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0013B -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0013B
CN110630013B CN201910907652.6A CN201910907652A CN110630013B CN 110630013 B CN110630013 B CN 110630013B CN 201910907652 A CN201910907652 A CN 201910907652A CN 110630013 B CN110630013 B CN 110630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vertical plate
side wall
laser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76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0013A (zh
Inventor
马鹏
王立波
王江卡
邹长福
陈沅
拓万盛
滕辉
石军军
吕荣刚
段琦
黄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76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0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0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0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0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0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04G11/34Horizontally-travelling moulds for making walls blockwise or section-wis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02Workplatforms, railings; Arrangements for pouring concrete, attached to the for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14Bracing or strutting arrangements for formwalls; Devices for aligning 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该模板包括底架、调节机构、模板面板和测量模块,所述底架包括平台框架、行走机构和耳座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测量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第一激光测量模块和第二激光测量模块;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吊装;二、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三、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拼接;四、混凝土的浇筑。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模板垂直度调节方便且准确,拼装和移动便捷,提高了模板施工速度,繁杂度低,且便于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侧墙钢模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增强,城市规模、人口流量不断增加,与之呈现的交通环境逐渐拥挤,推动着地铁产业的飞速发展。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区,施工工期安排紧凑,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模板的造价约占钢筋混凝土工程总造价的30%,因此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地铁车站侧墙模板一般采用满堂架、三角桁架、台车模板等,其安装模板的垂直度难以调节,且移动性不方便,以使模板支设工序繁杂,施工效率较低。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模板垂直度调节方便且准确,拼装和移动便捷,提高了模板施工速度,繁杂度低,且便于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模板垂直度调节方便且准确,拼装和移动便捷,提高了模板施工速度,繁杂度低,且便于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安装在底架上的调节机构和安装在所述调节机构上的模板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与底架上的测量模块,所述底架包括平台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上的行走机构和供所述调节机构安装的耳座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耳座机构与第一立板之间的第一短调节杆和第一长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立板、中间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耳座机构与中间连接板之间的第二短调节杆和第二长调节杆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与第二立板之间的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
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中间连接板的底端均铰接在所述耳座机构上,且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和中间连接板均能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与模板面板固定连接;
所述测量模块包括微控制器、设置在第一立板上的第一激光测量模块和设置在第二立板上的第二激光测量模块,所述第一激光测量模块和第二激光测量模块均与微控制器相接。
上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纵架梁、两个呈平行布设且位于纵架梁上方的横架梁和设置在纵架梁底部的支座,所述横架梁的端部设置有支腿;
所述第一短调节杆、第一长调节杆、第二短调节杆和第二长调节杆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第一短调节杆、第一长调节杆、第二短调节杆和第二长调节杆均包括钢管、伸入钢管一端且与钢管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丝杆和伸入钢管另一端且与钢管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远离钢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二丝杆远离钢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耳座机构铰接,所述第二耳板与第一立板和中间连接板铰接。
上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穿设在横架梁两端的丝杆和安装在丝杆底部的脚轮,所述丝杆上安装有调节螺母,通过旋转调节螺母调节丝杆上下移动,且所述调节螺母上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丝杆伸入纵架梁的部分套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设在丝杆上的固定螺母、套设在固定螺母上部的上限位板和套设在固定螺母下部的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上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设置有防护栏机构,所述防护栏机构包括水平底座、多个与所述水平底座呈垂直布设的垂直杆和设置在水平底座底部的斜支撑杆,相邻两个垂直杆之间设置有防护网;
所述第一激光测量模块包括第一激光发射模块和第一激光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激光测量模块包括第二激光发射模块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所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相接,所述第一激光发射模块和第二激光发射模块分别位于水平底座的底部,所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位于所述平台框架中的横架梁上,且所述横架梁位于水平底座的下方。
