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3022A -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3022A
CN110633022A CN201910884364.3A CN201910884364A CN110633022A CN 110633022 A CN110633022 A CN 110633022A CN 201910884364 A CN201910884364 A CN 201910884364A CN 110633022 A CN110633022 A CN 110633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ouch
area
touch pad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43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3022B (zh
Inventor
许家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Cheng Cheng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Cheng Cheng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Cheng Cheng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43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3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3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3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3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3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和触控板,基板和触控板均具有透明区域和与透明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一个的透明区域和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在另一个的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将基板和触控板层叠,并使光学胶和热引发剂位于基板和触控板之间,得到层叠件,其中,基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相对应,基板的遮光区域的位置与触控板的遮光区域的位置相对应;先对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然后再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光学胶固化,得到触控模组。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能够改善触控模组的水波纹现象。

Description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光学胶在CGS(Cover Glass Sensor)制程中扮演一种重要角色,光学胶本身是一种高透明度及具有双面黏性的光学机能薄膜,主要用于贴合玻璃(Cover Glass)面及触控(sensor)面。传统的将光学胶贴合玻璃面和触控面后,容易出现水波纹现象,从而影响触控模组的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水波纹现象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
此外,还提供一种触控模组和触控模组的应用。
一种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基板和触控板,所述基板和所述触控板均具有透明区域和与所述透明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
在所述基板和所述触控板中的一个的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在另一个的所述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
将所述基板和所述触控板层叠,并使所述光学胶和所述热引发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触控板之间,得到层叠件,其中,所述基板的所述透明区域的位置与所述触控板的所述透明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基板的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与所述触控板的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相对应;及
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然后再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所述光学胶固化,得到触控模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引发剂、氧化还原类引发剂及偶氮类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引发剂为氧化还原类引发剂,所述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50℃~6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所述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50℃~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另一个的所述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热引发剂雾化,得到雾化液滴,然后将所述雾化液滴喷涂在所述遮光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对所述基板的所述遮光区域和所述触控板的所述遮光区域进行加热处理,同时对设置在所述遮光区域和设置在所述透明区域的所述光学胶的固化率进行监测,设置在所述遮光区域的所述光学胶的固化率与设置在所述透明区域的所述光学胶的固化率相同时停止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中,采用加热压合的方式。
由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触控模组。
上述触控模组在制备触控装置中的应用。
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通过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一个上设置光学胶,另一个的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然后将基板与触控板层叠,并通过光照使得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发生光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通过加热使得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在热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从而使设置在透明区域和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相近,光学胶的不同位置的内收缩应力相近,从而减少水波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中步骤S130得到的层叠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中步骤S130得到的层叠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中步骤S140中对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中步骤S140中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示意图;
图6为对比例1的触控模组的设置在不同位置处的光学胶的固化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提供基板和触控板,基板和触控板均具有透明区域和与透明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
具体地,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板还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聚酰亚胺基板等。可以理解,在本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透明区域和遮光区域的基板均可以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板。
具体地,步骤S110中还包括:提供软板,并将软板与触控板连接的步骤。具体地,软板与触控板的遮光区域连接。具体地,软板与触控板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方式,如通过固定胶贴合。
步骤S120: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一个的透明区域和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另一个的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
光学胶是一种高透明度及具有双面黏性的光学薄膜,能够用于贴合触控板和基板。
