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0582A -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0582A
CN110550582A CN201910907103.9A CN201910907103A CN110550582A CN 110550582 A CN110550582 A CN 110550582A CN 201910907103 A CN201910907103 A CN 201910907103A CN 110550582 A CN110550582 A CN 110550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ear axle
support
mounting plat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71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伦
王庆华
陈国友
王多双
程贵珠
尤胜超
李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l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l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71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05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0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0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07554Counterwe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包括车体总成、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所述支撑总成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所述滑动总成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作往复式移动。本发明通过支撑总成实现对叉车平衡重的快速限位、滑动总成实现对后桥总成的快速定位,并使得后桥总成可根据叉车平衡重的位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位置调整,操作快速简便,保证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的合装质量,大幅度的提高了叉车平衡重的合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叉车行业的发展,叉车产品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无尾架结构的叉车已成为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的有尾架结构的叉车,无尾架叉车具有如下优点:
(1)省去了叉车生产过程中尾架的加工,节约了加工尾架所需的材料,有效节约了叉车尾架的加工成本;同时,加大的减少了因加工尾架带来的人工焊接量,简化了叉车的整车结构;
(2)无尾架叉车的车架尺寸较小,降低了平衡重的高度和整车重心,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扩大了整车的后视野。
但从装配角度而言,无尾架叉车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主要在于叉车平衡重与后桥合装操作比较困难。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起吊设备进行辅助装配,先将叉车平衡重放置于地面上;再吊装后桥与平衡重进行合装;最后用起吊设备将合装后的平衡重、后桥总成从地面上吊起来放置于存放架上备用。
在采用起吊设备进行辅助装配的过程中,因平衡重的外形尺寸较大、且重量可达3吨,用起吊设备将其横放于地面上时操作不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平衡重与后桥合装后,采用起吊合装后的平衡重、后桥总成易发生磕碰,无法保证平衡重、后桥总成的表面质量,进而无法保证平衡重、后桥总层的装配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包括车体总成、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
所述车体总成包括两沿着横向相对设置的车体滑轨;
所述支撑总成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为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总成的半包围框架结构;
所述滑动总成位于所述限位组件的下方、且所述滑动总成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作往复式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总成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组;
两所述车体滑轨固定焊接于所述支撑板组的上部、并与两所述支撑板组围成框架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组包括站立设置的外轮安装板、设置在外轮安装板内侧的内轮支撑座、以及水平设置于外轮安装板和内轮支撑座顶部的连接板;
所述外轮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上小下大的梯形开口、且所述外轮安装板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
