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0659B -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0659B
CN110600659B CN201910731547.1A CN201910731547A CN110600659B CN 110600659 B CN110600659 B CN 110600659B CN 201910731547 A CN201910731547 A CN 201910731547A CN 110600659 B CN110600659 B CN 110600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slurry
foaming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15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0659A (zh
Inventor
宋贺
黄天翔
华秉杨
林沃荣
梁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315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0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0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0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0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0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Fibrous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层至少一表面的微孔结构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粘结剂,所述微孔结构层由发泡浆料经过发泡处理得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在具有高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液能力。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化学电源体系,与传统的镍镉或镍氢电池相比,它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和快速充、放电等优点,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等。
锂离子电池通常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池外壳组成。其中,隔膜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而短路,同时还要使电解质离子能够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顺利通过,形成电流,在电池工作温度发生异常升高时,关闭电解质离子的迁移通道,切断电流保证电池安全。由此可见,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们在商业化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一般为单层聚乙烯隔膜、单层聚丙烯隔膜或者聚乙烯/聚丙烯复合隔膜,虽然聚烯烃隔膜有较好的抗酸碱性,较高的拉伸强度,较高孔隙率等性能,但是聚烯烃隔膜仍然存在有以下不足:1)聚乙烯的熔点约为140℃,聚丙烯的熔点约为160℃,当电池局部温度升高到其熔点以上时,有可能因隔膜的熔断导致电池正负极接触而发生短路,隔膜的高温热稳定性能仍然有待提高;2)聚烯烃隔膜机械强度低,易被刺穿,造成正负极短路,产生安全事故;3)聚烯烃隔膜吸液和保液能力差。为此,专利CN109841785A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包括隔膜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隔膜基层至少一表面的热熔性聚合物层,所述隔膜基层包括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一粘接剂,所述热熔性聚合物层包括热熔性聚合物和第二粘接剂。虽然该电池隔膜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得到了改善,但是热熔性聚合物层会对隔膜基材的微孔结构造成堵塞,影响隔膜基层的亲水性和吸液性能,因此,该电池隔膜的亲水性和吸液性能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在具有高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液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层至少一表面的微孔结构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粘结剂,所述微孔结构层由发泡浆料经过发泡处理得到。
其中,粘接剂包括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纯丙乳液、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丁苯橡胶、环氧树脂、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钠系列、聚偏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9~12μm,所述基材层的孔隙率为40~50%。基材层的厚度过小时,其机械强度不够理想,不能起到很好的隔绝保护作用,而当基材层的厚度过大时,又会降低电池整体的体积能量密度。另外,基材层的孔隙率过大会降低基材层的机械强度,基材层的孔隙率过小会影响锂离子的传导并且降低隔膜的吸液和保液能力。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种改进,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和所述陶瓷纤维的直径分别为0.2~0.5μm。直径为0.2~0.5μm的玻璃纤维和/或陶瓷纤维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种改进,所述粘接剂的含量占所述玻璃纤维和/或陶瓷纤维总重量的5~15%。粘接剂的质量占比过大会增大基材层的孔隙率,降低隔膜的机械强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种改进,所述发泡浆料包括发泡材料、有机溶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和去离子水;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为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2~4倍,所述交联剂的含量占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5~10%,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占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2~8%,所述催化剂的含量占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0.01~0.1%,所述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0.1~1.5%。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种改进,所述发泡材料包括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所述有机异氰酸酯和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2:1。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2:1时,能得到交联度更合适的三维网状结构,有利于提高微孔结构层的孔隙率,降低堵孔的可能性,进而提高隔膜的亲水性和吸液能力。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种改进,所述交联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三羟甲基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和聚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酮、丁酮、四氢呋喃、三氯甲烷和环己烷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种改进,所述催化剂包括催化剂A和催化剂B,所述催化剂A包括辛酸亚锡和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B包括三乙醇胺、三乙烯二胺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催化剂A可以促进聚醚多元醇与有机异氰酸酯反应使链增长,催化剂B则促进交联反应并能促进有机异氰酸酯与水之间反应放出CO2气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均是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因此,在微孔结构层不添加无机粒子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仍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2)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所形成的基材层具有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吸液能力和保液能力,从而有效改善隔膜的吸液和保液能力。
3)微孔结构层由发泡浆料经过发泡处理制得,具有微孔结构,对基材层原有的微孔道带来的堵塞作用很弱,不影响基材层的透过性能,从而能增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亲水性和吸液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比例将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粘接剂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所述基层浆料的粘度为2000~10000mPa·s,固含量为40~70%;
S2,将S1得到的所述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
S3,按比例将有机溶剂、发泡材料、交联剂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所述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所述发泡浆料涂布到所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层叠后沿同一方向卷绕或者叠片形成的裸电芯,及其电解液,所述隔膜为前文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有效避免因电池短路而发生的起火或者爆炸现象,而且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正极片的制备:将钴酸锂、导电剂超导碳(Super-P)、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97:1.5:1.5混合均匀制成具有一定粘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将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铝箔上,在85℃下烘干后进行冷压;然后进行切边、裁片、分条,分条后在真空条件下110℃烘干4小时,焊接极耳,制成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负极片的制备:将石墨与导电剂超导碳(Super-P)、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粘结剂丁苯橡胶(SBR)按质量比96:2.0:1.0:1.0制成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铜箔上并在85℃下烘干,进行切边、裁片、分条,分条后在真空条件下110℃烘干4小时,焊接极耳,制成锂离子电池负极片。
