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8979B -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8979B
CN110628979B CN201911085533.3A CN201911085533A CN110628979B CN 110628979 B CN110628979 B CN 110628979B CN 201911085533 A CN201911085533 A CN 201911085533A CN 110628979 B CN110628979 B CN 110628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crap
bucket
heavy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55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8979A (zh
Inventor
胡滨
周永忠
任科社
于亮涛
吴子明
杜金科
高志滨
薛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55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8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8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8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8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8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4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nverters
    • C21C5/4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C21C5/466Charging device for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Steel Or Casting Steel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依次将形状不规则的角料废钢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盛装在废钢斗的头部区域、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盛装在废钢斗的中部区域、铁块盛装在废钢斗的后部区域,然后将压制成棱柱体的压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压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正上方,最后将粒钢放在压块上并顺着压块、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之间的缝隙进入废钢斗内。本方法在使用时废钢等物料在废钢斗内搭配合理,摆放有序,加入顺畅,有效保障了转炉冶炼周期,避免因废钢等物料卡在炉口影响生产顺行。该方法可在任何炼钢厂应用,具有应用范围广,推广价值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冶炼时使用的废钢种类繁杂,大小不一,轻重不同,且加入时采用混合加入的方式,由于转炉炉口尺寸限制,即便对废钢尺寸提出了严格要求,仍然会出现废钢卡炉口现象。一旦出现废钢卡炉口情况,转炉必须采用辅助机械设备进行处理,将卡在炉口的废钢扒出或推入转炉炉内,期间必然产生较多的辅助时间,影响了转炉冶炼周期,较大的影响生产节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角料废钢从废钢斗头部区域的前侧向废钢斗内倾倒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角料废钢从废钢斗头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角料废钢在废钢斗头部区域的正上方,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角料废钢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的角料废钢均按废钢斗长度方向在废钢斗内条状排列;
(2)将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在废钢斗中部区域的正上方,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按废钢斗长度方向在废钢斗内条状排列;
(3)将压块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压块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压块在废钢斗中部区域的正上方向下投放到两侧压块形成的凹槽内并位于混合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其中每铲斗的压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在废钢斗内;
(4)将铁块从废钢斗后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铁块从废钢斗后部区域的后侧倾倒,然后将剩余两铲斗的铁块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至两侧铁块形成的凹槽内;
(5)将数铲斗粒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上方向下倾倒在压块上面,并在倾倒的同时,铲斗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拉动。
本方法中,由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质量最重,因此,将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放在废钢斗的中部区域能保证废钢斗的重心位于中部区域,进而增加转移废钢斗时的平稳性,而将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按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相比于无规则摆放,不仅节省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在废钢斗内的占据面积,增加放入量,同时能在倾倒废钢斗内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时,方便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沿废钢斗流出。由于角料废钢相比于其他类型物料形状无规则,不易在废钢斗内滑动,因此,将角料废钢放在废钢斗头部区域,在废钢的阻挡下能防止在盛放物料时,其他物料从废钢斗头部区域滑出,同时,由于角料废钢质量相比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轻很多,因此在倾倒废钢斗内物料时,角料废钢能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的推动下快速流出。由于铁块的形状最为规则,因此,将铁块放在废钢斗的后部区域,能保证铁块在倾倒时与前侧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始终贴合,从而能快速倾倒干净废钢斗内的物料,同时由于铁块体积小,因此铁块在盛放时能从废钢斗后部区域进入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的间隙中,进而增加铁块的投放量。将压制成棱柱体的压块压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正上方,则能保证在倾倒时,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带动压块移动,而压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相比于无规则排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不仅能更好的顺着废钢斗流出,同时能减少在放置压块时,压块在废钢斗内占据体积,进而增加压块存放数量。由于粒钢为小颗粒,因此,粒钢能顺着压块、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之间的缝隙进入废钢斗内,进而增加放置量,由于粒钢位于压块、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之间的缝隙中,因此,粒钢产生的重力位于废钢斗的中部区域,从而进一步增加废钢斗运输时的稳定性。其中,角料废钢、混合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压块和铁块均从废钢斗的前侧倾倒数铲斗然后从废钢斗后侧倾倒数铲斗,最后两铲斗从废钢斗正上方向下倾倒能有效的保证废钢斗前后两侧受到的重力相似,进而保证废钢斗不会前后偏沉。
