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1002B - 线圈元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1002B
CN110581002B CN201910495895.3A CN201910495895A CN110581002B CN 110581002 B CN110581002 B CN 110581002B CN 201910495895 A CN201910495895 A CN 201910495895A CN 110581002 B CN110581002 B CN 110581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coil element
coil
sid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58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1002A (zh
Inventor
助川贵
宫本昌史
桥本良太
山口健太郎
山口千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81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1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3Corrosion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27/065Mounting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线圈元件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提高的线圈元件。线圈元件具备:铁芯,其具有卷芯部、第1凸缘部、第2凸缘部;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其设置于第1凸缘部;第3电极部和第4电极部,其设置于第2凸缘部;以及线圈,其卷绕于卷芯部,并包含第1线材、以及第2线材,第1凸缘部和第2凸缘部分别具有:朝向卷芯部侧的内表面、朝向与内表面相反一侧的外表面、将内表面和外表面连接的下表面、以及朝向与下表面相反一侧的上表面,第1电极部具有:设置在下表面上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设置在外表面上的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是从下表面侧基底电极的靠外表面侧的端部上向外表面上延伸的形状。

Description

线圈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元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包含线材的绕组型的线圈元件,存在日本特开2014-21652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部件。该线圈元件具有:包含卷芯部的铁芯、卷绕于卷芯部的线圈、和设置于铁芯的下表面并与线圈电连接的电极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652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线圈元件中,若更加小型,则向安装基板安装时,安装焊料的附着量也变少,因此线圈元件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线圈元件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提高的线圈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圈元件具备:
铁芯,其具有沿恒定方向延伸的形状的卷芯部、在上述卷芯部的延伸方向的第1端设置的第1凸缘部、以及在上述卷芯部的延伸方向的第2端设置的第2凸缘部;
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其设置于上述第1凸缘部;
第3电极部和第4电极部,其设置于上述第2凸缘部;以及
线圈,其卷绕于上述卷芯部,并包含与上述第1电极部和上述第3电极部电连接的第1线材、以及与上述第2电极部和上述第4电极部电连接的第2线材,
上述第1凸缘部和上述第2凸缘部分别具有:朝向上述卷芯部侧的内表面、朝向与上述内表面相反一侧的外表面、将上述内表面和上述外表面连接的下表面、以及朝向与上述下表面相反一侧的上表面,
上述第1电极部具有:设置在上述下表面上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设置在上述外表面上的外表面侧基底电极,上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是从上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的靠上述外表面侧的端部上向上述外表面上延伸的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线圈元件,除了具有下表面上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之外,还另外具有从下表面侧基底电极上向外表面上延伸的外表面侧基底电极,从而能够在安装时使安装焊料从下表面沿着外表面润湿而形成圆角,线圈元件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提高。特别是,本公开的线圈元件在提高固定力时,具备适于小型化、低成本、设计自由度高且容易制造的结构。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是烧结体,上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是金属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下表面侧基底电极是烧结体,因此能够确保下表面侧基底电极本身的强度、耐冲击性,并且能够确保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第1凸缘部之固定力。另一方面,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是金属膜,因此能够薄膜化,能够减少对安装基板的安装面积的影响。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电极部具有覆盖上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上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的金属被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外表面侧基底电极通过金属被膜而一体化,安装可靠性提高。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金属被膜包含Ni层和Sn层。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1电极部的焊料润湿性和耐腐蚀性提高。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金属被膜包含Cu层。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第1电极部产生的应力被缓和并且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Cu层、上述Ni层和上述Sn层从内侧向外侧依次排列。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第1电极部产生的应力被缓和,并且焊料润湿性和耐腐蚀性提高。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金属被膜在最外层包含Pd层或者Au层。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1电极部的耐腐蚀性提高,能够使金属被膜变薄。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包含玻璃和Ag。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更加确保下表面侧基底电极本身的强度、耐冲击性,并且能够更加确保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凸缘部之固定力。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包含NiCu层。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便外表面侧基底电极为薄膜也确保较高的韧性,减少对安装面积的影响,并且耐热冲击性提高。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包含覆盖NiCr层的NiCu层。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下层的NiCr层,使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和第1凸缘部之紧贴性提高。另外,在第1电极部包含金属被膜的情况下,通过上层的NiCu层,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和金属被膜之紧贴性提高。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2电极部、上述第3电极部和上述第4电极部分别具有与上述第1电极部相同的结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2电极部、第3电极部和第4电极部分别具有与第1电极部相同的结构,从而线圈元件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进一步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和制造的容易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凸缘部和上述第2凸缘部分别具有将上述内表面和上述外表面连接并将上述下表面和上述上表面连接的侧面,上述第1凸缘部在上述上表面与上述外表面之间和上述上表面与上述侧面之间具有倒角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当在第1凸缘部的上表面和第2凸缘部的上表面粘合板部件的情况下,至少能够在第1凸缘部的倒角部形成粘合剂的存留处,粘合剂至少不易向第1凸缘部的外表面侧、侧面侧泄漏。