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2μm的玻璃纤维与占玻璃纤维总量5%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2000mPa·s、固含量为4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9μm、孔隙率为40%;
3)取摩尔比为1: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聚环氧乙烷、辛酸亚锡、三乙醇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2倍,聚乙二醇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2%,辛酸亚锡和三乙醇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1%,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1%,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辛酸亚锡和三乙醇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电解液的制备:将六氟磷酸锂(LiPF6)溶解于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以及碳酸甲乙酯(EMC)组成的混合溶剂中(三者的质量比为1;2:1),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将上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或叠片成电芯,隔膜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以铝极耳点焊引出,负极以镍极耳点焊引出;然后将电芯置于铝塑包装袋中,注入上述电解液,经封装、化成、容量等工序,制成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2μm的陶瓷纤维与占陶瓷纤维总量5%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2000mPa·s、固含量为4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9μm、孔隙率为40%;
3)取摩尔比为1: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丙二醇、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二丁基锡、三乙醇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2倍,聚丙二醇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2%,二丁基锡和三乙醇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1%,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1%,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丙二醇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和二丁基锡和三乙醇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2μm的玻璃纤维、直径为0.2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5%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2500mPa·s、固含量为45%;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9μm、孔隙率为40%;
3)取摩尔比为1: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三羟甲基丙烷、聚有机硅、辛酸亚锡、三乙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2倍,三羟甲基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聚有机硅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2%,辛酸亚锡和三乙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1%,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1%,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有机硅和辛酸亚锡、三乙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玻璃纤维与占玻璃纤维总量6%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4000mPa·s、固含量为45%;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2%;
3)取摩尔比为1.2: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三羟甲基乙烷、聚环氧乙烷、聚有机硅、辛酸亚锡、三乙烯二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2.5倍,三羟甲基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6%,聚环氧乙烷和聚有机硅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辛酸亚锡和三乙烯二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2%,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3%,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三羟甲基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有机硅和辛酸亚锡和三乙烯二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陶瓷纤维与占陶瓷纤维总量8%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5000mPa·s、固含量为5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5%;
3)取摩尔比为1.2: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聚有机硅、二丁基锡、三乙烯二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倍,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和聚有机硅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4%,二丁基锡和三乙烯二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3%,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4%,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聚有机硅和二丁基锡、三乙烯二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玻璃纤维和直径为0.3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9%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6000mPa·s、固含量为6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8%;
3)取摩尔比为1.5: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环氧乙烷、二丁基锡、三乙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倍,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二丁基锡和三乙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5%,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6%,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二丁基锡和三乙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4μm玻璃纤维与占玻璃纤维总量10%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7500mPa·s、固含量为65%;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1μm、孔隙率为50%;
3)取摩尔比为1.8: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丙二醇和三羟甲基乙烷、聚环氧乙烷、辛酸亚锡、二丁基锡、三乙醇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5倍,聚丙二醇和三羟甲基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9%,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6%,辛酸亚锡、二丁基锡和三乙醇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6%,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1%,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丙二醇和三羟甲基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辛酸亚锡、二丁基锡和三乙醇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5μm的玻璃纤维与占玻璃纤维总量12%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8000mPa·s、固含量为68%;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2μm、孔隙率为50%;
3)取摩尔比为2: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聚环氧乙烷、辛酸亚锡、三乙醇胺、三乙烯二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4倍,聚乙二醇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10%,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辛酸亚锡、三乙醇胺和三乙烯二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1%,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1.5%,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辛酸亚锡、三乙醇胺和三乙烯二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2μm的玻璃纤维和直径0.5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12%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9000mPa·s、固含量为7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2μm、孔隙率为45%;