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角料废钢在废钢斗头部区域的正上方,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角料废钢形成的凹槽内,能保证倾倒完后的角料废钢的顶面为一个平面,同时从靠近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拉动能防止倾倒角料废钢时,角料废钢移出废钢斗;
最后两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形成的凹槽内,不仅能保证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在废钢斗内形成平面利于压块的放置,同时,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能有效防止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落在废钢斗的后部区域影响铁块的放入;
铁块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至两侧铁块形成的凹槽内,不仅能保证铁块在废钢斗内的顶面形成平面,同时能防止铁块在铲斗拉动时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脱落。
本方法中废钢等物料在废钢斗内搭配合理,摆放有序,加入顺畅,有效保障了转炉冶炼周期,避免因废钢等物料卡在炉口影响生产顺行。该方法可在任何炼钢厂应用,具有应用范围广,推广价值高等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重型废钢的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大块渣钢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角料废钢其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压块其长度≤1200mm,宽度≤700mm,高度≤700mm;所述粒钢长、宽、高均小于200mm;所述铁块其厚度≤100mm,宽度≤100mm,长度≤200mm。重型废钢、大块渣钢、角料废钢、压块和粒钢均在限定的长、宽和高内能保证重型废钢、大块渣钢、角料废钢、压块和粒钢能小于大部分转炉炉口尺寸限制的范围,从而能有效的防止重型废钢、大块渣钢、角料废钢、压块和粒钢在炉口处堆积。
作为优选,所述的将按一定顺序盛装好物料的废钢斗吊运至转炉平台使用并在使用完毕后将废钢斗吊运至原来位置并依次循环能保证该工序循环使用,进而保证工作的连贯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中,由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质量最重,因此,将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放在废钢斗的中部区域能保证废钢斗的重心位于中部区域,进而增加转移废钢斗时的平稳性,而将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按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相比于无规则摆放,不仅节省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在废钢斗内的占据面积,增加放入量,同时能在倾倒废钢斗内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时,方便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沿废钢斗流出。由于角料废钢相比于其他类型物料形状无规则,不易在废钢斗内滑动,因此,将角料废钢放在废钢斗头部区域,在废钢的阻挡下能防止在盛放物料时,其他物料从废钢斗)头部区域滑出,同时,由于角料废钢质量相比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轻很多,因此在倾倒废钢斗内物料时,角料废钢能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的推动下快速流出。由于铁块的形状最为规则,因此,将体块放在废钢斗的后部区域,能保证铁块在倾倒时与前侧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始终贴合,从而能快速倾倒干净废钢斗内的物料,同时由于铁块体积小,因此铁块在盛放时能从废钢斗后部区域进入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的间隙中,进而增加铁块的投放量。将压制成棱柱体的压块压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正上方,则能保证在倾倒时,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带动压块移动,而压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相比于无规则排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不仅能更好的顺着废钢斗流出,同时能减少在放置压块时,压块在废钢斗内占据体积,进而增加压块存放数量。由于粒钢为小颗粒,因此,粒钢能顺着压块、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之间的缝隙进入废钢斗内,进而增加放置量,由于粒钢位于压块、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之间的缝隙中,因此,粒钢产生的重力位于废钢斗的中部区域,从而进一步增加废钢斗运输时的稳定性。盛装好物料后,将按一定顺序盛装好物料的废钢斗吊运至转炉平台使用并在使用完毕后将废钢斗吊运至原来位置并依次循环能保证该工序循环使用,进而保证工作的连贯性。重型废钢、大块渣钢、角料废钢、压块和粒钢均在限定的长、宽和高内能保证重型废钢、大块渣钢、角料废钢、压块和粒钢能小于大部分转炉炉口尺寸限制的范围,从而能有效的防止重型废钢、大块渣钢、角料废钢、压块和粒钢在炉口处堆积。其中,角料废钢、混合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压块和铁块均从废钢斗的前侧倾倒数铲斗然后从废钢斗后侧倾倒数铲斗,最后两铲斗从废钢斗正上方向下倾倒能有效的保证废钢斗前后两侧受到的重力相似,进而保证废钢斗不会前后偏沉。
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角料废钢在废钢斗头部区域的正上方,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角料废钢形成的凹槽内,能保证倾倒完后的角料废钢的顶面为一个平面,同时从靠近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拉动能防止倾倒角料废钢时,角料废钢移出废钢斗;
最后两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形成的凹槽内,不仅能保证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在废钢斗内形成平面利于压块的放置,同时,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能有效防止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落在废钢斗的后部区域影响铁块的放入;
铁块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至两侧铁块形成的凹槽内,不仅能保证铁块在废钢斗内的顶面形成平面,同时能防止铁块在铲斗拉动时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废钢斗,2、重型废钢,3、大块渣钢,4、铁块,5、压块,6、粒钢,7、角料废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角料废钢7从废钢斗1头部区域的前侧向废钢斗1内倾倒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角料废钢7从废钢斗1头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角料废钢7在废钢斗1头部区域的正上方,从靠近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废钢斗1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角料废钢7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的角料废钢7均按废钢斗1长度方向在废钢斗1内条状排列,其中,角料废钢7为轧钢厂轧制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切头、切尾等优质废钢,且角料废钢7(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单重≤2吨);
