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4661B - 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4661B
CN110634661B CN201910429048.7A CN201910429048A CN110634661B CN 110634661 B CN110634661 B CN 110634661B CN 201910429048 A CN201910429048 A CN 201910429048A CN 110634661 B CN110634661 B CN 110634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lock
insulating plate
coil
fram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90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4661A (zh
Inventor
佐佐木胜一
熊谷胜
岩仓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34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4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4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4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22Cooling by heat conduction through solid or powdered fil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的自由度高的线圈装置。变压器(10)具有:骨架(20),卷绕有构成第一线圈部(35)的第一绕线(37)和构成第二线圈部(36)的第二绕线(38);第一端子台(81),第一绕线(37)的一对第一引线部(37a、37b)被引出;第一绝缘板(91),至少一部分位于被引出到第一端子台(81)的第一引线部(37a、37b)和收纳骨架(20)的壳体(100)之间。第一端子台(81)与骨架(20)分开地构成,安装于骨架(20)。第一绝缘板(91)与第一端子台(81)分开地构成,安装于第一端子台(81)。

Description

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作例如变压器等的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绕线的一对引线部被引出的端子台的线圈装置。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线圈装置中,端子台与骨架一体成形,所以在产生端子台的规格变更的情况下,必须从头重新更换骨架整体,设计的自由度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48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现状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的自由度高的线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骨架,卷绕有构成第一线圈部的第一绕线和构成第二线圈部的第二绕线;
第一端子台,所述第一绕线的一对第一引线部被引出;
第一绝缘板,至少一部分位于被引出到所述第一端子台的所述第一引线部和收纳所述骨架的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端子台与所述骨架分开地构成,安装于所述骨架,
所述第一绝缘板与所述第一端子台分开地构成,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台。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第一端子台与骨架分开地构成,安装于骨架。因此,在产生第一端子台的规格变更的情况下,只要将安装于骨架的第一端子台更换为符合其规格的第一端子台即可,不需要从头重新更换骨架整体。因此,能够灵活应对第一端子台的规格变更,能够提供一种设计的自由度高的线圈装置。
另外,在成形骨架时,不需要使用考虑了第一端子台的规格的模具,可使用符合骨架的规格的模具。因此,与成形第一端子台一体化的骨架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模具的构造,制造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具有至少一部分位于被引出到第一端子台的第一引线部和收纳骨架的壳体之间的第一绝缘板。通过由例如金属等构成壳体,能够提高线圈装置的散热性。另外,即使由金属构成壳体,也能够通过第一绝缘板来防止第一引线部和壳体的接触,能够充分确保第一引线部和壳体的绝缘。另外,通过利用第一引线部和壳体之间的空间来配置第一绝缘板,能够实现线圈装置的节省空间化及小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第一绝缘板与第一端子台分开地构成,安装于第一端子台。因此,在产生第一绝缘板的规格变更的情况下,只要将安装于第一端子台的第一绝缘板更换为符合其规格的第一绝缘板即可,不需要从头重新更换第一端子台整体。因此,能够灵活应对第一绝缘板的规格变更,能够得到设计的自由度高的第一端子台。
优选所述第一端子台安装于所述骨架的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
所述第一绝缘板以在与所述第一端子台之间形成间隙,且从所述壳体向所述骨架的侧方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台,
所述第一引线部插通于所述间隙的内部。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利用骨架的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的空间来配置第一绝缘板,能够有效地实现线圈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利用形成于第一绝缘板和第一端子台之间的间隙,能够容易将第一引线部向骨架的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引出。
优选在所述第一端子台安装有连接有一对所述第一引线部的一对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确保第一端子和壳体的绝缘,并且能够实现线圈装置的节省空间化及小型化。
优选所述一对第一端子一体成形于所述第一端子台,沿着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上表面向所述骨架的侧方延伸。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不管第一端子的形状等如何,都能够将第一端子可靠地安装于第一端子台。另外,能够防止第一端子沿纵向(第一绕线的卷绕轴方向)突出,从而减小线圈装置的同方向的尺寸,能够有效实现线圈装置的小型化。另外,能够容易将第一端子相对于邻接的外部电路连接。
优选所述骨架具有可与所述第一端子台连接的端子台连接部。通过设为这种结构,经由端子台连接部,能够容易将第一端子台安装于骨架。
优选在所述端子台连接部形成有骨架侧卡合凸部或骨架侧卡合凹部,在所述第一端子台形成有与所述骨架侧卡合凸部卡合的端子台侧卡合凹部、或与所述骨架侧卡合凹部卡合的端子台侧卡合凸部。通过骨架侧卡合凸部和端子台侧卡合凹部进行卡合,或者骨架侧卡合凹部和端子台侧卡合凸部进行卡合,能够将第一端子台与端子台连接部牢固地连接。
优选在所述第一端子台具有可与所述第一绝缘板连接的绝缘板连接部。通过设为这种结构,经由绝缘板连接部,能够容易将第一绝缘板安装于第一端子台。
优选在所述绝缘板连接部形成有端子台侧卡合突起或端子台侧卡合孔,在所述第一绝缘板形成有与所述端子台侧卡合突起卡合的绝缘板侧卡合孔、或与所述端子台侧卡合孔卡合的绝缘板侧卡合突起。通过设为这种结构,通过端子台侧卡合突起和绝缘板侧卡合孔进行卡合,或者端子台侧卡合孔和绝缘板侧卡合突起进行卡合,能够将第一绝缘板与第一端子台牢固地连接。
优选一对所述第一绕线的第一引线部向所述第一端子台被引出,该第一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的卷绕部分通过绝缘接合器而被绝缘。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在第一引线部和第二绕线的卷绕部分之间发生短路故障。另外,能够充分确保第一引线部和第二绕线的卷绕部分之间的空间距离,能够使第一引线部和第二绕线的卷绕部分之间的绝缘良好。
