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6624A - 带饰边板材 - Google Patents

带饰边板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6624A
CN110536624A CN201880025543.5A CN201880025543A CN110536624A CN 110536624 A CN110536624 A CN 110536624A CN 201880025543 A CN201880025543 A CN 201880025543A CN 110536624 A CN110536624 A CN 110536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edging
panel body
ba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55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栗知英
西原拓弥
平升悠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Iris Ohya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 Ohyama Inc filed Critical Iris Ohyam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536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13/00Details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13/08Table tops; Rim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00Details of 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A47B43/00 - A47B95/00;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20Furniture panels or like furniture element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 Bathtub Accessori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板(1),其具有平板形的矩形板材主体(3)、被设置为包覆板材主体(3)的整个周缘的框形状的饰边(5)。板材主体(3)是木制,饰边(5)相对于板材主体(3)的整个周缘,以树脂一体成形而成。饰边(5)通过在板材主体(3)的周围的端面进行外嵌成型而密接。顶板(1)可用作桌子、案桌等家具。提供了制造作业容易且外观品质良好的带饰边板材。

Description

带饰边板材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在板状的板材的周缘部设置有饰边的带饰边板材。
背景技术
已知在桌案、桌子等的顶板的侧缘设置有饰边材料的顶板的饰边的结构。关于上述饰边的结构,通过螺丝将安装部件固定在顶板的侧缘,进一步将饰边材料安装在安装部件上。安装部件及饰边材料具有适度的弹性,使饰边材料的钩部卡合在安装部件的向内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6-548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为上述饰边的结构是通过螺丝或钩部将安装部件及饰边材料相对于顶板安装的结构,所以需要组装作业且制造作业繁杂,此外在外观品质方面也有改善的空间。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造作业容易且外观品质良好的带饰边板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施方式之一,提供了一种带饰边板材,其具有平板形的板材主体、被设置为包覆所述板材主体的整个周缘的饰边,其中,所述饰边相对于所述板材主体的整个周缘,通过树脂一体成形而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制造作业容易且外观品质良好的带饰边板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成为第1实施方式的带饰边板材的顶板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顶板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在使图1的顶板的饰边一体成形时,将板材主体放置在模具中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将图1的顶板用于桌子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成为第2实施方式的带饰边板材的浴缸盖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浴缸盖的板材主体的立体图。
图7是图5的浴缸盖的盖体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X-X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将图7的盖体安装在图6的板材主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包括图5的A-A剖面的立体图。
图11是包括图5的B-B剖面的立体图。
图12是与图10的剖面相对应的剖面图,其示出在使图5的浴缸盖的饰边一体成形时,将图9的板材主体放置在模具中的状态的一部份。
图13是与图11的剖面相对应的剖面图,其示出在使图5的浴缸盖的饰边一体成形时,将图9的板材主体放置在模具中的状态的其他部分。
