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4612A -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4612A
CN110614612A CN201910489073.4A CN201910489073A CN110614612A CN 110614612 A CN110614612 A CN 110614612A CN 201910489073 A CN201910489073 A CN 201910489073A CN 110614612 A CN110614612 A CN 110614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dust
power tool
housing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90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4612B (zh
Inventor
古泽正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163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5890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163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984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14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4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4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4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46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by su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4Handles; Handle mountings
    • B25D17/043Handles resiliently mounted relative to the hammer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7/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mponent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47/3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hips out of the holes made; Chip- breaking arrangements attached to the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71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dust collectors for han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 B23Q11/12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for cooling only
    • B23Q11/12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for cooling only for cooling motor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2Percussive tool b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51/00Details of 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2251/68Drills with provision for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70/00Details of turning,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processes or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2270/30Chip guiding or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03Crossed drill and mot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2211/068Crank-actuated impulse-driv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有效利用集尘装置的排气。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S)包括:锤钻(1),其供吸尘钻头(70)装配;集尘装置(40),其装配于锤钻(1),并且具备:吸入部(导入口(66))、集尘用马达(52)、通过集尘用马达(52)的驱动而旋转并使导入口(66)产生吸引力的集尘用风扇(54)、积存从导入口(66)吸入的粉尘的集尘部(集尘箱(43));以及排气流路(排气流路(60))以及筒状流路(38)),其分别形成在锤钻(1)和集尘装置(40),并且将已经过集尘箱(43)的排气导向锤钻(1)的高温部(输出部(3))。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在使用锤钻等电动工具时产生的粉尘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锤钻等电动工具对混凝土、石材等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使用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动工具用集尘装置,以不使从被加工材料产生的粉尘飞散。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在装配于锤钻的主体部内设置有集尘马达及风扇、过滤器,使从主体部向前方突出的喷嘴(吸入部)贯通钻头,并利用由风扇的旋转产生的吸引力将粉尘从喷嘴吸入并收集到主体部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06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电动工具用集尘装置中,通过风扇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在经过过滤器之后,便向主体部外排出。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集尘后的排气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包括:
电动工具,其供钻头装配;
集尘装置,其装配于电动工具,并且具备:吸入部、集尘用马达、集尘用风扇、以及集尘部,其中,该集尘用风扇通过集尘用马达的驱动而旋转并使吸入部产生吸引力,该集尘部积存从吸入部吸入的粉尘;以及
