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0767B -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 Google Patents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0767B
CN110550767B CN201910388326.9A CN201910388326A CN110550767B CN 110550767 B CN110550767 B CN 110550767B CN 201910388326 A CN201910388326 A CN 201910388326A CN 110550767 B CN110550767 B CN 110550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opening
valve
water treatment
treatmen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83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0767A (zh
Inventor
胡霄宗
褚振麟
胡继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em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em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em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em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50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0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0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0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5/00Softening water; Preventing scale; Adding scale preventatives or scale removers to water, e.g. adding sequester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其中本发明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净化滤芯,且该水处理系统可在单个控制阀的控制下,对待处理水多级净化处理。

Description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机,其中本发明水处理机能够对水进行多级净化处理。进一步地,本发明水处理机的至少两个净化装置(净化滤芯)均被设置在水处理机,且被设置能够通过单个控制阀,实现对原水(或者待处理水)进行多级净化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对水污染问题担忧,水处理机或水处理系统已成为常见家用电器设备。水处理机,尤其是家用水处理机,如中央净水机、软水机等多被安装在厨房里,以对水进行处理和得到更洁净的水。
根据对原水或待处理水的处理方式的不同,水处理机一般可分为净水机和软水机。常见的净水机,如活性炭过滤净水机、超滤净水机、RO膜净水机等,多是为了尽可能除去水中的杂质,如有害物质和异味异物。超滤净水机和RO膜净水机等净水机对原水进行处理得到的水相对更加洁净和适合饮用。现有具有复合水处理功能的水处理机,如活性炭-超滤过滤复合净水系统、超滤-RO膜复合净水系统、PPP棉-活性炭复合净水系统等。水处理机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净化装置(或净化滤芯)会因为污物累积,导致其净化效果逐渐降低。因此,水处理机,尤其是实现净化功能的水处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对其净化装置进行冲洗,以清除其内累积的污物和恢复其净化功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了实现对水的净化处理和净化滤芯的冲洗的控制,现有绝大部分具有多个净化滤芯的水处理机具有两个以上的控制阀,这最终导致整个水处理机机构臃肿、体积庞大和糟糕的使用体验。然而,水处理机,尤其是家用水处理机,一般被安装在厨房的台面下面,如洗手池的下方。现有具有多个净化滤芯的水处理机的庞大体积,占用过多空间,也给使用者的安装带来很大不便。更不用说,在水处理机出现故障时的维修和滤芯更换。最后,因为安全的原因,水处理设备,尤其是具有多个净化滤芯的水处理功能的水处理机,有必要在非水处理工作状态持续提供水(或原水)。然而,现有大多数具有多个净化滤芯的水处理机仅能在净化工作状态提供净化水,而在其它工作状态,如净化装置的净化滤芯的清洗工作状态,无法持续提供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包括至少两个净化装置(或净化滤芯),且两者至少在净化工作状态,可通过一个水流通路被相串联地连接,以实现对原水(或待处理水)的多级净化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该净化装置均被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外壳形成的内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净化滤芯可以是前置过滤器、活性炭滤芯、超滤滤芯、滤网式过滤器或叠片式过滤器。换句话说,该净化滤芯的形状、结构和形态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控制阀被设置能够在一个净化工作状态控制净化滤芯被串联和依次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控制阀被设置能够在一个净化工作状态控制净化滤芯被串联和依次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优选地,该水处理机的净化滤芯的串联和依次对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单个控制阀被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阀,其中在该水处理机的净化工作状态,该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将该净化装置相串联连接,从而实现对水的依次净化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控制阀被设置能够控制水流分别对该净化滤芯进行正向冲洗和反向冲洗。优选地,该水处理机对其净化滤芯的正向冲洗和反向冲洗通过单个控制阀被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净化装置包括一组相依次串联连接的净化滤芯,从而能对水进行多级净化。可选地,该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被相并联地连接在一起后,再相互串联在一起,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串联处理结构,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净水流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该净化滤芯被高度地集成地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外壳的内腔,从而使水处理机更加小型化和便于使用者的安装和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该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被集成地设置在水处理机的外壳的内腔,且该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被设置环绕该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从而使该水处理机可被设置具有一个规则外形和使其适于被安装厨房内,并使厨房空间能够被更充分地利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控制阀不仅能够控制对水进行净化处理,还能控制实现其它功能,如对净化滤芯进行冲洗等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控制阀能够在不同的工作位形成互不干扰的多个水路(或连通通道),从而实现本发明水处理机的多种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能够通过单个控制阀实现对该净化装置的控制,从而使得该水处理机的集成度更高和体积更小。优选地,该控制阀是平面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的该(水)净化装置和该控制阀之间通过相应的水路相连通,从而实现对水净化水路的控制和对水的净化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机,其中该水处理机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至少一个目的或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水处理机包括:
至少两个净化装置;和
一个外壳,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内腔,其中该净化装置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内腔。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3A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净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B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二级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C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一级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D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二级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E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一级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4A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4C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4D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5A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在其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5B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在其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5C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在其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5D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在其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5E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在其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A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6B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6C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6D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6E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6F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7A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可选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净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7B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二级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7C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一级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7D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二级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7E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机处在一级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图8A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8C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8D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9A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9B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9C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9D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9E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0A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10B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10C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10D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10E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10F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11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另一立体图。
