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1617B -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1617B
CN111771617B CN202010877383.6A CN202010877383A CN111771617B CN 111771617 B CN111771617 B CN 111771617B CN 202010877383 A CN202010877383 A CN 202010877383A CN 111771617 B CN111771617 B CN 111771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management
months
layer
y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73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1617A (zh
Inventor
吴庆其
包国良
么春艳
贾建萍
俞盈
李青青
黄虔菲
李跃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108773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1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1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1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1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1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2Racks; T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属于中药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共用遮荫大棚基础上,夏季高温季,香菇培育层架下的地里长黄精,上层香菇菌棒越夏,秋冬低温季,地里黄精休眠,层架上培育香菇,高效且成本低,能够实现香菇和黄精的高效栽培。

Description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的多年生的植物,在我国开发和利用黄精的已经有近2000 年历史。一直以来,黄精作为一味并不是太常用的配用中药,其市场需求量不大,来源也以野生采挖为主。2015年《中国药典》收录其为常用中药材,同时也是药食同源重要品种。近年来,随着对黄精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不断深入,黄精的功效用途不断被发掘出来,其在蜜饯、饮料及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护肤品等领域都有利用,特别是在保健食品、功能食品上的利用开发,以黄精为主要原料的产品逐步被广大民众所认识,黄精的市场需求每年均大幅用以增长,市场价格坚挺,基本保持在50元/㎏,激发了黄精种植的积极性。目前,黄精热正在快速形成,黄精开发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黄精的开发和研究备受瞩目,全国在浙江、安徽、湖南、云南等省都在大力发展黄精种植,并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
当前,黄精的种植方式主要有林下种植、毛竹林下种植、果树下种植、油茶下种植、大田种植和旱地种植等等。这些种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林下和毛竹林下种植一般不需要增加遮荫,但地表树木、毛竹的根系多,挖畦种植劳动强度大,同时产量也会受影响;果树下种植和油茶下种植,存在农药残留的风险;大田种植和旱地种植虽然产量相对较高,但因要搭建遮荫棚,需增加不少的投入,同时,要占用大量的农田和旱地,与粮食生产存在极大的用地矛盾,并也存在农药残留的风险。目前并没有一种高效的黄精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共用遮荫大棚基础上,夏季高温季,香菇层架下的地里长黄精,上层香菇菌棒越夏,秋冬低温季,地里黄精休眠,层架上长香菇,高效且成本低,能够实现香菇和黄精的高效栽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香菇遮荫棚内,4月到10月,将香菇菌棒摆放在香菇培育层架上进行越夏管理,香菇培育层架下方套种黄精,对黄精进行第一年度的肥水管理,10月到第二年度3月,对黄精进行越冬管理,对香菇进行出菇管理;
2)第二年度4月至第二年度10月,将新的香菇菌棒摆放在香菇培育层架上进行越夏管理,对黄精进行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第二年度10月至第三年度3月,对黄精进行越冬管理,对香菇进行出菇管理;
3)重复步骤2),从套种黄精起3~4年后,收获黄精。
优选的是,在所述遮荫棚内,挖设操作道,将挖出的土倒在操作道两边的畦上,畦面高度比操作道高15~20cm,畦面上方放置香菇培育层架。
优选的是,所述操作道的宽度为80~85cm,畦面的宽度为80~90cm。
优选的是,所述层架的高度为2.0~2.5m,宽度为80~90cm。
优选的是,所述层架包括5~8层,每层排4根层杆,每根层杆的宽为 3.5~4.0cm,厚为2.5~3.0cm,最底层的层杆距离地面20~25cm,上面每层层杆的层间距为20~30cm,所述香菇培育层架的最下方两层的层杆为可拆卸层杆。
优选的是,4月到10月,将所述香菇培育层架的最下方两层的层杆取下,进行黄精的种植,10月到第二年3月将最下方两层的层杆放在层架上,进行香菇的出菇管理。