上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面板靠近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侧面设置有面板框架机构,所述面板框架机构包括多个沿模板面板长度方向布设的竖肋板和多个沿竖肋板长度方向布设且与模板面板宽度平行的双横肋,所述双横肋上设置有横肋连接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设置有立板连接板,所述横肋连接板和立板连接板上穿设有固定螺钉。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吊装:
采用吊车钩挂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并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吊装至地铁车站施工区域;
步骤二、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
步骤201、将模板面板表面清理干净,并在模板面板表面涂脱模油;
步骤202、通过调节第二短调节杆和第二长调节杆,使中间连接板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直至中间连接板与所述底架顶部的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70°;
步骤203、通过调节第一短调节杆和第一长调节杆,使第一立板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通过调节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使第二立板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激光发射模块和第二激光发射模块发射激光,微控制器对第一激光接收模块输出信号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输出信号进行判断,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输出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或者第二激光接收模块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则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输出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时,继续调节第一短调节杆和第一长调节杆,使第一立板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
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激光接收模块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继续调节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使第二立板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
步骤205、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输出电平信号为低电平时,停止调节第一短调节杆和第一长调节杆,则第一立板呈垂直状态;
当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激光接收模块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停止调节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则第二立板和模板面板呈垂直状态;
步骤206、采用卷扬机拉动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行走机构行走,直至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拉动至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处,以使模板面板与导墙贴合;
步骤三、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拼接:
步骤301、多次重复步骤二,完成多个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
步骤302、在相邻两个模板面板中穿设连接螺栓,以使相邻两个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步骤四、混凝土的浇筑:
向模板面板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地铁车站侧墙。
上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06中采用卷扬机拉动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行走机构行走之前,需要对行走机构调节,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2061、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垫设支座,以使支腿的底部高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步骤2062、旋转调节螺母,调节丝杆向下移动,丝杆向下带动脚轮向下移动,以使脚轮的底部低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最低端;
步骤2063、拆除支座,以使脚轮的底部接触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上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混凝土的浇筑之前,还需要进行如下过程:
步骤A、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垫设支座,以使支腿的底部高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步骤B、旋转调节螺母,调节丝杆向上移动,丝杆向上带动脚轮向上移动,以使脚轮的底部高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最低端,并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步骤C、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下方埋设多个预埋件,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上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C中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下方埋设多个预埋件,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C01、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下方埋设螺纹钢筋;其中,相邻两个螺纹钢筋之间的间距为750mm~850mm,螺纹钢筋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步骤C02、在螺纹钢筋的伸出端安装钢筋接驳器,并在钢筋接驳器上连接钢筋斜拉杆;
步骤C03、在钢筋斜拉杆靠近所述平台框架的端部固设拉杆座,并将拉杆座的底部抵在所述平台框架上,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简单,设计合理,施工简便,提高了模板施工速度,繁杂度低,模板支设效果较好。
2、本发明的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设置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通过第一短调节杆和第一长调节杆调节第一立板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通过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调节第二立板所述耳座机构转动,从而实现对模板面板垂直度的调节,调节便捷。
3、本发明的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第二调节机构中设置中间连接板、第二短调节杆和第二长调节杆,是为了调节第二短调节杆和第二长调节杆,使中间连接板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直至中间连接板与所述底架顶部的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70°,是为了有效地平衡模板面板的重量,提高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稳定性。
