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0660A - 电动阀 - Google Patents

电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0660A
CN110520660A CN201880022103.4A CN201880022103A CN110520660A CN 110520660 A CN110520660 A CN 110520660A CN 201880022103 A CN201880022103 A CN 201880022103A CN 110520660 A CN110520660 A CN 110520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magnetic
magnetic yoke
rotary shaft
angular trans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21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0660B (zh
Inventor
上原聪
荒井裕介
细谷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o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ko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ok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ko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20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0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0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0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7/00Special means in or on valves or other cut-off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operation thereof, or for enabling an alarm to be given
    • F16K37/0025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 F16K37/0041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valve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75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 F16K31/0679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with more than one energising c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1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 F16K31/04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with electric means, e.g. for controlling the motor or a clutch between the valve and the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with electric means, e.g. electric switches, to control the motor or to control a clutch between the valve and the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7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means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valve, e.g. lost motion means reducing backlash, clutches, brakes or retur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8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0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screw-spindle or internally threaded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7/00Special means in or on valves or other cut-off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operation thereof, or for enabling an alarm to be g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7/00Special means in or on valves or other cut-off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operation thereof, or for enabling an alarm to be given
    • F16K37/0025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 F16K37/0033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a reed rel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14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Hall-effect devices
    • G01D5/145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Hall-effect devices influenced by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Hall device and magnetic fie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158With indicator, register, recorder, alarm or inspection means
    • Y10T137/8225Position or extent of motion indicator
    • Y10T137/8242Electr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准确地检测阀体的位置的电动阀。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电动阀具备:阀芯;驱动器,该驱动器使阀芯沿第一轴移动;旋转轴,该旋转轴使驱动器绕第一轴旋转;永磁铁部件;角度传感器;以及磁轭,该磁轭覆盖永磁铁的一部分或角度传感器的一部分。永磁铁部件配置于旋转轴,并与旋转轴一起旋转。角度传感器检测永磁铁部件中所包含的永磁铁的旋转角度。并且,角度传感器配置在永磁铁的上方。

Description

电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尤其涉及能够检测阀芯的位置的电动阀。
背景技术
已知为了检测电动阀的阀开度而使用角度传感器。
作为相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电动阀的阀开度检测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阀开度检测装置具备:磁鼓,该磁鼓对固定于旋转轴的N极和S极在圆周上平均分割地进行磁化;旋转角检测用磁传感器,该旋转角检测用磁传感器设置在与该NS极相对的罐(壳体)外侧的圆周上;磁铁,该磁铁设置于旋转轴的端部;上下位置检测用磁传感器,该上下位置检测用磁传感器与磁铁相对且设置于罐外侧;以及阀开度运算单元,该阀开度运算单元根据旋转角检测用磁传感器以及上下位置检测用磁传感器的检测值来运算阀开度。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步进电机的电动阀。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阀具备定子、由定子驱动而旋转的转子、对转子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转子以及配置于检测转子的外侧的霍尔集成电路(霍尔IC)。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阀中,基于由配置于检测转子的外侧的霍尔集成电路检测的输出信号来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6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6115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电动阀中,通过配置于转子等旋转体的径外方向的磁传感器来检测旋转体的旋转角度。但是,在通过配置于旋转体的径外方向的磁传感器来检测旋转体的旋转角度的情况下,不在旋转体的径外方向配置大量的磁传感器就难以精密地检测旋转体的旋转角度。在配置大量的磁传感器的情况下,成本会增加。另外,也会有如下担忧:需要确保用于配置大量的磁传感器的空间,并且用于支承大量的磁传感器的支承机构复杂化。