图13A是使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浴缸盖的饰边成形之前的俯视图。
图13B是图13A的H-H剖面图。
图13C是图13A的I-I剖面图。
图13D是省略了用于图13A的浴缸盖的凹部用盖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3E是示出用于图13A的浴缸盖的盖体的端部周边的俯视图。
第13F图是图13E的J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具备第3实施方式的带饰边板材的箱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将图14的箱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从图14的底板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7是从图16的底板侧观察将箱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示出将用于图14的箱的侧板彼此连结的大侧板的连结部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将用于图14的箱的侧板彼此连结的小侧板的连结部的立体图。
图20是与图14的具备连结部的部分相对应的C-C剖面图。
图21是与图14的不具备连结部的部分相对应的D-D剖面图。
图22是示出将用于图14的箱的底板与侧板连结的底板的连结部(嵌合部)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将用于图14的箱的底板与侧板连结的侧板的连结部(嵌合部)的立体图。
图24是图16的E-E剖面图。
图25是图16的F-F剖面图。
图26是图16的G-G剖面图。
图27是示出将用于图14的箱的底板与侧板连结的底板的连结部(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将用于图14的箱的底板与侧板连结的侧板的连结部(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29是与图25的剖面相对应的剖面图,其示出在使用于图1的底板的饰边一体成形时,将板材主体放置在模具中的状态的一部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面来进行说明。
图1、图2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带饰边板材的顶板1。顶板1具有平板形的木制的板材主体3、被设置为包覆板材主体3的整个周缘的树脂制的饰边5。饰边5是相对于板材主体3的整个周缘,通过树脂而一体成形的矩形框形状,由例如热塑性树脂弹性体(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构成。矩形的板材主体3可为实木材料,也可为合板,可为实心材,也可为中空材。也可使用后述的第3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MDF(中密度纤维板),木材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
板材主体3具备成为上表面的第1表面3a、成为下表面的第2表面3b、以及周围四个侧面3c,从平面角度看来是矩形。饰边5具有密接在板材主体的周围四个侧面3c的密接面5a、相对于密接面5a位于板材主体3的相反侧的外侧面5b;以及从密接面5a的上下两端朝向外侧面5b水平地延伸的饰边第1表面5c及饰边第2表面5d。
饰边第1表面5c形成与板材主体3的第1表面3a大致同一个平面,饰边第2表面5d形成与板材主体3的第2表面3b大致同一个平面。饰边第1表面5c与外侧面5b通过第1圆弧面5e平滑地连结,饰边第2表面5d与外侧面5b通过第2圆弧面5f平滑地连结。如图1所示,在饰边5的周围四个部位的角部中,外侧面5b彼此通过外侧圆弧面5g平滑地连结。此外,也可不设置饰边第1表面5c及饰边第2表面5d,也可以是第1圆弧面5e及第2圆弧面5f分别直接平滑地连结于第1表面3a及第2表面3b的结构。
顶板1可通过例如外嵌成型来制造。即,顶板1为外嵌成型品。进行外嵌成型时,如图3所示,将板材主体3放置在模具7内。此时,在板材主体3的包含侧面3c及角部的整个周围形成流入树脂的环状的空间9。通过从模具7的未图示的浇口使熔融树脂流入空间9,可制造出图1所示的附有饰边的顶板1。此时,通过将板材主体3的侧面3c设为凹凸形状,树脂进入凹凸形状的凹部并且更稳固地密接在侧面3c,成为更高品质的顶板1。
顶板1如例如图4所示将四根脚10安装在下面,而可用来作为桌子或案桌等家具。此时,例如透过在板材主体3的第2表面3b的角部附近的四个部位形成母螺纹部,在脚10上形成用来螺合在母螺纹部的公螺纹部,可将脚10安装于顶板1。并且,顶板1也可用作暖炉的顶板或架子。
接着,对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关于第1实施方式,顶板1具有平板形的板材主体3、被设置为包覆板材主体3的整个周缘的饰边5,饰边5是相对于板材主体3的整个周缘,通过树脂而外嵌成形而成的。
因此,不需要通过粘合剂或螺丝等将饰边5安装在板材主体3的作业,制造作业变得容易,而能够特别实现量产时的成本降低。由于板材主体3与饰边5抑制这些彼此的边界部分(第1表面3a与饰边第1表面5c的边界以及第2表面3b与饰边第2表面5d的边界)之间隙产生而密接,因此外观品质提升,作为产品的可靠性提升。
关于第1实施方式,板材主体3为木制的。因此,与通过树脂构成板材主体3相比,更能显出高级感。并且,在使饰边5一体成形于板材主体3上时,树脂会渗入木制的板材主体3的侧面3c,板材主体3与饰边5的密接性提升。
此外,板材主体3不限于木制,也可为树脂制或金属制,饰边5的树脂并不限于热塑性树脂弹性体。另外,通过树脂使饰边5外嵌成型或是内嵌成型时,也可将饰边第1表面5c形成在第1表面3a的周缘上,同样也可将饰边第2表面5d形成在第2表面3b的周缘上。进一步,板材主体3不限于在俯视来看为矩形,也可为多边形或圆形,因此顶板1也不限于在俯视来看为矩形,也可为多边形或圆形。
[第2实施方式]
