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4667B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34667B CN110534667B CN201910410390.2A CN201910410390A CN110534667B CN 110534667 B CN110534667 B CN 110534667B CN 201910410390 A CN201910410390 A CN 201910410390A CN 110534667 B CN110534667 B CN 1105346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er electrode
- layer
- electrode layer
- collector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4 solid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9719 polyimide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001 electroly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3480 inorganic soli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203 sulfidic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nobelium Chemical compound [No]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33 PVDF bin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183 anode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981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Iro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Fe]=O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30 acetylene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57 re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2820 LiCo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3292 LiNi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536 Zeo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NXPZICSHDHGMGT-UHFFFAOYSA-N [Co].[Mn].[Li] Chemical compound [Co].[Mn].[Li] NXPZICSHDHGM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FYQFCKUASLJLL-UHFFFAOYSA-N [Co].[Ni].[Li] Chemical compound [Co].[Ni].[Li] PFYQFCKUASLJL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SOXUFMZTHZXOGC-UHFFFAOYSA-N [Li].[Mn].[Co].[Ni] Chemical compound [Li].[Mn].[Co].[Ni] SOXUFMZTHZXOG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YXUQEDFWHDILZ-UHFFFAOYSA-N [Ni].[Mn].[Li] Chemical compound [Ni].[Mn].[Li] ZYXUQEDFWHDIL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98 atm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BRPQOXSCLDDYGP-UHFFFAOYSA-N calcium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Ca+2] BRPQOXSCLDDYG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2 calc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calc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Ca]=O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2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20 cer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HGJSLXSVXVKHZ-UHFFFAOYSA-N dilithium;dioxido(dioxo)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Li+].[Li+].[O-][Mn]([O-])(=O)=O QHGJSLXSVXVK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Al]O[Al]=O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2 electric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7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09 hydrophob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LNWILHOFOBOFD-UHFFFAOYSA-N lithium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Li+].[Li+].[S-2] GLNWILHOFOBO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GLKJKCYBOYXKC-UHFFFAOYSA-N nonaoxidotri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O=[W]1(=O)O[W](=O)(=O)O[W](=O)(=O)O1 QGLKJKCYBOYXK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MMGVYCKOGBVEV-UHFFFAOYSA-N oxo(oxoceriooxy)cerium Chemical compound [Ce]=O.O=[Ce]=O BMMGVYCKOGBVE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VTZCBVAJQQJTK-UHFFFAOYSA-N oxygen(2-);zirconium(4+) Chemical compound [O-2].[O-2].[Zr+4] RVTZCBVAJQQJT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CYQAYERJWZKYML-UHFFFAOYSA-N phosphorus penta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S1P(S2)(=S)SP3(=S)SP1(=S)SP2(=S)S3 CYQAYERJWZKYM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30 tungste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81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7 zeo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28 zirco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63—Cells or batteries with horizontal or inclined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68—Compression means for stacks of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2—Solid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1—In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3—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5—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adhesiveness or hardnes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8—Solid electrolytes inorgani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所述密封件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7-73374号公报中公开了利用固体电解质层覆盖正极层和负极层,具备将电池元件密封的密封树脂部的结构。国际公开第2011/86664号中公开了利用固体电解质覆盖负极层,具有用于将液状的疏水性相转移物质的流出密封的密封件的结构。日本特开2009-193728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由电绝缘架与固体电解质层扩散结合而成的密合性提高区域的全固体电池。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所述密封件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电池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中的电池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中的电池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中的电池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中的电池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中的电池的突出部分的形状和位置的一例的俯视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中的电池的突出部分的形状和位置的另一例的俯视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中的电池的突出部分的形状和位置的另一例的俯视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中的电池的突出部分的形状和位置的另一例的俯视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6中的电池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层叠电池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层叠电池的使用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2、104 发电元件
