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7412A - 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7412A
CN110587412A CN201910872731.8A CN201910872731A CN110587412A CN 110587412 A CN110587412 A CN 110587412A CN 201910872731 A CN201910872731 A CN 201910872731A CN 110587412 A CN110587412 A CN 110587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hatch
hatch cover
motor
frame
dri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27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7412B (zh
Inventor
杨兵兵
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CEN COMPOSI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CEN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CEN COMPOSI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CEN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27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7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7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7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7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7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76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grinding machin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ind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5Feeding or manipul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gr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2Frames; Beds;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2Equipment for exact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t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9/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 B24B9/04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of metal, e.g. skate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加工台和下托盘,所述下托盘设置在加工台下方;所述加工台包括两个分载框,且所述分载框呈对称设置,所述顶撑台中部下方水平设置有底挂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电机带动平套框旋转调节,再配合第一滚轮在底挂框的第一滚槽中滚动来带动冲座前后调节,保证该装置能够对前舱盖冲压加工覆盖的面积更大、更全面,保证冲锤能够快速移动至前舱盖需要冲压的位置上方,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冲压加工的效率,托载台通过四个第三滚轮分别在四个侧挂板的滚齿带上带动前舱盖上下调动,保证前舱盖被调节高度的过程中更加稳固,不会抖动或滑动,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舱盖加工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前舱盖是乘用车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组件,前舱盖一方面能够极大的提高乘用车在驾驶使用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又对乘用车内部构件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前舱盖加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前舱盖进行冲压塑形以及抛光打磨加工。
现有的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有的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对乘用车前舱盖进行冲压塑形加工时覆盖的面积小、覆盖不全面,且对前舱盖冲压加工的精度低,加工装置上的冲锤不能灵活、快速移动至前舱盖预设的冲压点上方,导致加工装置不仅对前舱盖冲压塑形的效率慢,且在加工装置调节前舱盖的位置时,前舱盖被移动不够平稳、牢靠,导致前舱盖易滑动或抖动,严重影响加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的质量,加工装置只能对同种形状、高度大小的前舱盖进行加工,加工装置工作适配的范围小,加工装置对前舱盖抛光、去毛刺加工的效率慢,并且加工装置整体占地的面积大,工作人员不能灵活、快速调节加工装置的工作位置,前舱盖被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不易对前舱盖卸件和更换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对乘用车前舱盖进行冲压塑形加工时覆盖的面积小、覆盖不全面,且对前舱盖冲压加工的精度低;加工装置上的冲锤不能灵活、快速移动至前舱盖预设的冲压点上方,导致加工装置不仅对前舱盖冲压塑形的效率慢;且在加工装置调节前舱盖的位置时,前舱盖被移动不够平稳、牢靠,导致前舱盖易滑动或抖动,严重影响加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的质量;加工装置只能对同种形状、高度大小的前舱盖进行加工,加工装置工作适配的范围小;加工装置对前舱盖抛光、去毛刺加工的效率慢;并且加工装置整体占地的面积大,工作人员不能灵活、快速调节加工装置的工作位置;前舱盖被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不易对前舱盖卸件和更换件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和下托盘,所述下托盘设置在加工台下方;
