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5499B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5499B
CN110515499B CN201910817608.6A CN201910817608A CN110515499B CN 110515499 B CN110515499 B CN 110515499B CN 201910817608 A CN201910817608 A CN 201910817608A CN 110515499 B CN110515499 B CN 110515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rea
bending
panel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76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5499A (zh
Inventor
易利祥
张光均
罗鸿强
肖枫
荣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76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5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5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5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面板的第一弯折区域设置在扇出区域和焊盘之间,将焊盘通过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触控面板的背面,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位于下边框位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下边框没有焊盘所占的宽度,因此降低了触控面板的下边框的宽度。由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取决于触控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较窄。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面屏风潮下,Mobile产品开始越来越追求边框窄化的整体设计,对于外挂式触控Sensor的OLED模组,显示Panel的下边框和触控Sensor的下边框共同决定整个模组的下边框。现有OLED TSP外挂方案的工艺流程中,在OLED panel与触控sensor通过OCA贴合后,需要在panel弯折的外围涂90um的MCL胶来保证panel的中性层位于走线层处。OLEDPanel的下边框和触控Sensor的下边框共同决定整个模组的下边框,由于在模组结构上,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触控Sensor FPC外包OLED的设计,需在TFPC要和MCL之间会预留0.3-0.5mm的间隙,使得模组的下边框增大。因此模组边框的极限由触控Sensor模组的下边框所决定,所以减小模组下边框势必需要减小触控Sensor的下边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用以减小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域和非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触控元件,所述非触控区域包括走线和焊盘,所述走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触控元件电连接,所述走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焊盘电连接;
所述走线分为扇出区域和第一弯折区域,所述扇出区域靠近所述触控区域,所述第一弯折区域位于所述扇出区域和所述焊盘之间;所述焊盘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所述触控面板的背面。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还包括覆盖所述走线的支撑保护层。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还包括覆盖所述触控元件的偏光片,以及填充所述支撑保护层与所述偏光片之间间隙的补强结构。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支撑所述走线的膜层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域具有内凹结构。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内凹结构的外轮廓为弧形。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在沿所述第一弯折区域的弯折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折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扇出区域的宽度。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焊盘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显示元件,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弯折区域,所述第二弯折区域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且所述第二弯折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之间。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触控面板之间通过黏胶层固定,且所述黏胶层与所述触控元件直接接触。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弯折区域和所述第一弯折区域之间具有由所述黏胶层延伸形成的黏胶结构,所述黏胶结构与所述第一弯折区域的膜层、所述第二弯折区域的膜层直接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域和非触控区域,触控区域包括触控元件,非触控区域包括走线和焊盘,走线的第一端与触控元件电连接,走线的第二端与焊盘电连接;走线分为扇出区域和第一弯折区域,扇出区域靠近触控区域,第一弯折区域位于扇出区域和焊盘之间;焊盘通过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触控面板的背面。本发明通过将触控面板的第一弯折区域设置在扇出区域和焊盘之间,将焊盘通过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触控面板的背面,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位于下边框位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下边框没有焊盘所占的宽度,因此降低了触控面板的下边框的宽度。由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取决于触控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较窄。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和形状不反映触控面板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目前,现有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设计,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该触控显示装置在AA区面内的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层叠设置的衬底21、触控元件22和偏光片23)通过黏胶层(OCA胶)3贴合在一起。在弯折区域进行弯折时,触控面板2和显示面板1分别进行弯折,其中,显示面板1在弯折时,需要在显示面板1的弯折部11面向触控面板2一侧采用涂胶设备涂上MCL胶层4,使弯折过程中的中性层为走线层,这样显示面板1在弯折时不会发生断线;如图2所示,现有的触控面板2具有触控区域AA、走线01所在的扇出区域A、绑定区域B和弯折区域C,其中绑定区域B具有多个焊盘02,焊盘02的一端与走线区域A的走线01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IC电连接,弯折区域C位于绑定区域B和驱动IC之间,在沿着弯折轴aa弯折时,将驱动IC弯折至显示面板1的背后。具体地,触控面板2通过柔性电路板(FPC)7进行弯折,由于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是分别进行弯折,且FPC多数采用手动弯折的方式,故FPC和MCL胶4之间需要预留一定间隙D,该间隙D一般为0.3mm-0.5mm,如果该间隙D预留过小,会使得FPC在手动插接和弯折时对FPC的Bonding处造成较大的拉扯,导致Bonding不良或产生微裂纹,产生信赖性风险,所以该间隙D无法缩小,这样会使得下边框增大0.3mm-0.5mm。另外,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D为走线01所在的扇出区域A、绑定区域B和弯折区域C的宽度之和,即D=A+B+C。走线01所在的扇出区域A由通道数量和走线01的线宽和线距决定,当触控区域AA尺寸一定,通道数基本就确定,而线宽和线距提升非常困难,不仅需要导入更高精度的设备,还需要导入阻抗更低的走线材料,所以走线01所在的扇出区域A的尺寸缩小工艺难度和设备材料成本较高。弯折区域C由整机结构和FPC的弯折性能决定,考虑到整机结构和常见FPC的弯折性能,几乎很难再有降低空间。综上,在现有设计下,触控面板2的下边框窄化的空间非常有限。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如图3所示,包括触控区域AA和非触控区域BB,触控区域AA包括触控元件22,非触控区域BB包括走线01和焊盘02,走线01的第一端与触控元件22电连接,走线01的第二端与焊盘02电连接;