3)取摩尔比为2: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三羟甲基丙烷、聚环氧乙烷、二丁基锡、三乙烯二胺、三乙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4倍,三羟甲基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7%,二丁基锡、三乙烯二胺和三乙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8%,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1.2%,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二丁基锡、三乙烯二胺和三乙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玻璃纤维和直径为0.3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9%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6000mPa·s、固含量为6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8%;
3)取摩尔比为1: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环氧乙烷、二丁基锡、三乙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倍,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二丁基锡和三乙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5%,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6%,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二丁基锡和三乙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玻璃纤维和直径为0.3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9%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6000mPa·s、固含量为6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8%;
3)取摩尔比为2: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环氧乙烷、二丁基锡、三乙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倍,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二丁基锡和三乙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5%,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6%,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二丁基锡、三乙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玻璃纤维和直径为0.3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9%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6000mPa·s、固含量为6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8%;
3)取摩尔比为1.2: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环氧乙烷、二丁基锡、三乙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倍,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二丁基锡和三乙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5%,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6%,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二丁基锡、三乙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对比例1
正极片的制备:
将钴酸锂、导电剂超导碳(Super-P)、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97:1.5:1.5混合均匀制成具有一定粘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将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铝箔上,在85℃下烘干后进行冷压;然后进行切边、裁片、分条,分条后在真空条件下110℃烘干4小时,焊接极耳,制成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负极片的制备:
将石墨与导电剂超导碳(Super-P)、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粘结剂丁苯橡胶(SBR)按质量比96:2.0:1.0:1.0制成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铜箔上并在85℃下烘干;进行切边、裁片、分条,分条后在真空条件下110℃烘干4小时,焊接极耳,制成锂离子电池负极片。
隔膜的制备:取16μm聚乙烯微孔膜作为隔膜。
电解液的制备:将六氟磷酸锂(LiPF6)溶解于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以及碳酸甲乙酯(EMC)组成的混合溶剂中(三者的质量比为1;2:1),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将上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或叠片成电芯,隔膜位于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以铝极耳点焊引出,负极以镍极耳点焊引出;然后将电芯置于铝塑包装袋中,注入上述电解液,经封装、化成、容量等工序,制成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在对比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中正极片的制备、负极片的制备、电解液的制备和电池的制备与对比例1相同,不再赘述,隔膜与对比例1不同,以下对隔膜及其制备进行详细说明。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玻璃纤维和直径为0.3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9%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6000mPa·s、固含量为6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8%;
3)将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加入到NMP溶剂中,再加入聚偏氟乙烯,搅拌均匀,采用喷涂或者凹版涂布的方法涂覆在隔膜基层上,形成热熔性聚合物层,热熔性聚合物层的涂布质量为隔膜基层质量的1.2%,热熔性聚合物层的厚度为12μm。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玻璃纤维和直径为0.3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9%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6000mPa·s、固含量为6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8%;
3)取摩尔比为0.5: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环氧乙烷、二丁基锡、三乙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倍,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二丁基锡和三乙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5%,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6%,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二丁基锡、三乙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膜的制备:
1)按比例将直径为0.3μm的玻璃纤维和直径为0.3μm的陶瓷纤维与占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总量9%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基层浆料的粘度为6000mPa·s、固含量为60%;
2)将得到的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孔隙率为48%;
3)取摩尔比为2.5:1的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丙酮、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环氧乙烷、二丁基锡、三乙胺和去离子水,其中,丙酮的含量为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3倍,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8%,聚环氧乙烷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5%,二丁基锡和三乙胺的总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05%,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总重量的0.6%,按比例将丙酮、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聚环氧乙烷和二丁基锡、三乙胺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发泡浆料涂布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12以及对比例1~4的隔膜以及锂离子电池进行性能测试,具体数据见表1。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16075168000021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隔膜性能明显优于单独的聚烯烃隔膜以及涂覆有热熔性聚合物层的纤维隔膜,而且含有本发明的隔膜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也明显优于含有另外两种隔膜的锂离子电池。这是因为,其一,本发明中隔膜基层含有玻璃纤维和/或陶瓷纤维,从而使得隔膜基材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因此,隔膜的热收缩率较低,并且电池在针刺和热箱等环境下也不会发生起火、爆炸等现象。其二,本发明在隔膜基层设置了一层微孔结构层,对基材层原有的微孔道带来的堵塞作用很弱,不影响基材层的透过性能,从而能增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亲水性和吸液性,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特别地,由实施例6、实施例10~12以及对比例3~4对比可以看出,当且仅当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的摩尔比在合适的范围内时,其得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各方面性能才会更优。当两者的摩尔比过小或过大时,两者反应得到的聚合物交联度不够,得到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微孔结构层孔隙率过低,有可能对基材层造成堵孔,降低隔膜整体的孔隙率和透气值,影响隔膜的亲水性和吸液性能,进而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6)

