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6151A - 油箱盖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油箱盖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6151A
CN110606151A CN201910466621.1A CN201910466621A CN110606151A CN 110606151 A CN110606151 A CN 110606151A CN 201910466621 A CN201910466621 A CN 201910466621A CN 110606151 A CN110606151 A CN 110606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uel
cap
receiving portion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66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山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06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61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406Filler caps for fuel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9Layout of the fuel vapour instal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2015/03542Mounting of the venting means
    • B60K2015/03547Mounting of the venting means the venting means are integrated in the fuel cap or inlet co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406Filler caps for fuel tanks
    • B60K2015/0432Filler caps for fuel tanks having a specif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ap and the vehicle or tank opening
    • B60K2015/0438Filler caps for fuel tanks having a specif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ap and the vehicle or tank opening using screw or bayon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406Filler caps for fuel tanks
    • B60K2015/0451Sealing means in the closure ca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76Details of the fuel feeding system related to the fuel ta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抑制油箱盖的大型化、配置浮力充分的浮子的油箱盖结构及跨骑型车辆。油箱盖结构(41)具备盖主体(42)、把持部(45)、阀装置(47)及棘轮机构(55),阀装置具备呈以螺合轴(C1)为中心的筒状且收容浮子(49)的阀壳体(48)和呈比阀壳体细的前端变细的锥形状且朝向开口(47a)延伸的阀芯(49a),盖主体(42)具备呈以螺合轴为中心的筒状的筒状承接部(44a),在筒状承接部的外周面设有对保持于盖主体(42)与供油口部(37)之间的密封构件(70)进行承接的密封件承接部(78),在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面设有对插入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的阀装置(47)进行承接的阀承接部(77)。

Description

油箱盖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箱盖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在日本国实开平3-40977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对燃料箱的供油口进行封闭的盖上形成空气孔,并且在燃料箱内配设浮子,在浮子的上升位置时对盖的空气孔进行封闭的阀与浮子连结(带浮子阀的盖)。
在日本国特开平6-40462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作为树脂制的燃料箱的油箱盖(树脂箱用盖),在外盖与内盖之间设有允许向一方向转动的棘轮机构。
发明内容
在使带浮子阀的盖及树脂箱用盖一体化的情况下,存在油箱盖容易大型化这样的课题。
关于本发明的方案,在具备浮子和棘轮机构的油箱盖结构中,抑制油箱盖的大型化,并且配置浮力充分的浮子。
(1)本发明的一方案油箱盖结构具备:盖主体42,其螺合于燃料箱31的供油口部37而封闭供油口38a;把持部45,其设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主体42绕螺合轴C1进行相对旋转;阀装置47,其使浮子49根据燃料液面位置进行工作,来对限制燃料的流出的开口47a进行开闭;以及棘轮机构55,其设于所述把持部45与所述盖主体42之间,用于管理所述盖主体42的拧入转矩,所述阀装置47具备:阀壳体48,其呈以所述螺合轴C1为中心的筒状,用于收容所述浮子49;以及阀芯49a,其呈比所述阀壳体48细的前端变细的锥形状,且朝向所述开口47a延伸,所述盖主体42具备呈以所述螺合轴C1为中心的筒状的筒状承接部44a,在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外周面设有密封件承接部78,该密封件承接部78对保持于所述盖主体42与所述供油口部37之间的密封构件70进行承接,在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面设有阀承接部77,该阀承接部77对插入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的所述阀装置47进行承接。
(2)在上述油箱盖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阀装置47具备朝向所述浮子49的工作方向对所述浮子49施力的施力构件52。
(3)在上述油箱盖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盖主体42具备呈筒状的主体延伸部44e,该主体延伸部44e从所述筒状承接部44a沿着所述螺合轴C1向下方延伸,所述阀壳体48具备呈筒状的壳体延伸部48k,该壳体延伸部48k以与所述主体延伸部44e在径向上重叠的方式沿着所述螺合轴C1向上方延伸,所述油箱盖结构还具备紧缚构件90,该紧缚构件90从径向外侧紧缚所述主体延伸部44e与所述壳体延伸部48k的在径向上的重叠部89。
(4)在上述油箱盖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盖主体42包括具有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第一构件81和具有所述主体延伸部44e的第二构件82这两个构件。