图5、图10、图11示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带饰边板材的浴缸盖11。浴缸盖11具有树脂制的板材主体13、安装在板材主体13的两端部而作为盖部件的一对盖体15、被设置为包覆安装有一对盖体15的状态下的板材主体13的整个周缘的树脂制的饰边17。
饰边17是相对于包括一对盖体15的板材主体13的整个周缘通过树脂而一体成形,与第1实施方式的饰边5同样是由例如热塑性树脂弹性体(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构成。板材主体13及盖体15由例如聚碳酸酯构成。此外,饰边17并不限于热塑性树脂弹性体,板材主体13及盖体15并不限于聚碳酸酯。
板材主体13在结构上与纸制的瓦楞纸大致相同,是塑料制的瓦楞板。板材主体13具备彼此分开而相对向配置的一对板部13a、将一对板部13a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3b。一对板部13a为俯视来看是矩形的薄板形状,连接部13b是与板部13a大致相同程度的薄板形状,并且形成长条状。
连接部13b沿着一对板部13a的面,横跨在一方端部与另一方端部之间,在图6中一个方向上的X方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一对板部13a的面,在图6中沿着Y方向隔开间隔地被设置多个。由此,在多个连接部13b彼此间,沿着Y方向形成多个中空部13c。中空部13c是沿着X方向伸长地形成的立方体形状。X方向与Y方向是彼此正交地交叉。
板材主体13的中空部13c是形成沿着Y方向反复设置的结构,通过在X方向上延伸的线将板材主体13切断,可与各种各样的尺寸(Y方向的长度)对应。因此,既存在通过Y方向的尺寸,在连接部13b附近切断的情况,也存在在相邻的连接部13b间切断的情况。图6示出了在相邻的连接部13b之间切断的情况,一对板部13a具备相对于位于Y方向的两端的连接部13b在Y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13a1。由此,在一对突出部13a1彼此间形成凹部13d。突出部13a1沿着X方向延伸,因此凹部13d也沿着X方向延伸。突出部13a1从连接部13b向Y方向外侧的突出量是一个中空部13c的Y方向的长度的大致一半。
在中空部13c的对应于X方向的一方端部及另一方端部的开口部13c1安装有封堵该开口部13c1的盖体15。盖体15如图7、图8所示,具备被分别嵌入在多个中空部13c的各开口部13c1的多个嵌入部15a、将多个嵌入部15从开口部13c1突出的侧的端部彼此连接的头部15b。
盖体15的嵌入部15a对应于长方体形状的中空部13c,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插入中空部13c的状态下与中空部13c的内表面密接。关于嵌入部15a,内部为中空的,与头部15b为相反侧之前端是开口的。嵌入部15a的开口侧之前端的外周缘形成有锥面15a1,以便于插入中空部13c。在多个嵌入部15a彼此间形成有间隙15c。在将嵌入部15a嵌入中空部13c的状态下,板材主体13的连接部13b以大致密接的状态被插入在间隙15c。
盖体15的头部15b的长边方向(相当于板材主体13的Y方向)的长度与一对板部13a的Y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头部15b如图8所示,具备用来封闭嵌入部15a的中空部分的基端侧的端面部15b1、在端面部15b1的图8中从上下两侧缘朝向锥面15a1侧弯曲90度而形成的一对凸缘部15b2。
凸缘部15b2从端面部15b1的突出长度比嵌入部15a从端面部15b1的突出长度短,并且构成包覆板材主体13的开口部13c1侧附近的板部13a的表面的包覆部。在凸缘部15b2与嵌入部15a之间形成凸缘部间隙15d。如图9所示,在将盖体15安装于板材主体13的状态下,板材主体13的端缘部进入凸缘部间隙15d。
图5、图10、图11所示的饰边17是包围包括盖体15的板材主体13的整个周围的矩形框形状,并且具备外侧部17a、包覆一对板部13a的周缘附近的上下两侧的一对饰边凸缘部17b。外侧部17a及饰边凸缘部17b在具备盖体15的部分(图10)以及不具备盖体15的部分(图11),剖面形状不同。
如图10所示,具备盖体15的部分的外侧部17a是薄的平板形。具备盖体15的部分的饰边凸缘部17b是由包覆盖体15的凸缘部15b2的薄壁部17b1、接连于薄壁部17b1之前端侧的厚壁部17b2构成的。厚壁部17b2包覆着板材主体13的表面。薄壁部17b1及厚壁部17b2的外表面形成为同一个面。
如图11所示,不具备盖体15的部分的外侧部17a具备进入图6所示的板材主体13的凹部13d的芯部17a1。不具备盖体15的部分的饰边凸缘部17b是具备与图10所示的厚壁部17b2相同厚度的平板形,并且外表面与薄壁部17b1及厚壁部17b2的外表面为同一个面。如图11所示,不具备盖体15的部分的饰边凸缘部17b在与厚壁部17b2同样包覆板材主体13的表面的状态下,直到与芯部17a1相邻的中空部13c。
如图6所示,板材主体13具备一对突出部13a1。在此状态下,如图11所示,通过树脂使饰边17一体成形,由此成为突出部13a1进入不具备盖体15的部分的饰边凸缘部17b与芯部17a1之间的间隙17c的状态。
图5所示的浴缸盖11可在如图9所示将一对盖体15安装于板材主体13的状态下,通过例如外嵌成型来制造。即,浴缸盖11是外嵌成型品。
使浴缸盖11外嵌成型时,如图12、图13所示,将安装有盖体15的板材主体13放置在模具19内。图12对应于图10的安装有盖体15的部分,图13对应于图11的未安装有盖体15的部分。模具19具备让树脂流入板材主体13及盖体15的周围的环状的空间21。透过从模具19的未图示的浇口使熔融树脂流入空间21,可制造出图5所示带饰边的浴缸盖11。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不需要利用粘合剂或紧固件等将饰边17安装在板材主体13的作业,制造作业变得容易,可特别实现量产时的成本降低。由于板材主体13与饰边17抑制这些彼此的边界部分之间隙产生而密接,因此外观品质提升,作为产品的可靠性提升。
关于第2实施方式,板材主体13为树脂制,树脂制的板材主体13具备彼此分开而相对向配置的一对板部13a、将一对板部13a彼此连接的连接部13b。因此,板材主体13可通过连接部13b来确保将一对板部13a彼此连接的方向的强度,作为浴缸盖11的可靠性提升。
