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3531A - 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3531A
CN110623531A CN201910714339.0A CN201910714339A CN110623531A CN 110623531 A CN110623531 A CN 110623531A CN 201910714339 A CN201910714339 A CN 201910714339A CN 110623531 A CN110623531 A CN 110623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unit
conveying
conveying mechanism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43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3531B (zh
Inventor
莫惟高
朱钊圣
陈龙
陈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43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3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3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3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3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3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14Cooking-vessels for use in hotels, restaurants, or canteens
    • A47J27/16Cooking-vessels for use in hotels, restaurants, or canteens heated by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物料加工信息;获取箱本体在当前的第一储存信息、并确定出待使用的第一单元腔;打开第一进出料门;使升降架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使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一单元腔的位置对应;第一输送机构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使第一物料位于第一单元腔内;之后,第一进出料门关闭;送汽分管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朝第一单元腔内送汽;之后,基于物料加工信息使送汽分管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保持送汽操作,完成对第一物料的蒸加工、并得到第二物料;升降架返回至第一预设停靠位。能够实现对蒸箱装置的全自动化蒸加工控制,使蒸加工操作实现智能化,无需人工操作,也解决了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卫生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蒸箱是一种利用蒸汽来对食物进行蒸煮加工的设备,在蒸煮过程中保留食物的原有营养成分,传统蒸食物是通过烧锅把水煮开,然后把蒸笼放在锅里,通过蒸汽把食物蒸熟。这种方式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卫生把控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用于蒸箱装置的蒸加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物料加工信息;
(S2)、获取箱本体在当前的第一储存信息、并确定出待使用的第一单元腔;
(S3)、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第一进出料门;使升降架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使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一单元腔的位置对应;
(S4)、第一输送机构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使第一物料位于第一单元腔内;之后,第一进出料门关闭;
(S5)、送汽分管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朝第一单元腔内送汽;之后,基于物料加工信息使送汽分管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保持送汽操作,完成对第一物料的蒸加工、并得到第二物料;升降架返回至第一预设停靠位;
其中,步骤(S1)和步骤(S2)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上述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蒸箱装置的全自动化蒸加工控制,使蒸加工操作实现智能化,无需人工操作,也解决了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卫生问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第一输送机构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使第一物料位于第一单元腔内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1)、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一预设距离、使伸缩件的一端的第一取料件与第一物料上的第二取料件配合完毕;
(S42)、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二预设距离、使伸缩件将第一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推送至输送单元;之后,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缩回至第二预设停靠位;
(S43)、输送单元将第一物料输送至第一放置位置、使第一物料位于第一单元腔内。
进一步地,步骤(S42)中,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二预设距离、使伸缩件将第一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推送至输送单元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21)、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使伸缩件将第一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推送至第二输送机构;
(S422)、第一取料件和第二取料件分离;
(S423)、第二输送机构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
进一步地,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以使输送单元进行输送,驱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以使第二输送机构进行输送,步骤(S423)还包括:
(S4231)、驱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使第二输送机构将第一物料输送至第一切换位置;
(S4232)、第三驱动件驱动切换安装架相对升降架朝输送单元的方向移动、使驱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脱离;
(S4233)、第三驱动件驱动切换安装架进一步移动、使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以使第二输送机构上的第一物料移动至输送单元。
进一步地,步骤(S5)之后,还包括:
(S6)、获取物料取出信息、并基于物料取出信息确定出待取的第二物料位于第二单元腔内;
(S7)、打开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第二进出料门;基于物料取出信息、使升降架由第一预设停靠位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使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单元腔的位置对应;
(S8)、输送单元将第二物料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
(S9)、升降架返回至第一预设停靠位;之后,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第二物料、并完成对第二物料的取出操作。
进一步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S51)、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送汽分管上的送汽控制阀、使蒸汽进入第一单元腔内;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出汽分管上的出汽控制阀;其中,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送汽分管上的送汽控制阀、使蒸汽进入第一单元腔内的步骤和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出汽分管上的出汽控制阀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S52)、基于物料加工信息,使送汽控制阀和出汽控制阀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均保持打开状态、并完成对第一物料的蒸加工、得到第二物料;
