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0512A - 柔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0512A
CN110600512A CN201910797933.0A CN201910797933A CN110600512A CN 110600512 A CN110600512 A CN 110600512A CN 201910797933 A CN201910797933 A CN 201910797933A CN 110600512 A CN110600512 A CN 110600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axis
pin
pins
flexibl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79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0512B (zh
Inventor
陈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79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0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0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05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0808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163A1/zh
Priority to US16/638,768 priority patent/US1126602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0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0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和与所述柔性基板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将柔性基板上的引脚和柔性电路板的引脚设置为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柔性电路板因自身的胀缩导致其引脚间距发生变化时,可以在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连接之前,通过移动柔性电路板相对于柔性基板的位置,实现柔性基板的引脚与柔性电路板的引脚准确对位,从而保证柔性显示面板的质量,提升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面板制造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已经成为显示面板制造领域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面板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将柔性显示技术列为研究重点。柔性显示面板因具有轻薄、可弯折、美观等特点有望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显示终端中大规模应用。
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将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进行绑定连接时,会通过导电膜将柔性电路板上的输出引脚与柔性基板上的输入引脚对位连接。但是由于柔性电路板是由聚酰亚胺等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并且柔性电路板的厚度较薄造成其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出现胀缩变形,从而导致与柔性基板上的引脚无法准确对位,严重时会出现柔性基板的引脚与柔性电路板的引脚发生错位连接,造成连接短路等问题,严重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将柔性基板的引脚和柔性电路板的引脚设置为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通过调整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相对位置实现彼此引脚的正确对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侧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第一引脚盘,所述第一引脚盘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引脚;
以及
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二引脚盘,所述第二引脚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引脚盘的第一中轴线和所述第二引脚盘的第二中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引脚关于所述第一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中轴线左侧的所述第一引脚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中轴线右侧的所述第一引脚的虚拟延长线两两相交于所述第一中轴线上;所述第二引脚关于所述第二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中轴线左侧的所述第二引脚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第二中轴线右侧的所述第二引脚的虚拟延长线两两相交于所述第二中轴线上。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的角度相同,每个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的角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的角度与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的角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的角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的角度;远离所述第二中轴线的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的角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中轴线的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交点靠近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中轴线的交点靠近所述显示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交点远离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中轴线的交点远离所述显示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所述第一引脚平行于所述第一中轴线设置;靠近所述第二中轴线的所述第二引脚平行于所述第二中轴线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通过导电膜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和柔性电路板,将柔性基板的引脚和柔性电路板的引脚设置为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柔性电路板因自身的胀缩导致其引脚间距发生变化时,可以在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连接之前,通过移动柔性电路板相对于柔性基板的位置实现柔性基板的引脚与柔性电路板的引脚准确对位,从而保证柔性显示面板的质量,提升显示面板制程中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基板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引脚14与第一中轴线13s的交点靠近显示区11;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引脚24与第二中轴线23s的交点靠近第一端20a;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基板结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柔性基板的区别在于,图4所示的柔性基板包括中部引脚区14M;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柔性电路板的区别在于,图5所示的柔性电路板包括中部引脚区24M;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基板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引脚14与第一中轴线13s的交点远离显示区11;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引脚24与第二中轴线23s的交点靠近第二端20b;
图8a是本发明一实施提供的第一引脚14与第二引脚24的初步对位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引脚14与第二引脚24的准确对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和柔性电路板,其中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通过各自的电路引脚使彼此电性连接。为了解决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连接过程中因柔性电路板的变形而造成的引脚连接错位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将柔性基板的引脚和柔性电路板的引脚设计为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柔性电路板发生变形时,可以通过调整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相对位置实现彼此引脚的正确对位,从而保证柔性显示面板的质量,提升产品的良率。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10和柔性电路板20。所述柔性基板10具有画面显示功能。所述柔性电路板20为所述柔性基板10提供电信号,如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等,用于控制所述柔性基板10的画面显示功能。
可选地,所述柔性基板10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0之间通过导电胶30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胶30可以是各向异性导电胶。
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基板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柔性基板10包括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12。所述柔性基板10通过所述显示区11显示画面,因此,所述显示区11可以包括红、绿、蓝三色显示像素。所述非显示区12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1的外侧。可选地,所述非显示区12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10的一侧边缘,所述显示区11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10上与所述非显示区12相对的另一侧。另外可选地,所述显示区11还可以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10的中间区域,所述非显示区12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10的四周边缘区域,所述非显示区12包围所述显示区1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所述显示区11与所述非显示区12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制。