所述加工台包括两个分载框,且所述分载框呈对称设置,两个分载框之间设置有内夹框,且两个分载框顶部均设置有顶撑台,两个分载框底部设置有滚送台;
其中,所述顶撑台中部下方水平设置有底挂框,且所述底挂框下方套设有冲座;
其中,所述冲座中部设置有平套框,所述平套框上方设置有中部上方竖向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平套框下方竖向设置有下冲台;
其中,所述下冲台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一液压泵,且所述第一液压泵下方伸动连接有冲锤,所述第一液压泵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
所述分载框中部均水平设置有托载台,且分载框和内夹框的侧壁两端均设置有侧挂板,所述侧挂板上竖向设置有滚齿带,且所述分载框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二滚槽,所述第二滚槽中嵌设有三个刮磨座;
其中,所述托载台上端面中部设置有转盘,且托载台两端侧壁均设置有两个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轮;
其中,转盘为圆形结构,所述转盘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二液压泵上方伸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且所述第一液压杆顶部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顶部通过传动轴连接到转盘底部圆心处;
所述刮磨座,上竖向设置有第五电机,且所述第五电机下方转动连接有履带,所述第五电机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翻轴,且所述翻轴一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泵,所述第三液压泵一端伸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且所述第二液压杆一端设置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下方转动连接有圆形的旋磨盘;
所述滚送台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托框,且两个第一侧托框外壁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七电机,两个第一侧托框上的若干个第七电机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的转辊;
所述下托盘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侧托框,且两个第二侧托框之间上方设置有载运车;
其中,所述载运车底部两端均通过两个电动轮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托框顶部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顶撑台两端的边缘处均竖向设置有两个支杆,且支杆底部垂直设置有脚片,所述脚片两端均设置有螺孔通过脚片两侧螺孔中的螺栓分别与分载框顶部边缘处连接固定,保证顶撑台安装使用或拆卸更加便捷。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底挂框中部设置有中空的与第一滚轮相适配的第一滚槽,且第一滚槽内壁一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一,第一滚轮与滚齿一啮合连接,且第一电机与平套框转动连接,四电机通过转盘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在平套框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带动平套框旋转调节,再配合第一滚轮在底挂框的第一滚槽中滚动来带动冲座前后调节,一方面保证该装置能够对前舱盖冲压加工覆盖的面积更大、更全面,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冲压精度,另一方面,保证冲锤能够快速移动至前舱盖需要冲压的位置上方,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冲压加工的效率,托载台通过四个第三滚轮分别在四个侧挂板的滚齿带上带动前舱盖上下调动,保证前舱盖被调节高度的过程中更加稳固,不会抖动或滑动,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加工质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平套框中部设置有与第二滚轮相适配的第三滚槽,且第三滚槽一端内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二,所述第二滚轮与滚齿二啮合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托载台两侧的两个第三滚轮分别连接到分载框和内夹框的滚齿带上,所述滚齿带上等高度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三,且第三滚轮与滚齿三啮合连接,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滚轮在滚齿带上滚动,来带动托载台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来调整前舱盖与冲座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四电机与转盘转动连接,且第二液压泵通过第一液压杆与转盘伸动连接,第二液压泵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转盘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脱离,第四电机通过转盘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在平套框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带动平套框旋转调节。