110 电极层
120、122 对电极层
130、132、133 固体电解质层
131 凹部
134 电极侧电解质层
135 对电极侧电解质层
210、212 电极集电体
220 对电极集电体
230、232 第1区域
240 第2区域
250 相对区域
310、312、314、316 密封件
317 第1密封件
318 第2密封件
350、352、354、356 突出部分
500 加压夹具
510 上夹具
520 下夹具
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2002、2004、2006 电池
2000 层叠电池
2010 电绝缘构件
2020 电极压板
2022 电极引线
2030 对电极压板
2032 对电极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概要)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所述密封件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由此,能够提高电池的机械强度。具体而言,由于通过密封件的突出部分来支持固体电解质层,因此相对于将通电电极按压在各集电体上的情况等的外力,能够抑制固体电解质层的崩落。因此,能够减小作为单电池的发电元件的破损风险,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电接触。
例如,在对固体电解质层的一部分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密封件的突出部分来支持固体电解质层,因此能够抑制固体电解质层的崩落。例如,即使在全固体电池或是在电极层与对电极层之间不具备隔板的电池中,也能够降低由于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的直接接触或固体电解质层的崩落而使电极层与对电极层短路的风险。
另外,由于密封件设置于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之间,因此能够降低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接触的可能性。即、能够通过密封件将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之间的间隔维持在一定距离以上(例如密封件的厚度以上),因此能够抑制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彼此接近。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都不接触。
由此,由于密封件与电极层或对电极层发生化学反应的风险充分降低,因此能够扩大可作为密封件利用的材料的选择范围。
另外,例如所述密封件可以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接触。
由此,能够通过密封件将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之间的间隔更好地维持在一定距离以上(例如密封件的厚度以上)。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相互接近。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直接接触从而使电极层与对电极层发生短路的风险。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包含多个突出部分。
由此,能够通过多个突出部分在多处支持固体电解质,因此相对于按压通电电极的情况等的外力,能够更好地抑制固体电解质层的崩落。因此,能够减小作为单电池的发电元件的破损风险,得到可靠性高的电接触。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形状是具有多个顶点的多边形,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与所述多个顶点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由此,相对于按压通电电极的情况等的外力,能够抑制特别容易受到损伤的固体电解质层的角部的崩落。因此,能够减小发电元件的破损风险,得到可靠性高的电接触。另外,在固体电解质层的角部分别设有突出部分的情况下,以多个突出部分的每一个作为顶点的多角形被设置为内置发电元件。由此,能够提高电池整体的机械可靠性。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具有沿着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而配置的长条形状。
由此,突出部分与固体电解质层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相对于按压通电电极的情况等的外力,能够更好地抑制固体电解质层的崩落。因此,能够减小作为单电池的发电元件的破损风险,得到可靠性高的电接触。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沿着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整个外周连续配置。
由此,相对于按压通电电极的情况等的外力,由于突出部分与固体电解质层的整个外周接触,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固体电解质层的崩落。因此,能够减小作为单电池的发电元件的破损风险,得到可靠性高的电接触。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凹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由此,由于突出部分位于在固体电解质上设置的凹部,因此能够使突出部分更好地支持固体电解质层。因此,能够减小作为单电池的发电元件的破损风险,得到可靠性高的电接触。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电极侧电解质层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与所述电极层接触,所述对电极侧电解质层与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和所述对电极层接触,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和所述对电极侧电解质层的界面接触。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电极集电体包含不与所述电极层重叠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包含所述电极集电体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对电极集电体包含不与所述对电极层重叠的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包含所述对电极集电体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重叠。
由此,能够提高密封件与电极集电体和对电极集电体各自的接合性,能够提高隔着密封件的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的接合部分的强度。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接触的可能性。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所述密封件包含第1密封件和第2密封件,所述第1密封件包含第1材料,所述第2密封件包含与所述第1材料不同的第2材料,所述第1密封件位于比所述第2密封件更靠近所述电极集电体的位置,所述第2密封件位于比所述第1密封件更靠近所述对电极集电体的位置。
由此,从反应性或机械特性等观点出发,能够分别选择作为正极侧的密封件的材料最适合的材料以及作为负极侧的密封件的材料最适合的材料。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所述密封件包含第1材料,所述第1材料是具有绝缘性并且不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材料。
由此,通过第1材料为绝缘性,能够抑制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之间的导通。另外,通过第1材料不具有离子传导性,例如能够抑制由于密封件与其它电池的密封件等接触而导致的电池特性的降低。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所述第1材料包含树脂。
由此,通过密封件包含树脂(例如密封剂),在对电池施加外力的情况、或是电池暴露在湿润气氛或气体成分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密封件的可挠性、柔软性或气体阻隔性,进一步抑制对作为单电池的发电元件带来不良影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另外,例如可以设为所述第1材料是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倍半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由此,例如可以使用容易固化的材料形成密封件。即、密封件中所含的第1材料是在初始状态下具有流动性,然后能够通过例如紫外线照射、热处理等而丧失流动性并固化的的材料。另外,通过根据需要进行由热处理或紫外线照射实现的临时固化、或是由热处理实现的完全固化,容易使密封件向电极集电体与对电极集电体相对的区域的范围外伸出。
另外,例如所述密封件可以包含粒子状的金属氧化物材料。
由此,例如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形状的维持力、绝缘性、热传导性、防潮性等密封件的特性。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再者,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只表示概括性或具体性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和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只是一例,并不限定本公开。另外,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之中没有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严格地进行图示。因此,例如各图中缩小比例等不一定一致。另外,各图中对实质相同的结构附带相同标记,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另外,本说明书中平行等表示要素之间的关系性的用语、矩形等表示要素的形状的用语以及数值范围,并不是表示严格意义的表达方式,而是意味着实质同等的范围、例如包括百分之几左右误差的表达方式。
另外,本说明书中,“上方”和“下方”这样的用语,不是指绝对的空间识别中的上方(铅垂上方)和下方(铅垂下方),而是作为以层叠结构中的层叠顺序为基础由相对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用语使用。另外,“上方”和“下方”这样的用语,不仅能够适用于两个构成要素彼此空出间隔配置、在两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其他构成要素的情况,还能够适用于两个构成要素彼此密合配置、两个构成要素接触的情况。
另外,本说明书和附图中,x轴、y轴和z轴表示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三轴。各实施方式中,将z轴方向作为电池的厚度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厚度方向”是指与形成有电极层的电极集电体的表面垂直或与形成有对电极层的对电极集电体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面图”是指沿着电池的厚度方向观察电池的情况。
(实施方式1)
