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1632B - 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1632B
CN110541632B CN201811562390.6A CN201811562390A CN110541632B CN 110541632 B CN110541632 B CN 110541632B CN 201811562390 A CN201811562390 A CN 201811562390A CN 110541632 B CN110541632 B CN 110541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ock device
plate
ben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23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1632A (zh
Inventor
松田阳介
多贺隆雄
木村俊太郎
奥田亮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41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1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1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1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2Lock cas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门锁装置,能够提高两个终端间的绝缘性。门锁装置(10)具有:壳体(14);收纳在壳体(14)内的电气元件;与电气元件连接的导电性的第一终端(63a)和第二终端(63b);保持第一终端(63a)和第二终端(63b)的板(38);设置于板(38)中的两个终端之间的孔(62);从第一终端(63a)突出并在孔(62)的边缘弯曲的折弯片66;从壳体(14)突出,进入孔(62),插入到折弯片(66)与第二终端(63b)之间的销(64)。折弯片(66)进入孔(62)。折弯片(66)被从第二终端(63b)切开,设有1处切口(61)。

Description

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的门锁装置是在关闭车门时卡合保持车辆的锁止销,在打开车门时释放锁止销的装置。在门锁装置的壳体内收纳有几个电气元件。例如是检测锁定及开锁构件的状态的开关、车内灯用的开关、使操作杆转动的马达、以及与上述电气元件连接的导电性的终端。这些电气元件固定于板,按每个板安装于壳体。
终端大多相对于开关、马达分别各两个地并列设置。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在将终端固定于板时,首先将两个终端通过几个短的连结部构成一体的构件安装于板,在随后的工序中将连结部切断而分为两个。为了容易进行切断,在连结部的两端也就是两处设置切口。
根据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锁装置,通过按压连结部而将该连结部的一端切断,但是由于在另一端也设有切口,所以无法深度折弯。这是因为,如果深度折弯则另一端也会被切开,存在连结部混入到壳体内的顾虑。由于无法深度折弯连结部,所以该折弯片中的终端间的分离距离短,存在受潮时通电而产生导通不良的顾虑。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4517914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两个终端间的绝缘性的门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门锁装置包括:两个壳体;电气元件,收纳在所述两个壳体内;导电性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板,收纳在所述两个壳体之间,保持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孔,设置于所述板中的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且贯穿所述板;折弯片,通过切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连结部而形成,从所述第一终端突出并在所述孔的边缘弯曲;以及绝缘性的销,从所述壳体中的与切断前的所述连结部对置的部位突出,进入所述孔,插入到所述折弯片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
也可以为,所述折弯片进入所述孔。
也可以为,所述折弯片被从所述第二终端在1处切口切开,具有1处切痕。
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终端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终端的方向凸出的弯曲部,所述折弯片从所述弯曲部突出。
