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1965A -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71965A CN110571965A CN201910446592.2A CN201910446592A CN110571965A CN 110571965 A CN110571965 A CN 110571965A CN 201910446592 A CN201910446592 A CN 201910446592A CN 110571965 A CN110571965 A CN 1105719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electric machine
- rotating electric
- connecting portion
- slip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2—Manufacturing the terminal arrangement per se;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to an external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0—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 H02K15/105—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to the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简化集电环的形状,并且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在集电环(26)设置从集电环保持部(20、21、2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26a),将线圈末端(16a)配置成比线圈连接部(26a)向径向外侧突出,通过电阻焊接将线圈末端(16a)与线圈连接部(26a)接合。由此,不需要在集电环的前端形成切槽以及折曲部等,集电环的形状得到简化。此外,由于不需要焊接的熔合裕度以及接合部的卡盘裕度,因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100)的小型化。此外,由于在线圈连接部(26a)的侧面与突出部(16c)之间形成圆角(18),能够得到较高的接合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电动机以及电动发电机等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的连接方法,存在下述方法:形成将集电环的前端部纵向分割而成的切槽,在该切槽内配置线圈末端并通过TIG焊接进行连接。TIG焊接是在惰性气体中使电流流过作为非自耗电极的钨电极,从而在作为非自耗电极的钨电极与焊接材料之间产生高温的电弧,以将焊接材料熔融的焊接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夹着集电环的切槽的两侧的突片设置成前端尖细的形状,从而能够使突片容易熔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1113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方法中,由于在集电环的前端形成切槽和折曲部,因此,存在集电环的形状变得复杂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需要TIG焊接的熔合裕度(日文:溶け代)和接合部的卡盘裕度(日文:チャック代),因此,焊接部的高度变高,成为旋转电机的小型化的阻碍。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目的在于简化集电环的形状并且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具有定子铁芯、树脂制的绕线管以及线圈,定子铁芯具有从圆弧状的芯部支撑部的内周壁面突出的极齿,绕线管分别配设于定子铁芯的两侧的轴向端面,线圈经由所述绕线管卷绕于极齿,转子能够旋转地配设于定子的内周侧,该旋转电机的特征是,配设于定子铁芯的至少一方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具有线圈卷绕部和凸缘部,线圈卷绕部配置于极齿的轴向端面并且供线圈卷绕,凸缘部配置于芯部支撑部的轴向端面并且形成有多个集电环保持部,多个带状平板的集电环在插入集电环保持部的状态下配设成同心状,并且各个集电环具有从集电环保持部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线圈的末端配置成比线圈连接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与线圈连接部的平坦的前端部接合。
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在第一步骤中,将多个带状平板的集电环插入槽状的集电环保持部,上述集电环保持部形成于配设在定子铁芯的至少一方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第二步骤,在第二步骤中,将连接对象的线圈的末端配置于各集电环的、从集电环保持部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以及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中,在配置于相邻的线圈连接部的线圈的末端分别配置电极并且一边沿线圈连接部的方向加压一边通电,将线圈的末端同时电阻焊接至两个部位的线圈连接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在各个集电环设置从集电环保持部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并且将线圈的末端与线圈连接部的平坦的前端部接合,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集电环的前端形成切槽以及折曲部,能够简化集电环的形状并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此外,由于线圈的末端配置成比线圈连接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因此,在线圈连接部的侧面与线圈的末端的突出部之间形成圆角,能够得到较高的接合强度。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由于将线圈的末端同时电阻焊接至两个部位的线圈连接部,因此,与对每个部位逐个进行焊接的情况相比,生产率提高。此外,由于将电极配置于配置在相邻的线圈连接部且通电,因此,通电路径变短,能够抑制因热引起的对于线圈以及绕线管的损伤。此外,由于一边沿线圈连接部的方向对线圈的末端一边加压一边焊接,因此,能够防止线圈的末端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进行可靠性较高且稳定的焊接。此外,由于不需要焊接的熔合裕度以及接合部的卡盘裕度,因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单侧剖视图。