(5)在上述油箱盖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盖主体42具备螺纹筒43,该螺纹筒43位于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径向外侧,且在该螺纹筒(43)的内周形成有螺合于所述供油口部37的螺纹牙,所述筒状承接部44a超过所述供油口部37的上端并位于所述供油口38a的内部。
(6)在上述油箱盖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供油口部37是树脂制品,所述螺纹牙由呈梯形形状的梯形螺纹部43j形成。
(7)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跨骑型车辆具备所述油箱盖结构41。
根据上述(1)的结构,通过在筒状承接部的外周面设有对保持于盖主体与供油口部之间的密封构件进行承接的密封件承接部,能够由密封件承接部确保密封构件的气密性,并且抑制油箱盖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此外,通过在筒状承接部的内周面设有对插入筒状承接部的内周的阀装置进行承接的阀承接部,能够得到能够由阀承接部对阀装置进行定位的优点,且能够抑制油箱盖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即,能够由筒状承接部的内外周来进行密封构件的气密性确保和阀装置的定位,并且能够抑制油箱盖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因此,能够抑制油箱盖的大型化,并且配置浮力充分的浮子。
根据上述(2)的结构,通过阀装置具备朝向浮子的工作方向对浮子施力的施力构件,能够防止在燃料箱的倾斜时燃料从所述开口漏出。
根据上述(3)的结构,通过上述油箱盖结构还具备从径向外侧紧缚主体延伸部与壳体延伸部的在径向上的重叠部的紧缚构件,从而油箱盖的振动耐久性提高。
根据上述(4)的结构,通过盖主体包括具有筒状承接部的第一构件和具有主体延伸部的第二构件这两个构件,从而带来以下的效果。实现兼顾油箱盖的制作容易度和尺寸精度的提高(防止树脂厚壁部的缩退),提高生产率。
根据上述(5)的结构,通过盖主体具备位于筒状承接部的径向外侧且在内周形成有螺合于供油口部的螺纹牙的螺纹筒,筒状承接部超过供油口部的上端并位于供油口的内部,从而带来以下的效果。盖主体的筒状承接部成为插入到供油口的里侧的结构,能够提高盖主体与供油口部的螺合部的紧固连结力,并且能够确保密封件承接部的宽度。因此,能够兼顾盖主体的安装强度和密封性。
根据上述(6)的结构,通过供油口部是树脂制品,螺纹牙由呈梯形形状的梯形螺纹部形成,从而带来以下的效果。对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尺寸变化大的树脂制的供油口部,能够得到充分的安装强度和密封性。
根据上述(7)的结构,通过跨骑型车辆具备上述油箱盖结构,能够抑制油箱盖的大型化,并且能够配置浮力充分的浮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燃料箱的供油口周边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燃料箱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棘轮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油箱盖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油箱盖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盖主体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X-X剖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紧缚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箱的供油口周边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若无特别记载,则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朝向与以下说明的对于车辆而言的朝向相同。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了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及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车辆整体>
图1示出作为跨骑型车辆的一例的越野型的机动二轮车1。机动二轮车1的前轮2枢轴支承于左右前叉3的下端部。左右前叉3的上部经由转向柱4而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车架5的头管6。在转向柱4的上部安装有杆式的车把7。
车架5具备头管6、左右一对主管8、左右一对枢轴框架9、单一的下行框架11、左右一对底部框架12、以及座椅框架13。
在侧视下,头管6以越靠后侧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左右主管8从头管6的后上部向后下地朝向后方延伸。
右主管8的后端部在车身前后中间部与右枢轴框架9的上端部相连。左主管8的后端部在车身前后中间部与左枢轴框架9的上端部相连。
单一的下行框架11从头管6的后下部比左右主管8更急倾斜地向斜后下方延伸。
右底部框架12从下行框架11的下端部向右分支而向斜后下方延伸。左底部框架12从下行框架11的下端部向左分支而向斜后下方延伸。左右底部框架12的下部向后方弯曲。右底部框架12的后部与右枢轴框架9的下端部连接。左底部框架12的后部与左枢轴框架9的下端部连接。
座椅框架13与左右主管8的后部连接。
车架5构成双梁型的摇篮型框架。在车架5的内侧部搭载有机动二轮车1的原动机即发动机21。
在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中间”是指,不仅包括对象的两端间的中央,还包括对象的两端间的内侧的范围。
摆臂15的前端部(基端部)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左右枢轴框架9的下部。机动二轮车1的后轮17枢轴支承于摆臂15的后端部。在摆臂15的前下部,经由连杆机构18而连结后缓冲件(未图示)的下端部。后缓冲件的上端部连结于横梁(未图示),该横梁跨设于左右主管8的后端部附近之间。
发动机21是具有与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平行的曲轴的单气缸发动机。发动机21的下部构成曲轴箱22。气缸23实质上垂直地立起设置于曲轴箱22的前上部。
在气缸23的后部连接有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节气门区(未图示)。在气缸23的前部连接有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排气管(未图示)。
曲轴箱22的后部兼用作收容离合器及变速器的变速器箱。在曲轴箱22后部的左侧部突出有变速器的输出轴。输出轴与后轮17经由链式传动机构19连结。
在气缸23的上方且左右主管8之间设有燃料箱31。在左右主管8后方且座椅框架13上设有座椅24。座椅24向前后延伸。座椅24的前部支承于燃料箱31的后部上表面。
前挡泥板25支承于转向柱4的底桥。后挡泥板26向座椅24的后方延伸。左右一对散热器27配置于下行框架11的两侧方。左右一对护罩28将从燃料箱31的侧面至左右散热器27的侧面前方的范围覆盖。
<燃料箱>
燃料箱31配置于左右主管8的车宽方向内侧方。燃料箱31的上半部位于比左右主管8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燃料箱31的前部向上方鼓出。在燃料箱31的前部上端部设有供油口开闭用的供油盖41(油箱盖结构)。