另外,在磁传感器通过霍尔电流的增减来对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有如下担忧:在电源断开时丢失旋转角度信息,在电源再次接通时不知道旋转体的绝对旋转角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电动阀:通过更准确地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而能够更准确地检测阀芯的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基于本发明的电动阀具备:阀芯;驱动器,该驱动器使所述阀芯沿第一轴移动;旋转轴,该旋转轴使所述驱动器绕所述第一轴旋转;永磁铁部件,该永磁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并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永磁铁部件中所包含的永磁铁的上方,且检测所述永磁铁的旋转角度;以及磁轭,该磁轭覆盖所述永磁铁的一部分或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也可以是,所述磁轭包括覆盖所述永磁铁的一部分的第一磁轭,所述第一磁轭覆盖所述永磁铁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也可以是,所述永磁铁的侧面中的、N极与S极之间的边界区域不被所述第一磁轭覆盖而露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也可以是,所述永磁铁部件为包括所述永磁铁和所述第一磁轭的嵌入成形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也可以是,所述磁轭包括覆盖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一部分的第二磁轭,所述第二磁轭覆盖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侧面或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也可以是,在俯视时,所述第二磁轭的外缘位于比所述永磁铁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也可以是,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下表面不被所述第二磁轭覆盖而露出。
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也可以还具备:定子部件,该定子部件包括线圈;转子部件,该转子部件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所述旋转轴连结;以及下侧基座部件,该下侧基座部件具备阀座。
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也可以还具备控制基板,该控制基板控制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动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更准确地检测阀芯的位置的电动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的概要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的一部分的概略放大剖视图。
图4A是将图3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后的图。
图4B是图4A中的H-H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的一部分的概略放大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A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
图7A是将图5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后的图。
图7B是图7A中的K-K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
图7C是表示第二磁轭的结构的另一例的概要的放大图。
图7D是第二磁轭以及角度传感器的仰视图。
图8是图5中的B-B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永磁铁与角度传感器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永磁铁与角度传感器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永磁铁与角度传感器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永磁铁与角度传感器的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位、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针对标注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位、部件的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来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A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A的概要的概略剖视图。此外,在图1中,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省略了电动阀A的一部分的记载。
电动阀A具备:阀芯10;驱动器30;旋转轴50;动力源60,该动力源60向旋转轴50传递动力;永磁铁部件70,该永磁铁部件70包含永磁铁72;角度传感器80,该角度传感器80检测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以及磁轭9,该磁轭9覆盖永磁铁部件70的一部分或角度传感器80的一部分。此外,在图1中记载了电动阀A具备覆盖永磁铁72的一部分的第一磁轭91和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一部分的第二磁轭92的例子,但电动阀A也可以仅具备覆盖永磁铁72的一部分的第一磁轭91和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一部分的第二磁轭92中的任意一者。
阀芯10通过与阀座20接触而关闭流路,通过从阀座20离开而开放流路。
驱动器30是使阀芯10沿着第一轴Z移动的部件。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在驱动器30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31。外螺纹31与设置于对驱动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40的内螺纹41螺纹结合。通过驱动器30相对于引导部件40旋转,驱动器30沿着第一轴Z移动。驱动器30和阀芯10机械连接。因此,当驱动器30沿着第一轴Z移动时,阀芯10也沿着第一轴Z移动。此外,驱动器30和阀芯10既可以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分体地形成。
旋转轴50是使驱动器30绕第一轴Z旋转的部件。旋转轴50从动力源60接受动力,绕第一轴Z旋转。旋转轴50与驱动器30机械连接。因此,当旋转轴50绕第一轴Z旋转时,驱动器30也绕第一轴Z旋转。此外,旋转轴50和驱动器30既可以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分体地形成。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阀芯10、驱动器30以及旋转轴50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第一轴Z上)。因此,将旋转轴5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阀芯10的轴向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被简化。此外,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阀芯10、驱动器30和旋转轴50配置在一条直线上。
永磁铁部件70与旋转轴50一起绕第一轴Z旋转。永磁铁部件70包括永磁铁72,永磁铁72在与第一轴Z垂直的剖面中包含N极和S极。永磁铁部件70可以固定于旋转轴50。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如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所示那样,永磁铁部件70不能相对于旋转轴50相对旋转、且相对于旋转轴50在第一轴Z方向上相对移动自如。
角度传感器80检测永磁铁部件70中所包含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角度传感器80配置在永磁铁72的上方。角度传感器80是检测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传感器,因此,与包含永磁铁72的旋转体分开配置。角度传感器80包括检测磁通密度等的磁检测元件82。当永磁铁72绕第一轴Z旋转时,通过磁检测元件82的磁通发生变化。这样,磁检测元件82(角度传感器80)检测永磁铁72绕第一轴Z的旋转角度。
当永磁铁72绕第一轴Z旋转时,通过配置于永磁铁的上方的磁检测元件82的磁通的角度连续地变化。因此,磁检测元件82(角度传感器80)能够连续地检测永磁铁72绕第一轴Z的旋转角度。此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永磁铁72绕第一轴Z的旋转角度的变化与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位置变化成比例。因此,角度传感器80通过检测永磁铁72绕第一轴Z的旋转角度,能够算出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位置、即阀的开度。电动阀A也可以具备运算装置,该运算装置将角度传感器80输出的角度数据转换为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位置数据、即阀的开度数据。运算装置也可以配置于控制基板90上。