图2是从轴向一端侧对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轴向一端侧对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进行观察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剖视图。
图5是从轴向另一端侧对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绕线管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卷绕有构成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线圈的分割铁芯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表示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末端的接合部的图。
图10(a)和图10(b)表示实施方式二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末端的接合部的图。
图11表示实施方式二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末端的接合部的图。
图12(a)、图12(b)、图12(c)表示实施方式三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末端的接合部的图。
图13表示实施方式四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末端的接合部的图。
图14是对实施方式五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符号说明
1 外壳;
2 框架;
2a 圆筒部;
2b 底部;
3 端板;
4 轴承;
5 转子;
6 转轴;
7 转子铁芯;
8 永磁体;
10 定子;
11 定子铁芯;
12 分割铁芯;
12a 芯部支撑部;
12b 极齿;
13 轭部;
14、15 绕线管;
14a、15a 线圈卷绕部;
14b 凸缘部;
16 线圈;
16a、16b 线圈末端;
16c 突出部;
17 绝缘管;
18 圆角(日文:フィレット);
20、21、22 集电环保持部;
25、26、27 集电环;
25a、25b、25c、25d、26a、27a 线圈连接部;
29 钎焊料;
30a、30b 电极;
100 旋转电机;
251、261、271 前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以下,根据附图对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单侧剖视图,图2和图3是从轴向一端侧对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和俯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剖视图,图5是从轴向另一端侧对旋转电机的定子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另外,在各附图中,对于相同、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符号。此外,图1中的箭头Z表示旋转电机100的轴向。
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100是适用于装载于家庭用电气产品的马达、装载于工业用机械的马达等电动马达的旋转电机,如图1所示那样包括收纳于外壳1内部的转子5和定子10。外壳1包括:有底圆筒状的框架2,上述框架2具有圆筒部2a和底部2b;以及端板3,上述端板3将框架2的开口封闭。作为框架2的材料,采用铝等。定子10被插入并固定于框架2的圆筒部2a内。转子5能够旋转地配设于定子10的内周侧。
转子5是包括转轴6、转子铁芯7以及永磁体8的永磁体型转子。转轴6经由轴承4支承于框架2的底部2b以及端板3并插通于轴心位置。转子铁芯7固接于转轴6。永磁体8埋设于转子铁芯7的外周面侧并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距排列,从而构成磁极。另外,转子5不限定于永磁体型转子,也可以使用笼型转子或绕线型转子等,其中,上述笼型转子是将未绝缘的转子导体收纳在转子铁芯的切槽中并使用短路环将两侧短路而形成的,上述绕线型转子是将绝缘后的导体线安装于转子铁心的切槽中而形成的。
如图2至图5所示,定子10具有:定子铁芯11;树脂制的绕线管14、15,上述绕线管14、15分别配设于定子铁芯11两侧的轴向端面;以及线圈16,上述线圈16经由绕线管14、15卷绕于极齿12b。定子铁芯11是十八个分割铁芯12呈环状地配列而成的部件。分割铁芯12是通过将规定块数层叠后的电磁钢板一体化而制成的。各个分割铁芯12具有圆弧状的芯部支撑部12a以及极齿12b,该极齿12b从芯部支撑部12a的内周壁面向径向内侧突出。
在各个分割铁芯12经由绕线管14、15卷绕有U相、V相以及W相中任一个的线圈16。此外,U相、V相和W相的线圈16分别与U相、V相和W相的集电环25、26、27接线。由此,在定子10构成有将U相、V相和W相的线圈16分别星形接线而成的六个三相交流绕线。在旋转电机100中,经由外部的逆变器向U相、V相和W相的集电环25、26、27供给交流电流,从而在定子10产生旋转磁场。转子5在由上述旋转磁场引起的吸引力或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被驱动而旋转。
如图6所示,配设于分割铁芯12的一方的轴向端面(图4中的上侧)的绕线管14具有:线圈卷绕部14a,上述线圈卷绕部14a配置于极齿12b的轴向端面并且供线圈16卷绕;以及凸缘部14b,上述凸缘部14b配置于芯部支撑部12a的轴向端面并且形成有多个集电环保持部20、21、22。在槽状的集电环保持部20、21、22分别保持有U相、V相和W相的集电环25、26、27。
此外,如图5所示,配设于分割铁芯12的另一方的轴向端面(图4中的下侧)的绕线管15具有线圈卷绕部15a,该线圈卷绕部15a配置于极齿12b的轴向端面并且供线圈16卷绕。另外,绕线管14、15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或者聚苯硫醚树脂(PPS)等树脂材料制作而成。另外,从线圈16的卷绕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绕线管14、15也可以固定于分割铁芯12。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绕线管14、15嵌合并固定于分割铁芯12,或者通过粘接剂将绕线管14、15固定于分割铁芯12。抑或是,也可以将绕线管14、15与分割铁芯12一体模塑成型。