如图3所示,燃料箱31具备中空结构的箱主体32。例如,箱主体32是树脂制品。箱主体32具备形成箱主体32的上部的上半体33和形成箱主体32的下部的下半体34。箱主体32通过将上下半体33、34吹塑成形为一体,而形成一体的中空结构。
箱主体32中的上半体33与下半体34的分割面沿着主管8(参照图1)的上表面而向后下倾斜。在上半体33和下半体34上沿着所述分割面设有安装凸缘35。
在安装凸缘35的前部设有用于将燃料箱31的前部通过橡胶安装于车架5的前安装部35m。
在安装凸缘35的后部设有用于将燃料箱31的后部通过橡胶安装于车架5(参照图1)的后安装部(未图示)。
在将燃料箱31搭载于车架5(参照图1)的状态(框架搭载状态)下,比安装凸缘35靠上方的上半体33配置在比主管8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上半体33的上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圆形的插通口36。插通口36位于上半体33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在插通口36中一体成形有呈圆筒状的供油口筒体37(供油口部)。供油口筒体37是树脂制品。以下,将供油口筒体37的中心轴线C1也称作螺合轴C1。
供油口筒体37一体具有:圆筒状的盖装配部38,其向箱主体32的上方突出;以及下方延长部39,其呈比盖装配部38小径的圆筒状,且从盖装配部38的内侧向下方延伸并面对箱主体32的内侧。供油口筒体37的上端开口构成供油口38a。在供油口筒体37的下端开口设有对供油嘴的插入量进行规定的供油嘴限制构件39a。
在盖装配部38的外周形成有供供油盖41螺合的螺纹牙38b。下方延长部39具备:呈圆筒状的第一筒部39b,其具有沿着盖装配部38的内周面的外周面;以及第二筒部39c,其呈比第一筒部39b小径的圆筒状,且从盖装配部38的内侧向下方延伸并面对箱主体32的内侧。在第一筒部39b的外周面上,一体设有能够与盖装配部38的内周面的凹部卡合的凸部。下方延长部39作为引导供油嘴的供油嘴引导构件发挥功能。下方延长部39自插通口36向箱内侧插入。
例如,燃料箱31的前上部(供油口筒体37的周围)被树脂制的上遮蔽件29覆盖。燃料箱31的供油盖41从上遮蔽件29露出。燃料箱31的左右侧部被树脂制的护罩28(参照图1)的后部覆盖。
如图3所示,在燃料箱31的上半体33的前上部(供油口筒体37的周围),设有呈朝向上方鼓出的鼓出形状的鼓出形状部32a。鼓出形状部32a形成为朝向供油口筒体37而越靠上侧则水平截面积变得越小。在鼓出形状部32a的后部形成有向后下倾斜而使座椅24的前部攀登的座椅匹配部32b。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如图5所示,蒸发燃料处理装置61具备燃料箱31、加油配管62、吸附罐63(蒸发燃料储存器)、净化配管64及净化控制阀65。
例如,加油配管62是橡胶管。加油配管62的第一端部连接于燃料箱31的供油盖41。
吸附罐63在燃料箱31的外部连接于加油配管62的第二端部。
净化配管64的第一端部连接于吸附罐63。净化配管64的第二端部连接于节气门区66。净化配管64使吸附罐63与节气门区66连通。
净化控制阀65设于净化配管64。净化控制阀65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来对净化配管64的流路进行开闭。
燃料泵67设于燃料箱31。
供油盖41具备使燃料箱3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通路部46(参照图2)。在燃料箱31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经由通气通路部46而导向燃料箱31的外部。
在吸附罐63的内部收容有活性炭等吸附剂(未图示)。吸附罐63吸附并储存从加油配管62送来的蒸发燃料。
<供油盖>
如图2所示,供油盖41(油箱盖)具备盖主体42、把持部45、通气通路部46、阀装置47、棘轮机构55及紧缚构件90(参照图11)。
<盖主体>
如图6所示,盖主体42与供油口筒体37螺合而封闭供油口38a。盖主体42具备螺纹筒43、盘形部44、下套环部44a(以下也称作“筒状承接部44a”。)、上套环部44c及主体延伸部44e。在图6中,由假想线示出供油口筒体37。
盖主体42包括第一构件81和第二构件82这两个构件,所述第一构件81具有螺纹筒43、盘形部44及下套环部44a,所述第二构件82具有主体延伸部44e。螺纹筒43、盘形部44及下套环部44a由同一构件形成为一体。第二构件82与第一构件81分别独立形成。
盖主体42通过将第一构件81与第二构件82组合而制作。
如图2所示,螺纹筒43呈与供油口筒体37同轴的圆筒状。在螺纹筒43的内周形成有与供油口筒体37的螺纹牙38b对应的螺纹牙。
螺纹牙由呈梯形形状的梯形螺纹部43j(以下也简称作“螺纹部43j”。)形成(参照图8)。
盘形部44呈将螺纹筒43的上端开口封闭的圆盘状。
盖主体42的螺纹筒43螺合于供油口筒体37的螺纹牙38b的外周,由此使螺纹筒43大径化而使棘轮机构55的布局性良好。通过使棘轮机构55大径化,能够使转矩设定自由度提高。
如图6所示,下套环部44a具有从盘形部44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双重壁结构(双重筒结构)。在下套环部44a安装阀装置47的上端部。在下套环部44a的内周面设有阀承接部77,该阀承接部77对插入下套环部44a的内周的阀装置47进行承接。在下套环部44a的外周面设有密封件承接部78,该密封件承接部78对保持于盖主体42与供油口筒体37(参照图2)之间的密封构件70进行承接。在下套环部44a的双重壁间设有间隙44h。
上套环部44c呈从盘形部44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圆筒状。
上套环部44c比下套环部44a的外形小。上套环部44c比下套环部44a的突出高度低。在上套环部44c的外周设有棘轮机构55。
如图8所示,主体延伸部44e具备环状部44f、上方立起部44g及下方延伸部44j。
环状部44f呈与下套环部44a同轴的圆环状。环状部44f的外形比下套环部44a的外径小。
上方立起部44g从环状部44f向上方立起。上方立起部44g呈与下套环部44a同轴的圆筒状。上方立起部44g具有能够嵌入下套环部44a的间隙44h的大小。
下方延伸部44j从环状部44f向下方延伸。下方延伸部44j在环状部44f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下方延伸部44j的下端位于比螺纹筒43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在图8中,示出两个下方延伸部44j。卡止孔44h将下方延伸部44j沿着厚度方向开口。
<密封构件>
在图9的俯视下,密封构件70呈圆环状。在图10的剖视下,密封构件70呈向径向内侧开放的V字状。密封构件70具备圆环状的环部71、从环部71向斜上方延伸的上密封部72、以及从环部71向斜下方延伸的下密封部73。在图10的剖视下,在上密封部72形成有沿着上密封部72的内表面(与下密封部73对置的面)的缺口74。在图9的俯视下,缺口74在上密封部72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
如图6所示,密封构件70跨下套环部44a的外周的上下宽度地装配。上密封部72装配于下套环部44a的基端(上端)外周。下密封部73装配于下套环部44a的前端(下端)外周。如图2所示,在向供油口筒体37装配供油盖41时,密封构件70夹入盘形部44的下表面与供油口筒体37(盖装配部38)的上端面之间。在图2所示的密封构件70的装配时,密封构件70在沿着螺合轴C1的方向上被压扁。密封构件70的下部(下密封部73,参照图10)形成供油盖41的密封面70a。
如图6所示,在盖主体42设有从盘形部44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的槽44m。槽44m沿着上套环部44c的外周设置。槽44m作为用于防止密封面70a(参照图2)的变形的壁厚调整部发挥功能。在图6中,附图标记59a表示套环构件,附图标记59b表示密封构件。
<把持部>