所述内轮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轮安装板的内侧、且所述内轮支撑座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总成设置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组上部的内侧并偏向于所述车体滑轨的一端,所述车体滑轨的另一端设有防止所述滑动总成滑出的固定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上部的支撑横梁、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下部的底部横梁、固设于支撑横梁内侧的限位框架、以及用以支撑平衡重底部的平衡重垫块;
所述平衡重垫块放置在所述限位框架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框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内侧的中间位置,且所述限位框架的底部设有倾斜支撑、两外侧对称设有加强支撑;
所述倾斜支撑的一端与所述底部横梁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框架固接;
所述加强支撑为一直角边与所述支撑横梁固接、另一直角边与所述限位框架固接的直角三角形加强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主支撑板、连接两主支撑板上部的横拉杆、以及与主支撑板垂直的竖板;
所述主支撑板为设置在所述车体滑轨外侧的倒置L型板,且所述主支撑板下部的内侧同时与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底部横梁的同一端焊接固定、上部的内侧固设有辅助支撑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总成包括沿着所述车体滑轨移动的滑动支架、设置在滑动支架上部的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固设于前安装板外侧的活动防护板、固设于后安装板外侧的固定防护板、以及设置在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之间的调整组件;
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沿着所述滑动支架的长度方向站立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支架的两端设置有装在所述车体滑轨内的复合滚轮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之间的滚筒组、放置于滚筒组上部并沿着所述滑动支架长度方向移动的后桥支撑板、可拆卸安装在后桥支撑板上的后桥垫块;
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的两端均站立设有用以限定后桥支撑板移动行程的端部限位板;
所述后桥垫块为成对使用的橡胶垫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用以放置滚筒组的U型槽、且所述后安装板上对称开设有两方形缺口;
所述方形缺口内设有用以调整后桥总成平面度的调高组件;
所述调高组件包括站立焊接于所述滑动支架上表面的调整套、以及与调整套旋合的调整支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支撑总成实现对叉车平衡重的快速限位、滑动总成实现对后桥总成的快速定位,并使得后桥总成可根据叉车平衡重的位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位置调整,操作快速简便,保证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的合装质量;并且,与地摊式作业方式相比,采用合装工装可实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合装的流水线作业,大幅度的提高了叉车平衡重的合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整车的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
(2)叉车平衡重的底部放置于支撑组件的平衡重垫块上、上部通过支撑限位组件进行半包围限位,即通过支撑总成实现对叉车平衡重的三点稳定支撑,可有效防止叉车平衡重在合装过程中发生倾翻现象,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合装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放置在滑动总成上的后桥总成通过固定防护板与活动防护板进行前后位置限定,也可有效防止后桥总成在合装过程中发生倾翻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合装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通过将车体总成设置成包括支撑板组、车体滑轨等,使得车体总成的底部预留足够的空间,满足合装工装通过AGV时的空间需求,确保该合装工装能够采用AGV方式进行牵引运输,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在支撑板组的外轮安装板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内轮支撑座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工作满载时,外轮安装板上的外滚轮沿着AGV上的传送轨道移动,可减小合装工装在运行过程中与传送轨道之间的摩擦力,而空载返回时,设置在内轮支撑柱底部的内滚轮着地可方便整个合装工装运行过程中的转弯,保证合装工装环线运行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合装工装的使用效果;