如图7所示,线圈16是将被绝缘覆盖的铜的圆线、即导体线在分割铁芯12的极齿12b以及配置于极齿12b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14、15的线圈卷绕部14a、15a的周围卷绕规定圈数而构成的。另外,在极齿12b周向的两个侧面配设有绝缘体(未图示),从而确保线圈16与分割铁芯12之间的绝缘性。
这样,如图2至图5所示,卷绕有线圈16的十八个分割铁芯12在使极齿12b朝向径向内侧并且使芯部支撑部12a周向的侧面彼此对接而呈环状排列的状态下,通过压入、热压配合等方式插入并固定至圆筒状的轭部13内。轭部13是通过对铁等单一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或拉深加工、或者通过将电磁钢板等钢板层叠一体化而制成的。
卷绕于分割铁芯12并排列成环状的线圈16以U相、V相和W相的顺序沿周向重复排列。如图2所示,各线圈16的一方的线圈末端16a被朝绕线管14侧沿轴向拉出,在绕线管14的线圈卷绕部14a与凸缘部14之间弯曲成直角,并且被朝径向外侧拉出。
此外,如图5所示,各线圈16的另一方的线圈末端16b被朝绕线管15侧沿轴向拉出。被朝绕线管15侧拉出的共用侧的U相、V相和W相的线圈末端16b汇集成一束,通过TIG焊接或激光焊接等电连接。各个线圈16的共用侧的接合部通过绝缘管17覆盖。另外,接合部也可通过树脂模塑件或绝缘带等覆盖。
U相、V相和W相的集电环25、26、27通过将由无氧铜、脱氧铜或者韧铜(日文:タフピッチ銅)等构成的带状平板弯曲成型成环状的方式制作而成。如图2至图4所示,集电环25、26、27分别嵌入至形成于绕线管14的槽状的集电环保持部20、21、22,并根据需要通过粘接剂等固定。集电环25、26、27在插入至集电环保持部20、21、22的状态下呈同心状地配设。此外,各集电环25、26、27具有从集电环保持部20、21、2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25a、26a、27a。
使用图8和图9对集电环25、26、27与线圈末端16a的接合部进行详细说明。如前所述,U相、V相和W相的线圈末端16a被朝绕线管14侧沿轴向拉出,并被弯曲成直角后朝径向外侧拉出。然后,如图8所示,各线圈末端16a与连接对象的集电环25、26、27的线圈连接部25a、25b、25c连接。
也就是说,U相的线圈末端16a与U相的集电环25的线圈连接部25a连接,V相的线圈末端16a与V相的集电环26的线圈连接部26a连接,W相的线圈末端16a与W相的集电环27的线圈连接部27a连接。各个线圈末端16a通过电阻焊接而与线圈连接部25a、26a、27a的平坦的前端部251、261、271接合。电阻焊接是下述焊接:一边在焊接的金属间施加压力一边使电流在上述金属间流动,通过由金属自身的电阻以及接触部的电阻产生的热来对金属与金属进行焊接。
此外,如图9所示,线圈末端16a配置成比集电环26的线圈连接部26a向径向外侧突出。由此,线圈末端16a具有突出部16c,该突出部16c比集电环26的线圈连接部26a向径向外侧突出。另外,在图9中列举V相的集电环26的线圈连接部26a与线圈末端16a的接合部为例进行了示出,但对于U相和W相而言也同样如此。
这样,由于线圈末端16a具有突出部16c,因此,不仅在线圈末端16a与前端部261之间以及线圈末端16a与线圈连接部26a的径向内侧的侧面之间形成有圆角18,在突出部16c与线圈连接部26a的径向外侧的侧面之间也形成有圆角18,因此,与不具有突出部16c的情况相比,接合强度得到提高。
另外,在实施方式一中,对配设于定子铁芯11的一方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14具有集电环保持部20、21、2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配设于定子铁芯11两侧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14、15具有集电环保持部。在该情况下,配设于定子铁芯11的另一方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15具有对共用的集电环进行保持的集电环保持部,U相、V相和W相的共用侧的线圈末端16b与集电环的线圈连接部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100,在各个集电环25、26、27设置从集电环保持部20、21、2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25a、26a、27a,将线圈末端16a配置成比线圈连接部25a、26a、27a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与线圈连接部25a、26a、27a的平坦的前端部251、261、271接合,因此,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在集电环的前端形成切槽以及折曲部等,从而使得集电环的形状得到简化并使制造容易。
此外,由于线圈末端16a在配置于线圈连接部25a、26a、27a的平坦的前端部251、261、271的状态下通过电阻焊接被接合,因此,不需要焊接的熔合裕度以及接合部的卡盘裕度,从而能够实现旋转电机100的小型化。此外,由于线圈末端16a配置成比线圈连接部25a、26a、27a向径向外侧突出,因此,在线圈连接部25a、26a、27a的侧面与突出部16c之间形成圆角18,能够获得较高的接合强度。
此外,与将线圈末端16a直接焊接至集电环25、26、27的轴向端面的情况相比,通过将线圈末端16a焊接至线圈连接部25a、26a、27a,使得焊接时所需的热量降低,从而能够抑制对于线圈16的被膜以及绕线管16的破坏。此外,由于焊接时绕线管14与接合设备等的工具的干涉受到抑制,因此,定子的组装性提高。此外,由于线圈末端16a与线圈连接部25a、26a、27a的接触面积通过集电环25、26、27的厚度尺寸进行限定,因此,接触电阻变大,有利于电阻焊接。
实施方式二
图10(a)、图10(b)以及图11表示实施方式二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末端的接合部。另外,由于实施方式二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实施方式二中,对于集电环25的线圈连接部25a与线圈末端16a的接合部中的优选的各要素的尺寸的条件进行说明。
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将集电环25的厚度尺寸设为T,将线圈末端16a与集电环25的线圈连接部25a的接触宽度设为W3,将焊接后的线圈末端16a与集电环25的接触面积设为A2时,A2=W3×T。在将线圈末端16a的截面积设为A1时,较为理想的是,满足A1<A2。由此,线圈连接部25a与线圈末端16a的接合部的电流密度比线圈16的电流密度小,从而能够抑制接合部处的发热。
此外,如图11所示,在将线圈末端16a的直径设为D并且将线圈连接部25a的前端部251的周向的宽度设为W4时,较为理想的是,满足D<W4。由此,线圈末端16a与线圈连接部25a的接合部的圆角形状稳定。根据实施方式二,除了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实现接合强度和质量的提高。