其中,热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引发剂、氧化还原类引发剂及偶氮类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过氧化物引发剂可以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等,氧化还原类引发剂可以为过氧化氢/硫酸亚铁、过氧化苯甲酰/焦磷酸亚铁等,偶氮类引发剂可以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等。热引发剂能够在加热条件下引发光学胶进行交联反应,从而固化。可以理解,热引发剂还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热引发剂。
具体地,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另一个的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的步骤包括:将热引发剂雾化,得到雾化液滴,然后将雾化液滴喷涂在遮光区域。其中,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小于遮光区域的宽度。
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有助于均匀涂布、在贴合及固化时减少扩散的时间。
雾化喷涂的过程中,雾化喷头可采用微量喷嘴。微量喷嘴的尺寸范围取决于喷嘴距离目标物的远近。依据喷嘴大小不同调整喷嘴与基板的遮光区域的距离,如喷嘴与遮光区域的距离可以控制在0.25mm内。
雾化喷涂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振动频率控制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丙酮为溶剂,振动频率为48kHz,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为38μ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振动频率为120kHz,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为18μm。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振动频率不限于上述取值,还可以根据实际液滴的大小进行调节。
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大小会对水波纹有影响,当雾化液滴过大,其体积厚度影响整体,反而在基板与触控板贴合后水波纹情况变严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板的遮光区域的宽度为1.94mm,因此雾化液滴的直径不能超过1.94mm。此外,还需要考虑在基板与触控板贴合后雾化液滴的扩散距离。因此液滴大小需要被管控在一个范围内,达到薄膜化的结果。实际液滴大小及密度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定义。
传统的涂布方式一般以胶状涂布为主,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将热引发剂以液体状涂布在遮光区域上,会造成不均匀且精度不足等问题,反而会因均匀度不足造成固化程度不均影响水波纹程度的恶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在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基板和触控板的遮光区域均设置热引发剂,以增加热固化效率,提高热固化均匀性。具体地。步骤S120中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一个的透明区域和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的步骤中,还包括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一个的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的步骤。进一步地,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一个的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的步骤与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另一个的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的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30:将基板和触控板层叠,并使光学胶和热引发剂位于基板和触控板之间,得到层叠件,其中,基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相对应,基板的遮光区域的位置与触控板的遮光区域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地,将基板和触控板层叠的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方式,如加压贴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层叠件包括基板200、触控板300、设置在触控板300上的光学胶400以及设置在基板200的遮光区域210的热引发剂500。基板200的透明区域21O的位置与触控板300的透明区域310的位置相对应,基板200的遮光区域220的位置与触控板300的遮光区域320的位置相对应。
层叠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层叠件包括基板200、触控板300、设置在基板200上的光学胶400以及设置在触控板300的遮光区域320上的热引发剂。基板200的透明区域210的位置与触控板300的透明区域310的位置相对应,基板200的遮光区域220的位置与触控板300的遮光区域320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S140:对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然后再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光学胶固化,得到触控模组。
具体地,对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以使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对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的时间、光源的频率等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层叠件进行光照的步骤中,采用紫外光照射。对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在热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时间可以通过监控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光学胶的固化率来判断,待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与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相同时停止加热。固化率的测试可以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仪器进行分析计算得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对基板的遮光区域和触控板的遮光区域进行加热处理,同时对设置在遮光区域和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进行监测,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与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相同时停止加热。
具体地,步骤S120中所用到的热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时,步骤S140中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65℃。
步骤S120中所用到的热引发剂为氧化还原引发剂时,步骤S140中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100℃。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40中采用加热压合的方式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在加热的同时进行压合能够改善水波纹现象。具体地,加热压合的方式可以为线圈加热的方式。
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可以采用环境加热的方式,或者采用局部加热的方式,对基板的遮光区域和触控板的遮光区域进行加热处理,如图5所示。
在步骤S140中对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的步骤中,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层由于遮光,固化率低,固化不完全,从而使得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与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不同,内收缩应力不均等,从而产生水波纹。而通过对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能够使得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在热引发剂的引发作用及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从而使得设置在透明区域和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相同,减少水波纹现象。