图12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装配图。
图13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该净化装置的连通方式的立体图。
图14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15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的另一立体图
图16A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的另一立体图
图16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的另一立体图
图16C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的另一立体图
图17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该净化装置和该控制阀的设置位置图。
图18是依本发明的上述水处理机的该净化装置和该控制阀的另一设置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发明附图之图1至图18,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得以阐明,其适用于对原水或待处理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该水处理机包括至少一个一级水处理装置,例如一个一级净化装置20、至少一个二级水处理装置,例如一个二级净化装置30和一个外壳50,该外壳50形成一个内腔500,其中该一级净化装置20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均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内腔500。
如附图之图1和图18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一级净化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包括至少一个净化滤芯31,其中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均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内腔500内。可以理解,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为能够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净化机构或装置。换句话说,该净化滤芯21A和该净化滤芯31的形状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该一级净化装置20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可以是箱状、罐状或柱状等任何适当形状。
如附图之图3A所示,优选地,当本发明水处理机处在一个第一工作状态时,该一级净化装置20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相串联在一起,以使该水处理机能够对原水或待处理水依次进行多级净化处理,从而为使用者提供经多级净化处理的净化水。换句话说,该水处理机的该第一工作状态对应其净化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1至图17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阀10,其中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水处理机的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通过该控制阀10被相串联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该水处理机能够对原水或待处理水依次进行多级净化处理。可以理解,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一工作状态时,经该水处理机的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净化处理得到的净水,随后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通过一个串联水流流向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经该二级净化装置30处理得到的净化水通过一个净水供应水路被提供给使用者。
如附图之图1至图18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10被设置能够控制水流选择性地流过该一级净化装置20和/或该二级净化装置30,从而实现该水处理机的相应功能。也就是说,该一级净化装置20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两者可通过单个控制阀10实现对水的多级净化处理。因此,与现有水处理设备相比,本发明水处理机的控制机构的复杂程度明显减小和水处理机的体积可变得更小和便于使用和安装。尤其是,本发明水处理机能够节省狭小厨房的有限空间。优选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10被设置于该外壳50形成的该内腔500内。更优选地,该控制阀10被固定在该外壳50的内壁。
如附图之图2和图12至图18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能够被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外壳50的该内腔500,以便于更换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优选地,该水处理机的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也被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外壳50的该内腔500,以便于更换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
如附图之图2、图12和图17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外壳50的该内腔500形成两个第一腔体501。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第一腔体501。该外壳50的该内腔500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二腔体502,其中该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10被设置在该第二腔体502,优选地,该第二腔体502被设置在两个第一腔体501之间。也就是说,该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10、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被设置在不同腔体。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水处理机的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分别被设置在该控制阀10的两侧,从而使得该控制阀10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之间的连通更方便实现和使本发明水处理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和集成化,从而使本发明水处理机的外形更加规则和具有更小的体积。本发明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10被设置在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之间,更方便制造商实现该控制阀10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之间的连通和方便使用者操作该控制阀10。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制造商可先设置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在该第一腔体501内,然后再安装该控制阀10。其次,水处理机,尤其是通过单个阀控制的水处理机,在发生故障时,很大概率是该控制阀10、该控制阀10与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和/或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之间的连通管路发生故障。因此,该控制阀10被设置在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之间,将更方便使用者或售后对本发明水处理机进行售后维护。再次,本发明水处理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为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当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被分别设置在该控制阀10的两侧时,本发明水处理机允许制造商在该外壳50的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的体积,从而提高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的净化能力。最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被分别设置在该控制阀10两侧,还进一步使本发明水处理机的重心与结构中心更接近,甚至是发生重合,从而使得当该水处理机被放置在地面,更加稳定和不易倒掉。
如附图之图18所示,可以理解,该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10也可被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一端,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被设置在该外壳50的另一端,也就是说,该外壳50的第二腔体502被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一端,该外壳50的两个第一腔体501被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另一端。该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10被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一端的方式,便于该水处理机的安装和使用者使用。尤其是,当该水处理机被设置在厨房台面(如洗手台或洗菜池)的下方时,可将该水处理机的一端朝外放置,以方便使用者自一端操控该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如附图之图1、图2、图11和图12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外壳50包括一个底部51、一个顶端52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底部51和该顶端52之间的壳体53。如附图之图12所示,进一步地,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包括两个隔板60,其中该隔板60被分别设置在该第一腔体501和该第二腔体502之间,从而将该外壳50的该内腔500隔开成两个第一腔体501和该第二腔体502。换句话说,该第二腔体502形成在两个隔板60之间。优选地,该隔板60分别被设置自该外壳50的该底部51向上延伸至该外壳50的该顶端52,从而进一步为该外壳50提供支撑作用。
如附图之图11至图12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外壳50的该壳体53包括两个端部531,其中该端部531被分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底部51和该顶端52之间。可以理解,该隔板60和该外壳50的该端部531形成分别位于两者之间的该第一腔体501。
如附图之图12所示,本发明水处理机的该隔板60和该外壳50的该壳体53的该端部531均具有一个朝向相应第一腔体501的凹面,从而使得该外壳50的该第一腔体501为柱状或罐状,以与现有大多数净化滤芯的柱状或罐状外形相适配。然而,该第一腔体501也可以被设置成其它任何形状。因此,该第一腔体501的形状和大小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之图12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包括两个支撑件70,其中该支撑件70被分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底部51,并向上延伸至该外壳50的该顶端52,从而强化对该外壳50的支撑作用。优选地,该支撑件70包括一个支撑部71和两个分别自该支撑部71的两端向外延伸的固定端72,其中该支撑件70的一个固定端72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底部51,另一个固定端72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顶端52。更优选地,该支撑件70是一个支撑架。可选地,该支撑件70呈板状。可以理解,该支撑件70的固定端72为板状或片状,以便于被固定在该外壳50的该底部51和/或该外壳50的该顶端52。可以理解,本发明水处理机的该支撑件70被设置以提供一个支撑作用。换句话说,该支撑件70可以具有任何能够提供支撑作用的结构,其形状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例如,该支撑件70可被设置成框架结构。