关于第2实施方式,连接部13b沿着一对板部13a的面,横跨一方端部与另一方端部之间在X方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一对板部13a的面,在与X方向交叉的Y方向上隔开间隔被设置多个,由此在彼此间形成中空部13c。由于板材主体13具备中空部13c,可保持强度同时实现轻量化,并且作为浴缸盖11的隔热性提升。
关于第2实施方式,在连接部13b的延伸方向的一方端部及另一方端部处的中空部13c的开口部13c1安装有封堵开口部13c1的盖体15。由此,相对于板材主体13的周缘,通过树脂使饰边17一体成形时,可抑制树脂流入中空部13c。
关于第2实施方式,盖体15具备分别嵌入在多个开口部13c1的多个嵌入部15a、将多个嵌入部15a从开口部13c1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彼此连接的头部15b。在此情况下,关于盖体15,多个嵌入部15a通过头部15b而接连而一体化,成为一个部件。因此,操作性提升,并且,通过推压头部15b,可使多个嵌入部15a大致同时嵌入中空部13c,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关于第2实施方式,盖体15的头部15b具备凸缘部15b2,在将嵌入部15a嵌入于开口部13c1的状态下,该凸缘部15b2包覆开口部13c1侧附近的板部13a的表面。因此,在将嵌入部15a插入开口部13c1的状态下,可通过凸缘部15b2来更加确实地抑制树脂流入中空部13c。
关于第2实施方式,饰边17具备包覆盖体15的凸缘部15b2的饰边凸缘部17b。因此,盖体15不会在外部露出,外观品质更为提升。由于板材主体13为树脂制,因此通过设为透明的树脂制,使用时可通过板材主体13来确认浴槽内的状态而不需要卸下浴缸盖11,便利性提升。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接下来,显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变形例的浴缸盖在外观上与图5的浴缸盖11相同。虽然图13A至图13C示出使图5所示的树脂制的饰边17成形之前的状态,但是为了方便,以浴缸盖110来进行说明。
浴缸盖110使用了与第2实施方式的浴缸盖11相同的树脂制的板材主体13。浴缸盖110与浴缸盖11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在图6所示的板材主体13的凹部13d安装有图13D所示的凹部用盖体16。
凹部用盖体16如图13B、图13D所示,具备嵌入凹部13d的嵌入部16a、将嵌入部16a从凹部13d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彼此连接的头部16b。嵌入部16a对应于长条状的立方体形状的凹部13d且外形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插入凹部13d的状态下密接在凹部13d的内表面。
关于嵌入部16a,内部为中空,与头部16b为相反侧之前端是开口的。在嵌入部16a的内部,沿着长边方向以大致相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确保刚性用的肋部18。嵌入部16a的开口侧的前端的外周缘形成有弯曲面16a1,以便插入凹部13d。也可以以锥面代替弯曲面16a1。
头部16b的长边方向(相当于板材主体13的X方向)的长度与一对板部13a的X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头部16b具备封堵嵌入部16a的中空部分的基端侧的端面部16b1、在端面部16b1的图13B中从左右两侧缘朝向弯曲面16a1侧弯曲90度而形成的一对凸缘部16b2。
凸缘部16b2从端面部16b1的突出长度比嵌入部16a从端面部16b1的突出长度短,其包覆板材主体13的凹部13d的开口部附近的板部13a的表面。在凸缘部16b2与嵌入部16a之间形成有凸缘部间隙16d。在将凹部用盖体16安装于板材主体13的状态下,板材主体13的突出部13a1进入凸缘部间隙16d。嵌入部16a的长边方向(相当于图6的X方向)的长度比凸缘部16b2的该长边方向的长度短。因此,将凹部用盖体16及后述的盖体15A安装于板材主体13时,防止嵌入部16a与嵌入部15a的干扰。
图13E是封堵图6所示的中空部13c的盖体15A的长边方向端部周边的俯视图,并以两点点划线来表示凹部用盖体16。第13F图是图13E的J剖视图。盖体15A与图7、图8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盖体15整体的形状大致相等,但是如图13E所示,长边方向端部的形状不同。
盖体15A的长边方向端部具备头部15b的外周面成为圆弧形状的圆弧面15e、从圆弧面15e的端部朝向嵌入部15a屈曲的平面状的抵接面15f。在凹部用盖体16侧的端部也形成有与圆弧面15e及抵接面15f同样的圆弧面16e及抵接面16f。如图13E所示,圆弧面16e的长度比圆弧面15e的长度短,但是也可相等。在圆弧面15e及圆弧面16e形成如图13A所示的连续的圆弧面P。抵接面15f与抵接面16f以大致密接的状态彼此抵接。通过抵接面15f与抵接面16f彼此抵接,形成上述圆弧面P。
使饰边17成形之前的图13A所示的浴缸盖110成为通过两个盖体15A及两个凹部用盖体16包围板材主体13的整个外周缘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与图5所示的浴缸盖11同样,相对于全部四个盖体15A、16的整个周缘,通过树脂使饰边17一体成形。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不只是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安装封堵开口部13c1的盖体15,也安装有封堵凹部13d的凹部用盖体16。因此,相对于板材主体13的周缘,通过树脂使饰边17一体成形时,可抑制树脂流入中空部13c,还可抑制树脂流入凹部13d。
另外,变形例如图13E所示,盖体15与凹部用盖体16的抵接部处的外周面成为圆弧面P。因此,在使饰边17成形时,树脂变得容易密接在圆弧面P,可靠性提升。
[第3实施方式]