(S53)、升降架返回至第一预设停靠位;
其中,步骤(S53)与步骤(S51)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步骤(S53)与步骤(S52)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步骤(S6)中,若物料取出信息为第二物料暂不取出,则执行以下步骤:
(S600)、关闭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送汽控制阀;关闭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出汽控制阀,使第二单元腔内的第二物料进入保温模式;其中,关闭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送汽控制阀的步骤和关闭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出汽控制阀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步骤(S8)包括以下步骤:
(S81)、输送单元将第二物料输送至第二输送机构;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其中,输送单元将第二物料输送至第二输送机构的步骤和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S82)、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第二物料、使第二物料上的第二取料件与伸缩件上的第一取料件接触并配合完毕;
(S83)、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返回至第二预设停靠位、并拉动第二物料到达第一输送机构;
(S81)、使第一取料件与第二取料件分离。
进一步地,步骤(S81)中,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的步骤中,根据物料取出信息确定第一驱动件的启用数量和对应的伸缩件的启用数量。
进一步地,步骤(S5)之前,还包括步骤(S10),步骤(S10)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S101)、浮球阀检测炉本体内的液面高度,当液面高度低于第一液面值,则发出第一警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警示信号之后,使加热组件停止对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加热组件对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S102)、温度检测件检测炉本体内的炉内温度,当炉内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时,则发出第二警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二警示信号之后,使加热组件停止对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加热组件对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S103)、压力检测件检测炉本体内的炉内压力,当炉内压力高于第一压力值时,则发出第三警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三警示信号之后,使加热组件停止对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加热组件对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其中,步骤(S101)、步骤(S102)和步骤(S103)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任意互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蒸箱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蒸箱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箱本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箱本体的第一视角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箱本体的第二视角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的升降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7为图1实施例中驱动切换机构的放大图;
图8为图1实施例中驱动切换机构的第一视角图;
图9为图1实施例中驱动切换机构的第二视角图;
图10为图1实施例中物料取送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11为图1实施例中物料取送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机构的第一视角图;
图13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机构的第二视角图;
图14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机构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箱本体;101、单元腔;102、蒸笼;103、托盘;100、外箱;110、隔板;111、排液端口;120、输送单元;121、第一从动齿轮;130、进出料门;140、料门驱动器;151、送汽主管;1511、泄压阀;152、送汽分管;153、送汽控制阀;161、出汽主管;162、出汽分管;163、出汽控制阀;164、排液管;171、维修门;172、锁紧件;181、第一集液槽;182、第二集液槽;183、第三集液槽;190、控制柜;20、第一输送机构;210、第一输送带;220、第四驱动件;230、第一支架;231、第一导轨;30、第二输送机构;311、第二安装板;312、第二底座;321、第一转轴;322、第二转轴;323、输送滚筒;331、第一齿轮;332、第二齿轮;333、传动齿轮;334、传动转轴;335、传动轴承;340、导向板;350、第二从动齿轮;40、物料取送机构;410、第三安装板;411、第三导向孔;420、伸缩杆;430、第一驱动件;441、第一取料件;442、第二取料件;450、取料导向杆;50、驱动切换机构;510、切换安装架;511、第一滑槽;520、驱动齿轮;531、第二驱动件;532、中转齿轮;533、第一同步轮;534、第二同步轮;535、驱动同步带;540、第三驱动件;60、安装架;610、升降架;620、第四支架;631、升降驱动器;632、升降皮带;633、升降导轨;640、行走轮组件;70、蒸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称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15,给出的是实施例中的蒸箱装置,该蒸箱装置即可采用本申请中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蒸加工控制操作,以实现全自动化蒸加工操作,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物料加工信息;
(S2)、获取箱本体10在当前的第一储存信息(即当前蒸箱装置内的各单元腔内的储存情况,如各单元腔内是否有物料、物料处于何种处理状态等)、并确定出待使用的第一单元腔(即哪个单元腔为空的,可以送入物料进行蒸加工);
(S3)、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第一进出料门;使升降架610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使第一输送机构20与第一单元腔的位置对应;
(S4)、第一输送机构20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120、使第一物料位于第一单元腔内;之后,第一进出料门关闭;
(S5)、送汽分管152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朝第一单元腔内送汽;之后,基于物料加工信息使送汽分管152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保持送汽操作(如对第一物料蒸加工30分钟),完成对第一物料的蒸加工、并得到第二物料;升降架610返回至第一预设停靠位;
其中,步骤(S1)和步骤(S2)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也即可以先执行步骤(S1)后执行步骤(S2),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2)后执行步骤(S1),后面类似情况不在赘述)。
第一预设停靠位可以是升降架610处于最底端时的位置,此时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输送机构20进行对接的其他输送机构,以将外部的第一物料即待加工产品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20或将第一输送机构20输出的第二物料即加工成品输送至所需的地方。
该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蒸箱装置的全自动化蒸加工控制,使蒸加工操作实现智能化,无需人工操作,也解决了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卫生问题。