所述第一绕线也可以是其全部被α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线也可以是其一部分被α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同线圈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同线圈装置的沿着IIIA-IIIA线的截面图;
图3B是同线圈装置的沿着IIIB-IIIB线的截面图;
图4是同线圈装置的骨架的立体图;
图5是同线圈装置具有的第一线圈部及第二线圈部的立体图;
图6A是同线圈装置具有的端子台的立体图;
图6B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同端子台的立体图;
图7是同线圈装置具有的绝缘接合器的立体图;
图8是同线圈装置具有的绝缘板及端子台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0…变压器
20…骨架
21…第一端子台连接部
22…第二端子台连接部
211a、211b、221a、221b…骨架侧卡合凸部
212a、212b、222a、222b…端子台固定用突起
213、223…骨架侧分隔部
214a、214b、224a、224b…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
24…骨架主体
25…台阶部
250…台阶宽幅部
250a…突起
26…芯脚用贯通孔
27…分离用凸部
28…卷绕筒部
29…突出片
30…绝缘间隔壁凸缘
300…连接槽
31、32…端部间隔壁凸缘
321…第一延长凸缘部
322…第二延长凸缘部
33、34a、34b…卷绕间隔壁凸缘
330、340a、340b…连接槽
35…第一线圈部
36…第二线圈部
37…第一绕线
37a、37b…第一引线部
37a1、37a2…立起部
37a2、37b2…引出部
38…第二绕线
38a、38b…第二引线部
38a1、38a2…立起部
38a2、38b2…引出部
40a、40b…磁性芯
42a、42b…分割芯
44a、44b…基座部
46a、46b…中脚部
48a、48b…侧脚部
50…罩
52…罩主体
54…卡止片
540…卡止突出片
540a…卡止孔
56…侧脚导向片
58…分隔部
61a、61b…第一端子
62a、62b…第二端子
610、620…外部连接部
611、621…引线连接部
612、622…平板部
70…绝缘接合器
71…侧面部
72…上表面部
73…底面部
74…分隔部
75a、75b…绕线插通部
81…第一端子台
82…第二端子台
810、820…绝缘板连接部
811a、811b、821a、821b…端子台侧卡合凹部
812a、812b、822a、822b…端子台固定孔
813、823…端子台侧分隔部
814a、814b、824a、824b…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
815a、815b、825a、825b…端子台侧卡合突起
816a、816b、826a、826b…端子台侧卡合孔
817a、817b、827a、827b…端子安装部
818a、818b、828a、828b…引线引导部
819a、819b、829a、829b…端子台固定片
91…第一绝缘板
92…第二绝缘板
911、921…端子固定部
912a、912b、922a、922b…周壁部
913a、913b、923a、923b…固定部
914、924…凹部
915a、915b、925a、925b…绝缘板侧卡合孔
916a、916b、926a、926b…绝缘板侧卡合突起
100…壳体
110…冷却用部件
12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的变压器10用于例如EV(ElectricVehicle:电动运输设备)、PHV(Plug-in Hybrid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者车辆(车辆)用的车载用充电器、或者家用或工业用电器的电源电路、或者计算机设备的电源电路等。
如图2所示,变压器10具有骨架20、磁性芯(分割芯)40a、40b、罩50、第一端子61a、61b及第二端子62a、62b、绝缘接合器(adapter)70、第一端子台81及第二端子台82、第一绝缘板91及第二绝缘板92、壳体100、冷却用部件110。
此外,在附图中,X轴、Y轴及Z轴相互垂直,X轴对应于骨架20的长度方向,Y轴与分割一对分割芯42a、42a或一对分割芯42b、42b的分割线的方向大致一致。分割线的方向也可以沿着X轴。Z轴对应于变压器10的高度(厚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变压器10的Z轴方向的下方为变压器的设置面。
如图4所示,骨架20具有骨架主体24、形成于骨架主体24的X轴方向(长度方向)端部的上端附近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及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此外,骨架20由例如PPS、PET、PBT、LCP等塑料构成,但也可以由其他绝缘部件构成。优选骨架20由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构成。为了提高强度、热传导性,也可以在这些绝缘部件中填充玻璃等填料。
在骨架主体24上卷绕有构成图5所示的第一线圈部35的第一绕线37、构成第二线圈部36的第二绕线38。
如图3A及如图3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的骨架20的卷绕筒部28的Z轴方向的两端,以向半径方向的外方延伸的方式与X-Y平面大致平行地一体成形有端部间隔壁凸缘31及32。在位于端部间隔壁凸缘31及32的Z轴方向之间的卷绕筒部28,在沿Z轴方向(卷绕轴方向)不同的位置配置有第一线圈部35和第二线圈部36。在第一线圈部35,卷绕有构成初级线圈或次级线圈内的任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初级线圈)的第一绕线37,在第二线圈部36,卷绕有构成初级线圈或次级线圈内的任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次级线圈)的第二绕线38。此外,在图示之例中,因为向第一绕线37通以比第二绕线38大的电流,所以第一绕线37的线径比第二绕线38的线径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第一线圈部35和第二线圈部36之间的卷绕筒部28的外周,形成有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绝缘间隔壁凸缘30。在第一线圈部35形成有将沿着第一绕线37的卷绕轴(Z轴)相互相邻的卷线部分相互按各区划S1、S2分离的卷绕间隔壁凸缘3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线圈部36,与第一线圈部35同样,也形成有将沿着第二绕线38的卷绕轴(Z轴)相互相邻的卷线部分相互按各区划S1a、S2a、S3a分离的卷绕间隔壁凸缘34a、34b。如图4所示,在各卷绕间隔壁凸缘33及34a、34b上,形成有将邻接的各区划S1、S2相互或S1a、S2a、S3a相互连接的至少一个连接槽330及340a、340b。
连接槽330a及340a、340b也形成在卷绕间隔壁凸缘33及34a、34b的沿着X轴的相反端侧。这些连接槽33a及34a、34b分别在各间隔壁凸缘33及34a、34b的周向的一部分上,以到达至卷绕筒部28的外周壁的深度形成。
如图3B所示,在第一线圈部35,在由间隔壁凸缘30、33、31沿Z轴方向隔开的区划S1、S2卷绕有第一绕线37,按各区划S1、S2,可将绕线卷绕部分相互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区划S1、S2的沿着X轴的区划宽度T1设定为只能进入一根绕线37的宽度。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区划宽度T1设定为进入两根以上的绕线37的宽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划宽度T1优选全都相同,但也可以稍有不同。
在第二线圈部36中,也与第一线圈部35同样,在由间隔壁凸缘30、34a、34b、32沿Z轴方向隔开的区划S1a、S2a、S3a卷绕有第二绕线38,按各区划S1a、S2a、S3a,可将绕线卷绕部分相互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区划S1a、S2a、S3a的沿着X轴的区划宽度T2设定为只能进入一根绕线38的宽度。此外,也可以根据绕线38的线径使区划宽度T1与区划宽度T2相同。
另外,间隔壁凸缘30~33、34a、34b的高度H1设定为进入一根(一层以上)以上的绕线37或38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设定为能够卷绕2~6层的绕线的高度。各间隔壁凸缘30~33、34a、34b的高度H1优选为全都相同,但也可以不同。