图14是使用多个第3实施方式的带饰边板材而组装的箱23。箱23如图15至图17所示,具备一片矩形的底板25。此处的底板25为长方形。通过在底板25的周缘四个部位安装四片矩形的侧板27,形成图14、图16所示的箱23。箱23例如可用作工具或器械或是儿童玩具等的置物箱。此外,在图14以后的各图中,将沿着底板25的短边部的方向(短边方向)设为X方向,将沿着底板25的长边部的方向(长边方向)设为Y方向,将分别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图14、图15中的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
四片侧板27具备安装在底板25的长边部的一对大侧板27L、安装在底板25的短边部的一对小侧板27S。大侧板27L与小侧板27S在Z方向的高度相同。底板25与侧板27之间、以及彼此邻接的侧板27彼此通过后述的连结部而装拆自如地连结。
底板25是具备板材主体29、以及被设置为包覆板材主体29的整个周缘的饰边31的带饰边板材。同样,侧板27(27L、27S)是具备板材主体33(33L、33S)、以及被设置为包覆板材主体33(33L、33S)的整个周缘的饰边35(35L、35S)的带饰边板材。
板材主体29、33是由矩形并且木制,由例如MDF(中密度纤维板)构成。除了MDF之外,板材主体29、33也可使用绝缘板材、硬纸板、刨花板或合板等,还可以是树脂或金属制。饰边31、35分别相对于板材主体29、33的整个周缘,通过树脂而一体成形的矩形的框形,与第1实施方式的饰边5同样,是由例如热塑性树脂弹性体(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构成,但是并不限于热塑性树脂弹性体。
大侧板27L与小侧板27S通过图18、图19分别所示的连结部37、39彼此连结。如可通过图15理解的,各连结部37、39设置在侧板27的Z方向两端及中央共这三处。图20是大侧板27L的连结部37与小侧板27S的连结部39彼此连结的部分的剖面图(图14的C-C剖面图),图21是相对于连结部37、39,在Z方向偏移的位置的剖面图(图14的D-D剖面图)。
如图20、图21所示,具有连结部37的大侧板27L的饰边35L具备包覆板材主体33L的周缘的端部33La的饰边主体35La、以夹持端部33La附近的板材主体33L的表里两面的方式将其包覆的一对凸缘部35Lb。如图20所示,在饰边主体35La形成有连结部37。
饰边主体35La具备在饰边35L的Z方向上延伸的凹部35La1。关于凹部35La1,与板材主体33S的端部33Sa相对向的侧形成开口,并且在图15中的Z方向的下端形成开口。凹部35La1的Z方向上端是封闭的。如图20所示,连结部37在凹部35La1的开口侧具备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突出的一对夹持突起37a,由一对夹持突起37a构成连结部37。
具备连结部39的小侧板27S的饰边35S是如图20、图21所示,具备:包覆板材主体33S的周缘的端部33Sa的饰边主体35Sa、以夹持端部33Sa附近的板材主体33S的表里两面的方式将其包覆的凸缘部35Sb。如图20所示,在饰边主体35Sa形成有连结部39。
饰边主体35Sa具备在饰边35S的Z方向上延伸的凸部35Sa1。凸部35Sa1被插入凹部35La1内。连结部39在凸部35Sa1的前端侧具备在彼此分开的方向上突出的一对嵌合突起39a。因此,凸部35Sa1相对于嵌合突起39a在板材主体33S侧形成颈部39b。颈部39b位于一对夹持突起37a彼此之间。
如图19所示,在颈部39b的Z方向上部设置有锁定爪39c。锁定爪39c是在凸部35Sa1的两侧,对应于一对嵌合突起39a而设置有一对,并且相对于凸部35Sa1在与嵌合突起39a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锁定爪39c具备:上部倾斜面39c1、在倾斜面39c1的下端位置相对于颈部39b的面大致正交的锁定面39c2。在将连结部37、39彼此连结的状态下,锁定爪39c的锁定面39c2抵接于连结部37的夹持突起37a的上端面37a1。由此,限制了小侧板27S相对于大侧板27L朝Z方向下方的移动,并且限制了大侧板27L相对于小侧板27S朝Z方向上方的移动。
将大侧板27L与小侧板27S连结时,是在大侧板27L的板材主体33L与小侧板27S的板材主体33S彼此形成90度的角度位置,并且从大侧板27L与小侧板27S在Z方向上彼此完全错开的状态下进行。从该状态开始,使小侧板27S与大侧板27L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使位于小侧板27S的Z方向最上端的嵌合突起39a从Z方向下端的开口开始,滑动而进入大侧板27L的凹部35La1。
当嵌合突起39a相对于夹持突起37a,在图15中从下方朝向上方通过时,成为图19所示的锁定爪39c被倾斜面39c1引导而爬到夹持突起37a上,并且在通过后,锁定面39c2锁定在夹持突起37a的上端面37a1的状态。当锁定爪39c爬上夹持突起37a时,例如,使得一对夹持突起37a彼此分开而饰边35L弹性变形。
由于连结部37、39在Z方向上设在三个部位,因此Z方向最上端的连结部39的锁定爪39c在使小侧板27S朝Z方向上方滑动移动时,会进一步爬上两个部位的夹持突起37a,会爬上全部三个部位的夹持突起37a。Z方向中央的连结部39的锁定爪39c会爬上最下端与中央这两个部位的夹持突起37a,Z方向最下端的连结部39的锁定爪39c会爬上最下端的一个部位的夹持突起37a。
在将连结部37、39彼此连结的状态下,如图20所示,颈部39b以被夹持在一对夹持突起37a彼此间的方式定位,一对嵌合突起39a比一对夹持突起37a位于更内侧(图20中的下部侧)的凹部35La1。由此,大侧板27L与小侧板27S得以连结。通过Z方向三个部位的锁定爪39c从上方抵接并锁定在夹持突起37a的上端面37a1,可限制小侧板27S相对于大侧板27L朝Z方向下方的移动。另外,饰边35L的凹部35La1的Z方向上端是封闭的,因此通过最上部的连结部37的上端抵接于该封闭的部分的饰边35L,可限制小侧板27S相对于大侧板27L朝Z方向上方的移动。