排气流路,其分别形成在电动工具和集尘装置,并且将已经过集尘部的排气导向电动工具的规定的高温部。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各排气流路是通过将集尘装置装配到电动工具而相互连通的。
另外,优选为,电动工具侧的排气流路被兼用为冷却风的流路,该冷却风是通过设置在电动工具内的风扇的旋转产生的。
另外,优选为,电动工具是具备输出部的锤钻,该输出部包括击打机构,高温部是输出部。
另外,优选为,电动工具是具备马达容纳部的锤钻,该马达容纳部以将输出轴朝向上方的方式容纳马达,集尘装置装配在马达容纳部的前方。
另外,优选为,集尘装置装配在马达容纳部的下方。
另外,优选为,电动工具是外壳通过防振部被分割为防振侧和非防振侧的锤钻,锤钻侧的排气流路形成在防振侧的外壳与非防振侧的外壳之间的空间。
另外,优选为,集尘装置装配在防振侧的外壳。
另外,优选为,电动工具侧的排气流路为筒状。
另外,优选为,电动工具侧的排气流路形成在内侧外壳与外侧外壳之间,其中,该内侧外壳保持供钻头插入的工具保持座,该外侧外壳覆盖该内侧外壳的外侧。
另外,优选为,通过从电动工具的下方朝向上方滑动来装配集尘装置。
另外,优选为,集尘装置侧的排气流路形成为朝向上方地向集尘装置的壳体突出,在外侧外壳的下表面形成有排气导入口,该排气导入口与电动工具侧的排气流路连通,并且在集尘装置的装配状态下供集尘装置侧的排气流路插入。
另外,优选为,集尘部是相对于集尘装置能够拆装的集尘箱。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电动工具和集尘装置分别设置有:将已经过集尘部的排气导向电动工具的高温部的排气流路,能够将集尘后的排气有效利用于高温部的冷却,实现电动工具的长寿命化。
尤其是,若通过将集尘装置装配到电动工具而使各排气流路相互连通,则能够可靠地进行排气流路彼此的连接。
另外,若将电动工具侧的排气流路兼用为:通过设置在电动工具内的风扇的旋转而产生的冷却风的流路,则马达的冷却风也能够利用于高温部的冷却。
另外,若使要冷却的高温部为锤钻的输出部,则能够有效冷却容易变成高温的输出部。
另外,若将集尘装置装配在以将输出轴朝向上方的方式容纳马达的马达容纳部的前方,则能够利用马达容纳部的前方的空间来装配集尘装置。
另外,若将集尘装置装配在马达容纳部的下方,则会抑制朝向前方的突出部分而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化。
另外,若在电动工具中通过防振部将外壳分割为防振侧和非防振侧,并且将电动工具侧的排气流路形成在防振侧的外壳与非防振侧的外壳之间的空间,则能利用被分割的外壳来容易得到排气流路。
另外,若将集尘装置装配在防振侧的外壳,则能得到更高的防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以及锤钻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示出锤钻中的防振部的作用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4是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以及锤钻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5(A)是图4的B-B线剖视图,图5(B)是图4的C-C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锤钻;2…内侧外壳;2a…桶部;3…输出部;4…马达外壳;5…马达;6…输出轴;7…外侧外壳;7a…排气导入口;7b…本机侧排气口;8…把手外壳;12…电池装配部;14…控制器;15A、15B…防振部;23…工具保持座;35…击打件;36…冲击螺栓;37…操作套筒;37a…卡盘部件;40、40A…集尘装置;41…壳体;42…结合部;43…集尘箱;52…集尘用马达;54、94…集尘用风扇;60…排气流路;65·过滤器;66…导入口;70…吸尘钻头;71…钻头主体;72…软管安装部;76…吸尘路;77…吸入口;80…筒状部;81…柔性软管;90…前外壳;R…集尘路径;S…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在锤钻1装配集尘装置40以及吸尘钻头70而形成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S的例子的中央纵剖视图。
首先,锤钻1具有:内侧外壳2,其容纳输出部3;马达外壳4,其结合在内侧外壳2的下方,并且容纳将输出轴6朝向上方的马达5;外侧外壳7,其覆盖内侧外壳2的外侧;以及把手外壳8,其从外侧外壳7的后方设置到马达外壳4的下方。
把手外壳8具备:把手部9,其具备开关10和开关杠杆11,并且在外侧外壳7的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电池装配部12,其绕到马达外壳4的下侧,并且在下部装配成为电源的前后2个电池组13、13。在电池装配部12内且电池组13的上侧,在前后方向上容纳有:具有控制电路基板的控制器14。
这里的外侧外壳7以相对于内侧外壳2以及马达外壳4能够向前后相对移动的方式设置,把手外壳8的把手部9的上端与外侧外壳7的后表面上部结合,电池装配部12相对于马达外壳4的下部以能够向前后相对移动的方式卡合。
并且,在内侧外壳2与外侧外壳7之间、以及马达外壳4与把手外壳8之间,设置有防振部15A、15B。防振部15A在外侧外壳7内由前后的凸台16、16和螺旋弹簧17A形成,其中,前后的凸台16、16在内侧外壳2的后表面与外侧外壳7的后部内表面之间分别对置而设置,螺旋弹簧17A跨两个凸台16、16而外装于两个凸台16、16上。防振部15B在把手外壳8的电池装配部12内由突出片18和螺旋弹簧17B形成,其中,突出片18在马达外壳4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向电池装配部12内突出,螺旋弹簧17B在突出片18与承受肋部19之间沿前后方向设置,该承受肋部19在突出片18的后方立设在电池装配部12内。
因而,外侧外壳7以及把手外壳8成为如下的防振外壳,即,在常态下通过螺旋弹簧17A、17B的施力,将电池装配部12的前部上端向与突出片18的基端抵接的图1的后退位置弹性施力,并且能够抵抗螺旋弹簧17A、17B的施力而相对于内侧外壳2以及马达外壳4向前后相对移动。
如图2所示,在电池装配部12的前部且左右的侧面,分别凹设有上下方向的引导槽20、20,在电池装配部12的前侧下部且左右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在上表面形成了卡止孔22的凹部21。
另一方面,输出部3具有:保持在内侧外壳2的前侧的筒状的桶部2a、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工具保持座23。在工具保持座23的下方,马达5的输出轴6向内侧外壳2内突出,中间轴24和曲柄轴25分别在该输出轴6的前侧和后侧在上下方向上得到支撑,设置在各轴的齿轮26、26与设置在输出轴6的上端的小齿轮啮合。在中间轴24上,设置在上端的锥齿轮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装到工具保持座23的锥齿轮27啮合。该锥齿轮27是通过在工具保持座23的外周花键联接的切换套筒28后退并与之卡合而将中间轴24的旋转传递到工具保持座23的齿轮,该切换套筒28的前后位置能够利用设置在外侧外壳7的上表面的切换旋钮29来进行切换操作。
另外,在工具保持座23的后部,气缸30得到保持并且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容纳有活塞31,活塞31和在活塞31的后方设置在曲柄轴25的偏心销32经由连结杆33连结。在气缸30内且活塞31的前方,隔着空气室34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容纳有击打件(striker)35,在击打件35的前方且工具保持座23内,设置有:供插入的钻头抵接的冲击螺栓36。在工具保持座23的前端设置有:作为用于对钻头进行拆装操作的操作部件的操作套筒37。在该操作套筒37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与设置在钻头的后述的防脱凹部74经由工具保持座23卡合的卡盘部件37a、37a,通过操作套筒37向前后的滑动操作,卡盘部件37a在径向上的移动被锁定/解锁,由此能够拆装钻头。