[构成]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的大致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1(a)是表示电池10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表示图1(b)的一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截面。图1(b)是表示电池1000的大致结构的俯视立体图。图1(b)中,由实线或虚线表示从上方观察电池1000时的电池1000的各构成要素的平面图形状。再者,图1(b)中没有示出密封件310所具有的突出部分350。关于突出部分350的平面图形状的具体例,示于图7~图10。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电池1000具备发电元件100、电极集电体210、对电极集电体220和密封件310。
发电元件100例如是具有充电和放电的功能的发电部。发电元件100例如是二次电池。例如、发电元件100可以是单电池(电池单元)。发电元件100配置于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
如图1(a)所示,发电元件100包含电极层110、对电极层120和固体电解质层130。电极层110、固体电解质层130和对电极层120沿着电池100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以该顺序层叠。发电元件100例如可以是全固体电池。
实施方式1的发电元件100中,电极层110是电池的负极,对电极层120是电池的正极。此时,电极集电体210是负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220是正极集电体。
电极层110是例如包含活性物质等电极材料的层。具体而言,电极层110是例如作为电极材料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电极层110与对电极层120相对配置。
作为电极层110中所含有的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使用石墨、金属锂等负极活性物质。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材料,可使用能够脱离和插入锂(Li)或镁(Mg)等的离子的各种材料。
另外,作为电极层110中所含有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无机系固体电解质等固体电解质。作为无机系固体电解质,可以使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或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等。作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可以使用例如硫化锂(Li2S)和五硫化二磷(P2S5)的混合物。另外,作为电极层110中所含有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乙炔黑等导电材料、或例如聚偏二氟乙烯等粘结用粘合剂等。
可以将电极层110含有的材料与溶剂一起混炼而得到糊状的涂料,将该涂料涂布在电极集电体210的表面上并进行干燥,由此制作电极层110。为了提高电极层110的密度,可以将包含电极层110和电极集电体210的电极板(本实施方式中为负极板)进行压制。电极层110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且300μm以下,但不限于此。
对电极层120是例如包含活性物质等对电极材料的层。对电极材料是构成电极层的对电极的材料。具体而言,对电极层120是例如作为对电极材料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作为对电极层120中所含有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使用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等正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材料,可使用能够脱离和插入Li或Mg等的离子的各种材料。作为对电极层120中所含有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使用钴酸锂复合氧化物(LCO)、镍酸锂复合氧化物(LNO)、锰酸锂复合氧化物(LMO)、锂-锰-镍复合氧化物(LMNO)、锂-锰-钴复合氧化物(LMCO)、锂-镍-钴复合氧化物(LNCO)、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LNMCO)等正极活性物质。
另外,作为对电极层120中所含有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无机系固体电解质等固体电解质。作为无机系固体电解质,可以使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或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等。作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可以使用例如Li2S和P2S5的混合物。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可以由固体电解质涂覆。另外,作为对电极层120中所含有材料,可以使用例如乙炔黑等导电材料、或例如聚偏二氟乙烯等粘结用粘合剂等。
可以将对电极层120含有的材料与溶剂一起混炼而得到糊状的涂料,将该涂料涂布在对电极集电体220的表面上并进行干燥,由此制作对电极层120。为了提高对电极层120的密度,可以在干燥后将包含对电极层12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的对电极板(本实施方式中为正极板)进行压制。对电极层120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且300μm以下,但不限于此。
固体电解质层130配置于电极层110与对电极层120之间。固体电解质层130与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0分别接触。固体电解质层130是包含电解质材料的层。作为电解质材料,可使用一般公知的电池用的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层130的厚度可以为5μm以上且300μm以下,也可以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作为固体电解质,可以使用例如无机系固体电解质等固体电解质。作为无机系固体电解质,可以使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或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等。作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可以使用例如Li2S和P2S5的混合物。再者,固体电解质层130中除了电解质材料以外,还可以含有例如聚偏二氟乙烯等粘结用粘合剂等。
固体电解质层130的大小和平面图形状分别与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0各自的大小和平面图形状相同。即、固体电解质层130的端部(即、侧面)与电极层110的端部(即、侧面)和对电极层120的端部(即、侧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固体电解质层130的侧面设有凹部131。密封件310的突出部分3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131内。凹部131的内表面与突出部分350的顶端部分接触。
实施方式1中,电极层110、对电极层120、固体电解质层130维持平行平板状。由此,能够抑制由弯曲导致的开裂或崩落的发生。再者,可以使电极层110、对电极层120、固体电解质层130一起平滑地弯曲。
再者,发电元件100中,可以设为电极层110是电池的正极,对电极层120是电池的负极。具体而言,可以设为电极层110是作为电极材料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此时,电极集电体210是正极集电体。对电极层120是作为对电极材料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对电极集电体220是负极集电体。
实施方式1中,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0为相同大小和相同形状。在平面图中,发电元件100比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小,位于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各自的内部。
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分别是具有导电性的部件。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可以分别是例如具有导电性的薄膜。作为构成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的材料,例如可使用不锈钢(SUS)、铝(Al)、铜(Cu)等金属。
电极集电体210与电极层110接触而配置。如上所述,电极集电体210是负极集电体。作为负极集电体,例如可使用SUS箔、Cu箔等金属箔。电极集电体210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但不限于此。再者,电极集电体210可以在与电极层110接触的部分具备例如包含导电性材料的层即集电体层。
在平面图中,电极集电体210被设置为比电极层110大。图1(b)中示出包含电极集电体210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不与电极层110重叠的区域即第1区域230。实施方式1中,在平面图中,电极层110位于电极集电体210的中央,因此第1区域230设置在电极集电体210的整个外周。具体而言,第1区域230的平面图形状为预定线宽的矩形环状。
对电极集电体220与对电极层120接触而配置。如上所述,对电极集电体220是正极集电体。作为正极集电体,例如可使用SUS箔、Al箔等金属箔。对电极集电体220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但不限于此。再者,对电极集电体220可以在与对电极层120接触的部分具备集电体层。
在平面图中,对电极集电体220被设置为比对电极层120大。图1(b)中示出包含对电极集电体220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不与对电极层120重叠的区域即第2区域240。具体而言,第2区域240的平面图形状为预定线宽的矩形环状。实施方式1中,矩形环状的第2区域240的线宽小于矩形环状的第1区域230的线宽。
另外,图1(b)中所示的相对区域250是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相对的区域。即、相对区域250是在平面图中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重叠的区域。实施方式1中,对电极集电体220比电极集电体210小,并且在平面图中,对电极集电体220位于电极集电体210的内部。该情况下,相对区域250的平面图形状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的平面图形状相同。实施方式1中,相对区域250是将设有发电元件100的区域和第2区域240合并的区域。
实施方式1中,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配置为平行平板状。具体而言,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分别为厚度均匀的平板,彼此平行配置。实施方式1中,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的间隔维持恒定。具体而言,设有密封件310的区域中的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的间隔,与设有发电元件100的区域中的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的间隔相同。