物料加工信息是指食物的蒸加工参数,如不同食物加工时的加工时间、加工温度等。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第一输送机构20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120、使第一物料位于第一单元腔内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1)、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一预设距离、使伸缩件的一端的第一取料件441与第一物料上的第二取料件442配合完毕(如电磁吸附控制式,进行吸附配合牢固,当后续脱离时,断电实现);
(S42)、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二预设距离、使伸缩件将第一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20推送至输送单元120;之后,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缩回至第二预设停靠位;
(S43)、输送单元120将第一物料输送至第一放置位置、使第一物料位于第一单元腔内。
进一步地,步骤(S42)中,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二预设距离、使伸缩件将第一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20推送至输送单元120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21)、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使伸缩件将第一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20推送至第二输送机构30;
(S422)、第一取料件441和第二取料件442分离;
(S423)、第二输送机构30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120。
进一步地,驱动齿轮520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啮合、以使输送单元120进行输送,驱动齿轮520与第二从动齿轮350啮合、以使第二输送机构30进行输送,步骤(S423)还包括:
(S4231)、驱动齿轮520与第二从动齿轮350啮合、使第二输送机构30将第一物料输送至第一切换位置;
(S4232)、第三驱动件540驱动切换安装架510相对升降架610朝输送单元120的方向移动、使驱动齿轮520与第二从动齿轮350脱离;
(S4233)、第三驱动件540驱动切换安装架510进一步移动、使驱动齿轮520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啮合、以使第二输送机构30上的第一物料移动至输送单元120。
进一步地,步骤(S5)之后,还包括:
(S6)、获取物料取出信息、并基于物料取出信息确定出待取的第二物料位于第二单元腔内;
(S7)、打开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第二进出料门;基于物料取出信息、使升降架610由第一预设停靠位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使第一输送机构20与第二单元腔的位置对应;
(S8)、输送单元120将第二物料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20;
(S9)、升降架610返回至第一预设停靠位;之后,第一输送机构20输送第二物料、并完成对第二物料的取出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物料取出信息可以包括取出的物料品种(如菠菜、青椒、土豆等)、物料所在的单元腔位置、所需取出的物料数量(如一个蒸笼的量、两个蒸笼的量)等等。
进一步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S51)、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送汽分管152上的送汽控制阀153、使蒸汽进入第一单元腔内;基于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出汽分管162上的出汽控制阀163;其中,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送汽分管152上的送汽控制阀153、使蒸汽进入第一单元腔内的步骤和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第一单元腔对应的出汽分管162上的出汽控制阀163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S52)、基于物料加工信息,使送汽控制阀153和出汽控制阀163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均保持打开状态、并完成对第一物料的蒸加工、得到第二物料;
(S53)、升降架610返回至第一预设停靠位;
其中,步骤(S53)与步骤(S51)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步骤(S53)与步骤(S52)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步骤(S6)中,若物料取出信息为第二物料暂不取出,则执行以下步骤:
(S600)、关闭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送汽控制阀153;关闭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出汽控制阀163,使第二单元腔内的第二物料进入保温模式;其中,关闭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送汽控制阀153的步骤和关闭与第二单元腔对应的出汽控制阀163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该种情况指暂不取出物料的情况,此时,控制器默认对对应的单元腔执行保温模式。
进一步地,步骤(S8)包括以下步骤:
(S81)、输送单元120将第二物料输送至第二输送机构30;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其中,输送单元120将第二物料输送至第二输送机构30的步骤和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S82)、第二输送机构30输送第二物料、使第二物料上的第二取料件442与伸缩件上的第一取料件441接触并配合完毕;
(S83)、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返回至第二预设停靠位、并拉动第二物料到达第一输送机构20;
(S81)、使第一取料件441与第二取料件442分离。
进一步地,步骤(S81)中,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的步骤中,根据物料取出信息确定第一驱动件430的启用数量和对应的伸缩件的启用数量。
进一步地,步骤(S5)之前,还包括步骤(S10),步骤(S10)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S101)、浮球阀检测炉本体内的液面高度,当液面高度低于第一液面值,则发出第一警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警示信号之后,使加热组件停止对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加热组件对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S102)、温度检测件检测炉本体内的炉内温度,当炉内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时,则发出第二警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二警示信号之后,使加热组件停止对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加热组件对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S103)、压力检测件检测炉本体内的炉内压力,当炉内压力高于第一压力值时,则发出第三警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三警示信号之后,使加热组件停止对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加热组件对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其中,步骤(S101)、步骤(S102)和步骤(S103)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任意互换。
步骤(S101)、步骤(S102)和步骤(S103)均是为了保证蒸炉70的正常运行,以在步骤(S5)进行送气执行就检测完毕,因此,步骤(S101)、步骤(S102)和步骤(S103)可以是只有其中一个,或其中任意两个,或三个都有,且无论是两个步骤还是三个步骤,均可以没有先后的执行顺序,只要有其中一个发现异常,即可发出警示信号报警处理。
以上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设置控制柜190及其内的控制器统一控制各驱动件等进行实现,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端与设在蒸箱装置上的无线传输组件进行通信控制,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提到的步骤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在满足执行需要及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可以调整不同步骤之间以及同一个步骤内的步骤执行顺序,本申请中标注步骤序号是为了引用说明和进一步限定的撰写方便需要,并非是对执行步骤的严格限定。