以此方式在对应于箱23周围四个部位的角部的位置进行将连接部37、39彼此连结的作业。由此,可将组装底板25之前的四片侧板27彼此组装。此时,小侧板27S也可相对于彼此平行配置的两片大侧板27L使其同时在Z方向上滑动移动来组装。关于底板25,相对于彼此组装的状态的四片侧板27,以从上方落进箱23的内部的方式而使其进入。此外,组装小侧板27S及大侧板27L时,通过使小侧板27S及大侧板27L相对于图15上下相反,并且使小侧板27S从大侧板27L的上方朝向下方滑动,组装作业变得容易。或是,也可使小侧板27S及大侧板27L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地移动来组装。
接下来,针对连结底板25与侧板27的连结部加以说明。关于底板25与侧板27的连结部如图16所示,设定有嵌合部41及卡合部43这两种。在大侧板27L是在Y方向中央的一个部位设置有嵌合部41,未设置有卡合部43。在小侧板27S是在X方向中央的一个部位设置有嵌合部41,卡合部43设在X方向两端附近的两个部位。
嵌合部41是由设置在图17、图22所示的底板25的饰边31的嵌合凸部45与设置在图17、图23所示的侧板27的饰边35的嵌合孔47构成的。图23示出小侧板27S,但是大侧板27L也具有同样的嵌合孔47。
图24、图25、图26分别是图16的E-E剖面图、F-F剖面图、G-G剖面图,各图都示出底板25与小侧板27S的连结部分。如图24至图26所示,底板25的饰边31具备包覆板材主体29的周缘的端部29a的饰边主体31a、以夹持端部29a附近的板材主体29的表里两面的方式而将其包覆的一对凸缘部31b。从一对凸缘部31b中在Z方向上方的凸缘部31b,朝向侧板27在Y方向上突出而形成有载置部31c。饰边主体31a及一对凸缘部31b相对于板材主体29一体成形时被接合。
图20、图21当中也进行了说明的小侧板27S的饰边35S关于与底板25的连结部分,具备包覆小侧板27S的下端部33Sb的饰边主体35Sc、以夹持下端部33Sb附近的小侧板27S的表里两面的方式而将其包覆的一对凸缘部35Sd。从饰边主体35Sc,朝向底板25在Y方向上突出而形成有底板支承部35Se。在底板支承部35Se之上载置了载置部31c。从一对凸缘部35Sd中在Y方向外侧(图24至图26当中的右侧)的凸缘部35Sd,有支持脚部35Sf在Z方向下方突出。在将箱23放置在地板等时,支持脚部35Sf与地板等的表面接触。饰边主体35Sc及一对凸缘部35Sd相对于小侧板27S一体成形时会被接合。
如图25所示,嵌合部41的嵌合凸部45朝向下方突出而形成在载置部31c的下表面。对应于嵌合部41的位置的底板支承部35Se也如图16、图17所示,具备朝向底板25在Y方向突出的突出支承部35Se1。在突出支承部35Se1形成有嵌合部41的嵌合孔47。
因此,在将底板25的载置部31c放置在小侧板27S的底板支承部35Se及突出支承部35Se1的状态下,嵌合凸部45进入并嵌合在嵌合孔47。像这样的嵌合部41的嵌合结构也同样形成在底板25与大侧板27L之间。通过嵌合部41,可抑制小侧板27S的特别是X方向中央附近朝Y方向外侧(箱23的外侧)的膨胀,且可抑制大侧板27L的特别是Y方向中央附近朝X方向外侧(箱23的外侧)的膨胀。
卡合部43是由设置在图27所示的底板25的饰边31的卡合爪49、设置在图28所示的小侧板27S的饰边35S的一对卡合凸部51所构成的。一对卡合凸部51在卡合爪49的X方向长度的范围内,沿着X方向隔着间隔而形成。卡合部43仅设置在小侧板27S与底板25之间,但是也可设在大侧板27L与底板25之间。
如图26、图27所示,卡合部43的卡合爪49与图25所示的嵌合部41的嵌合凸部45同样,在饰边31的载置部31c的下面朝向下方突出而形成。卡合爪49在前端(下端)具备朝小侧板27S侧突出的爪部49a。卡合爪49如可从图22、图27理解的,在载置部31c中与嵌合凸部45相比,位于离稍微靠近板材主体29的小侧板27S稍远的位置。
如图26、图28所示,卡合部43的一对卡合凸部51朝Z方向的下方突出而形成在饰边35S的底板支承部35Se的下表面。一对卡合凸部51如图26所示,从支持脚部35Sf达到底板支承部35Se的前端,前端面与底板支承部35Se的前端面成为同一个面。
如图26、图27所示,在卡合爪49与饰边主体31a之间形成有间隙53。关于卡合爪49,在使一对卡合凸部51卡合时,在间隙53内朝向饰边主体31a侧发生弹性变形。
如前所述,关于底板25,相对于彼此组装的状态的四片侧板27,以从上方落入箱23的内部的方式使其进入。此时,卡合爪49在爪部49a抵接于底板支承部35Se之后,在间隙53侧发生弹性变形。另一方面,嵌合凸部45进入嵌合孔47。当爪部49a移动至一对卡合凸部51的下方时,卡合爪49返回原来的形状,成为图26的卡合状态。
如图26所示,在卡合部43卡合的状态下,小侧板27S成为饰边35S被夹持在爪部49a与载置部31c之间的状态。由此,可限制小侧板27S与底板25之间在Z方向相互的移动。
如图24至图26所示,小侧板27S的饰边35S的上部具备包覆板材主体33S的上端部33Sc的饰边主体35Sg、以夹持上端部33Sc附近的板材主体33S的表里两面的方式而将其包覆的一对凸缘部35Sh。饰边主体35Sg及一对凸缘部35Sh相对于板材主体33S一体成形时被接合。大侧板27L的饰边35L的Z方向上部也与小侧板27S同样地形成。
底板25及侧板27可通过例如外嵌成型来制造。即,底板25及侧板27是外嵌成型品。进行外嵌成型时,例如若是底板25,则如对应于图25的图29所示,将板材主体29放置在模具55内。
此时,在板材主体29的整个外周缘形成有使树脂流入的环状的空间57。通过从模具55的未图示的浇口使熔融树脂流入空间57,可制造图17所示的带饰边的底板25。此时,通过将板材主体29的端部29a及端部29a附近的表里两面设为凹凸形状,树脂进入凹凸形状的凹部,并且相对于板材主体29更稳固地密接,成为更高品质的底板25。
关于侧板27也与底板25同样可外嵌成型。此外,在使图20所示的大侧板27L的一对夹持突起37a、图25所示的侧板27的嵌合孔47、图26所示的底板25的爪部49a成形时,使用适当的滑动芯等。
接下来,对第3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关于第3实施方式,不需要利用粘合剂或螺丝等将饰边31、35安装在板材主体29、33的作业,制造作业变得容易,而可实现特别是量产时的成本降低。由于板材主体29、33与饰边31、35抑制了这些彼此的边界部分的间隙产生而密接,因此外观品质提升,作为产品的可靠性提升。
第3实施方式的板材主体29、33为木制。由此,比起通过树脂构成板材主体29、33,更可显出高级感。