如图4所示,在端部间隔壁凸缘31的X轴一侧的下端形成有第一收纳部311,在端部间隔壁凸缘31的X轴另一侧的下端形成有第二收纳部312。在第一收纳部311及第二收纳部312收纳有图2所示的冷却用部件110。冷却用部件110例如由铝等金属构成,为有效地冷却变压器10而设置。冷却用部件110周围的骨架20的热量经由冷却用部件110传递到填充于壳体100的内部的填充树脂,由此进行变压器10的冷却。
如图4所示,在端部间隔壁凸缘32的X轴一侧(下述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侧)及X轴另一侧(下述的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侧)的周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延长凸缘部321、沿第一延长凸缘部321的Y轴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二延长凸缘部322。
第一延长凸缘部321及第二延长凸缘部322向端部间隔壁凸缘32的X轴方向的外侧突出,位于比端部间隔壁凸缘32的外周更靠外侧。
在卷绕间隔壁凸缘32上形成有可与第一端子台81(参照图6A及图6B)连接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可与第二端子台82(参照图6A及图6B)连接的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第一端子台81与骨架20分开地构成,第二端子台82与骨架20分开地构成。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形成在骨架20的X轴方向一端(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形成在骨架20的X轴方向另一端(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延长凸缘部321、第二延长凸缘部322、端部间隔壁凸缘32中的由各延长凸缘部321、322夹着的区域构成的在Y轴方向上细长的区域作为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或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发挥功能。
在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分别在Y轴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骨架侧卡合凸部211a、211b。骨架侧卡合凸部211a、211b由大致圆柱状的突起构成。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骨架侧卡合凸部211a形成在第一延长凸缘部321,骨架侧卡合凸部211b形成在第二延长凸缘部322。此外,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2上的各卡合凸部211a、211b的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
在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分别在Y轴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骨架侧卡合凸部221a、221b。骨架侧卡合凸部221a、221b具有与骨架侧卡合凸部211a、211b同样的结构。
在位于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的Y轴方向两端的平行于XZ平面的面上形成有端子台固定用突起212a、212b。端子台固定用突起212a、212b由向Y轴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起构成,构成为可与下述的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固定孔812a、812b嵌合。
同样,在位于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的Y轴方向两端的平行于XZ平面的面上形成有端子台固定用突起222a、222b。端子台固定用突起222a、222b由向Y轴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起构成,构成为可与下述的第二端子台82的端子台固定孔822a、822b嵌合。
在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的Y轴方向中央部,一体成形有骨架侧分隔部213,在骨架侧分隔部213的Y轴方向两侧形成有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214a、214b。骨架侧分隔部213发挥将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214a、214b的各个隔开(分离)的作用。在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214a、214b插通有图5所示的从第一线圈部35立起的第一绕线37的第一引线部37a、37b。该第一引线部37a、37b通过形成于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214a、214b的各个之间的骨架侧分隔部213,以相互不接触的方式绝缘。
在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安装有图6A及图6B所示的第一端子台81。第一端子台81与骨架20分开地构成。在第一端子台81上,引出固定有图5所示的第一绕线37的第一引线部37a、37b。
同样,在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安装有图6A及图6B所示的第二端子台82。第二端子台82与骨架20分开地构成。在第二端子台82上,引出固定有图5所示的第二绕线38的第二引线部38a、38b。端子台连接部21、22的Y轴方向宽度及X轴方向宽度根据端子台81、82的底面的Y轴方向宽度及X轴方向宽度来决定。
如图6A及如图6B所示,第一端子台81具有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端子台侧卡合凹部811a、811b、端子台固定孔812a、812b、端子台侧分隔部813、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14a、814b、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15a、815b、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端子安装部817a、817b、引线引导部818a、818b、端子台固定片819a、819b。
第二端子台82由与第一端子台81同样的结构构成,具有绝缘板连接部820a、820b、端子台侧卡合凹部821a、821b、端子台固定孔822a、822b、端子台侧分隔部823、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24a、824b、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25a、825b、端子台侧卡合孔826a、826b、端子安装部827a、827b、引线引导部828a、828b、端子台固定片829a、829b。因为第二端子台82的各部的结构与第一端子台81的各部的结构同样,所以下面对第一端子台81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端子台81具有在Y轴方向上长的形状。即,第一端子台81的Y轴方向的两端向位于椭圆形状的骨架主体24的外侧和壳体100的内侧之间的死区(壳体100的角部)突出。这样,既能够有效利用变压器10的死区,又能够通过配置第一端子台81而有助于变压器10的小型化。
如图6A及如图6B所示,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具有位于第一端子台81的Y轴方向两端的平行于XZ平面的面、位于第一端子台81的X轴方向一端的平行于YZ平面的面。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构成为经由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15a、815b和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可与第一绝缘板91连接。当在第一端子台81上连接图8所示的第一绝缘板91时,在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上固定有第一绝缘板91的一部分(下述的固定部913a、913b)。