如附图之图12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隔板60被分别设置在该支撑件70。
如附图之图12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壳体53进一步包括两个侧板532,其中该侧板532被分别设置在该壳体53的该端部531之间。可以理解,该外壳50的该壳体53的该侧板532和该隔板60形成分别位于该隔板60之间的该第二腔体502。
如附图之图11和图12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单元80,其中该控制单元80包括一个控制模块81和一个与该控制模块81相电连接的指令输入模块82,其中该指令输入模块82允许使用者通过其向该控制模块81输入控制指令,以使该控制模块81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一个驱动机构,如电机,来驱动该控制阀10,从而操作本发明水处理机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该指令输入模块82可以是一个触控屏幕,当使用者通过该触控屏幕向该控制模块81发送一个控制指令,如净化控制指令,则该控制模块81控制该驱动机构驱动该控制阀10至净化工作位,以使本发明水处理机对原水依次进行净化处理和得到净水。优选地,其中该控制单元80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顶端52。
如附图之图12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外壳50的该顶端52包括一个安装板521和一个盖板522,其中该安装板521被设置在该外壳50的该壳体53,该盖板522被设置在该安装板521的外侧。进一步地,本发明水处理机的该控制单元80的该指令输入模块82被设置该外壳50的该顶端52的该安装板521,该盖板522具有一个操作开口5220,其中该操作开口5220的形状和大小依该指令输入模块82的形状和大小设计,以便于使用者通过该操作开口5220操作该指令输入模块82,如通过该指令输入模块82输入指令。优选地,该盖板522的两个端部(或两端)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从而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该指令输入模块82被设置在该安装板521的位置来安装该盖板522,和确保该盖板522的该操作开口5220能够被设置正对该指令输入模块82。换句话说,该指令输入模块82被设置在该安装板521的任一端,使用者均可通过调整盖板522来确保该盖板522的该操作开口5220被设置正对该指令输入模块82。值得注意的是,该指令输入模块82也可以是一个通过电子通讯网络接收控制指令的通讯模块。为便于使用者操作,或便于接收电信号,该指令输入模块82可被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顶端,如被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外壳50的该顶端52。可选地,该指令输入模块82可被设置在该水处理机的该外壳50的该壳体53,例如,被设置在该壳体53的该侧板532或该端部531。
如附图之图13所示,本发明该水处理机的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其中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被设置允许水流自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和自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和允许水流自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入和自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相应地,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301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302,其中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被设置允许水流自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流入和自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和允许水流自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入和自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流出。可以理解,本文中的连通开口(例如,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连通开口(例如,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功能相似,它们在命名上不同是为了它们之间的区分。
如附图之图1至图18,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被进一步阐明包括一个控制阀10、一个一级净化装置20和一个二级净化装置30,其中该控制阀10包括一个阀体11和一个阀芯1,其中该控制阀10具有一个阀腔110、一个第一开口1101、一个第二开口1102、一个第三开口1103、一个第四开口1104、一个第五开口1105和一个第六开口1106,其中该阀芯1被设置在该阀腔110。可以理解,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第四开口1104、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六开口1106优选被相隔开地设置在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
如附图之图3A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具有一个第一工作状态,其中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1001、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四开口1104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1002。如附图之图3B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二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1003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1004。如附图之图3C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三工作状态,其中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三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1005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1006。优选地,如附图之图3D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进一步具有一个第四工作状态,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四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第七连通通道1007、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八连通通道1008。如附图之图3E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五工作状态,其中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五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第九连通通道1009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十连通通道10010。更优选地,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于该第二工作状态、该第三工作状态、该第四工作状态和该第五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
如附图之图1至图18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控制阀10是一个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动阀片13和一个定阀片12,其中该定阀片12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该动阀片13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其中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均被设置在该阀腔110,其中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且该动阀片13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其中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均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当该控制阀10是一个平面阀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包括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此外,可以理解,由于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因此,待处理水通过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阀腔110被提供。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可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连接机构,如连接螺纹、卡接接头等,以便于该平面阀10与该水处理机的其它结构部件,如一级净化装置20、二级净化装置30等相连接,以引导水流分别流向一级净化装置20、二级净化装置30和该平面阀10形成的各个连通通道。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一级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经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流入该净化滤芯31,并经进一步净化处理后得到净水,被进一步净化后产生的净水从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最后可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流出和被提供。因此,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一级净化装置20、该二级净化装置30形成一个将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相串联连接在一起的多级(二级)净化水路。因此,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或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一级净化装置20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一级净化装置20流向该二级净化装置30和使原水被依次净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二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六开口1106和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再经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入该净化滤芯31,和对该净化滤芯31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流入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换句话说,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二工作状态时,本发明水处理机可控制对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进行反向冲洗。相应地,该水处理机的该第二工作状态对应于该水处理机的二级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三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再进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一级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流入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相应地,该水处理机的该第三工作状态对应于该水处理机的一级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在该第四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再流入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正向冲洗该净化滤芯31后,从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流入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相应地,该水处理机的该第四工作状态对应于该水处理机的二级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五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九连通通道1009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十连通通道10010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第九连通通道1009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再进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净化滤芯21A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滤芯21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流入该第十连通通道10010,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换句话说,当该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五工作状态时,本发明水处理机可控制对一级净化装置20(或其净化滤芯21A)进行正向冲洗。相应地,该水处理机的该第五工作状态对应于该水处理机的一级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3A至图5E所示,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二工作状态、该第三工作状态、该第四工作状态和该第五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的该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允许原水依次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该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流入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从而可在该第二工作状态、该第三工作状态、该第四工作状态和该第五工作状态向使用者提供原水。