实施方式三
图12(a)、图12(b)和图12(c)表示实施方式三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末端的接合部。在实施方式三中,对上述实施方式一的线圈连接部25a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实施方式三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12(a)至图12(c)所示,实施方式三的线圈连接部25b、25c、25d的前端部251的周向的宽度W1均形成得比根部的周向的宽度W2窄。图12(a)所示的线圈连接部25b的侧面是具有规定角度的倾斜面。图12(b)所示的线圈连接部25c的侧面是具有圆角形状的曲面。此外,图12(c)所示的线圈连接部25d的侧面的一部分是倾斜面、即倒角形状。
根据实施方式三,除了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以外,由于线圈连接部25b、25c、25d的根部的宽度W2形成得比前端部251的宽度W1宽,因此,能够防止线圈连接部25b、25c、25d的热扩散并且实现强度的提高。
实施方式四
图13表示实施方式四的旋转电机的集电环与线圈末端的接合部。在实施方式四中,对上述实施方式一的线圈连接部25a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实施方式四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四中,在线圈末端16a与集电环25的线圈连接部25a之间配置有钎焊料29。作为钎焊料29,由于不需要去除氧化被膜的助焊剂,因此,优选磷铜钎焊料。通过配置钎焊料29,与将线圈16与线圈连接部25a直接焊接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焊接温度。
根据实施方式四,除了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以外,通过在线圈末端16a与线圈连接部25a之间配置钎焊料29,与未配置该钎焊料29的情况相比,焊接时所需的热量减少,因此,能够抑制对于线圈16的被膜以及绕线管14的破坏。此外,通过采用磷铜钎焊料作为钎焊料29,从而不需要助焊剂,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设备进行焊接。
实施方式五
图14是对实施方式五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另外,由于通过实施方式五制造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100相同,因此,沿用图8和图9,并且省略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使用图8、图9以及图14,对实施方式五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作为第一步骤,将多个带状平板的集电环25、26、27插入槽状的集电环保持部20、21、22,其中,上述集电环保持部20、21、22形成于配设在定子铁芯11的至少一方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图8和图9中的绕线管14)。
U相、V相和W相的集电环25、26、27弯曲成型为环状,分别嵌入集电环保持部20、21、22,并且根据需要通过粘接剂等固定。另外,也可在配设于定子铁芯11的另一方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15形成集电环保持部。
接着,作为第二步骤,将连接对象的线圈末端16a配置于各个集电环25、26、27的、从集电环保持部20、21、2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25a、26a、27a。如图9所示,线圈末端16a在绕线管14的线圈卷绕部14a与凸缘部14b之间弯曲成直角,并且被朝径向外侧拉出。此外,线圈末端16a配置成比线圈连接部25a、26a、27a向径向外侧突出。
然后,作为第三步骤,如图14所示,将交流电源的正电极30a与负电极30b分别配置于配置在相邻的线圈连接部25a、26b的线圈末端16a,并且沿线圈连接部25a、26a的方向一边加压一边通电,同时将线圈末端16a电阻焊接至两个部位的线圈连接部25a、26a。另外,用于向电极30a、30b通电的电源可以是直流电源,但通过采用交流电源能够防止由于珀耳帖效应引起的焊接状态的偏向。
根据实施方式五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由于能够将线圈末端16a同时焊接至两个部位的线圈连接部25a、26a,因此,与对每个部位逐个进行焊接的情况相比,生产率提高。此外,由于将电极30a、30b配置于配置在相邻的线圈连接部25a、26a的线圈末端16a并通电,因此,通电路径较短,能够抑制由于热而引起的对于线圈16以及绕线管14的损伤。
此外,由于将线圈末端16a配置于线圈连接部25a、26a的平坦的前端部251、261并且一边加压一边焊接,因此,能够防止线圈末端16a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进行可靠性较高且稳定的焊接。此外,由于线圈末端16a配置成比线圈连接部25a、26a、27a向径向外侧突出,因此,在线圈连接部25a、26a的侧面与线圈末端16a的突出部16c之间形成圆角18,能够获得较高的接合强度。此外,由于不需要焊接的熔合裕度以及接合部的卡盘裕度,因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
本申请记载有各种各样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各种各样的特征、方式以及功能并不局限于应用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能单独或以各种组合的方式应用于实施方式。因此,未被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被设想在本申请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包含对至少一个结构要素进行变形的情况、追加的情况或省略的情况,另外包含将至少一个结构要素抽出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组合的情况。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申请能够用作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laims (8)