走线01分为扇出区域A和第一弯折区域C1,扇出区域A靠近触控区域AA,第一弯折区域C1位于扇出区域A和焊盘02之间;焊盘02通过第一弯折区域C1弯折至触控面板的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通过将触控面板的第一弯折区域C1设置在扇出区域A和焊盘02之间,将焊盘02通过第一弯折区域C1弯折至触控面板的背面,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02位于下边框位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下边框没有焊盘02所占的宽度,焊盘02的长度一般为0.7mm左右,因此降低了下边框的宽度。由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取决于触控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较窄。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图4和图5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触控面板2还包括覆盖走线01的支撑保护层5。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是将与触控元件22电连接的走线01部位进行弯折,为了使走线01在弯折过程中处于中性层位置而不会发生断线,需要在走线01上设置一层覆盖走线01的支撑保护层5,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后续工艺损伤走线01,还可以通过调整支撑保护层5的厚度,使走线01在弯折过程中处于中性层位置。
在具体实施时,支撑保护层的材料可以是PET、PI、COP等弯折性能较好的材料,支撑保护层5的厚度可以为30um左右。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覆盖触控元件22的偏光片23,以及填充支撑保护层5与偏光片23之间间隙的补强结构6。由于在制作覆盖走线01的支撑保护层5时,很难做到偏光片23与支撑保护层5无缝连接,因此偏光片23与支撑保护层5之间会存在间隙,本发明可以采用涂胶工艺或者将支撑保护层5延伸到偏光片23内部等方式进行补强,即对整个支撑保护层5进行补强,因此本发明通过在支撑保护层5与偏光片23之间的间隙处填充补强结构6,使偏光片23与支撑保护层5密封,从而对走线01进行保护支撑。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缓解触控面板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3所示,支撑走线01的膜层在第一弯折区域C1具有内凹结构03。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3所示,内凹结构03的外轮廓可以为弧形;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内凹结构03的外轮廓可以为其它结构,只要能缓解触控面板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内容,在此不做一一举例。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3所示,在沿第一弯折区域C1的弯折轴aa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弯折区域C1的宽度小于扇出区域A的宽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触控面板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项的触控面板2,焊盘02通过第一弯折区域C1弯折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面板的第一弯折区域设置在扇出区域和焊盘之间,将焊盘通过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触控面板的背面,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位于下边框位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下边框没有焊盘所占的宽度,因此降低了下边框的宽度。由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取决于触控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较窄。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显示元件12,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弯折区域C2,第二弯折区域C2弯折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且第二弯折区域C2位于第一弯折区域C1与显示面板1的背面之间。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之间通过黏胶层3固定,且黏胶层3与触控元件22直接接触。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2是通过在衬底(即COP基材)上依次形成层叠设置的触控元件22和偏光片23,然后将衬底剥离,直接将触控面板2的触控元件22和显示面板1通过黏胶层3贴合,节省一层衬底,从而降低整个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另外,本发明基于NST工艺去除外挂触控面板2的衬底,可以减薄触控面板2的厚度,薄化的触控面板2在走线01的延长区能实现弯折(Bending)工艺而不影响电学性能和触控性能。
在具体实施时,黏胶层3的厚度为50um左右。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如图3和图4所示,虽然通过将触控面板2的第一弯折区域C1设置在扇出区域A和焊盘02之间,将焊盘02通过第一弯折区域C1弯折至触控面板2的背面,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02位于下边框位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2的下边框没有焊盘02所占的宽度,因此降低了下边框的宽度。但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还是采用分别弯折的方案,即显示面板1在弯折时,需要在显示面板1的弯折部11面向触控面板2一侧涂上MCL胶层4,使弯折过程中的中性层为走线01所在膜层;而触控面板2将通过与触控元件22电连接的走线01所在膜层进行弯折,由于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是分别进行弯折,且触控面板2多数采用手动弯折的方式,故走线01所在膜层和MCL胶层4之间还是需要预留一定间隙D,因此,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虽然减少了焊盘02所占的宽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下边框的宽度,但是由于走线01所在膜层和MCL胶层4之间存在间隙D,使得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还是较宽。