4、本发明的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施工方便、工人操作容易。
5、本发明首先是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吊装,其次进行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然后是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拼接,最后通过混凝土的浇筑,形成地铁车站侧墙,这样一方面,通过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保证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模板面板的垂直度,从而提高了侧墙混凝土成型外观质量,也避免单个模板支设工序繁杂,提高了模板施工速度。
6、本发明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中,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采用不锈钢面板,模板吸附力小,易于脱模,混凝土成品质量密实、光洁。
7、本发明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中,通过卷扬机和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行走机构配合,实现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移动,以使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拉动至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处,而使模板面板与导墙贴合,方便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模板垂直度调节方便且准确,拼装和移动便捷,提高了模板施工速度,繁杂度低,且便于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除去中间连接板、第一短调节杆、第一长调节杆、第二短调节杆和第二长调节杆后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右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短调节杆、第一长调节杆、第二短调节杆或者第二长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测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架; 1-1—横架梁; 1-2—纵架梁;
1-3—支座; 1-4—支腿; 1-5—第一下耳座;
1-6—第二下耳座; 1-7—第三下耳座; 1-8—第四下耳座;
1-9—第五下耳座; 1-10—第六下耳座; 1-11—第七下耳座;
2—导墙; 3—模板面板;
3-1—竖肋板; 3-2—双横肋;
3-3—横肋连接板; 4—脚轮; 5—立板连接板;
6—调节螺母; 7—丝杆; 7-1—上限位板;
7-2—固定螺母; 7-3—下限位板; 7-4—轮座;
7-5—轮板; 7-6—连接件; 8—第二长调节杆;
9—第一长调节杆; 9-1—钢管; 9-2—第一丝杆;
9-3—第二丝杆; 9-4—第一耳板; 9-5—第二耳板;
10—第一立板; 10-1—第一上耳座; 10-2—第二上耳座;
11-1—第三上耳座; 11-2—第四上耳座; 12—第二立板;
13—第二短调节杆; 12-1—第一液压杆; 12-2—第二液压杆;
14—中间连接板; 15—第一短调节杆; 16—螺纹钢筋;
17—连接孔; 19—防护网; 20—拉杆座;
22—斜支撑杆; 23—水平底座; 24—垂直杆;
30—微控制器; 31—第一激光测量模块;
31-1—第一激光发射模块; 31-2—第一激光接收模块;
32—第二激光测量模块; 32-1—第二激光发射模块;
32-2—第二激光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8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包括底架1、安装在底架1上的调节机构和安装在所述调节机构上的模板面板3,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与底架1上的测量模块,所述底架1包括平台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上的行走机构和供所述调节机构安装的耳座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立板10以及连接于所述耳座机构与第一立板10之间的第一短调节杆15和第一长调节杆9,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立板12、中间连接板14、连接于所述耳座机构与中间连接板14之间的第二短调节杆13 和第二长调节杆8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14与第二立板12之间的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
所述第一立板10、第二立板12和中间连接板14的底端均铰接在所述耳座机构上,且所述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和中间连接板14均能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所述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均与模板面板3固定连接;
所述测量模块包括微控制器30、设置在第一立板10上的第一激光测量模块31和设置在第二立板12上的第二激光测量模块32,所述第一激光测量模块31和第二激光测量模块32均与微控制器30相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之间的间距小于模板面板3 的宽度。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框架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纵架梁1-2、两个呈平行布设且位于纵架梁1-2上方的横架梁1-1和设置在纵架梁1-2底部的支座1-3,所述横架梁1-1的端部设置有支腿1-4;
所述第一短调节杆15、第一长调节杆9、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第一短调节杆15、第一长调节杆9、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均包括钢管9-1、伸入钢管9-1一端且与钢管9-1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丝杆9-2和伸入钢管9-1另一端且与钢管9-1 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丝杆9-3,所述第一丝杆9-2远离钢管9-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耳板9-4,所述第二丝杆9-3远离钢管9-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耳板9-5,所述第一耳板9-4与所述耳座机构铰接,所述第二耳板9-5与第一立板10和中间连接板14铰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穿设在横架梁1-1两端的丝杆7和安装在丝杆7底部的脚轮4,所述丝杆7上安装有调节螺母6,通过旋转调节螺母6调节丝杆7上下移动,且所述调节螺母6上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丝杆7伸入纵架梁1-2的部分套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设在丝杆7上的固定螺母7-2、套设在固定螺母7-2上部的上限位板7-1和套设在固定螺母7-2下部的下限位板7-3,所述上限位板7-1 和下限位板7-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7-6,所述上限位板7-1的顶面与纵架梁1-2内的顶面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上设置有防护栏机构,所述防护栏机构包括水平底座23、多个与所述水平底座23呈垂直布设的垂直杆24和设置在水平底座23底部的斜支撑杆22,相邻两个垂直杆24之间设置有防护网19;
