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6378B - 流体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66378B CN110566378B CN201910484797.XA CN201910484797A CN110566378B CN 110566378 B CN110566378 B CN 110566378B CN 201910484797 A CN201910484797 A CN 201910484797A CN 110566378 B CN110566378 B CN 1105663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cylinder portion
- cylindrical
- housing
-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7—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means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valve, e.g. lost motion means reducing backlash, clutches, brakes or return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15/03504—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adapted to avoid loss of fuel or fuel vapour, e.g. with vapour recovery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15/03519—Valve arrangements in the vent li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15/03504—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adapted to avoid loss of fuel or fuel vapour, e.g. with vapour recovery systems
- B60K2015/03514—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adapted to avoid loss of fuel or fuel vapour, e.g. with vapour recovery systems with vapor recovery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025/0845—Electromagnetic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36—Arrangement of valves controlling the admission of fuel vapour to an engine, e.g. valve being disposed between fuel tank or absorption canister and intake manifol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9—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阀。该流体控制阀能够降低质量和体形。电动阀(52)包括:第1阀装置(210),其对主通路(74)进行开闭;以及第1阀壳体(250),其收纳第1阀装置(210)。第1阀壳体(250)包括具有筒状的第1收纳筒部(60)的阀外壳(56)和具有与第1收纳筒部(60)连接的筒状的筒壁部(215c)的马达盖(215)。在第1收纳筒部(60)的防脱侧形成有防脱面。在筒壁部(215c)的防脱侧形成有被防脱面。第1收纳筒部(60)和筒壁部(215c)利用埋设防脱面和被防脱面的树脂制的第1连结构件(124)以防脱状态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
背景技术
流体控制阀包括对流路进行开闭的阀装置和收纳阀装置的阀壳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阀壳体包括具有筒状的连接筒部的连接侧半体和具有与连接筒部连接的筒状的被连接筒部的被连接侧半体。连接筒部和被连接筒部利用使用螺栓的螺纹连接而连接在一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53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对连接侧半体的连接筒部和被连接侧半体的被连接筒部进行螺纹连接时,由于使用螺栓,因此存在质量和体形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质量和体形的流体控制阀。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所述的课题能够利用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阀来解决。
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流体控制阀,该流体控制阀包括:阀装置,其对流路进行开闭;以及阀壳体,其收纳所述阀装置,其中,所述阀壳体包括具有筒状的连接筒部的连接侧半体和具有与所述连接筒部连接的筒状的被连接筒部的被连接侧半体,在所述连接筒部的防脱侧形成有防脱部,在所述被连接筒部的防脱侧形成有被防脱部,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利用埋设所述防脱部和所述被防脱部的树脂制的二次成形构件以防脱状态连接。
根据第1技术方案,连接侧半体的连接筒部和被连接侧半体的被连接筒部利用埋设防脱部和被防脱部的树脂制的二次成形构件以防脱状态连接。因而,不使用螺栓就可以完成连接侧半体的连接筒部与被连接侧半体的被连接筒部之间的连接,因此,能够降低质量和体形。
根据第1技术方案,在第2技术方案的流体控制阀中,在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中的至少一者的连接部形成有沿着所述二次成形构件的边界延伸的突起部。
根据第2技术方案,能够使在连接筒部和被连接筒部中的至少一者的连接部形成的突起部和与该突起部相对的模具之间的间隙最小化。由此,在二次成形构件的二次成形时,能够抑制熔融树脂自模腔向外部泄漏,能够抑制树脂飞边的生成。
根据第1或第2技术方案,在第3技术方案的流体控制阀中,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为树脂制,所述两连接部和所述二次成形构件被熔融接合。
根据第3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两连接部与二次成形构件之间的密封性。
根据第1~3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在第4技术方案的流体控制阀中,在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之间夹持有其他的构件。
根据第4技术方案,不需要用于安装配置于阀壳体内的其他构件的构件,能够抑制质量、成本以及体形的增大。
根据第1~4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在第5技术方案的流体控制阀中,在所述连接筒部与所述被连接筒部之间安装有将所述连接筒部与所述被连接筒部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
根据第5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连接筒部与被连接筒部之间的密封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阀,不使用螺栓就可以完成连接侧半体的连接筒部与被连接侧半体的被连接筒部之间的连接,因此能够降低质量和体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截止阀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向视剖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向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电动阀的剖视图。
图6是分解表示电动阀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阀外壳与马达盖之间的连接构造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1连结构件的成形用模具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溢流阀的剖视图。