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套种用黄精包括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带芽2节以上的块根苗或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顶芽完好的3年生种子苗。
优选的是,所述套种黄精的行间距为30~45㎝,株间距20~25㎝,种植深度为6~9㎝。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年度的肥水管理包括:套种前施加专用种植基质 2~3kg/m2,6月上旬和7月上旬施加30~50kg/亩复合肥;所述专用种植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香菇废菌棒120~150份、菜籽饼20~30份、谷壳10~20 份、有机肥20~30份、草木灰10~15份和速效氮肥10~15份混合,加湿堆积腐熟20d以上;所述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包括:将废香菇菌棒放在黄精栽培的畦面上作为有机肥,施肥量比上一年度增加30~40%。
优选的是,所述越冬管理包括清理去枯萎的黄精茎叶,并在上面盖一层遮荫网,保持地表湿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本发明在香菇栽培层架下套种黄精。黄精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根生长在土里,其生长期在高温季节,但又为喜阴植物,茎叶不高,且具有一到秋冬季茎叶就会枯死,翌年再发芽生长的特性。而香菇栽培大都采用的是层架立体式栽培,菌棒摆放在高处的层架上出菇,且其出菇生长的季节在秋冬季,与黄精生长期正好错开。同时,香菇菌棒和黄精均喜阴凉,在夏季高温期不得直接太阳照射,需有遮荫条件。本发明利用了黄精和香菇上述不同生长特性和相同喜好,开发了在香菇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技术方法,实现了香菇层架下套种黄精的高效栽培。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香菇的长菇期一般在10月至翌年3月,而黄精的生长季在4月至10 月,本发明利用了香菇栽培长菇期和黄精生长期之间的季节差,在香菇栽培大棚的层架下的地里进行套种黄精,提高土地和场地的利用率;
2、黄精的地上部分茎叶将在入秋季后,逐渐停止生长并枯萎,地上部分清除后,不影响后期香菇出菇管理;
3、香菇栽培都需遮荫大棚,并可以调节遮光度,而黄精生长也需阴凉条件特别是在夏天,在大棚层架的底层进行黄精的套种,光照条件非常适合黄精生长,极大减少了黄精种植的遮荫上的经济投入,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每亩黄精种植每年可节约成本4000元,其中田地租金600元、搭建遮荫大棚成本3400元。
4、黄精生长的茎叶高度最高在100㎝左右,本发明将香菇栽培大棚层架下层层杆拿到上层或放置到别处,就完全可以满足黄精茎叶生长的空间要求,管理操作方便。香菇出菇时,把下层层杆放回就可心摆放香菇菌棒;
5、香菇出菇后的废菌棒是黄精生长良好有机肥,可以直接在棚内用于黄精施肥,一方面减少了香菇废菌棒的处理环节,另一方面还降低了黄精栽培的施肥成本。在黄精种植前,施用以香菇废菌棒为主要原料并经发酵处理的专用种植基质,可以促进黄精种苗的快速恢复生长,有利提高产量。
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实现香菇和黄精在地上空间、季节空间和遮阴大棚上的综合高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香菇大棚套种黄精的正面图,标注了黄精种植位置、香菇菌棒摆放等;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香菇大棚套种黄精的侧面图,标注了黄精种植位置、香菇菌棒摆放等;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香菇大棚套种黄精的菇棚层架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香菇遮荫棚内,4月到10月,将香菇菌棒摆放在香菇培育层架上进行越夏管理,香菇培育层架下方套种黄精,对黄精进行第一年度的肥水管理,10月到第二年度3月,对黄精进行越冬管理,对香菇进行出菇管理;
2)第二年度4月至第二年度10月,将新的香菇菌棒摆放在香菇培育层架上进行越夏管理,对黄精进行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第二年度10月至第三年度3月,对黄精进行越冬管理,对香菇进行出菇管理;
3)重复步骤2),从套种黄精起3~4年后,收获黄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香菇大棚套种黄精的正面图,标注了黄精种植位置、香菇菌棒摆放等,其中,1为遮阴棚,2为拱形防雨塑料大棚,3为层架,4 为香菇菌棒,5为层杆,6为操作道,7为黄精茎叶,8为黄精块根(畦面下), 9为畦面;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香菇大棚套种黄精的侧面图,标注了黄精种植位置、香菇菌棒摆放等,其中,1为遮阴棚,2为拱形防雨塑料大棚,3 为层架,4为香菇菌棒,5为层杆,7为黄精茎叶,8为黄精块根(畦面下), 9为畦面;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香菇大棚套种黄精的菇棚层架实施例。