另外,以上的第一单元腔、第二单元腔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单元腔进行的区分命名,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同理,其也可以是同一个单元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悉,只要是基于相同的原理进行设置和控制,均属于与本技术方案等同的控制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应用于前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的蒸箱装置可以是:具体请参照图1至图15所示,一种蒸箱装置,包括蒸炉70;安装架60,安装架60设有升降架610;第一输送机构20,第一输送机构20设于升降架610;箱本体10,箱本体10设于安装架60,箱本体10内形成有工作腔,箱本体10内设有隔板110和输送单元120,隔板110设有至少一个、以将工作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单元腔101,输送单元120设有至少两个、并与单元腔101对应设置,输送单元120设于对应的单元腔101内,箱本体10还设有可开闭的进出料门130,进出料门130设有至少两个、并与单元腔101对应设置,箱本体10还设有送汽组件,送汽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送汽分管152,送汽分管152的一端与蒸炉70相通,送汽分管15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单元腔101相通;及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蒸炉70、升降架610、第一输送机构20、输送单元120、进出料门130和送汽分管152。
该蒸箱装置,控制器能够控制蒸炉70、升降架610、第一输送机构20、输送单元120、进出料门130和送汽分管152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操作,由于全自动化操作,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还保障了生产中的卫生安全。控制器控制蒸炉70对其内的液体如水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以提供箱本体10内所需的蒸汽;控制器控制升降架610在安装架60上进行升降移动,以使升降架610移动到需要送入物料或取出物料的单元腔101对应位置;控制器控制第一输送机构20和输送单元120以进行物料的送入物料或取出物料;控制器进出料门130自动打开或关闭,以进行物料的送入或取出;控制器还控制送汽分管152的送汽情况,以使蒸汽送入对应的单元腔101内。通过控制器的控制操作,实现全自动化的物料送入和取出,无需人工操作,蒸加工效率高;同时,全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接触,也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导致的卫生问题,从而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
箱本体10也即外箱100,外箱100内形成工作腔,外箱100可以是箱体结构,为整个蒸箱的主体,内部形成的工作腔,也即蒸加工的空间,隔板110将工作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单元腔101,以能够将需要不同蒸加工的食物放入不同的单元腔101内,进出料门130打开或关闭,以打开进行放入食物或关闭进行蒸加工操作;送汽分管152与对应的单元腔101相通,从而为各个单元腔101内均送入蒸汽,而可以设置如送汽控制阀153、以控制各个送汽分管152的通断,进而控制各个单元腔101内的蒸汽通断,也就能够根据不同单元腔101内的食物加工需要进行通断蒸汽,实现对不同加工需要的食物的不同加工操作。
具体实施时,若外箱100较大,可采用将外箱100分成几段进行组装拼接的方式加工。如可以将外箱100分成两段,上段箱体和下段箱体,上段箱体和下段箱体之间采用固定块或固定条进行固定封闭,不再赘述。请参照图2,外箱100的外壁还设有控制柜190,控制器设在控制柜190内,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操控器、触摸屏、显示屏等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线或无线传输组件,以远程控制。
安装架60上还设有第四支架620,第四支架620上设有升降驱动器631和升降皮带632,升降架610固定在升降皮带632上,升降驱动器631驱动升降皮带632进行升降,从而实现使升降架610进行升降的功能。第四支架620上还设有升降导轨633,以对升降架610的上下升降进行导向,使升降位置更加精准。第四支架620可以是龙门框架结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6至图8,第一输送机构20包括第一支架230、第四驱动件220及第一输送带210,第一支架230固定在升降架610上,第一输送带210安装在第一支架230上,并有第四驱动件220驱动进行输送,第四驱动件220可以是驱动电机等,不再赘述。
控制器可以是PLC控制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配置时可以选用能够对整个蒸箱装置的各部分组件进行集成控制的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图10和图11,蒸箱装置还包括物料取送机构40,物料取送机构40包括伸缩件、第一驱动件430、第一取料件441和第二取料件442,第一驱动件430设于升降架610、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驱动件430能够驱动伸缩件进行伸缩移动,第一取料件441设于伸缩件的一端,第二取料件442用于设在物料上、以与第一取料件441配合进行取送料,第一取料件441和第二取料件442配合后伸缩件伸缩、使物料在第一输送机构20和输送单元120之间移动。
当需要进入送料时,第一输送机构20上的物料在伸缩件的推动作用下由第一输送机构20上的位置推送到输送单元120上,以使输送单元120进一步输送到单元腔101内的预定位置;当需要取料时,输送单元120将单元腔101内已经加工好的物料输送至预定位置,伸缩件伸出、使第一取料件441和第二取料件442配合牢固,之后,伸缩件缩回,从而拉动物料到第一输送机构20上,此时,使第一取料件441和第二取料件442脱离松开,第一输送机构20将物料输送走,完成取料操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0和图11,物料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升降架610(具体为)的第三安装板410,第一驱动件430固设在第三安装板410上,第一驱动件430可以是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结构,第三安装板410与第一驱动件430对应设置、并设有至少一个。
第三安装板410可呈弯折设置,以便于安装和固定,第三安装板410上还设有第三导向孔411,伸缩件为伸缩杆420,伸缩杆420上还固定有取料导向杆450,取料导向杆450与第三导向孔411对应设置,以配合进行导向、并提升伸缩件的伸缩精度和刚度。另外,取料导向孔的半径大于取料导向杆450的半径。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取料件441可以是第一磁吸件,第二取料件442为配套的第二磁吸件,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磁吸件进行通断电。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配合,形成电磁吸附式结构,采用控制器对第一磁吸件的通断电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的吸附配合,当需要吸附配合时,通电;当需要解除吸附并放行时,断电。相比负压吸附式,电磁吸附的效率更高,避免因负压不足等导致的吸附力不够等问题,取送技术效果更佳;同时,电磁不受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相比夹具、机械手抓取及负压吸附式,优势更加明显。
控制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为配套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用现有的配套组件,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地,第一磁吸件为固定在伸缩件的一端的可通电磁铁,第二磁吸件为固定在物料上的磁吸铁片。
在使用过程中,如物料可以是放在蒸笼102内的待蒸加工的食物,而蒸笼102放在托盘103上,托盘103在第一输送机构20、第二输送机构30和输送单元120上进行输送,这种情况下,第二取料件442设在托盘103上。
请参照图10和图11,伸缩件呈间距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驱动件430设有至少两个、并与伸缩件对应设置,第一取料件441和第二取料件442对应设置。
图10中,第一驱动件430和伸缩件对应设有四个,在取送料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次性取送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物料,以提高取送料的效率。