相应地,如附图之图3A至图5E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或平面阀)10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一个第二工作位、一个第三工作位、一个第四工作位和一个第五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一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和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当该控制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二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和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当该控制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三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和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当该控制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四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和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当该控制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第九连通通道1009和该第十连通通道10010。进一步地,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控制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二工作位、该第三工作位、该第四工作位和该第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
如附图之图4A至图4D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一个第二通道102、一个第三通道103、一个第四通道104、一个第五通道105、一个第六通道106和一个第七通道107,其中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四通道104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延伸;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七通道107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3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优选地,该第六开口1106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且该第六开口1106通过一个排污通道150与该第七通道107相连通。因此,可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形成在该动阀片13,且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分别与该第七通道107和该排污通道150相连通。可以理解,本发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的连通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可通过一个分别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的连通管路(或三通管路)实现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之间的连通。可选地,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的连通也可通过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连通通路实现,其中该连通通路可被设置分别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和分别与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因此,该阀体11的该第二通道102、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形成一个三通结构。此外,为了确保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中的水进入该第五通道105,该第五通道105被设置可通过一个始终与外部空间相连通的进水口1051保持始终与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5A至图5E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能够相对定阀片12转动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一个第二工作位、一个第三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5A至图5E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四工作位和一个第五工作位,当平面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
可以理解,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被控制处在该净化工作位,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九连通通道1009,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十连通通道10010。可以理解,该第七通道107可以是一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通孔,其中该第七通道107自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向上延伸至其相对的另一面,从而在相应的工作位将污水或废水向上排出至该排污通道150。可以理解,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且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将该第四通道104与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相隔开,以防止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内的原水进入该第四通道104。
如附图之图3A至图5E所示,进一步地,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处在该第二工作位、该第三工作位、该第四工作位和该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相应地,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二工作位、该第三工作位、该第四工作位和该第五工作位时,原水被允许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并进一步自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通过该定阀片12的该第四通道104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
如附图之图3A至图5E所示,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一工作位时,该水处理机处于净化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五通道105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通道101,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进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经过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净水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入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经过该二级净化装置30净化处理后,从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进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三通道103,经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六通道106的引导,流向该定阀片12的该第四通道104,然后经过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3被提供;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二工作位时,该水处理机处于该二级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五通道105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三通道103,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进入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对该二级净化装置30反向冲洗后,从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再流经该定阀片12的该第二通道102和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再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三工作位时,该水处理机处于一级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五通道105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二通道102,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进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一级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进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通道101,再流经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四工作位时,该水处理机处于该二级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五通道105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二通道102,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进入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对该二级净化装置30正向冲洗后,从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再流经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三通道103和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再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更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五工作位时,该水处理机处于该一级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五通道105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通道101,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进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一级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进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二通道102,再流经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因此,在各个工作位,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阀腔110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能够通过该阀腔110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和实现待处理水在各个工作位的不同流向控制。此外,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作为排污开口,直接或间接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其可形成在该平面阀10的阀体11,也可形成在一个排污通道。