在本说明书中,将旋转轴50的阀芯10侧的端部称为第二端部,将旋转轴50的与阀芯相反一侧的端部称为第一端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方”被定义为从第二端部朝向第一端部的方向。因此,实际上,即使在第二端部处于第一端部的上方的情况下,在本说明书中,从第二端部朝向第一端部的方向也为“上方”。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与上方相反的方向、即从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的方向为“下方”。另外,角度传感器80不限于使中心与旋转轴50的旋转轴一致的配置,也可以根据其测定灵敏度来改变安装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动阀A具备磁轭9,该磁轭9覆盖永磁铁72的一部分或者角度传感器80的一部分。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一磁轭91覆盖永磁铁72的侧面。通过第一磁轭91覆盖永磁铁72的侧面,第一磁轭91聚集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使朝向角度传感器80的磁通的密度增加。其结果是,由角度传感器80所进行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精度提高。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永磁铁72的上表面72a未被第一磁轭91覆盖(上表面72a露出)。另外,永磁铁72的下表面也未被第一磁轭91覆盖,但永磁铁72的下表面也可以被第一磁轭91覆盖。此外,作为第一磁轭91的材质,能够使用纯铁等软磁性材料、即公知的材质。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二磁轭92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侧面。此外,第二磁轭92可以与角度传感器80的侧面接触,也可以与角度传感器80的侧面分离。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在第二磁轭92与角度传感器80的侧面之间存在间隙G。
第二磁轭92聚集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并且聚集除永磁铁72以外的磁场生成部件所生成的磁通。例如,在动力源60包括线圈的情况下,由于在线圈中流动有电流而生成磁场。第二磁轭92会聚集线圈等所生成的磁通。在不存在第二磁轭92的情况下,角度传感器80也会检测线圈等所生成的磁通。因此,在角度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中包含与永磁铁72的旋转无直接关系的噪声(由线圈等生成的磁通引起的噪声)。与此相对,在设置有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一部分的第二磁轭92的情况下,线圈等所生成的磁通被第二磁轭92聚集。因此,角度传感器80被有效地屏蔽于线圈等所生成的磁通以外。因此,降低了角度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其结果是,由角度传感器80所进行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精度提高。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二磁轭92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侧面。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追加方案,第二磁轭92也可以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上表面。即,也可以在角度传感器80与控制基板90之间配置第二磁轭92。此外,作为第二磁轭92的材质,能够使用纯铁等软磁性材料、即公知的材质。
(任意附加的结构例1)
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的任意附加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在结构例1中,阀芯10、旋转轴50、永磁铁72、角度传感器80配置在一条直线上。通过将阀芯10、旋转轴50、永磁铁72、角度传感器80配置在一条直线上,能够使包含阀芯的驱动机构和永磁铁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换言之,阀芯的位置检测机构)的电动阀A的整体紧凑。
(任意附加的结构例2)
在结构例2中,角度传感器80支承于对旋转轴50的旋转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90。因此,不需要另外准备支承角度传感器80的支承部件。因此,电动阀A的构造被简化,电动阀A的小型化成为可能。此外,控制基板90向动力源60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动力源的动作。
(任意附加的结构例3)
在结构例3中,电动阀A具备收容永磁铁72的壳体(例如金属制的罐100)。并且,壳体的端壁102配置于角度传感器80与永磁铁部件70之间。换言之,角度传感器80和永磁铁部件70隔着壳体的端壁102而相对配置。此外,壳体不是绕第一轴Z旋转的旋转体。因此,在电动阀A工作时,永磁铁72相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壳体相对旋转。当永磁铁72等旋转体在壳体内旋转时,有旋转体的振动传递至壳体的可能性。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角度传感器80与壳体分离配置,因此能够抑制旋转体的振动传递至角度传感器80。因此,由角度传感器80所进行的永磁铁的角度检测的精度提高。
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壳体的端壁102覆盖永磁铁部件70的上表面。另外,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端壁102具有向上侧凸起的圆顶形状。而且,圆筒状的侧壁104从壳体的端壁102朝向下方延伸。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组合采用结构例1至结构例3。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结构例1和结构例2、结构例2和结构例3或者结构例1至3。另外,也可以在后述的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结构例1~3。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2至图4B来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B进行说明。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B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B的一部分的概略放大剖视图。另外,图4A是将图3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后的图。图4B是图4A中的H-H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
电动阀B具备:阀芯10、阀座20、驱动器30、旋转轴50、向旋转轴50传递动力的动力源60、包括永磁铁72的永磁铁部件70、对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传感器80、以及覆盖永磁铁部件70的一部分的磁轭9(第一磁轭91)。
电动阀B具备第一流路112和第二流路114。当阀芯10与阀座20分离时,换言之,当阀芯10处于上方位置时,流体经由第一流路112流入到阀室113内,阀室113内的流体经由第二流路114被排出。另一方面,当阀芯10与阀座20接触时,换言之,当阀芯10处于下方位置时,第一流路112与第二流路114变为彼此非连通状态。
此外,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一流路112、阀座20以及第二流路114设置于下侧基座部件2。
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电动阀B具备动力源60和动力传递机构120。动力源60具备包含线圈620的定子部件62、以及转子部件64。脉冲信号从与电源连接的电线630输入到线圈620。并且,当对线圈620输入脉冲信号时,转子部件64旋转与脉冲信号的脉冲数对应的旋转角度量。即,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通过定子部件62和转子部件64来构成步进电机。此外,转子部件64也具备磁铁,但该磁铁是与通过角度传感器80来检测旋转角度的永磁铁72不同的磁铁。
动力传递机构120是将转子部件64与旋转轴50之间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的部件。动力传递机构120包括多个齿轮。动力传递机构120也可以具备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的详情后述。
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电动阀B具备外壳部件4。在外壳部件4内形成有收容空间SP(例如液密的封闭空间),在收容空间SP内收容有上述的定子部件62、罐100、控制基板90等。
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控制基板90由外壳部件4支承。更具体而言,外壳部件4具备构成侧壁的筒状部件4a和罩部件4b,控制基板90由罩部件4b支承。
控制基板90(更具体而言是控制基板上的电路)控制向线圈620供给的脉冲数。当向线圈620供给规定的脉冲数时,转子部件64旋转与脉冲数对应的旋转角度量。转子部件64和旋转轴50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20而被连接成能够传递动力。因此,当转子部件64旋转时,旋转轴50旋转与转子部件64的旋转角度成比例的旋转角度量。
旋转轴50使驱动器30旋转。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旋转轴50的第二端部52(即轴侧卡合部件)和驱动器30的上端部34(即驱动器侧卡合部件)以不能彼此相对旋转的方式机械连接。并且,旋转轴50的第二端部52和驱动器30的上端部34能够沿着第一轴Z而彼此相对移动。因此,旋转轴50能够在不改变旋转轴50自身的上下位置的情况下使驱动器30上下移动。
在旋转轴50的第一端部54配置有上述的永磁铁部件70。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旋转轴5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不会因旋转轴50的旋转动作而变化。因此,永磁铁部件70的上下方向位置也不会因旋转轴50的旋转动作而变化。因此,在电动阀B的动作中,永磁铁部件70与角度传感器80之间的距离维持恒定。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旋转轴50和驱动器30分体,且旋转轴50和驱动器30能够沿着第一轴Z彼此相对移动,因此能够将配置于旋转轴50的永磁铁部件70与角度传感器80之间的距离维持为恒定。其结果是,由角度传感器80所进行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精度提高。在旋转轴50及永磁铁72伴随驱动器30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的情况下,由角度传感器80所进行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精度有可能降低。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驱动器30上下移动,也不会使旋转轴50及永磁铁72上下移动,在这一点上是划时代的。
