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8524A -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8524A
CN110528524A CN201910842563.8A CN201910842563A CN110528524A CN 110528524 A CN110528524 A CN 110528524A CN 201910842563 A CN201910842563 A CN 201910842563A CN 110528524 A CN110528524 A CN 110528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construction
volume
construction method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25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申林
曹谦
李阳
夏伟
陈维
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onstructio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onstructio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onstructio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onstructio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25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8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8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8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缝设计、搭建钢筋和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收光和养护、混凝土温度监控等流程。本发明打破了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需要昼夜不间断连续施工的传统,避免临近施工现场的社区居民被夜间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噪声及光污染打扰,减少城市干道早晚出行高峰期间商品混凝土运输带来的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同时,本发明不受环保检查原材料及商砼供应限制,基础可分段施工,不仅有效解决了混凝土供应问题,而且很好地响应了环保政策的要求。

Description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在工程建设中时有出现。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深后,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1、因为环境保护的需要,使得砼原材料(砂、石)的供应有限,无法一次性提供满足基础大体积砼浇筑的砼方量;2、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项目处于居民小区和城市主干道,夜间禁止施工扰民(晚22点至早6点)、施工车辆必须错开早晚高峰(早7点至9点,晚17点至19点)进入施工场地,等等。可以看出,如何匹配这些施工要求,顺利开展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其是将环境保护带来的施工难题作为突破口,通过与混凝土结构单元分隔式方法施工技术相结合,对主楼基础砼方量、电梯井集水坑位置全方位研究,形成针对项目自身特点的施工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施工准备
(1)定位放线;
(2)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划分为N个单元,根据相邻单元7天后才可连成整体的原则设计出浇筑顺序;
(3)制备混凝土;
二、采用单元分隔式方法设计施工缝,并在钢筋骨架上绑扎快易收口网进行隔离,同时,在试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与加强钢筋;
三、搭建钢筋和模板;
四、在步骤一~四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其整体浇筑方向为沿浇筑块的长边从一头向另一头推进,且从剪力墙、柱节点处或电梯井道基坑、集水坑侧壁处开始下料,浇筑时按斜面分层方式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筑,循序渐进,使每车混凝土均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上层混凝土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毕,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保温;
五、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收光和养护,完成施工。
具体地,所述步骤一中,混凝土由重量比为如下数值的物质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细集料为中砂;所述初级料为粒径在5-25mm的碎石;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
具体地,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快易收口网进行隔离的方式为:在施工缝处竖向采用HRB400级Ф20@300钢筋与基础钢筋可靠焊接,水平方向采用HRB400级Ф14@150钢筋与竖向钢筋可靠焊接后形成钢筋支撑骨架,然后再在钢筋骨架上绑扎快易收口网;同时在基础单元分隔后浇筑一侧进行斜撑,斜撑方式采用HRB400级Ф20@500钢筋与施工缝钢筋支撑骨架形成45°~60°度角焊接,最后再布置加强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防止混凝土塑性收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基于本发明的施工方式,打破了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需要昼夜不间断连续施工的传统,避免临近施工现场的社区见居民被夜间施工噪声打扰,同时还能避开城市干道早晚出行高峰的交通管制时间。
2、本发明所用的混凝土,采用水、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外加剂、膨胀剂、掺合料、纤维及适当的比例混合而成,这样的配制,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中,既能保证抗压强度满足要求,又能很好地提高抗拉、抗拆强度,同时,还能从减小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两个方面减小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与干燥收缩。
3、本发明不受环保检查原材料及商砼供应限制,基础可分段施工,不仅有效解决了混凝土供应问题,而且很好地响应了环保政策的要求。
4、基于本发明的施工方式,可以不受场地、交通限制,只需一台地泵或车泵均可完成混凝土浇筑。
5、本发明采用单元分隔式方法设计施工缝,且在施工缝处直接浇筑,不再预留后浇带,大幅节约了工期。
6、本发明可以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同时通过合理控制各道工序的持续时间,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按传统施工缝结构流水施工的要求组织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缝设计、搭建钢筋和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收光和养护、混凝土温度监控等流程。
一、施工准备
1、定位放线;
2、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施工顺序
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划分为N个单元,根据相邻单元7天后才可连成整体的原则设计出浇筑顺序;