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冲座和三个刮磨座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识别前舱盖上需要冲压的位置及凸点和凸刺的位置,且三个刮磨座上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刮磨座两两之间的位置,防止刮磨座之间发生刮碰损坏,且红外传感器和距离感应器与内夹框上的PLC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该装置上的部件进行调节活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翻轴与第三液压泵转动连接,且第三液压泵围绕翻轴的可转动角度为0-180度,保证托载台在向下活动时不会碰撞到刮磨座。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加工的乘用车前舱盖摆放到托载台上,托载台两侧的第三滚轮与侧挂板上的滚齿带啮合连接,随后,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滚轮在滚齿带上滚动,来带动托载台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来调整前舱盖与冲座之间的间距,随后第一液压泵带动冲锤向下冲动对前舱盖冲压塑形,且在此过程中,第二液压泵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转盘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脱离,第四电机通过转盘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在平套框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带动平套框旋转调节,再配合第一滚轮在底挂框的第一滚槽中滚动来带动冲座前后调节;
步骤二:在前舱盖被冲压塑形结构后,托载台带动前舱盖向下移动至分载框底部,三个刮磨座上的第五电机通过翻轴带动旋磨盘翻转贴在前舱盖有凸起或毛刺的位置,第六电机带动旋磨盘旋转对前舱盖刮磨去除凸起或毛刺,保证前舱盖表面更平整、光滑,通过三个刮磨座同步分别对前舱盖不同的位置进行刮磨抛光,并且第五电机通过履带在第二滚槽中带动刮磨座左右调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泵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转盘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脱离,第四电机通过转盘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再配合第三液压泵通过第二液压杆前后伸动调节旋磨盘的位置,且在此过程中,滚送台上的第七电机通过转辊带动托载台左右调节活动;
步骤三: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完成后,载运车通过电动轮在第二侧托框上滚动,来带动加工台移动调节位置,配合转辊旋转带动托载台和前舱盖从分载框中驶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待加工的乘用车前舱盖摆放到托载台上,托载台两侧的第三滚轮与侧挂板上的滚齿带啮合连接,随后,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滚轮在滚齿带上滚动,来带动托载台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来调整前舱盖与冲座之间的间距,随后第一液压泵带动冲锤向下冲动对前舱盖冲压塑形,且在此过程中,第二液压泵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转盘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脱离,第四电机通过转盘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在平套框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带动平套框旋转调节,再配合第一滚轮在底挂框的第一滚槽中滚动来带动冲座前后调节,一方面保证该装置能够对前舱盖冲压加工覆盖的面积更大、更全面,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冲压精度,另一方面,保证冲锤能够快速移动至前舱盖需要冲压的位置上方,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冲压加工的效率,托载台通过四个第三滚轮分别在四个侧挂板的滚齿带上带动前舱盖上下调动,保证前舱盖被调节高度的过程中更加稳固,不会抖动或滑动,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加工质量。
2、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滚轮在滚齿带上滚动,来带动托载台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泵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转盘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脱离,第四电机通过转盘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保证该装置能够承载不同形状、高度的前舱盖进行加工,且对前舱盖加工更加高效、加工位置更精准。
3、在前舱盖被冲压塑形结构后,托载台带动前舱盖向下移动至分载框底部,三个刮磨座上的第五电机通过翻轴带动旋磨盘翻转贴在前舱盖有凸起或毛刺的位置,第六电机带动旋磨盘旋转对前舱盖刮磨去除凸起或毛刺,保证前舱盖表面更平整、光滑,通过三个刮磨座同步分别对前舱盖不同的位置进行刮磨抛光,并且第五电机通过履带在第二滚槽中带动刮磨座左右调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泵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转盘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脱离,第四电机通过转盘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再配合第三液压泵通过第二液压杆前后伸动调节旋磨盘的位置,且在此过程中,滚送台上的第七电机通过转辊带动托载台左右调节活动,一方面,保证该装置对不同形状的前舱盖抛光覆盖的面积和角度都更全面、加工位置更精准,另一方面,极大的保证了该装置对不同形状的前舱盖抛光的高效性。
4、该装置通过加工台上的两个分载框分别承载不同的不同的前舱盖同步进行加工,并且在分载框的上、下两端,能分别对前舱盖进行冲压、抛光加工,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容载量,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加工效率,另一方面,该装置充分利用了纵向的空间对前舱盖进行加工,提高了该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减小了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时的占地面积。