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也可以说,旋转轴50自身作为将永磁铁72与角度传感器80之间的距离维持为恒定的永磁铁定位部件而发挥功能。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旋转轴50与永磁铁部件70之间的连结可以是任意的连结,只要以旋转轴50与永磁铁部件70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连结即可。但是,从更可靠地防止相对移动的观点出发,优选将旋转轴50与永磁铁部件70直接固定。
参照图4A以及图4B来对永磁铁部件70所具备的第一磁轭91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第一磁轭91覆盖永磁铁72的侧面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磁轭91覆盖永磁铁72的侧面的一部分,第一磁轭91聚集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使朝向角度传感器80的磁通的密度增加。其结果是,由角度传感器80所进行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精度提高。
在图4A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一磁轭91的外缘910在俯视(或者仰视)时包围角度传感器80的外缘81。换言之,角度传感器80在俯视(或者仰视)时配置于第一磁轭91的内侧。因此,来自第一磁轭91的磁通被有效地以朝向角度传感器80的方式引导。
参照图4B,第一磁轭91具备S极侧磁轭91a和N极侧磁轭91b。S极侧磁轭91a覆盖永磁铁72的S极的侧面的一部分,N极侧磁轭91b覆盖永磁铁72的N极侧的侧面的一部分。另外,S极侧磁轭91a固定于永磁铁72的侧面,N极侧磁轭91b固定于永磁铁72的侧面。
包括第一磁轭91和永磁铁72的永磁铁部件70可以通过嵌入成形来制作。例如,在成形模内配置第一磁轭91之后,向成形模内流入含有磁铁粉的树脂材料。通过树脂材料固化,从而永磁铁部件70被嵌入成形。嵌入成形后的永磁铁部件70包括塑料磁铁和配置于该塑料磁铁周围的第一磁轭91。
包括第一磁轭91、永磁铁72和轴环部件74的永磁铁部件70也可以通过嵌入成形来制作。例如,在成形模内配置第一磁轭91以及轴环部件74之后,向成形模内流入含有磁铁粉的树脂材料。通过树脂材料固化,从而永磁铁部件70被嵌入成形。嵌入成形后的永磁铁部件70包括环状的塑料磁铁、配置在该塑料磁铁外周侧的第一磁轭91、以及配置在环状的塑料磁铁的内周侧的轴环部件74。
在通过嵌入成形来形成包括第一磁轭91和永磁铁72的永磁铁部件70的情况下(换言之,在永磁铁部件70为包括第一磁轭91和永磁铁72的嵌入成形体的情况下),不需要在制造永磁铁72后使第一磁轭91和永磁铁72固定。因此,不对第一磁轭91以及永磁铁72要求高的尺寸精度。其结果是,永磁铁部件70的制造成本降低。
在图4B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一磁轭91被分割为S极侧磁轭91a和N极侧磁轭91b。因此,即使在永磁铁部件70未通过嵌入成形而形成的情况下,通过将两个弧状的磁轭(91a、91b)以从左右夹入的方式安装于永磁铁72,也能够制作永磁铁部件70。因此,永磁铁部件70的制造容易。
并且,在图4B所记载的例子中,永磁铁72的侧面中的、N极与S极之间的两个边界区域BR不被第一磁轭91覆盖而露出。因此,在N极与S极之间的边界区域BR形成强力的磁路,朝向角度传感器80的磁通不会减少。
在图4B所记载的例子中,永磁铁部件70包括相互分离的S极侧磁轭91a和N极侧磁轭91b。因此,在N极侧磁轭91b与S极侧磁轭91a之间形成强力的平行磁场(参照图4B的虚线箭头)。因此,由角度传感器80进行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精度会进一步提高。此外,S极侧磁轭91a和N极侧磁轭91b只要在永磁铁72的侧面被分割即可。因此,S极侧磁轭91a和N极侧磁轭91b即使在永磁铁72的下表面连结也没关系(即,即使第一磁轭91具备底部也没关系)。
在图4B所记载的例子中,永磁铁72的侧面的大约3/4被第一磁轭91覆盖,永磁铁部件的侧面的大约1/4未被第一磁轭91覆盖而露出(换言之,永磁铁72的外周面中的对应于大约270度的外周被第一磁轭覆盖)。从永磁铁部件70旋转时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永磁铁72的侧面的1/2以上被第一磁轭91覆盖(换言之,永磁铁72的侧面的1/2以下可以露出)。另外,从永磁铁部件70旋转时的平衡的观点出发,更优选永磁铁72的侧面的2/3以上被第一磁轭91覆盖(换言之,永磁铁72的侧面的1/3以下可以露出)。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永磁铁部件70的结构既可以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永磁铁部件的结构而被采用,也可以作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永磁铁部件的结构而被采用。
在图2所记载的例子中,在罐100的内部配置有将罐的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分隔部件130。并且,在由分隔部件130形成的上部空间、即分隔部件130与罐100的端壁102(上壁)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永磁铁部件70。因此,即使在永磁铁部件70产生缺口等的情况下,磁粉等也不会进入到下部空间内。此外,分隔部件130也可以是相对于罐100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50的轴承部件。在分隔部件130为轴承部件的情况下,分隔部件130具备作为将配置永磁铁部件70的上部空间与配置转子部件64等的下部空间之间隔开的分隔件的功能和作为轴承的功能这两种功能。此外,分隔部件130的形状例如是圆板形状。
对分隔部件130的材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130例如由树脂制成(例如PPS:聚苯硫醚树脂)。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由软磁性材料形成分隔部件130。作为软磁性材料,可例示出铁、硅钢、或具有磁性的树脂等。通过由软磁性材料构成将罐的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部件,能够防止永磁铁部件70的磁力与其他磁力(例如,转子部件64的磁力)的干涉。具体而言,永磁铁部件70在周向上被磁化为两极,转子部件64以在周向上四极以上(例如八极)的磁极交替地更换的方式被磁化。因此,通过防止永磁铁部件70的磁力与转子部件64的磁力的干涉,能够防止由角度传感器80测定的角度的偏移、转子部件64的旋转的微小的扭矩变动。当然,也可以由软磁性材料形成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130。
(动力传递机构)
参照图3来对从动力源60向阀芯10传递动力的机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B的一部分的概略放大剖视图。
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构成动力源60的一部分的定子部件62固定于罐100的侧壁104。定子部件62具备线圈架622和缠绕于线圈架的线圈620。
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构成动力源60的一部分的转子部件64以相对于罐100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于罐100的侧壁104的内侧。转子部件64由磁性材料形成。转子部件64连结(固定)于动力传递机构120、例如太阳齿轮部件121。
太阳齿轮部件121具备与转子部件64连结的连结部1211和太阳齿轮1212。连结部1211沿径向(与第一轴Z垂直的方向)延伸,太阳齿轮1212沿第一轴Z延伸。在太阳齿轮1212的轴孔,以相对于太阳齿轮的内壁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有旋转轴50。
太阳齿轮1212的外齿与多个行星齿轮122啮合。各行星齿轮122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由齿轮架123支承的轴124。各行星齿轮122的外齿与环状的齿圈125(内齿固定齿轮)啮合。
齿圈125是不能相对于罐100相对旋转的部件。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齿圈125经由圆筒状的支承部件126支承于后述的保持架150。
另外,行星齿轮122也与环状的第二齿圈127(内齿可动齿轮)啮合。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二齿圈127作为固定于旋转轴50的输出齿轮发挥功能。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将与第二齿圈127不同的输出齿轮固定于旋转轴50,并将来自第二齿圈127的动力经由输出齿轮而传递至旋转轴50。此外,旋转轴50相对于输出齿轮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将旋转轴50压入到输出齿轮来进行。
上述的齿轮结构(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内齿固定齿轮以及内齿可动齿轮)构成所谓的奇异行星齿轮机构。在使用奇异行星齿轮机构的减速装置中,通过将第二齿圈127的齿数设为与齿圈125的齿数稍微不同的齿数,能够以较大的减速比对太阳齿轮1212的转速进行减速并传递至第二齿圈127。
此外,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作为动力传递机构120,采用了奇异行星齿轮机构。但是,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转子部件64与旋转轴50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能够采用任意的动力传递机构。作为动力传递机构120,也可以采用除奇异行星齿轮机构以外的行星齿轮机构。