(4)合装工装的平衡重垫块可根据叉车平衡重的规格进行选择、后桥垫块可根据后桥总成的规格进行选择,并将后桥垫块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消除后桥垫块与后桥总成底部接触造成对后桥总成的磕碰与损坏,保证后桥总成的表面质量;同时,在滑动总成上设置用以调整后桥总成高度,保证后桥总成呈水平放置,使得该合装工装能够适用于不同吨位的无尾架叉车车型的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的合装工作,适用范围广、兼容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合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合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合装工装沿着AGV传动轨道运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车体总成与支撑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滑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动总成带动后桥总成向支撑总成一端移动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滑动总成带动后桥总成向支撑总成一端移动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在合装工装上合装时的侧视图。
图中:
1-车体总成、11-车体滑轨、12-支撑板组、121-外轮安装板、122-内轮支撑座、123-连接板;
101-梯形开口、102-固定限位块;
2-支撑总成、21-支撑组件、211-支撑横梁、212-底部横梁、213-限位框架、214-平衡重垫块;22-限位组件、221-主支撑板、222-横拉杆、223-竖板、224-辅助支撑板;
3-滑动总成、31-滑动支架、311-复合滚轮组;32-前安装板、33-后安装板、34-活动防护板、35-固定防护板、36-调整组件、361-滚筒组、362-后桥支撑板、363-后桥垫块;37-调高组件;
301-端部限位板、302-U型槽、303-方形缺口;
4-叉车平衡重;
5-后桥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包括车体总成1、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2、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3;所述车体总成1包括两沿着横向相对设置的车体滑轨11;所述支撑总成2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21、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22,所述限位组件22为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总成3的半包围框架结构;所述滑动总成3位于所述限位组件22的下方、且所述滑动总成3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11作往复式移动。
为解决无尾架叉车的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问题,采用合装工装来对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进行合装。通过将合装工装设置成包括车体总成1、支撑总成2以及滑动总成3,具体使用时,将滑动总成3沿着车体滑轨11向远离支撑总成2一侧移动,使得支撑总成2与滑动总成3分为位于车体总成1上部的两侧;再将叉车平衡重4放置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2内,通过支撑总成2实现叉车平衡重4的平稳放置、可靠限位,将后桥总成5放置于滑动总成3上,放置在滑动总成3上的后桥总成5位于叉车平衡重4的下方,且后桥总成5随着滑动总成3沿着两车体滑轨11向靠近叉车平衡重4一侧移动,直至后桥总成5移动至与叉车平衡重4相合装的位置,实现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的快速合装。
支撑总层在对叉车平衡重4进行限位与固定时,支撑总成2下部的支撑组件21位于叉车平衡重4的底部并实现对叉车平衡重4底部中间位置的支撑,支撑总成2上部的限位组件22呈开口朝向滑动总成3的半包围框架结构,叉车平衡重4放置于限位组件22的半包围框架结构内,通过半包围框架结构的限位组件22实现对叉车平衡重4的精准限位。
叉车平衡重4的底部通过支撑组件21进行支撑与限位、上部通过限位组件22进行支撑与限位,即通过支撑总成2实现对叉车平衡重4的三点稳定支撑、且对叉车平衡重4的上部为半包围限定,可有效防止叉车平衡重4在合装过程中发生倾翻现象,提高了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合装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采用包括车体总成1、支撑总成2以及滑动总成3等装配而成的合装工装对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进行合装,相对于传统的地摊式作业,采用合装工装可实现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合装的流水线作业,大幅度的提高了叉车平衡重4的合装效率与合装质量,进而提高了整车的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
请参阅图4,所述车体总成1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组12;两所述车体滑轨11固定焊接于所述支撑板组12的上部、并与两所述支撑板组12围成框架形结构。
所述支撑板组12包括站立设置的外轮安装板121、设置在外轮安装板内侧的内轮支撑座122、以及水平设置于外轮安装板和内轮支撑座顶部的连接板123;所述外轮安装板121的中部开设有上小下大的梯形开口101、且所述外轮安装板121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所述内轮支撑座122设置于所述外轮安装板121的内侧、且所述内轮支撑座122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
