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4005A - 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04005A CN110604005A CN201910916797.2A CN201910916797A CN110604005A CN 110604005 A CN110604005 A CN 110604005A CN 201910916797 A CN201910916797 A CN 201910916797A CN 110604005 A CN110604005 A CN 1106040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material
- closed
- edible fungi
- fruit tree
- cultiv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其技术为食用菌种植在高海拔地区的果树林中,且该食用菌栽培下种于夏季;食用菌的栽培基料包含谷壳和果树枝条,其中,果树枝条为上年果树林中果树修剪下的废弃枝条。其方法包括收集上年的果树枝条,并将其粉碎,再与谷壳进行配比,得到基料预料;向基料预料添加水,混合搅拌,得到栽培基料;将栽培基料按照设定宽度铺设厢面;下种处理,即将菌种均匀点于栽培基料表面以下设定深度处;覆土处理,取行间土,将其片状覆盖在埋设有菌种的栽培基料上。该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提高了种植效率,果菌互利,节约成本,助农增收,且充分利用废弃物,形成了闭环的循环农业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 术及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指子实体硕大、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 食用的蕈菌。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喜爱,近 年来,食用菌栽培这一项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 会效益于一体,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 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我国的食用菌栽培中,还普遍存在种植效率较低,需要 实时参与其生长环境的多方条件,耗费人力物力,且生产成本高,成品质量低 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 技术及方法提高了种植效率,果菌互利,节约成本,助农增收,且充分利用废 弃物,形成了闭环的循环农业模式。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闭环循环互 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其食用菌种植在高海拔地区的果树林中,且该食用菌 栽培下种于夏季;食用菌的栽培基料包含谷壳和果树枝条,其中,果树枝条为 上年果树林中果树修剪下的废弃枝条。
进一步地,食用菌种植地的海拔高度大于1800米,且食用菌的下种时间为 4月初。
进一步地,食用菌在果树林中采取隔年种植的方式。
还涉及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 下步骤:收集上年的果树枝条,并将其粉碎,再与谷壳按照设定比例进行配比, 得到食用菌的基料预料;向基料预料添加水,混合搅拌,得到食用菌的栽培基 料;下料处理,即将栽培基料按照设定宽度铺设厢面;下种处理,即将菌种均 匀点于栽培基料表面以下设定深度处;覆土处理,取行间土,将其片状覆盖在 埋设有菌种的栽培基料上。
进一步地,通过粉碎机将上年收集的果树枝条粉碎至0.8cm~1.2cm,再与谷 壳进行配比混合,且果树枝条与谷壳进行配比时的设定比例为7:3。
进一步地,栽培基料的含水量为62%~78%。
进一步地,将混合均匀的栽培基料按照60cm宽条状铺设厢面,且铺设厚度 为10cm~15cm。
进一步地,在4月初,按照每平米一瓶菌种的标准进行下种,且下种时将 菌种掰成2厘米见方大小,并将其均匀点于栽培基料表面以下5厘米处。
进一步地取行间土,并用铁锹铲成3cm厚的片状,将其片状覆盖在埋设有 菌种的栽培基料上;栽培基料上的覆土层厚度为3cm,且取行间土形成的沟道 可作为果树林的行间排水沟。
进一步地,栽培基料中菌种的菌丝长至超过其埋设深度的一半时,在覆土 覆盖一层厚度为2.8cm~3.2cm的稻草或松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通过对 其有效的发明设计,提高了其种植效率,并具有较广的推广范围;且果菌互利, 通过食用菌占位,减少了病菌利用枝条繁殖的机会,也为食用菌的栽培提供了 良好的生长条件;节约了成本,并且助农增收,除菌种外的成本都可以用自己 的劳动力解决,每亩利润非常可观,其充分地利用废弃物,形成了闭环的循环 农业模式;同时在夏季,将食用菌种植在高海拔地区的果树林中,食用菌生长 条件需求与高海拔地区夏季的气候吻合,在生产高品质产品的同时也节约了人 工调节温湿度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地,在栽培食 用菌时,将食用菌种植在高海拔地区的果树林中,且该食用菌栽培下种于夏季。 其中,在具体实施中,本发明根据以大球盖菇为代表的覆土食用菌的生物学特 性,结合高海拔地区夏季(雨季)果树林下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条件,反季 节种植食用菌。
在实际操作中,以大球盖菇菌丝为代表的食用菌,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 24-28度,出菇适宜温度为12-25度;而高海拔地区的夏季气温不超过30度,尤 其是成林果树下,其温度常年不超过28度,该环境条件极其适宜于食用菌生长 条件;同时,高海拔地区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是反季节种植大球盖菇等食用 菌的理想场所。
在本发明中,该食用菌的栽培基料包含谷壳和果树枝条,其中,果树枝条 为上年果树林中果树修剪下的废弃枝条,其充分利用了废弃物,形成了闭环的 循环农业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每年果树林冬季都会修剪出大量的枝条,如不 经过处理很多枝条将成为病源或污染源,而本技术通过食用菌占位,减少了病 菌利用枝条繁殖的机会。