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凸缘部在上述内表面和上述上表面之间具有倒角比上述倒角部小的小倒角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当在第1凸缘部的上表面和第2凸缘部的上表面粘合板部件的情况,在磁通量容易集中的至少第1凸缘部的内表面侧的上表面端部,与板部件连接的连接面积增加并且磁路长度缩短,抑制电感值的减少。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1凸缘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有从上述下表面侧向上述上表面侧延伸的槽部,上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埋入上述槽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在外表面不必要地延伸而形成,能够减少邻接的电极部经由外表面侧基底电极而连接的情况,因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
另外,在线圈元件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2凸缘部具有与上述第1凸缘部相同的结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2凸缘部具有与第1凸缘部相同的结构,因此进一步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圈元件,线圈元件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线圈元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从下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A是Z捻的捻线部的放大图。
图2B是S捻的捻线部的放大图。
图3是线圈元件的简略剖视图。
图4是线圈元件的第1凸缘部的简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凸缘部的优选形式的简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凸缘部的优选形式的简略剖视图。
图7是对形成捻线部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线圈元件的打包形式的简略图。
图9是表示线圈元件的第2实施方式的简略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线圈元件的第3实施方式的简略仰视图。
图11A是表示实施例1的迭绕区域的简略剖视图。
图11B是表示实施例2的迭绕区域的简略剖视图。
图11C是表示实施例3的迭绕区域的简略剖视图。
图12A是表示比较例1的迭绕区域的简略剖视图。
图12B是表示比较例2的迭绕区域的简略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线圈元件;1a...第1线圈元件;1b...第2线圈元件;10...铁芯;11...第1凸缘部;12...第2凸缘部;13...卷芯部;15...板部件;20、20A...线圈;21...第1线材;22...第2线材;25、25B...捻线部;25a...第1捻线部;25b...第2捻线部;26...非捻线部;31~34...第1~第4电极部;40...编带卷轴;41...带;411...兜孔;42...卷轴;B1~B4...第1~第4迭绕区域;Z1、Z1A...卷绕区域;Z2、Z2A...非卷绕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一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线圈元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从下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线圈元件1具备:铁芯10、卷绕于铁芯10的线圈20、设置于铁芯10并电连接有线圈20且成为外部端子的第1电极部31、第2电极部32、第3电极部33和第4电极部34、以及安装于铁芯10的板部件15。
铁芯10具有:为沿恒定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卷绕有线圈20的卷芯部13、设置于卷芯部13的延伸方向的第1端并在与该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突出的第1凸缘部11、以及设置于卷芯部13的方向的第2端并在与该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突出的第2凸缘部12。作为铁芯10的材料,例如优选为铁素体的烧结体、含有磁性粉的树脂的成型体等磁性体,也可以是氧化铝、树脂等非磁性体。此外,以下,将铁芯10的下表面作为安装于安装基板的面,将铁芯10的与下表面相反一侧的面作为铁芯10的上表面。
第1凸缘部11具有:朝向卷芯部13侧的内表面111、朝向与内表面111相反一侧的外表面112、将内表面111和外表面112连接的下表面113、朝向与下表面113相反一侧的上表面114、以及将内表面111和外表面112连接并将下表面113和上表面114连接的2个侧面115。同样,第2凸缘部12具有:朝向卷芯部13侧的内表面121、朝向与内表面121相反一侧的外表面122、下表面123、上表面124、以及2个侧面125。第2凸缘部12的下表面123、上表面124和侧面125分别朝向与第1凸缘部11的下表面113、上表面114、侧面115相同的方向。此外,下表面、上表面是在说明上的结构,实际上也可以不与铅垂方向下方、上方对应。
板部件15通过粘合剂安装于第1凸缘部11的上表面114和第2凸缘部12的上表面124。板部件15的材料例如与铁芯10相同。铁芯10和板部件15均为磁性体时,构成闭磁路,电感的获取效率提高。
第1凸缘部11在下表面113侧具有2个腿部,在一个腿部设置有第1电极部31,在另一个腿部设置有第2电极部32。第2凸缘部12在下表面123侧具有2个腿部,在处于与设置有第1电极部31的腿部相同侧的一个腿部设置有第3电极部33,在处于与设置有第2电极部32的腿部相同侧的另一个腿部设置有第4电极部34。如图1所示,下表面113、下表面123分别是指从腿部的下表面部分经过腿部间的分叉部的斜面部分而包含分叉部的下表面部分的部分。此外,以下,在对第1电极部31、第2电极部32、第3电极部33和第4电极部34集中进行说明的情况下,有时记载为电极部31~34。
线圈20包含卷绕于卷芯部13的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即,线圈20的线圈轴线与卷芯部的延伸方向一致。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是例如由铜等金属构成的导线被由聚氨酯、聚酰胺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的被膜覆盖的带绝缘被膜的导线。对于第1线材21而言,一端与第1电极部3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3电极部33电连接。对于第2线材22而言,一端与第2电极部32电连接,另一端与第4电极部34电连接。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与电极部31~34例如通过热压、钎焊、焊接等而连接。
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向卷芯部13以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卷绕。由此,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若差分信号等向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输入反相的信号,则由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产生的磁通量相互抵消,作为电感器的作用变弱,使该信号通过。另一方面,若外来噪声向等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输入同相的信号,则由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产生的磁通量互相增强,作为电感器的作用变强,隔断该噪声的通过。因此,线圈元件1作为使差分信号等差分模式的信号的经过损失降低、并且使外来噪声等共模信号衰减的共轭模线圈发挥功能。
线圈元件1在安装于安装基板时,第1凸缘部11的下表面和第2凸缘部12的下表面与安装基板对置。此时,卷芯部13从第1端向第2端延伸的方向与安装基板的主面平行。即,线圈元件1是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线圈轴线与安装基板平行的横绕型。
(线圈20的详细结构)
线圈20具有:卷绕于卷芯部13的卷绕区域Z1和未卷绕于卷芯部13的非卷绕区域Z2。更详细而言,非卷绕区域Z2是分别位于卷绕区域Z1的两侧,并离开卷芯部13而与电极部31~34连接的区域。
捻线部25存在于线圈20的卷绕区域Z1。图2A和图2B是捻线部25的放大图。图2A表示Z捻的捻线部25a,图2B表示S捻的捻线部25b。Z捻的捻线部25a的加捻方向和S捻的捻线部25b的加捻方向是相反方向。如图2A和图2B所示,捻线部25是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相互捻合而成的部分。对于捻线部25而言,由于2根线材间的相对差异(线路长度、浮游电容的偏差等)变小,所以在线圈元件1内,差分模式信号转换为共模信号而输出,或者与其相反地转换而输出等的模式转换输出减少,能够使模式转换特性良好。此外,在图2A和图2B的捻线部25中,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紧贴而捻合,但也可以存在空出相互间隔的位置,也可以整体上保持空出间隔的状态地捻合。在线圈元件1中,线圈20的卷绕区域Z1几乎成为捻线部25。此外,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也可以是Z捻,也可以是S捻,也可以如后述那样Z捻和S捻混合存在。