所述非显示区12内设置有第一引脚盘13,所述第一引脚盘13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的第一引脚14。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14可以是所述柔性基板10的电信号输入端,所述非显示区12内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引脚14电性连接的各种导线,用于将所述第一引脚14接收的各种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柔性基板10内部,以控制所述柔性基板10的显示功能。例如,一部分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柔性基板10的扫描线连接,当所述第一引脚14接收到扫描信号时,所述扫描线将所述扫描信号传输至扫描单元,以完成扫描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X为图2所示的视图中沿水平朝右的方向。同时本发明定义第二方向Y为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并在图2所示的视图中沿竖直向上的方向。
所述第一引脚盘13的第一中轴线13s与所述第二方向Y平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引脚14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倾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引脚盘13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竖直对称轴,即所述第一引脚盘13位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左侧的部分与位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右侧的部分关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对称。所述第一引脚14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倾斜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引脚14的一端到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的距离小于其另一端到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的距离,所述第一引脚14沿其长度方向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相交。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14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左侧的左侧引脚区14L和位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右侧的右侧引脚区14R。所述左侧引脚区14L内的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右侧引脚区14R内的所述第一引脚14关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对称,所述左侧引脚区14L内的所述第一引脚14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右侧引脚区14R内的所述第一引脚14的虚拟延长线两两相交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上。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左侧引脚区14L内包括引脚分别为:引脚141、引脚142、引脚143和引脚144,所述右侧引脚区14R内包括的引脚分别为:引脚145、引脚146、引脚147和引脚148,其中,引脚141的虚拟延长线与引脚148的虚拟延长线共同相交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上的P11点,引脚142的虚拟延长线与引脚147的虚拟延长线共同相交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上的P12点,引脚143的虚拟延长线与引脚146的虚拟延长线共同相交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上的P13点,引脚144的虚拟延长线与引脚145的虚拟延长线共同相交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上的P14点。
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引脚14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倾斜的角度相同。例如,如图2中所示,所述引脚141、引脚142、引脚143、引脚144、引脚145、引脚146、引脚147和引脚148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倾斜的角度分别为:θ11、θ12、θ13、θ14、θ15、θ16、θ17和θ18,其中,θ11=θ12=θ13=θ14=θ15=θ16=θ17=θ18。应当理解的是,将每个所述第一引脚14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倾斜的角度设置为相同,可以简化所述第一引脚14的制程工艺,因为此时的所述第一引脚14的排布规则,在通过沉积法制备所述第一引脚14时可以使用一块掩膜版一次沉积成型。
可选地,相对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的所述第一引脚14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倾斜的角度大于相对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的所述第一引脚14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倾斜的角度。例如,如图2中所示,所述引脚141、引脚142、引脚143、引脚144、引脚145、引脚146、引脚147和引脚148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倾斜的角度分别为:θ11、θ12、θ13、θ14、θ15、θ16、θ17和θ18,其中,θ11>θ12>θ13>θ14,θ18>θ17>θ16>θ15;另外可选地,θ11=θ18,θ12=θ17,θ13=θ16,θ14=θ15。本实施方式的设计依据是,由于靠近外侧的引脚受基板变形的影响较大,因此增加靠近外侧的引脚的倾斜角度,更容易实现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对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的交点可以靠近所述显示区11(如图2所示),也可以远离所述显示区11(如图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的交点靠近所述显示区11是指:所述第一引脚14只有沿朝向所述显示区11的方向延伸才会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相交,反之则不相交;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的交点远离所述显示区11是指:所述第一引脚14只有沿背离所述显示区11的方向延伸才会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相交,反之则不相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图2所示和如图6所示的两种第一引脚14的设置方式,应当理解的是,这两种设置方式可以达到同样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结构和制程特点自由选择。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引脚14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13s的中部引脚区14M,所述中部引脚区14M中的引脚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平行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中部引脚区14M包括引脚149,所述引脚149与所述第一中轴线13s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部引脚区14M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所述第一引脚14,本发明对所述中部引脚区14M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引脚14的数量不做限制。本实施方式的设计依据是,位于中间位置的引脚受基板变形的影响较小,因此,即使将中间位置的引脚与中轴线设置为平行也能保证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准确对位。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彼此连接设置的柔性基板10和柔性电路板20,其中所述柔性基板10的引脚和所述柔性电路板20的引脚一一对应连接。因此,所述柔性电路板20的引脚与所述柔性基板10的引脚在设置方式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下面针对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柔性基板10相对应的柔性电路板20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2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柔性电路板20包括第二引脚盘23,所述第二引脚盘23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的第二引脚24。可选地,所述第二引脚24可以是所述柔性电路板20的电信号输出端,所述柔性电路板2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引脚24电性连接的各种导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引脚24传递电信号。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20还包括集成芯片25,所述集成芯片25与所述第二引脚24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引脚24发射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引脚盘23的第二中轴线23s与所述第二方向Y平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引脚24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倾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引脚盘23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竖直对称轴,即所述第二引脚盘23位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左侧的部分与位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右侧的部分关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对称。