图10是分解表示溢流阀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阀外壳与罩之间的连接构造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阀外壳的第2收纳筒部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线向视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2连结构件的成形用模具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动阀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动阀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溢流阀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8、截止阀;52、电动阀(流体控制阀);54、溢流阀(流体控制阀);56、阀外壳(连接侧半体、一次成形构件);60、第1收纳筒部(连接筒部);61、第2收纳筒部(连接筒部);74、主通路(流路);90、旁路通路(流路);124、第1连结构件(二次成形构件);150、罩(被连接侧半体、一次成形构件);150a、筒壁部(被连接筒部);152、第2连结构件(二次成形构件);210、第1阀装置;215、马达盖(被连接侧半体、一次成形构件);215c、筒壁部(被连接筒部);228、嵌合筒部;228a、支承部(其他的构件);250、第1阀壳体;252、卡定部;253、防脱面(防脱部);254、线状突起部(突起部);257、被防脱面(被防脱部);284、O形密封圈(密封构件);310、第2阀装置;350、第2阀壳体;352、卡定部;353、防脱面(防脱部);354、线状突起部(突起部);355、面状突起部(突起部);357、被防脱面(被防脱部);384、O形密封圈(密封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在搭载有内燃机(发动机)的汽车等车辆搭载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所使用的截止阀。为了方便说明,在说明了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之后,说明截止阀。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结构说明>
图1是表示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配置于汽车等车辆的发动机系统10。发动机系统10包括发动机14和储存向发动机14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箱15。在燃料箱15设有进气管16。进气管16为自其上端部的供油口向燃料箱15内导入燃料的管,在供油口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箱盖17。另外,进气管16的上端部内与燃料箱15内的存在蒸发燃料的气层部利用通气管18连通。
在燃料箱15内设有燃料供给装置19。燃料供给装置19包括吸入燃料箱15内的燃料并且对其进行加压而喷出的燃料泵20、检测燃料的液面的燃料测量器21、检测作为相对于大气压的相对压的箱内压的箱内压传感器22等。利用燃料泵20自燃料箱15内抽吸来的燃料经由燃料供给通路24被供给到发动机14。详细而言,利用燃料泵20自燃料箱15内抽吸来的燃料在经由燃料供给通路24被供给到输送管26之后,自输送管26所具备的喷射器(燃料喷射阀)25被向与各燃烧室相对应的进气通路27内喷射。在进气通路27设有空气净化器28、空气流量计29、节气门30等。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包括蒸气通路31、吹扫通路32以及吸附罐34。蒸气通路31的一端部(上游侧端部)与燃料箱15内的气层部连通。蒸气通路31的另一端部(下游侧端部)与吸附罐34内连通。另外,吹扫通路32的一端部(上游侧端部)与吸附罐34内连通。吹扫通路32的另一端部(下游侧端部)与进气通路27中的比节气门30靠下游侧的通路部连通。另外,在吸附罐34内装填有作为吸附材料的活性炭(未图示)。燃料箱15内的蒸发燃料经由蒸气通路31被吸附罐34内的吸附材料(活性炭)吸附。
在燃料箱15内的气层部,在蒸气通路31的上游侧端部设有ORVR阀(On BoardRefueling Vapor Recovery valve机载燃料蒸气回收阀)35和燃料阻断阀(Cut Off Valve截止阀)36。
在蒸气通路31的中途安装有截止阀38。即,蒸气通路31在其中途分断成靠燃料箱15侧的通路部31a和靠吸附罐34侧的通路部31b,在该通路部31a、31b的相互之间配置有截止阀38。
截止阀38包括电动阀52和溢流阀54。电动阀52通过利用电控制对通路进行开闭,从而调整在蒸气通路31中流动的包含蒸发燃料在内的气体(称作“流体”)的流量。利用从发动机控制装置(以下称作“ECU”)45输出的驱动信号对电动阀52进行开闭控制。另外,溢流阀54安装在绕过电动阀52的开闭部分的旁路通路(后述)的中途。溢流阀54用于将电动阀52闭阀时的燃料箱15内的压力保持为适当压力。此外,之后对截止阀38进行详细说明。
在吹扫通路32的中途安装有吹扫阀40。以与利用ECU45计算出的吹扫流量相对应的开阀量对吹扫阀40进行开闭控制、所谓的吹扫控制。另外,吹扫阀40例如由于具备步进马达且通过控制阀芯的行程因而能够调整开阀量。此外,吹扫阀40可以使用具备电磁螺线管、且在非通电状态下闭阀并利用通电进行开阀的电磁阀。
在吸附罐34连接有大气通路42的一端部。大气通路42的另一端部向大气开放。另外,在大气通路42的中途安装有空气过滤器43。
在ECU45除连接有箱内压传感器22、截止阀38的电动阀52、吹扫阀40以外,还连接有盖开关46、盖打开器47、显示装置49等。在盖打开器47连结有手动对覆盖供油口的盖48进行开闭的盖手动开闭装置(未图示)。盖开关46向ECU45输出用于解除对盖48的锁定的信号。另外,在自ECU45发出了用于解除锁定的信号的情况下,或者在对盖手动开闭装置实施了打开动作的情况下,盖打开器47利用盖48的锁定机构解除对盖48的锁定。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的动作说明>
接着,对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的基本的动作进行说明。在通常时,截止阀38的溢流阀54处于闭阀状态。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的动作说明―停车状态下―)
对车辆的停车状态下进行说明。在车辆的停车状态下,截止阀38的电动阀52被维持为闭阀状态。因而,燃料箱15的蒸发燃料不会向吸附罐34内流入。另外,吸附罐34内的空气也不会向燃料箱15内流入。此时,吹扫阀40被维持为闭阀状态。此外,在车辆的停车状态下等的电动阀52闭阀时,燃料箱15内的压力成为利用截止阀38的溢流阀54(后述)保持为适当压力。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的动作说明―行驶过程中―)
对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进行说明。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在预定的吹扫条件成立的情况下,ECU45执行对吸附于吸附罐34的蒸发燃料进行吹扫的控制。在该控制中,对吹扫阀40进行开闭控制。在使吹扫阀40开阀时,发动机14的进气负压经由吹扫通路32作用于吸附罐34内。其结果,吸附罐34内的蒸发燃料与自大气通路42吸入的空气一起被吹扫到进气通路27,从而在发动机14被燃烧。另外,ECU45只在蒸发燃料的吹扫过程中将截止阀38的电动阀52设为开阀状态。由此,燃料箱15的箱内压被维持为大气压附近值。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的动作说明―供油过程中―)
对供油过程中进行说明。在车辆停车过程中,在操作盖开关46时,ECU45将截止阀38的电动阀52设为开阀状态。此时,若燃料箱15的箱内压为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则在截止阀38的电动阀52开阀的同时,燃料箱15内的蒸发燃料通过蒸气通路31而被吸附罐34内的吸附材料吸附。由此,能够防止蒸发燃料被向大气放出。相伴于此,燃料箱15的箱内压下降到大气压附近值。另外,在燃料箱15的箱内压下降到大气压附近值时,ECU45向盖打开器47输出解除对盖48的锁定的信号。通过接收到该信号的盖打开器47解除对盖48的锁定,能够进行盖48的打开动作。然后,在打开了盖48、打开了箱盖17的状态下,开始相对于燃料箱15的供油。另外,ECU45将截止阀38的电动阀52维持为开阀状态,直到供油结束(具体而言,关闭盖48)为止。因此,在供油时,燃料箱15内的蒸发燃料通过蒸气通路31而被吸附罐34内的吸附材料吸附。
<截止阀38的说明>
接着,对截止阀38进行说明。图2为示出截止阀38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向视剖视图,图4是图3的IV-IV线向视剖视图。如图2所示,截止阀38在阀外壳56设有电动阀52和溢流阀54而成。此外,截止阀38通常设于车辆的底板下。因此,图示截止阀38的各附图中所示的方向显示是与车辆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相对应地确定的,并不用于指定截止阀38的配置方向。
<阀外壳56的说明>
阀外壳56具有上游侧管部57、下游侧管部58、第1收纳筒部60以及第2收纳筒部61。阀外壳56为树脂制。
如图4所示,上游侧管部57内被设为上游侧通路部75。下游侧管部58内被设为下游侧通路部76。由上游侧通路部75和下游侧通路部76形成经由第1收纳筒部60内的弯头状的主通路74。