图3是线圈元件1的简略剖视图。图3是表示从卷芯部13的第1端131至第2端132经过卷芯部13的中心并沿着卷芯部13延伸的方向的线圈20和卷芯部13的剖面的局部的图。图3中,为了简化,由单线表示捻线部25,其剖面由单纯的一个圆形来表现。另外,图3中,由数字表示从线圈20的卷芯部13的第1端131侧起计数的匝序数。换句话说,在线圈20的卷绕区域Z1中,捻线部25从卷芯部13的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第1匝~第28匝合计28匝。
如图3所示,线圈20的捻线部25具有:包括连续多匝卷绕于卷芯部13的第1层和从第1层连续出地卷绕在第1层之上的第2层的5个迭绕区域B1、B2、B3、B4、B5。第1迭绕区域B1、第2迭绕区域B2、第3迭绕区域B3、第4迭绕区域B4和第5迭绕区域B5从卷芯部13的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依次配置,相邻的迭绕区域相互隔离。但是,也可以是,第1迭绕区域B1、第2迭绕区域B2、第3迭绕区域B3、第4迭绕区域B4和第5迭绕区域B5相互未隔开间隔而紧密接触。此外,以下,在对第1迭绕区域B1、第2迭绕区域B2、第3迭绕区域B3、第4迭绕区域B4和第5迭绕区域B5集中进行说明的情况下,有时记载为第1~第5迭绕区域B1~B5。
第1~第5迭绕区域B1~B5的第1层分别直接卷绕于卷芯部13,第2层直接卷绕在第1层之上。具体而言,在第1迭绕区域B1中,第1层由连续卷绕于卷芯部13的第1匝~第4匝这4匝构成,第2层由从第1层的第4匝连续出并卷绕在第1层的第3匝之上和第4匝之上的第5匝这1匝构成。在第2迭绕区域B2中,第1层由连续卷绕于卷芯部13的第6匝~第9匝这4匝构成,第2层由从第1层的第9匝连续出并从第1层的第7匝之上至第9匝之上连续卷绕的第10匝~第11匝这2匝构成。在第3迭绕区域B3中,第1层由连续卷绕于卷芯部13的第12匝~第15匝这4匝构成,第2层由从第1层的第15匝连续出并从第1层的第13匝之上至第15匝之上连续卷绕的第16匝~第17匝这2匝构成。在第4迭绕区域B4中,第1层由连续卷绕于卷芯部13的第18匝~第21匝这4匝构成,第2层由从第1层的第21匝连续出并从第1层的第19匝之上至第21匝之上连续卷绕的第22匝~第23匝这2匝构成。在第5迭绕区域B5中,第1层由连续卷绕于卷芯部13的第24匝~第26匝这3匝构成,第2层由从第1层的第26匝连续出并从第1层的第24匝之上至第26匝之上连续卷绕的第27匝~第28匝这2匝构成。
此处,在线圈元件1中,如上述那样,第1~第4迭绕区域B1~B4成为上层(第2层)的匝数比上层的正下方的下层(第1层)的匝数少2匝以上的疏卷绕。具体而言,在第1迭绕区域B1中,第1层的匝数为4匝,第2层的匝数为1匝。在第2、第3、第4迭绕区域B2、B3、B4中,第1层的匝数为4匝,第2层的匝数为2匝。此外,在第5迭绕区域B5中,第1层的匝数为3匝,第2层的匝数为2匝,第2层的匝数比第1层的匝数少1匝。
根据上述线圈元件1,线圈20具有包含第2层的迭绕区域B1~B5,因此与捻线部25以1层的量卷绕于卷芯部13的结构相比,能够针对相同的卷芯部13的长度增加捻线部25的匝数,能够实现小型化或者高电感化。
另外,第1~第4迭绕区域B1~B4成为第2层的匝数比第1层的匝数少2匝以上的疏卷绕,因此能够减少由于捻线部25的重叠而产生的线间电容,能够抑制模式转换特性的恶化。
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或者高电感化,并且抑制模式转换特性的恶化。
此外,通常从小型化或者高电感化的观点考虑,为了提高线圈20向卷芯部13卷绕的效率,优选第2层以尽可能多的匝数卷绕。另外,如图3所示,现实而言,从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卷绕形状的稳定性考虑,第2层卷绕在第1层的邻接的匝间形成的凹陷上。因此,当在能够实现的范围内使第2层尽可能多地卷绕的情况下,如第5迭绕区域B5那样成为第2层比第1层少1匝卷绕的紧密卷绕。
另一方面,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与上述思想不同,第1~第4迭绕区域B1~B4成为第2层的匝数比第1层的匝数少2匝以上的疏卷绕。换句话说,线圈元件1的结构是基于本申请发明人的如下新发现而最初想到的,即,线圈元件1的结构虽稍微牺牲线圈20向卷芯部13卷绕的效率,但减少由捻线部25的重叠而产生的线间电容,抑制模式转换特性的恶化方面,能得到有用的特性。
另外,在线圈元件1中,如图3所示,在第1~第4迭绕区域B1~B4中,第2层向第1层的最终匝侧错位。具体而言,在第1~第4迭绕区域B1~B4中,各自的第2层向在第1层的最终匝即第1层中的连接第1层和第2层的部分的跟前卷绕于卷芯部的匝亦即第1迭绕区域B1的第4匝、第2迭绕区域B2的第9匝、第3迭绕区域B3的第15匝、第4迭绕区域B4的第21匝侧错位。由此,能够缩短连接第1层和第2层的捻线部25的长度,能够减少由于连接第1层和第2层的捻线部25而产生的线间电容。另外,第2层接近第1层中的与第2层匝序数接近的一侧,因此能够减少捻线部25整体的合成线间电容。
特别是,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在第1~第4迭绕区域B1~B4中,第2层包含卷绕在第1层的最终匝之上的部分。具体而言,在第1~第4迭绕区域B1、B2、B3、B4中,第2层分别包含:卷绕在第4匝之上的第5匝、卷绕在第9匝之上的第11匝、卷绕在第15匝之上的第17匝、以及卷绕在第21匝之上的第23匝。由此,能够使连接第1层和第2层的捻线部25的长度更加变短,能够更加减少连接第1层和第2层的捻线部25所产生的线间电容。另外,第2层的一部分卷绕在第1层中的与第2层匝序数最近的最终匝之上,因此能够更加减少捻线部25整体的合成线间电容。
另外,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在第1迭绕区域B1中,处于最上层的第2层的匝数为1匝。由此,能够更加减少最上层所产生的线间电容。
另外,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在第1~第4迭绕区域B1~B4中,第1层的匝数为5匝以下。通过使第1层的匝数成为5匝以下,从而能够使第1层和第2层的匝序数的差异变小,因此能够更加减少捻线部25的整体的合成线间电容。
另外,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捻线部25具有沿着卷芯部13包含第1~第4迭绕区域B1~B4的多个迭绕区域B1~B5。通过具有多个迭绕区域B1~B5,从而与捻线部25以1层的量卷绕于卷芯部13的结构相比,对于相同的卷芯部13的长度,能够更加增加捻线部25的匝数,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或者高电感化。另外,整体的匝数分割为多个迭绕区域B1~B5,因此在各迭绕区域中,第1层的匝数变少。由此,能够使第1层和第2层的匝序数的差异变小,因此能够更加减少捻线部25的整体的合成线间电容。
另外,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除去两端的第1、第5迭绕区域B1、B5之外的第2~第4迭绕区域B2~B4的形状相同。由此,能够更加减少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之间的电容所产生的方向性。此外,多个迭绕区域的至少2个迭绕区域的形状若相同,则能够减少第1线材和第2线材之间的电容所产生的方向性。
另外,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第1~第5迭绕区域B1~B5的层数分别为双层,在除去两端的第1、第5迭绕区域B1、B5之外的第2~第4迭绕区域中,第1层的匝数为4匝,第2层的匝数为2匝。因此,能够取得线间电容的减少和制造效率的降低的抑制之间的平衡。
另外,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在线圈20的卷绕区域Z1的与非卷绕区域Z2邻接的部分中,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相互加捻被解开。由此,在对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施加有应力的卷绕始端或者卷绕终端,能够空出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间隔,能够减少线材的断线、线材间的短路等线材的破损的产生。
并且,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优选捻线部25具有加捻方向翻转的翻转部,据此,能够减少捻线部25的加捻的重叠,提高线材的可靠性。另外,优选捻线部25的翻转部存在多个,存在相邻的翻转部彼此的间隔相等的位置,据此,能够减少捻线部25的线间电容、安装基板和线材之间的电容的偏差。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捻线部25在第1~第5迭绕区域B1~B5的各之间具有翻转部,从而使翻转部为偶数个。另外,此时,相邻的翻转部彼此的间隔为从匝数上看为约每6匝,且相等。此外,如上述那样“相邻的翻转部彼此的间隔”以捻线部25的匝数为基准。
此外,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捻线部25的每1匝的加捻次数为整数。由此,按每1匝,捻线部25以360°的倍数旋转,因此捻线部25的状态(加捻的节和腹的数量和位置、线材彼此的位置关系等)在各匝中相同,成为稳定的卷绕形状。另外,捻线部25的每1匝的加捻次数例如为4次,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1~3次,也可以是5次以上。
此外,捻线部25的翻转部也可以是奇数个,据此,在线圈元件1的制造时,在卷芯部13卷绕捻线部25时的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的出现次数均衡,即Z捻的捻线部25的数量和S捻的捻线部25的数量相等,因此能够减少第1线材21、第2线材22的纽结的产生。
(电极部31~34的详细结构)
如图1和图4所示,第1电极部31具有:设置在下表面113上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和设置在外表面112上的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是从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的靠外表面112侧的端部上向外表面112上延伸的形状。