如图3所示,旋转轴50具备第一端部54和第二端部52。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旋转轴50具备包含第一端部54的旋转轴主体和包含第二端部52的轴侧卡合部件。而且,旋转轴主体与轴侧卡合部件例如通过焊接等固定。轴侧卡合部件与由驱动器30的上端部34构成的驱动器侧卡合部件以不能相对旋转且沿着第一轴Z方向相对移动自如的方式卡合。
在驱动器30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31。外螺纹31与设置于对驱动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40的内螺纹41螺纹结合。因此,当旋转轴50以及驱动器30绕第一轴Z旋转时,驱动器30以被引导部件40引导的状态而上下移动。与此相对,旋转轴50被太阳齿轮1212或者引导部件40等轴支承部件支承为旋转自如,且不能在第一轴Z方向上移动。
此外,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对驱动器30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40由后述的保持架150支承。
驱动器30的下端部32以能够经由滚珠160等而旋转的方式与阀芯10的上端部12连接。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当驱动器30一边绕第一轴Z旋转一边向下方移动时,阀芯10不绕第一轴Z旋转而向下方移动。另外,当驱动器30一边绕第一轴Z旋转一边向上方移动时,阀芯10不绕第一轴Z旋转而向上方移动。
阀芯10向下方的移动通过阀芯10被驱动器30按压而进行。另外,阀芯10向上方的移动通过在驱动器30向上方移动的状态下阀芯10被螺旋弹簧等弹簧部件170向上方推压而进行。即,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由于配置于弹簧支架部件172与阀芯10之间的弹簧部件170,阀芯10始终被向上方施力。作为替代方案或追加方案,阀芯10与驱动器30也可以以不能在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通过球窝接头等旋转接头连结。在该情况下,可以省略弹簧部件170。
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使用来自动力源60的动力来驱动阀芯10。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的移动量与旋转轴50以及永磁铁72的旋转量成比例。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角度传感器80来测定永磁铁72绕第一轴Z的旋转角度,能够准确地求出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位置。此外,电动阀B也可以具备运算装置,该运算装置将角度传感器80输出的角度数据转换为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位置数据、即阀的开度数据。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旋转轴50以及永磁铁72不相对于角度传感器80上下移动。换言之,在电动阀B工作时,永磁铁72与角度传感器80之间的距离维持为恒定距离。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角度传感器80来准确地算出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以及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位置。
此外,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保持架150配置于下侧基座部件2的凹部内。另外,在保持架150与下侧基座部件2之间配置有O型环等第一密封部件152。另外,保持架150规定阀芯10的上端部12能够移动的内部空间。因此,保持架150除了具有防止液体浸入到配置定子部件62等的空间内的密封功能之外,还具有收容阀芯10的上端部12的功能。
另外,保持架150也可以如上所述具有支承圆筒状的支承部件126和引导部件40中的至少一者的功能。
并且,在图3所记载的例子中,保持架150配置为与外壳部件4的侧壁部接触。而且,在保持架150与外壳部件4的侧壁部之间配置有O型环等第二密封部件154。因此,保持架150能够进一步防止液体浸入到配置定子部件62等的空间内。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B的各结构也可以在图1所记载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A中被采用。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5至图8来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C进行说明。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B的一部分的概略放大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A-A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图7A是将图5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后的图。图7B是图7A中的K-K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图7C是表示第二磁轭92的结构的另一例的概要的放大图。图7D是第二磁轭92和角度传感器80的仰视图。图8是图5中的B-B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阀C的旋转轴50a的结构、磁轭9的结构以及永磁铁部件70的支承机构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转轴的结构、磁轭9的结构以及永磁铁部件的支承机构不同。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以旋转轴50a的结构、磁轭9的结构以及永磁铁部件70的支承机构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对其他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旋转轴50是不相对于罐100上下移动的部件,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旋转轴50a是相对于罐100和永磁铁部件70上下移动的部件。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永磁铁部件70是不相对于罐100上下移动的部件。
参照图6,对用于能够使旋转轴50a相对于永磁铁部件70相对移动的机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永磁铁部件70具有与旋转轴50a的第一卡合部53卡合的第二卡合部73。第一卡合部53和第二卡合部73在旋转轴50a绕第一轴Z旋转时相互卡合(相互接触)。另一方面,第一卡合部53和第二卡合部73在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不相互卡合。因此,旋转轴50a不能相对于永磁铁部件70相对旋转,且能够相对于永磁铁部件70上下移动。
如图6所示,永磁铁部件70也可以具备作为贯通孔或非贯通孔的孔部76。孔部76的与第一轴Z垂直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形状(例如D字形状)。旋转轴50a中的进入到孔部76内的部分的截面形状是与规定孔部76的内表面的壁面互补的形状,是非圆形形状(例如D字形状)。
在图6所记载的例子中,永磁铁部件70具备永磁铁72和固定于永磁铁72的轴环部件74。轴环部件74配置在永磁铁72的内侧(径内方向侧)。并且,在轴环部件74设置有上述的第二卡合部73。
在图6所记载的例子中,与旋转轴50a接触的不是永磁铁72,而是轴环部件74。因此,不会由于旋转轴50a与永磁铁72的接触而导致永磁铁72磨损。此外,轴环部件74的材质例如为SUS304。
接着,参照图7A,对将永磁铁72与角度传感器80之间的距离维持为恒定的永磁铁定位部件180进行说明。永磁铁定位部件180配置在作为壳体的罐100的内部。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永磁铁定位部件180包括作为轴承部件发挥功能的滚珠184和板簧182。换言之,永磁铁定位部件180是以夹着永磁铁部件70的方式配置的滚珠184和板簧182。
滚珠184配置在罐100的端壁102与永磁铁部件70之间。滚珠184作为对于永磁铁部件70的轴承而发挥功能,并且作为规定永磁铁部件70的上下方向位置的定位部件而发挥功能。
在图7A所记载的例子中,板簧182配置在分隔部件130(轴承部件)与永磁铁部件70之间。板簧182对永磁铁部件70朝向罐100的端壁102施力。此外,为了吸收电动阀C的组装误差,有时将分隔部件130(轴承部件)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罐100上下移动微小距离。即使在分隔部件能够相对于罐100上下移动的情况下,板簧182也对永磁铁部件70向端壁102施力,因此能够适当地维持永磁铁部件70的上下方向位置。
此外,也可以将与滚珠184不同的任意的轴承部件配置在罐100的端壁102与永磁铁部件70之间。另外,也可以取代板簧182而将任意的轴承部件配置在分隔部件130与永磁铁部件70之间。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任意的轴承部件来将永磁铁72与角度传感器80之间的距离维持为恒定。
在图5至图7A所记载的例子中,旋转轴50a本身能够上下移动。因此,能够将旋转轴50a本身作为驱动器30来利用。即,旋转轴50a具备使永磁铁部件70旋转的功能和作为使阀芯10朝向阀座20移动的驱动器的功能这两者。
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输出齿轮固定旋转轴5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输出齿轮129与旋转轴50a未相互固定。取而代之,输出齿轮129与旋转轴50a以不能绕第一轴Z彼此相对旋转的方式卡合。
参照图8,对使输出齿轮129与旋转轴50a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卡合的卡合机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图8是图5中的B-B箭头方向观察剖视图。
如图8所示,输出齿轮129具有与旋转轴50a的第三卡合部55卡合的第四卡合部1290。在旋转轴50a绕第一轴Z旋转时,第三卡合部55与第四卡合部1290相互卡合(相互接触)。另一方面,第三卡合部55和第四卡合部1290在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不相互卡合。因此,旋转轴50a不能相对于输出齿轮129相对旋转,且能够相对于输出齿轮129上下移动。