当然,在实际种植食用菌的果树林选址中,可选择已经成林的果园,且对 果园规范管理,用肥用药按时记录,果园规模设置,方便废弃枝条的收集;果 园按照正常程序管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菌丝入土后不施用针对真菌的杀 菌剂,二是施肥时不直接施在食用菌厢面上。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进一步优选 地,使食用菌种植地的海拔高度大于1800米,且食用菌的下种时间为4月初。
具体地,根据食用菌种植的出菇温度的要求,海拔1800米以上区域,通常 夏季气温不高于30度,而在其果树林下温度不高于28度,林下温度多数时间 在25度以下,适宜于栽培食用菌的需要,同时夏季有充足的降雨,其可保证出 菇的水分和空气湿度要求。
在具体实施中,以大球盖菇菌丝为例的食用菌,其生长需要较高温度,出 菇阶段需要低温湿润环境,高海拔地区雨季的气候与该条件能够充分吻合,在 生产高品质产品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工调节温湿度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设计,还提供一种实施例方式,即食用菌在果树林中采取隔年 种植的方式。根据本发明设计要求栽培种植出的食用菌,当采收此食用菌后, 在冬季果树林翻地时将果树林堆翻入土中,当年果树林可以不施用有机肥,如 要再种植食用菌,需隔年再种。
在实际操作中,本技术中提及的果树林可为高海拔地区的进入盛果期的猕 猴桃、苹果、李、梨等,其为食用菌提供需要的隐蔽环境,而其中冬季修剪量 越大的果树林对本技术的推广价值越大;当然,本发明中提及的食用菌种类可 扩展到覆土栽培的大球盖菇、竹荪、姬松茸、双孢蘑菇等。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其采用的技术方案 包括如下步骤:
先进行栽培基料的准备工作,具体地,收集上年果树林中的果树枝条,并 将其粉碎,再与谷壳按照设定比例进行配比,得到食用菌的基料预料;之后向 基料预料添加水,混合搅拌,得到食用菌的栽培基料。其中,先通过粉碎机将 上年收集的果树枝条粉碎至0.8cm~1.2cm,即1cm左右,再将粉碎后的果树枝 条与谷壳进行配比混合,且果树枝条与谷壳进行配比时的设定比例为7:3。
在用水混合基料预料时,令混合后的栽培基料的含水量为62%~78%;具体 地,在具体实施中,将各种基料均匀混合在一起,加水后再混匀,由于下料时 处于旱季,空气湿度小,基料含水量需保持在70%左右。
在准备栽培基料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尽量就地取材,当地旱 季高海拔地区的果树林中的枯枝烂叶是较为理想的基料,果树枝条的基料种类 搭配比例不限(松杉类除外);大面积栽培食用菌时选择周边有木料加工厂、谷 壳等稳定原料来源的地方,还可按照当地资源建议配方,采用70%的锯木屑+30% 谷壳。
在进行下料处理,即将栽培基料按照设定宽度铺设厢面,将混合均匀的栽 培基料按照60cm宽条状铺设厢面,且铺设厚度为10cm~15cm。在具体实施中, 先对地面撒石灰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每亩石灰用量约50kg,将混匀的基料按照 80cm宽条状铺设厢面,行间距60cm,厚度为10cm~15cm,长度根据地势条件 确定。
在食用菌在地面选址过程中,选址坡度不超过30度的平地或缓坡,方便种 植和管理,并极大地减少了大雨将栽培基料和覆盖物冲走的隐患;同时,还可 选择已经封林的树林,以保证夏季能够给予大球盖菇等食用菌厢面足够的荫蔽 度和湿度,减少雨水直接冲刷厢面。选择的果树林需要交通方便,最好在硬化 路的旁边,以保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接着进行下种处理,即将菌种均匀点于栽培基料表面以下设定深度处,在4 月初,按照每平米一瓶菌种的标准进行下种,且下种时将菌种掰成2厘米见方 大小,并将其均匀点于栽培基料表面以下5厘米处。具体地,根据当地气候特 点,由于4月还处于旱季,且温度较高,适宜菌丝生长,所以下种时间选择在4 月初。
最后进行覆土处理,取行间土,将其片状覆盖在埋设有菌种的栽培基料上; 取行间土,并用铁锹铲成3cm厚的片状,将其片状覆盖在埋设有菌种的栽培基 料上;栽培基料上的覆土层厚度为3cm,且取行间土形成的沟道可作为果树林 的行间排水沟。
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对菌丝进行管理,需对其进行水分的管理, 在播种后24小时内食用菌的菌丝萌发并吃料,由于栽培基料的水分前期能够满 足菌丝的生长,前期不喷水或少喷水,保持覆土以下栽培基料能保持在60%左 右的含水量即可,该时期栽培基料的水分需求和果树的水分需求基本一致,所 以水分管理能两者兼顾。
在菌丝生长20天左右,栽培基料中菌种的菌丝长至超过其埋设深度的一半 时,在覆土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8cm~3.2cm的稻草或松针,具体地,覆盖厚度 为3cm左右即可,为避免病害的传播,不用该果树林的树叶覆盖其表面。
当到了出菇期时,食用菌的菌丝发满料并长至覆土开始,需水量较大,该 高海拔区夏季的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以利菌丝扭结,形成小菇蕾。由于 该季节在高海拔地区基本为雨季,雨水基本能满足湿度要求,如遇长期不下雨 的极端天气,土面发白时可结合果园喷水补充,喷水以湿透土层为宜。
采收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时采收,当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 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适期,对了高海拔地区而言,一般能采收到10月下旬。在 食用菌采收完后,在冬季果树林翻地时将栽培基料堆翻入土中,当年果树林可 以不施用有机肥,如要再种植食用菌,需隔年再种。
在具体实施中,果树林每年均需要修剪大量的枝条,如搬运出去会产生大 量的人工成本,如直接放在果树林旁会产生大量的病害,本发明设计通过食用 菌分解,减少了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空间。食用菌种植后的基料留存在果树下, 为果树提供良好的有机质,同时改善了果园的微生物区系,促进整个果园的健 康成长,成年果树林为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隐蔽环境,适宜食用菌各个阶段的 光照条件。