具体而言,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覆盖下表面113中的一个腿部的下表面部分整个面和其周围的内表面111、外表面112和侧面115的靠下表面113侧的局部地设置在一个腿部上。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成为与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的靠外表面112侧的端部上重叠,并从该端部上朝向上表面114侧延伸至外表面112上的大致中间的形状。换言之,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成为从第1凸缘部11的外表面112上的大致中间朝向下表面113延伸并爬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的靠外表面112侧的端部上的形状。
根据上述线圈元件1,除了具有下表面113上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之外,还另外具有从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上向外表面112上延伸的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从而能够在安装时安装焊料从下表面113沿着外表面112润湿而形成圆角,线圈元件1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提高。特别是若使线圈元件1为小型,则安装焊料的量也变少,但由于能够形成圆角,因此能够使线圈元件1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提高。另外,通过在以往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追加本实施方式的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因此能够沿用现有的设备,能够减少线圈元件1的制造所涉及的追加负担。另外,能够针对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和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分别独立地进行设计、制造,设计的自由度和制造的容易性提高。因此,线圈元件1在提高固定力时,具备适于小型化、低成本、设计自由度高、制造容易的结构。
此外,在线圈元件1中,线圈20具有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相互捻合而成的捻线部25,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第1电极部31的结构更加有效果。即,在将捻线部25卷绕于卷芯部13的情况下,与使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没有捻合就卷绕于卷芯部13时相比,容易在匝间产生间隙,为了卷绕相同的匝数而需要的卷芯部13的长度变大。因此,在线圈20具有捻线部25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卷芯部13的长度,则牺牲第1凸缘部11、第2凸缘部12的长度,电极部31~34的面积也常常变小,因此上述固定力的提高效果较为有效。
此外,对于线圈元件1而言,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是烧结体,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是金属膜。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例如是对通过浸渍工艺涂覆的Ag玻璃浆等导电性糊料进行烧结的烧结体。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例如是通过溅射而形成的金属膜。
据此,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是烧结体,因此能够确保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本身的强度、耐冲击性,并且能够确保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和第1凸缘部11之固定力。另一方面,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是金属膜,因此能够薄膜化,能够减少对安装基板的安装面积的影响。
优选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包含玻璃和Ag。据此,能够更加确保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本身的强度、耐冲击性,并且能够更加确保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和第1凸缘部11之固定力。
优选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包含NiCu层。据此,即便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为薄膜也可确保较高的韧性,对安装面积的影响减少,并且耐热冲击性提高。此外,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优选在NiCu层的下层的第1凸缘部11上包含NiCr层,即优选为包含覆盖NiCr层的NiCu层的结构。据此,通过下层的NiCr层,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和第1凸缘部11的紧贴性提高。
优选第1电极部31如图4的假想线所示具有金属被膜313。金属被膜313覆盖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和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据此,下表面侧基底电极311和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通过金属被膜313而一体化,安装可靠性提高。另外,在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包含上层的NiCu层的情况下,通过上层的NiCu层,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和金属被膜313之紧贴性提高。
优选金属被膜313包含Ni层和Sn层。据此,第1电极部31的焊料润湿性、和抑制安装时第1线材21、基底电极311、312向安装焊料熔出的耐腐蚀性提高。此时,金属被膜313优选还包含Cu层。由此,缓和第1电极部31所产生的应力,并且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
此时,优选Cu层、Ni层、Sn层从内侧向外侧依次排列。据此,缓和第1电极部31所产生的应力,并且焊料润湿性和耐腐蚀性提高。更详细而言,配置于最外层的Sn层提高安装时的安装焊料的润湿性,并且提高朝第1线材21的向第1电极部31的连接性。配置于Sn层和基底电极311、312之间的Ni层减少安装时基底电极311、312向安装焊料的熔出。配置于Ni层的下层的Cu在比较硬的Ni层的下部成为比较柔软的缓冲层,缓和第1电极部31所产生的应力,并且取代基底电极311、312而使Cu层向安装焊料熔出,从而耐腐蚀性提高。另外,Cu层不局限于Ni层的下层(Ni层和基底电极311、312之间),例如也可以是Ni层的上层(Ni层和Sn层之间)。由此,通过取代第1线材21而使Cu层向安装焊料熔出,从而针对第1线材21的耐腐蚀性提高。
但是,金属被膜313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金属被膜313也可以是在最外层包含Pd层或者Au层的结构。据此,第1电极部31的焊料润湿性和耐腐蚀性提高。另外,由此,能够删除Cu层、Sn层中任一个或者其双方,能够使金属被膜313变薄。
上述中,对第1电极部3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线圈元件1中,第2电极部32、第3电极部33和第4电极部34分别具有与第1电极部31相同的结构。据此,第2电极部32、第3电极部33和第4电极部34分别具有与第1电极部31相同的结构,从而线圈元件和安装基板之固定力进一步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和制造的容易性进一步提高。但是,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电极部31~34中的任意2个、任意3个具有相同的结构。此外,至少电极部31~34中的任一个满足上述结构即可。
(第1凸缘部11和第2凸缘部12的详细结构)
如图5所示,优选第1凸缘部11在上表面114和外表面112之间具有第1倒角部116,在上表面114和2个侧面115之间具有第2倒角部117。第1、第2倒角部116、117是以成为向上凸出的曲面形状倒角的部分。据此,当在第1凸缘部11的上表面114和第2凸缘部12的上表面124粘合板部件15的情况下,在第1凸缘部11的第1、第2倒角部116、117形成粘合剂的存留处,粘合剂不易向第1凸缘部11的外表面112侧、侧面115侧泄漏。此外,也可以是,第1、第2倒角部116、117以成为向下凸出的曲面形状、平面形状倒角。
另外,优选第1凸缘部11在内表面111和上表面114之间具有棱线118。棱线118是未被倒角的部分。据此,当在第1凸缘部11的上表面114和第2凸缘部12的上表面124粘合板部件15的情况下,在磁通量容易集中的第1凸缘部11的靠内表面111侧的上表面114端部,与板部件15连接的连接面积增加,并且磁路长度缩短,可抑制电感值的减少。此外,也可以是,在内表面111和上表面114之间取代棱线118而设置比第1、第2倒角部116、117的宽度小的小倒角部。由此,也与棱线118相同,磁路长度缩短,可抑制电感值的减少。此外,“倒角部小”例如在倒角部为曲面形状的情况下是指该曲面的曲率半径小,在为平面形状的情况下是指横穿该平面的长度小。