上游侧管部57和下游侧管部58形成为中空圆管状。上游侧管部57以在第1收纳筒部60的后侧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下游侧管部58以在第1收纳筒部60的右侧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
如图3所示,在阀外壳56形成有作为绕过阀口71的流路的旁路通路90,该阀口71为主通路7中的利用电动阀52进行开闭的部分。在阀外壳56形成有连通第1收纳筒部60内和第2收纳筒部61内的连通通路84。旁路通路90包含第1收纳筒部60内、第2收纳筒部61内以及连通通路84。
如图4所示,阀外壳56具有用于将截止阀38安装于车辆的底板侧的左右一对安装部63。两安装部63与第1收纳筒部60一体地形成。两安装部63利用螺栓等安装于车辆的底板侧的固定侧构件167(参照图3)。
第1收纳筒部60形成为自上游侧管部57的前端部朝向前方阶梯性地使直径增大的阶梯圆筒状。上游侧管部57和第1收纳筒部60形成为同心状。在第1收纳筒部60内形成有阀室65。将阀室65设为第1阀室65。
上游侧管部57和下游侧管部58由大致相同的管径形成。上游侧管部57内和下游侧管部58内经由第1阀室65相互连通。上游侧管部57的靠第1阀室65侧的开口部被设为阀口71。将阀口71设为第1阀口71。第1阀口71的口缘部被设为阀座72。
如图3所示,第2收纳筒部61以有底圆筒状形成于上游侧管部57的上侧。第2收纳筒部61具有上游侧管部57的直径的大约2倍的直径(参照图4)。第2收纳筒部61的轴心配置于上游侧管部57的轴心线上。在第2收纳筒部61内形成有阀室67。将阀室67设为第2阀室67。
在第2收纳筒部61的下端部以同心状形成有使内径减小的阶梯部78。阶梯部78内的中空部被设为连通上游侧通路部75和第2阀室67的阀口80。将阀口80设为第2阀口80。另外,在阶梯部78以同心状配置有金属制的圆环板状的阀片82。阀片82埋设于阶梯部78。阀片82形成第2阀口80的阀座。另外,由第1阀室65、包含第2阀口在内80的第2阀室67以及连通通路84形成旁路通路90。
<电动阀52的结构说明>
接着,说明电动阀52的结构。图5是表示电动阀的剖视图,图6是将该电动阀分解来表示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电动阀52包括阀装置210(参照图6)。将阀装置210设为第1阀装置210。此外,电动阀52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流体控制阀”。
第1阀装置210包括电动马达92、阀引导件94以及阀芯96。阀引导件94和阀芯96配置于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内。此外,图5示出电动阀52的开阀状态。
电动马达92由步进马达构成。电动马达92包括具有输出轴93的马达主体211和供马达主体211插入并收纳马达主体211的马达盖215(参照图6)。
马达主体211包括定子212和转子214。定子212包括线圈架220和线圈222。线圈架220为树脂制,通过4个磁轭224和4个端子225利用嵌入成形一体化而成。线圈架220的树脂部具有线圈架主体部226、嵌合轴部227以及嵌合筒部228。
嵌合轴部227形成为封闭线圈架主体部226的中空部的上端开口部(前端部)的阶梯圆柱状。在嵌合轴部227的内侧形成有轴承凹部227a。
嵌合筒部228以圆筒状形成于线圈架主体部226的开口端部(后端部)。在嵌合筒部228的后端部形成有以圆环状向径向外方伸出的支承部228a。在嵌合筒部228的内周部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圆筒状的套筒部228b。
磁轭224为铁板等金属板制,利用冲压成形形成。磁轭224形成为大致圆环板状,具有自内周部以大致直角弯折而成的大致锥形形状的多个(例如,6个)磁极齿。磁轭224两个为一组地以磁极齿相互啮合的方式配置。
端子225为铁板等金属板制,利用冲压成形形成。端子225的基部埋设于包含嵌合轴部227的线圈架主体部226。端子225具有自嵌合轴部227突出的销部225a。
线圈222在轴向上的两个部位卷绕安装于线圈架主体部226。线圈222的线圈绕线连接于各端子225。
由磁性体构成的呈C字筒状的辅助磁性构件216利用压入嵌合于定子212。利用辅助磁性构件216覆盖定子212的外周部。
转子214包括输出轴93和磁体236。输出轴93为金属制,在后端部具有螺纹轴部93a。磁体236安装于输出轴93的前部。磁体236交替地磁化有与定子212的4个磁轭224的各磁极齿相对应的数量的N极、S极。
保持器(日语:リテーナ)240借助轴承238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输出轴93的中央部。轴承238为滚珠轴承。
转子214配置于定子212内。输出轴93的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线圈架220的轴承凹部227a。另外,保持器240压入于线圈架220的嵌合筒部228内。由此,转子21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线圈架220。
阀引导件94为树脂制,形成为杯状。阀引导件94的开口部朝向后方。阀引导件94以同心状具有筒轴部94a。筒轴部94a螺纹结合于输出轴93的螺纹轴部93a。筒轴部94a以相对于保持器240能够沿着轴向移动且在绕轴线的方向上被止转的状态嵌合于保持器240。
阀芯96以沿着轴向(上下方向)能够在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组装于阀引导件94内。阀芯96为树脂制,形成为杯状。阀芯96的开口部朝向前方。在阀引导件94与阀芯96之间安装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阀弹簧98。阀弹簧98对阀芯96向关闭方向(后方)施力。在阀芯96的后端面安装有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圆环状的阀密封件97。将阀密封件97设为第1阀密封件97。
(马达盖215)
如图5所示,马达盖215为树脂制,形成为杯状。马达盖215的开口部朝向后方。马达盖215具有圆筒状的筒壁部215c、封闭筒壁部215c的上端侧的开口部的圆环状的端壁部215a以及形成于端壁部215a的外侧的筒状的连接器部215d(参照图6)。马达主体211的定子212通过插入而收纳于马达盖215内。
在马达盖215的端壁部215a内嵌合有线圈架220的嵌合轴部227。相伴于此,端子225的销部225a配置于连接器部215d内。另外,在端壁部215a与嵌合轴部227之间安装有O形密封圈243。
在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部内嵌合有线圈架220的嵌合筒部228。在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面抵接有嵌合筒部228的支承部228a。另外,在马达盖215与嵌合筒部228之间安装有O形密封圈244。另外,前后的两个O形密封圈243、244均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
<第1阀装置210的设置>
如图5所示,第1阀装置210设于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相伴于此,阀引导件94和阀芯96以同心状配置于第1阀室65内。阀引导件94和阀芯96的第1阀密封件97以能够与第1阀座72接近分离的方式配置。在第1阀座72与阀引导件94之间安装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辅助弹簧112。辅助弹簧112对阀引导件94向自第1阀座72分离的方向施力。
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部(后端部)嵌合于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的开口端部(前端部)内。马达盖215和第1收纳筒部60利用圆环状的连结构件124连接。将连结构件124称作第1连结构件124。之后对阀外壳56与马达盖215之间的连接构造进行说明。
<溢流阀54的结构说明>
接着,说明溢流阀54的结构。图9是表示溢流阀的剖视图,图10是将该溢流阀分解来表示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溢流阀54包括阀装置310(参照图10)。将阀装置310设为第2阀装置310。此外,溢流阀54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流体控制阀”。
第2阀装置310以同心状具有正压溢流阀机构130和负压溢流阀机构132(参照图10)。第2阀装置310配置于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内。图9示出溢流阀机构130和溢流阀机构132的闭阀状态。
在第2收纳筒部61的开口端部内嵌合有封闭该开口端部的罩150。罩150为树脂制,形成为杯状。罩150的开口部朝向下方。罩150具有筒壁部150a和盖板部150b。在筒壁部150a的基端部(上端部)以圆环状形成有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凸缘部150c。凸缘部150c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径向上的突出量。