如图2所示,把持部45安装于盖主体42。把持部45作为用于转动操作供油盖41的把手发挥功能。把持部45设为能够相对于盖主体42绕螺合轴C1进行相对旋转。在把持部45的外周的内侧部设有卡止爪45a,该卡止爪45a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卡合于盖主体42的外周部。在把持部45与盖主体42之间设有将规定以上的拧入转矩释放的棘轮机构55。防尘圈58设于棘轮机构55的配置空间的内部和外部。
<通气通路部>
通气通路部46呈与螺合轴C1同轴的圆筒状。通气通路部46沿着螺合轴C1贯穿盖主体42及把持部45。通气通路部46能够将燃料箱3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通气通路部46具备支承于盖主体42的被支承部46a和连接加油配管62的嘴部46b。
被支承部46a隔着上下两层的密封构件46c而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盘形部44的中央贯通部44d。密封构件46c呈截面X形状且沿着螺合轴C1中心的周向延伸。密封盖46d防止泥砂等向把持部45的中央开口与通气通路部46之间侵入。
嘴部46b向盖主体42及把持部45的上方突出。在嘴部46b的突出部连接加油配管62的第一端部。加油配管62的第二端部与支承于车身的吸附罐63(参照图5)连接。
<阀装置>
阀装置47根据燃料液面位置而使浮子49进行工作,来对与通气通路部46连通的连通口47a(开口)进行开闭。
阀装置47具备阀壳体48、浮子49、底盖51及弹簧52(施力构件)。
如图6所示,阀壳体48呈以螺合轴C1为中心的筒状。阀壳体48具备壳体主体48f、缩径部48a及套环部48b。
壳体主体48f呈以螺合轴C1为中心的圆筒状。壳体主体48f具备呈筒状的壳体延伸部48k,该壳体延伸部48k以与主体延伸部44e在径向上重叠的方式沿着螺合轴C1向上方延伸。壳体延伸部48k具有主体延伸部44e能够卡止的外形。卡止爪48j形成于壳体延伸部48k。
缩径部48a及套环部48b从壳体主体48f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缩径部48a呈比壳体主体48f小径的圆筒状。套环部48b位于缩径部48a的径向外侧。套环部48b比缩径部48a的突出高度低。
阀壳体48通过以下的方法安装于盖主体42。如图6所示,使缩径部48a嵌入(插入)下套环部44a的内周,并且将套环部48b与O型环48c一起插入下套环部44a的间隙。接着,将紧缚构件90安装于主体延伸部44e与壳体延伸部48k的在径向上的重叠部89(参照图7)。
浮子49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收容在阀壳体48内。浮子49中越靠上侧则越阶段性地缩径。在浮子49的上端部形成有前端变细的锥形状的阀芯49a。
如图2所示,在阀壳体48的上端部形成有将阀壳体48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口47a。通过由阀芯49a堵塞连通口47a,来限制燃料的流出。阀芯49a在浮子49的上部朝向连通口47a延伸。
在阀壳体48的上端部且连通口47a的正下方形成有供浮子49的阀芯49a进行接近远离的阀座48d。由阀芯49a及阀座48d构成阀装置47的阀部49B。
底盖51封闭阀壳体48的下端开口。底盖51具有与阀壳体48同轴的圆盘状的外形。在底盖51上形成有能够使蒸发燃料等流入阀壳体48内的开口51a。
例如,弹簧52是螺旋弹簧。弹簧52收缩设置于底盖51的中央上表面与浮子49的下部内侧部的台阶面之间。弹簧52将浮子49朝向上方(浮子49的工作方向)施力。
弹簧52的作用力设定为在燃料液面位置低而向浮子49几乎未作用有浮力的状态下,浮子49因自重而下降的程度。
弹簧52的作用力设定为在向浮子49作用有规定以上的浮力的状态下,该浮力与弹簧52的作用力之和超过浮子49的自重时,浮子49上升的程度。
通过上述的设定,即使供油至使阀装置47的下端部浸入到燃料中的程度,作用于浮子49的浮力也小,浮子49因自重下降从而将连通口47a打开。由此,燃料箱31内的蒸发燃料从连通口47a通过加油配管62而送向吸附罐63(参照图5)。
另一方面,当因车身的倾斜等而阀装置47的大部分浸入到燃料中时,通过浸入到阀壳体48内的燃料而向浮子49作用有较大的浮力。当该浮力与弹簧52的作用力之和超过浮子49的自重时,浮子49上升而将连通口47a封闭。即,阀装置47构成在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倾斜为规定以上的情况下进行闭锁的翻车安全阀。由此,防止在机动二轮车1的翻倒时等燃料箱31内的燃料从连通口47a向吸附罐63侧流出(参照图5)。
图4是从沿着螺合轴C1的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棘轮机构55而得到的俯视图。
如图4所示,棘轮机构55具备外环56及内环57。
外环56具备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棘爪56b。
内环57配置于外环56的径向内侧。内环57具备与多个棘爪56b嵌合的多个棘轮齿57b。
如图2所示,外环56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把持部45的内周部。内环57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盖主体42的上部。
如图4所示,在外环56的内周部设有多个弹性臂56a。从供油盖41(参照图2)的下方(沿着螺合轴C1的下方)观察,多个弹性臂56a以越靠近内周侧则越位于逆时针方向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在各弹性臂56a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内周侧突出的棘爪56b。各棘爪56b卡合于内环57的棘轮齿57b的对应部位。
供油盖41的螺纹是将螺纹向从头部观察时的右方旋转则拧入的所谓的正螺纹。供油盖41的螺纹通过顺时针(在图4中为逆时针)的旋转而拧入,通过逆时针(在图4中为顺时针)的旋转而松弛。在将供油盖41拧入时,通过多个弹性臂56a的棘爪56b卡合于棘轮齿57b,由此使把持部45与盖主体42一体地转动。由此,通过把持把持部45而使其顺时针(在图4中为逆时针)旋转,能够将供油盖41拧入。
在供油盖41被拧入时,密封构件70(参照图2)被压缩而将供油口38a密闭。当自此进一步使把持部45顺时针旋转时,盖主体42的旋转由于密封构件70的弹性反作用力等而被抑制,在盖主体42与把持部45之间作用有相对转矩。棘轮机构55在所述相对转矩成为规定以上时,使各弹性臂56a弹性变形,使各棘爪56b的相对于棘轮齿57b的卡合位置变化。由此,把持部45相对于盖主体42进行相对旋转而释放拧入转矩。
棘轮机构55在将拧入了的供油盖41拧松时,即使在盖主体42与把持部45之间作用有相对转矩,也不使各弹性臂56a发生弹性变形而能够传递转矩。
<紧缚构件>
如图7所示,紧缚构件90从径向外侧紧缚主体延伸部44e与壳体延伸部48k的在径向上的重叠部89。如图11所示,紧缚构件90呈打开的环状。例如,紧缚构件90是金属制品。紧缚构件90在向重叠部89(参照图7)安装时向径向内侧发生作用力。
紧缚构件90具备按压部92和内凸部91。
按压部92构成紧缚构件90的最外壳部。按压部92在紧缚构件90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按压部92从径向外侧按压重叠部89。在按压部92形成有在按压方向(按压部92的厚度方向)上开口的贯通孔93。
内凸部91比按压部92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内凸部91在紧缚构件90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内凸部91将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按压部92连结。按压部92及内凸部91在紧缚构件90的周向上交替配置。内凸部91配置于在壳体延伸部48k中未设有卡止爪48j的部位(未设有下方延伸部44j的部位)(参照图7)。间隙94设于紧缚构件90的周向的一部分。
