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2041A -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12041A CN110512041A CN201910832699.0A CN201910832699A CN110512041A CN 110512041 A CN110512041 A CN 110512041A CN 201910832699 A CN201910832699 A CN 201910832699A CN 110512041 A CN110512041 A CN 1105120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ping hole
- time
- blast furnace
- mud
- specif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2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27 detri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074085 Scophthalmus aquo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12—Opening or sealing the tap h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将倒场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的铁口深度浅,进而对高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某钢厂5500m3高炉共设4个出铁口,采用双场轮换出铁,即每次出铁时通过两个出铁口同时出铁。每座高炉月平均倒场3次,每次倒场会有一个新的出铁口投入使用,一个使用周期满的出铁口退出使用,剩余的一个出铁口继续使用,每个出铁口投入后使用周期约为20天,铁口深度标准3.8-4.2m。由于轮换出铁的时间间隔长达20天,在这期间由于铁水环流冲刷、渣铁侵蚀等导致即将倒场投入使用的新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一般只有2.8m左右。
当高炉倒场后,新投入使用的出铁口的铁口深度过浅,铁口深度过浅对高炉有很多不利的影响:1、渣铁出不净造成憋风影响炉况顺行。2、铁口过浅出铁后期造成跑大流进而有烧坏冷却壁的风险;3、进一步侵蚀铁口处炭砖,使新投入的铁口深度进一步变浅;4、导致炉缸出铁口下方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其中第3点和第4点严重影响高炉长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将倒场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的铁口深度浅,进而对高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所述预设深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堵口打泥、所述第二次堵口打泥、第三次堵口打泥的打泥量逐渐增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9~18h;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6~12h;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3~6h。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15~125L;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35~145L;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55~165L。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15~125L,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20L;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35~145L,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40L;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55~165L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60L。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特定出铁口的接铁位放置一空铁包。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就提前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使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预设深度值,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出铁时就已经达到标准的铁口深度,不会因为在正式出铁时铁口深度浅,对高炉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将倒场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的铁口深度浅,进而对高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由于在高炉倒场之前,就提前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使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预设深度值,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出铁时就已经达到标准的铁口深度,不会因为在正式出铁时铁口深度浅,对高炉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包括:
S101: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
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的具体流程:用开口机从高炉外对准出铁口进行开口后,立即使用打泥机对经过开口的出铁口打泥,堵口。不同高炉的铁口深度标准(即预设深度值)不相等,因此堵口打泥的打泥量不限定,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此处的铁口深度在未正式投入使用时,一直处于堵着的状态,但正式投入使用后,需要通过开口机进行开口,即可出铁。
实际实施过程中,针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此高炉的直径15.5m,出厂的铁口处的壁厚为3.5m,经侵蚀后铁口深度将会减少为2.8m。铁口深度标准为3.8-4.2m,即预设深度值为3.8-4.2m。若铁口深度过浅,低于此标准,将会对高炉有很多不利的影响:1、渣铁出不净造成憋风影响炉况顺行。2、铁口过浅出铁后期造成跑大流进而有烧坏冷却壁的风险;3、进一步侵蚀铁口处炭砖,使新投入的铁口深度进一步变浅;4、导致炉缸出铁口下方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其中第3点和第4点严重影响高炉长寿。本实施例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就提前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使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预设深度值,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出铁时就已经达到标准的铁口深度,不会因为在正式出铁时铁口深度浅,对高炉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对出铁口进行打泥修补的过程,是在出铁口正式投入使用后,在每次出铁后进行堵口的同时顺便进行打泥修补,因为这样利于节约程序及泥料,每出一次铁后完成一次打泥。但至少需要第四次出铁才能将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补到预设深度值,在第四次出铁以前,铁口深度均较浅,影响出铁,对于高炉存在诸多不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
实际实施过程中,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的过程分成多次进行,相邻两次间隔一段时间,最后一次堵口打泥的时间至少在第一次出铁前1.5个小时。申请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反复探测发现:铁口深度跟打泥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但超过某一范围后并不会持续增加,太多的泥包将不会有效的持续的附着垒高。因此,为使特定出铁口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需要分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相邻两次打泥需间隔一段时间,原因在于,打好的泥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烧结,才能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不然容易存在潮泥,同时也不利于下一次泥包的附着。上述发现均是发明人在长期的操作,通过不断生产经验和反复探测发现的规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所述预设深度值。
具体的,沿用上述实施例,针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按照正常打泥量160L进行三次打泥,才能将特定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补到为3.8-4.2m。多一次造成操作繁琐,但少一次,会导致铁口深度不能达到预设深度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次堵口打泥、所述第二次堵口打泥、第三次堵口打泥的打泥量逐渐增加。