本发明在香菇遮荫棚内,4月到10月,将香菇菌棒摆放在香菇培育层架上进行越夏管理,香菇培育层架下方套种黄精,对黄精进行第一年度的肥水管理,10月到第二年度3月,对黄精进行越冬管理,对香菇进行出菇管理。在本发明中,所述套种用黄精优选包括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带芽2节以上的块根苗或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顶芽完好的3年生种子苗。在本发明中,所述黄精在种植前,优选用500倍生根粉浸泡2h。本发明所述黄精优选在每一排层架下种植3行。在本发明中,所述套种黄精的行间距优选为 30~45㎝,株间距优选为20~25㎝,种植深度优选为6~9㎝。
本发明优选根据香菇遮荫棚的大小和棚内层架的大小,在准备摆放层架的位置进行挖地整畦。本发明所述遮荫棚的宽度优选为2.5~2.8m,在此规格的遮荫棚内,本发明优选设两排层架,层架之间留设操作道。本发明对所述遮阴棚的长度没有特殊限定,优选不超过50m,两个遮阴棚之间优选留 0.8~1.2m宽的过道。本发明对所述遮荫棚搭建用材料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定,选用钢管、木料、毛竹等均可。搭建后在上部盖遮荫网,遮荫网的遮光度优选可根据香菇或黄精生长的光照要求进行调节。本发明所述遮荫棚和层架,优选在种植黄精的3月份前搭建完成。在本发明中,在所述遮荫棚内,优选挖设操作道,将挖出的土倒在操作道两边的畦上,畦面高度优选比操作道高 15~20cm,畦面上方放置香菇培育层架。在本发明中,所述操作道的宽度优选为80~85cm,畦面的宽度优选为80~90cm。在本发明中,所述层架的高度优选为2.0~2.5m,宽度优选为80~90cm。在本发明中,所述层架优选包括 5~8层,每层排4根层杆,每根层杆的宽为3.5~4.0cm,厚为2.5~3.0cm,最底层的层杆距离地面20~25cm,上面每层层杆的层间距为20~30cm,所述香菇培育层架的最下方两层的层杆为可拆卸层杆。在本发明中,所述层杆优选平行摆放在层架上,用于摆放香菇菌棒。本发明对所述层架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木料、毛竹条或钢管等均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层架的最下方两层层杆优选为可拆卸层杆,方便拆下和安装,利于黄精茎叶生长和管理操作以及摆放香菇菌棒进行出菇管理,4月到10月,将所述香菇培育层架的最下方两层的层杆取下,进行黄精的种植,10月到第二年3月将最下方两层的层杆放在层架上,进行香菇的出菇管理。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年度的肥水管理优选包括:套种前施用(黄精) 专用种植基质2~3kg/m2,6月上旬和7月上旬施用30~50kg/亩的复合肥。在本发明中,所述专用种植基质优选为腐熟的有机物,加适量的速效氮肥,以促进移植后黄精苗快速恢复生长。具体的,所述专用种植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香菇废菌棒120~150份、菜籽饼20~30份、谷壳10~20份、有机肥 20~30份、草木灰10~15份和速效氮肥10~15份混合,加湿堆积腐熟20d以上。在本发明中,所述套种前优选指挖好畦面后,即本发明优选在挖好的畦面上施用专用种植基质。在本发明中,所述肥水管理除了施肥的操作,优选还包括除草,视地面情况水分情况进行喷水,以确保黄精生长的水分要求。本发明对所述复合肥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复合肥即可,本发明所述复合肥的施加能够满足黄精在生长旺盛期对肥料的需求。
在本发明中,所述香菇的越夏管理优选包括:按照香菇生产技术要求,从4月下旬开始,将长满菌丝的、开始转色的香菇菌棒摆放到层架的第3层以上的层杆上进行常规的越夏期管理。期间优选兼顾上层的香菇越夏和地面上的黄精生长对光照的要求,适时、适当调整大棚遮荫网的遮光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越冬管理包括清理去枯萎的黄精茎叶,并在上面盖一层遮荫网,保持地表湿润。经过夏季的生长,地下黄精的块根已经有了养分积累,进入10月份后,地上部分的茎叶随着气温降低开始枯萎,黄精逐渐进入冬季休眠期。越冬管理关键是控制好地里的湿度,保持地表湿润就行,一般情况下,整个冬季无需喷水,如果地面过湿,优选拿去地面的遮阳网,如果地面已经出现发白,优选在地表喷雾状水。
进入10月份后,在清理完黄精枯叶,盖好遮阳网后,本发明优选架好层架底下2层的层杆(直杆),并在层杆上摆好香菇菌棒,开始进行香菇出菇管理。在本发明中,所述出菇管理包括用浸水的方式给香菇菌棒补水,不向菇棚内喷水。其余按标准化香菇出菇技术进行出菇管理,直至翌年3月底出菇结束。
本发明在第二年度4月至第二年度10月,将新的香菇菌棒摆放在香菇培育层架上进行越夏管理,对黄精进行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第二年度10 月至第三年度3月,对黄精进行越冬管理,对香菇进行出菇管理。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优选包括:将废香菇菌棒放在黄精栽培的畦面上作为有机肥,施肥量比上一年度增加30~40%。本发明优选取部分废香菇菌棒放在黄精栽培的畦面上作为有机肥。具体的,本发明在第一年度的香菇出菇结束后,在黄精出苗前优选及时移去底下2层层杆上的废香菇菌棒,拆去底下2层的层杆,拿去遮阳网,进入黄精栽培的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期;废香菇菌棒优选放在黄精栽培的畦面上作为有机肥,减少污染;由于黄精苗已经有较大的体量,施肥量要比上一年度增加30~40%,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喷水量。在本发明中,所述越冬管理和出菇管理同上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重复上述第二年度到第三年度的操作,从套种黄精起3~4年后,收获黄精。经过3~4年的生长季的管理,黄精块根达到了采收标准要求,可以采挖。采挖标准与其它栽培方法一致。采挖后的黄精及时进行加工销售。同时在10月份正常进行香菇的出菇管理。