紧缚构件90通过以下的方法安装于重叠部89。首先,将紧缚构件90向径向外侧打开。接着,将打开了的紧缚构件90配置于重叠部89。
此时,使按压部92的贯通孔93对应于主体延伸部44e与壳体延伸部48k的卡止部(向卡止孔44h卡止的卡止爪48j的卡止部)(参照图7)。也可以准备能够沿着阀壳体48移动的插入夹具、能够使紧缚构件90沿着阀壳体48移动的按压夹具等,对此未进行图示。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油箱盖结构具备:盖主体42,其螺合于燃料箱31的供油口筒体37而封闭供油口38a;把持部45,其设为能够相对于盖主体42绕螺合轴C1进行相对旋转;阀装置47,其根据燃料液面位置来使浮子49进行工作,来对限制燃料的流出的连通口47a进行开闭;以及棘轮机构55,其设于把持部45与盖主体42之间,用于管理盖主体42的拧入转矩,阀装置47具备:阀壳体48,其呈以螺合轴C1为中心的筒状,用于收容浮子49;以及阀芯49a,其呈比阀壳体48细的前端变细的锥形状,并朝向开口47a延伸,盖主体42具备呈以螺合轴C1为中心的筒状的筒状承接部44a,在筒状承接部44a的外周面设有密封件承接部78,该密封件承接部78对保持于盖主体42与供油口筒体37之间的密封构件70进行承接,在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面设有阀承接部77,该阀承接部77对插入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的阀装置47进行承接。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筒状承接部44a的外周面设有承接保持于盖主体42与供油口筒体37之间的密封构件70的密封件承接部78,能够通过密封件承接部78来确保密封构件70的气密性,并同时抑制供油盖41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此外,通过在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面设有承接插入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的阀装置47的阀承接部77,从而能够得到可以通过阀承接部77对阀装置47进行定位的优点,且也能够抑制供油盖41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即,能够利用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外周来进行密封构件70的气密性确保和阀装置47的定位,并同时能够抑制供油盖41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因此,能够抑制供油盖41的大型化,并同时能够配置浮力充分的浮子4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阀装置47具备朝向浮子49的工作方向对浮子49施力的弹簧52,能够防止在燃料箱31的倾斜时燃料从连通口47a漏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还具备从径向外侧将主体延伸部44e与壳体延伸部48k的在径向上的重叠部89紧缚的紧缚构件90,能够提高供油盖41的振动耐久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盖主体42包括具有筒状承接部44a的第一构件81和具有主体延伸部44e的第二构件82这两个构件,能够带来以下的效果。实现兼顾供油盖41的制作容易度和尺寸精度的提高(防止树脂厚壁部的缩退),提高生产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盖主体42具备位于筒状承接部44a的径向外侧且在内周形成螺合于供油口筒体37的螺纹牙的螺纹筒43,筒状承接部44a超过供油口筒体37的上端并位于供油口38a的内部,从而带来以下的效果。盖主体42的筒状承接部44a成为插入供油口38a的里侧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盖主体42与供油口筒体37的螺合部的紧固连结力,且确保密封件承接部78的宽度。因此,能够兼顾盖主体42的安装强度和密封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供油口筒体37是树脂制品,螺纹牙由呈梯形形状的梯形螺纹部43j形成,从而带来以下的效果。对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尺寸变化大的树脂制的供油口筒体37,能够得到充分的安装强度和密封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机动二轮车1具备上述油箱盖结构,能够抑制供油盖41的大型化,且配置浮力充分的浮子4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盖主体42中的与供油口筒体37螺合的螺纹部43j的下端43d(也是螺纹筒43的下端)与位于比螺纹部43j靠上方位置的密封构件70的密封面70a之间的上下范围H1(螺纹筒43的上下宽度内)内,配置有阀装置47的阀部49B。由此,能够使阀装置47的向下方的突出量减少,抑制供油盖41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
此外,在把持部45与盖主体42之间设置管理拧入转矩的棘轮机构55,因此能够确保供油盖41的螺纹部43j的过盈量为定量。由此,能够兼顾供油盖41的装卸的容易化和供油口38a的可靠的封闭。
另外,在连于阀部49B的上方的通气通路部46的外周侧配置棘轮机构55,因此能够得到基于设置棘轮机构55的优点,且也能够抑制供油盖41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气通路部46沿着螺合轴C1贯穿盖主体42,并且经由密封构件46c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盖主体42的贯通部44d,因此带来以下的效果。
即使是在通气通路部46连接有配管的结构,在进行供油盖41的拧入动作时,通气通路部46也进行旋转。由此,配管不旋转,因此能够使作业性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气通路部46经由加油配管62与支承于车身侧的吸附罐63连接,因此带来以下的效果。
通气通路部46能够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加油配管62的扭转等,良好地维持加油配管62的耐久性及布设状态。此外,能够良好地进行供油盖41的拧入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供油盖41配置于燃料箱31的上部且左右中央部,从而带来以下的效果。
阀装置47位于燃料箱31的上部,因此在燃料液面的倾斜度小的通常时,能够将浮子49配置于燃料液面的上方而开通通气通路部46。
另一方面,在车身倾斜时等,能够使浮子49对燃料液面的倾斜产生反应而灵敏度良好地封闭通气通路部46。
阀装置47位于燃料箱31的左右中央部,因此在车身向左右任一方倾斜时均能够均匀地使浮子49进行反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燃料箱31在供油口筒体37的周围具有朝向供油口筒体37而水平截面积变小的鼓出形状部32a,从而带来以下的效果。