(2)将混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从废钢斗1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1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从废钢斗1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在废钢斗1中部区域的正上方,从远离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1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混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按废钢斗1长度方向在废钢斗1内条状排列,其中重型废钢2为废钢坯、中间包包砣等较重废钢(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单重≤2吨),大块渣钢3为冶炼炉渣经破碎磁选后的大块渣钢3(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0.1吨≤单重≤2吨);
(3)将压块5从废钢斗1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上面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压块5从废钢斗1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在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上面,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压块5在废钢斗1中部区域的正上方向下投放到两侧压块5形成的凹槽内并位于混合后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上面,其中每铲斗的压块5按废钢斗1长度方向条状排列在废钢斗1内,压块5为社会废钢压制成棱柱体压块5,通常工业下脚料、废旧钢筋、废旧角钢、钢管、条状板材、家电板材余料、切削料等(长度≤1200mm,宽度≤700mm,高度≤700mm);
(4)将铁块4从废钢斗1后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1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铁块4从废钢斗1后部区域的后侧倾倒,然后将剩余两铲斗的铁块4从远离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1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至两侧铁块4形成的凹槽内,其中铁块4为铁水浇筑至固定模具中铸造形成(厚度≤100mm,宽度≤100mm,长度≤200mm,单重≤15kg);
(5)将数铲斗粒钢6从废钢斗1中部区域的上方向下倾倒在压块5上面,并在倾倒的同时,铲斗从靠近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拉动,粒钢6为炼钢冶炼炉渣经破碎磁选后小颗粒渣钢(长、宽、高≤200mm,单重≤0.1吨)。
放置完物料后将按一定顺序盛装好物料的废钢斗1吊运至转炉平台使用并在使用完毕后将废钢斗1吊运至原来位置并依次循环。
本方法中,由于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质量最重,因此,将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放在废钢斗1的中部区域能保证废钢斗1的重心位于中部区域,进而增加转移废钢斗时的平稳性,而将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按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相比于无规则摆放,不仅节省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在废钢斗1内的占据面积,增加放入量,同时能在倾倒废钢斗1内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时,方便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沿废钢斗1流出。由于角料废钢7相比于其他类型物料形状无规则,不易在废钢斗1内滑动,因此,将角料废钢7放在废钢斗1头部区域,在废钢的阻挡下能防止在盛放物料时,其他物料从废钢铁头部区域滑出,同时,由于角料废钢质量相比于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轻很多,因此在倾倒废钢斗1内物料时,角料废钢7能在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的推动下快速流出。由于铁块4的形状最为规则,因此,将铁块放在废钢斗的后部区域,能保证铁块4在倾倒时与前侧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始终贴合,从而能快速倾倒干净废钢斗1内的物料,同时由于铁块体积小,因此铁块在盛放时能从废钢斗1后部区域进入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的间隙中,进而增加铁块4的投放量。将压制成棱柱体的压块5压在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正上方,则能保证在倾倒时,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带动压块5移动,而压块5按废钢斗1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相比于无规则排列,按废钢斗1长度方向条状排列不仅能更好的顺着废钢斗流出,同时能减少在放置压块5时,压块5在废钢斗内占据体积,进而增加压块5存放数量。由于粒钢6为小颗粒,因此,粒钢6能顺着压块5、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之间的缝隙进入废钢斗1内,进而增加放置量,由于粒钢6位于压块5、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之间的缝隙中,因此,粒钢6产生的重力位于废钢斗1的中部区域,从而进一步增加废钢斗1运输时的稳定性。盛装好物料后,将按一定顺序盛装好物料的废钢斗1吊运至转炉平台使用并在使用完毕后将废钢斗1吊运至原来位置并依次循环能保证该工序循环使用,进而保证工作的连贯性。重型废钢2、大块渣钢3、角料废钢7、压块5和粒钢6均在限定的长、宽和高内能保证重型废钢2、大块渣钢3、角料废钢7、压块5和粒钢6能小于大部分转炉炉口尺寸限制的范围,从而能有效的防止重型废钢2、大块渣钢3、角料废钢7、压块5和粒钢6在炉口处堆积。
其中,角料废钢7、混合后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压块5和铁块4均从废钢斗1的前侧倾倒数铲斗然后从废钢斗1后侧倾倒数铲斗,最后两铲斗从废钢斗1正上方向下倾倒能有效的保证废钢斗1前后两侧受到的重力相似,进而保证废钢斗1不会前后偏沉。
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角料废钢7在废钢斗1头部区域的正上方,从靠近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废钢斗1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角料废钢7形成的凹槽内,能保证倾倒完后的角料废钢7的顶面为一个平面,同时从靠近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拉动能防止倾倒角料废钢7时,角料废钢7移出废钢斗1;
最后两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从远离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1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混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形成的凹槽内,不仅能保证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在废钢斗1内形成平面利于压块5的放置,同时,从远离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1的一侧拉动能有效防止混合后的重型废钢2和大块渣钢3落在废钢斗1的后部区域影响铁块4的放入;