如图6B所示,端子台侧卡合凹部811a、811b分别在Y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于第一端子台81的底面。端子台侧卡合凹部811a、811b具有大致圆形状的开口,可与图4所示的骨架侧卡合凸部211a、211b卡合(嵌合、压入)。第一端子台81也可以由与骨架20相同的绝缘部件构成,但优选由成形性更优异的绝缘部件构成。
如图6A及如图6B所示,端子台固定孔812a、812b形成于端子台固定片819a、819b。端子台固定孔812a、812b由构成为可与图4所示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的端子台固定用突起212a、212b嵌合的孔构成。
端子台固定片819a、819b由平行于XZ平面的面构成,形成在第一端子台81的Y轴方向两端。当使端子台固定孔812a、812b嵌合于图4所示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的端子台固定用突起212a、212b时,端子台固定片819a、819b与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的Y轴方向两端抵接,能够将第一端子台81稳定地固定于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
端子台侧分隔部813一体成形于第一端子台81的Y轴方向中央部,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14a、814b形成在端子台侧分隔部813的Y轴方向的两侧。端子台侧分隔部813发挥将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14a、814b的各个隔开(分离)的作用。在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14a、814b插通有图5所示的从第一线圈部35立起的第一绕线37的第一引线部37a、37b。该第一引线部37a、37b通过端子台侧分隔部813,以不相互接触的方式绝缘。
当在图4所示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连接图6A及图6B所示的第一端子台81时,在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的骨架侧分隔部213的上部组合有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分隔部813的底部,骨架侧分隔部213和端子台侧分隔部813在Z轴方向上连结。再有,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的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214a、214b和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14a、814b在Z轴方向上连结。图5所示的从第一线圈部35立起的第一绕线37的第一引线部37a、37b沿着该连结的绕线插通路径,向第一端子台81的上方被引出。
如图6A所示,引线引导部818a、818b由从第一端子台81的内侧向外侧弯曲为弧状的壁面构成。被引出到第一端子台81的上方的第一引线部37a、37b沿着引线引导部818a、818b从第一端子台81的内侧向外侧被引出。
在端子安装部817a、817b安装有图2所示的第一端子61a、61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61a、61b一体成形于第一端子台81。图2所示的第一端子61a、61b(下述的平板部612、612)的一部分固定在图6A所示的端子安装部817a、817b。如图1所示,被引出到第一端子台81的第一引线部37a、37b与第一端子61a、61b连接。
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15a、815b形成在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的平行于XZ平面的面上。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15a、815b由向Y轴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起构成,构成为可与下述的第一绝缘板91的绝缘板侧卡合孔915a、915b卡合。
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形成在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的平行于YZ平面的面上。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具有在Y轴方向上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开口部,向第一端子台81的内部沿着X轴方向延伸。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构成为可与下述的第一绝缘板91的绝缘板侧卡合突起916a、916b卡合。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形成在端子安装部817a、817b的下方。
如图8所示,在第一端子台81上安装有与第一端子台81分开地构成的第一绝缘板91。第一绝缘板91具有端子固定部911、周壁部912a、912b、固定部913a、913b、凹部914、绝缘板侧卡合孔915a、915b、绝缘板侧卡合突起916a、916b。
同样,在第二端子台82上安装有与第二端子台82分开地构成的第二绝缘板92。第二绝缘板92由与第一绝缘板91同样的结构构成,具有端子固定部921、周壁部922a、922b、固定部923a、923b、凹部924、绝缘板侧卡合孔925a、925b、绝缘板侧卡合突起926a、926b。因为第二绝缘板92的各部的结构与第一绝缘板91的各部的结构同样,所以下面对第一绝缘板91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8及如图1所示,端子固定部911由平板形状构成,以覆盖壳体100的上端附近的开口的方式配置。在端子固定部911的上表面,能够载置图1所示的第一端子61a、61b(平板部612、612)的一部分。
端子固定部911位于被引出到第一端子台81的第一引线部37a、37b和收纳骨架20的壳体100之间。或者,端子固定部911位于连接有第一引线部37a、37b的第一端子61a、61b和壳体100之间。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确保第一端子61a、61b和壳体100的绝缘,并且能够实现变压器10的节省空间化及小型化。
端子固定部911的X轴方向的端部向骨架20的侧方并向壳体100的外侧突出。端子固定部911的Y轴方向两端配置在壳体100的内侧。
周壁部912a、912b沿着端子固定部911的外周而形成,向Z轴上方突出。周壁部912a、912b以成为大致L字状的形状的方式包围端子固定部911的外周的一部分。
固定部913a、913b沿着端子固定部911的外周而形成,向Z轴下方突出。固定部913a、913b分别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平行于XZ平面的面和沿Y轴方向延伸的平行于YZ平面的面,以成为大致L字状的形状的方式包围端子固定部911的外周的一部分。在固定部913a、913b连接(固定)有第一端子81的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
凹部914形成在固定部913a和固定部913b之间(第一绝缘板91的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具有向X轴方向凹陷的形状。
绝缘板侧卡合孔915a、915b形成在固定部913a、913b的平行于XZ平面的面上。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通过使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15a、815b与绝缘板卡合孔915a、915b卡合,能够将第一绝缘板91固定在第一端子台81。
绝缘板侧卡合突起916a、916b形成在固定部913a、913b的平行于YZ平面的面上。如图中箭头所示,通过使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与绝缘板卡合孔915a、915b卡合,能够将第一绝缘板91牢固地固定在第一端子台81。