通过使供油口筒体37的正下方的箱内空间变窄,从而车身倾斜时等的燃料液面的变化变大,能够提高浮子49的反应灵敏度。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盖主体42包括具有筒状承接部44a的第一构件81和具有主体延伸部44e的第二构件82这两个构件的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盖主体42也可以仅由一个构件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供油口筒体37是树脂制品的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供油口筒体37也可以是金属制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盖主体42的螺纹牙由呈梯形形状的梯形螺纹部43j形成的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盖主体42的螺纹牙也可以呈梯形以外的形状。盖主体42的螺纹牙还可以具有与供油口筒体37的螺纹牙对应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燃料箱31(箱主体32)为树脂制品的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箱主体也可以是纯钛制品。
图12及图13是表示纯钛制的箱主体132的一例。
如图12所示,箱主体132具备形成箱主体132的上部的上半体133和形成箱主体132的下部的下半体134。箱主体132通过将上半体133与下半体134进行接合而形成一体的中空结构。在上半体133和下半体134,沿着上半体133与下半体134的分割面设有接合凸缘135。
如图13所示,在接合凸缘135的后部两侧部,设有用于将燃料箱131的后部向车架5(参照图1)通过橡胶安装的安装部135a。在安装部135a形成有在接合凸缘135的厚度方向上开口的贯通孔。
在上半体133的前部设有用于将燃料箱131的前部向车架5通过橡胶安装的安装支架135b。安装支架135b通过左右一对螺栓而紧固连结于上半体133的前部。
如图12所示,在上半体133的上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圆形的插通口136。插通口136位于上半体133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在插通口136接合有呈圆筒状的供油口筒体137(供油口部)。
供油口筒体137是树脂制品。
供油口筒体137一体地具有向箱主体132的上方突出的盖装配部138和面对箱主体132的内侧的下方延长部139。供油口筒体137的上端开口构成供油口138a。
在盖装配部138的外周形成有与供油盖41螺合的螺纹牙138b。
下方延长部139呈具有平坦的外周面的圆筒状。下方延长部139自插通口136向箱内侧插入。例如,供油口筒体137通过缝焊等接合于插通口136的周缘凸缘136a。
在燃料箱131的上半体133的前上部(供油口筒体137的周围)设有呈朝向上方的鼓出形状的鼓出形状部132a。鼓出形状部132a以朝向供油口筒体137而越靠上侧则水平截面积越小的方式形成。在鼓出形状部132a的后部,形成有向后下倾斜并使座椅24的前部攀登的座椅匹配部132b。
在座椅匹配部132b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等而接合有礼帽形的卡止撑条132c(参照图13)。卡止撑条132c具有向后方开放的插入口(未图示)。通过在卡止撑条132c的插入口中插入座椅24的前部下表面的卡止爪(未图示),从而座椅24的前部卡止于卡止撑条132c。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其技术范围内可考虑各种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适用于越野路面行驶用的机动二轮车的例子,但关于车辆的用途没有任何限定。
例如,在所述跨骑型车辆中,包括有驾驶员跨过车身而乘车的全部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及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还包括三轮(除了包括前一轮且后二轮的车辆之外,还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的车辆。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机动二轮车,还能够适用于机动车等四轮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替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油箱盖结构,其中,
所述油箱盖结构具备:
盖主体(42),其螺合于燃料箱(31)的供油口部(37)而封闭供油口(38a);
把持部(45),其设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主体(42)绕螺合轴(C1)进行相对旋转;
阀装置(47),其使浮子(49)根据燃料液面位置进行工作,来对限制燃料的流出的开口(47a)进行开闭;以及
棘轮机构(55),其设于所述把持部(45)与所述盖主体(42)之间,用于管理所述盖主体(42)的拧入转矩,
所述阀装置(47)具备:
阀壳体(48),其呈以所述螺合轴(C1)为中心的筒状,用于收容所述浮子(49);以及
阀芯(49a),其呈比所述阀壳体(48)细的前端变细的锥形状,且朝向所述开口(47a)延伸,
所述盖主体(42)具备呈以所述螺合轴(C1)为中心的筒状的筒状承接部(44a),
在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外周面设有密封件承接部(78),该密封件承接部(78)对保持于所述盖主体(42)与所述供油口部(37)之间的密封构件(70)进行承接,
在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面设有阀承接部(77),该阀承接部(77)对插入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内周的所述阀装置(47)进行承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盖结构,其中,
所述阀装置(47)具备朝向所述浮子(49)的工作方向对所述浮子(49)施力的施力构件(5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箱盖结构,其中,
所述盖主体(42)具备呈筒状的主体延伸部(44e),该主体延伸部(44e)从所述筒状承接部(44a)沿着所述螺合轴(C1)向下方延伸,
所述阀壳体(48)具备呈筒状的壳体延伸部(48k),该壳体延伸部(48k)以与所述主体延伸部(44e)在径向上重叠的方式沿着所述螺合轴(C1)向上方延伸,
所述油箱盖结构还具备紧缚构件(90),该紧缚构件(90)从径向外侧紧缚所述主体延伸部(44e)与所述壳体延伸部(48k)的在径向上的重叠部(8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油箱盖结构,其中,
所述盖主体(42)包括具有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第一构件(81)和具有所述主体延伸部(44e)的第二构件(82)这两个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箱盖结构,其中,
所述盖主体(42)具备螺纹筒(43),该螺纹筒(43)位于所述筒状承接部(44a)的径向外侧,且在该螺纹筒(43)的内周形成有螺合于所述供油口部(37)的螺纹牙,
所述筒状承接部(44a)超过所述供油口部(37)的上端并位于所述供油口(38a)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箱盖结构,其中,
所述供油口部(37)是树脂制品,
所述螺纹牙由呈梯形形状的梯形螺纹部(43j)形成。
7.一种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箱盖结构(41)。