输送单元120的输送方向和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不相同,如图10所示,输送单元120的输送方向可以和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呈直角,若需要一次性取出三个物料,则可以一次性伸出三个伸缩件,以同时拉动三个物料,并将物料拉至第一输送机构20上。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单元120和第一输送机构20之间应可以无障碍地使伸缩件可以将物料进行拉回或推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现有方式具体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6至图7、图12至图15,蒸箱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30,第二输送机构30设于升降架610、并能够与输送单元120对接进行物料的输送,第二输送机构30相对第一输送机构20设于靠近箱本体10的一侧。第二输送机构30与输送单元120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二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也就与第一输送机构20的方向不相同,如第二输送机构30和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呈垂直夹角设置,第二输送机构30可以与输送单元120进行物料的输送对接,相当于起到桥接输送的作用,因此,第二输送机构30设于第一输送机构20和输送单元120之间,也即,第二输送机构30设在相对第一输送机构20靠近箱本体10的一侧,当然,第一输送机构20和第二输送机构30均设在升降架610上,以随着升降架610的升降移动到对应的单元腔101位置,以与对应的输送单元120进行对接输送。如:当需要进入物料时,伸缩件将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20推送至第二输送机构30,第二输送机构30再将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120的端部位置,也即箱本体10的进出料门130的门口位置,此时,输送单元120启动时,即可将第二输送机构30上的物料进一步输送至单元腔101内的预设位置,因此,第二输送机构30起到桥接的作用;当需要取出物料时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2至图15,第二输送机构30包括第二安装板311和第二底座312,第二安装板311呈间距相对设有两个,第二底座312设有两个、并设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311的底部,第二输送机构30还包括第一转轴321、第二转轴322、第一齿轮331、第二齿轮332、传动齿轮333和传动转轴334,第一转轴321和第二转轴322呈间距设置、并均转动设于第二安装板311,第一齿轮331和第二齿轮332均与传动齿轮333啮合,第一齿轮331设于第一转轴321的一端,第二从动齿轮350设于第一转轴321的另一端;第二齿轮332设于第二转轴322,传动齿轮333设于传动转轴334,传动转轴334转动设于第二安装板311。
第一齿轮331的半径与第二齿轮332的半径相等。传动转轴334的半径小于第一转轴321的半径,第一转轴321和第二转轴322之间还设有输送滚筒323,输送滚筒323的半径与第一转轴321的半径相等,输送滚筒323套设于传动转轴334、并能够相对传动转轴334转动。
传动齿轮333的半径大于第一齿轮331或第二齿轮332的半径,传动转轴334上套设输送滚筒323,输送滚筒323并不随着传动转轴334转动,而是当物料在第一转轴321和第二转轴322之间移动时,物料与输送滚筒32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带动输送滚筒323转动,从而实现辅助物料输送的作用。
第二安装板311上还设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板340,导向板340设有两个、并设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311上,两个导向板340之间形成使物料导向移动的间距不再赘述。
当然,输送滚筒323和传动转轴334之间还设置传动轴承335,传动轴承335的外环固定于输送滚轮的内壁,传动轴承335的内环固定于传动转轴334的外壁。
第二安装板311和第二底座312均设有两个、并对应设置,第二输送机构30还包括第一转轴321、第二转轴322、传动转轴334、第一齿轮331、第二齿轮332和传动齿轮333,第一转轴321、第二转轴322、传动转轴334均呈可转动设置并支撑于第二安装板311;
请参照图6至图9,蒸箱装置还包括驱动切换机构50,驱动切换机构50包括驱动齿轮520、第二驱动件531、切换安装架510和第三驱动件540,驱动齿轮520可转动地设于切换安装架510,第二驱动件531设于切换安装架510、并用于使驱动齿轮520转动,切换安装架510与升降架610滑移配合,第三驱动件540设于升降架610、并用于驱动切换安装架510在升降架610上滑移,第二驱动件531和第三驱动件540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输送单元120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21,第二输送机构30设有第二从动齿轮350,驱动齿轮520在第一状态时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啮合,驱动齿轮520在第二状态时与第二从动齿轮350啮合。
当送入物料时,物料在伸缩件的推动作用下由第一输送机构20到达第二输送机构30上;之后,驱动齿轮520与第二从动齿轮350啮合、使第二输送机构30启动,以将物料在第二输送机构30上进一步朝输送单元120的方向输送;当输送到第二输送机构30的尽头位置时,第三驱动件540驱动切换安装架510滑移、以使切换安装架510朝输送单元120的方向移动,驱动齿轮520与第二从动齿轮350脱离,第二输送单元120停止输送,而驱动齿轮520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啮合,从而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21转动,以使第二输送单元120上的物料进入输送单元120,并由输送单元120进一步输送至单元腔101内的预设位置。
当取出物料时,升降架610移动到对应单元腔101位置,进出料门130打开,切换安装架510移动、使驱动齿轮520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啮合,从而使输送单元120进行输送;当物料由输送单元120输送到进出料门130的门口后,切换安装架510移动、使驱动齿轮520与第一从动齿轮121脱离,并使驱动齿轮520与第二从动齿轮350啮合,第二输送机构30启动、并进行输送;此时,由于输送单元120与第二输送机构30之间能够对接输送,位于输送单元120尽头的物料在第二输送机构30启动后进一步输送,当到达某个位置时,物料上的第二取料件442与已经伸出一定距离的伸缩件上的第一取料件441接触、并配合牢固;然后,由伸缩件拉动至第一输送机构20上,第一取料件441和第二取料件442脱离后在第一输送机构20上进行输送,从而完成对物料的取出动作,此时,第二输送机构30停止输送或继续输送下一个待取出的物料(该种情况下,需要切换安装架510进一步在输送单元120和第二输送机构30之间进行切换输送,不再进一步赘述)。
由于蒸箱装置的工作环境属于高温高湿环境,若采用皮带结构,不仅容易打滑,而且容易出现故障,寿命短。通过齿轮结构驱动,不仅可以防止打滑的问题,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9所示,左侧为输送单元120,输送单元120上设有能够带动其进行输送运转的第一从动齿轮121,右侧为第二输送机构30,第二输送机构30上设有能够带动其进行输送运转的第二从动齿轮350,驱动切换机构50设于输送单元120和第二输送机构30之间的下方。
请参照图7至图8,第一支架230设有第一导轨231,切换安装架510设有与第一导轨231配合的第一滑槽511,第三驱动件540固定在第一支架230上,第三驱动件540驱动切换安装架510伸缩移动时,第一导轨231和第一滑槽511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置相应的限位支撑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为精准控制切换安装架510相对第一支架230(第一支架230固定在升降架610上)的滑移距离,在切换安装架510和第一支架230上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配合设置,可以是配套的触发传感器、到位传感器等,不再赘述。
另外,具体安装时,可以将第一导轨231固定在第三驱动件540上,第三驱动件540可以是伸缩式驱动电机,也可以是配套的丝杠、螺母、导轨等以将转动驱动转换为伸缩移动,此时,切换安装架510相当于螺母,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7,驱动切换机构50还包括第一同步轮533、第二同步轮534、驱动同步带535和中转齿轮532,第一同步轮533由第二驱动件531驱动转动,第一同步轮533通过驱动同步带535带动第二同步轮534转动,第二同步轮534与中转齿轮532同轴传动并转动,而中转齿轮532与驱动齿轮520啮合,从而实现第二驱动件531驱动该驱动齿轮520转动的技术效果,驱动齿轮520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和第二从动齿轮350的一轮切换驱动配合中,驱动齿轮520的转向不变,保证输送单元120与第二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一致,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中转齿轮532的半径小于驱动齿轮520的半径。请参照图9,中转齿轮532和驱动齿轮520的轴心安装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安装后,中转齿轮532的上端平面始终低于驱动齿轮520的上端平面,当切换安装架510移动时,能够保证中转齿轮532始终与第二从动齿轮350不接触或啮合。