所述第一激光测量模块31包括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所述第二激光测量模块32包括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所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 32-2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30相接,所述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分别位于水平底座23的底部,所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 31-2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位于所述平台框架中的横架梁1-1上,且所述横架梁1-1位于水平底座23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水平底座23与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 1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面板3靠近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的侧面设置有面板框架机构,所述面板框架机构包括多个沿模板面板3长度方向布设的竖肋板3-1和多个沿竖肋板3-1长度方向布设且与模板面板3宽度平行的双横肋3-2,所述双横肋3-2上设置有横肋连接板3-3,所述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上设置有立板连接板5,所述横肋连接板3-3和立板连接板5上穿设有固定螺钉。
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座机构包括沿一个纵架梁1-2长度方向布设的第一下耳座1-5、第二下耳座1-6和第三下耳座1-7,以及沿另一个纵架梁 1-2长度方向布设的第四下耳座1-8、第五下耳座1-9、第六下耳座1-10 和第七下耳座1-1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板10上设置有第一上耳座10-1和第二上耳座10-2,所述第二立板12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三上耳座11-1和第四上耳座11-2。
本实施例中,实际连接过程中,所述第一立板10的底端铰接在第一下耳座1-5中,所述第二立板12的底端铰接在第四下耳座1-8中,所述中间连接板14的底端铰接在第五下耳座1-9中。
本实施例中,实际连接过程中,所述第一短调节杆15的一端铰接在第二下耳座1-6中,所述第一短调节杆15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上耳座10-2 中,所述第一长调节杆9的一端铰接在第三下耳座1-7中,所述第一短调节杆15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上耳座10-1中;
所述第二短调节杆13的一端铰接在第六下耳座1-10中,所述第二短调节杆13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三上耳座11-1中,所述第二长调节杆8的一端铰接在第七下耳座1-11中,所述第二长调节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第四上耳座11-2中。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横架梁1-1上设置有供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安装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通孔,是为了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发射激光通过通孔便于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 32-2的接收。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不是呈垂直状态时,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发射的激光不能被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接收,只有当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呈垂直状态时,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这样通过通孔便于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接收到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发射的激光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接收到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发射的激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板12和中间连接板14上设置有供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安装的耳座,所述第一液压杆12-1连接于第二立板12和中间连接板14的中部,所述第二液压杆12-2连接于第二立板12和中间连接板14的上部,所述第二长调节杆8位于第一液压杆12-1 和第二液压杆12-2之间,所述第二短调节杆13位于中间连接板14的下部。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可参考GMA 系列激光型光电传感器,利用激光束发射角度小、光束集中而且单位光束能量强的特性,可以穿透雨雾雪风沙的恶略环境,大大提高了接收的准确度,降低失误率。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接收到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发射的激光时,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输出低电平信号至微控制器30,当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接收到第二激光发射模块 32-1发射的激光时,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低电平信号至微控制器 30;反之,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未接收到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发射的激光时,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输出高电平信号至微控制器30,当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未接收到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发射的激光时,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高电平信号至微控制器30。因此,通过第一激光测量模块31和第二激光测量模块32实现对模板面板3垂直度的检测,提高了模板面板3垂直度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模板面板3为不锈钢面板,模板吸附力小,易于脱模,混凝土成品质量密实、光洁。
本实施例中,设置行走机构,是为了实现模板转移,另外,行走机构可以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调高和调低,以满足不同施工工况要求,调节方便。
本实施例中,第一短调节杆15、第一长调节杆9、第二短调节杆13 和第二长调节杆8中通过旋转钢管9-1,能调节第一丝杆9-2和第二丝杆9-3旋出或者旋进钢管9-1的两端的长度,这样就能实现调节第一短调节杆15、第一长调节杆9、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的长度,从而推动第一立板10和中间连接板14绕耳座机构转动,实现第一立板10 和中间连接板14的位置调节。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钢管9-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部。
本实施例中,设置限位机构,是为了在通过调节手柄调节丝杆7的过程中,对丝杆7的径向进行限位,从而使丝杆7沿轴向进行上下移动,提高了调节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设置固定螺母7-2,是为了给丝杆7提供旋转通道,便于丝杆7的旋转而上下移动;在固定螺母7-2上设置上限位板7-1和下限位板7-3的目的:第一是为了对固定螺母7-2进行固定,便于丝杆7的旋转;第二,是为了便于限位机构安装在纵架梁1-2内;第三,是为了便于连接件7-6的安装,从而提高了限位机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设置面板框架机构,是为了将模板面板3、调节机构和底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模板的刚度,增加了模板的整体性,并将荷载传递至底架上。