1.一种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树脂制的绕线管以及线圈,所述定子铁芯具有从圆弧状的芯部支撑部的内周壁面突出的极齿,所述绕线管分别配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两侧的轴向端面,所述线圈经由所述绕线管卷绕于所述极齿,所述转子能够旋转地配设于所述定子的内周侧,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配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方的轴向端面的所述绕线管具有线圈卷绕部和凸缘部,所述线圈卷绕部配置于所述极齿的轴向端面并且供所述线圈卷绕,所述凸缘部配置于所述芯部支撑部的轴向端面并且形成有多个集电环保持部,
多个带状平板的集电环在插入所述集电环保持部的状态下配设成同心状,并且各个所述集电环具有从所述集电环保持部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
所述线圈的末端配置成比所述线圈连接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与所述线圈连接部的平坦的前端部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的末端在所述绕线管的所述线圈卷绕部与所述凸缘部之间弯曲成直角,并且被朝径向外侧拉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连接部与所述线圈的末端的接合部的面积是所述线圈的末端的截面积以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连接部的所述前端部的周向的宽度是所述线圈的末端的线径以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连接部的所述前端部的周向的宽度形成得比根部的周向的宽度窄。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连接部与所述线圈的末端之间配置有钎焊料。
7.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将多个带状平板的集电环插入槽状的集电环保持部,所述集电环保持部形成于配设在定子铁芯的至少一方的轴向端面的绕线管;
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将连接对象的线圈的末端配置于各个所述集电环的、从所述集电环保持部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连接部;以及
第三步骤,在所述第三步骤中,在配置于相邻的所述线圈连接部的所述线圈的末端分别配置电极并且一边沿所述线圈连接部的方向加压一边通电,将所述线圈的末端同时电阻焊接至两个部位的所述线圈连接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所述线圈的末端配置成比所述线圈连接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08314 | 2018-06-06 | ||
JP2018108314A JP6745838B2 (ja) | 2018-06-06 | 2018-06-06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71965A true CN110571965A (zh) | 2019-12-13 |
CN110571965B CN110571965B (zh) | 2021-06-08 |
Family
ID=68763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46592.2A Active CN110571965B (zh) | 2018-06-06 | 2019-05-27 |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50317B2 (zh) |
JP (1) | JP6745838B2 (zh) |
CN (1) | CN1105719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19948A1 (fr) * | 2021-02-16 | 2022-08-19 |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 Interconnecteur pour une machine électrique tournant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70241A (en) * | 1954-01-20 | 1959-01-20 |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 Metal connection |
JP2005072902A (ja) * | 2003-08-22 | 2005-03-17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逆f型アンテナ、無線装置 |
CN103959495A (zh) * | 2011-11-30 | 2014-07-30 | 日本恒温器株式会社 | 热电转换模块 |
WO2015093182A1 (ja) * | 2013-12-18 | 2015-06-2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JP2016058453A (ja) * | 2014-09-05 | 2016-04-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配線板、電動機、電気機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
US20160308406A1 (en) * | 2015-04-16 | 2016-10-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
JP6279122B1 (ja) * | 2017-04-04 | 2018-02-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11315B2 (ja) | 2002-07-31 | 2008-07-02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バスバーの溶接構造及びその溶接方法 |
EP1710038B1 (en) | 2004-01-30 | 2012-04-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Welding set for metal member having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 and its corresponding welding method |
DE102009045551A1 (de) * | 2008-11-05 | 2010-05-06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r Verschaltungseinrichtung |