第一批黄精结束后,本发明优选在第二年的3月份开始,重新开始新一轮黄精种苗的种植和管理。以此往复,实现香菇栽培和黄精种植之间的高效衔接。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1、实施时间和地点
2017年至2019年,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香菇栽培基地,栽培场原为稻田,现大棚种植香菇,外棚为钢架大棚,内层架为木料,面积为300㎡。
2、黄精专用有机肥准备
2017年2月15日,进行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准备。专用种植基质配方为:香菇废菌棒380㎏、菜籽饼70㎏、谷壳50㎏、有机肥70㎏、草木灰 35㎏、氮酸氢氨30㎏,这几种肥料打碎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保持含水量55~60%,堆积腐熟25天至3月10日,其中在2月25日和3月6日各进行了一次翻堆,以保证均匀腐熟。
3、挖地整畦
在准备搭建香菇大棚和层架的位置挖地整畦,在两边各挖宽83cm的畦,畦翻挖1次,挖深为20cm,中间留宽度为83cm的操作道。挖出中间操作道中泥土,分别倒在两边畦上,使中间操作道比两边的畦面低20cm,并把畦面平整好。
4、搭建香菇外层遮荫大棚
用钢管和水泥柱搭建方形的遮荫大棚,上面盖上遮荫的遮阳网。遮阳网的遮光度可以根据香菇和黄精生长的光照要求进行合理调节。大棚宽度为2.5m,长度为40米,共搭建3个大棚,总面积300㎡,在个大棚之间留好 0.8m的操作道。
5、香菇栽培内部层架搭建
在3月中旬搭建内部层架,层架用方形木料搭建,用于摆放香菇菌棒,上有拱形防雨塑料大棚。在两边的畦上各摆1排层架子,每个架子中间间隔3m左右,一排共有14个架子,层架宽83cm,高度2.5m,中间分为8 层,其中最底层离畦面高25cm,上面每层间的高度26cm。在每层上平行摆4条直杆(层杆),层杆为宽3.0cm,厚4.0cm的杉树木料,用以摆放香菇菌棒。最底下的2层的层杆为可拆的,方便拆下和安装,利于黄精茎叶生长和管理操作及摆放香菇菌棒进行出菇管理。
6、施用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
在准备整地的畦面施上经腐熟的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专用均匀地在畦面上施用,施用量为4.5㎏/㎡(湿肥,折干约2.1㎏/㎡)。
7、黄精种苗种植
选用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顶芽完好的3年生种子苗。移植前,用 500倍生根粉浸泡2h。在每1排的层架下种植3行,行间距为30㎝,株间距25㎝,种植深度为6~7㎝,每个大棚内960株左右,总种植量2880株左右。
8、肥水管理
在每年的4月~10月份为黄精的田间肥水管理期。期间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等,并视地面水分情况进行喷水,确保黄精生长的水分要求。在2017年度由于黄精苗较小,分别在黄精生长旺盛的6月6日和7月10日,各施用一次复合肥,分别为25㎏/亩和35㎏/亩。(2018年、2019年,随着黄精块根的不断长大,在管理上逐步增加施肥量,每年比上一年度增加施肥量 35%)。在夏季,由于太阳照射时间长,要兼顾好黄精与香菇生长的遮荫度要求。
9、香菇菌棒进行越夏管理
按香菇生产技术要求,在2017年4月下旬开始,将已经长满菌丝、并开始转色的香菇菌棒摆放到内层架的第3层以上的层杆上进行常规的越夏期管理。期间兼顾上层的香菇越夏和地面上黄精生长对光照的要求,适当调整外大棚遮荫网的遮光度,保证适当的光照要求。
10、黄精越冬管理
经过夏季的长生,地下黄精的块根已经有了养分积累,从10月份开始,地上部份的茎叶随着气温降低开始枯萎,黄精将逐渐进入冬季休眠期。这时清理掉畦上的枯萎茎叶,并在畦上面盖一层遮阳网,开始进行黄精的越冬管理。越冬管理关键是控制好地里的湿度,保持地表湿润就行,如果地面过湿,可以拿去地面的遮阳网,如果地面已经出现发白,可以在地表喷雾状水。
11、香菇出菇管理
从10月开始进行香菇出菇管理,管理模式为花菇和厚菇。先清理完黄精的枯叶和盖好遮阳网后,在内层层架上的架好底下2层的层杆,并在所有层架上摆好香菇菌棒,开始进行香菇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期间,不向菇棚内喷水。一潮菇采摘结束后,对香菇菌棒进行浸水补水,其余按标准化香菇出菇技术进行出菇管理,直至翌年3月底出菇结束。香菇产量与常规管理无异。
12、第二年度(2018年度)的黄精田间肥水管理
从第二年度(2018年度)4月份进行黄精田间肥水管理。在第一年度的香菇出菇结束后,在黄精出苗前移去底下2层层架上的废香菇菌棒,拆去底下2层的层杆,拿去遮阳网,进入黄精栽培的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期。待黄精出苗后,将部分废香菇菌棒放在黄精栽培的畦面上作为有机肥,减少污染。由于黄精苗已经有较大的体量,施肥量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5%。在黄精生长旺盛的6月5日和7月8日,各施用一次复合肥,分别为30㎏/亩和45㎏/亩。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一些喷水量,确保黄精生长的水分需求。
13、第二年度(2018年度)的香菇栽培越夏及出菇管理
第二年度的4月~10月份为香菇的越夏管理期,10月份至翌年为第二年度的出菇管理期,均重复上述管理措施。
14、黄精块根采挖
重复上述管理方法,经过3年的生长季的管理,到2019年10月份黄精块根达到了采收标准要求,可以采挖。共采挖黄精1520㎏(鲜),平均亩产3380 ㎏,取得了较高的产量。采挖标准与其它栽培方法一致。采挖后的黄精及时进行加工销售。同时在10份正常进行香菇的出菇管理,到2020年3月份管理结束。
