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4853A - 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以及锁定构件 - Google Patents

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以及锁定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4853A
CN110544853A CN201910445715.0A CN201910445715A CN110544853A CN 110544853 A CN110544853 A CN 110544853A CN 201910445715 A CN201910445715 A CN 201910445715A CN 110544853 A CN110544853 A CN 110544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onnector
fitting portion
housing
hole
conne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57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崎敦宏
玉木祥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44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4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7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annular latching means, e.g. ring snapping in an annular groo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该锁定构件具有对于限制嵌合部的扩径能够施加充分的力并且具有充分的强度的限制部。同轴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同轴连接器、安装于第一同轴连接器的锁定构件。第一同轴连接器的第一外壳的第一壳体具有大致筒状的嵌合部,该嵌合部在解除与第二同轴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嵌合时扩径。锁定构件具有以连续状态形成的环状的孔,该锁定构件相对于插通于孔的、与第二壳体嵌合的嵌合部在限制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能够相互移动。当锁定构件配置于限制位置时,与第二壳体嵌合的嵌合部由于与孔的协同作用而无法实质地扩径,当锁定构件配置于释放位置时,与第二壳体嵌合的嵌合部能够实质地扩径。

Description

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以及锁定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以及锁定构件。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许第6135834号中公开了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上述同轴连接器装置包括插头式连接器和锁定构件。插头式连接器包括与对方侧的连接器的触头电连接的、具有导电性的外部导体壳,外部导体壳具有嵌合于接地构件的筒状的嵌合部。嵌合部构成为在相对于接地构件插拔时能够扩径,锁定构件具有限制部和引导部,上述限制部具有构成为能够对嵌合部的扩径进行限制的一对臂部,上述引导部对限制部相对于嵌合部的移动进行引导。引导部对限制部进行引导,以使该限制部能够在限制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相互移动,其中,在上述限制位置处,该限制部从径向外侧夹住嵌合部以限制扩径,在待机位置处则不进行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613583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以能够对嵌合部的扩径进行限制的方式构成的限制部通过一对臂部而形成。上述一对臂部分别具有自由端并且形成为悬臂梁状,因此,对嵌合部的扩径进行限制的力及其强度不能说是充分的。在限制扩径的力不充分的情况下,嵌合部的嵌合状态容易被解除,此外,在强度不充分的情况下,臂部容易破损。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该锁定构件具有对于限制嵌合部的扩径能够施加充分的力并且具有充分的强度的限制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装置,所述同轴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同轴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同轴连接器的锁定构件,所述第一同轴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中心端子以及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大致筒状的嵌合部,所述嵌合部在解除与第二同轴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嵌合时扩径,所述锁定构件具有以实质连续的状态形成的环状的孔,所述锁定构件相对于插通于所述孔的、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在限制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能够相互移动,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所述限制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由于与所述孔的协同作用而无法实质地扩径,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所述释放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能够实质地扩径。此外,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同轴连接器装置的锁定构件。
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锁定构件相对于插通于所述孔的、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安装成能够相对移动,所述锁定构件可以通过所述相对移动而在所述限制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相互移动。