因此,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降低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的宽度,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如图5所示,第二弯折区域C2和第一弯折区域C1之间具有由黏胶层3延伸形成的黏胶结构31,黏胶结构31与第一弯折区域C1的膜层、第二弯折区域C2的膜层直接接触。具体地,本发明在制作触控显示装置时,在显示面板1制作完成后,在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域涂布黏胶层3,在第二弯折区域C2上涂布黏胶结构31,且黏胶层3和黏胶结构31为一体结构;接着制作触控面板2,具体地,在衬底上依次形成层叠设置的触控元件22和偏光片23,可以通过蒸镀、刻蚀的工艺制作触控元件22,且触控面板2的第一弯折区域C1为触控元件22电连接的走线01延伸形成,然后将衬底剥离,将触控元件22和走线01背向偏光片23的一侧直接与一体结构的黏胶层3和黏胶结构31贴合在一起,即将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贴合,接着在走线01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形成覆盖走线的支撑保护层5,以及在偏光片23和支撑保护层5之间的间隙处填充补强结构6,然后将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沿着图3所示的弯折轴aa同时进行弯折,即本发明图5所示的实施例将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通过一体结构的黏胶层3和黏胶结构31贴合后同时进行弯折,这样能省去现有显示面板1在第二弯折区域C2的MCL胶层,减少涂胶工艺和单独的触控面板弯折工艺。并且一体化的贴合方式在显示面板1的第二弯折区域C2和触控面板2的bending第一弯折区域C1能做到零间隙,且触控面板2下边框中的焊盘所在区域被省去,能最大程度的减小下边框的宽度。
在具体实施时,触控显示装置在弯折区域的叠层结构为显示面板1的第二弯折区域C2+黏胶结构31+触控面板的第一弯折区域C1+支撑保护层5,其中黏胶结构31+触控面板的第一弯折区域C1+支撑保护层5的厚度之和为90um(即50um+10um+30um),这样能满足该叠层结构的厚度与MCL胶基本接近,在该部位进行弯折工艺不会使显示面板1发生断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是将扇出区域A的走线01延长,延长的长度需要能够外包显示面板1,在延长的走线01的尾部设计焊盘,从而将焊盘02弯折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从而降低触控面板21的下边框的宽度,即降低了触控面板的下边框的宽度,由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的宽度由触控面板的下边框的宽度决定,因此本发明降低了整个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用于支持弯折区域的垫片8,以及用于散热的散热层9,这些膜层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在此不做详述。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用于保护触控面板2的保护盖板100,保护盖板100通过第二黏胶层200与触控面板2贴合。相比于现有触控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焊盘02位于第一弯折区域C1的尾部,即焊盘02被弯折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因此在偏光片23上表面进行贴合保护盖板100(玻璃盖板)工艺的时候,不会对焊盘02部位造成较大压力而破坏Bonding效果,造成走线断路等不良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图4也包括保护盖板100和第二黏胶层200,图4未示意出。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中,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1的背面还具有与显示面板1电连接的芯片400,以及将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通过柔性电路板7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的连接器300等结构,这些结构均与现有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详述。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功能性膜层,在此不做详述。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触控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域和非触控区域,触控区域包括触控元件,非触控区域包括走线和焊盘,走线的第一端与触控元件电连接,走线的第二端与焊盘电连接;走线分为扇出区域和第一弯折区域,扇出区域靠近触控区域,第一弯折区域位于扇出区域和焊盘之间;焊盘通过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触控面板的背面。本发明通过将触控面板的第一弯折区域设置在扇出区域和焊盘之间,将焊盘通过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触控面板的背面,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位于下边框位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下边框没有焊盘所占的宽度,因此降低了下边框的宽度。由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取决于触控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下边框较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区域和非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触控元件,所述非触控区域包括走线和焊盘,所述走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触控元件电连接,所述走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焊盘电连接;
所述走线分为扇出区域和第一弯折区域,在沿所述第一弯折区域的弯折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折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扇出区域的宽度;所述扇出区域靠近所述触控区域,所述第一弯折区域位于所述扇出区域和所述焊盘之间;所述焊盘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所述触控面板的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走线的支撑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触控元件的偏光片,以及填充所述支撑保护层与所述偏光片之间间隙的补强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支撑所述走线的膜层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域具有内凹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结构的外轮廓为弧形。
6.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焊盘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域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显示元件,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弯折区域,所述第二弯折区域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且所述第二弯折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触控面板之间通过黏胶层固定,且所述黏胶层与所述触控元件直接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区域和所述第一弯折区域之间具有由所述黏胶层延伸形成的黏胶结构,所述黏胶结构与所述第一弯折区域的膜层、所述第二弯折区域的膜层直接接触。
CN201910817608.6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515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7608.6A CN110515499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7608.6A CN110515499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499A CN110515499A (zh) 2019-11-29
CN110515499B true CN110515499B (zh) 2023-06-20

Family