15、下一批黄精的栽种
第一批黄精结束后,在2020年度3月份开始,重新开始新一轮黄精种苗的种植和管理。以此往复,实现香菇栽培和黄精种植之间的高效衔接。
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并不会影响香菇培育管理和效益,并很好利用了香菇培育菇棚的土地资源进行黄精套种种植,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300 ㎡的菇棚每年可节约黄精种植的用地成本300元,3年时间里,节约土地成本900元,减少黄精种植的遮荫成本投入1850元,300㎡的黄精种植试验菇棚,仅这两项就节约成本投入2750元,折合每亩少节约投入4600元以上。结合了香菇培育管理,还大幅度减轻了黄精种植除草、培土等管理工作量。加上黄精专用有机肥基质等配套技术措施使用及菇棚内环境条件的改善等,黄精产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本实施例中产1520㎏(鲜)黄精,平均株块根产量达0.53㎏,平均亩产达到3370㎏,株块根产量比一般地块的常规种植方式的提高产量10%以上。本实施例试验证明了香菇培育棚下套种黄精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并具有创新技术优势。
实施例2
1、实施时间和地点
2017年至2019年,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上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香菇栽培基地,栽培场原为旱地,外棚为钢管大棚,内层架为木料,面积为 520㎡。
2、黄精专用有机肥准备
在2017年2月20日,准备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专用种植基质配方为:香菇废菌棒750㎏、菜籽饼150㎏、谷壳100㎏、有机肥120㎏、草木灰70 ㎏、氮酸氢氨50㎏,这几种肥料打碎混合均匀后,加适量的水,保持含水量55~60%,堆积腐熟25天,其中分别在3月1日、3月12日各翻堆一次,以保证均匀腐熟。
3、挖地整畦
在准备搭建香菇大棚和层架的位置挖地整畦,在两边各挖宽85cm的畦,畦翻挖1次,挖深为20cm,中间留宽度为85cm的操作道。挖出中间操作道中泥土,分别倒在两边畦上,使中间操作道比两边的畦面低20cm,并把畦面平整好。
4、搭建香菇外层遮荫大棚
用钢管搭建遮荫大棚。上面分别盖上起防雨保湿保温的塑料膜和遮荫的遮阳网。遮阳网的遮光度可以根据香菇和黄精生长的光照要求进行合理调节。大棚宽度为2.6m,长度为50米,共搭建4个大棚,总面积520㎡,在各大棚之间留好0.8m的操作道。
5、香菇栽培内部层架搭建
在3月下旬搭建内部层架,层架用方形木料搭建,用于摆放香菇菌棒。在两边的畦上各摆1排架子,每个架子中间间隔3m左右,一排共有17个架子,层架宽85cm,高度2.3m,中间分为7层,其中最底层离畦面高25cm,上面每层间的高度28cm。在每层上平行摆4条直杆(层杆),层杆为宽3.5cm,厚3.0cm的杉树木料,用以摆放香菇菌棒。最底下的2层的层架层杆为可拆的,方便拆下和安装,利于黄精茎叶生长和管理操作及摆放香菇菌棒进行出菇管理。
6、施用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
在准备整地的畦面施上经腐熟的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专用均匀地在畦面上施用,施用量为5.0㎏/㎡(湿肥,折干约2.2㎏/㎡)。
7、黄精种苗种植
选用健壮、无虫害或病害的带芽2节以上的块根苗。种植前,用500倍生根粉浸泡2h。在每1排的层架下种植3行,行间距为35㎝,株间距20 ㎝,种植深度为6~7㎝,每个大棚内1500株左右,总种植量6000株。
8、肥水管理
在每年的4月~10月份为黄精的田间肥水管理期。期间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等,并视地面水分情况进行喷水,确保黄精生长的水分要求。 2017年由于黄精苗较小,可在黄精生长旺盛的6月上旬和7月上上旬,各施用一次复合肥,分别为20㎏/亩和30㎏/亩。2018年、2019年,随着黄精块要的不断长大,逐步增加施肥量。在夏季,由于太阳照射时间长,要兼顾好黄精与香菇生长的遮荫度要求。
9、香菇菌棒进行越夏管理
按香菇生产技术要求,从4月下旬开始,将已经长满菌丝、并开始转色的香菇菌棒摆放到内层架的第3层以上进行常规的越夏期管理。期间兼顾上层的香菇越夏和地面上黄精生长对光照的要求,适当调整外大棚遮荫网的遮光度,保证适当的光照要求。
10、黄精越冬管理
经过夏季的长生,从10月份开始地下黄精的块根已经有了养分积累,地上部份的茎叶随着气温降低开始枯萎,黄精将逐渐进入冬季休眠期。这时要清理掉枯萎的茎叶,并在畦上面盖一层遮阳网,进行黄精的越冬管理。越冬管理关键是控制好地里的湿度,保持地表湿润就行,如果地面过湿,可以拿去地面的遮阳网,如果地面已经出现发白,可以在地表喷雾状水。
11、香菇出菇管理
从10月开始进行香菇出菇管理,管理模式为花菇和厚菇。先清理完黄精的枯叶和盖好遮阳网后,在内层层架上的架好底下2层的层杆,并在所有层架上摆好香菇菌棒,开始进行香菇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期间,不向菇棚内喷水。一潮菇采摘结束后,对香菇菌棒进行浸水补水,其余按标准化香菇出菇技术进行出菇管理,直至翌年3月底出菇结束。
12、第二年度的黄精田间肥水管理
从第二年度4月份进行黄精田间肥水管理。在第一年度的香菇出菇结束后,在黄精出苗前移去底下2层层架上的废香菇菌棒,拆去底下2层的层杆,拿去遮阳网,进入黄精栽培的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期。待黄精出苗后,将部分废香菇菌棒放在黄精栽培的畦面上作为有机肥,减少污染。由于黄精苗已经有较大的体量,施肥量要比上一年度增加30~40%。在黄精生长旺盛的6月上旬和7月上上旬,各施用一次复合肥,分别为30㎏/亩和45㎏/亩。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喷水量,确保黄精生长的水分需求。