该工作过程,通过一个驱动齿轮520在不同时期分别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21和第二从动齿轮350转动,从而实现一个动力源能够满足两个机构运转的功能,相比传统设置两个动力源的方式,不仅降低结构占用空间,也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在第一输送机构20和第二输送机构30均朝同一个方向输送物料时,驱动齿轮520的转向不变,也即:驱动齿轮520在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和第二从动齿轮350啮合时,驱动齿轮520的转向不变,保证了在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和第二从动齿轮350啮合后,第一从动齿轮121和第二从动齿轮350的转向相同。
如:当驱动齿轮520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啮合时,第一输送机构20上的物料朝第二输送机构30输送,之后,驱动齿轮520与第二从动齿轮350啮合,此时,第二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一致,使物料进入第二输送机构30上进一步输送;当然,驱动齿轮520可以设置正转和反转,如正转时,物料实现从第一输送机构20输送到第二输送机构30;反转时,物料实现从第二输送机构30输送到第一输送机构20,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和图5,送汽组件还包括送汽主管151和至少两个送汽控制阀153,送汽主管151的一端与蒸炉70相通,送汽分管152的一端与送汽主管151相通,送汽控制阀153用于控制送汽分管152的通断。送汽控制阀153与送汽分管152对应设置,以通过送汽控制阀153控制送汽分管152的通断情况,以根据不同单元腔101内的物料的蒸加工要求进行通断汽操作,不再赘述。进一步地,送汽控制阀153为电磁阀,以控制送入单元腔101内的蒸汽量;出汽控制阀163为单向阀,以避免蒸汽或水汽回流。另外,送汽主管151的一端用于与蒸炉70的送汽端口对接,送汽主管151的另一端还设有泄压阀1511。
如图4和图5所示,送汽主管151呈纵向设置,其下端与蒸炉70的送汽端口对接连接,从而能够接收蒸炉70产生的蒸汽,而其上端设有泄压阀1511,当蒸汽的气压超过预设值(如安全值或蒸煮加工的设定最高值)时,泄压阀1511打开,从而保证正常的蒸煮加工需要。
更进一步地,泄压阀1511的对应位置还可以设置过滤网,以避免外界杂物在周围环绕,长期使用后造成堵塞的情况,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和图5,箱本体10还设有出汽组件,出汽组件包括出汽主管161和出汽分管162,出汽分管162设有至少两个、并与单元腔101对应设置,出汽分管162的一端与出汽主管161相通,出汽分管162的另一端与单元腔101相通;出汽组件还包括出汽控制阀163,出汽控制阀163设有至少两个、并与出汽分管162对应设置,出汽控制阀163用于控制出汽分管162的通断。
出汽主管161和出汽分管162的设置,用于使蒸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蒸汽和冷凝水能够及时排出,出汽控制阀163控制出汽分管162的通断。当送汽控制阀153关闭且出汽控制阀163也同时关闭时,则蒸汽被封禁在对应的单元腔101内,单元腔101内的物料进入保温模式,不仅能够在蒸汽出现缺失或出现故障无法供应蒸汽时进行保温,而且也最大化的降低了蒸汽热能朝外界的扩散。另外,由于送汽控制阀153和出汽控制阀163均与单元腔101对应设置,因此,可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单元腔101内的加工情况,如部分单元腔101处于保温模式,部分单元腔101处理蒸加工模式,部分单元腔101还可以同时与升降架610等配合进行入料或取料操作。
请参照图3至图5,进出料门130与箱本体10转动连接,箱本体10还设有料门驱动器140,料门驱动器140设有至少两个、并与进出料门130对应设置,料门驱动器140用于驱动进出料门130进行打开或关闭。
进出料门130能够相对箱本体10进行转动,料门驱动器140为可伸缩结构,料门驱动器140的两端分别与进出料门130和箱本体10(或外箱100的外壁或内壁)转动连接。当料门驱动器140进行伸出操作时,进出料门130在推动作用下打开;当料门驱动器140进行收缩操作时,进出料门130在拉动作用下关闭。当然,一个进出料门130可以对应两个料门驱动器140,以更好的驱动进出料门130进行打开或关闭,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至图5,箱本体10还设有可拆卸的维修门171,维修门171与进出料门130分别设在外箱100的相对两侧。由于物料如食物在蒸加工的过程中,容易随着蒸汽等产生食物残渣遗留在单元腔101内,清理不便,且长期使用后也容易产生故障,因此,设置该维修门171,把维修门171打开,即可直接进行维修或清理,非常方便。维修门171也是外箱100或箱本体10的门,打开维修门171后,可以进入单元腔101进行清理,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箱本体10还设有用于锁定维修门171的锁紧件172。锁紧件172是可以将维修门171锁定在外箱100、并在需要打开维修门171时可以解除锁定的结构,如锁紧把手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用设置,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隔板110的两端呈一高一低设置、以倾斜设置,隔板110的较低一侧设有排液端口111,箱本体10还设有排液管164,排液管164的一端与排液端口111对接。隔板110倾斜设置,使单元腔101内的冷凝水等可以留到低处,从而通过排液管164排出。
当然,排液管164可以用于隔板110一一对应设置,以分别将不同单元腔101内的冷凝水排出;另外,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排液管164可以只设置一个,排液管164与最下端的隔板110上的排液端口111对接,该隔板110上部的几个单元腔101内的冷凝水均可通过对应的排液端口111流入下一个单元腔101,并最终汇聚至最下端的隔板110对应的单元腔101内,从而通过配液管排出,不再赘述。
当然,具体地,出汽主管161的一端与集液槽的所在位置对应设置,排液管164的另一端与出汽主管161相通,以将冷凝水等通过出汽主管161排出。请参照图3至图5,箱本体10还设有集液槽,集液槽用于排液管164的排液。进一步地,集液槽设有至少一个,在不同位置均设置集液槽,满足不同部位的排液或排汽需要。具体地,集液槽设有三个,分别为第一集液槽181、第二集液槽182和第三集液槽183。第一集液槽181设在外箱100的下侧,以使出汽主管161的下端能够将冷凝水等排出至第一集液槽181内;第二集液槽182设在外箱100的顶端,出汽主管161的上端设置弯折后将排汽端口朝向第二集液槽182的位置设置,使得出汽主管161的排汽排向第二集液槽182,当冷凝为水体后,可以直接置于第二集液槽182内,避免影响其他部件的工作;第三集液槽183设在进出料门130所在位置的正下方,由于进出料门130在打开关闭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蒸汽并冷凝为水滴,因此,在进出料门130对应位置的正下方设置第三集液槽183,承接该部分水滴。
请参照图4,第一集液槽181设在外箱100下部的支撑架的前方,第二集液槽182设在外箱100的顶部,第三集液槽183设在对应于进出料门130所在位置的支撑架上,并位于外箱100的底端所在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具体的放置位置,以减少蒸煮过程中冷凝水对外箱100的影响,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至图5,蒸炉70包括设于安装架60的炉本体及用于对炉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炉本体内形成有炉内腔,送汽分管152与炉内腔相通。
安装架60为架体结构,起到安装和支撑整个蒸箱装置的各部件的作用,安装架60的底部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便于行走移动的行走轮组件640,行走轮组件640可以设置多个,每个行走轮组件640均包括固定在安装架60的底部的轮架和转动设于该轮架的行走轮,还可以在安装架60的底部设置支承脚等,不再赘述。蒸炉70可以设于安装架60、并位于箱本体10的下部,蒸炉70的炉内腔内可以加入水等进行加热,以通过送汽主管151朝上侧的单元腔101内提供蒸汽。加热组件可以是能够对炉本体进行加热烧水的结构,其可以设在炉本体的炉内腔内,也可以是设在炉本体的外部,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炉本体内还设有浮球阀、温度检测件和压力检测件,浮球阀、温度检测件和压力检测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浮球阀用于检查炉内腔内的水位,以防止干烧发生意外;温度检测件和压力检测件分别用于检测炉内腔内的温度和压力,以根据预设要求控制蒸汽的产生速度和温度等加工参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物料加工信息;
(S2)、获取箱本体在当前的第一储存信息、并确定出待使用的第一单元腔;
(S3)、打开与所述第一单元腔对应的第一进出料门;使升降架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使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单元腔的位置对应;
(S4)、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使所述第一物料位于所述第一单元腔内;之后,所述第一进出料门关闭;