如图8所示,输出齿轮129具有孔部或狭缝等旋转轴容纳部1291。旋转轴容纳部1291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形状(例如长方形形状)。旋转轴50a中的进入到旋转轴容纳部1291内的部分的截面形状是与规定旋转轴容纳部1291的内表面的壁面互补的形状,是非圆形形状(例如长方形形状)。
如图7A所示,输出齿轮129被引导部件40等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Z旋转。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输出齿轮129通过来自动力源60的动力而旋转。此外,作为从动力源60到输出齿轮129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也可以采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行星齿轮机构等动力传递机构。
当输出齿轮129旋转时,旋转轴50a旋转。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旋转轴50a和驱动器30是一体形成的一个部件,或者是相互固定而一体化的部件。另外,在驱动器30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31,外螺纹31与设置于对驱动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40的内螺纹41螺纹结合。
因此,当旋转轴50a旋转时,旋转轴50a(包括驱动器的旋转轴50a)沿着第一轴Z移动。旋转轴50a和阀芯10机械连接。因此,当旋转轴50a沿着第一轴Z移动时,阀芯10也会沿着第一轴Z移动。
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使用来自动力源60的动力来驱动阀芯10。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移动量与旋转轴50a及永磁铁72的旋转量成比例。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角度传感器80来测定永磁铁72绕第一轴Z的旋转角度,能够准确地求出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位置。此外,电动阀C也可以具备运算装置,该运算装置将角度传感器80输出的角度数据转换为阀芯10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上的位置数据、即阀的开度数据。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在旋转轴50a固定永磁铁部件70。并且,不需要使旋转轴50a固定在输出齿轮。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电动阀C的组装。
(磁轭的结构的一例)
参照图7A和图7B,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磁轭9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电动阀C具备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一部分的磁轭9(第二磁轭92)。第二磁轭92聚集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并且,第二磁轭92聚集线圈620所生成的磁通,将角度传感器80屏蔽于线圈620所生成的磁通以外。其结果是,由角度传感器80进行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精度提高。
在图7A所记载的例子中,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中的、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磁场(线圈620等生成的磁场)的影响的外侧的磁通被引导至第二磁轭92内的磁路。并且,角度传感器80主要检测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中的难以受到来自外部磁场(线圈620等生成的磁场)的影响的内侧的磁通。因此,角度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由线圈620等所生成的磁通引起的噪声)被降低。
此外,在图7A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二磁轭92的外缘920在俯视(或者仰视)时位于永磁铁72的外缘720的内侧。换言之,永磁铁72的外缘720在俯视(或者仰视)时包围第二磁轭92的整体。因此,来自永磁铁72的外侧部分的磁通被有效地引导至第二磁轭92。因此,角度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的降低效果大。
在图7B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磁轭92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整个侧面(换言之,角度传感器80的整个周围)。因此,噪声的降低效果变得显著。在图7B记载的例子中,第二磁轭92是环状磁轭92a。但是,第二磁轭92的形状只要是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整个侧面(换言之,角度传感器80的整个周围)的形状即可,并不限定于环状。另外,在图7B记载的例子中,角度传感器80的角部与第二磁轭92的内侧面接触,但角度传感器80的角部即使与第二磁轭92的内侧面分离也没关系。
(磁轭的结构的另一例)
参照图7C和图7D,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磁轭9的结构的另一例进行说明。电动阀C具备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一部分的磁轭9(第二磁轭92)。第二磁轭92聚集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并且,第二磁轭92聚集线圈620所生成的磁通,将角度传感器80屏蔽于线圈620所生成的磁通以外。其结果是,由角度传感器80进行的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精度提高。
在图7C所记载的例子中,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中的、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磁场(线圈620等生成的磁场)的影响的外侧的磁通被引导至第二磁轭92内的磁路。并且,角度传感器80主要检测来自永磁铁72的磁通中的难以受到来自外部磁场(线圈620等生成的磁场)的影响的内侧的磁通。因此,角度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由线圈620等所生成的磁通引起的噪声)被降低。
在图7C和图7D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二磁轭92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上表面(更具体而言是角度传感器80的整个上表面)。此外,从更有效地屏蔽线圈620等生成的外部磁场的观点出发,优选配置于角度传感器80的上表面的第二磁轭92的外缘920在俯视(或者仰视)时包围角度传感器80的整体。
在图7D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二磁轭92是圆板状磁轭92b。但是,第二磁轭92的形状只要是覆盖角度传感器80的上表面(更具体而言是角度传感器80的整个上表面)的形状即可,并不限定于圆板形状。
在图7A至图7D所记载的例子中,角度传感器80的下表面未被磁轭9(第二磁轭92)覆盖而露出。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磁轭的结构(磁轭的结构的一例、磁轭的结构的另一例)既可以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磁轭的结构而被采用,也可以作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磁轭的结构而被采用。
(角度传感器的一例)
参照图9至图12,对各实施方式中的角度传感器80的一例进行说明。图9至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永磁铁72与角度传感器80的配置关系的图,在上侧记载有仰视图,在下侧记载有局部剖切立体图。
如图9所示,永磁铁72在俯视时具备N极以及S极。在图9所记载的例子中,在俯视时,永磁铁72的N极的数量为一个,永磁铁72的S极的数量为一个。作为替代方案,在俯视时永磁铁的N极的数量、永磁铁的S极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两个以上。在图9所记载的例子中,永磁铁72具备N极与S极的边界面78,该边界面78是通过与旋转轴(50;50a)的中心轴一致的第一轴Z并与第一轴Z垂直的面。并且,在边界面78的一侧配置有N极,在边界面78的另一侧配置有S极。此外,永磁铁72例如是具有圆板形状的磁铁。另外,永磁铁72也可以是通过将磁粉和树脂粘合剂混合并成型而得到的塑料磁铁。
角度传感器80配置在永磁铁72的上方。在图9所记载的例子中,角度传感器80位于旋转轴(50;50a)的延长线上即第一轴Z上。角度传感器80包含至少一个磁检测元件82(例如霍尔元件、磁阻元件等),更优选包含两个以上或者三个以上的磁检测元件。
在图9所记载的例子中,角度传感器80具备四个磁检测元件(82a至82d)。磁检测元件(82a~82d)也可以是检测磁通的沿着第一轴Z的方向的分量的元件。在图9中,磁检测元件82a和磁检测元件82d检测+Z方向的磁通分量,磁检测元件82b和磁检测元件82c检测-Z方向的磁通分量。在由磁检测元件82a(或者磁检测元件82b)检测出的磁通的大小与由磁检测元件82d(或者磁检测元件82c)检测出的磁通的大小相等时,边界面78与X轴垂直。此时,角度传感器80判断为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例如为0度。