罩150和第2收纳筒部61利用圆环状的连结构件152连接。将连结构件152称作第2连结构件152。之后对阀外壳56与罩150之间的连接构造进行说明。
正压溢流阀机构130具有正压阀构件134。负压溢流阀机构132具有负压阀构件136。正压阀构件134和负压阀构件136以呈同心状且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配置于第2收纳筒部61的第2阀室67内。
正压阀构件134以同心状具有圆环板状的阀板138以及构成内外双层筒状的内筒部139和外筒部140。阀板138的外周部与阀片82相对应。正压阀构件134在自阀片82向上方分离时打开第2阀口80,通过从该状态落座于阀片82从而关闭第2阀口80。
内筒部139和外筒部140竖立设置于阀板138。在阀板138形成有多个(图9中示出两个)连通孔143,该连通孔143位于内筒部139的内周侧且在板厚方向上贯通阀板138。在阀板138的外周缘部的下表面沿着周向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止动片145(参照图10)。止动片145在正压阀构件134闭阀时与阀片82抵接。由此,规定正压阀构件134的闭阀位置。另外,阀板138的内周部被设为与负压溢流阀机构132的负压阀构件136相对应的阀座147。
在正压阀构件134的阀板138与罩150的相对面之间以同心状配置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正压弹簧154。正压弹簧154对正压阀构件134向下方即闭阀方向施力。正压弹簧154配置于正压阀构件134的外筒部140的内侧。
负压阀构件136具有圆板状的阀板156和圆轴状的轴部157。轴部157以能够沿着轴向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正压阀构件134的内筒部139内。阀板156在自正压阀构件134的阀座147向下方分离时打开连通孔143,通过从该状态落座于阀座147从而关闭连通孔143。在轴部157的顶端部安装有圆环板状的弹簧承接构件159。弹簧承接构件159在负压阀构件136开阀时与正压阀构件134的内筒部139抵接。由此,规定负压阀构件136的最大开阀量。
在正压阀构件134的阀板138与弹簧承接构件159的相对面之间以同心状配置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负压弹簧161。负压弹簧161以在连通孔143的外侧包围正压阀构件134的内筒部139的方式配置。负压弹簧161对负压阀构件136向上方即闭阀方向施力。负压弹簧161和正压弹簧154配置成内外双层环状。负压弹簧161的螺旋直径、螺旋长度以及螺旋绕线直径设定为小于正压弹簧154的螺旋直径、螺旋长度以及螺旋绕线直径。因而,负压弹簧161的作用力小于正压弹簧154的作用力。
在正压阀构件134的阀板138的下表面安装有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圆环状的阀密封件163。将阀密封件163设为第2阀密封件163。第2阀密封件163由橡胶等橡胶状弹性材料形成,在下表面侧具有以内外双层环状突出的内外两个密封部164、165。在负压阀构件136闭阀时,阀板156与内周侧的密封部164弹性地接触即密合。另外,在正压阀构件134闭阀时,外周侧的密封部165与阀片82弹性地接触即密合。
利用正压弹簧154对正压侧的开阀压进行设定。由此,在上游侧通路部75的压力成为正压侧的开阀压以上时,正压阀构件134克服正压弹簧154的施力而开阀。此时,外周侧的密封部165自阀片82分离。
另外,利用负压弹簧161对负压侧的开阀压进行设定。由此,在上游侧通路部75的压力成为负压侧的开阀压以下时,负压阀构件136克服负压弹簧161的施力而开阀。此时,负压阀构件136的阀板156自内周侧的密封部164分离。
<截止阀38的设置>
如图3所示,截止阀38利用螺栓等的紧固将阀外壳56的安装部63设置于车辆的底板侧的固定侧构件167。
另外,截止阀38安装在搭载于车辆(未图示)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参照图1)中的蒸气通路31。即,如图4所示,在阀外壳56的上游侧管部57连接有燃料箱15侧的通路部31a,并且在下游侧管部58连接有吸附罐34侧的通路部31b。由此,两通路部31a、31b经由阀外壳56的主通路74相互连通。另外,在马达盖215的连接器部215d连接有与驱动控制马达主体211的ECU45相连的外部连接器。
<电动阀52的动作>
接着,对电动阀52的动作进行说明。电动阀52的动作在溢流阀54的正压溢流阀机构130和负压溢流阀机构132处于闭阀状态下进行。
利用ECU45驱动控制电动马达92,相伴于此,输出轴93进行正反旋转。由此,使阀引导件94和阀芯96沿着轴向进退移动。阀芯96在落座于阀外壳56的第1阀座72时关闭第1阀口71,在自第1阀座72分离时打开第1阀口71。
详细而言,在电动阀52开阀时,使阀引导件94后退即向前方移动,相伴于此,阀引导件94自阀外壳56的第1阀座72分离。之后,使阀芯96与阀引导件94一起移动,第1阀密封件97自第1阀座72分离。由此,连通主通路74的上游侧通路部75和下游侧通路部76。
在电动阀52闭阀时,使阀芯96与阀引导件94一起向后方移动,相伴于此,第1阀密封件97抵接于阀外壳56的第1阀座72。之后,阀引导件94抵接于阀外壳56的第1阀座72。由此,阻断主通路74的上游侧通路部75和下游侧通路部76。此外,主通路74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流路”。
<溢流阀54的动作>
接着,对溢流阀54的动作进行说明。正压溢流阀机构130的开阀动作以及负压溢流阀机构132的开阀动作均在电动阀52的闭阀状态下进行。
在燃料箱15内产生了正压溢流阀机构130的开阀压以上的正压时,正压溢流阀机构130被开阀。由此,主通路74经由旁路通路90成为连通状态,因此,燃料箱15侧的流体经由旁路通路90向吸附罐34侧流动。由此,能够使燃料箱15内的压力下降。
另外,在燃料箱15内产生了负压溢流阀机构132的开阀压以下的负压时,负压溢流阀机构132被开阀。由此,主通路74经由旁路通路90成为连通状态,因此,吸附罐34侧的流体经由旁路通路90向燃料箱15侧流动。由此,能够使燃料箱15内的压力上升。此外,旁路通路90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流路”。
<阀外壳56与马达盖215之间的连接构造>
图7是表示阀外壳与马达盖之间的连接构造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由阀外壳56和马达盖215构成阀壳体250。将阀壳体250设为第1阀壳体250。另外,阀外壳56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连接侧半体”。另外,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连接筒部”。另外,马达盖215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被连接侧半体”。另外,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被连接筒部”。
在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的内周部以圆环状形成有承接线圈架220的支承部228a的台阶部60a。在第1收纳筒部60内,在嵌合了线圈架220的支承部228a之后,嵌合有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部。由此,支承部228a夹持于第1收纳筒部60的台阶部60a与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部之间。此外,支承部228a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其他的构件”。
在第1收纳筒部60的前端部形成有以圆环状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凸缘状的卡定部252。卡定部252形成为四边形截面形状。卡定部252的后侧面被设为防脱面253。此外,防脱面253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防脱部”。
在第1收纳筒部60的外周面60b形成有在周向上连续的线状突起部254(参照图6)。线状突起部254相对于卡定部252在轴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线状突起部254以沿着第1连结构件124的边界在周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线状突起部254形成为朝向径向外方使顶端变细的三角形截面形状。线状突起部254形成为能够朝向径向内方塑性变形。此外,线状突起部254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突起部”。
在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外周部形成有圆环状的台阶面256。台阶面256在筒壁部215c配置于自第1收纳筒部60的前端面向前方分开了预定量的位置。在台阶面256的外周部形成有位于比台阶面256更靠后方的位置的圆环状的被防脱面257。此外,被防脱面257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被防脱部”。