在该锤钻1中,若输出轴6旋转,则曲柄轴25会一直旋转而使活塞31前后移动,因此连动的击打件35对冲击螺栓36进行击打。因而,若通过切换旋钮29的操作,将切换套筒28切换到后退位置,则成为工具保持座23通过锥齿轮27旋转的锤钻模式,若将切换套筒28切换到前进位置,则成为工具保持座23不旋转而仅进行击打的锤模式。
并且,集尘装置40具有箱状的壳体41,在锤钻1的马达外壳4以及把手外壳8的前侧,壳体41装配于电池装配部12。在设置于壳体41的下侧的结合部42,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有作为集尘部的集尘箱43。
在壳体41的后部,形成有:沿着电池装配部12的前表面向下方延伸的后壁部44,在后壁部44的下端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朝向后方突设有:与电池装配部12的凹部21嵌合的凸部45。在该凸部45的后表面,使朝向前方的钩部47在上端突出的钩板46被左右方向的销48以能够向前后摆动的方式支撑。在凸部45内设置有:将钩板46的下端向后方按压的螺旋弹簧49,从而将钩板46向上端与凸部45的背面抵接的前侧的摆动位置施力。
另外,如图2所示,在后壁部44的左右设置的一对侧板50、50比后壁部44向后方突出,覆盖电池装配部12的两个侧面,在各侧板50的后端形成有:与设置在电池装配部12的左右的引导槽20、20卡合的卡合片51、51。
这里,若使卡合片51、51卡合于引导槽20、20并将壳体41向下方滑动,则凸部45从下方嵌合到凹部21,从而钩板46的钩部47能够卡止于卡止孔22。
而且,在壳体41内,以将输出轴53朝向前方的方式容纳有集尘用马达52,在输出轴53的前端设置有集尘用风扇54。在壳体41内划分形成有:容纳集尘用风扇54的风扇容纳室55,在壳体41的侧面形成有:与风扇容纳室55连通的装置侧排气口56、56…。
在壳体41的下板57形成有:与风扇容纳室55的吸入侧连通的连通口58,在上板59朝向上方突出形成有:与风扇容纳室55的吹出侧连通的筒状的排气流路60。
在锤钻1的外侧外壳7中的桶部2a的下方形成有:在集尘装置40的装配状态下供排气流路60插入的排气导入口7a,在排气导入口7a的前方且外侧外壳7的下表面形成有本机侧排气口7b,从而从排气流路60吹出的空气能够通过桶部2a与外侧外壳7之间的筒状流路38。
另外,在壳体41内的上部前端设置有:使用LED的灯61,灯61在装配于锤钻1的状态下,能够照射装配在工具保持座23的钻头的前方。
在壳体41的后壁部44与把手外壳8的电池装配部12之间设置有:在壳体41的装配状态下相互电连接的未图示的端子,通过这些端子彼此的电连接,使得集尘用马达52以及灯61的电源通过控制器14从电池组13得到。这里,将开关10的接通动作作为契机,驱动集尘用马达52而点亮灯61。
集尘箱43为从前方装配于结合部42的箱状体,通过使设置于后部下端的卡止轴62与设置在后壁部44的前表面下端的承受凹部63卡合,并且使设置在上端内表面的未图示的卡止部与壳体41的下表面卡合,集尘箱43以能够相对于结合部42拆装的方式装配于结合部42。在集尘箱43内设置有:在装配状态下位于连通口58的下侧的过滤器容纳部64,在过滤器容纳部64设置有:以前后方向为折线折叠在左右方向的纸制的过滤器65,并且将连通口58与集尘箱43内分隔开。在集尘箱43的上部前表面,朝向前方突设有筒状的导入口66。
这样,在集尘装置40内形成:从导入口66吸入的空气进到集尘箱43内、经过过滤器65而从连通口58到达至风扇容纳室55的集尘路径R。
并且,装配于锤钻1的吸尘钻头70被构成为具备:金属制的钻头主体71,其在前端具备切削刃;以及树脂制的软管安装部72,其装配于钻头主体71。在形成于钻头主体71的后端的杆部73的后端,用于插入装配于锤钻1的工具保持座23的一对防脱凹部74、74、以及相位不同的一对止转槽75、75分别形成在轴向上。
在钻头主体71的轴心,形成有吸尘路76。吸尘路76的前端被分支成两条路而使一对吸入口77、77在钻头主体71的前端面开口。吸尘路76的后端在软管安装部72的装配位置处向半径方向弯折而使出口78在钻头主体71的周面上开口。
软管安装部72由外装部79和筒状部80构成,其中,该外装部79为筒状,并且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外装到钻头主体71,该筒状部80与外装部79连设并向钻头主体71的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并且前端开口。外装部79与筒状部80连通,并且使出口78在筒状部80内开放。
在该筒状部80与集尘装置40的导入口66之间,插入连接有柔性软管81,能够利用筒状部80来产生导入口66处的吸引力。该柔性软管81具有比筒状部80与导入口66之间的直线距离更长的尺寸,在下方具有一些挠曲。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S中,当在锤钻1装配集尘装置40时,在壳体41位于锤钻1的电池装配部12的前方的状态下,将侧板50、50的卡合片51、51以从下方卡合到电池装配部12的引导槽20、20的方式,使任意一方向上下方向滑动。这样一来,电池装配部12嵌合并结合到侧板50、50之间,钩板46的钩部47卡止到卡止孔22而完成装配。此时,壳体41的排气流路60插入到外侧外壳7的排气导入口7a,而使风扇容纳室55与筒状流路38连通。另外,在装配状态下,壳体41的前表面位于比设置在操作套筒37的内侧的卡盘部件37a靠后方处。
并且,在将装配于工具保持座23的吸尘钻头70的钻头主体71的前端抵接在被加工材料的被加工面的状态下,若对锤钻1的开关杠杆11进行按压操作而使开关10接通,则马达5驱动,从而输出轴6旋转,使得中间轴24以及曲柄轴25旋转。这里,不管如上所述选择锤钻模式和锤模式中的哪一方,活塞31都会一直进行往复移动,所以通过连动的击打件35,并经由冲击螺栓36对钻头主体71进行击打。
另外,通过来自控制器14的供电,还驱动壳体41内的集尘用马达52,从而集尘用风扇54旋转,所以集尘路径R成为负压,而在柔性软管81产生吸引力。因而,在吸尘钻头70中,经由软管安装部72以及吸尘路76从吸入口77吸引外气。被吸引的外气经过吸尘路76以及软管安装部72,并且经由柔性软管81而从导入口66进到集尘箱43内。并且,经过过滤器65而从连通口58到达至风扇容纳室55,并且一部分从装置侧排气口56向外部排出。因此,从被加工材料产生的粉尘被吸入到吸入口77并经由软管安装部72以及柔性软管81进入到集尘箱43内,被过滤器65捕捉而积存在集尘箱43内。
另一方面,进入到风扇容纳室55的外气的其它部分从排气流路60经过外侧外壳7的排气导入口7a而到达至筒状流路38,并经过桶部2a与外侧外壳7之间而从本机侧排气口7b排出。通过该空气的流动,桶部2a被冷却。
另外,在马达5的输出轴6,设置有马达冷却用风扇82,在电池装配部12中的控制器14的左右外侧的侧面,吸气口83在马达外壳4的底面分别形成有与电池装配部12内连通的开口84。因而,通过随着输出轴6的旋转而产生的马达冷却用风扇82的旋转,外气在从吸气口83被吸入而冷却控制器14之后,从开口84进到马达外壳4内而冷却马达5,并从设置在外侧外壳7的未图示的排气口排出。该冷却风的一部分在向筒状流路38合流而冷却桶部2a之后,从本机侧排气口7b排出。
并且,随着钻头主体71的旋转,由于在钻头主体71与软管安装部72的外装部79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会对软管安装部72施加向钻头主体71的旋转方向的旋转作用力,但是由于在筒状部80与导入口66之间连接有柔性软管81,所以软管安装部72的旋转得到抑制。即使粉尘等进入到外装部79的滑动部分而导致滑动性变差,通过柔性软管81也能可得到旋转的抑制效果。
另外,钻孔作业时产生的振动,使得内侧外壳2以及马达外壳4会前后移动。然而,外侧外壳7以及把手外壳8通过防振部15A、15B,如图3中用双点划线所示向前后相对移动而缓和振动,所以传递到作业者的手的振动得到抑制。此时,由于集尘装置40也装配于被防振的把手外壳8的电池装配部12,所以把手外壳8的整体重量变大,从而不容易产生振动。