3、制备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控制与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在保证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抗拉、抗拆强度,同时从减小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两个方面减小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与干燥收缩。本发明采用的混凝土原料由重量比为如下数值的物质混合而成:
上述原料中,所述细集料为中砂(细度模数:2.7);粗集料为粒径在5-25mm的碎石(表观密度:2680,堆积密度:1570);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
二、施工缝设计
采用单元分隔式方法设计施工缝,并采用快易收口网进行隔离,具体为:在施工缝处焊接Ф14@150钢筋成钢筋网片,采用钢筋支撑,然后再在钢筋网片上再绑扎快易收口网。
收口网的设置要求如下:
(1)根据结构双层钢筋的间距、止水钢板(底板及顶板有)的位置,裁剪收口网;
(2)在收口网外侧设置立柱钢筋、水平支撑分布钢筋,钢筋采用直径20mm、14mm的HRB400级,间距300mm、150mm,安装需确保立柱的垂直度、水平钢筋的稳固性,以此保证收口网的垂直度、稳固性;
(3)设置斜撑钢筋,钢筋采用20mm的HRB400级,间距500mm,斜撑钢筋底部焊接于水平筋上。
施工要点
(1)快易收口网背撑支架必须与网面骨架垂直;
(2)相接网片应以骨架瓦套来结合,网片搭接应有150mm以上的搭接口,并支撑和固定好,收口网模板边缘应超过支撑150mm以上;
(3)为防止底部混凝土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在快易收口网处提前浇注厚度约为50mm的与混凝土同成分的水泥砂浆;
(4)预浇筑的混凝土坍落度应在140~160mm之间。对于坍落度太大的混凝土,为避免流淌,不宜使用振捣器;
(5)振捣时振捣棒离收口网模板应大于450mm,以减少模板受的冲击荷载,并保证模板后面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产生蜂窝等质量问题;
(6)振捣时聚集到混凝土表面的过剩水应尽快排除,防止过剩水沿收口网模板流下而将波形表面冲平。
此外,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与加强钢筋,加强钢筋采用直径20mm的HRB400级,间距300mm,沿板顶、底部垂直于施工缝位置设置,长度为2米,板中部采用直径14mm的HRB400级钢筋,间距400x400mm,梅花形布置。
三、搭建钢筋和模板
钢筋在混凝土板中起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效应,以及防止和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发生与裂缝宽度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存在合理厚度的保护层,才能确保有效。因此须把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作为钢筋工程中抗裂要点,其余方面按规范要求进行。
本发明基础钢筋网有效高度保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1)筏板基础配置钢管架支撑,钢管内满灌入同等级细石砼,抗水板必须设置钢筋马凳,二者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细小钢筋,马凳的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
2)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下排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3)在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4)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部位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并且架设专门施工马道,严禁踩踏钢筋,避免因钢筋位置不正确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5)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钢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或踩在梁上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6)另外,采用马凳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板的保护层厚度应控制在板底4.0cm,板面2.0cm,防止过大或过小。
7)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板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施工缝处,电梯井道基坑、集水坑阴阳角处,预埋线管处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8)混凝土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在钢筋容易锈蚀的环境中,更要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当设计与规范不符时应与设计协商解决。
9)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10)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预埋管线应采用放射形分布,避免紧密平行排列,控制水电管线间距在20mm以上,以避免因管线过多造成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下降,以确保预埋管线底部和管线间的混凝土浇筑顺利,振捣密实。
11)多根预埋管线的集散处,应在预埋管线的上下增设加强钢筋网片,间距不大于l00mm,覆盖范围应超过最外管线150mm且各管线之间间距大于20mm,同时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灌注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处的混凝土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12)预埋于现浇板内的线管必须位于底板钢筋的上部,现浇板的中部,预埋的管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4,当预埋的管径超过板厚的1/4时,应沿预埋管线方向增设钢筋网片。
13)预埋管线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三根预埋管线不得交于一点,当三根(或多根)预埋管线组成三角形(或多边形)时,边长不应小于1500mm。
模板工程中抗裂要点与措施
1、模板体系的承载力与刚度
模板体系要有足够承载力与刚度,要求:
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施工前应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特别是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方案,方案中应有计算书,其内容包括施工荷载计算、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抗倾覆等方面的验算,支承层承载等方面的验算。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不得超过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0。
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水平方料与模板的接触面不得有任何间隙,使每个接触面都有可靠的支撑点。
2、新浇板的上载
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h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柱钢筋安装施工,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h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d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板面荷重和振动。施工的材料,运上板面后应控制在双排双皮并沿支座堆放,不能集中放在一个地方,放置时要轻放。这对于裂缝的控制非常重要,因为此时的混凝土强度还很低,有了冲击力和集中压力,混凝土会产生内伤,很多裂缝是在此时产生的。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