13、第二年度的香菇栽培越夏及出菇管理
第二年度的4月~10月份为香菇的越夏管理期,10月份至翌年为第二年度的出菇管理期,均重复上述管理措施。
14、黄精块根采挖
重复上述管理方法,经过3年的生长季的管理,黄精块根达到了采收标准要求,可以采挖。共采挖黄精2450㎏(鲜),平均亩产3140㎏,取得了较高的产量,是完全可行。采挖标准与其它栽培方法一致。采挖后的黄精及时进行加工销售。同时在10份正常进行香菇的出菇管理。该项技术发明,在香菇产区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15、下一批黄精的栽种
等第一批黄精结束后,在2020年3月份开始,重新开始新一轮黄精种苗的种植和管理。以此往复,实现香菇栽培和黄精种植之间的高效衔接。
本实施例验证的结果表明,本发明技术在不影响香菇培育管理和效益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利用香菇培育菇棚的土地资源进行黄精套种种植,技术和操作上是完全可行的,并具有创新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黄精种植成本,减轻了黄精种植田间管理的工作量,同时还取得了很高的黄精栽培产量,是完全可行的。520㎡的菇棚内种植黄精每年可节约种植的用地成本400元,3年时间里,节约土地成本共1200元,减少黄精种植的遮荫成本投入3150元,520㎡的黄精种植试验菇棚,仅这两项就节约成本投入4350元,折合每亩少节约投入5570元以上。由于香菇培育管理棚内土质疏松,杂草少,还大幅度减轻了黄精种植除草、培土等管理工作量。由于专用有机肥基质等配套技术措施使用及菇棚内环境条件的改善等,虽然是在较贫瘠的旱地上,还是取得了很高的产量。共产黄精产量2450㎏ (鲜),平均株块根产量达0.41㎏,平均亩产3140㎏,黄精的块根平均单产和株产量达到了常规种植方式的产量水平。
实施例3
1、实施时间和地点
2018年至2020年,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文武香菇栽培基地,栽培场原为水稻田,现大棚种植香菇,外棚为钢架大棚,内层架为木料,面积为1260㎡。
2、黄精专用有机肥准备
在2018年2月22日,准备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根据种植面积1260 ㎡,专用种植基质有机肥配2.1㎏/㎡,共2650㎏,其配方为:香菇废菌棒 150份,计1600㎏、菜籽饼25份计265㎏、谷壳20份计210㎏、有机肥 25份计265㎏、草木灰15份计160㎏、氮酸氢氨15份计160㎏,这几种肥料打碎混合均匀后,加适量的水,保持含水量55~60%,堆积腐熟25天,其中分别在3月4日、3月15日各翻堆一次,以保证均匀腐熟。
3、挖地整畦
在准备搭建香菇大棚和层架的位置挖地整畦,在两边各挖宽80cm的畦,畦翻挖1次,挖深为20cm,中间留宽度为80cm的操作道。挖出中间操作道中泥土,分别倒在两边畦上,使中间操作道比两边的畦面低20cm,并把畦面平整好。
4、搭建香菇外层遮荫大棚
用钢管搭建遮荫大棚。上面分别盖上起防雨保湿保温的塑料膜和外层遮荫的遮阳网。遮阳网的遮光度可以根据香菇和黄精生长的光照要求进行合理调节。大棚宽度为2.8m,长度为45米,共搭建10个大棚,总面积1260㎡, 在个大棚之间留好0.8m的操作道。
5、香菇栽培内部层架搭建
在2018年3月下旬搭建内部层架,层架用方形木料搭建,用于摆放香菇菌棒。在两边的畦上各摆1排架子,每个架子中间间隔3m左右,一排共有19个架子,层架宽80cm,高度2.4m,中间分为8层,其中最底层离畦面高25cm,上面每层间的高度28cm。在每层上平行摆4条直杆(层杆),层杆为宽3.5cm,厚3.0cm的杉树木料,用以摆放香菇菌棒。最底下的2 层的层架层杆为可拆的,方便拆下和安装,利于黄精茎叶生长和管理操作及摆放香菇菌棒进行出菇管理。
6、施用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
在准备整地的畦面施上经腐熟的黄精栽培专用有机肥。专用均匀地在畦面上施用,施用量为4.5㎏/㎡(湿肥,折干约2.1㎏/㎡)。
7、黄精种苗种植
选用健壮、无虫害或病害的带芽2节以上的块根苗。种植前,用500倍生根粉浸泡2h。在每1排的层架下种植3行,行间距为30㎝,株间距25 ㎝,种植深度为6~7㎝,每个大棚内1080株左右,总种植量10800株。
8、肥水管理
在每年的4月~10月份为黄精的田间肥水管理期。期间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等,并视地面水分情况进行喷水,确保黄精生长的水分要求。 2018年时由于黄精苗较小,选择在黄精生长旺盛的6月8和7月15号,各施用一次复合肥,分别为20㎏/亩和30㎏/亩。2019年、2020年,随着黄精块要的不断长大,逐步增加施肥量,其中在2019年5月8和6月25号,分别施用复合肥为30㎏/亩和45㎏/亩。在夏季,由于太阳照射时间长,要兼顾好黄精与香菇生长的遮荫度要求。
9、香菇菌棒进行越夏管理
按香菇生产技术要求,从4月下旬开始,将已经长满菌丝、并开始转色的香菇菌棒摆放到内层架的第3层以上进行常规的越夏期管理。期间兼顾上层的香菇越夏和地面上黄精生长对光照的要求,适当调整外大棚遮荫网的遮光度,保证适当的光照要求。
10、黄精越冬管理
经过夏季的长生,从10月份开始地下黄精的块根已经有了养分积累,地上部份的茎叶随着气温降低开始枯萎,黄精将逐渐进入冬季休眠期。这时要清理掉枯萎的茎叶,并在畦上面盖一层遮阳网,进行黄精的越冬管理。越冬管理关键是控制好地里的湿度,保持地表湿润就行,如果地面过湿,可以拿去地面的遮阳网,如果地面已经出现发白,可以在地表喷雾状水。
11、香菇出菇管理