本实施例中,设置防护栏机构位于模板顶部,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放料、振捣提供了操作平台,免去了施工平台的搭设,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另外布设第一激光测量模块31和第二激光测量模块32。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第一短调节杆15、第一长调节杆9、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中钢管9-1对第一丝杆9-2和第二丝杆9-3的螺纹限制,以使第一短调节杆15、第一长调节杆9、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调节后能保持稳定,另外为了提高模板面板3调节垂直后的稳定性,可以在模板面板3垂直后而在模板面板3远离浇筑面的侧面进行支撑稳固;其次,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在底架1上添加配重,提高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丝杆7伸出横架梁1-1的底部设置有轮座7-4,且所述轮座7-4上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布设的轮板7-5,两个轮板 7-5上穿设有供脚轮4安装的轮轴。
本实施例中,设置中间连接板14、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 8,是为了调节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使中间连接板14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直至中间连接板14与所述底架顶部的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70°,是为了有效地平衡模板面板的重量,提高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稳定性。
如图9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吊装:
采用吊车钩挂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并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吊装至地铁车站施工区域;
步骤二、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
步骤201、将模板面板3表面清理干净,并在模板面板3表面涂脱模油;
步骤202、通过调节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使中间连接板 14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直至中间连接板14与所述底架1顶部的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70°;
步骤203、通过调节第一短调节杆15和第一长调节杆9,使第一立板10 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通过调节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使第二立板12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在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发射激光,微控制器30对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输出信号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 输出信号进行判断,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输出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或者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则执行步骤 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输出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时,继续调节第一短调节杆15和第一长调节杆9,使第一立板10 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
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继续调节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使第二立板12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
步骤205、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输出电平信号为低电平时,停止调节第一短调节杆15和第一长调节杆9,则第一立板10 和模板面板3呈垂直状态;
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停止调节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则第二立板12呈垂直状态;
步骤206、采用卷扬机拉动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行走机构行走,直至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拉动至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2处,以使模板面板3与导墙2贴合;
步骤三、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拼接:
步骤301、多次重复步骤二,完成多个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
步骤302、在相邻两个模板面板3的连接孔17中穿设连接螺栓,以使相邻两个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步骤四、混凝土的浇筑:
向模板面板3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地铁车站侧墙。
本实施例中,步骤206中采用卷扬机拉动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行走机构行走之前,需要对行走机构调节,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2061、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垫设支座1-3,以使支腿1-4的底部高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步骤2062、旋转调节螺母6,调节丝杆7向下移动,丝杆7向下带动脚轮4向下移动,以使脚轮4的底部低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最低端;
步骤2063、拆除支座1-3,以使脚轮4的底部接触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混凝土的浇筑之前,还需要进行如下过程:
步骤A、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垫设支座1-3,以使支腿1-4的底部高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步骤B、旋转调节螺母6,调节丝杆7向上移动,丝杆7向上带动脚轮4 向上移动,以使脚轮4的底部高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最低端,并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步骤C、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2下方埋设多个预埋件,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2下方埋设多个预埋件,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C01、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2下方埋设螺纹钢筋 16;其中,相邻两个螺纹钢筋16之间的间距为750mm~850mm,螺纹钢筋16 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步骤C02、在螺纹钢筋16的伸出端安装钢筋接驳器,并在钢筋接驳器上连接钢筋斜拉杆;