具体的,车体总成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组12、以及两相对设置于支撑板组12上部的车体滑轨11,两支撑板组12与两车体滑轨11围成立体的四边形框架结构。支撑板组12的两外轮安装板121站立设置,每个外轮安装板121的内侧靠近两竖直侧棱处分别设有一内轮支撑座122,内轮支撑座122的外侧面与外轮安装板121的内侧面焊接固定,同时,在外轮安装板121的顶部和内轮支撑座122的顶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板123,连接板123的下表面与内轮支撑座122的顶面以及外轮安装板121的顶面焊接固定。
通过将外轮安装板121设置成中部开设有梯形开口101的镂空形板状结构,在保证外轮安装板121强度与刚度的前提下,可减小外轮安装板121的重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并且,通过将支撑板组12设置成包括外轮安装板121、内轮支撑柱以及连接板123等,使得支撑板组12顶部的连接板123上表面与车体滑轨11靠近两端处的下表面焊接固定,保证了车体总成1的结构稳定性与牢固性,确保车体总成1能够对设置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2、滑动总成3以及放置在支撑总成2上的叉车平衡重4、放置在滑动总成3上的后桥总成5进行支撑,增加其支撑载荷的能力。
车体总成1顶部的两车体滑轨11为相对设置的C形槽钢,取材方便、材料成本低。两车体滑轨11的C形槽相对,且所述车体滑轨11远离支撑总成2的一端设有防止所述滑动总成3滑出的固定限位块102。滑动总成3的两端装在两车体滑轨11的C形槽内,并沿着车体滑轨11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后桥总成5在滑动总成3上放置稳定后,滑动总成3带动后桥总成5沿着车体滑轨11向靠近支撑总成2的一端移动,实现放置在支撑总成2上的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的快速合装;当后桥总成5与叉车平衡重4合装好后,滑动总成3沿着两车体滑轨11向远离支撑总成2一端移动而从合装后的后桥总成5底部抽出,此时,设置在两车体滑轨11一端的固定限位块102可防止滑动总成3从车体滑轨11的C形槽内滑出,确保滑动总成3移动至车体滑轨11远离支撑总成2一端的极限位置后,可继续等待下一后桥总成5的放置,保证下一组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进而提高了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合装的连续性,极大的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效率。
请参阅图3,由支撑板组12、车体滑轨11等组焊而成的车体总成1,使得车体总成1的底部预留足够的空间,满足合装工装通过AGV时的空间需求,确保该合装工装能够采用AGV方式进行牵引运输,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车体总成1支撑板组12的外轮安装板121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内轮支撑座122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当工作满载时,设置在外轮安装板121上的外滚轮沿着AGV上的传送轨道移动,而设置在内轮支撑柱底部的内滚轮不与地面接触,既能减小放置在合装工装上部的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发生倾翻的可能性,保证合装工装工作的安全性,又能减小合装工装在运行过程中与传送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当合装工装空载返回时,设置在内轮支撑柱底部的内滚轮与地面接触,而设置在外轮安装板121上的外滚轮不工作,此时,设置在内轮支撑柱底部的内滚轮着地可方便整个合装工装运行过程中的转弯,保证合装工装环线运行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合装工装的使用效果。
请参阅图4,所述支撑总成2设置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组12上部的内侧并偏向于所述车体滑轨11的一端,所述车体滑轨11的另一端设有防止所述滑动总成3滑出的固定限位块102。
在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合装之前,支撑总成2与滑动总成3分别在车体总成1的上部相对设置,保证整个合装工装的平稳性,提高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合装的安全性。
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上部的支撑横梁211、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下部的底部横梁212、固设于支撑横梁内侧的限位框架213、以及用以支撑平衡重底部的平衡重垫块214;所述平衡重垫块214放置在所述限位框架213内。
所述限位框架213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211内侧的中间位置,且所述限位框架213的底部设有倾斜支撑、两外侧对称设有加强支撑;
所述倾斜支撑的一端与所述底部横梁212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框架213固接;所述加强支撑为一直角边与所述支撑横梁211固接、另一直角边与所述限位框架213固接的直角三角形加强板。
通过将支撑组件21设置成包括支撑横梁211、底部横梁212、限位框架213等结构,并在限位框架213的底部设置倾斜支撑、两侧对称设置加强支撑,保证了整个支撑组件21的牢固性。在具体使用时,放置在限位框架213内的平衡重垫块214用以支撑叉车平衡重4底部的中间位置,并且,平衡重垫块214有不同的高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叉车平衡重4,具体使用时可根据叉车平衡重4的型号进行选择,满足不同叉车平衡重4的使用需求,进而满足多品种叉车平衡重4的兼容性合装需求。