如图6所示,优选在第1凸缘部11的外表面112形成有从下表面113侧向上表面114侧延伸的槽部11a,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埋入槽部11a。据此,能够抑制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上的金属被膜313在外表面112不必要地延伸地形成这种情况,能够减少邻接的第1电极部31和第2电极部32经由外表面侧基底电极312、金属被膜313而连接,因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
在上述中,对第1凸缘部1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线圈元件1中,第2凸缘部12具有与第1凸缘部11相同的结构。据此,第2凸缘部12具有与第1凸缘部11相同的结构,因此进一步有效地发挥上述的效果。此外,至少第1凸缘部11和第2凸缘部12的任一个满足上述的结构即可。
(各部分的详细结构)
(板部件15)
对于板部件15而言,长度约为3.3mm,宽度约为2.6mm,厚度约为0.7mm。板部件15的厚度优选为0.3~2.0mm,通过成为0.3mm以上,能够确保电感值,通过成为2.0mm以下,能够实现低矮化。优选对板部件15进行化学清洗,由此与铁芯10之间的粘合所使用的粘合剂的润湿性、铁芯10和板部件15之固定力提高。板部件15的下表面的平坦度优选为5μm以下,由此,减少在与第1凸缘部11、第2凸缘部12之间产生的间隙,可抑制电感值的降低。板部件15的长度和宽度优选比铁芯10的长度和宽度大约0.1mm,针对板部件15向铁芯10粘合时容易产生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错位,通过确保与第1凸缘部11、第2凸缘部12重叠的连接面积,稳定地形成闭磁路,由此可抑制电感值的降低。
(铁芯10)
铁芯10的卷芯部13是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延伸的形状,与卷芯部1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成为六边形状。但是,横截面也可以是四边形状等其他多边形状、圆状、椭圆状、将这些适当地组合的形状。
对于铁芯10而言,长度约为3.2mm,宽度约为2.5mm,厚度约为1.7mm。此外,长度是第1凸缘部11和第2凸缘部12的外表面112、122彼此之间的距离,宽度是第1凸缘部11的第1侧面115和第2侧面115之间的距离,厚度是第1凸缘部11的下表面113和上表面114之间的距离。铁芯10从第1、第2凸缘部11、12的下表面113、123至卷芯部13下端的距离(分隔距离)约为0.7mm。分隔距离优选为0.50~1.50mm,通过成为0.50mm以上,可减少在安装基板和线材21、22之间产生的浮游电容。另外,可确保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间的分离部与线材21、22向电极部31~34热压的热压部之间的距离,因此缓和该分离部所产生的应力,可减少因线材21、22的断线、被膜破坏而引起的线材间短路等。另外,通过分隔距离为1.50mm以下,实现低矮化,确保板部件15的厚度。此外,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为与安装有线圈元件1的安装基板平行的方向,且使卷芯部13的延伸方向为长度方向,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另外,高度方向是与安装基板正交的方向,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相互正交。
优选对铁芯10进行化学清洗,由此其与板部件15之间的粘合所使用的粘合剂的润湿性、铁芯10和板部件15之固定力提高。第1凸缘部11、第2凸缘部12的与板部件15对置的面优选平坦度为5μm以下,可减少在与板部件15之间产生的间隙,可抑制电感值的降低。优选对第1凸缘部11、第2凸缘部12的外表面112、122、侧面115、125和上表面114、124各自之间的棱线进行倒角。由此,通过第1凸缘部11、第2凸缘部12的外表面侧、侧面侧的上表面端部,形成与板部件15的粘合所使用的粘合剂的存留处,粘合剂不易向第1凸缘部11、第2凸缘部12的外表面侧、侧面侧泄漏。另一方面,优选不对内表面111、121和侧面115、125之间的棱线、内表面111、121和上表面114、124之间的棱线进行倒角,由此,针对磁通量容易集中的第1凸缘部11、第2凸缘部12的内表面侧的上表面端部,与板部件15连接的连接面积增加,并且磁路长度缩短,可抑制电感值的减少。卷芯部13的厚度约为0.6mm。卷芯部13的厚度优选为1mm以下,由此可同时确保分隔距离和板部件15的厚度。
(第1和第2线材21、22)
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由Cu、Ag、Au等良导体的导体线、和覆盖导体线的酰亚胺改性聚氨酯、聚酰亚胺酰胺、氟类树脂等树脂的被膜构成。例如,导体线的线径是30μm,被膜是10μm。导体径优选为15~100μm,被膜优选为8~20μm左右。被膜的表面也可以涂覆有活性剂等。
(线圈元件1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线圈元件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线圈元件1的制造方法将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沿第1加捻方向例如Z加捻方向捻合而形成第1捻线部25a(参照图2A)的工序;将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沿与第1加捻方向相反的第2加捻方向例如S加捻方向捻合而形成第2捻线部25b(参照图2B)的工序;将第1捻线部25a卷绕于铁芯10的卷芯部13而制造第1线圈元件1a(参照图8)的工序;以及将第2捻线部25b卷绕于铁芯10的卷芯部13而制造第2线圈元件1b(参照图8)的工序。据此,允许第2线圈元件1b和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为相反方向的第1线圈元件1a混合存在,因此在线圈元件1的制造时不需要始终使绕线管嘴绕恒定的方向持续公转,能够减少第1线材21、第2线材22的纽结的产生。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形成第1捻线部25a的工序中,不使保持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绕线管嘴60自转而绕铁芯10的卷芯部13(换句话说,以卷芯部13的轴线L为中心)向第1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公转。另一方面,在形成第2捻线部25b的工序中,不使绕线管嘴60自转而绕铁芯10的卷芯部13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公转。据此,在形成第1捻线部25a的工序和形成第2捻线部25b的工序中,绕线管嘴60向相反的方向公转,因此在第1线材21、第2线材22不易残留扭曲。
另外,在上述制造方法中,捻线部25的翻转部优选为偶数个。据此,在线圈元件1的制造时,在最初和最后向卷芯部13卷绕的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相同,因此容易按每个制造单位残留第1线材21、第2线材22的扭曲。因此,根据上述制造方法,由于允许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为相反方向的线圈元件1的混合存在而产生的第1线材21、第2线材22的纽结的产生减少效果进一步变有效。
(线圈元件的打包形式)
图8是表示线圈元件1的打包形式的简略图。如图8所示,多个线圈元件1被编带卷轴40打包。编带卷轴40具有带41和卷绕有带41的卷轴42。带41具有:沿着长边方向排列且分别收纳有多个线圈元件1之一的多个兜孔411。编带卷轴40的线圈元件1的进入数例如为8000个。
此处,在兜孔411,由上述线圈元件1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第1线圈元件1a和第2线圈元件1b混合存在而被收纳。即,在编带卷轴40中,多个线圈元件1存在,捻线部25a的加捻方向为与第2线圈元件1b的捻线部25b的加捻方向相反方向的第1线圈元件1a。据此,允许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为与第2线圈元件1b相反方向的第1线圈元件1a的混合存在,因此不需要在线圈元件1的制造时始终使绕线管嘴持续向恒定的方向公转,能够减少第1线材21、第2线材22中的纽结的产生。
此外,如上述线圈元件1的制造方法那样,在第1线圈元件1a和第2线圈元件1b中,线圈20向卷芯部13的卷绕方向是相反方向。即,第1线圈元件1a的线圈20向卷芯部13的卷绕方向例如是顺时针方向,其他第2线圈元件1b的线圈20向卷芯部13的卷绕方向例如是与逆时针方向相反方向。据此,在第1线圈元件1a和第2线圈元件1b的制造时,使绕线管嘴公转的方向能够容易成为相反方向,因此能够容易减少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中的纽结的产生。
在第1、第2线圈元件1a、1b的捻线部具有加捻方向翻转的翻转部的情况下,第1线圈元件1a的捻线部的加捻方向为与第2线圈元件1b的捻线部的加捻方向相反方向例如是指在第1线圈元件1a的捻线部的加捻方向依次变化为S捻、Z捻、S捻时,第2线圈元件1b的捻线部的加捻方向依次变化为Z捻、S捻、Z捻。
如图8所示,在编带卷轴40中,优选收纳有第1线圈元件1a的兜孔411以2个以上连续排列。例如在线圈元件1的制造过程中,即便在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相反的产品被交替制造的情况下,也因为在带41向兜孔411收纳的收纳工序中将由外观检查、特性检查判定为NG(不合格)的产品排除地使线圈元件1流动,因此,通常制造顺序和收纳顺序不一致。因此,针对编带卷轴40中的线圈元件1,若欲将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相反的产品交替排列,则在外观检查、特性检查后,且在向带41的兜孔411的收纳工序前,需要根据加捻方向而重排线圈元件1的顺序的工序、例如区分、整理第1线圈元件1a和第2线圈元件1b的工序。另一方面,若如上述那样收纳有第1线圈元件1a的兜孔411以2个以上连续排列,则允许将第1线圈元件1a连续地收纳于带41,因此在外观检查、特性检查后、线圈元件1向带41的收纳工序前,不需要重排线圈元件1的顺序的工序,能够缩短每个编带卷轴40的制造时间。