铁块4从远离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1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至两侧铁块4形成的凹槽内,不仅能保证铁块4在废钢斗1内的顶面形成平面,同时能防止铁块4在铲斗拉动时从远离废钢斗1出料口的一侧脱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角料废钢从废钢斗头部区域的前侧向废钢斗内倾倒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角料废钢从废钢斗头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角料废钢在废钢斗头部区域的正上方,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角料废钢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的角料废钢均按废钢斗长度方向在废钢斗内条状排列;
(2)将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在废钢斗中部区域的正上方,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按废钢斗长度方向在废钢斗内条状排列;
(3)将压块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压块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压块在废钢斗中部区域的正上方向下投放到两侧压块形成的凹槽内并位于混合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其中每铲斗的压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在废钢斗内;
(4)将铁块从废钢斗后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铁块从废钢斗后部区域的后侧倾倒,然后将剩余两铲斗的铁块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至两侧铁块形成的凹槽内;
(5)将数铲斗粒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上方向下倾倒在压块上面,并在倾倒的同时,铲斗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型废钢的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大块渣钢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角料废钢其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压块其长度≤1200mm,宽度≤700mm,高度≤700mm;所述粒钢长、宽、高均小于200mm;所述铁块其厚度≤100mm,宽度≤100mm,长度≤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按一定顺序盛装好物料的废钢斗吊运至转炉平台使用并在使用完毕后将废钢斗吊运至原来位置并依次循环。
CN201911085533.3A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Active CN110628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5533.3A CN110628979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5533.3A CN110628979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8979A CN110628979A (zh) 2019-12-31
CN110628979B true CN110628979B (zh) 2021-01-26

Family

ID=6897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5533.3A Active CN110628979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8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7529A (zh) * 2023-04-11 2023-06-23 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加转炉废钢速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389141A1 (ru) * 1971-05-27 1973-07-05 Украи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х заводов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дачи скрапа в конвертер
SU863655A1 (ru) * 1978-10-11 1981-09-15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Ждановтяжмаш"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завалки скрапа
CN103667580B (zh) * 2013-11-19 2016-06-29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细颗粒物料计量加入炼钢炉的方法及装置
CN205313591U (zh) * 2015-11-27 2016-06-15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向转炉加料的废钢斗
CN108085452A (zh) * 2017-11-13 2018-05-29 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废钢加入料斗
CN110157846B (zh) * 2019-06-26 2020-10-30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大配比加入废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8979A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87000B2 (ja) レードル及びレードルのライニング方法
CN203830675U (zh) 一种金属连续浇铸系统
CN110628979B (zh)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CN108179443B (zh) 铝电解极上保温料多级破碎、除铁及加料方法
CN101434343A (zh) 低铁碎玻璃的运送装置及运送方法
CN218821664U (zh) 一种矿热炉用自动铺料装置
CN103170609A (zh) 一种铁合金炉前浇注成型设备和工艺
CN211846270U (zh) 一种箱类铸件的盖板多层堆垛上料机
KR101280384B1 (ko) 슬래그 포트 내의 잔탕 회수방법
CN219822780U (zh) 一种能控制输送量的物料分散导流装置
RU82605U1 (ru) Сталеразливочный ковш
JP5617685B2 (ja) 転炉への冷鉄源の装入方法
CN102720199B (zh) 混凝土皮带入仓转料装置及方法
CN213163050U (zh) 一种钢包包沿加固结构
KR101698652B1 (ko) 슬래그 배재장치
CN216540821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在线排渣装置
CN116692386A (zh) 一种铸造回炉料输送系统
CN116287529A (zh) 提升加转炉废钢速度的方法
CN214640257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盛接铁水容器
CN20615611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卸料的新型卸料斗
US11674754B2 (en) Steelmaking and ironmaking scrap segregation and packag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215725077U (zh) 一种启齿板及烧结系统
CN215261182U (zh) 一种钢渣压制用高温炉入料口的入料辅助机构
CN216761841U (zh) 一种用于熔炼铸片炉的接料装置
CN213504086U (zh) 一种可用叉车拉运的焦炉机侧尾焦装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