关于第3实施方式,在饰边31、35设置有将底板25与多个侧板27装拆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以及将侧板27彼此装拆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因此,通过将这些底板25及多个侧板27彼此连结,可组装成如图14、图16那样的箱23。
在将组装好的箱23分解的情况下,在卸下图16所示的卡合部43的状态下,使底板25朝向箱23的开口侧移动从而从使其侧板27卸下。之后,在将图19的锁定爪39c从图18的夹持突起37a的上端面37a1卸下的状态下,使小侧板27S及大侧板27L朝向与组装时的反方向相对移动,可将四片侧板27彼此卸下。分解状态的底板25及侧板27都是板状,因此不使用时可彼此重迭从而紧凑地收纳。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容易理解而记载的单纯例示,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技术性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具体技术事项,也包含可从这些而容易导出的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替代技术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施方式的带饰边板材可适用于顶板、浴缸盖、箱的底板、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说明
1 顶板(带饰边板材)
3、13、29、33(33L、33S) 板材主体
5、17、31、35(35L、35S) 饰边
11 浴缸盖(带饰边板材)
13a 板材主体的一对板部
13b 板材主体的连接部
13c 板材主体的中空部
13c1 中空部的开口部
15 盖体(盖部件)
15a 盖体的嵌入部
15b 盖体的头部
15b2 头部的凸缘部(包覆部)
17b 饰边的饰边凸缘部
23 箱
25 底板(带饰边板材)
27 (27L、27S)侧板(带饰边板材)
37、39 侧板彼此的连结部
41 侧板与底板的嵌合部(连结部)
43 侧板与底板的卡合部(连结部)

Claims (10)

1.一种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具有:
平板形的板材主体;
饰边,其被设置为包覆所述板材主体的整个周缘,
所述饰边相对于所述板材主体的整个周缘,通过树脂一体成形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主体是木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主体是树脂制的,所述树脂制的板材主体具备彼此分开而相对向配置的一对板部、将所述一对板部彼此连结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一对板部的面,横跨在一方端部与另一方端部之间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沿着所述一对板部的面,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被设置多个,由此在彼此间形成中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的一方端部及另一方端部处的所述中空部的开口部安装有用来封堵所述开口部的盖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具备分别地嵌入多个所述开口部的多个嵌入部、将所述多个嵌入部的从所述开口部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连的头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的头部具备在将所述嵌入部嵌入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开口部侧附近的所述板部的表面的包覆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饰边具备包覆所述包覆部的饰边凸缘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饰边设置有将多个带饰边板材彼此装拆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项所述的带饰边板材,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连结部将所述多个带饰边板材彼此互相连结从而形成箱。
CN201880025543.5A 2017-04-20 2018-04-06 带饰边板材 Pending CN1105366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3652 2017-04-20
JP2017083652A JP6831105B2 (ja) 2017-04-20 2017-04-20 化粧縁付ボード
PCT/JP2018/014713 WO2018193873A1 (ja) 2017-04-20 2018-04-06 化粧縁付ボー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6624A true CN110536624A (zh) 2019-12-03

Family

ID=6385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5543.5A Pending CN110536624A (zh) 2017-04-20 2018-04-06 带饰边板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31105B2 (zh)
CN (1) CN110536624A (zh)
TW (2) TWI693327B (zh)