特别是,在编带卷轴40中,收纳有第1线圈元件1a的兜孔411的连续排列的数量、和收纳有第2线圈元件1b的上述兜孔411的连续排列的数量优选存在不同的部分。即,在编带卷轴40的制造方法中,具备:制造第1线圈元件1a和第2线圈元件1b的工序、准备具有沿着长边方向排列的多个兜孔411的带41的工序、在多个兜孔411之一收纳第1线圈元件1a的工序、以及在多个兜孔411之一收纳第2线圈元件1b的工序,优选收纳第1线圈元件1a的工序和收纳第2线圈元件1b的工序不规则地进行。据此,由于允许在多个兜孔411不规则地收纳第1线圈元件1a和第2线圈元件1b,所以在线圈元件1向带41的收纳工序前,不需要重排线圈元件1的顺序的工序,能够缩短每个编带卷轴40的制造时间。
另外,也可以将从这样的编带卷轴40取出的线圈元件1安装于安装基板而制造电子元件。换句话说,电子元件包含安装基板和安装于安装基板的多个线圈元件1。在多个线圈元件1存在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为与其他第2线圈元件1b的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相反方向的第1线圈元件1a。据此,允许捻线部25的加捻方向为与其他第2线圈元件1b相反方向的第1线圈元件1a混合存在,因此不需要在线圈元件1的制造时始终使绕线管嘴持续绕恒定的方向公转,能够减少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中的纽结的产生。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线圈元件的第2实施方式的简略剖视图。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线材的捻合位置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结构,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元件1A而言,从线圈20A的非卷绕区域Z2A的局部起遍及卷绕区域Z1A的整体,(实线所示的)第1线材21和(点划线所示的)第2线材22相互捻合。换句话说,在线圈元件1A中,不仅线圈20A的卷绕区域Z1A,线圈20A的非卷绕区域Z2A也具有捻线部25,非卷绕区域Z2A的与卷绕区域Z1A邻接的部分是捻线部25。因此,能够更加减少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线路长度的差异、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线间电容的偏差,能够减少模式转换特性的恶化。
此外,为了如上述那样使线圈20A的非卷绕区域Z2A也具有捻线部25,例如在将线圈20A卷绕于卷芯部13前,预先形成捻线部25,不使所有捻线部25成为卷绕区域Z1A而使一部分捻线部25残留于非卷绕区域Z2A即可。
另外,非卷绕区域Z2A具有从捻线部25连续出且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相互加捻被解开的非捻线部26,在非捻线部26中,第1线材21的长度和第2线材22的长度相同。因此,包含至非卷绕区域Z2A而能够更加减少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线路长度的差异、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线间电容的偏差,能够更加减少模式转换特性的恶化。
此外,也可以是,如上述那样,在非捻线部26处使第1线材21的长度和第2线材22的长度相互相同之后,例如,将预先形成的捻线部25在非卷绕区域Z2A局部解开加捻。此时,也可以是,加捻的痕迹作为弯曲形状而残留于解开加捻的第1线材21、第2线材22,此时,从捻线部25的最终端起并在与电极部31~34连接的区域中,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弯曲形状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特别优选弯曲形状是朝向相互连接的电极部31~34的形状,由此连接时未在第1线材21、第2线材22产生应力而能够减少断线的产生。
(第3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线圈元件的第3实施方式的简略仰视图。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捻线部的加捻次数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元件1B中,捻线部25B的每1匝的加捻次数不是整数。由此,捻线部25B的各匝的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2的位置关系未固定化,因此能够更加减少捻线部25B的线间电容、安装基板和线材之间的电容的偏差。此外,图10中,为了简化,由空心示出捻线部25B中的第1线材21位于比第2线材22靠外侧位置的部分,由剖面线示出第2线材22位于比第1线材21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
此外,捻线部25B的每1匝的加捻次数进一步优选为n1/n2(n2为素数)。由此,捻线部25B的各匝的第1线材21和第2线材23间的位置关系返回相同的关系所需要的匝数更大,能够更加减少捻线部25B的线间电容、安装基板和线材之间的电容的偏差。
(实施例)
作为本公开的线圈元件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以下对在迭绕区域中产生的线间电容的模拟结果进行说明。图11A、图11B、图11C、图12A、图12B是表示进行了线间电容的模拟的迭绕区域的结构的图。
具体而言,如图11A所示,实施例1的迭绕区域由第1层连续卷绕于卷芯部的第1匝~第3匝这3匝、和第2层卷绕在第2匝之上和第3匝之上的第4匝这1匝构成。如图11B所示,实施例2的迭绕区域由第1层连续卷绕于卷芯部的第1匝~第4匝这4匝、第2层卷绕在第2匝之上和第3匝之上的第5匝、卷绕在第3匝之上和第4匝之上的第6匝这2匝构成。如图11C所示,实施例3的迭绕区域由第1层连续卷绕于卷芯部的第1匝~第4匝这4匝、第2层卷绕在第3匝之上和第4匝之上的第5匝这1匝构成。
如图12A所示,比较例1的迭绕区域中,第1层由连续卷绕于卷芯部的第1匝~第3匝这3匝构成,第2层由卷绕在第1匝之上和第2匝之上的第4匝、以及卷绕在第2匝之上和第3匝之上的第5匝这2匝构成。如图12B所示,比较例2的迭绕区域中,第1层由连续卷绕于卷芯部的第1匝~第4匝这4匝构成,第2层由卷绕在第1匝之上和第2匝之上的第5匝、卷绕在第2匝之上和第3匝之上的第6匝、以及卷绕在第3匝之上和第4匝之上的第7匝这3匝构成。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例1~3的迭绕区域中,第2层的匝数比第1层的匝数少2匝以上,在比较例1、2的迭绕区域中,第2层的匝数比第1层的匝数仅少1匝。这些分别针对实施例1~3和比较例1、2,通过模拟求出在第1层和第2层之间产生的线间电容。表1示出上述模拟结果。
表1
Figure BDA0002088570620000211
如从表1可知的那样,在第1层为3匝的情况下,实施例1相比于比较例1,能够将线间电容减少0.08pF(约12%),在第1层为4匝的情况下,实施例2、3相比于比较例2,能够使线间电容分别减少0.34(约33%)、0.42(约41%)。
(变形例)
此外,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变更。例如,也可以将第1~第3实施方式各自的特征点分别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线圈元件用作共轭模线圈,例如用作变压器、耦合电感阵列等多个线材卷绕于卷芯部的绕组型线圈。在上述绕组型线圈中,线间电容的减少也是有用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板部件,但也可以省略板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包含2根线材,但线圈包含多个线材即可,也可以为3根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捻线部也不局限于将2根线材捻合而成的结构,也可以成为将3根以上的线材捻合而成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捻线部双层卷绕而构成迭绕区域,但也可以将捻线部卷绕3层以上而构成迭绕区域。此时,至少在直接卷绕于卷芯部的第1层、和卷绕在第1层之上的第2层间的关系中,成为第2层的匝数比第1层的匝数少2匝以上的疏卷绕即可,不限定于针对第3层以后的层的结构。但是,针对第3层以后,也更加优选上层的匝数比正下方的下层的匝数少2匝以上,优选最上层的匝数为1匝。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第1~第5迭绕区域B1~B5,在其中的4个第1~第4迭绕区域B1~B4中,成为第2层的匝数比第1层的匝数少2匝以上的疏卷绕,但不局限于该结构。捻线部至少具有一个疏卷绕的迭绕区域即可,例如,疏卷绕的迭绕区域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以上且3个以下,也可以是5个以上。另外,紧密卷绕的迭绕区域的数量也没有局限,也可以所有迭绕区域为疏卷绕,也可以紧密卷绕的迭绕区域的数量为2个以上。另外,疏卷绕的迭绕区域和紧密卷绕的迭绕区域间的位置关系也未特别限定,紧密卷绕的迭绕区域也可以是隔着疏卷绕的迭绕区域的位置,也可以是被疏卷绕的迭绕区域夹着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包含不是迭绕区域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第1层之上未卷绕捻线部的单层卷绕区域、在第1层和第2层交替卷绕有捻线部的区域。另外,也可以在这些区域之间有间隔或没有间隔,例如,也可以是与迭绕区域的第1层的最初匝或者最终匝邻接而具有迭绕区域、单层卷绕区域、在第1层和第2层交替卷绕有捻线部的区域中任一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疏卷绕的迭绕区域,在第1迭绕区域B1中,第1层为4匝,第2层为1匝,在第2~第4迭绕区域B2~B4中,第1层为4匝,第2层为2匝,但疏卷绕的迭绕区域不局限于此。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是第1层为3匝、第2层为1匝的疏卷绕的迭绕区域,也可以是第1层为5匝以上的疏卷绕的迭绕区域。另外,作为疏卷绕的迭绕区域的形状,不局限于第2层向第1层的最终匝侧错位的形状,也可以是向相反一侧错位的形状,也可以是中央对齐的形状。