从10月开始进行香菇出菇管理,管理模式为花菇和厚菇。先清理完黄精的枯叶和盖好遮阳网后,在内层层架上的架好底下2层的层杆,并在所有层架上摆好香菇菌棒,开始进行香菇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期间,不向菇棚内喷水。一潮菇采摘结束后,对香菇菌棒进行浸水补水,其余按标准化香菇出菇技术进行出菇管理,直至翌年3月底出菇结束。
12、第二年度(2019年度)的黄精田间肥水管理
从第二年度(2019年度)4月份进行黄精田间肥水管理。在第一年度的香菇出菇结束后,在黄精出苗前移去底下2层层架上的废香菇菌棒,拆去底下2层的层杆,拿去遮阳网,进入黄精栽培的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期。待黄精出苗后,将部分废香菇菌棒放在黄精栽培的畦面上作为有机肥,减少污染。由于黄精苗已经有较大的体量,施肥量要比上一年度增加30~40%。提前在在黄精生长旺盛的4月5月和7月中旬,各施用一次复合肥,分别为30㎏/亩和 45㎏/亩。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喷水量,确保黄精生长的水分需求。
13、第二年度(2019年度)的香菇栽培越夏及出菇管理
第二年度(2019年度)的4月~10月份为香菇的越夏管理期,10月份至翌年为第二年度的出菇管理期,均重复上述管理措施。
14、黄精块根采挖
重复上述管理方法,经过3年的生长季的管理,黄精长势良好,若到2020 年的9月份,黄精块根达到采收标准要求,就可以采挖。2020年7月28日,初步试挖了20株的块根测产,平均每株块要的产量达0.58㎏,预计平均亩产达 3310㎏以上,总体产量高于一般旱地种植黄精的产量15%以上。而且黄精块根品质好,证明本发明方法是完全可行。
黄精的采挖标准与其它栽培方法基本一致。采挖后的黄精及时进行加工销售。本发明方法,在香菇产区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本次实施例验证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本发明方法是可以在不影响香菇培育管理和效益的前提下,实现香菇培育和黄精种植的高效、协调,证明了在香菇培育菇棚内的地上进行黄精套种种植,技术和操作上是完全可行的,并具有创新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黄精种植成本,减轻了黄精种植田间管理的工作量,同时还取得了很高的栽培产量,是完全可行的。1260㎡的菇棚每年可节约黄精种植的用地成本1500元,3年时间里,节约土地成本4500元,减少黄精种植的遮荫成本投入7500元,1260 ㎡的黄精种植试验菇棚,仅这两项就节约成本投入12000元,折合每亩少节约投入6350元以上。由于香菇培育管理棚内土质疏松,杂草少,还大幅度减轻了黄精种植除草、培土等管理工作量。试挖测产平均株块根产量达0.58㎏,预测平均亩产3310㎏,加上黄精专用有机肥基质等配套技术措施使用及菇棚内环境条件的改善等,黄精产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黄精的块根平均单产和株产量比一般的常规种植方式提高10%以上,比在一般旱地种植产量提高 20%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香菇遮荫棚内,4月到10月,将香菇菌棒摆放在香菇培育层架上进行越夏管理,香菇培育层架下方套种黄精,对黄精进行第一年度的肥水管理,10月到第二年度3月,对黄精进行越冬管理,对香菇进行出菇管理;
2)第二年度4月至第二年度10月,将新的香菇菌棒摆放在香菇培育层架上进行越夏管理,对黄精进行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第二年度10月至第三年度3月,对黄精进行越冬管理,对香菇进行出菇管理;
3)重复步骤2),从套种黄精起3~4年后,收获黄精;
所述第一年度的肥水管理包括:套种前施加专用种植基质2~3kg/m2,6月上旬和7月上旬施加30~50kg/亩的复合肥;所述专用种植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香菇废菌棒120~150份、菜籽饼20~30份、谷壳10~20份、有机肥20~30份、草木灰10~15份和速效氮肥10~15份混合,加湿堆积腐熟20d以上;所述第二年度的肥水管理包括:将废香菇菌棒放在黄精栽培的畦面上作为有机肥,施肥量比上一年度增加30~40%;
所述越冬管理包括清理去枯萎的黄精茎叶,并在上面盖一层遮荫网,保持地表湿润;
所述出菇管理包括用浸水的方式给香菇菌棒补水,不向菇棚内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荫棚内,挖设操作道,将挖出的土倒在操作道两边的畦上,畦面高度比操作道高15~20cm,畦面上方放置香菇培育层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道的宽度为80~85cm,畦面的宽度为80~9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菇培育层架的高度为2.0~2.5m,宽度为80~9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菇培育层架包括5~8层,每层排4根层杆,每根层杆的宽为3.5~4.0cm,厚为2.5~3.0cm,最底层的层杆距离地面20~25cm,上面每层层杆的层间距为20~30cm,所述香菇培育层架的最下方两层的层杆为可拆卸层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4月到10月,将所述香菇培育层架的最下方两层的层杆取下,进行黄精的种植,10月到第二年3月将最下方两层的层杆放在层架上,进行香菇的出菇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套种用黄精包括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带芽2节以上的块根苗或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顶芽完好的3年生种子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种黄精的行间距为30~45㎝,株间距20~25㎝,种植深度为6~9㎝。