第1连结构件124在第1收纳筒部60的整周和筒壁部215c的整周上树脂成形即二次成形而成。第1连结构件124以埋设包含防脱面253的卡定部252和包含被防脱面257的周边部的方式形成。第1收纳筒部60和筒壁部215c利用第1连结构件124以防脱状态连接。第1连结构件124的后端缘由线状突起部254分隔。此外,第1连结构件124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二次成形构件”。另外,阀外壳56、马达盖215以及线圈架220分别相当于“一次成形构件”。
<第1连结构件124的成形用模具>
图8是表示第1连结构件的成形用模具的剖视图。此外,图8所示的方向显示基于截止阀38(参照图3)的方向,但并不用于指定成形用模具的配置方向。
如图8所示,成形用模具260包括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前侧的滑动模262以及分别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上侧的滑动模264和下侧的滑动模266。将成形用模具260设为第1成形用模具260。
第1成形用模具260包括保持阀外壳56的固定模(未图示)。利用第1成形用模具260的闭模,形成对第1连结构件124进行成形的模腔268。在下侧的滑动模266形成有注射浇口270。
<第1连结构件124的二次成形方法>
在固定模配设阀外壳56。之后,在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组装第1阀装置210,接着,在第1阀装置210的定子212覆盖马达盖215。此时,线圈架220的支承部228a与第1收纳筒部60的台阶部60a抵接。另外,向第1收纳筒部60的第1收纳筒部60内插入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部。在第1收纳筒部60的台阶部60a与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部之间夹持线圈架220的支承部228a。此外,将图6所示的组装方向设为下方而进行这些组装。
接着,将前侧的滑动模262、上侧的滑动模264以及下侧的滑动模266闭模。前侧的滑动模262的圆环状的后端面以面接触状与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台阶面256抵接。利用前侧的滑动模262的闭模,马达盖215隔着线圈架220的支承部228a被向第1收纳筒部60的台阶部60a按压。
将上侧的滑动模264以前侧的滑动模262的外周面的上半部为合模基准闭模。另外,将下侧的滑动模266以前侧的滑动模262的外周面的下半部为合模基准闭模。另外,在上侧的滑动模264和下侧的滑动模266的合模时,两滑动模264、266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位于合模基准外的位置。因此,在滑动模264的后端部的内周面264a与第1收纳筒部60的外周面60b之间以及滑动模266的后端部的内周面266a与第1收纳筒部60的外周面60b之间设定有预定的间隙。该间隙设定为例如50μm以下作为大致目标(日语:目安)。
上侧的滑动模264的后端部的内周面264a和下侧的滑动模266的后端部的内周面266a在整周上与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的线状突起部254抵接。此时,与内周面264a、266a的相对于线状突起部254的抵接的程度相对应地,线状突起部254的外周侧端部塑性变形即被压扁。由此,能够消除或极度地缩小滑动模264的内周面264a与第1收纳筒部60的外周面60b之间的间隙以及滑动模266的内周面266a与第1收纳筒部60的外周面60b之间的间隙。另外,通过线状突起部254塑性变形,能够抑制第1收纳筒部60的破损并且能够吸收线状突起部254与滑动模264之间的尺寸误差以及线状突起部254与滑动模266之间的尺寸误差。
在该状态下,自未图示的注射机注射的熔融树脂自注射浇口270被向模腔268内注射。由此,在对第1连结构件124进行成形的同时,连接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和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此时,在熔融树脂的注射压力的作用下,借助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线圈架220的支承部228a被向第1收纳筒部60的台阶部60a按压。注射压力例如为10MPa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熔融树脂的温度设定为超过了阀外壳56的树脂和马达盖215的树脂的熔融温度的温度。利用该熔融树脂的热,使第1收纳筒部60和筒壁部215c的相对于第1连结构件124的界面熔融。由此,将第1连结构件124与第1收纳筒部60以及筒壁部215c熔融接合。
然后,在树脂的冷却固化后,将前侧的滑动模262、上侧的滑动模264以及下侧的滑动模266开模,取出电动阀52。另外,在第1连结构件124固化后,在第1收纳筒部60与筒壁部215c之间以预定的按压力夹持线圈架220的支承部228a。
<实施方式1的电动阀52的优点>
根据所述的电动阀52,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和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利用埋设防脱面253和被防脱面257的树脂制的第1连结构件124以防脱状态连接。因而,由于不使用螺栓就可以完成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与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之间的连接,因此,能够降低质量和体形。进而,能够提高截止阀38的相对于车辆等的搭载性。
另外,在第1收纳筒部60形成有沿着第1连结构件124的边界延伸的线状突起部254。因而,能够使形成于第1收纳筒部60的线状突起部254和作为与该线状突起部254相对的模具的上侧的滑动模264以及下侧的滑动模266之间的间隙最小化。由此,在第1连结构件124的二次成形时,能够抑制熔融树脂自模腔268向外部泄漏,能够抑制树脂飞边的生成。
另外,第1收纳筒部60与第1连结构件124以及筒壁部215c与第1连结构件124被熔融接合。因而,能够提高第1收纳筒部60与第1连结构件124之间的密封性以及筒壁部215c与第1连结构件124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支承部228a夹持于第1收纳筒部60和筒壁部215c之间。因而,不需要用于安装配置于第1阀壳体250内的支承部228a的构件,能够抑制质量、成本以及体形的增大。
<阀外壳56与罩150之间的连接构造>
图11是表示阀外壳与罩之间的连接构造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由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和罩150构成阀壳体350。将阀壳体350设为第2阀壳体350。另外,阀外壳56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连接侧半体”。另外,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连接筒部”。另外,罩150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被连接侧半体”。另外,罩150的筒壁部150a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被连接筒部”。此外,图12是表示阀外壳的第2收纳筒部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线向视剖视图。
如图11所示,在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的内周部以圆环状形成有承接罩150的凸缘部150c的台阶部61a。在第2收纳筒部61内嵌合有罩150的筒壁部150a。由此,罩150的凸缘部150c抵接于台阶部61a。
在第2收纳筒部61的上端部沿着周向间断地形成有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凸缘状的卡定部35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第2收纳筒部61的上端部中的左右两侧部以左右对称状形成有卡定部352。如图13所示,卡定部352形成为四边形截面形状。卡定部352的下表面被设为防脱面353。此外,防脱面353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防脱部”。
如图11所示,在第2收纳筒部61的外周面61b形成有线状突起部354和面状突起部355。即,在第2收纳筒部61的前侧面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带状形成有面状突起部355(参照图10)。在第2收纳筒部61的除前侧面以外的剩余的外周面形成有线状突起部354。线状突起部354和面状突起部355的上边缘部以在周向上连续的方式形成。