WO (1) WO20181938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26512C (en) 2003-06-04 2013-01-22 Yutaka Sugiura Paste form heat-blowing injectio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injecting and soundproofing closed section of automobile body member
CO2019014678A1 (es) * 2019-12-24 2020-01-17 Arkos Sist Arquitectonicos S A Sistema de almacenamiento modular ensamblable sin uso de herramientas
JP2023009405A (ja) * 2021-07-07 2023-01-20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板状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20501U (zh) * 1973-02-09 1974-10-16
JP2004041408A (ja) * 2002-07-11 2004-02-12 Eidai Kako Kk 浴槽蓋
JP2004065369A (ja) * 2002-08-02 2004-03-04 Eidai Kako Kk 浴槽蓋
CN2631320Y (zh) * 2003-06-09 2004-08-11 刘邦寿 家俱板体改良结构
CN202249558U (zh) * 2011-09-15 2012-05-30 吴宏良 窗框型材及其连接件
CN205742836U (zh) * 2016-06-14 2016-11-30 江苏吉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用型装饰板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5913U (zh) * 1971-09-02 1973-04-28
JPS5230A (en) * 1975-06-20 1977-01-05 Noda Plywood Mfg Co Ltd Set of joint plate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JP4835913B2 (ja) 2005-09-09 2011-12-14 株式会社トマック 土運船
JP3120380U (ja) * 2006-01-16 2006-03-30 蒼然 陳 浴槽の蓋
JP2008168049A (ja) * 2007-01-15 2008-07-24 Tokiha Sangyo Kk 周縁部分に図柄部分を形成してなる板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55732B1 (ko) * 2007-02-09 2007-09-05 주식회사 류림스톤 건물 장식용 인조석 몰딩 제조방법
TWM423138U (en) * 2011-10-27 2012-02-21 Chie Fah Plastic Entpr Co Ltd Connection device of decoration plat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20501U (zh) * 1973-02-09 1974-10-16
JP2004041408A (ja) * 2002-07-11 2004-02-12 Eidai Kako Kk 浴槽蓋
JP2004065369A (ja) * 2002-08-02 2004-03-04 Eidai Kako Kk 浴槽蓋
CN2631320Y (zh) * 2003-06-09 2004-08-11 刘邦寿 家俱板体改良结构
CN202249558U (zh) * 2011-09-15 2012-05-30 吴宏良 窗框型材及其连接件
CN205742836U (zh) * 2016-06-14 2016-11-30 江苏吉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用型装饰板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6140B (zh) 2022-09-01
JP6831105B2 (ja) 2021-02-17
WO2018193873A1 (ja) 2018-10-25
JP2018175710A (ja) 2018-11-15
TWI693327B (zh) 2020-05-11
TW202031983A (zh) 2020-09-01
TW201842265A (zh) 2018-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6624A (zh) 带饰边板材
CN104042044A (zh) 药柜
CN206137554U (zh) 一种无连接件快速组装柜子结构
KR200423794Y1 (ko) 패널의 코너부위 마감커버
US6625933B1 (en) Attic cover
JP6672119B2 (ja) 配線・配管材保護カバー
JP4916735B2 (ja) 額縁
JP5872087B1 (ja) 板状体
JP5275900B2 (ja) 幅木コーナーカバー
JP5441048B2 (ja) 隙間閉塞部材の取付構造
JP3892328B2 (ja) 部材の結合構造
JPH10131457A (ja) 建築用成形品
JP6308973B2 (ja) 収納具
JP2004049475A (ja) 仕切部材及びこれを装着した引き出し構造
JP2013104270A (ja) 見切接続具
JP6800200B2 (ja) 収納ケース
JP5586557B2 (ja) 収納ケース
JP5014064B2 (ja) テーブル
JP5014063B2 (ja) テーブル
TWM330172U (en) Improved tool box
JP3593238B2 (ja) ガスコンロ台の台枠
JP2022064354A (ja) テーブル
JP3108175U (ja) 摺動体組付構造及び該摺動体組付構造を用いた収納ボックス
JPS6132785Y2 (zh)
JP3025667U (ja) Cd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