5、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完成后,载运车通过电动轮在第二侧托框上滚动,来带动加工台移动调节位置,一方面,保证工作人员能根据实际使用的场地需要,来调整加工台的使用位置,另一方面,配合转辊旋转带动托载台和前舱盖从分载框中驶离,在方便工作人员对前舱盖收件、运件的同时,又便于工作人员将新的待加工的前舱盖放置在托载台上,保证该装置继续对前舱盖快速加工;该装置操作方便,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加工台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顶撑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底挂框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冲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下冲台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分载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托载台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发明转盘与第二液压泵连接正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刮磨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滚送台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下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3中A区域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中:1、加工台;2、下托盘;3、分载框;4、内夹框;5、顶撑台;6、滚送台;7、脚片;8、螺孔;9、底挂框;10、冲座;11、第一滚槽;12、第一电机;13、第一滚轮;14、平套框;15、下冲台;16、第一液压泵;17、第二电机;18、第二滚轮;19、冲锤;20、托载台;21、侧挂板;22、滚齿带;23、第二滚槽;24、刮磨座;25、转盘;26、第三电机;27、第三滚轮;28、第四电机;29、第一液压杆;30、第二液压泵;31、第五电机;32、履带;33、翻轴;34、第三液压泵;35、第二液压杆;36、第六电机;37、旋磨盘;38、第一侧托框;39、第七电机;40、转辊;41、第二侧托框;42、载运车;43、电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4所示,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1和下托盘2,下托盘2设置在加工台1下方;
加工台1包括两个分载框3,且分载框3呈对称设置,两个分载框3之间设置有内夹框4,且两个分载框3顶部均设置有顶撑台5,两个分载框3底部设置有滚送台6;
其中,顶撑台5中部下方水平设置有底挂框9,且底挂框9下方套设有冲座 10;
其中,冲座10中部设置有平套框14,平套框14上方设置有中部上方竖向设置有第一电机12,且第一电机12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3,平套框14下方竖向设置有下冲台15;
其中,下冲台15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一液压泵16,且第一液压泵16下方伸动连接有冲锤19,第一液压泵16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8;
分载框3中部均水平设置有托载台20,且分载框3和内夹框4的侧壁两端均设置有侧挂板21,侧挂板21上竖向设置有滚齿带22,且分载框3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二滚槽23,第二滚槽23中嵌设有三个刮磨座24;
其中,托载台20上端面中部设置有转盘25,且托载台20两端侧壁均设置有两个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轮27;
其中,转盘25为圆形结构,转盘25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泵30,第二液压泵30上方伸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29,且第一液压杆29顶部设置有第四电机28,第四电机28顶部通过传动轴连接到转盘25底部圆心处;
刮磨座24,上竖向设置有第五电机31,且第五电机31下方转动连接有履带32,第五电机31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翻轴33,且翻轴33一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泵34,第三液压泵34一端伸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35,且第二液压杆35一端设置有第六电机36,第六电机36下方转动连接有圆形的旋磨盘37;
滚送台6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托框38,且两个第一侧托框38外壁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七电机39,两个第一侧托框38上的若干个第七电机39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的转辊40;
下托盘2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侧托框41,且两个第二侧托框41之间上方设置有载运车42;
其中,载运车42底部两端均通过两个电动轮43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托框41 顶部连接。
顶撑台5两端的边缘处均竖向设置有两个支杆,且支杆底部垂直设置有脚片7,脚片7两端均设置有螺孔8通过脚片7两侧螺孔8中的螺栓分别与分载框 3顶部边缘处连接固定,保证顶撑台5安装使用或拆卸更加便捷。