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对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光学胶的固化率进行了测试,发现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相较于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明显较低。由固化率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光学胶在与基板和触控板贴合时,不同部位应力上的拉扯,从而导致了水波纹发生。因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
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通过在基板和触控板中的一个上设置光学胶,另一个的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然后将基板与触控板层叠,并通过光照使得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发生光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通过加热使得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在热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从而使设置在透明区域和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相近,光学胶的不同位置的内收缩应力相近,从而减少水波纹。
(2)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在传统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设置热引发剂和加热的步骤,未增加工艺的难度,且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模组,由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该触控模组能够改善水波纹现象。
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模组在制备触控装置中的应用。该触控模组为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触控模组。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提供基板和触控板,基板和触控板均具有透明区域和与透明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
(2)在触控板的透明区域和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然后将过氧化苯甲酰在48kHz的振动频率下雾化,得到平均直径为38μm的雾化液滴,然后将雾化液滴喷涂在基板的遮光区域。
(3)将基板和触控板层叠,并使光学胶和热引发剂位于基板和触控板之间,得到层叠件,且层叠件中,基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对应,基板的遮光区域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对应。
(4)先对层叠件进行紫外光照射,以使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再对基板和触控板的遮光区域进行加热处理,以使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得到触控模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提供基板和触控板,基板和触控板均具有透明区域和与透明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
(2)在基板的透明区域和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然后将偶氮二异丁腈在120kHz的振动频率下雾化,得到平均直径为18μm的雾化液滴,然后将雾化液滴喷涂在触控板的遮光区域。
(3)将基板和触控板层叠,并使光学胶和热引发剂位于基板和触控板之间,得到层叠件,且层叠件中,基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对应,基板的遮光区域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对应。
(4)先对层叠件进行紫外光照射,以使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再对基板和触控板的遮光区域进行加热处理,以使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得到触控模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提供基板和触控板,基板和触控板均具有透明区域和与透明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
(2)在触控板的透明区域和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然后将过氧化苯甲酰在48kHz的振动频率下雾化,得到平均直径为38μm的雾化液滴,然后将雾化液滴喷涂在触控板的遮光区域以及基板的遮光区域上。
(3)将基板和触控板层叠,并使光学胶和热引发剂位于基板和触控板之间,得到层叠件,且层叠件中,基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对应,基板的遮光区域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对应。
(4)先对层叠件进行紫外光照射,以使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再对基板和触控板的遮光区域进行加热处理,以使设置在遮光区域的光学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得到触控模组。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提供基板和触控板,基板和触控板均具有透明区域和与透明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
(2)在触控板的透明区域和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
(3)将基板和触控板层叠,并使光学胶位于基板和触控板之间,得到层叠件,且层叠件中,基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对应,基板的遮光区域与触控板的透明区域的位置对应。
(4)对层叠件进行紫外光照射,以使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完全,得到触控模组。
采用DSC对上述对比例1得到的触控模组的设置在遮光区域和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6中可以看出,采用传统的固化方法,设置在遮光区域和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相差较大。
从上述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上述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能够使设置在遮光区域和设置在透明区域的光学胶的固化率接近,内收缩应力均等,从而降低水波纹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基板和触控板,所述基板和所述触控板均具有透明区域和与所述透明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
在所述基板和所述触控板中的一个的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遮光区域设置光学胶,在另一个的所述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
将所述基板和所述触控板层叠,并使所述光学胶和所述热引发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触控板之间,得到层叠件,其中,所述基板的所述透明区域的位置与所述触控板的所述透明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基板的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与所述触控板的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相对应;及
先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光照处理,然后再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所述光学胶固化,得到触控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引发剂、氧化还原类引发剂及偶氮类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引发剂为氧化还原类引发剂,所述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50℃~6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所述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5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另一个的所述遮光区域设置热引发剂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热引发剂雾化,得到雾化液滴,然后将所述雾化液滴喷涂在所述遮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遮光区域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对所述基板的所述遮光区域和所述触控板的所述遮光区域进行加热处理,同时对设置在所述遮光区域和设置在所述透明区域的所述光学胶的固化率进行监测,设置在所述遮光区域的所述光学胶的固化率与设置在所述透明区域的所述光学胶的固化率相同时停止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层叠件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中,采用加热压合的方式。