(S5)、送汽分管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朝所述第一单元腔内送汽;之后,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使所述送汽分管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保持送汽操作,完成对所述第一物料的蒸加工、并得到第二物料;所述升降架返回至第一预设停靠位;
其中,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将第一物料输送至输送单元、使所述第一物料位于所述第一单元腔内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1)、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一预设距离、使所述伸缩件的一端的第一取料件与所述第一物料上的第二取料件配合完毕;
(S42)、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伸出第二预设距离、使所述伸缩件将所述第一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推送至所述输送单元;之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缩回至第二预设停靠位;
(S43)、所述输送单元将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至第一放置位置、使所述第一物料位于所述第一单元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伸出第二预设距离、使所述伸缩件将所述第一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推送至所述输送单元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21)、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使所述伸缩件将所述第一物料由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推送至第二输送机构;
(S422)、所述第一取料件和所述第二取料件分离;
(S423)、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将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至所述输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以使所述输送单元进行输送,所述驱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以使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进行输送,所述步骤(S423)还包括:
(S4231)、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使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将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至第一切换位置;
(S4232)、第三驱动件驱动切换安装架相对所述升降架朝所述输送单元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脱离;
(S4233)、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切换安装架进一步移动、使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以使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的所述第一物料移动至所述输送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
(S6)、获取物料取出信息、并基于所述物料取出信息确定出待取的第二物料位于第二单元腔内;
(S7)、打开与所述第二单元腔对应的第二进出料门;基于所述物料取出信息、使所述升降架由所述第一预设停靠位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单元腔的位置对应;
(S8)、所述输送单元将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机构;
(S9)、所述升降架返回至所述第一预设停靠位;之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所述第二物料、并完成对所述第二物料的取出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S51)、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所述第一单元腔对应的送汽分管上的送汽控制阀、使蒸汽进入所述第一单元腔内;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所述第一单元腔对应的出汽分管上的出汽控制阀;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所述第一单元腔对应的送汽分管上的送汽控制阀、使蒸汽进入所述第一单元腔内的步骤和所述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打开与所述第一单元腔对应的出汽分管上的出汽控制阀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S52)、基于所述物料加工信息,使所述送汽控制阀和所述出汽控制阀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均保持打开状态、并完成对所述第一物料的蒸加工、得到所述第二物料;
(S53)、所述升降架返回至所述第一预设停靠位;
其中,所述步骤(S53)与所述步骤(S51)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所述步骤(S53)与所述步骤(S52)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若所述物料取出信息为所述第二物料暂不取出,则执行以下步骤:
(S600)、关闭与所述第二单元腔对应的所述送汽控制阀;关闭与所述第二单元腔对应的所述出汽控制阀,使所述第二单元腔内的所述第二物料进入保温模式;其中,所述关闭与所述第二单元腔对应的所述送汽控制阀的步骤和所述关闭与所述第二单元腔对应的所述出汽控制阀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包括以下步骤:
(S81)、所述输送单元将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将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步骤和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
(S82)、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送所述第二物料、使所述第二物料上的第二取料件与所述伸缩件上的第一取料件接触并配合完毕;
(S83)、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返回至第二预设停靠位、并拉动所述第二物料到达所述第一输送机构;
(S81)、使所述第一取料件与所述第二取料件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1)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伸出第三预设距离的步骤中,根据所述物料取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启用数量和对应的所述伸缩件的启用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步骤(S10),所述步骤(S10)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S101)、浮球阀检测炉本体内的液面高度,当所述液面高度低于第一液面值,则发出第一警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警示信号之后,使加热组件停止对所述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S102)、温度检测件检测所述炉本体内的炉内温度,当所述炉内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时,则发出第二警示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二警示信号之后,使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对所述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S103)、压力检测件检测所述炉本体内的炉内压力,当所述炉内压力高于第一压力值时,则发出第三警示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三警示信号之后,使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对所述炉本体进行加热;否则,保持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炉本体的加热操作;
其中,所述步骤(S101)、所述步骤(S102)和所述步骤(S103)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任意互换。