底挂框9中部设置有中空的与第一滚轮13相适配的第一滚槽11,且第一滚槽11内壁一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一,第一滚轮13与滚齿一啮合连接,且第一电机12与平套框14转动连接,四电机28通过转盘25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18在平套框14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15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12带动平套框14旋转调节,再配合第一滚轮13在底挂框9的第一滚槽11中滚动来带动冲座10前后调节,一方面保证该装置能够对前舱盖冲压加工覆盖的面积更大、更全面,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冲压精度,另一方面,保证冲锤19能够快速移动至前舱盖需要冲压的位置上方,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冲压加工的效率,托载台20通过四个第三滚轮27分别在四个侧挂板21的滚齿带22上带动前舱盖上下调动,保证前舱盖被调节高度的过程中更加稳固,不会抖动或滑动,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加工质量。
平套框14中部设置有与第二滚轮18相适配的第三滚槽,且第三滚槽一端内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二,第二滚轮18与滚齿二啮合连接。
托载台20两侧的两个第三滚轮27分别连接到分载框3和内夹框4的滚齿带22上,滚齿带22上等高度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三,且第三滚轮27与滚齿三啮合连接,第三电机26通过第三滚轮27在滚齿带22上滚动,来带动托载台20 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来调整前舱盖与冲座10之间的间距。
第四电机28与转盘25转动连接,且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与转盘25伸动连接,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带动转盘25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20脱离,第四电机28通过转盘25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18在平套框14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15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12带动平套框14旋转调节。
冲座10和三个刮磨座24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通过型号为OS137-3的红外传感器检测识别前舱盖上需要冲压的位置及凸点和凸刺的位置,且三个刮磨座24上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通过型号为LS-92F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刮磨座 24两两之间的位置,防止刮磨座24之间发生刮碰损坏,且红外传感器和距离感应器与内夹框4上的PLC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型号为CPM1A的PLC控制器控制该装置上的部件进行调节活动。
翻轴33与第三液压泵34转动连接,且第三液压泵34围绕翻轴33的可转动角度为0-180度,保证托载台20在向下活动时不会碰撞到刮磨座24。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加工的乘用车前舱盖摆放到托载台20上,托载台20两侧的第三滚轮27与侧挂板21上的滚齿带22啮合连接,随后,第三电机26通过第三滚轮27在滚齿带22上滚动,来带动托载台20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来调整前舱盖与冲座10之间的间距,随后第一液压泵16带动冲锤19向下冲动对前舱盖冲压塑形,且在此过程中,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带动转盘25 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20脱离,第四电机28通过转盘25 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18在平套框14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15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12带动平套框14旋转调节,再配合第一滚轮13 在底挂框9的第一滚槽11中滚动来带动冲座10前后调节;
步骤二:在前舱盖被冲压塑形结构后,托载台20带动前舱盖向下移动至分载框3底部,三个刮磨座24上的第五电机31通过翻轴33带动旋磨盘37翻转贴在前舱盖有凸起或毛刺的位置,第六电机36带动旋磨盘37旋转对前舱盖刮磨去除凸起或毛刺,保证前舱盖表面更平整、光滑,通过三个刮磨座24同步分别对前舱盖不同的位置进行刮磨抛光,并且第五电机31通过履带32在第二滚槽23中带动刮磨座24左右调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带动转盘25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20脱离,第四电机28通过转盘25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再配合第三液压泵34通过第二液压杆35前后伸动调节旋磨盘37的位置,且在此过程中,滚送台6上的第七电机39通过转辊40带动托载台20左右调节活动;
步骤三: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完成后,载运车42通过电动轮43在第二侧托框41上滚动,来带动加工台1移动调节位置,配合转辊40旋转带动托载台 20和前舱盖从分载框3中驶离。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待加工的乘用车前舱盖摆放到托载台20上,托载台20 两侧的第三滚轮27与侧挂板21上的滚齿带22啮合连接,随后,第三电机26 通过第三滚轮27在滚齿带22上滚动,来带动托载台20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来调整前舱盖与冲座10之间的间距,随后第一液压泵16带动冲锤19向下冲动对前舱盖冲压塑形,且在此过程中,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带动转盘25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20脱离,第四电机28通过转盘25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18在平套框14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15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12带动平套框14旋转调节,再配合第一滚轮13在底挂框9的第一滚槽11中滚动来带动冲座10前后调节,一方面保证该装置能够对前舱盖冲压加工覆盖的面积更大、更全面,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冲压精度,另一方面,保证冲锤19能够快速移动至前舱盖需要冲压的位置上方,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冲压加工的效率,托载台20通过四个第三滚轮27分别在四个侧挂板21的滚齿带22上带动前舱盖上下调动,保证前舱盖被调节高度的过程中更加稳固,不会抖动或滑动,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加工质量;