如附图之图5A至图5E所示,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被该动阀片13封闭,该第七通道107被该定阀片12封闭;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被该动阀片13封闭,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三通道103被该动阀片13封闭,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三通道103被该动阀片13封闭,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被该定阀片12封闭。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二通道102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七通道107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二通道102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通道开口,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七通道107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通道开口,当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被面(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对面(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设置,且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时,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通道和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通道通过相应的通道开口选择性地相连通,从而形成相应的连通通道和控制流体(如水流)的流动方向。
可以理解,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七通道107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延伸路径(或方向);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分别形成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通道开口,和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该第七通道107和该分别形成在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通道开口,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形状。例如,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通道开口可被设置具有一个规则形状,也可被设置为具有一个不规则形状。因此,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七通道107的延伸路径(或方向)和其通道开口的形状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之图4A至图5E和图6A至图6F所示,优选地,本文中的通道被封闭,指的是相应通道形成在该平面阀10的该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和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通道开口在该平面阀10的具体工作位(或水处理机的工作状态),被该动阀片13或该定阀片12的实体部分盖住,从而导致相应通道之间无法通过通道开口相连通。例如,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一工作位时,该动阀片13的实体部分正对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形成在该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通道开口,从而使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被该动阀片13封闭(或阻塞),该定阀片12的实体部分正对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形成在该动阀片13的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通道开口,从而使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被该定阀片12封闭。相应地,本文中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通道与被设置在定阀片12的通道之间的相连通,指的是在该平面阀10的具体工作位(或水处理机的工作状态),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通道形成在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通道开口与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通道形成该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通道开口选择性地部分或正好对齐和形成允许水流通过的水流通路。例如,当该平面阀10处于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一通道101相对齐,从而使两者相连通和形成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
如附图之图4A至图4D和图6A至图6F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二通道102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该第七通道107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可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二通道102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该第七通道107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
如附图之图4A至图4D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定阀片12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121、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121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2和一个自该第一延伸部122向外延伸的第一边缘部123,该动阀片13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131、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131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32和一个自该第二延伸部132向外延伸的第二边缘部133,其中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部分1200,其中该中心部分1200被设于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中心部121,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中心部分1200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部分1201、一个第二部分1202、一个第三部分1203、一个第四部分1204、一个第五部分1205、一个第六部分1206、一个第七部分1207、一个第八部分1208和一个第九部分1209;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区域1300,其中该中心区域1300设于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中心部131,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中心区域1300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区域1301、一个第二区域1302、一个第三区域1303、一个第四区域1304、一个第五区域1305、一个第六区域1306、一个第七区域1307、一个第八区域1308和一个第九区域1309;其中该第一通道101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一部分1201和该第二部分1202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103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三部分1203向下延伸;该第四通道104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四部分1204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102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六部分1206、该第七部分1207和该第八部分1208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105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一区域1301向上延伸;该第六通道106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三区域1303和该第四区域1304向上延;伸该第七通道107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五区域1305向上延伸。
可以理解,当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时,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二中心部131正对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一中心部121,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二延伸部132正对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一延伸部122,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二边缘部133正对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一边缘部123。
可选地,该平面阀10的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和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均为圆形,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均沿径向设于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且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七通道107均沿径向设于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
优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分别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一延伸部122,且该第四通道104被设置在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一边缘部123并自该第一边缘部123向内延伸。优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和该第七通道107分别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二延伸部132,该第六通道106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二边缘部133并自该第二边缘部133向内延伸至该第二延伸部132。
优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该第二通道102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该第三通道103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该第四通道104自该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