当将第一绝缘板91连接于第一端子台81时,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分隔部813和第一绝缘板91的凹部914沿着X轴方向面对面,如图1所示,在Y轴方向大致中心部,在第一绝缘板91和第一端子台81之间形成有间隙(开口)120。
上述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的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214a、214b(参照图4)和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14a、814b(参照图6A)连结而形成的绕线插通路径插通于该间隙120的内部。通过这样形成间隙120,能够通过该绕线插通路径容易地将第一绕线37的第一引线部37a、37b向第一绝缘板91引出。
如图2所示,第一端子61a、61b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第二端子62a、62b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第一端子61a、61b以能够将线径比图5所示的第二引线部38a、38b大的第一引线部37a、37b连接的方式形成为比第二端子62a、62b大。
如图2所示,第一端子61a、61b分别具有与电路基板(图示略)连接的外部连接部610、连接有图5所示的第一引线部37a的引线连接部611、固定于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安装部817a、817b的平板部612。
第二端子62a、62b分别具有与电路基板(图示略)连接的外部连接部620、连接有图5所示的第二引线部38a、38b的引线连接部621、固定于第二端子台82的端子安装部827a、827b的平板部6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平板部612、622沿绝缘板91、92的上表面向骨架20的侧方延伸。外部连接部610、620与平板部612、622的X轴方向一端连接,其一部分向图1所示的壳体100的外侧突出。第一引线连接部37a、37b及第二引线连接部38a、38b与平板部612、622的Y轴方向一端连接,向壳体100的外侧延伸。
如图3B所示,在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位于的骨架20的X轴方向的端部安装有绝缘接合器70。如图7所示,绝缘接合器70具有侧面部71、上表面部72、底面部73、分隔部74、绕线插通部75a、75b。
侧面部71具有配置于Y轴方向两端部的与XZ平面大致平行的面和配置于X轴方向的一端的与YZ平面大致平行的面,具有大致C字状的形状。上表面部72具有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面,与侧面部71的上端连接。底面部73由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面构成,与侧面部71的下端连接。分隔部74向X轴方向突出,沿Z轴方向形成在侧面部71中的与YZ平面大致平行的面的大致中央部。分隔部74发挥将绕线插通路径75a、75b的各个隔开的作用。绕线插通路径75a、75b具有槽形状,形成在分隔部74的Y轴方向的两侧,向Z轴方向延伸。
通过将上表面部72固定于图3B所示的端部间隔壁凸缘32,且将底面部73固定于图3B所示的绝缘间隔壁凸缘30,绝缘接合器70被固定于骨架20。在绕线插通路径75a、75b插通有从第一线圈部35立起的第一绕线37的第一引线部37a、37b(参照图3B)。该第一引线部37a、37b通过分隔部74,以相互不接触的方式绝缘。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芯40a、40b可分离为分别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分割芯42a、42a及42b、42b。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分割芯42a、42a及42b、42b全都为相同的形状,在Z-Y截面中具有截面E字形状,构成所谓的E型芯。配置于Z轴方向的下部的另一对分割芯42b、42b也在Z-Y截面中具有截面E字形状,构成所谓的E型芯。
配置于Z轴方向的上侧的各分割芯42a具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基座部44a、从基座部44a的Y轴方向的两端向Z轴方向突出的一对中脚部46a及侧脚部48a。配置于Z轴方向的下侧的各分割芯42b具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基座部44b、从基座部44b的Y轴方向的两端向Z轴方向突出的一对中脚部46b及侧脚部48b。
基座部44a、44b的外面与图4所示的形成于骨架主体24的X轴方向的两端上部的各突出片29的内侧面抵接,由此,能够防止磁性芯40a、40b在X轴方向或Y轴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离。
一对中脚部46a从Z轴方向的上方插入骨架20的芯脚用贯通孔26的内部。同样,一对中脚部46b从Z轴方向的下方插入骨架20的芯脚用贯通孔26的内部,在贯通孔26的内部,它们的前端以与中脚部46a的前端接触或以规定的间隔面对面的方式构成。
在构成贯通孔26的卷绕筒部28的内周面且在X轴方向的相对位置,沿Z轴方向形成有分离用凸部27。分离用凸部27介于中脚部42a、42a之间,并且介于中脚部42b、42b之间,这些中脚部42a、42a或中脚部42b、42b的相互在贯通孔26的内部,以规定的间隙面对面,以不接触的方式构成。规定的间隙可通过分离用凸部27的Y轴方向的厚度来调节。
中脚部42a、42a或中脚部42b、42b分别在组合的状态下以与贯通孔26的内周面形状一致的方式具有在X轴方向上长的椭圆柱形状,但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根据贯通孔26的形状进行变化。另外,侧脚部48a、48b具有与罩50的罩主体52的外周面形状相匹配的内侧凹曲面形状,其外面具有平行于X-Z平面的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各分割芯42a、42b的材质,可举出金属、铁氧体等软磁性材料,但没有特别限定。
罩50的罩主体52具有覆盖骨架主体24的外周的形状。在罩主体52的Z轴方向的两端,一体成形有从罩主体52向骨架主体24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弯折而成的卡止片54。
形成于罩主体52的Z轴方向的两侧的一对卡止片54具有卡止突出片540。在卡止突出片540的大致中心部形成有卡止孔540a。
卡止突出片540固定于图4所示的台阶部25的台阶宽幅部250。更详细地说,当将卡止突出片540固定于台阶宽幅部250时,形成于台阶宽幅部250的突起250a与卡止突出片540的卡止孔540a嵌合。由此,一对卡止片54以将骨架主体24的Z轴方向的上下表面夹入的方式安装,且配置在形成于骨架主体24的上表面的台阶部25。
如图2所示,在罩主体52的X轴方向的两端外面,分别一体成形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侧脚导向片56。详细的图示省略,但侧脚导向片56与基座部44a、44b的X轴方向外侧的外面抵接。此外,侧脚导向片56也可以也与侧脚部48a、48b的X轴方向外侧的外面抵接。侧脚部48a、48b的内面与位于一对侧脚导向片56之间的罩主体52的外面接触,侧脚部48a、48b的X轴方向的移动由一对侧脚导向片56限制。
此外,罩50由与骨架20同样的塑料等绝缘部件构成。
如图5所示,第一引线部37a具有立起部37a1和引出部37a2。立起部37a1从图3B所示的区划S2向第一端子台81在卷绕轴方向(Z轴方向)上立起。引出部37a2沿着图6A所示的第一端子台81的引线引导部818a向Y轴方向外侧迂回,与图2所示的第一端子61a的引线连接部611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引线部37b具有立起部37b1和引出部37b2。立起部37b1从图3B所示的区划S1(卷绕筒部28的外周中的最远离第一端子台81的位置)向第一端子台81以与立起部37a1相邻的方式在卷绕轴方向上立起。引出部37b2沿着图6A所示的第一端子台81的引线引导部818b向Y轴方向外侧迂回,与图2所示的第一端子61b的引线连接部611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引线部38a具有立起部38a1和引出部38a2。立起部38a1从图3B所示的区划S1a向第二端子台82在卷绕轴方向上立起。引出部38a2沿着图6A所示的第二端子台82的引线引导部828a向Y轴方向外侧迂回,与图2所示的第二端子62a的引线连接部621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引线部38b具有立起部38b1和引出部38b2。立起部38b1从图3B所示的区划S3a(卷绕筒部28的外周中的最接近第二端子台82的位置)向第二端子台82在卷绕轴方向上立起。引出部38b2沿着图6A所示的第二端子台82的引线引导部828b向Y轴方向外侧迂回,与图2所示的第二端子62b的引线连接部621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图4所示的形成于卷绕间隔壁凸缘34的连接槽340a、340b,第二绕线38被α卷绕及通常卷绕于卷绕筒部28。例如,第二绕线38被α卷绕在图3B所示的区划S1a、S2a,并且被通常卷绕在区划S3a。或者,第二绕线38被α卷绕在区划S3a、S2a,并且被通常卷绕在区划S1a。即,第二绕线38其一部分被α卷绕在卷绕筒部28。此外,第二绕线38的卷绕方法也可以仅为通常卷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形成于卷绕间隔壁凸缘33的连接槽330,第一绕线37被α卷绕在卷绕筒部28。此外,第一绕线37的卷绕方法不限定于α卷绕,也可以为通常卷绕。