也可以为,所述板具有突出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在弹性变形的同时抵接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门锁装置,第一终端的折弯片在孔的边缘弯曲,销插入到折弯片与第二终端之间,由此能够提高两个终端间的绝缘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在卸下罩和防水罩的状态下从车厢内侧观察门锁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在卸下壳体和防水罩的状态下从车厢外侧观察门锁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板以及安装于板的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壳体的内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孔以及连结部及其周边的立体图,图6的(a)是切口的切断前的立体图,图6的(b)是切口的切断后的立体图。
图7是安装于壳体的板的局部放大立体图之一。
图8是孔、折弯片和销的截面图。
图9是安装于壳体的板的局部放大立体图之二。
图10是说明将板安装于壳体的组装工序的立体图。
图11是组装有板以及其他的部件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2是设置于板的缓冲器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门锁装置
14 外壳(壳体)
16 罩(壳体)
28a、28b 马达
30a、30b、30c 开关
32a、32b 旋转轴
34a、34b 蜗轮
38 板
48a、48b 缓冲器
50、54、56 终端体
50a、50b、50c、52 信号线终端
54a、54b、56a、56b 动力线终端
58、58a~58h 连结部
61 切口
62、62a~62h 孔
63a 第一终端
63b 第二终端
64、64a~64h 销
66 折弯片
68a 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门锁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由该实施方式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的立体图。门锁装置10安装于车辆的车门(例如前侧的侧门)的内部,具备门闩装置12、外壳14以及罩16。尽管这里将名称区分为外壳14和罩16,但是两者是组合为一体并覆盖内部部件的壳体。外壳14也可以称为外侧壳体。罩16也可以称为内侧壳体。对于图1所示的门锁装置10,例示了应用于车辆的右侧车门的情况,但是只要将应用于左侧车门的门锁装置设为左右对称构造即可。
门锁装置10具备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耦合器18、防水罩20、防水封条22和24、以及线缆罩26。防水罩20在门锁装置10的上表面和前表面处覆盖外壳14与罩16的边界。防水封条22覆盖耦合器18的周围。防水封条24覆盖门闩装置12的上部和两侧方、以及到达到内表面侧的线缆罩26为止的部分。在罩16设置有沿着纵向延伸的鼓出部16a。
门闩装置12是通过相对于设置于车辆主体的锁止销卡合或脱开而使车门成为关闭的状态或者能够打开的状态的装置。门闩装置12固定于外壳14中的车辆后侧的部分,在该状态下由外壳14支承。这种门闩装置12具备主体12a、罩板12b以及闩锁机构12c。闩锁机构12c设置于主体12a,且由罩板12b覆盖。罩板12b具有进入槽12d,安装于主体12a以使得进入槽12d处于在车辆内外方向上与闩锁机构12c连通的状态。进入槽12d是当关闭车辆的车门时供该车辆的锁止销进入的槽。
图2是在卸下罩16和防水罩20的状态下从车厢内侧观察门锁装置10的侧视图,图3是在卸下外壳14和防水罩20状态下从车厢外侧观察门锁装置10的侧视图。在图2和图3中,为了避免变得繁杂而省略了一部分的要素。如图2和图3所示,在门锁装置10的内部作为电气元件而具有两个马达28a和28b、以及3个开关30a、30b和30c。在马达28a、28b的旋转轴32a、32b设置有蜗轮34a、34b,与未图示的齿轮啮合。考虑到与齿轮的啮合的兼顾,优选蜗轮34a、34b能够在轴向上滑动,且不相对于旋转轴32a、32b固定。
马达28a、28b和开关30a、30b、30c固定于板38。板38将门锁装置10的电气元件汇总固定并彼此电连接。板38在门锁装置10的内部从顶面部到前表面部沿着防水罩20延伸,且设置于该防水罩20的正下方。板38在上方部后端保持开关30a,在前方部下端保持耦合器18的耦合器引脚18a,在耦合器引脚18a的附近保持开关30c。板38在大致中央部保持开关30b,并在隔着开关30b的上下位置处保持马达28a、28b。板38具有在前方部下端附近朝斜后方突出的缓冲器48a、以及在上方部后端附近向斜前方突出的缓冲器48b。缓冲器48a、48b具有适当的长度和适当的弹性。在罩16的与缓冲器48a、48b的前端部对置的部位立设有肋49a、49b,缓冲器48a、48b在稍微弹性变形的同时按压肋49a、49b。
马达28a、28b通过左右一对卡合爪40a、40b保持于板38。马达28a、28b进一步通过从外壳14立设的前壁42a、42b和后壁44a、44b(参照图2)定位。尽管旋转轴32a、32b稍微指向斜下方,但是蜗轮34a、34b由从外壳14立设的侧壁46a、46b(参照图2)包围,不会脱落。侧壁46a和前壁42a、以及侧壁46b和前壁42b在端部彼此相连。
如图2所示,在板38设置有作为针对电气元件的动力线或信号线发挥作用的终端。板38将图2中露出的一侧设为背面,将其相反侧设为表面。终端是与开关30a、30b、30c连接的信号线终端50a、50b、50c、52、以及与马达28a、28b连接的动力线终端54a、54b、56a、56b。各终端在端部具有耦合器引脚18a。各终端沿着设置于板38的板槽38a配置、固定。信号线终端50a为地线。信号线终端50a、50b、50c、52和动力线终端54a、54b固定于板38的背面。动力线终端56a、56b固定于板38的表面。信号线终端50a和信号线终端52以非接触的方式交叉。
信号线终端50b较短。信号线终端50a、50c较长,彼此接近且并行延伸。信号线终端52、动力线终端54a、54c、56a、56b稍长。动力线终端54a、54c彼此接近且并行延伸。