所述限位组件2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主支撑板221、连接两主支撑板上部的横拉杆222、以及与主支撑板垂直的竖板223;所述主支撑板221为设置在所述车体滑轨11外侧的倒置L型板,且所述主支撑板221下部的内侧同时与所述支撑横梁211和所述底部横梁212的同一端焊接固定、上部的内侧固设有辅助支撑板224。
限位组件22整体为开口朝向滑动总成3一侧的半包围框架结构,通过将限位组件22设置成包括主支撑板221、横拉杆222以及竖板223等组焊而成的结构,使得主支撑板221下部与竖板223均站立设置、并使得主支撑板221下部的外边缘与竖板223的一边缘焊接固定,同时,使得支撑横梁211的两端端面以及底部横梁212的两端端面均与主支撑板221下部的内侧面焊接固定,并且,支撑横梁211与底部横梁212在车体滑轨11的上部与下部一上一下设置,确保整个限位组件22的强度与刚度。另外,通过在主支撑板221上部的内侧设置辅助支撑板224,辅助支撑板224呈水平倾斜设置,辅助支撑板224的一侧面与主支撑板221上部的内侧面焊接固定、一端面与竖板223上部的内侧面焊接固定,进一步保证限位组件22的强度与刚度,提高了限位组件22的使用牢固性与可靠性,进而保证叉车平衡重4通过限位组件22进行限位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5,所述滑动总成3包括沿着所述车体滑轨移动的滑动支架31、设置在滑动支架上部的前安装板32与后安装板33、固设于前安装板外侧的活动防护板34、固设于后安装板外侧的固定防护板35、以及设置在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之间的调整组件36;所述前安装板32与所述后安装板33沿着所述滑动支架31的长度方向站立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支架31的两端设置有装在所述车体滑轨11内的复合滚轮组311。
滑动支架31的两端为站立设置的机架、且在两机架的外侧均设置有复合滚轮组311,使用时,两机架外侧的复合滚轮组311装在车体总成1的两车体滑轨11内,并沿着车体滑轨11移动。
具体组装时,在滑动支架31上设置的前安装板32与后安装板33相对设置、且所述前安装板32与所述后安装板33上均开设有用以放置滚筒组的U型槽302,前安装板32的底面和后安装板33的底面均与滑动支架3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前安装板32上开设的U型槽302与后安装板33上开设的U型槽302一一对应,滚筒组361的一端放置于前安装板32上开设的U型槽302内、另一端放置于后安装板33上开设的U型槽302内,保证滚筒组361在前安装板32与后安装板33上的稳定放置。
再将调整组件36放置于滚筒组361的上部,调整组件36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前安装板32与后安装板33进行限位,调整组件36可在滚筒组361上沿着滑动支架3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且所述前安装板32与所述后安装板33的两端均站立设有用以限定后桥支撑板362移动行程的端部限位板301。当调整组件36沿着移动至滑动支架31的两端行程极限位置时,端部限位板301可对调整组件36进行限位,有效防止调整组件36从滚筒组361上滑出,进而有效防止放置在调整组件36上的后桥总成5滑出,进一步提高了后桥总成5与叉车平衡重4合装的安全性。
所述调整组件36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之间的滚筒组361、放置于滚筒组上部并沿着所述滑动支架长度方向移动的后桥支撑板362、可拆卸安装在后桥支撑板上的后桥垫块363;所述后桥垫块363为成对使用的橡胶垫块。
所述前安装板32与所述后安装板33上均开设有用以放置滚筒组的U型槽302、且所述后安装板33上对称开设有两方形缺口303;所述方形缺口303内设有用以调整后桥总成5平面度的调高组件37;所述调高组件37包括站立焊接于所述滑动支架31上表面的调整套、以及与调整套旋合的调整支柱。
具体使用时,先将两后桥垫块363对称安装于后桥支撑板362上,后桥垫块363为高度可选的橡胶材质的垫块,当后桥垫块363与后桥总成5接触时,可对后桥接触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根据不同规格型号的后桥总成5选择不同高度的后桥垫块363,通过后桥垫块363可调整对后桥总成5底部的支撑高度,使其满足多种后桥总成5的装配需求。在后安装板33上对称开设有两方形缺口303,并在方形缺口303内设置调高组件37,后桥总成5放置于后桥支撑板362上时,后桥总成5的下部同时与后桥支撑板362上的两后桥垫块363的上表面、以及两调高组件37的顶部接触,为提高后桥总成5呈水平放置,可通过改变调整套与调整支柱之间的旋合长度来实现调高组件37高度的调整,进而确保后桥总成5在滑动总成3上放置的平稳性。
另外,在前安装板32的外侧设置有活动防护板34、后安装板3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防护板35,两固定防护板35对称设置、且呈竖直状态,对放置在后桥支撑板362上的后桥总成5后侧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可防止后桥总成5向后发生倾翻。前安装板32外侧的活动防护板34也对称设置、并在前安装板32上开设多个定位销孔,活动防护板34的一端可绕固定销轴自由转动、且活动防护板34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销孔;使用时,先将两活动防护板34转动至水平位置,待将后桥总成5在后桥支撑板362上放置平稳后,转动活动防护板34使其呈竖直或倾斜位置,并使得活动防护板34上开设的限位销孔与前安装板32上开设的某一定位销孔对应,再将活动定位销同时贯穿插入该定位销孔与限位销孔内,实现活动防护板34的位置限定,限定后的活动防护板34对放置在后桥支撑板362上的后桥总成5前侧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可防止后桥总成5向前发生倾翻。通过两固定防护板35与两活动防护板34的配合使用,可提高放置在后桥支撑板362上的后桥总成5沿着滚筒组361来回移动的平稳性,有效避免后桥总成5在滑动总成3上发生前倾或后倾,进一步提高了后桥总成5与叉车平衡重4之间合装安全性。