另一方面,就集尘装置40的拆卸而言,在将钩板46的下端向前方按压而解除了钩部47与卡止孔22的卡止的状态下,若与装配时相反地使锤钻1和集尘装置40中的任意一方向从另一方分离的方向滑动,则侧板50、50的卡合片51、51从电池装配部12的引导槽20、20脱离而完成拆卸。
另外,在废弃积存在集尘箱43内的粉尘时,若将集尘箱43的上部拉向前方而解除与壳体41的卡止,并在该状态下使得以卡止轴62为中心倒向前方,则能够将集尘箱43从结合部42拆卸下来,能够废弃积存在内部的粉尘。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所涉及的发明的效果)
这样,根据上述方式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S,包括:锤钻1,其供吸尘钻头70装配;集尘装置40,其装配于锤钻1,并且具备:吸入部(导入口66)、集尘用马达52、集尘用风扇54、以及集尘部(集尘箱43),其中,集尘用风扇54通过集尘用马达52的驱动而旋转并使导入口66产生吸引力,集尘部(集尘箱43)积存从导入口66吸入的粉尘;以及排气流路(排气流路60以及筒状流路38),它们分别形成在锤钻1和集尘装置40,并且将已经过集尘箱43的排气导向锤钻1的高温部(输出部3),由此能够将集尘后的排气有效利用于输出部3的冷却,实现锤钻1的高寿命化。
尤其在这里,排气流路60和筒状流路38是通过将集尘装置40装配到锤钻1而相互连通的,所以能够可靠地进行排气流路60与筒状流路38的连接。
另外,筒状流路38被兼用为:通过设置在锤钻1的马达冷却用风扇82的旋转而产生的冷却风的流路,所以马达5的冷却风也能够利用于输出部3的冷却。
而且,使冷却的高温部为输出部3,所以能够将容易变成高温的输出部3有效冷却。
另一方面,将集尘装置40装配在马达容纳部(马达外壳4)的前方,该马达容纳部以将输出轴6朝向上方的方式容纳马达5,所以能够利用马达外壳4的前方的空间来装配集尘装置40。而且,将集尘装置40朝向马达外壳4的下方而进行装配,所以抑制向前方的突出部分而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化。
另外,对于锤钻1,通过防振部15A、15B将外壳分割为防振侧和非防振侧,并且将筒状流路38形成在非防振侧的外壳(内侧外壳2)与防振侧的外壳(外侧外壳7)之间的空间,所以能利用被分割的外壳来容易得到筒状流路38。
而且,集尘装置40装配在防振侧的外壳(把手外壳8),所以能得到更高的防振效果。
此外,排气流路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可以使外侧外壳的排气导入口与本机侧排气口前后相反,使得集尘装置侧的排气流路连接在前侧。另外,本机侧排气口并不限于外侧外壳的下表面,可以在侧面、上表面,也可以具有多个。而且,锤钻侧的排气流路不是筒状也无妨。
另一方面,集尘用马达、集尘用风扇并不限于上述方式的配置,设置在壳体的下侧或者改变朝向都无妨。电源也不限于从锤钻得到的情况,也可以在壳体搭载电池。
并且,对于集尘装置装配到锤钻的结构,也可以不是在上下方向而是在前后方向上使壳体滑动而装配,并且可以装配在把手外壳的下部。
除此之外,在上述方式中虽然设置了吸尘钻头,但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所涉及的发明并不限定于使用吸尘钻头。因而,钻头与吸入部的连接并不限于使用柔性软管的结构,即使是在从集尘装置的壳体突出的喷嘴设置吸入部并贯通钻头的结构,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以及锤钻所涉及的发明的效果)
这样,根据上述方式的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S以及锤钻1,包括:吸尘钻头70,其将吸尘用的吸入头(软管安装部72)外装在钻头主体71并装配于锤钻1;集尘装置40,其装配于锤钻1,并且具备导入口66和集尘部(集尘箱43),该导入口66产生吸引力,该集尘部(集尘箱43)积存从导入口66吸入的粉尘;以及柔性软管81,其连接在软管安装部72与导入口66之间,由此,即使钻头主体71与软管安装部72之间的滑动性变差,也能够防止软管安装部72的破损而提高耐久性。
尤其在这里,集尘装置40具备用于使吸引力产生的集尘用马达52以及集尘用风扇54,所以集尘装置40能够独自产生吸引力,提高使用便利性。
另外,导入口66设置在集尘装置40的前表面,所以在能够容易进行柔性软管81的连接的同时,柔性软管81的长度也变短,从而不容易妨碍作业。
而且,集尘装置40的前表面在装配到锤钻1的状态下位于比卡盘部件37a靠后方处,所以,即使装配集尘装置40,也不会妨碍由操作套筒37进行的吸尘钻头70的拆装操作。
另一方面,锤钻1具有:外壳(内侧外壳2),其容纳输出部3;以及防振外壳(外侧外壳7以及把手外壳8),它们经由防振部15A、15B与内侧外壳2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并且集尘装置40装配在防振侧的把手外壳8,所以能得到更高的防振效果。
另外,集尘装置40具有:在装配到锤钻1的状态下能够将通过集尘用风扇54产生的排气供给到锤钻1的输出部3的排气流路60,由此能够将集尘用的空气有效利用于输出部3的冷却,实现锤钻1的长寿命化。
此外,在上述方式中,集尘装置的导入口并不限于集尘箱的前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前表面。另外,还可以设置在集尘装置的侧面、上表面,而非集尘装置的前表面。
而且,集尘用马达、风扇并不限于上述方式的配置,设置在壳体的下侧或者改变朝向也无妨。电源也不限于从锤钻得到的情况,可以在壳体搭载电池。
并且,对于装配到锤钻的结构,也可以不是在上下方向而是在前后方向上使壳体滑动而装配,并且可以装配在锤钻的下部。
(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以及锤钻所涉及的发明的其它方式的说明)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其它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对于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4中,锤钻1A在容纳输出部3的前外壳90的后方,配置马达外壳4,该马达外壳4以将输出轴6朝向前方的方式容纳马达5,并且使中间外壳91夹设在前外壳90与马达外壳4之间。在马达外壳4的后端,朝向下方连结有:具备开关10(图4中省略图示)以及开关杠杆11的把手外壳8,在把手外壳8的下端连接有电源线92。
在输出轴6的前端,贯通中间外壳91而向前外壳90内突出的延伸轴93以同轴方式结合。在输出轴6一体结合有:位于马达外壳4内的马达冷却用风扇82,在延伸轴93一体结合有:位于中间外壳91内的集尘用风扇94。在马达外壳4的后部侧面,形成有:吸入马达5的冷却用空气的未图示的吸气口,在马达外壳4的下表面形成有排气口95。在中间外壳91的下表面,形成有:与集尘装置40A的后述的吸引路连接的连接口96,在连接口96的前侧,设置有:将集尘用风扇94的外周侧从后方覆盖的挡板(baffle plate)97。
因而,在中间外壳91内形成吸气室98,该吸气室98通过集尘用风扇94的旋转将外气从连接口96吸引,并且从设置在中间外壳91的侧面的未图示的排气口排出。
在输出部3中,在前外壳90内经由与设置在延伸轴93的前端的小齿轮啮合的齿轮99被传递转矩的中间轴100在前后方向上得到支撑,在中间轴100从前方起具备第1齿轮101、离合器102、102、以及凸台套筒103。在中间轴100的上方,工具保持座23与中间轴100平行地被轴支承,在工具保持座23的后方具有游隙地插入有活塞气缸104。在凸台套筒103,通过使轴线倾斜的斜盘轴承105外装臂部106,臂部106的上端与活塞气缸104的后端连结。在活塞气缸104的内部,隔着空气室34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容纳有击打件35,使得能够对设置在击打件35的前方的冲击螺栓36进行击打。第1齿轮101与装配在工具保持座23的第2齿轮107啮合。