如图10所示,设想永磁铁72沿R方向旋转。在图10中,磁检测元件82a和磁检测元件82d检测+Z方向的磁通分量,磁检测元件82b和磁检测元件82c检测-Z方向的磁通分量。随着从图9所记载的状态转移到图10所记载的状态,由磁检测元件82b和磁检测元件82d检测出的磁通大小增加,由磁检测元件82a和磁检测元件82c检测出的磁通大小减少。例如,角度传感器80基于由磁检测元件82a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与由磁检测元件82d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之比、以及由磁检测元件82a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与由磁检测元件82b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之比,能够求出磁力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度、即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
如图11所示,设想永磁铁72进一步沿R方向旋转。在图11中,磁检测元件82d检测+Z方向的磁通分量,磁检测元件82b检测-Z方向的磁通分量。随着从图10所记载的状态转移到图11所记载的状态,由磁检测元件82b和磁检测元件82d检测出的磁通大小减少。另外,由磁检测元件82a和磁检测元件82c检测出的磁通大小减少。例如,角度传感器80基于由磁检测元件82a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与由磁检测元件82d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之比、以及由磁检测元件82a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与由磁检测元件82b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之比,能够求出磁力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度、即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
如图12所示,设想永磁铁72进一步沿R方向旋转。在图12中,磁检测元件82c和磁检测元件82d检测+Z方向的磁通分量,磁检测元件82a和磁检测元件82b检测-Z方向的磁通分量。随着从图11所记载的状态转移到图12所记载的状态,由磁检测元件82a和磁检测元件82c检测出的磁通大小增加,由磁检测元件82b和磁检测元件82d检测出的磁通大小减少。例如,角度传感器80基于由磁检测元件82a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与由磁检测元件82d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之比、以及由磁检测元件82a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与由磁检测元件82b检测出的磁通大小之比,能够求出磁力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度、即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
如从图9至图12所掌握的那样,角度传感器80能够检测永磁铁72相对于X轴的倾斜度、即永磁铁72的绝对旋转角度。即,即使在永磁铁72未旋转移动时,角度传感器80也能够算出永磁铁72相对于X轴的倾斜度(即旋转角度)。该旋转角度的算出例如基于通过至少三个磁检测元件82的磁通的方向和通过至少三个磁检测元件82的磁通的大小来进行。
在图9至图12所记载的例子中,角度传感器80能够检测永磁铁72的绝对旋转角度。因此,即使在电动阀的电源断开且丢失了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信息的情况下,当电源再次接通时,角度传感器80也能够立即求出永磁铁72的旋转角度(输出)。
在图9至图12记载的例子中,对各磁检测元件检测沿着第一轴(Z轴)的方向的磁通分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作为替代方案,各磁检测元件也可以检测沿着X轴的方向的磁通分量和/或者沿着与X轴和Z轴这两者垂直的Y轴的方向的磁通成分。
此外,一面参照图9至图12一面说明过的永磁铁72和角度传感器80各个能够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阀或者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被采用。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自由组合、或者各实施方式的任意的构成要素的变形,或者在各实施方式中省略任意的构成要素。
附图标记说明
A、B、C:电动阀
2:下侧基座部件
4:外壳部件
4a:筒状部件
4b:罩部件
10:阀芯
12:上端部
20:阀座
30:驱动器
31:外螺纹
32:下端部
34:上端部
40:引导部件
41:内螺纹
50:旋转轴
50a:旋转轴
52:第二端部
53:第一卡合部
54:第一端部
55:第三卡合部
60:动力源
62:定子部件
64:转子部件
70:永磁铁部件
72:永磁铁
73:第二卡合部
74:轴环构件
76:孔部
78:边界面
80:角度传感器
81:外缘
82:磁检测元件
82a~82d:磁检测元件
90:控制基板
91:第一磁轭
91a:S极侧磁轭
91b:N极侧磁轭
92:第二磁轭
92a:环状磁轭
92b:圆板状磁轭
100:罐
102:端壁
104:侧壁
112:第一流路
113:阀室
114:第二流路
120:动力传递机构
121:太阳齿轮部件
122:行星齿轮
123:齿轮架
124:轴
125:齿圈
126:支承部件
127:第二齿圈
129:输出齿轮
130:分隔部件
150:保持架
152:第一密封部件
154:第二密封部件
160:滚珠
170:弹簧部件
172:弹簧支架部件
180:永磁铁定位部件
182:板簧
184:滚珠
620:线圈
622:线圈架
630:电线
720:外缘
910:外缘
920:外缘
1211:连结部
1212:太阳齿轮
1290:第四卡合部
1291:旋转轴容纳部

Claims (9)

1.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具备:
阀芯;
驱动器,该驱动器使所述阀芯沿第一轴移动;
旋转轴,该旋转轴使所述驱动器绕所述第一轴旋转;
永磁铁部件,该永磁铁部件配置于所述旋转轴,并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配置在所述永磁铁部件中所包含的永磁铁的上方,且检测所述永磁铁的旋转角度;以及
磁轭,该磁轭覆盖所述永磁铁的一部分或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轭包括覆盖所述永磁铁的一部分的第一磁轭,
所述第一磁轭覆盖所述永磁铁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铁的侧面中的、N极与S极之间的边界区域不被所述第一磁轭覆盖而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铁部件为包括所述永磁铁和所述第一磁轭的嵌入成形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轭包括覆盖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一部分的第二磁轭,
所述第二磁轭覆盖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侧面或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所述第二磁轭的外缘位于比所述永磁铁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下表面不被所述第二磁轭覆盖而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定子部件,该定子部件包括线圈;
转子部件,该转子部件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所述旋转轴连结;以及
下侧基座部件,该下侧基座部件具备阀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基板,该控制基板控制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动作。
CN201880022103.4A 2017-03-31 2018-02-21 电动阀 Active CN1105206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0366 2017-03-31
JP2017070366A JP6826727B2 (ja) 2017-03-31 2017-03-31 電動弁
PCT/JP2018/006233 WO2018180041A1 (ja) 2017-03-31 2018-02-21 電動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0660A true CN110520660A (zh) 2019-11-29
CN110520660B CN110520660B (zh) 2021-07-09

Family

ID=63674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2103.4A Active CN110520660B (zh) 2017-03-31 2018-02-21 电动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5984B2 (zh)
EP (1) EP3604877B1 (zh)
JP (1) JP6826727B2 (zh)
KR (1) KR102263775B1 (zh)
CN (1) CN110520660B (zh)
WO (1) WO201818004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9986A (zh) * 2020-07-24 2022-01-25 龙泉市惠丰进出口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8105378U1 (de) * 2018-09-19 2019-12-20 Samson Aktiengesellschaft Halter für einen Magnet, Stellarmaturpositionserfassungseinrichtung und Stellarmatur
FR3097610B1 (fr) * 2019-06-20 2021-08-06 Moving Magnet Tech Vanne de réglage compacte
WO2022113642A1 (ja) 2020-11-24 2022-06-02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KR20230051300A (ko) 2020-11-24 2023-04-17 가부시기가이샤 후지고오키 전동 밸브