线状突起部354以及面状突起部355在轴向上相对于卡定部352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线状突起部354以及面状突起部355以沿着第2连结构件152的边界在周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线状突起部354形成为朝向径向外方使顶端变细的三角形截面形状。线状突起部354形成为能够朝向径向内方塑性变形。面状突起部355具有与线状突起部354相同的突出量地以曲面状形成于第2收纳筒部61的外周面61b。此外,线状突起部354和面状突起部355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突起部”。
在罩150的凸缘部150c的圆环状的上端面150d的外周部形成有位于比上端面150d更靠下方的位置的圆环状的被防脱面357。此外,被防脱面357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被防脱部”。
第2连结构件152在第2收纳筒部61的整周以及筒壁部150a的整周树脂成形即二次成形而成。第2连结构件152以埋设包含防脱面353的卡定部352和包含被防脱面357的周边部的方式形成。第2收纳筒部61和罩150利用第2连结构件152以防脱状态连接。第2连结构件152的下端缘被线状突起部354和面状突起部355分隔。此外,第2连结构件152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二次成形构件”。另外,阀外壳56和罩150分别相当于“一次成形构件”。
<第2连结构件152的成形用模具>
图14是表示第2连结构件的成形用模具的剖视图。此外,图14所示的方向显示基于截止阀38(参照图3)的方向,但并不用于指定成形用模具的配置方向。
如图14所示,成形用模具360包括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上侧的滑动模362以及分别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前侧的滑动模366和后侧的滑动模364。将成形用模具360设为第2成形用模具360。
第2成形用模具360包括保持阀外壳56的固定模(未图示)。利用第2成形用模具360的闭模,形成对第2连结构件152进行成形的模腔368。在前侧的滑动模366形成有注射浇口370。
<第2连结构件152的二次成形方法>
在固定模配设阀外壳56。之后,在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组装第2阀装置310,接着,在第2收纳筒部61内嵌合罩150的筒壁部150a。此时,罩150的凸缘部150c与第2收纳筒部61的台阶部61a抵接。此外,将图10所示的组装方向设为下方而进行这些组装。
接着,将上侧的滑动模362、前侧的滑动模366以及后侧的滑动模364闭模。上侧的滑动模362的圆环状的下端面以面接触状与罩150的上端面150d抵接。利用上侧的滑动模362的闭模,将罩150向第2收纳筒部61的台阶部61a按压。
将前侧的滑动模366以上侧的滑动模362的外周面的前半部为合模基准闭模。另外,将后侧的滑动模364以上侧的滑动模362的外周面的后半部为合模基准闭模。在前侧的滑动模366和后侧的滑动模364的合模时,滑动模364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4a和滑动模366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6a位于合模基准外的位置。因此,在滑动模364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4a与第2收纳筒部61的外周面61b之间以及滑动模366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6a与第2收纳筒部61的外周面61b之间设定有预定的间隙。该间隙设定为例如50μm以下作为大致目标。
前侧的滑动模366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6a和后侧的滑动模364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4a在整周上与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的面状突起部355和线状突起部354抵接。此时,前侧的滑动模366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6a以面接触状与面状突起部355抵接。
另外,与前侧的滑动模366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6a和后侧的滑动模364的下端部的内周面364a的相对于线状突起部354的抵接程度相对应地,线状突起部354的外周侧端部塑性变形即被压扁。由此,能够消除或极度地缩小滑动模364的内周面364a与第2收纳筒部61的外周面61b之间的间隙以及滑动模366的内周面366a与第2收纳筒部61的外周面61b之间的间隙。另外,通过线状突起部354塑性变形,能够抑制第2收纳筒部61的破损,并且能够吸收线状突起部354与滑动模364之间的尺寸误差以及线状突起部354与滑动模366之间的尺寸误差。
在该状态下,自未图示的注射机注射的熔融树脂自注射浇口370被向模腔368内注射。由此,在对第2连结构件152进行成形的同时,连接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和罩150。
在本实施方式中,熔融树脂的温度设定为超过了阀外壳56的树脂和罩150的树脂的熔融温度的温度。利用该熔融树脂的热,第2收纳筒部61和罩150的相对于第2连结构件152的界面被熔融。由此,将第2连结构件152与第2收纳筒部61以及第2连结构件152与罩150熔融接合。
然后,在树脂的冷却固化后,将上侧的滑动模362、前侧的滑动模366以及后侧的滑动模364开模,取出溢流阀54。
<实施方式1的溢流阀54的优点>
根据所述溢流阀54,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和罩150的筒壁部150a利用埋设防脱面353和被防脱面357的树脂制的第2连结构件152以防脱状态连接。因而,由于不使用螺栓等就可以完成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与罩150的筒壁部150a之间的连接,因此能够降低质量和体形。进而,能够提高截止阀38的相对于车辆等的搭载性。
另外,在第2收纳筒部61形成有沿着第2连结构件152的边界延伸的线状突起部354和面状突起部355。因而,能够使形成于第2收纳筒部61的线状突起部354以及面状突起部355和作为与该线状突起部354和面状突起部355相对的模具的前侧的滑动模366和后侧的滑动模364之间的间隙最小化。由此,在第2连结构件152的二次成形时,能够抑制熔融树脂自模腔368向外部泄漏,能够抑制树脂飞边的生成。
另外,第2收纳筒部61以及筒壁部150a与第2连结构件152被熔融接合。因而,能够提高第2收纳筒部61以及筒壁部150a与第2连结构件152之间的密封性。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1的电动阀52中的O形密封圈244的安装构造(参照图7)进行变更而成的,因而对该变更部分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5是表示电动阀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O形密封圈244的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安装构造>
如图15所示,线圈架220的嵌合筒部228在包含供O形密封圈244嵌合的环槽229的后侧的槽壁面229a在内的平面被分割成靠线圈架220侧的主体部2281和包含支承部228a的防脱构件2282。即,在主体部2281形成有能够使O形密封圈244从后方嵌合的阶梯槽229c。阶梯槽229c具有前侧的槽壁面229b。另外,防脱构件2282为树脂制,形成为圆环板状。防脱构件2282嵌合于嵌合筒部228的套筒部228b。
<O形密封圈244的相对于线圈架220的组装>
首先,在嵌合筒部228的主体部2281的阶梯槽229c嵌合O形密封圈244。接着,在嵌合筒部228的套筒部228b嵌合防脱构件2282。由此,防止O形密封圈244脱出。另外,防脱构件2282的支承部228a与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面抵接。此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防脱构件2282的支承部228a利用第1连结构件124的二次成形而被夹在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的台阶部60a与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开口端部之间(参照图7)。
<实施方式2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将O形密封圈244嵌合于在马达主体211的嵌合筒部228的主体部2281形成的阶梯槽229c。因此,能够提高O形密封圈244的相对于马达主体211的嵌合筒部228的组装性。另外,能够利用防脱构件2282防止嵌合于阶梯槽229c的O形密封圈244脱出。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2的电动阀52(参照图15)中的第1阀壳体250的密封构造施加变更而成的,因此,对该变更部分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6是表示电动阀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第1阀壳体250的密封构造>