CN202010877383.6A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Active CN111771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7383.6A CN111771617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7383.6A CN111771617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1617A CN111771617A (zh) 2020-10-16
CN111771617B true CN111771617B (zh) 2022-01-18

Family

ID=7276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7383.6A Active CN111771617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161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01589C2 (ru) * 2014-10-10 2016-1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ФГБНУ "ДВ НИИСХ") Способ интенсивного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гериция ежовикового
CN104509362B (zh) * 2014-12-23 2017-04-19 武义寿仙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铁皮石斛与黄精的轮作方法
CN106888789A (zh) * 2017-02-28 2017-06-27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一种栝楼‑草菇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7089854A (zh) * 2017-06-22 2017-08-25 广西南宁智翠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
CN207118378U (zh) * 2017-09-11 2018-03-20 重庆市一一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
CN107409736A (zh) * 2017-09-12 2017-12-01 衡阳市九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黄精的种植方法
CN208480347U (zh) * 2018-06-12 2019-02-12 岑巩县兴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大棚用黄精种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1617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0285B (zh) 一种核桃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CN102227996B (zh) 一种猕猴桃和茶树立体种植方法
CN103262748B (zh) 山地红壤林下药用绞股蓝的gap栽培方法
CN103782762B (zh) 一种中药材三叶青的林下栽培方法
CN102972209A (zh) 葡萄园内套种球盖菇的方法
CN106416657A (zh) 人工种植重楼的方法
CN104813907A (zh) 一种铁皮石斛大棚种植方法
CN104770278A (zh) 一种铁皮石斛大棚集约化栽培方法
CN111316878A (zh) 一种滇黄精大田集约化种植方法
CN105075625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及其养护方法
CN109258266B (zh) 一种樟树油用林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9122108A (zh) 一种凤梨快速繁育方法
CN107251725A (zh) 一种山药浅生槽定向栽培新技术
CN111788989A (zh) 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CN108157115B (zh) 一种干旱沙区油用紫斑牡丹复合种植方法
CN113141964A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长效碳中和林的种植方法
CN107148888A (zh) 一种冬枣树的设施栽培方法
CN107046975A (zh) 一种用于山药的半套管栽培方法
CN114287305A (zh) 天麻有性繁殖覆膜育种方法
CN103430743A (zh) 一种植人参的土壤优化栽培方法
CN108293652A (zh) 一种岩洞仿野生栽培岩黄连方法
CN111685004A (zh) 一种金线莲和黄精林下套种方法
CN109496751A (zh) 一种黄连轻减化的生态种植方法
CN105900654A (zh) 适合湖南地区种植紫玉淮山的方法
CN111771617B (zh) 一种香菇大棚层架下套种黄精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