在门锁装置10的组装工序前的阶段,信号线终端50a与信号线终端50b通过连结部58a相连。信号线终端50a和信号线终端50c通过连结部58b、58c、58d相连。这样,信号线终端50a~50c形成终端体50。动力线终端54a和动力线终端54b通过连结部58e、58f相连,形成终端体54。动力线终端56a和动力线终端56b通过连结部58g、58h相连,形成终端体56。信号线终端52为单体。在终端的一方适当设置朝远离终端的另一方的方向凸出的弯曲部60,以使得连结部58a~58h能够确保一定程度的长度。弯曲部60可以设置于并列的终端的任意一侧,例如关于连结部58b、58c的弯曲部60设在信号线终端50c的一侧,关于连结部58d的弯曲部60设在信号线终端50a的一侧。通过在终端彼此的距离较短的部分设置弯曲部60,在连结部58b、58c、58d、58f、58g确保适当的长度,从而容易被切断,分隔距离变长且容易插入后述的销64,从而绝缘性提高。
在板38中,在与连结部58a、58b、58c、58d、58e、58f、58g、58h对置的部位依次设置有孔62a、62b、62c、62d、62e、62f、62g、62h。
在连结部58a~58h设置有1处切口61(参照图6的(a))。为了便于说明,将连结部58a~58h代表性称为连结部58,将孔62a~62h代表性称为孔62。此外,将并列的两个终端中远离切口61的一侧称为第一终端63a,将设有切口61的一侧称为第二终端63b。在门锁装置10中,弯曲部60基本上设置于第一终端63a,但也可以相反。
切口61可以设置于连结部58的表面侧、背面侧的任意一侧,可以设置于对置的两面位置,也可以是缩窄宽度的缩颈。这些形态的切口61也可以说实质上为1处。在设有弯曲部60的部位的连结部58中,切口61设置成在远离弯曲部60的端部、即与第二终端63b连接的连接部横切连结部58。孔62(参照图6的(a))遍及连结部58的大致全长设置于其正下方。在孔62中,第一终端63a的边缘呈与连结部58的延伸方向正交的线状,且形成有倒角68a。倒角68a的里侧的孔壁68b是与板38的表面正交的平面。如后所述,连结部58在组装工序中将切口61的部位切断后折弯,各终端成为独立绝缘的导体。即,切口61也可以说是成为切断部位的脆弱部。
如图2和图5所示,在外壳14设置有销64a、64b、64c、64d、64e、64f、64g、64h。其中几个销通过肋65加强基部。销64a~64h也代表性称为销64。销64成为插入孔62的位置和高度。销64为圆柱形,前端为锤状,容易插入孔62。销64具有即使与折弯片66接触也不会变形或折损的适当的强度。
接着,说明门锁装置10中的板38和电气元件的组装工序。
首先,将板38的背面设为朝上(参照图4),终端体50、54和信号线终端52从板38的背面(上侧)插入到板槽38a中。终端体50、54和信号线终端52嵌入板槽38a,通过适当的摩擦而稳定。接着,将终端体56从板38的表面(下侧)插入板槽38a。终端体56嵌入板槽38a而受到适当的摩擦,因此,除非受到过大的力和振动,否则不会落下。在该时刻安装于板38的仅是终端体50、54、56和信号线终端52这4个部件,作业性优异。此外,终端体50、54、56不是过小的部件而容易处理,且容易获知安装位置。例如,信号线终端50a和50c尽管形状非常相似,但是由于作为终端体50而成为一体,所以插入部位不会出错。
如图6的(a)所示,连结部58a~58f配置在孔62的正上方位置。但是,终端体56中的连结部58g、58h配置在孔62的正下方位置。
接着,利用按压件从背面侧向表面侧按压连结部58a~58f,使之在切口61的部位处切断,如图6的(b)所示那样折弯成进入孔62的内侧,形成折弯片66。由此,第一终端63a和第二终端63b被切开而绝缘。此外,折弯片66沿着倒角68a以适当曲率朝适当方向折弯,其一部分以适当的摩擦或按压力抵接于孔壁68b而变得稳定。由此,终端相对于板38被适当地牢固固定。折弯片66和弯曲部60的内侧边缘分别从第二终端63b中的切口61的痕迹适当分离。另外,对于连结部58g、58h也同样由按压件从背面侧向表面侧按压而形成折弯片66,但是由连结部58g、58h形成的折弯片66不插入到孔62中而反向立设(参照图9)。
接着,在如后述那样在板38上安装马达28a、28b之后,将板38安装于外壳14(参照图2)。将板38设为背面与外壳14的内表面对置的朝向。
如图7和图8所示,销64分别进入到各孔62中,插入到从第一终端63a突出的折弯片66与第二终端63b之间。在这种构造中,利用弯曲部60确保连结部58的适当长度,而且折弯片66弯曲大致90度,该折弯片66与第二终端63b的距离足够宽。而且,由于在其间插入有绝缘性的销64,所以两者间的绝缘性高,即便假设在该部分受潮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非导通的状态。此外,折弯片66的根部没有切口61且利用倒角68a以适当曲率折弯,机械性强度大、耐振性高。即便假设在折弯片66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存在销64,所以不会与第二终端63b接触。因而,具有这种构造的门锁装置10特别适合车辆用。
如图7所示的孔62f那样,也可以在其开口边缘设置支承部70,由此更高地形成孔壁68b来支承折弯片66。通过将支承部70设为T字型,能够允许折弯片66的少许的位置偏移,而且能够支承折弯时受到的强力。
如图9所示,由于动力线终端56a、56b配置在板38的表面,所以在孔62h的位置处,连结部58h朝向图9的上方折弯,由此形成的折弯片66不插入孔62h,但是在该情况下通过在该孔62h中插入销64h,也具有维持绝缘状态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如孔62g的位置那样将连结部58g在中央部切断,形成两个折弯片66。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孔62g中插入销64g,也具有维持绝缘状态的效果。
接着,说明将板38组装于外壳14的工序。