DE112011105658T5 (de) * | 2011-09-22 | 2014-08-1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Stator einer drehenden elektrischen Maschine |
JP5762638B2 (ja) * | 2012-08-03 | 2015-08-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US10103594B2 (en) * | 2013-05-31 | 2018-10-16 | Top Co., Ltd. | Rotary machine |
DE112016007442T5 (de) * | 2016-11-16 | 2019-08-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reh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
-
2018
- 2018-06-06 JP JP2018108314A patent/JP67458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2-26 US US16/232,622 patent/US11050317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27 CN CN201910446592.2A patent/CN1105719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70241A (en) * | 1954-01-20 | 1959-01-20 |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 Metal connection |
JP2005072902A (ja) * | 2003-08-22 | 2005-03-17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逆f型アンテナ、無線装置 |
CN103959495A (zh) * | 2011-11-30 | 2014-07-30 | 日本恒温器株式会社 | 热电转换模块 |
WO2015093182A1 (ja) * | 2013-12-18 | 2015-06-2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JP2016058453A (ja) * | 2014-09-05 | 2016-04-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配線板、電動機、電気機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
US20160308406A1 (en) * | 2015-04-16 | 2016-10-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
JP6279122B1 (ja) * | 2017-04-04 | 2018-02-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71965B (zh) | 2021-06-08 |
JP6745838B2 (ja) | 2020-08-26 |
US20190379253A1 (en) | 2019-12-12 |
US11050317B2 (en) | 2021-06-29 |
JP2019213362A (ja) | 2019-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52245B2 (en) |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linear conductor connecting ring having terminal section with axially extending hole for connecting stator coil,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US8922079B2 (en) | Electric motor and centralized power distribution member | |
JP5991172B2 (ja) |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 |
CN112335157B (zh) | 旋转电机的定子和具有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 |
CN110474461B (zh) | 马达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15093182A1 (ja) | 回転電機 | |
JP6973055B2 (ja) | 導体接合方法 | |
CN114982110A (zh) | 定子的制造方法 | |
JP7107663B2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 |
JP7514255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 |
CN110571965B (zh) |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20099174A (ja) | 回転電機 | |
JP6279122B1 (ja) | 回転電機 | |
JP5237767B2 (ja) | 整流子及び該整流子を備える電機子及びモータ並びに該電機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
CN110504780B (zh) | 旋转电机 | |
JP2009106008A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
JP2014116993A (ja) | 回転電機 | |
JP6080964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
JPWO2020100311A1 (ja) | 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
WO2021246257A1 (ja) | コイル接続方法、インシュレータ、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 |
CN112352370B (zh) |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 |
WO2019225665A1 (ja) | 電動機、固定子、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 |
CN112689941A (zh) | 旋转电机定子 | |
JP6657258B2 (ja) | 固定子、回転電機 | |
CN111384807A (zh) |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