所述第二引脚24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倾斜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引脚24的一端到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的距离小于其另一端到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的距离,所述第二引脚24沿其长度方向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相交。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脚24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左侧的左侧引脚区24L和位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右侧的右侧引脚区24R。所述左侧引脚区24L内的所述第二引脚24与所述右侧引脚区24R内的所述第二引脚24关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对称,所述左侧引脚区24L内的所述第二引脚24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右侧引脚区24R内的所述第二引脚24的虚拟延长线两两相交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上。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左侧引脚区24L内包括引脚分别为:引脚241、引脚242、引脚243和引脚244,所述右侧引脚区24R内包括的引脚分别为:引脚245、引脚246、引脚247和引脚248,其中,引脚241的虚拟延长线与引脚248的虚拟延长线共同相交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上的P21点,引脚242的虚拟延长线与引脚247的虚拟延长线共同相交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上的P22点,引脚243的虚拟延长线与引脚246的虚拟延长线共同相交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上的P23点,引脚244的虚拟延长线与引脚245的虚拟延长线共同相交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上的P24点。
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二引脚24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倾斜的角度相同。例如,如图3中所示,所述引脚241、引脚242、引脚243、引脚244、引脚245、引脚246、引脚247和引脚248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倾斜的角度分别为:θ21、θ22、θ23、θ24、θ25、θ26、θ27和θ28,其中,θ21=θ22=θ23=θ24=θ25=θ26=θ27=θ28。应当理解的是,将每个所述第二引脚24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倾斜的角度设置为相同,可以简化所述第二引脚24的制程工艺,因为此时的所述第二引脚24的排布规则,在通过沉积法制备所述第二引脚24时可以使用一块掩膜版一次沉积成型。
可选地,相对远离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的所述第二引脚24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倾斜的角度大于相对靠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的所述第二引脚24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倾斜的角度。例如,如图3中所示,所述引脚241、引脚242、引脚243、引脚244、引脚245、引脚246、引脚247和引脚248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倾斜的角度分别为:θ21、θ22、θ23、θ24、θ25、θ26、θ27和θ28,其中,θ21>θ22>θ23>θ24,θ28>θ27>θ26>θ25;另外可选地,θ21=θ28,θ22=θ27,θ23=θ26,θ24=θ25。本实施方式的设计依据是,由于靠近外侧的引脚受基板变形的影响较大,因此增加靠近外侧的引脚的倾斜角度,更容易实现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对位。
需要所说明的是,所述柔性电路板20具有第一端20a和第二端20b,在所述柔性电路板20与所述柔性基板10(参考图2所示)组合为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后,所述第一端20a靠近所述柔性基板10的显示区11,所述第二端20b远离所述柔性基板10的显示区11。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脚24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的交点可以靠近所述第一端20a(如图3所示),也可以靠近所述第二端20b(如图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第二引脚24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的交点靠近所诉第一端20a是指:所述第二引脚24只有沿朝向所述第一端20a的方向延伸才会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相交,反之则不相交;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第二引脚24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的交点靠近所述第二端20b是指所述第二引脚24只有沿朝向所述第二端20b的方向延伸才会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相交,反之则不相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图3所示和如图7所示的两种第二引脚24的设置方式,应当理解的是,这两种设置方式可以达到同样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结构和制程特点自由选择。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引脚24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二中轴线23s的中部引脚区24M,所述中部引脚区24M中的引脚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平行设置。如图5所示,所述中部引脚区24M包括引脚249,所述引脚249与所述第二中轴线23s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部引脚区24M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所述第二引脚24,本发明对所述中部引脚区24M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引脚24的数量不做限制。本实施方式的设计依据是,位于中间位置的引脚受基板变形的影响较小,因此,即使将中间位置的引脚与中轴线设置为平行也能保证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准确对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基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基板的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引脚一一对应连接,因此所述柔性基板的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引脚在设置方式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上述实施例通过分别阐述的方式揭示了所述柔性基板的实施方式和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柔性基板的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引脚通过一一对应连接组合为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因此所述柔性基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但不仅限于下列对应关系:当所述柔性基板的引脚倾斜角度均相同时,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引脚的倾斜角度也均相同,反之亦然;当所述柔性基板的引脚的交点靠近显示区时,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引脚的交点也靠近显示区,反之亦然;当所述柔性基板的一部分引脚与中轴线平行时,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引脚也与中轴线平行,反之亦然。
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基板的引脚与柔性电路板的引脚实现对位连接的过程,图8a和图8b仅示出柔性基板的第一引脚14与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引脚24,而省略了柔性基板和柔性电路板上的其它结构。其中图8a是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第二引脚24进行初步对位的示意图,图8b是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第二引脚24实现准确对位的示意图。在对位连接之前,由于柔性电路板的胀缩变形导致所述第二引脚24与所述第一引脚14无法准确对位(如图8a所示),此时,将所述第二引脚24整体沿与第二方向Y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第二引脚24的准确对位(如图8b所示)。然后通过导电胶将所述第一引脚14与所述第二引脚24电性连接。
可选地,如图2至图8b所示,所述第一引脚14和所述第二引脚24的形状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其中所述平行四边形指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指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和柔性电路板,将柔性基板上的引脚和柔性电路板的引脚设置为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柔性电路板因自身的胀缩导致其引脚间距发生变化时,可以在柔性基板与柔性电路板连接之前,通过移动柔性电路板相对于柔性基板的位置实现柔性基板的引脚与柔性电路板的引脚的准确对位,从而保证柔性显示面板的质量,提升显示面板制程中的良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发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侧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第一引脚盘,所述第一引脚盘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引脚;以及