且在实际操作中,本设计所使用的成本为每亩菌种2000元,原料3000元, 人工成本1500元,合计7500元,每亩产菌4000斤,按照夏季收购价5元/斤计 算,每亩产值20000元,亩纯利润12500元,如当地老百姓自己种植,除菌种 外的成本都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力解决,每亩利润可达到18000元。
同时,以大球盖菇为例的食用菌,其菌丝生长需要较高温度,出菇阶段需 要低温湿润环境,这些温度需求正好与高海拔地区旱雨季的气候吻合,在生产 高品质产品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工调节温湿度的成本。
本发明设计具有非常广的推广范围,本技术的果树可为高海拔地区种植进 入盛果期的猕猴桃、苹果、李、梨等,能提供食用菌需要的隐蔽环境,冬季修 剪量越大的果树本技术的推广价值越大;食用菌可扩展到覆土栽培的大球盖菇、 竹荪、姬松茸、双孢蘑菇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 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 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 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 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该食用菌种植在高海拔地区的果树林中,且该食用菌栽培下种于夏季;所述食用菌的栽培基料包含谷壳和果树枝条,其中,果树枝条为上年果树林中果树修剪下的废弃枝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种植地的海拔高度大于1800米,且食用菌的下种时间为4月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在果树林中采取隔年种植的方式。
4.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上年的果树枝条,并将其粉碎,再与谷壳按照设定比例进行配比,得到食用菌的基料预料;
S2.向所述基料预料添加水,混合搅拌,得到食用菌的栽培基料;
S3.下料处理,即将所述栽培基料按照设定宽度铺设厢面;
S4.下种处理,即将菌种均匀点于所述栽培基料表面以下设定深度处;
S5.覆土处理,取行间土,将其片状覆盖在埋设有菌种的栽培基料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通过粉碎机将上年收集的果树枝条粉碎至0.8cm~1.2cm,再与谷壳进行配比混合,且所述果树枝条与谷壳进行配比时的设定比例为7: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栽培基料的含水量为62%~7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步骤为:将混合均匀的所述栽培基料按照60cm宽条状铺设厢面,且铺设厚度为10cm~15c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具体步骤为:在4月初,按照每平米一瓶菌种的标准进行下种,且下种时将所述菌种掰成2厘米见方大小,并将其均匀点于所述栽培基料表面以下5厘米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具体步骤为:取行间土,并用铁锹铲成3cm厚的片状,将其片状覆盖在埋设有菌种的栽培基料上;所述栽培基料上的覆土层厚度为3cm,且取所述行间土形成的沟道可作为果树林的行间排水沟。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料中菌种的菌丝长至超过其埋设深度的一半时,在覆土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8cm~3.2cm的稻草或松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16797.2A CN110604005A (zh) | 2019-09-26 | 2019-09-26 | 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16797.2A CN110604005A (zh) | 2019-09-26 | 2019-09-26 | 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04005A true CN110604005A (zh) | 2019-12-24 |
Family
ID=68893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16797.2A Pending CN110604005A (zh) | 2019-09-26 | 2019-09-26 | 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04005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3001A (zh) * | 2012-04-09 | 2012-08-01 | 何寒 | 利用修剪的芒果枝叶为主要原料在芒果树低栽培平菇的方法 |
CN106332655A (zh) * | 2016-08-23 | 2017-01-18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一种核桃林下复合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CN107593239A (zh) * | 2017-10-31 | 2018-01-19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一种小乔灌木型茶园套种茶基木腐菌的生态互作栽培模式 |
CN107873357A (zh) * | 2017-10-30 | 2018-04-06 | 铜仁市万山区吊井文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梨园套种猴头菇的方法 |
CN108967040A (zh) * | 2018-09-30 | 2018-12-11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云南地区利用核桃林修剪枝条及林下空间种植猪苓的方法 |
CN109845581A (zh) * | 2019-04-04 | 2019-06-07 | 山东碧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态循环种养的方法 |