另一方面,如图5(A)所示,在前外壳90的下部的左右两侧,一对引导槽108、108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在引导槽108、108的后方且左右方向的中央,通过将前后表面作为倾斜面的2个突起,形成有卡止凹部109。
这里的集尘装置40A具有:将左右的半分割壳体组装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箱状的壳体41,并且在设置于壳体41的下侧的结合部42,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有集尘箱43。在壳体41的上板59,形成有:能够从后方外侧与锤钻1A的引导槽108、108卡合的左右一对的引导轨道110、110。如图5(B)所示,在引导轨道110、110的后方,基端在壳体41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且前端能够与卡止凹部109卡合的钩部111以被螺旋弹簧112向从上板59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位置施力的方式设置。在壳体41的左侧面,设置有: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滑动、且被螺旋弹簧114向朝左侧面突出的位置施力的操作按钮113,并且使右侧的端部在钩部111的左侧面以倾斜面彼此抵接。因而,若抵抗螺旋弹簧114的施力而对操作按钮113进行按压操作,则能够使钩部111抵抗螺旋弹簧112的施力而向下方旋转,使前端从上板59的上表面退下来。
导入口66在壳体41的前表面上部朝向前方突设,在壳体41内导入口66与壳体41的下板57之间,连接有L型筒的弯头(elbow)115,弯头115的下端突出到结合部42内。
另外,在弯头115的后方且壳体41内,贯通下板57且使下端突出到结合部42内的下筒116和贯通上板59而使上端突出的上筒117以成为同轴的方式相互结合。而且,下筒116与上筒117通过具有挠性的连结管118连结,并且通过下筒116及上筒117、连结管118形成了吸引路119,该吸引路119将壳体4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
在壳体41的前部,形成结合部42的前侧的前壁部120朝向下方突设,在前壁部120的下端,与集尘箱43的后述的操作片128能够卡止的卡止突部121朝向后方突设。
另外,在壳体41的后部,形成有:从下板57的后端朝向下方突出、比前壁部120更短的后板122,在后板122的下端前侧,形成有左右方向的承受轴123。
集尘箱43被构成为具备:深底箱状的箱主体124,其上表面开口;以及纵长四边形状的盖体126,其在该箱主体124的开口侧且在后侧,通过铰链轴1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在箱主体124的后表面比铰链轴125靠下方处,在左右方向上凹设有:能够供后板122的承受轴123嵌合的槽127,在箱主体124的前表面连接有:与壳体41的前壁部120的卡止突部121弹性卡止的操作片128。
在盖体126的前侧端部,设置有:在箱主体124的开口的堵塞状态下与箱主体124的前表面卡合而维持堵塞状态的盖卡止片129,在盖卡止片129的后方设置有:在与结合部42的结合状态下供弯头115的下端插入的筒状的入口130。另一方面,在盖体126的靠后处,形成有:在与结合部42的结合状态下与下筒116连通的出口131,在将该出口131从下方覆盖的方式的盖体126的下表面,安装有保持过滤器65的过滤器容纳部64。
在将这样形成的集尘箱43装配在结合部42的情况下,在使盖卡止片129卡止在箱主体124而堵塞住盖体126的状态下,以将盖卡止片129朝前且将盖体126朝上的方式从前方下侧使槽127嵌合到结合部42的承受轴123。若从该倾斜姿势使集尘箱43向上方竖起来而按压到结合部42,则操作片128卡止于卡止突部121而装配在结合部42。在该装配状态下,在弯头115的下端嵌合入口130,从而两者连接,出口131抵接在下筒116的下端并与吸引路119连通。这样,在集尘装置40A内形成:从导入口66经过弯头115而到达至集尘箱43内、并经过过滤器65而到达至吸引路119的集尘路径R。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S中,当在锤钻1A装配集尘装置40A时,在壳体41的引导轨道110、110位于锤钻1A的引导槽108、108的前方的状态下,引导槽108、108以嵌合到引导轨道110、110之间的方式使任意一方向前后方向滑动。这样一来,引导轨道110、110嵌合并结合到引导槽108、108,并且钩部111的前端卡止于卡止凹部109而完成装配。此时,壳体41的上筒117与中间外壳91的连接口96紧贴而使吸引路119与吸气室98连通。另外,在该装配状态下,壳体41的前表面位于比设置在操作套筒37的内侧的卡盘部件37a靠后方处。
并且,若在将装配于工具保持座23的吸尘钻头70的钻头主体71的前端抵接在被加工材料的被加工面的状态下,对锤钻1A的开关杠杆11进行按压操作而使开关10接通,则马达5驱动,从而输出轴6旋转,使得中间轴100旋转。此时,通过对设置在前外壳90的侧面的切换旋钮29(图4中省略图示)进行操作而使离合器102、102滑动,选择仅与第1齿轮101卡合的切换位置、仅与凸台套筒103卡合的切换位置、以及与第1齿轮101以及凸台套筒103同时卡合的切换位置中的任意一个,由此能够选择如下模式,即,工具保持座23经由第2齿轮107旋转而使钻头主体71旋转的钻模式;通过臂部106的摆动使活塞气缸104进行往复移动、并通过连动的击打件35经由冲击螺栓36对钻头主体71进行击打的锤模式;以及将工具保持座23的旋转和冲击螺栓36的击打同时进行的锤钻模式。
另外,通过输出轴6的旋转,集尘用风扇94与马达冷却用风扇82一同旋转,所以与吸气室98连通的集尘路径R成为负压而在柔性软管81产生吸引力。因而,经由软管安装部72以及吸尘路76从吸入口77吸引外气。被吸引的外气经过吸尘路76以及软管安装部72,并且经由柔性软管81从导入口66进到壳体41内,经过弯头115从入口130进到集尘箱43内。之后,经过过滤器65从出口131经由吸引路119到达吸气室98,并从排气口向外部排出。因此,从被加工材料产生的粉尘被吸入口77吸入并经由软管安装部72以及柔性软管81、弯头115进入到集尘箱43内,在经过过滤器65时被过滤器65捕捉而积存到箱主体124内。
并且,随着钻头主体71的旋转,由于在钻头主体71与软管安装部72的外装部79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会对软管安装部72施加向钻头主体71的旋转方向的旋转作用力,但由于在筒状部80与导入口66之间连接有柔性软管81,所以软管安装部72的旋转得到抑制。即使粉尘等进入到外装部79的滑动部分而导致滑动性变差,通过柔性软管81也可得到旋转的抑制效果。
另一方面,就集尘装置40A的拆卸而言,在按压操作按钮113而解除了钩部111与卡止凹部109的卡止的状态下,若与装配时相反地使锤钻1A和集尘装置40A中的任意一方向从另一方分离的方向滑动,则引导轨道110、110从引导槽108、108脱离而完成拆卸。
另外,在废弃积存在集尘箱43内的粉尘时,若将操作片128向后侧按压而解除与卡止突部121的卡止,并在该状态下使得以承受轴123为中心将前侧向下方拉下,则能够将集尘箱43从结合部42拆卸下来。
接下来,若将盖体126的盖卡止片129从箱主体124拆下来并打开盖体126,则能够从箱主体124的开口废弃粉尘。
这样,在上述方式的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S以及锤钻1A中,也包括:吸尘钻头70,其将吸尘用的吸入头(软管安装部72)外装在钻头主体71并装配于锤钻1A;集尘装置40A,其装配于锤钻1A,并且具备导入口66和集尘部(集尘箱43),该导入口66产生吸引力,该集尘部(集尘箱43)积存从导入口66吸入的粉尘;以及柔性软管81,其连接在软管安装部72与导入口66之间,由此,即使钻头主体71与软管安装部72之间的滑动性变差,也能够防止软管安装部72的破损而提高耐久性。