此外,在捻线部具有紧密卷绕的迭绕区域的情况下,紧密卷绕的迭绕区域未特别限定于与上述相同,也可以是第1层为2匝、4匝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凸缘部的内表面和第2凸缘部的内表面与卷芯部的延伸方向正交,但也可以是第1凸缘部的内表面和第2凸缘部的内表面相互平行,且具有与卷芯部的延伸方向倾斜交叉的倾斜部分。据此,当在卷芯部卷绕线材的情况下,能够沿着倾斜部分将线材向第1~第4电极部引出,能够实现无助于卷芯部的卷绕的部分的减少、第1、第2凸缘部的与板部件连接的连接面积的增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具有多个线材相互捻合而成的捻线部,捻线部具有:包含连续地多匝卷绕于卷芯部的第1层和从第1层连续出并卷绕在上述第1层之上的第2层的迭绕区域,迭绕区域不局限于第2层的匝数为比第1层的匝数少2匝以上的疏卷绕。例如,迭绕区域也可以是不是疏卷绕即第2层的匝数比第1层的匝数少1匝的紧密卷绕结构。另外,线圈也可以是不具有迭绕区域、捻线部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线圈元件的制造方法,具备:使多个线材沿第1加捻方向捻合而形成第1捻线部的工序;使多个线材沿与第1加捻方向相反的第2加捻方向捻合而形成第2捻线部的工序;至少将第1捻线部卷绕于铁芯的卷芯部的第1线圈制造工序;以及至少将第2捻线部卷绕于铁芯的卷芯部的其他线圈制造工序,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始终仅将相同的加捻方向的捻线部卷绕于卷芯部。因此,同样,对于在编带卷轴所收纳的多个线圈元件或者安装基板安装的多个线圈元件而言,也可以是所有线圈向卷芯部卷绕的方向为相同的方向。另外,形成捻线部的工序不局限于使绕线管嘴没有自转而在绕卷芯部公转的方法,也可以是将预先捻合的捻线部卷绕于卷芯部的方法。

Claims (16)

1.一种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铁芯,其具有沿恒定方向延伸的形状的卷芯部、在所述卷芯部的延伸方向的第1端设置的第1凸缘部、以及在所述卷芯部的延伸方向的第2端设置的第2凸缘部;
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第1凸缘部;
第3电极部和第4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第2凸缘部;以及
线圈,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并包含与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3电极部电连接的第1线材、以及与所述第2电极部和所述第4电极部电连接的第2线材,
所述第1凸缘部和所述第2凸缘部分别具有:朝向所述卷芯部侧的内表面、朝向与所述内表面相反一侧的外表面、将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连接的下表面、以及朝向与所述下表面相反一侧的上表面,
所述第1电极部具有:设置在所述下表面上并包括将所述外表面的在所述下表面的周围的局部覆盖的端部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的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是没有覆盖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的在所述下表面上的部分并覆盖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的覆盖所述外表面局部的端部并从该端部上向所述外表面上延伸的形状。
2.一种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铁芯,其具有沿恒定方向延伸的形状的卷芯部、在所述卷芯部的延伸方向的第1端设置的第1凸缘部、以及在所述卷芯部的延伸方向的第2端设置的第2凸缘部;
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第1凸缘部;
第3电极部和第4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第2凸缘部;以及
线圈,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并包含与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3电极部电连接的第1线材、以及与所述第2电极部和所述第4电极部电连接的第2线材,
所述第1凸缘部和所述第2凸缘部分别具有:朝向所述卷芯部侧的内表面、朝向与所述内表面相反一侧的外表面、将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连接的下表面、朝向与所述下表面相反一侧的上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并连接所述下表面和所述上表面的两个侧表面,
所述第1电极部具有:设置在所述下表面上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的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是从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的覆盖所述外表面局部的端部上向所述外表面上延伸的形状,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分别形成,
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的宽度比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的宽度窄,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在与所述两个侧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的两侧具有端缘,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的两侧的所述端缘存在于与所述侧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的两侧的下表面侧基底电极端缘分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是烧结体,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是金属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极部具有覆盖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和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的金属被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被膜包含Ni层和Sn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被膜包含Cu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Cu层、所述Ni层和所述Sn层从内侧向外侧依次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被膜在最外层包含Pd层或者Au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表面侧基底电极包含玻璃和Ag。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包含NiCu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包含覆盖NiCr层的NiCu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电极部、所述第3电极部和所述第4电极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部相同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缘部和所述第2凸缘部分别具有将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连接并将所述下表面和所述上表面连接的侧面,所述第1凸缘部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外表面之间和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之间具有倒角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缘部在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上表面之间具有倒角比所述倒角部小的小倒角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凸缘部的所述外表面形成有从所述下表面侧向所述上表面侧延伸的槽部,
所述外表面侧基底电极埋入所述槽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凸缘部具有与所述第1凸缘部相同的结构。
CN201910495895.3A 2018-06-11 2019-06-10 线圈元件 Active CN1105810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1309 2018-06-11
JP2018111309A JP7021605B2 (ja) 2018-06-11 2018-06-11 コイル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002A CN110581002A (zh) 2019-12-17
CN110581002B true CN110581002B (zh) 2023-06-30

Family

ID=6876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5895.3A Active CN110581002B (zh) 2018-06-11 2019-06-10 线圈元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551855B2 (zh)