在变压器10的制造中,首先准备骨架20、第一绕线37、第二绕线38、罩50、磁性芯40a、40b、端子台81、82、绝缘板91、92。在端子台81、82上嵌件成形或者粘接有第一端子61a、61b和第二端子62a、62b。
接着,使骨架20的骨架侧卡合凸部211a、211b与图6B所示的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卡合凹部811a、811b卡合,经由图4所示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将第一端子台81与骨架20连接。另外,使骨架20的骨架侧卡合凸部221a、221b与图6B所示的第二端子台82的端子台侧卡合凹部821a、821b卡合,经由图4所示的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将第二端子台82与骨架20连接。
接着,形成第二线圈部36。例如,使位于第二引线部38a、38b之间的大致中央的第二绕线38的中央部分穿过图4所示的连接槽340a、340b,在间隔壁凸缘34b、34a、30之间,α卷绕第二绕线38并且在间隔壁凸缘32、34b之间,通常卷绕第二绕线38(参照图3B)。
例如,接近第二引线部38a的一侧的第二绕线38的一部分在图3B所示的区划S3a的内部,例如以多层按右旋卷绕在卷绕筒部28的外周。同时,接近第二引线部38b的一侧的第二绕线38的另一部分在区划S2a的内部,沿与区划S3a中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或者也可以为同一方向),以多层卷绕在卷绕筒部28的外周。再有,接近第二引线部38b的一侧的第二绕线38的另一部分在区划S1a的内部,沿与区划S2a中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或者也可以为相反的方向),以多层卷绕在卷绕筒部28的外周。
在相对于骨架20卷绕了第二绕线38之后,将图5所示的第二引线部38a、38b的立起部38a1、38b1分别从图3B所示的区划S1a、S3a引出,插通于图4所示的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224a、224b和图6A所示的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24a、824b,并向第二端子台82立起。
然后,使立起部38a1、38b1大致垂直地弯曲,且使图5所示的引出部38a2、38b2以沿着图6A所示的第二端子台82的引线引导部828a、828b弯曲的方式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迂回,与图2所示的第二端子62a、62b的引线连接部621、621连接。
接着,将图7所示的绝缘接合器70的上表面部72及底面部73分别固定在图4所示的端部间隔壁凸缘32及绝缘间隔壁凸缘30,将绝缘接合器70安装于骨架20。
接着,形成第一线圈部35。例如,使位于第一引线部37a、37b之间的大致中央的第一绕线37的中央部分穿过图4所示的连接槽330,在间隔壁凸缘31、33、30之间,α卷绕第一绕线3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线37其全部被α卷绕在卷绕筒部28。
在相对于骨架20卷绕了第一绕线37之后,将图5所示的第一引线部37a、37b的立起部37a1、37b1分别从图3B所示的区划S2、S1引出,插通于图7所示的绕线插通路径75a、75b、图4所示的骨架侧绕线插通路径214a、214b、图6A所示的端子台侧绕线插通路径814a、814b,并向第一端子台81立起。这时,第一引线部37a、37b(立起部37a1、37b1)和第二绕线38的卷绕部分通过绝缘接合器70(侧面部71)而绝缘(参照图5)。
然后,使立起部37a1、37b1大致垂直地弯曲,且使图5所示的引出部37a1、37b1以沿着图6A所示的第一端子台81的引线引导部818a、818b弯曲的方式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迂回,与图2所示的第一端子61a、61b的引线连接部611、611连接。
此外,第一线圈部35及第二线圈部36的形成也可以使用自动绕线机来进行。另外,绕线37及38也可以由单线构成,或者也可以由绞合线构成,优选由绝缘包覆导线构成。第二绕线38可以与第一绕线37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线37的外径比第二绕线38的外径大,例如优选为φ1.0~φ3.0mm。
接着,以引出部37a2、37b2、38a2、38b2变成板状的方式将引出部37a2、37b2压接在图2所示的第一端子61a、61b的引线连接部611、611。另外,将引出部38a2、38b2压接在第二端子62a、62b的引线连接部621、621。此外,也可以将引出部37a2、37b2、38a2、38b2焊接在各引线连接部611。
接着,如图8所示,使第一绝缘板91的绝缘板侧卡合孔915a、915b与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15a、815b卡合,且使第一绝缘板91的绝缘板侧卡合突起916a、916b与第一端子台81的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卡合,经由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将第一绝缘板91安装于第一端子台81。另外,使第二绝缘板92的绝缘板侧卡合孔925a、925b与第二端子台82的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25a、825b卡合,且使第二绝缘板92的绝缘板侧卡合突起926a、926b与第二端子台82的端子台侧卡合孔826a、826b卡合,经由绝缘板连接部820a、820b将第二绝缘板92安装于第二端子台82。
其后,将图2所示的一对罩50安装在骨架20。其后,将在X轴方向上分离的一对分割芯42a、42a的中脚部46a和在X轴方向上分离的一对分割芯42b、42b的中脚部46b从芯脚用贯通孔26的X轴方向的两侧插入。
其结果,如图3B所示,脚部46a、46b的Z轴方向的前端彼此在贯通孔26的内部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对接。脚部46a、46b的X轴方向的前端彼此也可以按照以规定的间隔面对面的方式配置。无论如何,都在贯通孔26插入有可分离的磁性芯的脚部46a、46b,形成磁路。此外,也可以用粘接剂等将这些分割芯42a、42b相对于骨架20固定。
接着,将变压器10收纳在壳体100,填充填充树脂材料。作为填充树脂,由在注入后也软质的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构成,填充树脂的纵向弹性模量优选为0.1~100MPa。另外,壳体100由铝等冷却性优异的金属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压器10中,端子台81、82与骨架20分开地构成,安装于骨架20。因此,在端子台81、82发生了规格变更的情况下,只要将安装于骨架20的端子台81、82更换为符合其规格的端子台81、82即可,不需要从头重新更换骨架20整体。因此,能够灵活地应对端子台81、82的规格变更,能够提供一种设计的自由度高的变压器10。