JP2023109265A (ja) * 2022-01-27 2023-08-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2633A (ja) * 1999-06-29 2001-01-16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の弁開度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動弁の弁開度制御装置
US20050022785A1 (en) * 2003-07-29 2005-02-0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air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engine
US20050028871A1 (en) * 2003-08-04 2005-02-1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air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engine
WO2006090588A1 (ja) * 2005-02-22 2006-08-31 Ntn Corporation 回転検出装置付き軸受
US20090151436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Non-contact type rotational angl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674874A (zh) * 2016-04-07 2016-06-15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旋启式止回阀阀瓣位置非侵入检测方法
WO2016091941A1 (fr) * 2014-12-09 2016-06-16 Mmt Sa Vanne de dosage adaptée aux hautes pre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56544A (ja) 1992-03-12 1993-10-05 Toshiba Corp 冷凍機の電子膨脹弁制御装置
JPH08326952A (ja) 1995-06-05 1996-12-10 Nippondenso Co Ltd 流量制御弁の動作不良診断装置
JP3937029B2 (ja) 1999-03-26 2007-06-27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
JP4391065B2 (ja) 2002-08-23 2009-12-24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スロットル開度検出装置
US7066189B2 (en) * 2002-12-20 2006-06-27 Control Components, Inc. Predictive maintenance and initialization system for a digital servovalve
US7988363B2 (en) 2005-02-22 2011-08-02 Ntn Corporation Bearing with rotation detection device
DE102007018758B4 (de) * 2007-01-08 2019-05-29 Asm Automation Sensorik Messtechnik Gmbh Winkelsensor
JP2008215942A (ja) * 2007-03-01 2008-09-18 Nsk Ltd トルクセンサ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44375B2 (ja) 2009-09-30 2013-11-20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5875777B2 (ja) 2011-03-31 2016-03-02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GB2505226A (en) 2012-08-23 2014-02-26 Melexis Technologies Nv Arrangement, method and sensor for measuring an absolute angular position using a multi-pole magnet
DE102012220139A1 (de) * 2012-11-06 2014-05-08 Robert Bosch Gmbh Magnetische Messanordnung und korrespondierende Sensoranordnung zur Bewegungserfassung eines bewegten Bauteils
JP6101511B2 (ja) 2013-02-19 2017-03-22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弁
JP6180197B2 (ja) 2013-06-17 2017-08-16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6648022B2 (ja) 2013-09-11 2020-02-14 ボーン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分解能の多回転センサに関連する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JP6246325B2 (ja) 2014-03-19 2017-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6090499A (ja) * 2014-11-10 2016-05-23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ルブ開度計測方法、並びにバルブ開度計測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用のシミュレータ
DE102016204151A1 (de) 2015-03-30 2016-10-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triebseinheit, insbesondere eines Getriebeaktuators
JP6670230B2 (ja) 2016-12-22 2020-03-18 株式会社Soken トルク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2633A (ja) * 1999-06-29 2001-01-16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の弁開度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動弁の弁開度制御装置
US20050022785A1 (en) * 2003-07-29 2005-02-0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air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engine
US20050028871A1 (en) * 2003-08-04 2005-02-1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air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engine
WO2006090588A1 (ja) * 2005-02-22 2006-08-31 Ntn Corporation 回転検出装置付き軸受
US20090151436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Non-contact type rotational angl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91941A1 (fr) * 2014-12-09 2016-06-16 Mmt Sa Vanne de dosage adaptée aux hautes pressions
CN105674874A (zh) * 2016-04-07 2016-06-15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旋启式止回阀阀瓣位置非侵入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9986A (zh) * 2020-07-24 2022-01-25 龙泉市惠丰进出口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73102A (ja) 2018-11-08
US20200041020A1 (en) 2020-02-06
JP6826727B2 (ja) 2021-02-10
KR102263775B1 (ko) 2021-06-10
EP3604877B1 (en) 2022-11-09
CN110520660B (zh) 2021-07-09
US10975984B2 (en) 2021-04-13
EP3604877A1 (en) 2020-02-05
KR20190117682A (ko) 2019-10-16
WO2018180041A1 (ja) 2018-10-04
EP3604877A4 (en)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0660A (zh) 电动阀
CN112431960B (zh) 电动阀
US7042211B2 (en) Multirotation type encoder
US20180223973A1 (en) Electric actuator
US11802630B2 (en) Fluid distributor with improved operation
JP7262137B2 (ja) 電動弁
CN111677899A (zh) 带有流量检测功能的输送阀
JP6947445B2 (ja) 電動弁
CN106989853B (zh) 一种微扭矩测试仪
TW202244466A (zh) 絕對編碼器
EP3358291A1 (en) Displacement detecting device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vice
WO2018180657A1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22085779A1 (ja) 検出装置
JP2006226951A (ja) センサ付き転がり軸受装置
CN108429408A (zh) 马达
JP2018028362A (ja) レンジ切り替え装置
KR20240029096A (ko) 전동 밸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