1.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层至少一表面的微孔结构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粘结剂,所述微孔结构层由发泡浆料经过发泡处理得到;
其中,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和所述陶瓷纤维的直径分别为0.2~0.5μm;
其中,所述发泡浆料包括发泡材料、有机溶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和去离子水;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为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2~4倍,所述交联剂的含量占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5~10%,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占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2~8%,所述催化剂的含量占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0.01~0.1%,所述去离子水的含量占所述发泡材料总重量的0.1~1.5%;
其中,所述发泡材料包括有机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所述有机异氰酸酯和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2:1;
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催化剂A和催化剂B,所述催化剂A包括辛酸亚锡和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B包括三乙醇胺、三乙烯二胺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9~12μm,所述基材层的孔隙率为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的含量占所述玻璃纤维和/或陶瓷纤维总重量的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三羟甲基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和聚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比例将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粘结剂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基层浆料,所述基层浆料的粘度为2000~10000mPa•s,固含量为40~70%;
S2,将S1得到的所述基层浆料涂布成型,经脱水和干燥后制得基材层;
S3,按比例将有机溶剂、发泡材料、交联剂混合,待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后,向所述均相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后搅拌均匀,配置成发泡浆液,然后将所述发泡浆料涂布到所述基材层上,再经过发泡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
6.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层叠后沿同一方向卷绕或者叠片形成的裸电芯,及其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CN201910731547.1A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10600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1547.1A CN110600659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1547.1A CN110600659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0659A CN110600659A (zh) 2019-12-20
CN110600659B true CN110600659B (zh) 2023-06-16

Family

ID=6885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1547.1A Active CN110600659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065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6828A (ja) * 1997-09-09 1999-03-30 Asahi Chem Ind Co Ltd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79278A (ja) * 2004-12-22 2006-07-06 Nitto Denko Corp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とこれを用いる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4067632A (ja) * 2012-09-26 2014-04-17 Kyoritsu Kagaku Sangyo Kk 電池電極又はセパレーター保護用セラミックスラリー
CN109841785A (zh) * 2019-04-01 2019-06-04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5202B2 (ja) * 2001-11-27 2007-08-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CN102437304B (zh) * 2011-12-13 2014-05-14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及利用该隔膜制备复合电极对的方法
CN104701479B (zh) * 2015-03-02 2016-08-31 常州大学 一种含有机/无机复合交联涂层的聚丙烯微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0866B (zh) * 2015-09-14 2018-03-09 浙江清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2909B (zh) * 2018-09-11 2020-11-10 江苏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功能陶瓷有机涂层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6828A (ja) * 1997-09-09 1999-03-30 Asahi Chem Ind Co Ltd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79278A (ja) * 2004-12-22 2006-07-06 Nitto Denko Corp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とこれを用いる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4067632A (ja) * 2012-09-26 2014-04-17 Kyoritsu Kagaku Sangyo Kk 電池電極又はセパレーター保護用セラミックスラリー
CN109841785A (zh) * 2019-04-01 2019-06-04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0659A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3717B (zh) 一种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复合隔膜和锂离子电池
CN101276895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多孔隔膜层用组合物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US10141558B2 (en) Separator for lithium-ion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12467308B (zh) 一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5304850A (zh) 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用混合涂料、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9841785A (zh) 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CN111564661A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
KR20150099648A (ko) 분리막, 분리막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폴리머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폴리머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CN111725468A (zh) 一种二氧化硅无机纳米粒子增强聚烯烃隔膜及其应用
CN114583100A (zh)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339451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4361717A (zh) 复合隔膜及电化学装置
CN114094039A (zh) 一种电极片及包含该电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CN114927831A (zh) 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3471629B (zh) 一种复合涂层结构的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24297A (zh) 负极极片、应用所述负极极片的电池以及电子装置
WO2023179550A1 (zh) 一种复合油基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CN101702428A (zh) 多孔聚烯烃隔离膜
CN114171849B (zh)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065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4865225A (zh) 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2397771B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固态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15764168B (zh) 一种PZS@S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410647B (zh) 隔膜、其制备方法和含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15986316A (zh) 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8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Lantian Road 249,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