另外,在成形骨架20时,不需要使用考虑了端子台81、82的规格的模具,可使用符合骨架20的规格的模具。因此,与成形端子台81、82一体化的骨架20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模具的构造,制造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压器10中,具有至少一部分位于被引出到端子台81、82的引线部37a、37b、38a、38b和收纳骨架20的壳体100之间的绝缘板91、92。通过由例如金属等构成壳体100,能够提高变压器10的散热性。另外,即使由金属构成壳体100,也能够通过绝缘板91、92,来防止引线部37a、37b、38a、38b和壳体100的接触,能够充分确保引线部37a、37b、38a、38b和壳体100的绝缘。另外,通过利用引线部37a、37b、38a、38b和壳体100之间的空间而配置绝缘板91、92,能够实现变压器10的节省空间化及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压器10中,绝缘板91、92与端子台81、82分开地构成,安装于端子台81、82。因此,在绝缘板91、92发生了规格变更的情况下,只要将安装于端子台81、82的绝缘板91、92更换为符合其规格的绝缘板91、92即可,不需要从头重新更换端子台81、82整体。因此,能够灵活应对绝缘板91、92的规格变更,能够得到设计的自由度高的端子台81、8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台81、82安装于骨架20的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因此,能够利用骨架的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的空间来配置绝缘板,能够有效地实现变压器10的小型化。
另外,端子61a、61b、62a、62b一体成形于端子台81、82,沿着绝缘板91、92的上表面向骨架20的侧方延伸。因此,不管端子61a、61b、62a、62b的形状等如何,都能够将端子61a、61b、62a、62b可靠地安装于端子台81、82。另外,能够防止端子61a、61b、62a、62b沿纵向(绕线37、38的卷绕轴方向)突出,从而减小变压器10的同方向的尺寸,能够有效地实现变压器10的小型化。另外,能够容易将端子61a、61b、62a、62b相对于邻接的外部电路连接。
另外,骨架20具有可与端子台81、82连接的端子台连接部21、22。因此,经由端子台连接部21、22,能够容易将端子台81、82安装于骨架。
另外,在端子台连接部21、22形成有骨架侧卡合凸部211a、211b、221a、221b,在端子台81、82上形成有端子台侧卡合凹部811a、811b、821a、821b。通过它们进行卡合,能够将端子台81、82与端子台连接部21、22牢固地连接。
另外,在端子台81、82上具有可与绝缘板91、92连接的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820a、820b。因此,经由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820a、820b,能够容易将绝缘板91、92安装于端子台81、82。
另外,在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820a、820b形成有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15a、815b、825a、825b及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826a、826b,在绝缘板91、92形成有绝缘板侧卡合孔915a、915b、925a、925b及绝缘板侧卡合突起916a、916b、926a、926b。通过它们进行卡合,能够将绝缘板91、92与端子台81、82牢固地连接。
另外,第一引线部37a、37b向第一端子台81被引出,该第一引线部37a、37b和第二绕线38的卷绕部分通过绝缘接合器70而绝缘。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一引线部37a、37b和第二绕线38的卷绕部分之间发生短路故障。另外,能够充分确保第一引线部37a、37b和第二绕线38的卷绕部分之间的空间距离,能够使第一引线部37a、37b和第二绕线38的卷绕部分之间的绝缘良好。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种种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在变压器中的应用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变压器,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线圈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端子台连接部21、22形成卡合凹部,且在端子台81、82的底面上形成与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凸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绝缘板连接部810a、810b、820a、820b仅形成端子台侧卡合突起815a、815b、825a、825b及端子台侧卡合孔816a、816b、826a、826b中的一方,且在绝缘板91、92的固定部913a、913b、923a、923b仅形成绝缘板侧卡合孔915a、915b、925a、925b及绝缘板侧卡合突起916a、916b、926a、926b中的一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骨架侧卡合凸部211a、211b(221a、221b)及端子台侧卡合凹部811a、811b(821a、821b),经由粘接剂、扣件、其他连接单元,将端子台81、82与端子台连接部21、22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第一延长凸缘部321和第二延长凸缘部322,形成仅由端部间隔壁凸缘32的X轴一侧的区域构成的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或者,也可以由卷绕间隔壁凸缘33的X轴一侧的区域和第一延长凸缘部321或第二延长凸缘部322形成第一端子台连接部21。第二端子台连接部22也同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分割芯即E芯-E芯的组合构成磁性芯,但也可以通过E芯-I芯的组合,来组装磁性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壳体100与由铝等金属构成的冷却用基板一体成形。

Claims (13)

1.一种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骨架,卷绕有构成第一线圈部的第一绕线和构成第二线圈部的第二绕线;
壳体,由金属构成,且收纳所述骨架;
第一端子台,所述第一绕线的一对第一引线部被引出;
第一绝缘板,至少一部分位于被引出到所述第一端子台的所述第一引线部和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端子台与所述骨架分开地构成,安装于所述骨架,
所述第一绝缘板与所述第一端子台分开地构成,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台,
所述第一绝缘板沿着所述骨架的轴向,位于相较于所述第一线圈部及所述第二线圈部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并且位于相较于所述第一引线部的终端部更靠近下方的位置,
所述第一绝缘板与所述第一线圈部及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台安装于所述骨架的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
所述第一绝缘板以在与所述第一端子台之间形成间隙,且从所述壳体向所述骨架的侧方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台,
所述第一引线部插通于所述间隙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子台,安装有连接有一对所述第一引线部的一对第一端子,
所述第一绝缘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端子一体成形于所述第一端子台,沿着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上表面向所述骨架的侧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端子台连接的端子台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子台连接部,形成有骨架侧卡合凸部或骨架侧卡合凹部,
在所述第一端子台,形成有与所述骨架侧卡合凸部卡合的端子台侧卡合凹部、或与所述骨架侧卡合凹部卡合的端子台侧卡合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子台,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绝缘板连接的绝缘板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板连接部,形成有端子台侧卡合突起或端子台侧卡合孔,