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尽早采用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严格进行二次压光,多次压光,随裂随压,现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不应现场加水,不得在雨中浇灌混凝土,注意现场防风及太阳直射。
1、现场施工平面布置与交通运输
施工平面布置详本发明基础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具体施工时还明确固定泵与汽车泵位置,泵管布置,混凝土输送车场内路线,尤其是浇筑块较多时,要做好现场施工平面与运输布置工作,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如果没有浇水或浇水不够,则模板吸水量大,干燥模板将过多吸收混凝土中拌合物中的水份,将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整体浇筑方向为沿浇筑块的长边从一头向另一头推进,从而方便喷雾养护、第一收光覆盖、第二次收光覆盖的流水衔接。从剪力墙、柱节点处或电梯井道基坑、集水坑侧壁处开始下料,浇筑时按斜面分层方式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筑,循序渐进,使每车混凝土均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上层混凝土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毕,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保温。
单元分隔缝处振捣要小心细致,不要踫撞坏收口网,振捣细致可保证混凝土与收口网的粘接质量。注意浇筑速度与安排出现避免施工冷缝。
五、振捣、收光与养护
1、总体要求
要求在混凝土入模用刮杆刮平后开始喷雾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前后进行第一遍人工压抹、收光工作,边压抹、收光边覆盖薄膜;在混凝土终凝前后进行第二遍人工压抹、收光与抹光机收光工作,做到掀一块收一块,收光完毕后立刻重新覆盖薄膜与覆盖土工布、保温板。喷雾养护21天,养护过程若遇较大暴雨需在板面铺设麻袋,避免形成较大的水流冲刷楼面造成过快降温。
2、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
(1)为降低入模温度,浇筑时间尽量定于傍晚与清晨。
(2)规划交通路线,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站到现场的运输时间,减小混凝土发热。
(3)浇筑混凝土前,对现场场地进行清理,统一布置泵车及罐车行驶路线,缩短现场混凝土泵车等待时间。
(4)罐车与泵管在夏季应有隔热覆盖,降低环境温度对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影响。
(5)要求搅拌站对粗、细骨料进行遮阳覆盖,避免阳光直射。对于温度较高的骨料,在搅拌前洒水降温。
(6)拌合用水不得采用在常温下晒过的存水,采用低于常温的市政管道水。
(7)混凝土进场浇筑时及时测量入模温度,根据所测温度通知搅拌站实时调整拌合温度,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5℃。
3、混凝土下料、振捣控制
(1)混凝土泵和搅拌运输车的台数根据混凝土工程量的大小以及预计的浇筑时间来确定。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浇筑时,选定的位置使其各自承担的浇筑量接近,尽量做到同时浇筑完毕。
(2)混凝土浇筑前,针对各个部位的浇筑特点,进行详细交底,管理人员跟班作业,检查和监督振捣作业。
(3)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漏振、欠振、不过振。振点布置均匀,振动棒要快插慢拔。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楼板振捣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大面积底板应在终凝前2小时进行2次复振。
(4)泵送混凝土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成堆浇筑。
(5)振动混凝土时,振捣棒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动时间以20~30s为宜,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不再溢出气泡为准。
(6)墙体采用分层浇筑,可适当加大分层厚度,以1m控制,振捣棒振动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但不可过振。振捣时防止振动模板,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
(7)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及插入深度,并重点控制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采用两次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8)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杜绝离析现象。
(9)竖向构件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10)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如果没有浇水或浇水不够,则模板吸水量大,干燥模板将过多吸收混凝土中拌合物中的水份,将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4、混凝土收光与养护
(1)当混凝土浇到板顶标高后,应用3m长铝合金刮杠将混凝土表面找平,控制好板顶标高,然后用木抹子拍打、搓抹两遍等措施。混凝土终凝前1~2h,上人不产生脚印时,用提浆机二遍收光。屋面进行拉毛。
(2)对于本发明楼板和底板的养护,二次收光后,铺设土工布及保温板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期间洒水保证土工布湿润。
(3)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5、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建筑物地下埋置深度随着建筑物高度增长而逐渐加厚,随之带来的混凝土水化热集聚、均匀性变差,引起基础大面积裂缝及其它形式质量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如表1所示。
表1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
序号 质量通病名称 频数 频率/%
1 混凝土出现可见裂缝 41 41
2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不合格 26 26
3 蜂窝 14 14
4 疏松 9 9
5 截面尺寸 5 5
6 其它 4 4
从质量缺陷统计表中可以发现,可见裂缝约占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一半左右,而其中温度裂缝则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形式,在冬季施工时表现尤为明显。这是由于内外温差导致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或是因温度、收缩、沉降等变形超过混凝土极限拉伸所导致。另外,塑形收缩也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材料选择、保湿养护等工作不到位。蜂窝、疏松等质量缺陷主要是因施工、振捣等工序欠妥当造成。因此将从设计、选材、施工、养护等方面控制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保证施工质量。