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可以构成为: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设置于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凹部以及/或者凸部与设置于所述孔的内缘的凸部以及/或者凹部啮合。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设置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凸部可以通过使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一部分突出的方式形成,设置于所述孔的内缘的凹部可以通过使所述孔的内缘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设置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凸部以及凹部可以通过使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设置于所述孔的内缘的凹部以及凸部可以通过使所述孔的内缘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凸部通过使弯曲加工成大致筒状的金属板的周向上的端部彼此重合的方式形成,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所述限制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的、彼此重合的所述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凹部夹持。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锁定构件上沿着滑动移动的方向设置有在所述滑动移动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规定部分卡合的引导部。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引导部以及/或者所述孔的内缘可设置有卡定单元,所述卡定单元将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卡定至所述限制位置以及/或者卡定至所述释放位置。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卡定单元可以是从所述引导部以及/或者所述孔的内缘向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一侧突出的卡定突起。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锁定构件可相对于插通于所述孔的、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安装成能够旋转,所述锁定构件可以通过旋转而在所述限制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相互移动。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的最长外径设定为比所述孔的最长内径小并且比最短内径略大,
所述孔的最长内径与所述孔的最短内径在由所述孔形成的面内处于大致正交的关系,
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限制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的最长外径与所述孔的最短内径可以对应。
此处,所述最长外径可以通过使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设定。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孔可以具有俯视时呈大致四边形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嵌合部可以具有俯视时呈近似正圆形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嵌合部可以具有俯视时呈近似U字形的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该锁定构件具有对于限制嵌合部的扩径能够施加充分的力并且具有充分的强度的限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能够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同轴连接器的一例与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的一例一同示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作为完成品的锁定构件的结构的图,并且图2也是表示将锁定构件安装至同轴连接器时的安装工序中的锁定构件的结构的图。
图3是将在同轴连接器安装了锁定构件后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以使该同轴连接器装置与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示出的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释放位置的、图4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限制位置的、与图5相同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释放位置的、图4的C-C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限制位置的、与图7相同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图,其是与图5相对应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图,其是与图6相对应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图,其是与图5相对应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图,其是与图6相对应的图。
图15是表示能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同轴连接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能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锁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17是将锁定构件安装至释放位置后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以使该同轴连接器装置与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示出的图。
图18是将锁定构件安装至限制位置后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以使该同轴连接器装置与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示出的图。
图19是图18的E-E线剖视图。
图20是表示限制位置的、图19的E-E线剖视图。
图21是表示释放位置的、与图20相同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图15中示出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图15中示出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变形例的图,并且是表示限制位置的、与图20相同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图15中示出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变形例的图,并且是表示释放位置的、与图21相同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同轴连接器装置
3 同轴连接器(插头式连接器)
4 锁定构件
5 锁定构件