在前舱盖被冲压塑形结构后,托载台20带动前舱盖向下移动至分载框2底部,三个刮磨座24上的第五电机31通过翻轴33带动旋磨盘37翻转贴在前舱盖有凸起或毛刺的位置,第六电机36带动旋磨盘37旋转对前舱盖刮磨去除凸起或毛刺,保证前舱盖表面更平整、光滑,通过三个刮磨座24同步分别对前舱盖不同的位置进行刮磨抛光,并且第五电机31通过履带32在第二滚槽23中带动刮磨座24左右调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带动转盘25 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20脱离,第四电机28通过转盘25 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再配合第三液压泵34通过第二液压杆35前后伸动调节旋磨盘37的位置,且在此过程中,滚送台6上的第七电机39通过转辊40带动托载台20左右调节活动,一方面,保证该装置对不同形状的前舱盖抛光覆盖的面积和角度都更全面、加工位置更精准,另一方面,极大的保证了该装置对不同形状的前舱盖抛光的高效性;
该装置通过加工台1上的两个分载框3分别承载不同的不同的前舱盖同步进行加工,并且在分载框3的上、下两端,能分别对前舱盖进行冲压、抛光加工,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容载量,提高了该装置对前舱盖的加工效率,另一方面,该装置充分利用了纵向的空间对前舱盖进行加工,提高了该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减小了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时的占地面积;
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完成后,载运车42通过电动轮43在第二侧托框41上滚动,来带动加工台1移动调节位置,一方面,保证工作人员能根据实际使用的场地需要,来调整加工台1的使用位置,另一方面,配合转辊40旋转带动托载台20和前舱盖从分载框3中驶离,在方便工作人员对前舱盖收件、运件的同时,又便于工作人员将新的待加工的前舱盖放置在托载台20上,保证该装置继续对前舱盖快速加工。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和下托盘(2),所述下托盘(2)设置在加工台(1)下方;
所述加工台(1)包括两个分载框(3),且所述分载框(3)呈对称设置,两个分载框(3)之间设置有内夹框(4),且两个分载框(3)顶部均设置有顶撑台(5),两个分载框(3)底部设置有滚送台(6);
其中,所述顶撑台(5)中部下方水平设置有底挂框(9),且所述底挂框(9)下方套设有冲座(10);
其中,所述冲座(10)中部设置有平套框(14),所述平套框(14)上方设置有中部上方竖向设置有第一电机(12),且所述第一电机(12)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3),所述平套框(14)下方竖向设置有下冲台(15);
其中,所述下冲台(15)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一液压泵(16),且所述第一液压泵(16)下方伸动连接有冲锤(19),所述第一液压泵(16)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8);
所述分载框(3)中部均水平设置有托载台(20),且分载框(3)和内夹框(4)的侧壁两端均设置有侧挂板(21),所述侧挂板(21)上竖向设置有滚齿带(22),且所述分载框(3)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二滚槽(23),所述第二滚槽(23)中嵌设有三个刮磨座(24);
其中,所述托载台(20)上端面中部设置有转盘(25),且托载台(20)两端侧壁均设置有两个第三电机(26),所述第三电机(26)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轮(27);
其中,转盘(25)为圆形结构,所述转盘(25)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泵(30),所述第二液压泵(30)上方伸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29),且所述第一液压杆(29)顶部设置有第四电机(28),所述第四电机(28)顶部通过传动轴连接到转盘(25)底部圆心处;
所述刮磨座(24),上竖向设置有第五电机(31),且所述第五电机(31)下方转动连接有履带(32),所述第五电机(31)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翻轴(33),且所述翻轴(33)一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泵(34),所述第三液压泵(34)一端伸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35),且所述第二液压杆(35)一端设置有第六电机(36),所述第六电机(36)下方转动连接有圆形的旋磨盘(37);
所述滚送台(6)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托框(38),且两个第一侧托框(38)外壁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七电机(39),两个第一侧托框(38)上的若干个第七电机(39)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的转辊(40);
所述下托盘(2)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侧托框(41),且两个第二侧托框(41)之间上方设置有载运车(42);