尤其在这里,集尘装置40A具有:在装配到锤钻1A的状态下与设置在锤钻1A的吸气室98连通的吸引路119,并从锤钻1A得到吸引力,所以集尘装置40A的结构简化并且成本上升得到抑制。另外,还可实现系统的轻量化。
另外,导入口66设置在集尘装置40A的前表面,所以在能够容易进行柔性软管81的连接的同时,柔性软管81的长度也变短,从而不容易妨碍作业。
而且,集尘装置40A的前表面在装配到锤钻1A的状态下位于比卡盘部件37a靠后方处,所以,即使装配了集尘装置40A,也不容易妨碍由操作套筒37进行的吸尘钻头70的拆装操作。
此外,在上述方式中,集尘装置的导入口也并不限于壳体的前表面上侧,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前表面下侧。另外,还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上表面,而非壳体的前表面。对于装配到锤钻的结构,也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在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以及锤钻所涉及的发明的各方式中均通用,对于吸尘钻头的结构,即使是钻头主体短的结构、软管安装部的位置、形状不同的结构,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各方式的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以及锤钻,为了即使吸尘钻头的钻头主体与吸入头之间的滑动性变差,也防止吸入头的破损而提高耐久性,提出了以下的发明。
(1)一种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的发明,该钻头用集尘系统包括:
吸尘钻头,其将吸尘用的吸入头外装在钻头主体而装配于电动工具;
集尘装置,其装配于电动工具,并具备导入口和集尘部,其中,该导入口产生吸引力,该集尘部积存从导入口吸入的粉尘;以及
柔性软管,其连接在吸入头与导入口之间。
(2)一种发明,其在(1)的结构中,
集尘装置具备:用于产生吸引力的集尘用马达以及集尘用风扇。
(3)一种发明,其在(1)的结构中,
集尘装置具有:在装配到电动工具的状态下与设置在电动工具的吸气室连通的吸引路,并从电动工具得到吸引力。
(4)一种发明,其在(1)~(3)中的任意一项结构中,
导入口设置在集尘装置的前表面。
(5)一种发明,其在(4)的结构中,
在电动工具的前部设置有:用于通过操作部件的操作来拆装吸尘钻头的卡盘部件,集尘装置的前表面在装配到电动工具的状态下位于比卡盘部件靠后方处。
(6)一种发明,其在(1)~(5)中的任意一项结构中,
电动工具具有:外壳,其容纳输出部;以及防振外壳,其经由防振部与外壳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集尘装置装配于防振外壳。
(7)一种发明,其在(2)的结构中,
集尘装置具有:在装配到电动工具的状态下能够将通过集尘用风扇产生的排气供给到电动工具的输出部的排气流路。
(8)一种锤钻的发明,其具备:(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尘钻头用集尘系统。

Claims (13)

1.一种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包括:
电动工具,其供钻头装配;
集尘装置,其装配于所述电动工具,并且具备:吸入部、集尘用马达、集尘用风扇、以及集尘部,其中,所述集尘用风扇通过所述集尘用马达的驱动而旋转并使所述吸入部产生吸引力,所述集尘部积存从所述吸入部吸入的粉尘;以及
排气流路,其分别形成在所述电动工具和所述集尘装置,并且将已经过所述集尘部的排气导向所述电动工具的规定的高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排气流路是通过将所述集尘装置装配到所述电动工具而相互连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工具侧的所述排气流路被兼用为冷却风的流路,所述冷却风是通过设置在所述电动工具内的风扇的旋转产生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工具是具备输出部的锤钻,所述输出部包括击打机构,所述高温部是所述输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工具是具备马达容纳部的锤钻,所述马达容纳部以将输出轴朝向上方的方式容纳马达,所述集尘装置装配在所述马达容纳部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装配在所述马达容纳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工具是外壳通过防振部被分割为防振侧和非防振侧的锤钻,所述锤钻侧的排气流路形成在所述防振侧的外壳与所述非防振侧的外壳之间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装配在所述防振侧的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工具侧的所述排气流路为筒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工具侧的所述排气流路形成在内侧外壳与外侧外壳之间,其中,所述内侧外壳保持供所述钻头插入的工具保持座,所述外侧外壳覆盖所述内侧外壳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从所述电动工具的下方朝向上方滑动来装配所述集尘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侧的所述排气流路形成为朝向上方地向所述集尘装置的壳体突出,
在所述外侧外壳的下表面形成有排气导入口,所述排气导入口与所述电动工具侧的所述排气流路连通,并且在所述集尘装置的装配状态下供所述集尘装置侧的所述排气流路插入。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部是相对于所述集尘装置能够拆装的集尘箱。
CN201910489073.4A 2018-06-19 2019-06-06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Active CN110614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6351A JP7158908B2 (ja) 2018-06-19 2018-06-19 電動工具用集塵システム
JP2018-116349 2018-06-19
JP2018116349A JP7098432B2 (ja) 2018-06-19 2018-06-19 吸塵ビット用集塵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マードリル
JP2018-116351 2018-06-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4612A true CN110614612A (zh) 2019-12-27
CN110614612B CN110614612B (zh) 2024-05-14

Family

ID=6872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9073.4A Active CN110614612B (zh) 2018-06-19 2019-06-06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8788B2 (zh)
CN (1) CN110614612B (zh)