步骤C03、在钢筋斜拉杆靠近所述平台框架的端部固设拉杆座20,并将拉杆座20的底部抵在所述平台框架上,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模板垂直度调节方便且准确,拼装和移动便捷,提高了模板施工速度,繁杂度低,且便于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安装在底架(1)上的调节机构和安装在所述调节机构上的模板面板(3),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与底架(1)上的测量模块,所述底架(1)包括平台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上的行走机构和供所述调节机构安装的耳座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立板(10)以及连接于所述耳座机构与第一立板(10)之间的第一短调节杆(15)和第一长调节杆(9),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立板(12)、中间连接板(14)、连接于所述耳座机构与中间连接板(14)之间的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14)与第二立板(12)之间的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所述第一立板(10)、第二立板(12)和中间连接板(14)的底端均铰接在所述耳座机构上,且所述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和中间连接板(14)均能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所述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均与模板面板(3)固定连接;
所述测量模块包括微控制器(30)、设置在第一立板(10)上的第一激光测量模块(31)和设置在第二立板(12)上的第二激光测量模块(32),所述第一激光测量模块(31)和第二激光测量模块(32)均与微控制器(30)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纵架梁(1-2)、两个呈平行布设且位于纵架梁(1-2)上方的横架梁(1-1)和设置在纵架梁(1-2)底部的支座(1-3),所述横架梁(1-1)的端部设置有支腿(1-4);
所述第一短调节杆(15)、第一长调节杆(9)、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第一短调节杆(15)、第一长调节杆(9)、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均包括钢管(9-1)、伸入钢管(9-1)一端且与钢管(9-1)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丝杆(9-2)和伸入钢管(9-1)另一端且与钢管(9-1)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丝杆(9-3),所述第一丝杆(9-2)远离钢管(9-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耳板(9-4),所述第二丝杆(9-3)远离钢管(9-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耳板(9-5),所述第一耳板(9-4)与所述耳座机构铰接,所述第二耳板(9-5)与第一立板(10)和中间连接板(14)铰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穿设在横架梁(1-1)两端的丝杆(7)和安装在丝杆(7)底部的脚轮(4),所述丝杆(7)上安装有调节螺母(6),通过旋转调节螺母(6)调节丝杆(7)上下移动,且所述调节螺母(6)上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丝杆(7)伸入纵架梁(1-2)的部分套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设在丝杆(7)上的固定螺母(7-2)、套设在固定螺母(7-2)上部的上限位板(7-1)和套设在固定螺母(7-2)下部的下限位板(7-3),所述上限位板(7-1)和下限位板(7-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7-6)。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上设置有防护栏机构,所述防护栏机构包括水平底座(23)、多个与所述水平底座(23)呈垂直布设的垂直杆(24)和设置在水平底座(23)底部的斜支撑杆(22),相邻两个垂直杆(24)之间设置有防护网(19);
所述第一激光测量模块(31)包括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所述第二激光测量模块(32)包括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所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30)相接,所述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分别位于水平底座(23)的底部,所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位于所述平台框架中的横架梁(1-1)上,且所述横架梁(1-1)位于水平底座(23)的下方。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面板(3)靠近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的侧面设置有面板框架机构,所述面板框架机构包括多个沿模板面板(3)长度方向布设的竖肋板(3-1)和多个沿竖肋板(3-1)长度方向布设且与模板面板(3)宽度平行的双横肋(3-2),所述双横肋(3-2)上设置有横肋连接板(3-3),所述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上设置有立板连接板(5),所述横肋连接板(3-3)和立板连接板(5)上穿设有固定螺钉。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吊装:
采用吊车钩挂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并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吊装至地铁车站施工区域;
步骤二、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
步骤201、将模板面板(3)表面清理干净,并在模板面板(3)表面涂脱模油;
步骤202、通过调节第二短调节杆(13)和第二长调节杆(8),使中间连接板(14)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直至中间连接板(14)与所述底架(1)顶部的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70°;
步骤203、通过调节第一短调节杆(15)和第一长调节杆(9),使第一立板(10)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通过调节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使第二立板(12)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在第一立板(10)和第二立板(12)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激光发射模块(31-1)和第二激光发射模块(32-1)发射激光,微控制器(30)对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输出信号和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信号进行判断,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输出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或者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则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输出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时,继续调节第一短调节杆(15)和第一长调节杆(9),使第一立板(10)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
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继续调节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使第二立板(12)绕所述耳座机构转动;
步骤205、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一激光接收模块(31-2)输出电平信号为低电平时,停止调节第一短调节杆(15)和第一长调节杆(9),则第一立板(10)呈垂直状态;
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第二激光接收模块(32-2)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停止调节第一液压杆(12-1)和第二液压杆(12-2),则第二立板(12)和模板面板(3)呈垂直状态;