其中,所述载运车(42)底部两端均通过两个电动轮(43)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托框(41)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台(5)两端的边缘处均竖向设置有两个支杆,且支杆底部垂直设置有脚片(7),所述脚片(7)两端均设置有螺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挂框(9)中部设置有中空的与第一滚轮(13)相适配的第一滚槽(11),且第一滚槽(11)内壁一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一,第一滚轮(13)与滚齿一啮合连接,且第一电机(12)与平套框(1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套框(14)中部设置有与第二滚轮(18)相适配的第三滚槽,且第三滚槽一端内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二,所述第二滚轮(18)与滚齿二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托载台(20)两侧的两个第三滚轮(27)分别连接到分载框(3)和内夹框(4)的滚齿带(22)上,所述滚齿带(22)上等高度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三,且第三滚轮(27)与滚齿三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机(28)与转盘(25)转动连接,且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与转盘(25)伸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座(10)和三个刮磨座(24)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且三个刮磨座(24)上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且红外传感器和距离感应器与内夹框(4)上的PLC控制器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轴(33)与第三液压泵(34)转动连接,且第三液压泵(34)围绕翻轴(33)的可转动角度为0-1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加工的乘用车前舱盖摆放到托载台(20)上,托载台(20)两侧的第三滚轮(27)与侧挂板(21)上的滚齿带(22)啮合连接,随后,第三电机(26)通过第三滚轮(27)在滚齿带(22)上滚动,来带动托载台(20)和前舱盖上下调节活动,来调整前舱盖与冲座(10)之间的间距,随后第一液压泵(16)带动冲锤(19)向下冲动对前舱盖冲压塑形,且在此过程中,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带动转盘(25)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20)脱离,第四电机(28)通过转盘(25)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并配合第二滚轮(18)在平套框(14)的第三滚槽中带动下冲台(15)前后调动,并且第一电机(12)带动平套框(14)旋转调节,再配合第一滚轮(13)在底挂框(9)的第一滚槽(11)中滚动来带动冲座(10)前后调节;
步骤二:在前舱盖被冲压塑形结构后,托载台(20)带动前舱盖向下移动至分载框(3)底部,三个刮磨座(24)上的第五电机(31)通过翻轴(33)带动旋磨盘(37)翻转贴在前舱盖有凸起或毛刺的位置,第六电机(36)带动旋磨盘(37)旋转对前舱盖刮磨去除凸起或毛刺,保证前舱盖表面更平整、光滑,通过三个刮磨座(24)同步分别对前舱盖不同的位置进行刮磨抛光,并且第五电机(31)通过履带(32)在第二滚槽(23)中带动刮磨座(24)左右调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泵(30)通过第一液压杆(29)带动转盘(25)和前舱盖向上调动,前舱盖边缘处于托载台(20)脱离,第四电机(28)通过转盘(25)带动前舱盖旋转调动,再配合第三液压泵(34)通过第二液压杆(35)前后伸动调节旋磨盘(37)的位置,且在此过程中,滚送台(6)上的第七电机(39)通过转辊(40)带动托载台(20)左右调节活动;
步骤三:该装置对前舱盖加工完成后,载运车(42)通过电动轮(43)在第二侧托框(41)上滚动,来带动加工台(1)移动调节位置,配合转辊(40)旋转带动托载台(20)和前舱盖从分载框(3)中驶离。
CN201910872731.8A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0587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2731.8A CN110587412B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2731.8A CN110587412B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7412A true CN110587412A (zh) 2019-12-20
CN110587412B CN110587412B (zh) 2020-06-16

Family

ID=6885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2731.8A Active CN110587412B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741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4086A (ja) * 1994-12-21 1996-07-09 Daihatsu Motor Co Ltd 板金のプレス方法
JPH10128439A (ja) * 1996-10-31 1998-05-1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金属帯の巻き取り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074145B2 (ja) * 1996-08-12 2000-08-07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洗浄機能付き研磨装置
CN1337281A (zh) * 2000-07-10 2002-02-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车身板件、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52441U (zh) * 2012-06-29 2013-02-27 重庆桃园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左右后门外板的冲压模具
CN203330815U (zh) * 2013-04-09 2013-12-11 浙江博海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不锈钢板剪切机组在线抛光装置