6、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情况并经试验确定,在满足泵送及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减小砂率,以降低单位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控制用水量,避免盲目追求过大流动性、增加开裂风险。在采用中、低水化热水泥的基础上,通过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均可大幅减少水泥用量,有效降低水化热,从而对裂缝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本发明所用混凝土采用ⅠⅠ级粉煤灰的技术,及P·O 42.5水泥有效减少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升。同时,骨料选择了含泥量低、级配合理的砂石,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采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降低早期水化热、降低拌和用水量及塑性收缩,并有效解决了混凝土硬化后色泽偏红或不均匀等现象。同时兼顾泵送性能及控制胶凝材料的原则,砂率定为41%。实际坍落度控制在160mm~180mm左右。
(2)施工技术管理
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单元分隔式方法,其原理与后浇带的原理相同,是后浇带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抗与放特性原理,采用跳棋的模式,隔一段浇一段,免去后浇带法后续施工的不便。在表面或孔洞附近等薄弱位置配置了适当的温度钢筋以用来防止一些浅层裂缝。
在施工技术管理上,例如对于混凝土的振捣通过管理,使振捣达到好的效果,则可避免在这方面原因下常出现的离析现象,保证混凝土质量均匀,从而防止因水泥集中而造成的局部温度裂缝。在冬季施工时避开冬季最低温度时施工,浇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温保湿等。
具体措施有:
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一气呵成,现场专人负责调度,浇筑间歇不超过30min,防止施工冷缝出现,按照先深后浅顺序,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到底、梯级浇筑、逐渐倒退”的方式组织施工,其中分层厚度不超过500mm,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自由落差大于2m时,采用木制串桶下滑,以避免离析及骨料沉降。
底板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在混凝土下料口坡顶处、中间位置及坡脚处各设1根振动棒,随混凝土浇筑方向振捣,间距控制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基本在300mm左右,逐层下料逐层振捣;振点排列均采用行列式排列,做到快插慢拔,呈“交错式”次序移动,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件等,防止移位变形;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插入下层混凝土面10cm,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能振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的离析,振捣保持在20s~30s之间,高频不少于10s。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时为准。
大体积混凝土抹面处理要求在混凝土覆盖养护开始之前,为避免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在初凝、终凝前进行抹面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更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所以抹面次数在常规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本发明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使用刮杠刮平,泌水得到及时排除,在表面泌水处理完毕后,经刮杠刮平后用木模压实。当混凝土表面用手按有明显印痕但下沉量不大时进行二次搓毛、压实,将混凝土内部浆液挤压出来,用于表面混凝土湿润抹压。
六、混凝土温度监控
本发明在混凝土抹面压实结束后从下至上分别覆盖薄膜一道和XPS保温板辅助覆盖及覆盖密封塑料布一道,其中1m以下板厚理论覆盖保温厚度为3cm,1m~2m板厚覆盖保温厚度为5cm,2m及以上板厚覆盖保温厚度为8cm。混凝土保湿养护工作与保温覆盖措施同时进行,混凝土养护不低于14d,基础模板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不得拆除,模板的拆除在等到混凝土温度下降到与室外温差相差不到10℃时进行。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1d~2d,由于水化热的作用混凝土处在温升阶段,在4d~6d内部温度达到极大值。在冬季施工养护时在表层覆盖的薄膜,提供必要的养护湿度,一方面混凝土需要水化热提供的温升来实现混凝土的自养护,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因此,需要把握好保温与散热的矛盾关系,掌握实时测温信息以调整养护条件。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前3d)每2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4d~7d)每4h测一次,后一周每6h测一次,同时测大气温度,做好测温记录。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连续24h小于25℃时可每天测一次。
应用示例:
本发明应用在成都龙泉阳狮广场4#楼、5#楼及其裙楼地下室工程,工程为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由1A#、1B#、2#、3#、4#、5#、6#共7栋塔楼通过裙房及三层地下室连为一体,地下为3层(地下2层为6级人防地下室)、地上为27—37层,总建筑面积约为38万平方米。其中2#--6#塔楼为住宅建筑及商业,地上31-33层,结构高度为98.8m,为B级高度建筑。结构类型: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对本发明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各方责任主体及建设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均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好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题设计思想和精神上做出毫无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施工准备
(1)定位放线;
(2)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划分为N个单元,根据相邻单元7天后才可连成整体的原则设计出浇筑顺序;
(3)制备混凝土;
二、采用单元分隔式方法设计施工缝,并在钢筋骨架上绑扎快易收口网进行隔离,同时,在试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与加强钢筋;
三、搭建钢筋和模板;
四、在步骤一~四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其整体浇筑方向为沿浇筑块的长边从一头向另一头推进,且从剪力墙、柱节点处或电梯井道基坑、集水坑侧壁处开始下料,浇筑时按斜面分层方式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筑,循序渐进,使每车混凝土均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上层混凝土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毕,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保温;
五、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收光和养护,完成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混凝土由重量比为如下数值的物质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集料为中砂;所述初级料为粒径在5-25mm的碎石;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快易收口网进行隔离的方式为:在施工缝处竖向采用HRB400级Ф20@300钢筋与基础钢筋可靠焊接,水平方向采用HRB400级Ф14@150钢筋与竖向钢筋可靠焊接后形成钢筋支撑骨架,然后再在钢筋骨架上绑扎快易收口网;同时在基础单元分隔后浇筑一侧进行斜撑,斜撑方式采用HRB400级Ф20@500钢筋与施工缝钢筋支撑骨架形成45°~60°度角焊接,最后再布置加强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防止混凝土塑性收缩。