步骤206、采用卷扬机拉动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行走机构行走,直至将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拉动至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2)处,以使模板面板(3)与导墙(2)贴合;
步骤三、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拼接:
步骤301、多次重复步骤二,完成多个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调节;
步骤302、在相邻两个模板面板(3)中穿设连接螺栓,以使相邻两个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步骤四、混凝土的浇筑:
向模板面板(3)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地铁车站侧墙。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6中采用卷扬机拉动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中行走机构行走之前,需要对行走机构调节,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2061、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垫设支座(1-3),以使支腿(1-4)的底部高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步骤2062、旋转调节螺母(6),调节丝杆(7)向下移动,丝杆(7)向下带动脚轮(4)向下移动,以使脚轮(4)的底部低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最低端;
步骤2063、拆除支座(1-3),以使脚轮(4)的底部接触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混凝土的浇筑之前,还需要进行如下过程:
步骤A、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垫设支座(1-3),以使支腿(1-4)的底部高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步骤B、旋转调节螺母(6),调节丝杆(7)向上移动,丝杆(7)向上带动脚轮(4)向上移动,以使脚轮(4)的底部高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最低端;
步骤C、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2)下方埋设多个预埋件,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2)下方埋设多个预埋件,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C01、沿地铁车站施工区域待浇筑墙体的导墙(2)下方埋设螺纹钢筋(16);其中,相邻两个螺纹钢筋(16)之间的间距为750mm~850mm,螺纹钢筋(16)与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步骤C02、在螺纹钢筋(16)的伸出端安装钢筋接驳器,并在钢筋接驳器上连接钢筋斜拉杆;
步骤C03、在钢筋斜拉杆靠近所述平台框架的端部固设拉杆座(20),并将拉杆座(20)的底部抵在所述平台框架上,以将所述平台框架固设在地铁车站施工区域表面。
CN201910907652.6A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630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7652.6A CN110630013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7652.6A CN110630013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0013A CN110630013A (zh) 2019-12-31
CN110630013B true CN110630013B (zh) 2021-04-09

Family

ID=68973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7652.6A Active CN110630013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0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964A (zh) * 2020-12-17 2021-04-06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可移动模板组件和建筑模板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5892A (en) * 1997-07-11 1998-12-08 Lee; Kou-An Pushing apparatus for pushing a wall form assembly
CN205804939U (zh) * 2016-04-28 2016-12-14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地铁车站侧墙的模板组件
CN207314852U (zh) * 2017-08-04 2018-05-04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室外墙单侧钢模板支撑系统
CN108222066A (zh) * 2018-02-12 2018-06-29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8056107U (zh) * 2018-02-12 2018-11-06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
CN108533290B (zh) * 2018-05-31 2022-11-22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跬步式轻型单侧墙模板台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0013A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0211B (zh) 直线及曲线段隧洞通用式钢模衬砌台车
CN201003145Y (zh) 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
CN202578714U (zh) 直线及曲线段隧洞通用式钢模衬砌台车
CN101586330A (zh)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挂篮后退施工方法
CN202544854U (zh) 地铁车站衬砌台车
CN210659228U (zh) 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
CN104453951B (zh) 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
CN110630013B (zh)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5936645U (zh) 一种用于涵洞浇筑的全液压模板系统
CN111364516A (zh) 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走行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8563380U (zh) 一种自行式综合管廊模板装置
CN107060831B (zh) 一种用于隧道沟槽施工装置
CN202416190U (zh) 后浇翼缘板的预制箱梁模架
CN212026337U (zh) 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走行体系
CN211037806U (zh)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侧墙钢模板
CN210370687U (zh) 一种模板大小可调的施工用模板台车
CN205277439U (zh) 矩形隧道衬砌台车
CN107642089B (zh) 一种狭小空间混凝土浇筑方法
CN202628118U (zh) 用于长大箱涵的模板台车
CN215715514U (zh) 一种用于明挖隧道的快速衬砌装置
CN210975880U (zh) 一种可调节式明挖隧道自行液压台车
CN113931663A (zh) 一种隧洞仰拱衬砌施工方法
CN110056005B (zh) 地铁侧墙施工对顶支撑系统
CN210105880U (zh) 一种交替式液压升降模板水沟电缆槽台车装置
CN215630118U (zh) 一种可移动式铝模板管廊连续浇筑成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