DE (1) DE1020191163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42574A (ja) * 2020-03-10 2021-09-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2022119301A (ja) * 2021-02-04 2022-08-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JP2022128006A (ja) * 2021-02-22 2022-09-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WO2022212887A1 (en) 2021-04-01 2022-10-0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dust extractor and power tool
US11865657B2 (en) * 2021-06-03 2024-01-09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and dust collection system
JP2023000836A (ja) * 2021-06-18 2023-01-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用集塵システム
GB2612637A (en) * 2021-11-08 2023-05-10 Black & Decker Inc A power tool, power tool accessory and coupling arrangement therefor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581189A (en) * 1988-06-07 1989-12-14 Emerson Electric Co. Device for driving a drilling and/or percussion tool
CN1541796A (zh) * 2003-03-21 2004-11-03 ���ٵ��� 具有灰尘收集单元的手持钻孔和/或锤击工具
CN1700969A (zh) * 2002-11-25 2005-11-2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尘盒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1096098A (zh) * 2006-06-28 2008-01-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灰尘分离装置的抽吸模块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EP1872900A2 (de) * 2006-06-28 2008-01-02 Robert Bosch Gmbh Absaugvorrichtung einer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sowi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Absaugvorrichtung
JP2008307655A (ja) * 2007-06-15 2008-12-25 Makita Corp 打撃工具
JP2009050961A (ja) * 2007-08-27 2009-03-12 Hitachi Koki Co Ltd 往復動工具
JP2009136971A (ja) * 2007-12-07 2009-06-25 Hitachi Koki Co Ltd 集塵装置付き穿孔工具
CN101745896A (zh) * 2008-12-19 2010-06-23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JP2010201525A (ja) * 2009-02-28 2010-09-16 Hitachi Koki Co Ltd 集塵装置付き穿孔工具
CN102256753A (zh) * 2008-12-19 2011-11-23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CN102666029A (zh) * 2009-12-25 2012-09-12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203792295U (zh) * 2013-01-21 2014-08-27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JP2015150665A (ja) * 2014-02-17 2015-08-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装置
JP2015150663A (ja) * 2014-02-17 2015-08-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装置および集塵装置を備えた作業工具
CN106564040A (zh) * 2015-10-07 2017-04-19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US20170173748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Robert Bosch Gmbh Suction Device for a Portable Power Tool
US20170232565A1 (en) * 2014-02-17 2017-08-17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and work tool provided with dust collector
CN107148327A (zh) * 2014-10-29 2017-09-08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动力作业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96608B (de) 1962-10-04 1965-07-15 Duss Maschf Schlaggeraet, insbesondere Bohrhammer mit aufhebbarem Rotationsantrieb
JP2007061977A (ja) 2005-09-01 2007-03-15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の吸塵装置
JP5267801B2 (ja) 2009-02-28 2013-08-2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集塵装置付き穿孔工具
JP5728338B2 (ja) 2011-09-07 2015-06-0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用集塵装置及び電動工具
US9393658B2 (en) * 2012-06-14 2016-07-19 Black & Decker Inc. Portable power tool
EP2946860A1 (de) 2014-05-20 2015-11-2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Absaugvorrichtung
CN108098700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DE102017206975A1 (de) * 2017-04-26 2018-10-31 Robert Bosch Gmbh Zubehörvorrichtung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581189A (en) * 1988-06-07 1989-12-14 Emerson Electric Co. Device for driving a drilling and/or percussion tool