CN109863941A (zh) * | 2017-12-04 | 2019-06-11 | 贵州布依文化生态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林下种植黑木耳的方法 |
-
2019
- 2019-09-26 CN CN201910916797.2A patent/CN1106040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3001A (zh) * | 2012-04-09 | 2012-08-01 | 何寒 | 利用修剪的芒果枝叶为主要原料在芒果树低栽培平菇的方法 |
CN106332655A (zh) * | 2016-08-23 | 2017-01-18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一种核桃林下复合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CN107873357A (zh) * | 2017-10-30 | 2018-04-06 | 铜仁市万山区吊井文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梨园套种猴头菇的方法 |
CN107593239A (zh) * | 2017-10-31 | 2018-01-19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一种小乔灌木型茶园套种茶基木腐菌的生态互作栽培模式 |
CN109863941A (zh) * | 2017-12-04 | 2019-06-11 | 贵州布依文化生态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林下种植黑木耳的方法 |
CN108967040A (zh) * | 2018-09-30 | 2018-12-11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云南地区利用核桃林修剪枝条及林下空间种植猪苓的方法 |
CN109845581A (zh) * | 2019-04-04 | 2019-06-07 | 山东碧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态循环种养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法权: "《名优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31 May 201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段新芳: "《中国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31 October 2016,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13001B (zh) | 利用修剪的芒果枝叶为主要原料在芒果树底栽培平菇的方法 | |
CN102972209A (zh) | 葡萄园内套种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1524035B (zh) |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1785393A (zh) | 一种茶园和食用菌复合生态生产体系的方法 | |
KR20070100204A (ko) | 2단 이상 고효율 다단계식 천마실내재배법 | |
CN109526522B (zh) | 一种油桃智能化设施高效栽培方法 | |
CN111788989A (zh) | 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1461303A (zh) | 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 |
CN113099950A (zh) | 一种大球盖菇培养料及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5165405A (zh) | 东北林影地大球盖菇栽培方法 | |
CN109496686A (zh) | 一种百香果套种食用菌的方法 | |
CN112690168A (zh) | 一种贫困山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新方法 | |
CN106069200A (zh) | 一种葡萄和双孢菇的复合生态栽培方法 | |
CN113141971A (zh) | 一种羊肚菌-天麻套、轮作的仿野生立体生态种植方法 | |
CN104838955A (zh) | 一种茶园套种种植方法 | |
Wiersum et al. | Cultivation of Acacia auriculiformis on Jaya, Indonesia | |
Tangonyire | Assessing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wo different Hevea Brasiliensis Clones (Irca 41 And Gt 1) in the Guinea Savanna soil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Ghana | |
CN111165267A (zh) | 一种草果林下套种羊肚菌的生态种植方法 | |
CN102379206A (zh) | 一种紫茸制种、栽培方法 | |
CN106888789A (zh) | 一种栝楼‑草菇的立体栽培方法 | |
CN102630487B (zh) | 一种行道树架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 |
CN110604005A (zh) | 一种闭环循环互利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方法 | |
CN111713337A (zh) | 一种使用野生芒草作为主料的大球盖菇的有机栽培方法 | |
CN111543251A (zh) | 一种在大马士革玫瑰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控草方法 | |
CN111771617B (zh) |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