密封件310配置于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密封件310例如使用电绝缘材料形成。密封件310作为维持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的间隔的隔离件发挥作用。密封件310是用于在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将发电元件100密封的部件。密封件310将发电元件100的至少一部分密封,以使得发电元件100的至少一部分不与外部气体接触。
实施方式1中,如图1(a)所示,密封件310与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接触。具体而言,密封件310在配置有电极层110的表面之中没有配置电极层110的第1区域230内与电极集电体210接触。密封件310在配置有对电极层120的表面之中没有配置对电极层120的第2区域240内与对电极集电体220接触。也就是说,在平面图中,密封件310配置在第1区域230与第2区域240彼此相对的位置。
例如,发电元件100的平面图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密封件310可以沿着发电元件100的平面图形状即矩形的一条边而设置。实施方式1中,如图1(b)所示,密封件310的平面图形状为梯形,但不限于此。
例如,密封件310是包含第1材料的部件。密封件310例如可以是包含第1材料作为主成分的部件。密封件310例如可以是仅由第1材料构成的部件。
作为第1材料,例如可使用密封剂等一般公知的电池的密封件的材料。作为第1材料,例如可使用树脂材料。再者,第1材料可以是具有绝缘性并且不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材料。例如,第1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倍半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密封件310可以包含粒子状的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金属氧化物材料,可使用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氧化铁、氧化钨、氧化锆、氧化钙、沸石、玻璃等。例如,密封件310可以使用分散有由金属氧化物材料构成的多个粒子的树脂材料而形成。
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粒子尺寸为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的间隔以下即可。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粒子形状可以是正圆状(球状)、椭圆球状、棒状等。
如图1(a)所示,密封件310具有向固体电解质层130突出、并且至少一部分与固体电解质层130接触的突出部分350。突出部分350从密封件310的与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的面向固体电解质层130突出。突出部分350的突出方向是与电池100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方向例如是朝向发电元件100的中心的方向。
突出部分350例如是在突出方向上延伸的圆柱状,具有顶端部为曲面的形状(圆顶形状),但不限于此。例如,突出部分350的顶端部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尖的。例如,突出部分350的形状可以是棱柱状。或者,突出部分350可以在沿着发电元件100的外周的方向(图1中为y轴方向)上延伸。具体而言,在从厚度方向观察电池1000的情况下,突出部分350可以沿着固体电解质层130的外周呈长条状设置。
突出部分350的至少一部分在固体电解质层130所具有的凹部131内与固体电解质层130接触。具体而言,突出部分350例如其突出方向上的长度的至少一半以上的部分与固体电解质层130接触。突出部分350的厚度(z轴方向上的长度)例如小于固体电解质层130的厚度,但不限于此。突出部分350的大小和形状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1中,在密封件310与发电元件100之间设有间隙。密封件310仅在突出部分350与发电元件100接触。具体而言,如图1(a)所示,突出部分350可以不与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0接触。再者,例如在突出部分350与凹部131之间没有间隙,紧密接触。换言之,凹部131内被突出部分350完全填埋。
[变形例]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多个变形例进行说明。再者,以下的多个变形例的说明中,将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或变形例之间的不同点作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或简化共同点的说明。
<变形例1>
首先,利用图2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电池1100的大致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2(a)是表示电池11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表示图2(b)的一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截面。图2(b)是表示电池1100的大致结构的俯视立体图。图2(b)中,由实线或虚线表示从上方观察电池1100时的电池1100的各构成要素的平面图形状。再者,图2(b)中,没有示出密封件312所具有的突出部分350。
如图2所示,电池1100与实施方式1的电池1000相比,代替密封件310而具备密封件312。密封件312包围发电元件100的周围而设置。具体而言,在平面图中,密封件312在发电元件100的整个外周连续设置。密封件312在发电元件100的整个外周与电极集电体210和对电极集电体220这两者接触。密封件312将发电元件100的侧面在整个外周密封。例如在发电元件100的平面图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密封件312可以与发电元件100的整个周边接触而设置。在从任意侧方(具体而言为与z轴正交的任意方向)观察电池1100时,发电元件100完全被密封件312覆盖,没有向外部露出。
如图2(b)所示,密封件312的平面图形状为预定线宽的矩形环状。平面图中的密封件312的线宽小于矩形环状的第2区域240的线宽。本变形例中,密封件312的厚度均匀。也就是说,密封件312的厚度在密封件312的整个外周上都与发电元件100的厚度相同。
另外,密封件312不仅在突出部分350,在突出部分350以外的部分也与发电元件100接触。具体而言,密封件312的发电元件100一侧的侧面、即设置有突出部分350的侧面,与发电元件100的电极层110、对电极层120和固体电解质层130各自的侧面接触。也就是说,在密封件312与发电元件100之间没有设置间隙。突出部分350的整体位于固体电解质层130的凹部131内。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通过密封件312,能够在发电元件100的整个外周,将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的间隔维持在一定距离以上(例如密封件312的厚度以上)。因此,能够在发电元件100的整个外周,抑制电极集电体2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相互接近。
另外,可以由密封件312覆盖发电元件100的侧面。由此,例如即使在电极层110中所含的电极材料、对电极层120中所含的对电极材料、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等的一部分崩落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密封件312抑制该崩落的构成部件与电池内部的其它部件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由电池1100的构成部件的崩落导致的电池内部的短路。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1100的可靠性。
<变形例2>
接着,利用图3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中的电池1200的大致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3(a)是表示电池12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表示图3(b)的一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截面。图3(b)是表示电池1200的大致结构的俯视立体图。图3(b)中,由实线或虚线表示从上方观察电池1200时的电池1200的各构成要素的平面图形状。再者,图3(b)中,没有示出密封件312所具有的突出部分350。
如图3所示,电池1200与变形例1的电池1100相比,代替电极集电体210而具备电极集电体212。电极集电体212的平面图形状和大小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相同。
因此,如图3(b)所示,电极集电体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为相同大小且相同形状,因此没有配置电极层110的区域即第1区域232与没有配置对电极层120的区域即第2区域240为相同大小和相同形状。另外,相对区域250成为电极集电体212和对电极集电体220各自的形成范围相同的区域。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电极集电体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相比没有向外侧伸出,因此在将电极集电体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分离的方向上,难以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所以能够抑制电极集电体212剥离,能够抑制电池1200破坏。
<变形例3>
接着,利用图4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中的电池1300的大致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4(a)是表示电池13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表示图4(b)的一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截面。图4(b)是表示电池1300的大致结构的俯视立体图。图4(b)中,由实线或虚线表示从上方观察电池1300时的电池1300的各构成要素的平面图形状。再者,图4(b)中,没有示出密封件314所具有的突出部分350。
如图4所示,电池1300与变形例2的电池1200相比,代替密封件312而具备密封件314。密封件314以填埋电极集电体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被设置。如图4(b)所示,密封件314的平面图形状与第1区域232和第2区域240各自的平面图形状相同。也就是说,在第1区域232的整体和第2区域240的整体设有密封件314。如图4(a)所示,密封件314的外周的侧面(例如yz面)与电极集电体212的端面(yz面)和对电极集电体220的端面(yz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电极集电体212的外周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的外周之间的间隙被密封件314填埋,因此在将电极集电体212和对电极集电体220中的一者与另一者分离的方向上,难以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所以能够抑制电极集电体212和对电极集电体220分别剥离,能够抑制电池1300破坏。