7 同轴连接器(插座式连接器)
10 外壳
10a 孔
11 中心端子
20 第一壳体
21a 引导部(L字形的部分)
22 嵌合部
22d 外壁
27 凸部
28B 凹部
31C 突出部
42a 孔
42b 内缘
43 引导部
43a 卡定突起
47 凹部
48B 凸部
52a 孔
52b 内缘
73 壳体
74 嵌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在图1中,以立体图的方式将能够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同轴连接器(第一同轴连接器)3的一例与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第二同轴连接器)7的一例一同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同轴连接器3以插头式连接器的方式构成,同轴连接器7以插座式连接器的方式构成,但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同轴连接器3与同轴连接器7能够以与通常的插头式连接器与插座式连接器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连接,图1示出了上述同轴连接器3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前的状态。
同轴连接器7可以认为具有与通常的插座式连接器完全相同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同轴连接器7包括:外壳71,该外壳71包括板状部分;壳体73,该壳体73从外部覆盖外壳71的规定部分;以及中心端子72,该中心端子72立设于在壳体73设置的筒状的嵌合部74的中心。嵌合部74与中心端子72之间形成为供同轴连接器3的规定部分收容的收容空间74b。
除了特别说明的事项以外,可以认为,同轴连接器3也具有与通常的插头式连接器完全相同的结构。同轴连接器3包括外壳10、安装于该外壳10的中心端子11、同样安装于外壳10的壳体20。外壳10具有圆柱部10b,该圆柱部10b设置有使中心端子11露出的孔10a。壳体20从外部覆盖外壳10的规定部分。当同轴连接器3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时,同轴连接器3的中心端子11与同轴连接器7的中心端子72接触、导通,同轴连接器3的壳体20与同轴连接器7的壳体73接触、导通。
壳体20是通过将一块金属板冲压、弯折而形成的。壳体20包括板部21以及配置于板部21之上的嵌合部22。嵌合部22形成为俯视呈近似正圆形的大致筒状,并且呈周状地覆盖外壳10的圆柱部10b的外周。板部21的后侧、即线缆9的连接侧的侧部形成朝向外壳10和线缆9侧弯折的抓持片24、25。上述抓持片24、25分别铆接于外壳10和线缆9,从而将壳体20固定于外壳10和线缆9。板部21的前侧、即与线缆9的连接侧相反一侧的侧部朝向嵌合部22侧弯折,从而形成侧视时呈大致L字形的部分21a。
当同轴连接器3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时,同轴连接器3的嵌合部22与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部74嵌合,在同轴连接器7的收容空间74b嵌有同轴连接器3的圆柱部10b,在同轴连接器3的嵌合部22与圆柱部10b的间隙10c嵌有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部74。
在嵌合部22的前端侧形成有使嵌合部22的外壁22d的一部分在径向上突出的凸部27。凸部27也能够利用形成壳体20的金属板而形成。例如,能够通过使将金属板弯曲加工成大致筒状而产生的周向上的端部27a、27b在彼此接近的状态下相互重合来形成凸部27。
此外,在嵌合部22的前端侧通过将该前端侧的一部分22a向缩径方向冲压而形成有向缩径方向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分22e。嵌合部22的上述前端侧通过将该前端侧的一部分22b切除等而容易产生弹性。
当同轴连接器3与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开始时,同轴连接器3的嵌合部22利用由缺口22b等产生的弹性作用而与施力方向相反地扩径,然后,环状的突出部分22e嵌合至设置于嵌合部74的外周的环状的凹陷部分74a,并且以直径比嵌合开始时的直径缩小的状态完成嵌合。嵌合部22与嵌合部74之间的上述嵌合状态能够仅通过使嵌合部22再次扩径的方式解除。仅通过将重合的、凸部27的端部27a、27b彼此拉开就能允许解除所需要的扩径。换言之,凸部27能够用于防止嵌合部22的扩径。
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3与图2所示的一例的锁定构件4一同构成同轴连接器装置1。换言之,如图3所示,同轴连接器装置1是将锁定构件4安装于同轴连接器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上述锁定构件4也可以是相对于同轴连接器3能够装卸的锁定构件。图3将同轴连接器装置1的立体图以使同轴连接器装置1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的状态示出,其中,该同轴连接器装置1作为将锁定构件4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后的完成品。为了便于理解,图2除了包括图2的(a)以外,还包括图2的(b),其中,图2的(a)示出了作为完成品的锁定构件4的状态,图2的(b)示出了在将锁定构件4安装于同轴连接器3时的安装工序中的、作为未完成品的锁定构件4的结构。
锁定构件4是通过将一块金属板冲压、弯折而形成的。锁定构件4包括上板41、下板42、以及将上板41与下板42连结的前板44。另外,上述“上”、“下”、“前”这样的术语仅用于确定板的位置关系以便于理解,并没有特别的意思(以下相同)。例如,也可将任意方向称为“下”等。
通过上板41、下板42以及前板44,从而在锁定构件4的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45,该收容空间45供壳体20的嵌合部22等收容。在下板42的大致中央处设置有例如俯视时呈纵向较长的大致四边形的、环状的孔42a,该孔42a供收容于收容空间45的嵌合部22、特别是该嵌合部22的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插通。由于该孔42a以实质上连续的状态形成,因此,该孔42a的强度至少比现有的臂部、即具有自由端且形成为悬臂梁状的臂部大。此处,“实质上连续的状态”除了包括完全连续的状态以外,还包括下述状态:虽然存在不连续,但只要不施加外力,则在稳定的状态下保持连续状态。例如,还包括下述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彼此分开的、现有结构中的臂部的端部彼此抵接而形成连续状态。与现有的具有自由端的结构相比,上述这样的结构的强度也提高了,此外,能够充分地限制嵌合部的扩径。在孔42a的内缘42b通过使该内缘42b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有凹部47。孔42a以及设置于该孔42a的凹部47例如能够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而容易地形成。为了提高上板41等的强度,上板41的端部41a优选向收容空间45侧折返。上板41的侧方通过向收容空间45侧呈C字状地折返而形成引导部43。在将锁定构件4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时,该引导部43与同轴连接器3的侧视时呈大致L字形的部分21a卡合。