请参阅图6-8,合装工装的操作与使用过程如下:
(1)合装工装的准备:首先将滑动总成3沿着车体滑轨11移动至车体滑轨11的最外端,使得支撑总成2与滑动总成3分别位于车体总成1上部的两端,并将滑动总成3的活动防护板34转动至水平状态;再根据叉车平衡重4的规格选择高度适宜的平衡重垫块214、根据后桥总成5的规格选择高度适宜的后桥垫块363,即使得平衡重垫块214与叉车平衡重4相适应、后桥垫块363与后桥总成5相适应,并将选择好的平衡重垫块214安装在固设于支撑横梁211内侧中部的限位框架213内,将后桥垫块363对称安装在后桥支撑板362上;(2)后桥总成5的放置与限位:通过起吊设备等将后桥总成5左右对称的吊放至后桥支撑板362上的两后桥垫块363上,并使得后桥总成5的后侧通过两固定防护板35限位;再将活动防护板34转动呈竖直位置或倾斜位置,只需活动防护板34能够对后桥总成5的前侧起到限位作用即可,使得活动防护板34上开设的限位销孔与前安装板32上开设的某一定位销孔对应,并将活动定位销同时依次贯穿插入限位销孔与该定位销孔内,实现活动防护板34的位置限定,使得活动防护板34对后桥总成5的前侧起到限位作用,确保后桥总成5在滑动总成3上放置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将后桥总成5在滑动总成3上放置好后,后桥总成5底部同时与两后桥垫块363的上表面以及两调高组件37的顶面接触,通过改变调高组件37的高度以实现后桥总成5在滑动总成3上呈水平放置,进一步保证后桥总成5在滑动总成3上放置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3)叉车平衡重4的放置与限位:通过起吊设备等将叉车平衡重4吊放至支撑总成2内部,使得叉车平衡重4的底部放置于平衡重垫块214上、上部通过支撑总成2进行限位,使得平衡重垫块214以及支撑总成2对叉车平衡重4形成三点稳定支撑;
(4)后桥总成5与叉车平衡重4的合装:将叉车平衡重4放置在车体总成1上并通过支撑总成2进行限位后,可根据叉车平衡重4的位置来调整后桥总成5的相对位置,放置在后桥支撑板362上的后桥总成5可沿着滑动支架31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可随着滑动总成3沿着车体滑轨11的长度方向,易于操作,确保后桥总成5与叉车平衡重4之间的快速、准确合装,保证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的合装质量;将后桥总成5沿着车体滑轨11移动至叉车平衡重4下部后,使得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均到达装配位置,再使用紧固件总底部将后桥总成5与叉车平衡重4连接起来,完成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的合装。
采用合装工装对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进行合装,通过车体总成1与支撑总成2实现对叉车平衡重4的稳定放置与固定限位、通过滑动总成3实现对后桥总成5的稳定放置与固定限位,可有效防止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在合装操作过程中发生倾翻,提高了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合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可通过后桥支撑板362沿着滑动支架3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滑动总成3沿着车体滑轨11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后桥总成5与叉车平衡重4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相对于传统的地摊式作业方式,实现了后桥总成5与叉车平衡重4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且操作快速简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的合装质量;同时,采用合装工装对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进行合装时,可实现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合装的流水线作业,提高了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的合装效率。
另外,合装工装的平衡重垫块214可根据叉车平衡重4的规格进行选择、后桥垫块363可根据后桥总成5的规格进行选择,并将后桥垫块363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消除后桥垫块363与后桥总成5底部接触造成对后桥总成5的磕碰与损坏,保证后桥总成5的表面质量;并且在滑动总成3上设置用以调整后桥总成5高度,保证后桥总成5呈水平放置,使得该合装工装能够适用于1-3.5吨无尾架叉车车型的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的合装工作,对于更大吨位的无尾架叉车车型,可将该合装工装整体尺寸加大,以满足多种型号无尾架叉车车型的叉车平衡重4与后桥总成5之间的合装,适用范围广、兼容性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总成(1)、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2)、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3);
所述车体总成(1)包括两沿着横向相对设置的车体滑轨(11);
所述支撑总成(2)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21)、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22),所述限位组件(22)为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总成(3)的半包围框架结构;