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具有一个内壁,其中该定阀片12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朝上地设于该阀腔110,和该动阀片13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朝下地设于该阀腔110,其中该阀腔110始终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的该定阀片12可以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也可以与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内壁相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内时,该定阀片12和该阀体11之间通过一个固定机构来保持该定阀片12和该阀体11之间的同步。例如,该定阀片12具有一个自该定阀片12的边缘向外突出的制动件,该阀体11的该内壁具有一个制动槽,其中该定阀片12的该制动件被设置能够与该阀体11的该内壁的该制动槽相啮合,以确保该定阀片12和该阀体11之间相同步(或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确保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各个通道与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相应开口相连通。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内时,该定阀片12可被单独制造。换句话说,此时,该定阀片12可由耐磨材料制成,从而提高该定阀片12(或整个平面阀)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经平滑处理以减小其粗糙程度。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图16A至图16C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元件15,其中该导流元件15形成该排污通道150,其中该导流元件15被设置自该动阀片13向上延伸且该导流元件15的该排污通道150分别与该平面阀的该第六开口1106和该第七通道107相连通(该第六开口1106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或者该排污通道150直接与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该第六开口1106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并与该第七通道107相连通),以使污水或废水可自其流出。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图16A至图16C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动阀片13向上延伸的驱动元件18,其中该驱动元件18被设置能够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发生转动。优选地,该驱动元件18与该导流元件15相一体成型。可选地,该驱动元件18与该导流元件15为两个独立的机构。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图16A至图16C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密封元件17,其中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与该驱动元件18相面对面,其中该密封元件17形成一个第一密封面170,该驱动元件18形成一个第二密封面180,其中该密封元件17的该第一密封面170被设置在该驱动元件18的该第二密封面180,从而使得当该驱动元件18相对该密封元件17转动,以驱动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时,该驱动元件18和该密封元件17之间被密封和防止水的泄漏。此外,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能够保持该驱动元件18处于适当位置,从而保持该动阀片13处于一个预设位置。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图16A至图16C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的直径被设置稍小于该阀体11的阀腔110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可通过该进水口1051保持与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净化控制指令,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1001、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1002,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经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一级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经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流入该二级净化装置30,并经进一步净化处理后得到净水,净水从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最后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二级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1003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1004,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再经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入该二级净化装置30,和对该二级净化装置30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流入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一级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和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1005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1006,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再进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一级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流入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二级净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和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的第七连通通道1007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八连通通道1008,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再进入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对该二级净化装置30正向冲洗后,从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流入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
如附图之图3A至图3E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该控制装置16进一步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一级净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第九连通通道1009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十连通通道10010,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然后通过该第九连通通道1009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再进入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一级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流入该第十连通通道10010,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相应地,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处在该第二工作状态、该第三工作状态、该第四工作状态和该第五工作状态时,该水处理机的该第五开口1105、该阀腔110、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四开口1104形成一个原水供应水路,其中该原水供应水路被设置允许原水能够流经该原水供应水路和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被提供。
参考附图之图7A至图10F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的一种可选实施被阐明,其中该平面阀10P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一个第二通道102,一个第三通道103,一个第四通道104、一个第五通道105、一个第六通道106、一个第七通道107P和一个第八通道108P,其中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八通道108P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延伸;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七通道107P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3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延伸,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该第八通道108P与该平面阀10P的第六开口1106P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与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7A至图10F所示,当该平面阀10P处于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P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和第四通道104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P与该第八通道108P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P处于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P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P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八通道108P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P处于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P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P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八通道108P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P处于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P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P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八通道108P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P处于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P的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P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八通道108P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P与该平面阀10不同之处在于,当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水处理机的该平面阀10P处在该第二工作位、该第三工作位、该第四工作位和该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P的该第七通道107P、该第八通道108P和该第六开口1106P形成一个排污水路。