<变形例4>
接着,利用图5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电池1400的大致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5(a)是表示电池14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表示图5(b)的一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截面。图5(b)是表示电池1400的大致结构的俯视立体图。图5(b)中,由实线或虚线表示从上方观察电池1400时的电池1400的各构成要素的平面图形状。再者,图5(b)中没有示出密封件314所具有的突出部分350。
如图5所示,电池1400与变形例3的电池1300相比,代替发电元件100而具备发电元件102。发电元件102具备对电极层122和固体电解质层132来代替对电极层120和固体电解质层130而。
变形例4中,电极层110的尺寸与对电极层122的尺寸不同。例如在平面图中,电极层110比对电极层122大。如图5(b)所示,对电极层122在平面图中位于电极层110的内部。
另外,如图5(a)所示,例如固体电解质层132覆盖对电极层122的侧面。此时,固体电解质层13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接触。另外,密封件314与电极层110的侧面和固体电解质层132的侧面接触,不与对电极层122接触。
再者,本变形例中,示出对电极层122比电极层110小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电极层110比对电极层122小。该情况下,固体电解质层132可以覆盖电极层110的侧面。密封件314可以与对电极层122的侧面和固体电解质层132的侧面接触,不与电极层110接触。
例如,对电极层122和电极层110之中相当于正极的一方,可以比对电极层122和电极层110之中相当于负极的另一方小。也就是说,负极活性物质层比正极活性物质层大。由此,能够抑制由锂的析出或镁的析出导致的电池可靠性降低。
<变形例5>
接着,利用图6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中的电池1500的大致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6(a)是表示电池15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表示图6(b)的一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截面。图6(b)是表示电池1500的大致结构的俯视立体图。图6(b)中,由实线或虚线表示从上方观察电池1500时的电池1500的各构成要素的平面图形状。再者,图6(b)中没有示出密封件314所具有的突出部分350。
如图6所示,电池1500与变形例4的电池1400相比,代替发电元件102而具备发电元件104。发电元件104与发电元件102相比,代替固体电解质层132而具备固体电解质层133。固体电解质层133包含电极侧电解质层134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
电极侧电解质层134位于比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靠近电极层110的一侧,并与电极层110接触。如图6(a)所示,电极侧电解质层134例如覆盖电极层110的侧面,与电极集电体212接触。电极层110通过被电极侧电解质层134覆盖而不向外部露出。具体而言,电极层110不与密封件314接触。
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位于比电极侧电解质层134靠近对电极层122的一侧,并与对电极层122接触。如图6(a)所示,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例如覆盖对电极层122的侧面,与对电极集电体220接触。对电极层122通过被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覆盖而不向外部露出。具体而言,对电极层122不与密封件314接触。
如图6(b)所示,在平面图中,电极侧电解质层134比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大。具体而言,在平面图中,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位于电极侧电解质层134的内部。再者,电极侧电解质层134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可以是相同大小和相同形状。例如电极侧电解质层134的侧面与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的侧面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
电极侧电解质层134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是分别包含电解质材料的层。作为电解质材料可使用一般公知的电池用的固体电解质。电极侧电解质层134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彼此可以包含相同的电解质材料,也可以包含不同的电解质材料。电极侧电解质层134的厚度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的厚度可以分别为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也可以为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如图6所示,密封件314与电极侧电解质层134的侧面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的侧面接触。或者,电极侧电解质层134的侧面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不被密封件314覆盖从而露出。
本变形例中,突出部分350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以根据突出部分350的部位而不同。例如图6(a)所示,左侧的突出部分350与电极侧电解质层134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的界面接触。具体而言,突出部分350的顶端部分与电极侧电解质层134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的界面的端部接触。另外,右侧的突出部分350仅与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接触。再者,突出部分350也可以仅与电极侧电解质层134接触。
密封件314可以具有多个突出部分350。多个突出部分350在平面图中位于不同的位置。例如图7所示,多个突出部分350可以设置在固体电解质层133的一条边上的多个位置。再者,图7是表示变形例5的电池1500的突出部分350的形状和位置的一例的俯视立体图。例如,图7将图6(b)的纸面左侧的部分放大表示。关于后述的图8~图10也是同样的。
如图7所示,多个突出部分350在平面图中不与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2的任一者重叠。或者也可以设为,多个突出部分350的至少一个在平面图中与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2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另外,本变形例中,固体电解质层133的平面图形状如图6(b)所示为多边形。具体而言,固体电解质层133的平面图形状为矩形。例如,多个突出部分350可以位于固体电解质层133的多边形的顶点。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密封件314可以具备多个突出部分352来代替多个突出部分350。例如,密封件314具有四个突出部分352。四个突出部分352可以设置在固体电解质层133的矩形的四角(即4个角部)。
另外,突出部分350可以在平面图中沿着固体电解质层133的外周呈长条状设置。例如图9所示,密封件314可以具备突出部分354来代替多个突出部分350。突出部分354沿着固体电解质层133的一条边呈长条状设置。突出部分354从平面图形状为矩形的固体电解质层133的一个顶点(即角部)起沿着一条边向另一个顶点延伸。突出部分354可以延伸到另一个顶点。
另外,突出部分350可以在平面图中沿着固体电解质层133的整个外周连续设置。例如图10所示,密封件314可以具有突出部分356来代替多个突出部分350。突出部分356可以沿着固体电解质层133的整个外周连续设置。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相对于按压通电电极等情况下的外力,能够提高固体电解质层的强度,抑制崩落。因此,能够减小发电元件104的破损风险,实现可靠性高的电接触。
<变形例6>
接着,利用图11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6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6中的电池16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11所示,电池1600与变形例5的电池1500相比,代替密封件314而具备密封件316。密封件316具有第1密封件317和第2密封件318。
第1密封件317位于比第2密封件318靠近电极集电体212的一侧,并包含第1材料。第2密封件318位于比第1密封件317靠近对电极集电体220的一侧,并包含第2材料。第2材料是与第1材料不同的材料。第2材料例如是具有绝缘性并且不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材料。第2材料例如可以包含密封剂等树脂。
第2材料例如可以是选自能够作为第1材料利用的多种材料之中的、与第1密封件317所含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例如,第2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倍半硅氧烷之中、不包含于第1密封件317的材料。第2材料可以包含粒子状的金属氧化物材料。
第1密封件317和第2密封件318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突出部分350。例如,在图11的左侧,第1密封件317具有突出部分350。在图11的右侧,第2密封件318具有突出部分350。再者,也可以设为第1密封件317和第2密封件318中仅一者具有突出部分350。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从反应性或机械特性等观点出发,能够分别选择最适合作为正极侧的密封件材料的材料和最适合作为负极侧的密封件材料的材料。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1600的可靠性。
[电池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实施方式1和各变形例中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以下,利用图12对上述变形例5中的电池15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关于其它电池1000、1100、1200、1300、1400和1600也是同样的。
图12是表示电池150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图。