CN201910842563.8A 2019-09-06 2019-09-06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0528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2563.8A CN110528524A (zh) 2019-09-06 2019-09-06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2563.8A CN110528524A (zh) 2019-09-06 2019-09-06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8524A true CN110528524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6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2563.8A Pending CN110528524A (zh) 2019-09-06 2019-09-06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85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1197A (zh) * 2020-11-11 2021-01-12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利工程大体积温控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13187240A (zh) * 2021-05-25 2021-07-30 国厦建设有限公司 减少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13404091A (zh) * 2021-05-28 2021-09-17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方涵基础与电缆沟基础包封拼接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1540A (zh) * 2011-06-03 2011-11-23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底板施工缝的快易收口网施工安装方法
CN102677898A (zh) * 2011-03-17 2012-09-19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楼板跳仓法施工方法
CN102691401A (zh) * 2012-06-15 2012-09-26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大面积混凝土地坪的施工方法
CN104963357A (zh) * 2015-07-08 2015-10-07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大面积rc地下室结构跳仓施工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7898A (zh) * 2011-03-17 2012-09-19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楼板跳仓法施工方法
CN102251540A (zh) * 2011-06-03 2011-11-23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底板施工缝的快易收口网施工安装方法
CN102691401A (zh) * 2012-06-15 2012-09-26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大面积混凝土地坪的施工方法
CN104963357A (zh) * 2015-07-08 2015-10-07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大面积rc地下室结构跳仓施工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1197A (zh) * 2020-11-11 2021-01-12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利工程大体积温控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13187240A (zh) * 2021-05-25 2021-07-30 国厦建设有限公司 减少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13404091A (zh) * 2021-05-28 2021-09-17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方涵基础与电缆沟基础包封拼接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6768B (zh)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施工方法
CN110528524A (zh)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单元分隔式施工方法
CN103615053B (zh)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工法
CN106192907B (zh) 增设胶凝砂砾石结构层的150m~3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方法
CN109235891A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梁混凝土坡屋面跳仓法施工方法
CN108914966A (zh) 一种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58848A (zh) 一种建筑节能cl复合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CN102392549A (zh) 无缝预应力混凝土自防水清水池施工工法
CN108101456A (zh) 一种大吸水率粗集料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及其施工工法
CN111764216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板施工方法及应用
CN103590602A (zh)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方法
CN110965655A (zh) 一种超长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方法
CN107090777A (zh) 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
CN106049519A (zh) 一种放阶式大筏板施工工艺
CN108193712A (zh) 叠合装配式管廊结构体系构件工厂化施工装置及方法
CN207363251U (zh) 一种用于控制坡屋面坡度及厚度的导轨装置
CN107989049A (zh) 一种框架护坡的施工方法
CN107476567A (zh) 一种控制坡屋面坡度及厚度的施工方法及导轨装置
CN108342993A (zh) 一种水中承台悬吊支撑平台及其施工工法
CN108756037A (zh) 一种gbf方箱空心楼板整体抗漂浮的安装结构
CN105201101A (zh)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体砌筑施工方法
CN108193572A (zh) 一种对预制梁预制场硬化层进行再利用的方法
CN104846745B (zh) 一种城市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
CN104481149A (zh) 采用低温补仓法的超大平面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
CN10863832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柱混凝土浇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