如附图之图12至图15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进一步包括一个连通组件40,其中该连通组件40包括一个第一连通管道41、一个第二连通管道42,其中该第一连通管道41具有两个连接端411,该第二连通管道42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421,其中该第一连通管道41的该连接端411分别与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在该第一工作位时,以使原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一开口1101流入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管道42的该连接端421分别与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在该第一工作位时,以使来自该净化滤芯21A的净化水能够自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向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被进一步净化。优选地,该第二连通管道42具有三个连接端421,其中该第二连通管道42的该连接端421分别与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换句话说,该第二连通管道42形成一个三通接头结构,以分别与该净化滤芯21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2至图15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连通组件40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三连通管道43,其中该第三连通管道43具有两个连接端431,其中该第三连通管道43的该连接端431分别与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在该第一工作位时,以使来自该净化滤芯31的净化水能够自该净化滤芯31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向该控制阀10该第三开口1103,和被提供给使用者。
如附图之图12至图15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水处理机的该连通组件40进一步包括一个排污管道44,其中该排污管道44具有两个连接端441,其中该排污管道44的一个连接端441与该控制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或排污开口1106)相连通,该排污管道44的另一个连接端441形成本发明水处理机的排污口。
值得注意的是,优选地,该连通组件40的该第一连通管道41、该第二连通管道42、该第三连通管道43和该排污管道44均被设置在该控制阀10的上方,以方便该连通组件40的各个管道与该控制阀10的对应开口之间的连接。优选地,该连通组件40的该第一连通管道41、该第二连通管道42、该第三连通管道43和该排污管道44被设置相一体成型,以提高该连通组件40的集成度和减小其体积。更优选地,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和该控制阀10被设置环绕该连通组件40,从而大大降低了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和该控制阀10之间的管路连接的复杂度。相应地,该连通组件40的该第一连通管道41、该第二连通管道42、该第三连通管道43和该排污管道44均被设置在该一级净化装置20的该净化滤芯21A和该二级净化装置30的该净化滤芯31之间。此外,该排污管道44被设置尽量远离该控制阀10的该原水进口(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净水出口(该第四开口1104)。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以该水处理机包括一个一级净化装置20和一个二级净化装置30为例说明能够实现净化处理的一体机,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该水处理机可能包括多个一级净化装置20和/或多个二级净化装置30,以实现多级净化或者实现提供多路净化水或者多路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1)

1.一种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一级净化装置;
至少一个二级净化装置;
一个控制阀,其中该控制阀是一个平面阀;和
一个外壳,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内腔,其中该一级净化装置和该二级净化装置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内腔内,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一个第五开口和一个第六开口,其中阀体的该阀腔与该第五开口相连通,该一级净化装置的第一连通开口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一级净化装置的第二连通开口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的第一连通开口均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二级净化装置的第二连通开口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进一步包括一个动阀片和一个定阀片,其中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其中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均被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且该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转动,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和一个第七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四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七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开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该第六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六开口和该平面阀的该第二开口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平面阀的该第六开口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一级净化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净化滤芯,该二级净化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净化滤芯,其中该一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该内腔形成两个第一腔体,其中该一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被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内腔内,且该控制阀被设置能够在该水处理机处在一个第一工作状态时,将该一级净化装置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相串联地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内腔内,且该控制阀被设置能够在该水处理机处在一个第一工作状态时,将该一级净化装置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相串联地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该内腔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二腔体,其中该第二腔体被设置在两个第一腔体之间,其中该控制阀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第二腔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该内腔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二腔体,其中该第二腔体被设置在两个第一腔体之间,其中该控制阀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第二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被设置在该一级净化装置和该二级净化装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被设置在该一级净化装置和该二级净化装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括一个壳体和两个隔板,其中该隔板被分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内腔内,从而将该外壳的该内腔隔开成两个第一腔体和一个第二腔体,其中该第一腔体形成在该外壳的该壳体和该隔板之间,该第二腔体形成在两个隔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括一个壳体和两个隔板,其中该隔板被分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内腔内,从而将该外壳的该内腔隔开成该第一腔体和该第二腔体,其中该第一腔体形成在该外壳的该壳体和该隔板之间,该第二腔体形成在两个隔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进一步包括一个底部和一个顶端,其中该壳体和该隔板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底部和该顶端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进一步包括一个底部和一个顶端,其中该壳体和该隔板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底部和该顶端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两个支撑件,其中该支撑件被分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底部,并向上延伸至该外壳的该顶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两个支撑件,其中该支撑件被分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底部,并向上延伸至该外壳的该顶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隔板具有一个朝向相应第一腔体的凹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隔板具有一个朝向相应第一腔体的凹面。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该内腔形成两个第一腔体和一个第二腔体,其中该第二腔体被设置在两个第一腔体之间,其中该控制阀被设置在一个第一腔体,其中该一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被分别设置在该第二腔体和另一个第一腔体内。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该内腔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二腔体,其中该第二腔体被设置在两个第一腔体之间,其中该控制阀被设置在一个第一腔体,该一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被分别设置在另一个第一腔体和该第二腔体内,其中该控制阀被设置能够在该水处理机处在一个第一工作状态时,将该一级净化装置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相串联地连接在一起。
20.根据权利要求4、5、6、7、8、9、13、15、17、18或19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连通组件,其中该连通组件包括一个第一连通管道、一个第二连通管道,其中该第一连通管道具有两个连接端,该第二连通管道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其中该第一连通管道的该连接端分别与该一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的第一连通开口和该控制阀的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连通管道的该连接端分别与该一级净化装置的净化滤芯的第二连通开口和该二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的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连通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三连通管道,其中该第三连通管道具有两个连接端,其中该第三连通管道的该连接端分别与该二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的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控制阀的该第三开口相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4、5、6、7、8、9、13、15、17、18或19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连通组件,其中该连通组件包括一个排污管道,其中该排污管道具有两个连接端,其中该排污管道的一个连接端与该控制阀的一个第六开口相连通,该排污管道的另一个连接端形成一个排污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排污管道,其中该排污管道的一个连接端与该控制阀的一个第六开口相连通,该排污管道的另一个连接端形成一个排污口。