首先,准备将对电极材料与溶剂一起混炼而成的糊状的涂料。将该涂料涂布在对电极集电体220上。即、形成对电极层122。另外,以覆盖所涂布的涂料的方式,将固体电解质材料涂布在对电极集电体220上并使其干燥。即、形成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由此,制作如图12(a)所示的对电极板。再者,对电极材料(以及后述的电极材料)和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由不含溶剂的材料准备。
接着,如图12(b)所示,向对电极板的周边部涂布密封材料。即、形成密封件314。此时,如图12(b)所示,密封件314的厚度可以被涂布成比对电极层122、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电极层110以及电极侧电解质层134的厚度的合计厚。
此时,将密封材料在对电极集电体220上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上跨接涂布,以使得在电池构成时,密封件314的一部分成为向固体电解质层133突出的突出部分350。例如,以对电极层122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的厚度之和的程度,使涂布在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上的密封材料的厚度小于涂布在对电极集电体220上的密封材料的厚度,使密封材料的涂布表面(即、上表面)大致平坦。或者,也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涂布在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上的密封材料的厚度和涂布在对电极集电体220上的密封材料的厚度,在密封材料的涂布表面设置阶梯差。再者,作为用于在密封材料的涂布表面设置阶梯差的一个方法,可以分几次涂布密封材料。用于形成与固体电解质层133接触的突出部分350的方法不限于此。
另外,在涂布密封材料之后,进行热处理或紫外线照射等。由此,能够在保留涂料的流动性的状态下增加粘性,使涂料临时固化。通过利用增粘固化,能够控制密封件314的变形。
接着,准备将电极材料与溶剂一起混炼而成的糊状的涂料。将该涂料涂布在电极集电体212上。即、形成电极层110。另外,以覆盖所涂布的涂料的方式,将固体电解质材料涂布在电极集电体212上并使其干燥。即、形成电极侧电解质层134。由此,制作如图12(c)所示的电极板。
然后,如图12(c)所示,利用具备上夹具510和下夹具520的加压夹具500,将电极板和对电极板压合。具体而言,将电极板以与形成了密封件314的对电极板相对的方式配置,利用上夹具510和下夹具520夹持电极板和对电极板并进行压合。
由此,如图12(d)所示,制造电池1500。
再者,例如可以通过热处理或UV照射等使密封件314完全固化。由此,能够使密封状态更牢固。
另外,可以将密封材料在电极集电体212上和电极侧电解质层134上跨接涂布,由此来代替将封止材料在对电极集电体220上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上跨接涂布。
另外,可以对电极板和对电极板这两者分别涂布密封材料。可以在电极板和对电极板分别形成密封件314的一部分之后,将电极板与对电极板贴合。由此,减少一次形成的密封件314的量,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形成密封件314。另外,可以通过增加接合面积,使密封件314与电极板的接合更牢固。另外,由于密封件314的突起变低,因此能够将工序过程中的电极板或对电极板容易地卷取。另外,也可以选择分别最适合于电极板和对电极板的不同的密封材料。
经过以上这样的工序,将对电极板与电极板压合,由此能够在没有形成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2的区域、即比对电极侧电解质层135靠外侧和比电极侧电解质层134靠外侧设置密封件314。作为密封件314中所含的第1材料,使用与固体电解质材料相比耐冲击性、绝缘性等特性更优异的材料,由此能够使没有形成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2的区域的固体电解质层133牢固。
另外,如上所述,图12所示的电池1500的制造方法,在将电极板与对电极板贴合之前,包括预先形成密封件314的工序。由此,例如也能够在电极集电体212和对电极集电体220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形成密封件314。从而能够大幅减小由于电极集电体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直接接触而引起的电极层110与对电极层122的短路风险。
在此,密封件314的厚度控制,成为大大有助于电池1500的可靠性提高的因素。此时,密封件314可以被调整为不覆盖电极集电体212和对电极集电体220的端部的大半部分,即不从各集电体的端部向外侧漏出。
再者,也可以调整形成密封件314的位置、电极层110、对电极层122和固体电解质层133各自的形成范围、电极集电体212和对电极集电体220的尺寸等。由此,能够制作实施方式1和各变形例中示出的各电池。另外,通过进行多个电池的层叠,能够制作后述的实施方式2中示出的各层叠电池。
(实施方式2)
以下,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再者,以下的说明中,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和各变形例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适当省略或简化相同点的说明。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层叠电池20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实施方式2中的层叠电池2000是将多个上述实施方式1或各变形例中的电池层叠并且串联而成的电池。
图13所示的例子中,层叠电池2000具有将三个电池2002、2004和2006依次层叠的结构。电池2002、2004和2006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例如,电池2002、2004和2006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中的电池1500相同的结构。例如,电池2002、2004和2006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也可以是变形例1~变形例6中的电池1100~电池1600中的至少一者。
层叠电池2000中,通过将预定的电池(例如单电池)的电极集电体与其它的电池(例如单电池)的对电极集电体接合,使多个电池层叠。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电池2002的电极集电体212与电池2004的对电极集电体220接合。电池2004的电极集电体212与电池2006的对电极集电体220接合。电极集电体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的接合可以是直接接合,也可以通过导电性接合剂或焊接方法等接合。电池2002、2004和2006串联。
如图13所示,层叠电池2000还具备电绝缘构件2010。电绝缘构件2010覆盖电池2002、2004和2006各自的侧面。由此,与密封件314具有突出部分350的结构的效果相结合,能够更牢固地维持层叠电池2000中的多个电池的层叠状态。
再者,层叠电池2000所具备的电池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以上,也可以只有两个。通过调整所层叠的电池的数量,能够得到期望的电池特性。
另外,在构成层叠电池时,可以根据所需的特性,将多个电池并联。另外,并联的两个以上的电池和串联的两个以上的电池可以混合存在。由此,能够以较小的体积实现高容量的层叠电池。关于串联、并联或它们的混合存在,可以通过公知技术的多个单电池之间的集电体的连接方法的变更而容易地实现。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通过将多个单电池串联层叠,能够得到高电压。因此,能够实现串联型并且短路风险小的层叠电池。即、能够形成由集电体彼此的接触导致的短路风险小、并且串联层叠的双极结构。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层叠电池2000的使用例的图。如图14所示,层叠电池2000例如被夹在电极压板2020与对电极压板2030之间而被加压。在电极压板2020设有电极引线2022。在对电极压板2030设有对电极引线2032。电极压板2020、对电极压板2030、电极引线2022和对电极引线2032分别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等形成。由此,能够经由电极引线2022和对电极引线2032,从层叠电池2000取出电流。
即使在电极压板2020与对电极压板2030之间夹入电池或层叠电池进行加压,突出部分350也会支持固体电解质层133,因此处于防止发电元件的层间剥离等发生的状态,即使长期反复使用,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电连接。
再者,层叠电池2000可以内置于密封壳体中。作为密封壳体,例如可以使用层压袋、金属罐、树脂壳体等密封壳体。通过使用密封壳体,能够抑制由于水分而使发电元件劣化。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中的电池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实施于各实施方式而得到的方案、以及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建的方案,都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密封件310、312、314或316可以不与电极集电体210或212接触。例如,电极层110可以形成在电极集电体210或212的整个面,密封件310、312、314或316可以位于电极层110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并且与电极层110接触。
同样地,密封件310、312、314或316可以不与对电极集电体220接触。例如,对电极层120或122可以形成在对电极集电体220的整个面,密封件310、312、314或316可以位于对电极层120或122与电极集电体210或212之间并且与对电极层120或122接触。
另外,例如密封件312、314或316可以不与发电元件100、102或104接触。
另外,例如突出部分350可以与电极层110和对电极层120或122中的至少一者接触。
另外,例如设有密封件310、312、314或316的区域中的电极集电体210或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设有发电元件100、102或104的区域中的电极集电体210或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之间的间隔。通过使设有密封件310、312、314的316的区域中的厚度大于设有发电元件100、102或104的区域中的厚度,能够减轻电极集电体210或212与对电极集电体220发生短路的风险。
另外,例如在电极板与对电极板的贴合时,加压板的中央附近可以比将密封件310、312、314或316加压的部分突出。由此,能够容易地使贴合后的电池的密封件310、312、314或316的厚度大于发电元件100、102或104的厚度。
与发电元件100、102或104的厚度相比,密封件310、312、314或316的厚度可以在电极板侧更厚,可以在对电极板侧更厚,也可以在电极板侧和对电极板侧这两侧更厚。由此,在按压通电电极的情况或对层叠电池施加厚度方向的束缚力的情况下,与发电元件100、102或104相比,能够使压力集中于密封件310、312、314或316。从而能够减小发电元件100、102或104的破损风险,稳定得到良好的电接触。由此,能够稳定地使层叠电池高容量化。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或与其均等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替换、附加、省略等。
Claims (37)
1.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一个突出部分,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都不接触。