所述滑动总成(3)位于所述限位组件(22)的下方、且所述滑动总成(3)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11)作往复式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总成(1)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组(12);
两所述车体滑轨(11)固定焊接于所述支撑板组(12)的上部、并与两所述支撑板组(12)围成框架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组(12)包括站立设置的外轮安装板(121)、设置在外轮安装板内侧的内轮支撑座(122)、以及水平设置于外轮安装板和内轮支撑座顶部的连接板(123);
所述外轮安装板(121)的中部开设有上小下大的梯形开口(101)、且所述外轮安装板(121)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
所述内轮支撑座(122)设置于所述外轮安装板(121)的内侧、且所述内轮支撑座(122)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总成(2)设置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组(12)上部的内侧并偏向于所述车体滑轨(11)的一端,所述车体滑轨(11)的另一端设有防止所述滑动总成(3)滑出的固定限位块(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上部的支撑横梁(211)、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下部的底部横梁(212)、固设于支撑横梁内侧的限位框架(213)、以及用以支撑平衡重底部的平衡重垫块(214);
所述平衡重垫块(214)放置在所述限位框架(2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架(213)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211)内侧的中间位置,且所述限位框架(213)的底部设有倾斜支撑、两外侧对称设有加强支撑;
所述倾斜支撑的一端与所述底部横梁(212)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框架(213)固接;
所述加强支撑为一直角边与所述支撑横梁(211)固接、另一直角边与所述限位框架(213)固接的直角三角形加强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主支撑板(221)、连接两主支撑板上部的横拉杆(222)、以及与主支撑板垂直的竖板(223);
所述主支撑板(221)为设置在所述车体滑轨(11)外侧的倒置L型板,且所述主支撑板(221)下部的内侧同时与所述支撑横梁(211)和所述底部横梁(212)的同一端焊接固定、上部的内侧固设有辅助支撑板(2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总成(3)包括沿着所述车体滑轨移动的滑动支架(31)、设置在滑动支架上部的前安装板(32)与后安装板(33)、固设于前安装板外侧的活动防护板(34)、固设于后安装板外侧的固定防护板(35)、以及设置在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之间的调整组件(36);
所述前安装板(32)与所述后安装板(33)沿着所述滑动支架(31)的长度方向站立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支架(31)的两端设置有装在所述车体滑轨(11)内的复合滚轮组(3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36)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之间的滚筒组(361)、放置于滚筒组上部并沿着所述滑动支架长度方向移动的后桥支撑板(362)、可拆卸安装在后桥支撑板上的后桥垫块(363);
所述前安装板(32)与所述后安装板(33)的两端均站立设有用以限定后桥支撑板(362)移动行程的端部限位板(301);
所述后桥垫块(363)为成对使用的橡胶垫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板(32)与所述后安装板(33)上均开设有用以放置滚筒组的U型槽(302)、且所述后安装板(33)上对称开设有两方形缺口(303);
所述方形缺口(303)内设有用以调整后桥总成(5)平面度的调高组件(37);
所述调高组件(37)包括站立焊接于所述滑动支架(31)上表面的调整套、以及与调整套旋合的调整支柱。
CN201910907103.9A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Pending CN1105505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7103.9A CN110550582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7103.9A CN110550582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0582A true CN110550582A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7103.9A Pending CN110550582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05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6136A (zh) * 2021-06-29 2021-09-03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水电站桥机吊钩护具的拆装及搬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07875U (zh) * 2011-11-23 2012-10-31 芜湖瑞创叉车有限公司 叉车组装流水线小车