为了便于向同轴连接器3安装锁定构件4,如图2的(b)所示的那样,在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之前的工序中,可预先设置成将下板42以前板44的弯折部44a为中心向下方压下以打开收容空间45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将同轴连接器3的嵌合部22配置于收容空间45后,通过将下板42向下方压下,从而能够容易地将锁定构件4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除了上述安装方法以外,也能够利用弯折部44a处的弹性作用而将设置成图2的(a)的状态的锁定构件4就这样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在该情况下,例如,利用夹具(未图示)而形成将下板42向下方压下的状态,使同轴连接器3的嵌合部22滑动至收容空间45。在任一安装方法中,在将锁定构件4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时,同轴连接器3的嵌合部22、特别是该嵌合部22的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插通设置于锁定构件4的下板42的环状的孔42a,此外,同轴连接器3的侧视时呈大致L字形的部分21a以相对于呈大致C字状折返的引导部43能够进行相对移动的状态、例如能够滑动移动的状态卡合。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更详细而言,图4将同轴连接器装置1的剖视图以使该同轴连接器装置1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的状态示出,其中,该同轴连接器装置1作为将锁定构件4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后的完成品,图5是图4的B-B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与图5相同位置处的截面的图,图7是图4的C-C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与图7相同位置处的截面的图。
在使同轴连接器装置1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时,同轴连接器3的嵌合部22与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部74嵌合,处于与嵌合部74嵌合的状态的嵌合部22(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将处于上述状态的嵌合部22称为“连接嵌合部22””)配置成在锁定构件4的环状的孔42a的内部至少能够定位在限制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换言之,锁定构件4相对于插通于孔42a的连接嵌合部22”能够在释放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相互移动。此处,“限制位置”是指无法容易地将连接嵌合部22”扩径而解除嵌合部22与嵌合部74的嵌合的位置,另一方面,“释放位置”是指下述位置:至少与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容易地将连接嵌合部22”扩径而解除嵌合部22与嵌合部74的嵌合。图5、图7示出了锁定构件4配置于释放位置的状态,图6、图8示出了锁定构件4配置于限制位置的状态。
如图5所示,当锁定构件4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配置于释放位置时,由于设置于连接嵌合部22”的外壁22d的凸部27与设置于孔42a的内缘42b的凹部47的啮合被解除,因而,连接嵌合部22”实质上能够扩径,因此,能够解除连接嵌合部22”与嵌合部74的嵌合。此处,“实质上能够扩径”是指连接嵌合部22”可扩径至能够解除与嵌合部74的嵌合这一程度,因此,并非是指无法解除嵌合这样较小的扩径。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当锁定构件4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配置于限制位置时,设置于连接嵌合部22”的外壁22d的凸部27与设置于孔42a的内缘42b的凹部47啮合,其结果是,连接嵌合部22”由于该连接嵌合部22”与孔42a的协同作用而无法实质地扩径。此处,“无法实质地扩径”是指连接嵌合部22”无法扩径至能够解除与嵌合部74的嵌合这一程度的意思,因此,允许些许的扩径。此处,由于孔42a以连续状态设置,因此,能够施加充分的力来限制连接嵌合部22”的扩径,并且作为具有充分的强度的限制部而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7是使大致圆筒状的嵌合部22的偏离直径位置的部分、即弯曲加工而成的金属板的端部27a、27b彼此重合而形成的较小的部分,通过同样较小的凹部47夹持彼此重合的上述端部27a、27b的较小部分,能够防止端部27a、27b彼此被拉开,从而能够以较小的结构来限制连接嵌合部22”的扩径。
锁定构件4相对于插通于孔42a的连接嵌合部22”的移动也可以是滑动移动。为了能够设置成滑动移动,如图2、图3、图7、图8所示,在锁定构件4的左右侧部设置有一对引导部43。上述引导部43沿着将限制位置与释放位置相连的滑动方向形成。在引导部43的滑动空间43b插入设置于同轴连接器3的嵌合部22的侧方的、侧视时呈大致L字形的部分21a,并且使该部分21a与上述滑动空间43b卡合,从而将锁定构件4设置成能够沿规定的方向“β”并相对于插通于孔42a的连接嵌合部22”滑动移动。
为了将配置于释放位置或限制位置的连接嵌合部22”可靠地定位至上述各位置,也可在引导部43设置卡定单元。例如,能够使用呈弧状地向连接嵌合部22”侧突出的突起43a作为卡定单元。如图7所示,当锁定构件4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位于释放位置时,连接嵌合部22”在其后方侧的弧状的缘部与突起43a抵接,其结果是,该锁定构件4向限制位置的移动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当锁定构件4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位于限制位置时,连接嵌合部22”在其前方侧的弧状的缘部与突起43a抵接,其结果是,该锁定构件4向释放位置的移动受到阻碍。另外,不需要对释放位置和限制位置这两者的移动进行限制,也可仅对任意一方的移动进行限制。
参照图9至图11,对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表示。图9与该实施方式的图1对应,图10、11分别与该实施方式的图5、6对应。对于与参照图1等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构件对应的构件,在相同的参照符号的基础上标注文字“A”。没有特别说明的事项可认为与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同。与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嵌合部22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一变形例中,嵌合部22A形成为在曲面部隆起的、俯视时呈近似U字形的大致筒状,此外,具有完全封闭的形状。在上述完全封闭的形状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隆起的曲面部等而获得弹性,因此,能够使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部74嵌合至同轴连接器3A的嵌合部22A与圆柱部10bA的间隙10cA,此外,能够解除上述嵌合状态。