2.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都不接触。
3.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都不接触。
4.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5.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6.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一个突出部分,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电极侧电解质层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侧电解质层与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和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和所述对电极侧电解质层的界面接触。
7.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电极侧电解质层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侧电解质层与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和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和所述对电极侧电解质层的界面接触。
8.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电极侧电解质层和对电极侧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侧电解质层与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和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侧电解质层和所述对电极侧电解质层的界面接触。
9.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一个突出部分,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密封件包含第1密封件和第2密封件,
所述第1密封件包含第1材料,
所述第2密封件包含与所述第1材料不同的第2材料,
所述第1密封件位于比所述第2密封件更靠近所述电极集电体的位置,
所述第2密封件位于比所述第1密封件更靠近所述对电极集电体的位置。
10.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密封件包含第1密封件和第2密封件,
所述第1密封件包含第1材料,
所述第2密封件包含与所述第1材料不同的第2材料,
所述第1密封件位于比所述第2密封件更靠近所述电极集电体的位置,
所述第2密封件位于比所述第1密封件更靠近所述对电极集电体的位置。
11.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所述密封件包含第1密封件和第2密封件,
所述第1密封件包含第1材料,
所述第2密封件包含与所述第1材料不同的第2材料,
所述第1密封件位于比所述第2密封件更靠近所述电极集电体的位置,
所述第2密封件位于比所述第1密封件更靠近所述对电极集电体的位置。
12.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一个突出部分,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密封件的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相对的部分重叠。
13.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密封件的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相对的部分重叠。
14.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不与所述密封件的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相对的部分重叠。
15.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一个突出部分,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为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以上的大小。
16.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为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以上的大小。
17.一种电池,具备单电池、电极集电体、对电极集电体和密封件,
所述单电池包含电极层、与所述电极层相对的对电极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对电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电极层接触,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单电池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含向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为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以上的大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电极集电体和所述对电极集电体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6、9、12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形状是具有多个顶点的多边形,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与所述多个顶点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2~5、7、8、10、11、13、14、16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形状是具有多个顶点的多边形,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与所述多个顶点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6、9、12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具有沿着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而配置的长条形状。
22.根据权利要求2~5、7、8、10、11、13、14、16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具有沿着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而配置的长条形状。
23.根据权利要求1、6、9、12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沿着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整个外周连续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5、7、8、10、11、13、14、16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沿着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整个外周连续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6、9、12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凹部,
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26.根据权利要求2、4、7、10、13和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凹部,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27.根据权利要求3、5、8、11、14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凹部,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2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
所述电极集电体包含不与所述电极层重叠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包含所述电极集电体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对电极集电体包含不与所述对电极层重叠的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包含所述对电极集电体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重叠。
29.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密封件包含第1材料,
所述第1材料是具有绝缘性并且不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材料。
30.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1材料包含树脂。
31.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1材料是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倍半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密封件包含粒子状的金属氧化物材料。
33.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密封件配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对电极集电体之间。
34.根据权利要求1、6、9、12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一个突出部分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35.根据权利要求2、4、7、10、13和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36.根据权利要求3、5、8、11、14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突出部分与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37.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电池时,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的整个面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44759.8A CN116231184A (zh) | 2018-05-23 | 2019-05-17 | 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98600 | 2018-05-23 | ||