如图16所示,在阀外壳56的第1收纳筒部60的内周面形成有阶梯槽280。另外,在马达盖215的筒壁部215c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第1收纳筒部60的阶梯槽280相对应的阶梯槽282。在第1收纳筒部60的阶梯槽280与筒壁部215c的阶梯槽282之间的环状空间部安装有将第1收纳筒部60与筒壁部215c之间弹性地密封的O形密封圈284。O形密封圈284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此外,O形密封圈284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密封构件”。
<实施方式3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阀壳体250的第1收纳筒部60与筒壁部215c之间安装有将第1收纳筒部60与筒壁部215c之间密封的O形密封圈284。因而,能够提高第1收纳筒部60与筒壁部215c之间的密封性。另外,本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电动阀52(参照图5)。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1的溢流阀54(参照图11)中的第2阀壳体350的密封构造施加变更而成的,因而对该变更部分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7是表示溢流阀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第2阀壳体350的密封构造>
如图17所示,在阀外壳56的第2收纳筒部61的台阶部61a与罩150的凸缘部150c的下表面150e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间部。在该环状空间部安装有将第2收纳筒部61与筒壁部150a之间弹性地密封的O形密封圈384。O形密封圈384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此外,O形密封圈384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密封构件”。
在罩150的凸缘部150c的下表面150e的外周部形成有位于比下表面150e更靠上方的位置的圆环状的台阶面380。台阶面380抵接于第2收纳筒部61的上端面的内周部。
<实施方式4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2阀壳体350的第2收纳筒部61与筒壁部150a之间安装有将第2收纳筒部61与筒壁部150a之间密封的O形密封圈384。因而,能够提高第2收纳筒部61与筒壁部150a之间的密封性。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变更。例如,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截止阀38的电动阀52和溢流阀54,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流体控制阀。
另外,防脱部既可以形成于连接筒部的整周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周向上间断地形成。另外,防脱部可以为与连接筒部的轴线正交的平面,也可以为相对于连接筒部的轴线倾斜的斜面,另外,只要能够防脱,还可以为曲面或阶梯面。
另外,被防脱部既可以形成于被连接筒部的整周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周向上间断地形成。另外,被防脱部可以为与连接筒部的轴线正交的平面,也可以为相对于连接筒部的轴线倾斜的斜面,另外,只要能够防脱,还可以为曲面或阶梯面。
另外,突起部并不限定于形成于连接筒部,还可以形成于被连接筒部。
另外,二次成形构件的熔融树脂的温度可以设为连接筒部和/或被连接筒部的熔融温度以下。
另外,电动阀52的电动马达92除了能够使用步进马达以外,还能够使用旋转方向、旋转速度以及旋转量可控的DC马达。此外,在使用DC马达的情况下,使用检测阀引导件94的位置的行程传感器进行原点位置的初始化即可。
另外,电动阀52的电动马达92可以包括通过内置进给丝杠机构从而在轴向上移动的输出轴93。在该情况下,将阀引导件94或阀芯96与输出轴93一体化即可。
另外,可以代替阀引导件94而在电动马达92的输出轴93连结阀芯96。
另外,电动阀52还可以使用包括电磁螺线管且在非通电状态下闭阀并通过通电而开阀的电磁阀。
Claims (4)
1.一种流体控制阀,该流体控制阀包括:
阀装置,其对流路进行开闭;以及
阀壳体,其收纳所述阀装置,其中,
所述阀壳体包括具有筒状的连接筒部的连接侧半体和具有与所述连接筒部连接的筒状的被连接筒部的被连接侧半体,
在所述连接筒部的防脱侧形成有防脱部,
在所述被连接筒部的防脱侧形成有被防脱部,
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利用埋设所述防脱部和所述被防脱部的树脂制的二次成形构件以防脱状态连接,
所述防脱部和所述被防脱部均是凸缘状,
所述防脱部沿着相对于所述连接筒部的轴线正交或倾斜的方向延伸,
所述连接筒部具有与所述防脱部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的突起部,和/或所述被连接筒部具有与所述被防脱部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的突起部,
所述二次成形构件包括向径向外方延伸到所述二次成形构件的外圆柱表面的终端,所述突起部沿着所述二次成形构件的所述终端延伸,且暴露于该二次成形构件之外,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阀壳体的径向上延伸到所述二次成形构件的所述终端的圆柱面的外表面,
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以在所述二次成形构件处相互重叠的方式套接,所述防脱部自所述连接筒部向径向外方伸出,所述被防脱部自所述被连接筒部向径向外方伸出,所述二次成形构件沿着所述套接方向进行防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
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为树脂制,
所述连接筒部以及所述被连接筒部和所述二次成形构件熔融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
在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之间夹持有其他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
在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之间安装有将所述连接筒部和所述被连接筒部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08262A JP6968754B2 (ja) | 2018-06-06 | 2018-06-06 | 流体制御弁 |
JP2018-108262 | 2018-06-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66378A CN110566378A (zh) | 2019-12-13 |
CN110566378B true CN110566378B (zh) | 2022-03-25 |
Family
ID=6876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84797.XA Active CN110566378B (zh) | 2018-06-06 | 2019-06-05 | 流体控制阀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47495B2 (zh) |
JP (1) | JP6968754B2 (zh) |
CN (1) | CN1105663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79216B2 (ja) * | 2020-03-04 | 2023-11-14 |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 流量制御弁 |
CN114645963A (zh) * | 2020-12-17 | 2022-06-21 | 丹佛斯有限公司 | 用于阀的阀壳体 |
KR102494282B1 (ko) * | 2020-12-21 | 2023-01-31 |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 차량용 연료탱크 차단밸브 |
JP2023008122A (ja) * | 2021-07-05 | 2023-01-19 |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 流量制御弁及び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21670A (en) * | 1974-07-01 | 1975-11-25 | Clippard Instr Lab Inc | Magnetically operated valve with spider armature |