CN201910714339.0A 2019-08-03 2019-08-03 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623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4339.0A CN110623531B (zh) 2019-08-03 2019-08-03 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4339.0A CN110623531B (zh) 2019-08-03 2019-08-03 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3531A true CN110623531A (zh) 2019-12-31
CN110623531B CN110623531B (zh) 2021-08-24

Family

ID=68969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4339.0A Active CN110623531B (zh) 2019-08-03 2019-08-03 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35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1128A (zh) * 2020-02-24 2020-06-16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蒸箱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5477A2 (en) * 1990-05-04 1991-11-06 Restaurant Technology , Inc. Food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0903995A1 (en) * 1996-06-06 1999-03-31 Garland Commercial Industries, Inc. Two-surfaced grill with computer controlled two-stage upper platen positioning mechanism
CN104083073A (zh) * 2014-04-18 2014-10-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双用蒸箱及其工作控制方法
CN105163516A (zh) * 2015-08-04 2015-12-16 浙江嘉联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结构的电梯电路板的加工设备
CN105249808A (zh) * 2015-10-30 2016-01-20 许春雁 全自动蒸箱
CN105994468A (zh) * 2016-07-21 2016-10-12 青岛海科佳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醒蒸一体机
CN207390187U (zh) * 2017-11-09 2018-05-22 广州欧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下盘传送机
CN208495005U (zh) * 2018-03-28 2019-02-15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分拣送料装置
CN109625739A (zh) * 2018-12-31 2019-04-16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罐收送装置及agv运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7574A (zh) * 2015-10-10 2015-12-23 浙江甬源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快速蒸笼
CN105341045A (zh) * 2015-11-27 2016-02-24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醒蒸一体机及控制方法
CN207084686U (zh) * 2016-06-06 2018-03-13 贵州百佳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三门蒸柜
CN108091050A (zh) * 2018-01-05 2018-05-29 希斯高宝高科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自动贩售机
CN108313741A (zh) * 2018-04-09 2018-07-24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盘体分离机构及供料装置
CN108861284A (zh) * 2018-05-17 2018-11-23 常州凌风超智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快递柜存取货方法
CN109058960A (zh) * 2018-08-20 2018-12-21 东莞市舜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常压条件下产生过热蒸汽的方法
CN109170501A (zh) * 2018-10-24 2019-01-11 汪欢 自动化食物加工系统
CN109782665B (zh) * 2019-01-17 2021-09-07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系统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5477A2 (en) * 1990-05-04 1991-11-06 Restaurant Technology , Inc. Food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0903995A1 (en) * 1996-06-06 1999-03-31 Garland Commercial Industries, Inc. Two-surfaced grill with computer controlled two-stage upper platen positioning mechanism
CN104083073A (zh) * 2014-04-18 2014-10-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双用蒸箱及其工作控制方法
CN105163516A (zh) * 2015-08-04 2015-12-16 浙江嘉联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结构的电梯电路板的加工设备
CN105249808A (zh) * 2015-10-30 2016-01-20 许春雁 全自动蒸箱
CN105994468A (zh) * 2016-07-21 2016-10-12 青岛海科佳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醒蒸一体机
CN207390187U (zh) * 2017-11-09 2018-05-22 广州欧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下盘传送机
CN208495005U (zh) * 2018-03-28 2019-02-15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分拣送料装置
CN109625739A (zh) * 2018-12-31 2019-04-16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罐收送装置及agv运载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曲: "汽车电磁兼容检测天线调整装置开环控制系统原理设计", 《装备制造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1128A (zh) * 2020-02-24 2020-06-16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蒸箱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3531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2139B (zh) 智能厨房全自动烹调设备
KR101978081B1 (ko) 지능형 음식물 조리기
CN106388573B (zh) 全自动智能多锅位烹饪方法
CN104856556B (zh) 大型智能小锅连续炒菜机设备
CN110623531B (zh) 用于蒸箱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5433285U (zh) 自动烹饪系统
CN205582098U (zh) 智能全自动售饭机
CN210930854U (zh) 蒸箱装置
CN105844797A (zh) 智能全自动售饭机
CN205026752U (zh) 微波加热装置
CN108091067A (zh) 一种无人面包售货机
CN109685977B (zh) 一种微波加热自动售货机
CN110477741A (zh) 蒸箱装置
CN109105413B (zh) 一种智能化蛋挞烘烤装置
CN108158414B (zh) 物料输送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5135495A (zh) 微波加热装置
CN108922053A (zh) 自动煮面食售卖机
CN111317359B (zh) 一种转轴组件及应用其的煮制设备
CN110009815B (zh) 一种具有侧进食物功能的安全微波炉一体机
CN211795886U (zh) 可智能控制的蒸柜
CN211130661U (zh) 制餐系统、烹饪装置及倒料机构
CN211426498U (zh) 一种全自动混凝土干燥试验箱
CN212213590U (zh) 智能烹饪设备
CN111084547A (zh) 可智能控制的蒸柜
CN210000980U (zh) 烹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