CN103692309A (zh) * 2013-12-26 2014-04-0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异形钢板切割件毛刺自动打磨机
CN104646475A (zh) * 2015-03-05 2015-05-27 吉林大学 铝合金飞机整体壁板多点成形方法
CN105382649A (zh) * 2015-11-19 2016-03-09 芜湖博克机电有限公司 钢板端面打磨装置
CN207104580U (zh) * 2017-08-25 2018-03-16 普拉那(天津)复合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引擎盖去毛刺的工具
CN108580670A (zh) * 2018-05-29 2018-09-28 湖北卡斯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引擎盖组合式拉伸模具
CN109571034A (zh) * 2018-12-21 2019-04-05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航空设备板件的分割修切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4086A (ja) * 1994-12-21 1996-07-09 Daihatsu Motor Co Ltd 板金のプレス方法
JP3074145B2 (ja) * 1996-08-12 2000-08-07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洗浄機能付き研磨装置
JPH10128439A (ja) * 1996-10-31 1998-05-1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金属帯の巻き取り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337281A (zh) * 2000-07-10 2002-02-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车身板件、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52441U (zh) * 2012-06-29 2013-02-27 重庆桃园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左右后门外板的冲压模具
CN203330815U (zh) * 2013-04-09 2013-12-11 浙江博海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不锈钢板剪切机组在线抛光装置
CN103692309A (zh) * 2013-12-26 2014-04-0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异形钢板切割件毛刺自动打磨机
CN104646475A (zh) * 2015-03-05 2015-05-27 吉林大学 铝合金飞机整体壁板多点成形方法
CN105382649A (zh) * 2015-11-19 2016-03-09 芜湖博克机电有限公司 钢板端面打磨装置
CN207104580U (zh) * 2017-08-25 2018-03-16 普拉那(天津)复合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引擎盖去毛刺的工具
CN108580670A (zh) * 2018-05-29 2018-09-28 湖北卡斯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引擎盖组合式拉伸模具
CN109571034A (zh) * 2018-12-21 2019-04-05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航空设备板件的分割修切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7412B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41320U (zh) 一种具有高光面加工功能的铣削装置
CN110842689B (zh) 一种石材板打磨系统
CN111098141A (zh) 一种用于电表外壳加工的开孔修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0588466U (zh) 一种便于打磨的轧辊的转动装置
CN110562713B (zh) 一种带有翻转组件的自动传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87412B (zh) 一种用于乘用车前舱盖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230703A (zh) 一种用于室内吊顶装饰铝合金件加工的修磨设备
CN109702396B (zh) 箱式房顶框底框焊接生产线
CN112108875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内部金属防护板件的一体化循环加工设备
CN109822416B (zh) 一种铸件分型面的毛刺去除用圆磨装置
CN220196530U (zh) 一种零件加工切削机床
CN110509074B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外壳上盖加工的生产线
CN109746811B (zh) 一种用于航空装备管体的高效打磨开槽装置
CN115609023B (zh) 一种高效的制动盘加工装置
CN109571034B (zh) 一种用于航空设备板件的分割修切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1015407A (zh) 一种用于玻璃钢顶管套加工的塑形修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1916336U (zh) 一种型材拉伸机的传输成型机构
CN113334169A (zh) 一种集成电路板的批量打磨装置
CN211867111U (zh) 一种具有自锁移动装置的铝制品切边机
CN109794833B (zh) 一种用于航空设备内部钛合金垫件的输运加工装置
CN113996852A (zh)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机床夹持装置
CN111673583A (zh) 一种用于陶瓷防静电地板加工的凸料磨除设备
CN111215761A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板材精加工的安全裁切装置
CN110774093B (zh) 一种木制家具生产用毛料加工修整装置
CN213673496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生产用的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