23.根据权利要求4、5、6、7、8、9、13、15、17、18或19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连通组件,其中该连通组件包括一个第一连通管道、一个第二连通管道,其中该第一连通管道具有两个连接端,该第二连通管道具有三个连接端,其中该第一连通管道的该连接端分别与该一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的第一连通开口和该控制阀的第一开口相连通;其中该第二连通管道的该连接端分别与一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二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的该第一连通开口和该控制阀的第二开口相连通;该连通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三连通管道,其中该第三连通管道具有两个连接端,其中该第三连通管道的该连接端分别与该二级净化装置的该净化滤芯的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控制阀的该第三开口相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组件的该第一连通管道和该第二连通管道均被设置在该控制阀的上方。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组件的该第一连通管道、该第二连通管道、该第三连通管道和该排污管道均被设置在该控制阀的上方。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组件的该第一连通管道、该第二连通管道、该第三连通管道和该排污管道被设置相一体成型。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第七连通通道,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第六开口相连通的第八连通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第九连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平面阀的该第六开口相连通的第十连通通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在该第二工作位、该第三工作位、该第四工作位和该第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第十一连通通道。
29.根据权利要求4、5、6、7、8、9、13、15、17、18、19、22、24、25或26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单元,其中该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控制模块和一个与该控制模块相电连接的指令输入模块,其中该指令输入模块允许使用者通过其向该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指令,以使该控制模块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一个驱动机构,来驱动该控制阀。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该顶端包括一个安装板和一个盖板,其中该安装板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壳体,该盖板被设置在该安装板的外侧,其中该盖板具有一个操作开口,其中该控制单元的该指令输入模块被设置该外壳的该顶端的该安装板,其中该盖板的该操作开口被设置正对该指令输入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的两个端部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CN201910388326.9A 2018-05-30 2019-05-10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Active CN110550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878 2018-05-30
CN2018105428786 2018-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0767A CN110550767A (zh) 2019-12-10
CN110550767B true CN110550767B (zh) 2024-03-29

Family

ID=68736231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5615.4A Pending CN110550763A (zh) 2018-05-30 2018-09-04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CN201821443982.1U Active CN209759166U (zh) 2018-05-30 2018-09-04 水处理机
CN201910388326.9A Active CN110550767B (zh) 2018-05-30 2019-05-10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CN201910388513.7A Pending CN110550768A (zh) 2018-05-30 2019-05-10 水处理机
CN201920671267.1U Active CN210764689U (zh) 2018-05-30 2019-05-10 水处理机
CN201920671246.XU Active CN210764688U (zh) 2018-05-30 2019-05-10 水处理机
CN201910456581.2A Active CN110862166B (zh) 2018-05-30 2019-05-29 多功能水处理机
CN201920795942.1U Active CN211226634U (zh) 2018-05-30 2019-05-29 多功能水处理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5615.4A Pending CN110550763A (zh) 2018-05-30 2018-09-04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CN201821443982.1U Active CN209759166U (zh) 2018-05-30 2018-09-04 水处理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8513.7A Pending CN110550768A (zh) 2018-05-30 2019-05-10 水处理机
CN201920671267.1U Active CN210764689U (zh) 2018-05-30 2019-05-10 水处理机
CN201920671246.XU Active CN210764688U (zh) 2018-05-30 2019-05-10 水处理机
CN201910456581.2A Active CN110862166B (zh) 2018-05-30 2019-05-29 多功能水处理机
CN201920795942.1U Active CN211226634U (zh) 2018-05-30 2019-05-29 多功能水处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8) CN11055076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76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宁波市科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CN112390311A (zh) * 2020-12-03 2021-02-23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罐串联控制阀及其水处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4481U (zh) * 2009-12-04 2010-11-17 深圳市爱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饮用水净化装置
CN102678967A (zh) * 2012-05-15 2012-09-19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CN202482150U (zh) * 2012-01-18 2012-10-10 中山市能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组合式净水机
CN104508340A (zh) * 2012-07-24 2015-04-08 胡霄宗 控流器及具有该控流器的水处理系统
CN107200410A (zh) * 2017-06-19 2017-09-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的设计方法、复合滤芯及包括其的净水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25641A (ja) * 2007-11-21 2009-06-11 Miura Co Ltd 軟水装置の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WO2011136445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Woongjin Coway Co., Ltd Water softener having timer control valve
CN202266706U (zh) * 2011-09-09 2012-06-06 崔好印 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
CN202322533U (zh) * 2011-11-18 2012-07-11 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顺流再生式软净水一体机
CN102635706B (zh) * 2012-03-28 2016-08-03 余姚市科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水补水多功能软水阀
CN104676046B (zh) * 2013-11-28 2017-09-29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控流器
CN103994250A (zh) * 2014-01-20 2014-08-20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PL3104053T3 (pl) * 2014-01-20 2021-05-31 Wenzhou Runxin Manufacturing Machine Co. Ltd. Zawór sterujący
CN206082193U (zh) * 2016-05-18 2017-04-12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用于超滤净水器的滤芯
CN105927758B (zh) * 2016-06-17 2018-04-13 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软水机控制阀及其操控方法
CN11055076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宁波市科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4481U (zh) * 2009-12-04 2010-11-17 深圳市爱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饮用水净化装置
CN202482150U (zh) * 2012-01-18 2012-10-10 中山市能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组合式净水机
CN102678967A (zh) * 2012-05-15 2012-09-19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CN104508340A (zh) * 2012-07-24 2015-04-08 胡霄宗 控流器及具有该控流器的水处理系统
CN107200410A (zh) * 2017-06-19 2017-09-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的设计方法、复合滤芯及包括其的净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2166B (zh) 2024-03-29
CN110550763A (zh) 2019-12-10
CN210764688U (zh) 2020-06-16
CN110550767A (zh) 2019-12-10
CN209759166U (zh) 2019-12-10
CN110862166A (zh) 2020-03-06
CN210764689U (zh) 2020-06-16
CN211226634U (zh) 2020-08-11
CN110550768A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0767B (zh)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WO2019228398A1 (zh) 水处理机及其机体
CN212770102U (zh)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CN114100230A (zh) 一种水处理过滤系统及多路阀
CN111196641B (zh) 净水系统
CN209815828U (zh) 水处理机
CN215462533U (zh)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
CN209759167U (zh) 水处理机、用于水处理机的外壳和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机的外壳
CN217041641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3865605U (zh) 软水机
CN219866404U (zh) 水处理机和用于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CN219866405U (zh) 水处理机和用于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KR20180011277A (ko) 역세척 기능을 구비한 하폐수 정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6092473U (zh) 过滤器及用水系统
CN114890561B (zh) 一种纯水设备
CN216726141U (zh) 一种过滤器控制阀芯及带有该阀芯的过滤器
CN213433319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6890368U (zh) 一种净水滤件以及净水机
CN210974226U (zh) 净水系统
CN219975465U (zh) 水处理机和用于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CN215756592U (zh) 滤芯反冲洗水路及净水机
CN210448330U (zh) 水路组件及净水机
CN211445255U (zh) 一种双路冲洗的净水装置
CN215027697U (zh) 子母反渗透膜装置及反渗透净水器
JP2002224665A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水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