在所述第一绝缘板,形成有与所述端子台侧卡合突起卡合的绝缘板侧卡合孔、或与所述端子台侧卡合孔卡合的绝缘板侧卡合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第一绕线的第一引线部向所述第一端子台被引出,该第一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的卷绕部分通过绝缘接合器而被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线其全部被α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面,
所述第二绕线其一部分被α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面。
11.一种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骨架,卷绕有构成第一线圈部的第一绕线和构成第二线圈部的第二绕线;
第一端子台,所述第一绕线的一对第一引线部被引出;
第一绝缘板,至少一部分位于被引出到所述第一端子台的所述第一引线部和收纳所述骨架的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端子台与所述骨架分开地构成,安装于所述骨架,
所述第一绝缘板与所述第一端子台分开地构成,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台,
所述第一端子台安装于所述骨架的侧方端部的上端附近,
所述第一绝缘板以在与所述第一端子台之间形成间隙,且从所述壳体向所述骨架的侧方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台,
所述第一引线部插通于所述间隙的内部。
12.一种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骨架,卷绕有构成第一线圈部的第一绕线和构成第二线圈部的第二绕线;
第一端子台,所述第一绕线的一对第一引线部被引出;
第一绝缘板,至少一部分位于被引出到所述第一端子台的所述第一引线部和收纳所述骨架的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端子台与所述骨架分开地构成,安装于所述骨架,
所述第一绝缘板与所述第一端子台分开地构成,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台,
在所述第一端子台,安装有连接有一对所述第一引线部的一对第一端子,
所述第一绝缘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壳体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端子一体成形于所述第一端子台,沿着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上表面向所述骨架的侧方延伸。
CN201910429048.7A 2018-06-25 2019-05-22 线圈装置 Active CN110634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9755A JP7159640B2 (ja) 2018-06-25 2018-06-25 コイル装置
JP2018-119755 2018-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4661A CN110634661A (zh) 2019-12-31
CN110634661B true CN110634661B (zh) 2023-02-17

Family

ID=6896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9048.7A Active CN110634661B (zh) 2018-06-25 2019-05-22 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59640B2 (zh)
CN (1) CN1106346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9708B2 (ja) 2020-09-11 2024-02-2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KR102675590B1 (ko) * 2024-01-25 2024-06-18 (주)동안전자 내진동성이 강화된 전기자동차의 pdcm용 인덕터 코일 어셈블리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54890A (ja) * 2012-06-08 2013-12-19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
CN204117806U (zh) * 2014-10-14 2015-01-21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块可调节并且保护壳可拆卸的变压器骨架
CN205789465U (zh) * 2016-07-22 2016-12-07 深圳市鸿泰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灌封组合式平板变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4635Y2 (zh) * 1972-10-24 1977-08-06
JPS5628746Y2 (zh) * 1977-03-31 1981-07-08
JP2000252134A (ja) 1999-03-03 2000-09-14 Rohm Co Ltd トランス
JP6380745B2 (ja) 2013-08-29 2018-08-29 Tdk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
JP2016167533A (ja) 2015-03-10 2016-09-15 Fdk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54890A (ja) * 2012-06-08 2013-12-19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
CN204117806U (zh) * 2014-10-14 2015-01-21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块可调节并且保护壳可拆卸的变压器骨架
CN205789465U (zh) * 2016-07-22 2016-12-07 深圳市鸿泰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灌封组合式平板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04759A (ja) 2020-01-09
JP7159640B2 (ja) 2022-10-25
CN110634661A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4661B (zh) 线圈装置
JP7133311B2 (ja) リアクトル
CN109841392B (zh) 线圈装置
JP7069763B2 (ja) コイル装置
JP5951969B2 (ja) コイル装置
JP6420596B2 (ja) リアクトル
KR20150114372A (ko) 코일 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774726B2 (ja) リアクトル
JP2016066753A (ja) リアクトル
KR101470073B1 (ko) 전자클러치의 필드코일 어셈블리
KR20170022670A (ko) 트랜스포머
KR20220001248U (ko) 플랫타입 트랜스포머
JP2008172053A (ja) コイル部品
CN110098037B (zh) 线圈装置
CN111383827B (zh) 线圈装置
US11875928B2 (en) Reactor
KR101328286B1 (ko) 트랜스포머
CN108428539B (zh) 线圈装置
CN112216484A (zh) 线圈模块和电力转换器
JP7004142B2 (ja) コイル装置
JP7525327B2 (ja) コイル部品
CN113593901B (zh) 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及电抗器
US20240096547A1 (en) Coil device
US11830650B2 (en) Reactor
JP7148376B2 (ja) リアクト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