在图12至图14中表示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图12与该实施方式的图1对应,图13、14分别与该实施方式的图5、6对应。对于与该实施方式的构件对应的构件,在相同的参照符号的基础上标注文字“B”。没有特别说明的事项可认为与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二变形例中,与第一变形例相同的是,嵌合部22B形成为俯视时呈近似U字形的大致筒状。然而,对于第二变形例的嵌合部22B的外壁22dB,通过使该外壁22dB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凹陷,从而除了形成有凹部28B以外,还形成有凸部27B。另一方面,对于孔42a的内缘42bB,通过使该内缘42bB的一部分凹陷,除了形成有凹部47B以外,还形成有凸部48B。
例如,如图13所示,当锁定构件4处于释放位置时,设置于连接嵌合部22B”的外壁22dB的凸部27B以及凹部28B与设置于孔42a的内缘42b的凹部47B以及凸部48B的啮合状态被解除,因而,连接嵌合部22B”能够扩径,因此,能够解除连接嵌合部22B”与嵌合部74的嵌合。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当锁定构件4位于限制位置时,形成于连接嵌合部22B”的外壁22dB的凹部28B与形成于内缘42bB的凸部48B啮合,此外,形成于连接嵌合部22B”的外壁22dB的凸部27B与形成于内缘42bB的凹部47B啮合,其结果是,连接嵌合部22B”无法实质地扩径。另外,在该变形例中,凹部28B设置成通过缺口开放的状态,但也不一定需要使其开放,也可通过单纯的凹陷而形成凹部或凸部。此外,在该变形例中,凹部28B通过缺口开放,但在与壳体73的嵌合部74嵌合时,该凹部28B处于通过嵌合部74实质封闭的状态。
参照图15至图21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所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未使用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的滑动类型的锁定构件4,而是使用图17至图21中示出的旋转类型的锁定构件5。对于这些图中与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构件对应的构件,在相同的参照符号的基础上标注文字“C”。没有特别说明的事项可认为与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同。
图15是表示能够用于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C的同轴连接器(第一同轴连接器)3C的一例的立体图。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第二同轴连接器)可以具有与图1等示出的同轴连接器7完全相同的结构,此处省略图示。
同轴连接器3C基本上具有与图1等所示的同轴连接器3相同的结构,与同轴连接器3的不同点在于,未设有凸部(图1等示出的凸部27)。此外,在此,限制位置与释放位置的改变并非通过滑动移动,而是通过锁定构件5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的旋转进行的。
图15所示的同轴连接器3C与图16所示的一例的锁定构件5一同构成同轴连接器装置1C。换言之,如图17、18所示,同轴连接器装置1C是将锁定构件5安装于同轴连接器3C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上述锁定构件5也可以是相对于同轴连接器3C能够装卸的锁定构件。图17、图18将同轴连接器装置1C的立体图以使该同轴连接器装置1C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的状态示出,其中,该同轴连接器装置1C作为将锁定构件5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C后的完成品,图17示出了锁定构件5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C”处于释放位置的状态,图18示出了锁定构件5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C”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如上述这些图所示,锁定构件5通过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C”旋转而在释放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相互移动。为了易于进行锁定构件5相对于嵌合部22以及连接嵌合部22C”的旋转作业,较为理想的是,在锁定构件5的一部分设置有能够供驱动器等的前端插入的长孔57。
锁定构件5是通过将一块金属板冲压、弯折而形成的。锁定构件5包括上板51、下板52、以及将上板51与下板52连结的前板54。
通过上板51、下板52以及前板54,从而在锁定构件5的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55,该收容空间55供壳体20C的嵌合部22C等收容。在下板52的大致中央处设置有例如大致正方形的俯视呈近似四边形的环状的孔52a,该孔52a供收容于收容空间55的嵌合部22C、特别是该嵌合部22C的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插通。由于该孔52a以连续状态形成,因此,该孔52a的强度至少比现有的臂部、即具有自由端且形成为悬臂梁状的臂部大。
为了提高强度,在上板51的左右侧部,通过向收容空间45侧折返而形成有片53。上述片53还作为在使锁定构件5相对于嵌合部22C旋转时防止过度的旋转的限制单元起作用。例如,如图17所示的那样,当锁定构件5相对于嵌合部22C旋转时,嵌合部22C的一部分与作为限制单元的片53碰撞,从而防止过度的旋转。
图19是图18的D-D线剖视图,更详细而言,图19将同轴连接器装置1C的剖视图以使该同轴连接器装置1C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的状态示出,其中,该同轴连接器装置1C作为将锁定构件5安装至同轴连接器3并位于限制位置处后的完成品,图20是图19的E-E线剖视图,图21是与图20相同的剖视图。
在使同轴连接器装置1C与同轴连接器7连接时,同轴连接器3C的嵌合部22C与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部74嵌合,处于与嵌合部74嵌合的状态的连接嵌合部22C”配置成在锁定构件5的环状的孔52a的内部至少能够定位在限制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换言之,锁定构件5相对于插通于孔52a的连接嵌合部22C”,在由孔52a形成的面内、例如在“β-γ”面(α、β以及γ彼此正交)内能够在释放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相互旋转。
为了能够进行上述旋转,如图20、21所示,连接嵌合部22C”的最长外径“c”设定为比孔52a的最长内径“a”小并且比最短内径“b”略大。最长外径“c”例如通过设置以使嵌合部22C(22C”)的外壁22dC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31C进行调节。该突出部31C的表面具有不阻碍锁定构件5的旋转的曲面形状。较为理想的是,孔52a的最长内径“a”和最短内径“b”在与同轴连接器3C的嵌合部22C和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部74的嵌合方向“α”相交的面内处于大致正交的关系。基于相同的理由,较为理想的是,连接嵌合部22C”的最长内径“d”和最短内径“b”也在与同轴连接器3C的嵌合部22C和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部74的嵌合方向“α”相交的面内处于大致正交的关系。