CN201910466621.1A 2018-06-15 2019-05-30 油箱盖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Pending CN1106061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4939 2018-06-15
JP2018114939A JP2019217831A (ja) 2018-06-15 2018-06-15 タンクキャップ構造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6151A true CN110606151A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39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6621.1A Pending CN110606151A (zh) 2018-06-15 2019-05-30 油箱盖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4061B2 (zh)
JP (1) JP2019217831A (zh)
CN (1) CN1106061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7063B2 (ja) * 2017-08-03 2020-06-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給油キャップ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US11420516B2 (en) * 2018-12-03 2022-08-23 Polaris Industries Inc. Motorized vehicle
US11383901B2 (en) * 2018-12-05 2022-07-12 Bemis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essure relief cap
JP2022184240A (ja) 2021-05-31 2022-12-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2022184239A (ja) * 2021-05-31 2022-12-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9055U (zh) * 1985-04-10 1986-10-20
US4795053A (en) * 1987-05-29 1989-01-03 Toyoda Gosei Co., Ltd. Cap with valve for positive pressure
JPH0640462A (ja) * 1992-01-28 1994-02-15 Honda Motor Co Ltd タンクキャップ
US20010054452A1 (en) * 2000-06-27 2001-12-27 Nissan Motor Co., Ltd. Refueling control valve and fuel tank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294528A (zh) * 2007-04-23 2008-10-29 雅马哈发动机动力产品株式会社 燃料箱
CN201661388U (zh) * 2008-02-01 2010-12-01 伊顿公司 用于使燃料箱的蒸气空间通气的及燃料箱用的控制阀组件
WO2012127918A1 (ja) * 2011-03-24 2012-09-27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フロート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616881U1 (de) * 1976-05-26 1976-09-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uenchen Kraftstoffbehaelter fuer einspurfahrzeuge, insbesondere motorraeder
US4072245A (en) * 1976-07-16 1978-02-07 Stant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Filler neck cap with O-ring seal
US4337873A (en) * 1980-11-17 1982-07-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uel cap with poppet type valves
JPS60193050U (ja) * 1984-05-30 1985-12-2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弁付キヤツプ
JPS61169055A (ja) 1985-01-22 1986-07-30 Nec Corp ボタン電話装置
JPS61180962U (zh) * 1985-04-27 1986-11-11
JPS62168867A (ja) * 1986-01-17 1987-07-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弁付キヤツプ
JPH06102469B2 (ja) * 1986-12-26 1994-12-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弁付キヤツプ
JPS63192268A (ja) 1987-02-05 1988-08-09 Fujitsu Ltd C−mos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製造方法
US4913303A (en) * 1987-06-16 1990-04-03 Stant Inc. Liquid splash control fuel cap
US4807472A (en) * 1987-07-31 1989-02-28 Harley-Davidson, Inc. Motorcycle fuel level gauge
US4795054A (en) * 1987-07-31 1989-01-03 Harley-Davidson, Inc. Insert for fuel tank filler cap
FR2644475B1 (fr) 1989-03-17 1991-07-12 Univ Paris Curie Procede de traitement biologique d'une surface artificielle
US5110003A (en) * 1990-06-28 1992-05-05 Stant Inc. Torque-override cap
US5108001A (en) * 1990-07-03 1992-04-28 Stant Inc. Pressure release vent cap
US5183173A (en) * 1991-07-29 1993-02-02 Epicor Industries, Inc. Auto venting fuel cap
US5279439A (en) * 1992-04-27 1994-01-18 Toyoda Gosei Co., Ltd. Fuel cap for a pressured fuel tank
US5520300A (en) * 1993-10-18 1996-05-28 Stant Manufacturing Inc. Lockable pressure relief fuel cap
US5441168A (en) * 1994-03-21 1995-08-15 Carlini; Anthony J. Protective seal ring for motorcycle fuel filler neck
US6035906A (en) * 1996-07-31 2000-03-14 Mecrom Ott U. Holey Ohg Self-closing gas for automatic filling machines