JP2010038111A (ja) * | 2008-08-07 | 2010-02-18 | Keihin Corp |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
CN104080507A (zh) * | 2012-01-31 | 2014-10-01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5691191A (zh) * | 2014-12-12 | 2016-06-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罐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26315A (en) * | 1970-09-28 | 1973-04-10 | Mechanical Prod Aiken Ind Inc | Magnetic valve |
US4203401A (en) * | 1979-01-29 | 1980-05-20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Evaporative emissions canister |
JPH0141987Y2 (zh) * | 1980-09-29 | 1989-12-11 | ||
US5207245A (en) * | 1991-07-31 | 1993-05-04 | Kip Corporation | Solenoid valve and valve calibrating method |
DE4428869C2 (de) * | 1993-08-06 | 1997-08-07 | Zexel Corp | Magnetventil |
JPH11287345A (ja) * | 1998-03-31 | 1999-10-19 | Tokico Ltd | ソレノイド制御弁 |
JP4243430B2 (ja) * | 1998-06-18 | 2009-03-25 | ローベルト ボツシユ ゲゼルシヤフト ミツト ベシユ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 燃料噴射弁 |
JP2000018966A (ja) * | 1998-07-03 | 2000-01-21 | Tdk Corp | 移動物体検出装置 |
JP3931291B2 (ja) * | 2001-11-29 | 2007-06-13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燃料タンクの燃料流出規制装置 |
JP4135664B2 (ja) * | 2003-05-30 | 2008-08-20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燃料遮断弁 |
JP2005155328A (ja) | 2003-11-20 | 2005-06-16 | Aisan Ind Co Ltd | 空気量制御バルブ |
JP2006153231A (ja) * | 2004-12-01 | 2006-06-15 | Denso Corp | アクチュエータの製造方法 |
JP4375436B2 (ja) * | 2007-05-24 | 2009-12-0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バルブ装置 |
JP4945392B2 (ja) * | 2007-09-20 | 2012-06-0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リリーフバルブの製造方法 |
JP5447331B2 (ja) * | 2009-12-21 | 2014-03-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中空体の製造方法、中空体、流量測定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流量測定装置 |
JP6307493B2 (ja) * | 2013-04-05 | 2018-04-04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バルブ装置 |
JP6028764B2 (ja) * | 2014-05-16 | 2016-11-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磁弁 |
JP6520639B2 (ja) * | 2015-10-22 | 2019-05-29 | 京三電機株式会社 | 燃料タンク用通気制御弁 |
DE102016220364A1 (de) * | 2016-10-18 | 2018-04-19 | Robert Bosch Gmbh | Elektromagnetisch betätigbares Einlassventil und Hochdruckpumpe mit Einlassventil |
-
2018
- 2018-06-06 JP JP2018108262A patent/JP696875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29 US US16/424,722 patent/US11047495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6-05 CN CN201910484797.XA patent/CN1105663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21670A (en) * | 1974-07-01 | 1975-11-25 | Clippard Instr Lab Inc | Magnetically operated valve with spider armature |
JP2010038111A (ja) * | 2008-08-07 | 2010-02-18 | Keihin Corp |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
CN104080507A (zh) * | 2012-01-31 | 2014-10-01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5691191A (zh) * | 2014-12-12 | 2016-06-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罐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211018A (ja) | 2019-12-12 |
US20190376607A1 (en) | 2019-12-12 |
JP6968754B2 (ja) | 2021-11-17 |
US11047495B2 (en) | 2021-06-29 |
CN110566378A (zh) | 2019-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66378B (zh) | 流体控制阀 | |
US10934976B2 (en) |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device | |
JP6275634B2 (ja) | 流量制御弁及び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
JP5456493B2 (ja) | 電磁弁及びその電磁弁を備えた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
CN110566377B (zh) | 流体控制阀 | |
JP6028764B2 (ja) | 電磁弁 | |
US20160123490A1 (en) | Overmolded valve assembly | |
US9371803B2 (en) | Valve assembly | |
JP6275633B2 (ja) | 流量制御弁及び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
US20160186700A1 (en) | Fuel vapor 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5329321B2 (ja) | 燃料噴射装置 | |
JP6320910B2 (ja) |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
CN112219052B (zh) | 流体控制阀和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 |
JP6320947B2 (ja) |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
JP7046726B2 (ja) | 流体制御弁 | |
JPH10266923A (ja) | 電磁弁 | |
JP6542423B2 (ja) | 流体制御弁 | |
JP7009313B2 (ja) | 流体制御弁 | |
JP2023114094A (ja) | 流体制御弁 | |
JP7066536B2 (ja) | 流体制御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