如图20所示,当锁定构件5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C”配置于限制位置时,以连接嵌合部22C”的最长外径“c”与孔52a的最短内径“b”对应的方式定位。由于连接嵌合部22C”的最长外径“c”设定为比孔52a的最短内径“b”“略大”,因此,在该情况下,连接嵌合部22C”由于该连接嵌合部22C”与孔52a的协同作用而无法实质地扩径。此处,“略大”是指以下述方式调节后的大小:虽然能够使锁定构件5旋转,但当锁定构件5配置于限制位置时,无法使连接嵌合部22C”实质地扩径。
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当锁定构件5相对于连接嵌合部22C”配置于释放位置时,以连接嵌合部22C”的最长外径“c”与孔52a的最长内径“b”对应的方式定位。由于连接嵌合部22C”的最长外径“c”设定为比孔52a的最长内径“a”小,因此,其结果是,连接嵌合部22C”能够进行实质地扩径。
参照图22至图24,对图15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表示。图22与该实施方式的图15对应,图23、24分别与该实施方式的图20、21对应。对于与该实施方式的构件对应的构件,在相同的参照符号的基础上标注文字“D”。没有特别说明的事项可认为与图15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同。嵌合部22D与作为图1等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说明的、图9示出的壳体22A及其嵌合部22A完全相同,该嵌合部22D形成为在曲面部隆起的、俯视时呈近似U字形的大致筒状。作为具有上述形状的结果,变形例中的嵌合部22D也具有完全封闭的形状。在上述完全封闭的形状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隆起的曲面部等而获得弹性,因此,能够使同轴连接器7的嵌合部74嵌合至同轴连接器3C的嵌合部22C与圆柱部10bC的间隙10cC,此外,能够解除上述嵌合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涉及优选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仅代表物品及其制造方法。可以认为,根据上述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想到不同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因此,能够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说明的物品和方法的思想的情况下,实施例示的实施方式、其替代的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例如,也能够将图1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与图15等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或者它们的变形例进行组合。

Claims (16)

1.一种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同轴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同轴连接器的锁定构件,
所述第一同轴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中心端子以及第一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近似筒状的嵌合部,所述嵌合部在解除与第二同轴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嵌合时扩径,
所述锁定构件具有以实质上连续的状态形成的环状的孔,所述锁定构件相对于插通于所述孔的、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在限制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能够相互移动,
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所述限制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由于与所述孔的协同作用而无法实质地扩径,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所述释放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能够实质地扩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构件相对于插通于所述孔的、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安装成能够相对移动,
所述锁定构件通过所述移动而在所述限制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相互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设置于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凹部以及/或者凸部与设置于所述孔的内缘的凸部以及/或者凹部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凸部通过使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一部分突出的方式形成,
设置于所述孔的内缘的凹部通过使所述孔的内缘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通过使弯曲加工成近似筒状的金属板的周向上的端部彼此重合的方式形成,
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所述限制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的、彼此重合的所述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凹部夹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凸部以及凹部通过使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
设置于所述孔的内缘的凹部以及凸部通过使所述孔的内缘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定构件上沿着滑动移动的方向设置有在所述滑动移动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规定部分卡合的引导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以及/或者所述孔的内缘设置有卡定单元,所述卡定单元将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卡定至所述限制位置以及/或者卡定至所述释放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单元是从所述引导部以及/或者所述孔的内缘向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一侧突出的卡定突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构件相对于插通于所述孔的、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安装成能够旋转,