US5052497A (en) * 1988-06-07 1991-10-01 Emerson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drilling or percussion tool
CN1700969A (zh) * 2002-11-25 2005-11-2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尘盒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541796A (zh) * 2003-03-21 2004-11-03 ���ٵ��� 具有灰尘收集单元的手持钻孔和/或锤击工具
CN101096098A (zh) * 2006-06-28 2008-01-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灰尘分离装置的抽吸模块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EP1872900A2 (de) * 2006-06-28 2008-01-02 Robert Bosch Gmbh Absaugvorrichtung einer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sowi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Absaugvorrichtung
CN101096096A (zh) * 2006-06-28 2008-01-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抽吸装置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JP2008307655A (ja) * 2007-06-15 2008-12-25 Makita Corp 打撃工具
JP2009050961A (ja) * 2007-08-27 2009-03-12 Hitachi Koki Co Ltd 往復動工具
JP2009136971A (ja) * 2007-12-07 2009-06-25 Hitachi Koki Co Ltd 集塵装置付き穿孔工具
CN101745896A (zh) * 2008-12-19 2010-06-23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CN102256753A (zh) * 2008-12-19 2011-11-23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JP2010201525A (ja) * 2009-02-28 2010-09-16 Hitachi Koki Co Ltd 集塵装置付き穿孔工具
CN102666029A (zh) * 2009-12-25 2012-09-12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203792295U (zh) * 2013-01-21 2014-08-27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JP2015150665A (ja) * 2014-02-17 2015-08-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装置
JP2015150663A (ja) * 2014-02-17 2015-08-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装置および集塵装置を備えた作業工具
US20170232565A1 (en) * 2014-02-17 2017-08-17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and work tool provided with dust collector
CN107148327A (zh) * 2014-10-29 2017-09-08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动力作业机
CN106564040A (zh) * 2015-10-07 2017-04-19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US20170173748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Robert Bosch Gmbh Suction Device for a Portable Power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4612B (zh) 2024-05-14
US20190381618A1 (en) 2019-12-19
DE102019116378A1 (de) 2019-12-19
US11298788B2 (en)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4612B (zh)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US11446780B2 (en) Dust collector
JP5448951B2 (ja) アタッチメント付き電動工具の駆動源供給システム
EP2420369B1 (en) Electric tool with dust collector
JP5647075B2 (ja) 集塵アタッチメント用アダプタ
WO2015122539A1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集塵装置を備えた作業工具
US9193021B2 (en) Power tool dust collecting device and power tool
JP2013035092A (ja) 集塵装置
JP5267801B2 (ja) 集塵装置付き穿孔工具
JP6300562B2 (ja) 作業工具
US10744609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electric power tool and electric power tool
CN111687795A (zh) 集尘系统
JP7036560B2 (ja) 作業工具
JP2015150663A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集塵装置を備えた作業工具
JP7007848B2 (ja) 集塵装置
JP7098432B2 (ja) 吸塵ビット用集塵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マードリル
CN211761284U (zh)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JP5321138B2 (ja) 集塵装置付き穿孔工具
JP7158908B2 (ja) 電動工具用集塵システム
JP6673755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作業工具
JP2019217589A (ja) 打撃用ビット及び打撃工具
JP6714443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作業工具
CN115488830A (zh) 电动工具用集尘系统
JP2017119317A (ja) 作業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