JP2018098600 | 2018-05-23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44759.8A Division CN116231184A (zh) | 2018-05-23 | 2019-05-17 | 电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34667A CN110534667A (zh) | 2019-12-03 |
CN110534667B true CN110534667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86140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10390.2A Active CN110534667B (zh) | 2018-05-23 | 2019-05-17 | 电池 |
CN202310444759.8A Pending CN116231184A (zh) | 2018-05-23 | 2019-05-17 | 电池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44759.8A Pending CN116231184A (zh) | 2018-05-23 | 2019-05-17 | 电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96378B2 (zh) |
JP (3) | JP7245992B2 (zh) |
CN (2) | CN1105346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00127671A (ko) * | 2019-05-03 | 2020-11-1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고에너지 밀도 전고체 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JP7264077B2 (ja) * | 2020-01-31 | 2023-04-2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全固体電池 |
JP2021136214A (ja) * | 2020-02-28 | 2021-09-13 |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積層電極体、積層電極体を備えた全固体電池及び積層電極体の製造方法 |
CN116888803A (zh) * | 2021-02-19 | 2023-10-1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52565A1 (ja) * | 2015-03-25 | 2016-09-29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全固体リチウム電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93434A (ja) | 2000-09-18 | 2002-03-29 | Honda Motor Co Ltd | 電解質層・電極接合体および燃料電池 |
JP4887600B2 (ja) * | 2003-11-10 | 2012-02-2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その分解方法およびそのセパレータ |
JP2006179241A (ja) | 2004-12-21 | 2006-07-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固体電池 |
JP5261883B2 (ja) * | 2006-03-17 | 2013-08-14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双極型二次電池 |
JP2007273350A (ja) | 2006-03-31 | 2007-10-18 | Toyota Motor Corp | 積層型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741559B2 (ja) * | 2006-08-31 | 2011-08-03 | 株式会社国際基盤材料研究所 | 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ユニット |
CN101518151B (zh) | 2006-11-06 | 2015-09-16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 纳米粒子封装阻障叠层 |
JP2008198490A (ja) * | 2007-02-13 | 2008-08-28 | Toyota Motor Corp | 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
JP2009193728A (ja) | 2008-02-12 | 2009-08-27 | Toyota Motor Corp | 全固体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420960B2 (ja) | 2008-05-13 | 2010-02-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および燃料電池層 |
WO2011086664A1 (ja) | 2010-01-12 | 2011-07-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液状の疎水性相転移物質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
JP5505500B2 (ja) * | 2010-06-15 | 2014-05-2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 |
JP5494338B2 (ja) | 2010-08-03 | 2014-05-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極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極体 |
CN103959507A (zh) * | 2011-10-24 | 2014-07-30 | 高级电池概念有限责任公司 | 双极电池总成 |
JP5952161B2 (ja) | 2012-10-24 | 2016-07-1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796594B2 (ja) * | 2013-04-05 | 2015-10-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極体 |
JP2014235990A (ja) * | 2013-06-05 | 2014-12-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全固体電池、及び全固体電池の製造方法 |
JP6676399B2 (ja) | 2015-10-05 | 2020-04-08 | 古河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 バイポーラ型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およびバイポーラ型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製造方法 |
JP6726503B2 (ja) * | 2016-03-31 | 2020-07-22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全固体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9
- 2019-04-23 US US16/391,366 patent/US112963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5-10 JP JP2019089972A patent/JP724599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5-17 CN CN201910410390.2A patent/CN110534667B/zh active Active
- 2019-05-17 CN CN202310444759.8A patent/CN116231184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3-01 JP JP2023031390A patent/JP7489649B2/ja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5-01 JP JP2024074278A patent/JP2024096295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52565A1 (ja) * | 2015-03-25 | 2016-09-29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全固体リチウム電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4096295A (ja) | 2024-07-12 |
JP2019207873A (ja) | 2019-12-05 |
JP2023060068A (ja) | 2023-04-27 |
CN110534667A (zh) | 2019-12-03 |
US20190363317A1 (en) | 2019-11-28 |
US11296378B2 (en) | 2022-04-05 |
JP7489649B2 (ja) | 2024-05-24 |
JP7245992B2 (ja) | 2023-03-27 |
CN116231184A (zh) | 2023-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34667B (zh) | 电池 | |
JP7199033B2 (ja) | 電池 | |
JP7262018B2 (ja) | 電池および積層電池 | |
US12074292B2 (en) | Laminated battery | |
KR20200114784A (ko) | 이차 전지용 전지 케이스 및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 |
US12051816B2 (en) | Laminated battery | |
US20210288348A1 (en) | Battery | |
JP7357275B2 (ja) | 電池および積層電池 | |
US20240072381A1 (en) |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 |
CN112514106A (zh) | 固体电池用正极、固体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及固体电池 | |
JP7378093B2 (ja) | 電池および積層電池 | |
WO2022239528A1 (ja) |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
WO2023074066A1 (ja) |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
WO2022239527A1 (ja) |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
WO2023145223A1 (ja) |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
WO2024062778A1 (ja) |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240222808A1 (en) |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 |
WO2024202138A1 (ja) |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