长到2-3cm时为菌株套上纸筒直到采收,同时在床架上方每隔3-5m吊装一个灯泡,产生垂直光,由于菌株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因此用一定的光照能够诱导菌柄向光伸长,此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0-1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6%-90%,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0.10%-0.15%,从而达到抑制菌盖开伞,促进菌柄伸长的目的,约15天后,菌盖直径达到1-2cm,菌柄长达到8-15cm;
步骤十一:采收;当菌柄长到13-14cm,菌株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变,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色,菌株结实,含水量不过多开始进行采收,采收前先检查菌盖含水量,如果含有很多水分,为培养室内通风从而促进水分蒸发,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菌株剔除,将采收下来的菌株按需求进行包装,然后进行出售或者低温保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十中的灯泡为15WLED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的灭菌温度均为115℃-1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一中培养料含水量以手捏料有水滴渗出但不形成水流为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七中菌蕾的蕾头白色为正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二七中在装袋前应先对塑料袋进行灭菌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九还能够采用降温、降湿和通风等措施,延缓子实体形成,使其同步进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料;取用金银草碎屑89%,米糠或麸皮10%,石膏1%,将上述培养料进行高温消毒,消毒后加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左右;
步骤二:装袋;培养料配好后选用合适数量的规格为18cmx29cm、厚度为0.5mm的塑料袋,每袋装料320g左右,将塑料袋的两头扎口,为各个塑料袋装入等量的培养料,有利于发菌一致;
步骤三:消毒;将装好培养料的塑料袋进行二次高温消毒,冷却后放入无菌房备用;
步骤四:接种;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在无菌房的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塑料袋两头;
步骤五:发菌管理;接种后将塑料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1-26℃,接种后10-15天菌丝伸入培养基20-25mm,接种后20-25天菌丝覆盖整个料面,在此阶段将塑料袋上的杂菌去除,将发菌未满袋的塑料袋挑出并排在一起继续发菌;
步骤六:搔菌;发菌结束后立即对发菌满袋的塑料袋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料表面很干,把老菌种菌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
步骤七:催蕾;培养料上的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形成原基,保持空气湿度90%-95%并加强通风,从而抑制搔菌后袋表面形成的气生菌丝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此期间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1-14℃,然后盖膜保湿,以诱发出菇,7天后,塑料袋上陆续长出尖状菌蕾;
步骤八:均育;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8℃,空气湿度85%-90%,保持2-3天,从而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于枯死,增加抵抗力,使菌株能够均匀发育;
步骤九:抑制;当菌株的菌柄长到1mm,菌盖直径为1.5mm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保持在3-5℃,湿度保持在85%-90%,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持续7天左右,从而抑制先伸长的菌株的发育,促进后长的菌株的生长,使所有的菌株长度趋于整齐一致,有利于出菌整齐,成批采收;
步骤十:发育管理;当菌柄长0.5-1.0cm时,增加光照,当菌株生长到2-3cm时为菌株套上纸筒直到采收,同时在床架上方每隔3-5m吊装一个灯泡,产生垂直光,由于菌株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因此用一定的光照能够诱导菌柄向光伸长,此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0-1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6%-90%,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0.10%-0.15%,从而达到抑制菌盖开伞,促进菌柄伸长的目的,约15天后,菌盖直径达到1-2cm,菌柄长达到8-15cm;
步骤十一:采收;当菌柄长到13-14cm,菌株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变,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色,菌株结实,含水量不过多开始进行采收,采收前先检查菌盖含水量,如果含有很多水分,为培养室内通风从而促进水分蒸发,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菌株剔除,将采收下来的菌株按需求进行包装,然后进行出售或者低温保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中的灯泡为15WLED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的灭菌温度均为115℃-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培养料含水量以手捏料有水滴渗出但不形成水流为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菌蕾的蕾头白色为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袋前应先对塑料袋进行灭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九还能够采用降温、降湿和通风等措施,延缓子实体形成,使其同步进行。
CN201810704536.XA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Pending CN110651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4536.XA CN110651660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4536.XA CN110651660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1660A true CN110651660A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7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4536.XA Pending CN110651660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166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3604A (zh) * 2016-06-15 2016-10-1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利用能源草沼渣栽培草腐食用菌的方法
CN106719393A (zh) * 2016-12-09 2017-05-31 贵阳花溪燕楼生态养殖场 一种野猪的户外养殖方法
CN107197695A (zh) * 2017-07-04 2017-09-26 合肥仙之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鸡腿菇的家庭种植方法
JP2017216995A (ja) * 2016-06-01 2017-12-14 ホクト株式会社 ブナシメジ栽培ビンキャップ並びにブナシメジの栽培及び収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216995A (ja) * 2016-06-01 2017-12-14 ホクト株式会社 ブナシメジ栽培ビンキャップ並びにブナシメジの栽培及び収穫方法
CN105993604A (zh) * 2016-06-15 2016-10-1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利用能源草沼渣栽培草腐食用菌的方法
CN106719393A (zh) * 2016-12-09 2017-05-31 贵阳花溪燕楼生态养殖场 一种野猪的户外养殖方法
CN107197695A (zh) * 2017-07-04 2017-09-26 合肥仙之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鸡腿菇的家庭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春森等: "《观赏蔬菜人人可种》", 30 June 2004,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张福元等: "《现代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31 July 2005, 中国社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6333A (zh)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9392592B (zh) 一种桑黄栽培方法
CN105557310A (zh) 一种香菇的培育方法
CN104823704A (zh) 一种猴头菇的培育方法
CN102972210A (zh) 银耳栽培新方法
CN104541977B (zh) 一种牛樟芝的杉木板培方法
CN105453894A (zh) 一种瓶载金针菇高产的方法
KR100823541B1 (ko) 꽃송이버섯 재배방법
CN112210501B (zh) 一株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JH5及其应用
CN104521557A (zh) 珊瑚状灵芝培育方法
CN103493685A (zh) 一种利用野生活树桩栽培桑黄的方法
CN107810781A (zh) 一种活蚕培育蛹虫草的方法
CN110214628A (zh) 一种平菇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3319258A (zh)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1743846A (zh) 一种缩短袋栽荷叶离褶伞培养周期的方法
CN109042086A (zh) 一种桑枝菌菌种培育方法
CN103125266A (zh)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
CN103975768A (zh) 一种黑木耳种植方法
CN110583361A (zh) 食用菌栽培方法
KR100723068B1 (ko) 인삼 사포닌 성분이 함유된 팽이 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10651660A (zh) 一种金银草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CN106542884B (zh) 一种草菇培养基、袋栽装置及其配套栽培方法
CN109168972A (zh)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工艺
CN105613038B (zh) 朱红栓菌栽培方法
CN112931049A (zh) 一种红托竹荪菌棒及红托竹荪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