所述锁定构件通过旋转而在所述限制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相互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的最长外径设定为比所述孔的最长内径小并且比最短内径略大,
所述孔的最长内径与所述孔的最短内径在由所述孔形成的面内处于大致正交的关系,
当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于限制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的所述嵌合部的最长外径与所述孔的最短内径对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长外径通过使所述嵌合部的外壁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设定。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具有俯视时呈近似四边形的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部具有俯视时呈近似正圆形的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部具有俯视时呈近似U字形的形状。
16.一种锁定构件,其特征在于,
该锁定构件用于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装置。
CN201910445715.0A 2018-05-28 2019-05-27 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以及锁定构件 Pending CN1105448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1561A JP2019207770A (ja) 2018-05-28 2018-05-28 ロック部材を備えた同軸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ロック部材
JP2018-101561 2018-05-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4853A true CN110544853A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5715.0A Pending CN110544853A (zh) 2018-05-28 2019-05-27 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以及锁定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207770A (zh)
KR (1) KR20190135411A (zh)
CN (1) CN110544853A (zh)
TW (1) TW2020051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0278A (zh) * 2023-07-10 2023-09-19 彩美伟业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一体式锁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5393B1 (ko) * 2022-08-17 2024-04-05 국방과학연구소 적대적 강인성을 위한 신경망모델의 학습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1156A (en) 1984-07-27 1986-12-23 Bofors Nobel,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articulating 4,4' methylenebis (2-chloroanili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0278A (zh) * 2023-07-10 2023-09-19 彩美伟业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一体式锁扣
CN116780278B (zh) * 2023-07-10 2024-01-05 彩美伟业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一体式锁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5182A (zh) 2020-01-16
KR20190135411A (ko) 2019-12-06
JP2019207770A (ja)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37580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KR101797249B1 (ko) 커넥터 단자 위치 보장 장치
EP2276123B1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EP136996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US20110014804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US20080090435A1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JP4579082B2 (ja) 回転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2352903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102633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otary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CN110544853A (zh) 包括锁定构件的同轴连接器装置以及锁定构件
US6921293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US5575678A (en) Locking connector
JP2006260920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H0513129A (ja) レバー付コネクタ
KR101431411B1 (ko) 레버식 커넥터
JP3243954B2 (ja) コネクタ
JP2002260780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5158331A (ja)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2006185772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KR101632709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689104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6228448A (ja) 接続装置
JP2010097766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H11102747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729330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