9.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触控模组。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模组在制备触控装置中的应用。
CN201910884364.3A 2019-09-18 2019-09-18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0633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4364.3A CN110633022B (zh) 2019-09-18 2019-09-18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4364.3A CN110633022B (zh) 2019-09-18 2019-09-18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3022A true CN110633022A (zh) 2019-12-31
CN110633022B CN110633022B (zh) 2022-07-01

Family

ID=6897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4364.3A Active CN110633022B (zh) 2019-09-18 2019-09-18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30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1815A (zh) * 2020-06-18 2020-09-2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与其固化率检测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0488A (zh) * 2011-04-28 2013-01-01 Fujimori Kogyo Co 硬質塗層薄膜及使用其的觸控面板
CN102981299A (zh) * 2012-11-05 2013-03-20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333620A (zh) * 2013-07-16 2013-10-02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胶粘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04388000A (zh) * 2014-11-25 2015-03-04 深圳晶华显示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纸与触摸屏的贴合工艺及贴合结构
CN104556734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加面板边缘强度的方法
CN106497438A (zh) * 2016-11-10 2017-03-15 深圳飞世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贴合用光热双重固化光学胶粘剂
CN106584999A (zh) * 2016-12-02 2017-04-26 东莞市平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gg触摸屏的全贴合方法
CN106626719A (zh) * 2012-06-29 2017-05-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该显示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TWM556670U (zh) * 2017-07-27 2018-03-11 深圳怡鈦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具有曲面螢幕的電子裝置之保護貼
CN109739380A (zh) * 2018-12-28 2019-05-10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0488A (zh) * 2011-04-28 2013-01-01 Fujimori Kogyo Co 硬質塗層薄膜及使用其的觸控面板
CN106626719A (zh) * 2012-06-29 2017-05-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该显示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81299A (zh) * 2012-11-05 2013-03-20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333620A (zh) * 2013-07-16 2013-10-02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胶粘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04556734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加面板边缘强度的方法
CN104388000A (zh) * 2014-11-25 2015-03-04 深圳晶华显示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纸与触摸屏的贴合工艺及贴合结构
CN106497438A (zh) * 2016-11-10 2017-03-15 深圳飞世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贴合用光热双重固化光学胶粘剂
CN106584999A (zh) * 2016-12-02 2017-04-26 东莞市平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gg触摸屏的全贴合方法
TWM556670U (zh) * 2017-07-27 2018-03-11 深圳怡鈦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具有曲面螢幕的電子裝置之保護貼
CN109739380A (zh) * 2018-12-28 2019-05-10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1815A (zh) * 2020-06-18 2020-09-2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与其固化率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3022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9403B (zh) 偏光板和包括该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0633022B (zh)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1187576B (zh) 柔性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4817B (zh) 一种导光板、液晶模组及液晶电视
CN106795397A (zh) 用于触摸屏面板的粘合剂组合物、光学粘合膜和触摸屏面板
KR101929934B1 (ko) 광학용투명접착제 제거용 테이프,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광학용투명접착제의 제거방법
KR100360161B1 (ko) 액정셀의 제조방법
US6424339B1 (en) Touch screen assembly
CN109597509A (zh) 电子设备、触摸屏及触摸屏贴合方法
JP2007522756A (ja) 電気音響トランスジューサ用の膜体の特性を変更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2041712A (zh)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TW202104483A (zh) 光學積層體及顯示裝置
CN104816534B (zh) 一种小片触摸屏制作方法及小片玻璃与基板的对位方法
CN112743947B (zh) 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振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4241A (zh) 通过坯料用于全表面连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件的反向平行的接触表面的方法
JP6567931B2 (ja)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0675756B (zh) 面板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控装置
US20210364847A1 (en) Display panel laminat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7229150A (zh) 改善低温和高温mura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和装置
TW201923428A (zh) 具有多層軟性貼合結構的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貼合方法
CN114633499A (zh) 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KR20080084544A (ko) 글라스 상에 수지조성물 형성방법
CN110572542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KR20170032187A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CN113617613A (zh) 一种防爆膜基材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