如图10所示,在将板38组装于外壳14之前,将马达28a、28b安装于板38。在该情况下,首先将马达28a的朝向设定为旋转轴32a稍微朝向斜上方,在旋转轴32a嵌入蜗轮34a。由于旋转轴32a稍微朝向斜上方,因此蜗轮34a不会脱落。然后,在维持该朝向不变的状态下将马达28a配置在板38上的规定的位置,利用卡合爪40a卡合并保持。板38与马达28a的朝向一致地稍微倾斜。对于马达28b、蜗轮34b也是同样的,在图10中示出了马达28b已经安装于板38的状态。
接着,使外壳14与板38、马达28a、28b的朝向一致地稍微倾斜,将安装有马达28a、28b的板38安装于外壳14中的规定的位置。于是,蜗轮34a由侧壁46a包围,蜗轮34b由侧壁46b包围,因此不会从旋转轴32a、32b脱离。之后,如图11所示,将外壳14设为水平状态,进行其他部件的组装,随后,安装罩16、防水罩20、防水封条22、24。
在安装罩16后,如图12所示,从板38突出的缓冲器48a的前端部在弹性变形的同时抵接于罩16的肋49a。由此,防止了板38的晃动而使之稳定。缓冲器48b抵接于肋49b(参照图3)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自由地变更。

Claims (7)

1.一种门锁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壳体(14、16);
电气元件(28、30),收纳在所述两个壳体(14、16)内;
导电性的第一终端(63a)和第二终端(63b),与所述电气元件(28、30)连接;
板(38),收纳在所述两个壳体(14、16)之间,保持所述第一终端(63a)和所述第二终端(63b);
孔(62),设置于所述板(38)中的所述第一终端(63a)与所述第二终端(63b)之间,且贯穿所述板(38);
折弯片(66),通过切断所述第一终端(63a)与所述第二终端(63b)的连结部而形成,从所述第一终端(63a)突出并在所述孔的边缘弯曲;以及
绝缘性的销(64),从所述壳体(14、16)中的与切断前的所述连结部对置的部位突出,进入所述孔(62),插入到所述折弯片(66)与所述第二终端(63b)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片(66)进入所述孔(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片(66)被从所述第二终端(63b)在1处切口(61)切开,具有1处切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片(66)被从所述第二终端(63b)在1处切口(61)切开,具有1处切痕。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63a)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终端(63b)的方向凸出的弯曲部(60),
所述折弯片从所述弯曲部(60)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38)具有突出的缓冲器(48),
所述缓冲器(48)在弹性变形的同时抵接于所述壳体(14、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38)具有突出的缓冲器(48),
所述缓冲器(48)在弹性变形的同时抵接于所述壳体(14、16)。
CN201811562390.6A 2018-05-28 2018-12-20 门锁装置 Active CN110541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1796 2018-05-28
JP2018101796A JP6867332B2 (ja) 2018-05-28 2018-05-28 ドアロッ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1632A CN110541632A (zh) 2019-12-06
CN110541632B true CN110541632B (zh) 2021-08-06

Family

ID=64277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2390.6A Active CN110541632B (zh) 2018-05-28 2018-12-20 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75525B1 (zh)
JP (1) JP6867332B2 (zh)
CN (1) CN11054163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3081A (ja) * 1993-06-25 1995-11-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ドアロック電動操作装置及びその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CN102428241A (zh) * 2009-05-07 2012-04-25 开开特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插入电导体线路的外部缺口的锁壳体件
JP2015083733A (ja) * 2013-10-25 2015-04-30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04662243A (zh) * 2012-09-26 2015-05-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远程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3252B2 (ja) * 1995-09-29 2006-06-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ドアロック駆動装置