JP4006775B2 (ja) * 1997-03-31 2007-11-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料キャップ
DE69819580T2 (de) * 1997-03-31 2004-09-16 Toyoda Gosei Co., Ltd. Kraftstofftankdeckel
US20030150859A1 (en) * 2000-03-14 2003-08-14 Heinrich Reutter Sealing cap
US6568553B2 (en) * 2000-06-07 2003-05-27 Toyoda Gosei Co., Ltd. Tank cap and tank cap apparatus
JP3764330B2 (ja) * 2000-09-20 2006-04-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の給油装置
DE20016445U1 (de) * 2000-09-22 2002-02-14 Dolmar Gmbh Tankverschluß für einen Kraftstofftank
US6648160B2 (en) * 2001-07-17 2003-11-18 Matthew Jon Hotch Flush fuel cap
DE20201082U1 (de) * 2002-01-24 2003-06-05 Reutter Heinrich Verschlussdeckel für Kraftfahrzeugkühler
JP2004035016A (ja) * 2002-07-01 2004-02-05 Nifco Inc 燃料タンク用キャップ装置
DE102004038864B4 (de) * 2003-08-11 2010-05-12 Toyoda Gosei Co., Ltd., Nishikasugai-gun Deckelvorrichtung
GB2417240B (en) * 2004-08-20 2007-09-26 Beeson & Sons Ltd Container closure assembly with internal neck thread
JP4490763B2 (ja) * 2004-08-23 2010-06-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燃料キャップ
TWI316908B (en) * 2005-06-23 2009-11-11 Honda Motor Co Ltd Tank cap
JP5179916B2 (ja) * 2008-03-27 2013-04-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における樹脂製燃料タンク構造
JP6255608B2 (ja) * 2014-07-04 2018-0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DE202014106192U1 (de) * 2014-12-19 2016-03-23 Gaslock Gmbh Tankanlage mit Tankverschluss und Entlüftung
JP6707063B2 (ja) * 2017-08-03 2020-06-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給油キャップ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9055U (zh) * 1985-04-10 1986-10-20
US4795053A (en) * 1987-05-29 1989-01-03 Toyoda Gosei Co., Ltd. Cap with valve for positive pressure
JPH0640462A (ja) * 1992-01-28 1994-02-15 Honda Motor Co Ltd タンクキャップ
US20010054452A1 (en) * 2000-06-27 2001-12-27 Nissan Motor Co., Ltd. Refueling control valve and fuel tank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294528A (zh) * 2007-04-23 2008-10-29 雅马哈发动机动力产品株式会社 燃料箱
CN201661388U (zh) * 2008-02-01 2010-12-01 伊顿公司 用于使燃料箱的蒸气空间通气的及燃料箱用的控制阀组件
WO2012127918A1 (ja) * 2011-03-24 2012-09-27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フロート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17831A (ja) 2019-12-26
US11124061B2 (en) 2021-09-21
US20190381880A1 (en)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6151A (zh) 油箱盖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US9199684B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CA2894801C (en) Fuel tank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4363566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US8016321B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6707063B2 (ja) 給油キャップ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JP672329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操作部構造、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US11780526B2 (en)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JP2018162760A (ja) 吸気通路構造
US11603157B2 (en) Vehicle
CN113423634B (zh) 车辆的后端结构
JP6980632B2 (ja) 鞍乗型車両
EP3929013B1 (en) Straddled vehicle
WO2020110311A1 (ja) 燃料遮断ユニット取り付け構造
US1151162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fuel shutoff valve unit
JP7377908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及び、鞍乗り型車両
US11498635B2 (en) Fuel tank structure
CA3054514A1 (en) Oil filler cap and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JP7366972B2 (ja) 燃料タンク構造
JP6492371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キャップ
JP3558227B2 (ja) 跨座型車両用燃料タンクのブリーザ構造
US7377259B2 (en) Link structure for carbure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