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二引脚盘,所述第二引脚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引脚盘的第一中轴线和所述第二引脚盘的第二中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脚关于所述第一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中轴线左侧的所述第一引脚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中轴线右侧的所述第一引脚的虚拟延长线两两相交于所述第一中轴线上;
所述第二引脚关于所述第二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中轴线左侧的所述第二引脚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第二中轴线右侧的所述第二引脚的虚拟延长线两两相交于所述第二中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的角度相同,每个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的角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的角度与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的角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的角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所述第一引脚朝向所述第一中轴线倾斜的角度;
远离所述第二中轴线的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的角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中轴线的所述第二引脚朝向所述第二中轴线倾斜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交点靠近所述显示区;
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中轴线的交点靠近所述显示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交点远离所述显示区;
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中轴线的交点远离所述显示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所述第一引脚平行于所述第一中轴线设置;
靠近所述第二中轴线的所述第二引脚平行于所述第二中轴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通过导电膜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CN201910797933.0A 2019-08-27 2019-08-27 柔性显示面板 Active CN110600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7933.0A CN110600512B (zh) 2019-08-27 2019-08-27 柔性显示面板
PCT/CN2020/070808 WO2021036163A1 (zh) 2019-08-27 2020-01-08 柔性显示面板
US16/638,768 US11266021B2 (en) 2019-08-27 2020-01-08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7933.0A CN110600512B (zh) 2019-08-27 2019-08-27 柔性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0512A true CN110600512A (zh) 2019-12-20
CN110600512B CN110600512B (zh) 2021-01-15

Family

ID=6885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7933.0A Active CN110600512B (zh) 2019-08-27 2019-08-27 柔性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0512B (zh)
WO (1) WO202103616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6163A1 (zh) * 2019-08-27 2021-03-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13724618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邦定方法、显示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7885A (en) * 2006-12-22 2008-07-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Structure of bonding substrates and its insp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513499A (zh) * 2016-02-04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N105551378A (zh) * 2016-02-04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609007A (zh) * 2016-02-04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N106783880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工艺
CN109064905A (zh) * 2018-09-25 2018-12-2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覆晶薄膜、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引脚的设计方法
CN109860248A (zh) * 2019-01-24 2019-06-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1304A (en) * 1997-05-21 1999-09-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anout interconnection pad arrays
CN110600512B (zh) * 2019-08-27 2021-01-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7885A (en) * 2006-12-22 2008-07-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Structure of bonding substrates and its insp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513499A (zh) * 2016-02-04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N105551378A (zh) * 2016-02-04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609007A (zh) * 2016-02-04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N106783880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工艺
CN109064905A (zh) * 2018-09-25 2018-12-2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覆晶薄膜、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引脚的设计方法
CN109860248A (zh) * 2019-01-24 2019-06-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6163A1 (zh) * 2019-08-27 2021-03-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13724618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邦定方法、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6163A1 (zh) 2021-03-04
CN110600512B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6439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metal mesh unit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739888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reof
CN110286535B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600512B (zh) 柔性显示面板
CN110738934B (zh) 显示装置
CN10921285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092860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14364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2250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1203764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012516A1 (zh) 显示面板
KR20180131768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1387071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233021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notched display area
CN11305329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2647220U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35262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345927A (zh) 屏下摄像头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区域的制备方法
CN210805177U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1341771B (zh) 像素阵列基板
US11646301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596062B2 (en) Substrate mother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riv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1957646U (zh) 阵列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979323A1 (en) Naked-ey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naked-ey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unit
CN111009185B (zh) 像素阵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