CN204432275U (zh) * 2014-12-30 2015-07-01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料车
CN105073547A (zh) * 2013-03-11 2015-11-18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导轨式车辆用引导装置、及导轨式车辆
CN105835955A (zh) * 2015-02-04 2016-08-1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工业车辆
DE102015206226A1 (de) * 2015-04-08 2016-10-13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Gegengewichtsstapler
CN206747907U (zh) * 2017-03-31 2017-12-15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软连接的动力传动总成柔性合装工装
CN206783248U (zh) * 2017-03-31 2017-12-22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低重心平衡重的叉车车身框架
CN208528399U (zh) * 2018-06-11 2019-02-22 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装载机平衡重拼焊装置
CN211035091U (zh) * 2019-09-24 2020-07-17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07875U (zh) * 2011-11-23 2012-10-31 芜湖瑞创叉车有限公司 叉车组装流水线小车
CN105073547A (zh) * 2013-03-11 2015-11-18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导轨式车辆用引导装置、及导轨式车辆
CN204432275U (zh) * 2014-12-30 2015-07-01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料车
CN105835955A (zh) * 2015-02-04 2016-08-1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工业车辆
DE102015206226A1 (de) * 2015-04-08 2016-10-13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Gegengewichtsstapler
CN206747907U (zh) * 2017-03-31 2017-12-15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软连接的动力传动总成柔性合装工装
CN206783248U (zh) * 2017-03-31 2017-12-22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低重心平衡重的叉车车身框架
CN208528399U (zh) * 2018-06-11 2019-02-22 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装载机平衡重拼焊装置
CN211035091U (zh) * 2019-09-24 2020-07-17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6136A (zh) * 2021-06-29 2021-09-03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水电站桥机吊钩护具的拆装及搬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6936B (zh) 自动升降车辆底盘装置
CN211035091U (zh)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CN110142554A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快速脱模焊接工装
CN110550582A (zh)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CN105836631A (zh) 一种子母装卸机
CN208467676U (zh) 一种可移动式汽车前后桥装配工装
CN217575431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agv小车
CN213294584U (zh) 一种搬运装置
CN204874597U (zh) 一种斜轨升降装置
CN209778195U (zh) 一种拣选车
CN110697458B (zh) 一种用于货车车厢的装货登车桥
CN209585763U (zh) 一种车辆搬运装置
CN210599016U (zh) 一种隧道仰拱衬砌的悬臂式栈桥台车装置
CN209700726U (zh) 一种方便装卸的物流运输车
CN209426641U (zh) 落地可交换箱汽车
CN107720012A (zh) 集装箱用汽车运输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02322255U (zh) 一种液压式升降车
CN211680604U (zh) 一种地铁前端立柱组装用焊接装置
CN218810137U (zh) 一种装卸货升降平台
CN110273366A (zh) 具有可升降的多功能台车的导梁机
CN210885162U (zh) 一种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
CN219709051U (zh) 一种物流集散中心的高空作业台
CN110273373A (zh) 具有可移动的多功能台车的导梁机
CN110273369A (zh) 具有可移动的前导梁支腿的导梁机
CN209305572U (zh) 一种汽车在轨行驶用承载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