ID=6862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7608.6A Active CN110515499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54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7475B (zh) * 2020-02-28 2023-04-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1580699B (zh) * 2020-05-13 2023-10-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880679B (zh) * 2020-06-24 2023-11-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1752415B (zh) * 2020-06-24 2024-0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20317355A1 (en) * 2020-09-09 2022-10-06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198981A (zh) * 2020-09-25 2021-01-0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53244B (zh) * 2021-03-11 2023-04-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背膜
CN113284420B (zh) * 2021-05-26 2022-12-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471258B (zh) * 2021-06-22 2022-04-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083287B (zh) * 2022-07-08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5220A (zh) * 2018-01-29 2018-06-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JP2018091913A (ja) * 2016-11-30 2018-06-1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9616480A (zh) * 2018-12-27 2019-04-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86757A (zh) * 2018-12-04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采用该柔性基板的显示面板
WO2019106935A1 (ja) * 2017-12-01 2019-06-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9860254A (zh) * 2019-02-18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57773A (ko) * 2016-11-21 2018-05-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7229374B (zh) * 2017-07-20 2020-01-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108054188B (zh) * 2017-12-20 2020-11-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9377883B (zh) * 2018-11-30 2021-06-29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12530B (zh) * 2018-12-28 2022-06-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8057A (zh) * 2019-01-03 2019-05-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22388B (zh) * 2019-03-25 2020-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91913A (ja) * 2016-11-30 2018-06-1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WO2019106935A1 (ja) * 2017-12-01 2019-06-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8155220A (zh) * 2018-01-29 2018-06-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CN109686757A (zh) * 2018-12-04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采用该柔性基板的显示面板
CN109616480A (zh) * 2018-12-27 2019-04-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60254A (zh) * 2019-02-18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nesas synergy.Capactive Touch Hardware Design and Layout Guidelines for synergy,RX200,and RX100.Renesas.2017,全文. *
凡春芳 ; 石世宏 ; .触控面板FPC改型设计.科技致富向导.2010,(35),全文. *
刘正周等.可折叠OLED屏幕的弯折应力仿真.液晶与显示.2018,(07),全文. *
潘辛丽 ; .中小尺寸电容触摸屏设计方法.现代信息科技.2018,(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499A (zh) 2019-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5499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14476074U (zh) 柔性显示模组
US11233208B2 (en)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with groove to accommodate a chip
TWI814787B (zh) 顯示裝置
CN105825773B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US20200210041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method thereof
EP2746907B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9085493A1 (zh) 一种显示器件
US20210104594A1 (en)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1759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88471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电子装置
WO2020258890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3555412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436530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39412A (zh) 显示装置
US20180217691A1 (en) Flexible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evice
CN103676249A (zh) 用于将多层柔性电路附接至基底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5109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877384B2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CN111191635A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492707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411939B (zh) 一种显示模组
KR20200020368A (ko) 터치 센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535973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066393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