JP (2) JP7021605B2 (zh)
CN (1) CN110581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6799B2 (ja) * 2018-06-11 2023-07-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テーピングリール
JP7156327B2 (ja) * 2020-03-12 2022-10-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極付き巻線用コアおよびコイル部品
JP7314877B2 (ja) * 2020-07-31 2023-07-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22156320A (ja) * 2021-03-31 2022-10-14 Tdk株式会社 積層電子部品
JP7420106B2 (ja) * 2021-04-05 2024-01-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23025A (ja) * 2011-07-04 2011-11-04 Kyocera Corp セラミックコ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チップ状電子部品
JP2014203862A (ja) * 2013-04-02 2014-10-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133810A (zh) * 2016-12-01 2018-06-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型线圈部件以及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3949B2 (ja) * 2003-04-03 2009-01-07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US7212093B2 (en) * 2003-07-25 2007-05-01 Kyocera Corporation Ferrite co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common-mode noise filter using the same
JP2005057104A (ja) 2003-08-06 2005-03-03 Nec Tokin Corp 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22820A (ja) * 2004-05-11 2005-11-17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
DE102007036052A1 (de) * 2007-08-01 2009-02-05 Epcos Ag Stromkompensierte Drossel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mit einer stromkompensierten Drossel
JP2009064896A (ja) 2007-09-05 2009-03-26 Taiyo Yuden Co Ltd 巻線型電子部品
CN101567248B (zh) 2008-02-29 2012-07-25 Tdk株式会社 使用鼓形芯的平衡-不平衡变压器
JP5273122B2 (ja) 2010-10-25 2013-08-28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5796603B2 (ja) 2012-10-16 2015-10-2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5844765B2 (ja) 2013-03-27 2016-01-20 Tdk株式会社 パルストランス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路部品
JP2014207368A (ja) 2013-04-15 2014-10-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5558609B1 (ja) 2013-04-26 2014-07-23 株式会社 Modaテクノロジー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WO2015178194A1 (ja) * 2014-05-19 2015-11-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35649B2 (ja) 2014-06-05 2018-12-12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79067B2 (ja) 2014-10-31 2018-08-2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406173B2 (ja) 2015-02-12 2018-10-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US10141098B2 (en) * 2015-02-12 2018-11-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il component
JP6443104B2 (ja) * 2015-02-13 2018-12-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N104979092A (zh) 2015-07-13 2015-10-14 天津海特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快淬钕铁硼磁粉的真空破碎生产工艺及其用途
JP2017126715A (ja) 2016-01-15 2017-07-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実装電子部品および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
US10861631B2 (en) * 2016-06-15 2020-12-08 Tdk Corporation Coil device
CN206040377U (zh) 2016-07-26 2017-03-22 西北台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方便制造的变压器
JP6743659B2 (ja) * 2016-11-09 2020-08-19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JP6577970B2 (ja) * 2017-03-31 2019-09-18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回路基板。
JP7056088B2 (ja) * 2017-11-10 2022-04-19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6966722B2 (ja) 2017-12-18 2021-11-17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JP7020363B2 (ja) 2018-02-05 2022-02-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23025A (ja) * 2011-07-04 2011-11-04 Kyocera Corp セラミックコ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チップ状電子部品
JP2014203862A (ja) * 2013-04-02 2014-10-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133810A (zh) * 2016-12-01 2018-06-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型线圈部件以及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99709A1 (en) 2023-03-30
JP2019216146A (ja) 2019-12-19
US20190378646A1 (en) 2019-12-12
CN110581002A (zh) 2019-12-17
JP7021605B2 (ja) 2022-02-17
US11823830B2 (en) 2023-11-21
JP7140257B2 (ja) 2022-09-21
JP2021193755A (ja) 2021-12-23
US11551855B2 (en)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1002B (zh) 线圈元件
CN109545515B (zh) 线圈部件
JP6569653B2 (ja)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
US20220406511A1 (en) Coil component
JP2020004924A (ja) コイル部品
JP5120373B2 (ja) コイル部品
JP6965900B2 (ja) コイル部品
CN110895987B (zh)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749446B2 (en) Common-mode choke coil
US11798729B2 (en) Coil component
JP7444191B2 (ja)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テーピングリールの製造方法、電子部品およ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7420106B2 (ja) コイル部品
US20220130582A1 (en) Coil compon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