JPH10196182A (ja) * 1997-01-16 1998-07-28 Denso Corp ターミナ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517914B2 (ja) 2005-03-25 2010-08-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5122408B2 (ja) * 2008-09-08 2013-01-16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端子装置及びロック装置
CN102686428B (zh) * 2009-09-10 2015-07-29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门闩组件的壳体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6017908B2 (ja) * 2012-09-26 2016-11-0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JP6331025B2 (ja) * 2014-12-25 2018-05-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3081A (ja) * 1993-06-25 1995-11-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ドアロック電動操作装置及びその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CN102428241A (zh) * 2009-05-07 2012-04-25 开开特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插入电导体线路的外部缺口的锁壳体件
CN104662243A (zh) * 2012-09-26 2015-05-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远程控制装置
JP2015083733A (ja) * 2013-10-25 2015-04-30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ドアロッ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67332B2 (ja) 2021-04-28
CN110541632A (zh) 2019-12-06
EP3575525B1 (en) 2020-06-17
JP2019206818A (ja) 2019-12-05
EP3575525A1 (en) 2019-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594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wiring harness having a short circuit terminal
JP4549277B2 (ja) コネクタ
US750709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JP5014092B2 (ja) 電子部品接続箱及び電子部品内蔵ユニット
JP4850577B2 (ja) 電線と電子部品内蔵ユニットとの接続構造
EP2507874B1 (en) Plug-and-socket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first and second plugs and mating plug
JP4046033B2 (ja)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におけるバスバーの半嵌合検知構造
US20170250504A1 (en) Joint connector
KR100897014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3543713B2 (ja) 電気接続箱
JP5961493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EP1718140A2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CN110541632B (zh) 门锁装置
WO2012111572A1 (ja) 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の組立用治具
US633478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exibly attaching circuit board
WO2021079604A1 (ja) 分岐用コネクタ
JP2022108113A (ja)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US10381778B2 (en) Connector and wire harness
US20190052028A1 (en) Electronic unit attaching structure
CN109564812B (zh) 线圈组装体、电路结构体及电气接线箱
WO2010058529A1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3141085B (zh) 具有可正交于组件装配方向进行装配的插式连接器的组件
JP2004288518A (ja) 差込式ヒューズの取付構造
JP587170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40690A (ja) 電子部品接続箱積層体及び電子部品内蔵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