发明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铁口深度跟一次性的打泥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但超过某一范围后并不会持续增加,太多的泥包将不会有效的持续的附着垒高。铁口深度在由浅变深的过程中,铁口深度增加相同的量,需要的打泥量越少。举个例子,还是针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正常情况下需要按正常打泥量160L进行三次打泥,三次后才能达到铁口深度标准,第一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2.8m增加至3.2m;第二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3.2增加至3.6m;第三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3.6m增加至4.0m。发明人在反复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将第一次堵口打泥、第二次堵口打泥的打泥量从160L稍微减量,最终也能达到4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9~18h;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6~12h;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3~6h。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15~125L;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35~145L;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55~165L。
具体的,继续沿用上述实施例,以京首钢京唐5500m3高炉(2号高炉)1#铁口倒2#铁口为例:
1.倒场前18小时,钻开2#铁口,立即堵口,打泥120L,铁口深度从2.8m增加至3.2~3.3m;
2.倒场前12小时,钻开2#铁口,立即堵口,打泥140L;每次的打泥量对应的高度,第二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3.2~3.3m增加至3.5~3.6m;
3.倒场前6小时,钻开2#铁口,立即堵口,打泥160L,第三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3.5~3.6m增加至3.8~4.2m,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所述预设深度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之前,还包括:
S102:在所述特定出铁口的接铁位放置一空铁包,防止因堵口故障导致渣铁流出。
据统计,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两座高炉上试用4个月,共计24次倒场(2座高炉,每座高炉每月倒场3次)。倒场第一次出铁铁口深度均达到3.8m以上,直接达到3.8-4.2m的标准,达标率达到100%。消除了新投入铁口深度过浅对高炉的各种影响,保障了高炉的顺行和长寿。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就提前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使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预设深度值,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出铁时就已经达到标准的铁口深度,不会因为在正式出铁时铁口深度浅,对高炉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所述预设深度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堵口打泥、所述第二次堵口打泥、第三次堵口打泥的打泥量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9~18h;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6~12h;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3~6h。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15~125L;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35~145L;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55~165L。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15~125L,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20L;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35~145L,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40L;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55~165L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60L。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特定出铁口的接铁位放置一空铁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32699.0A CN110512041B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32699.0A CN110512041B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12041A true CN110512041A (zh) | 2019-11-29 |
CN110512041B CN110512041B (zh) | 2021-11-05 |
Family
ID=6863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32699.0A Active CN110512041B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1204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9424A (zh) * | 2021-01-15 | 2021-06-04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一种特大型高炉倒场出铁方法 |
CN112981022A (zh) * | 2021-02-20 | 2021-06-18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铁口泥包修复方法 |
CN114574644A (zh) * | 2022-03-30 | 2022-06-03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延长高炉寿命的方法 |
CN114574640A (zh) * | 2022-01-27 | 2022-06-03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倒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6254378A (zh) * | 2022-12-02 | 2023-06-13 |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高炉铁口的倒换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7241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炮泥及其用途 |
-
2019
- 2019-09-04 CN CN201910832699.0A patent/CN1105120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7241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炮泥及其用途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张建: "首钢京唐1号高炉降铁次实践的战略意义", 《铁合金》 * |
张贺顺等: "首钢高炉铁口区域的维护操作", 《炼铁》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9424A (zh) * | 2021-01-15 | 2021-06-04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一种特大型高炉倒场出铁方法 |
CN112981022A (zh) * | 2021-02-20 | 2021-06-18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铁口泥包修复方法 |
CN114574640A (zh) * | 2022-01-27 | 2022-06-03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倒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4574644A (zh) * | 2022-03-30 | 2022-06-03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延长高炉寿命的方法 |
CN116254378A (zh) * | 2022-12-02 | 2023-06-13 |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高炉铁口的倒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12041B (zh) | 2021-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12041A (zh) |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 |
CN103333981B (zh) | 一种利用石灰石作为造渣料冶炼高硅铁水的方法 | |
CN108220513A (zh) | 高炉节能护炉方法 | |
CN106319118B (zh) | 一种延长高炉铜冷却壁使用寿命的方法 | |
CN107586913B (zh) | 一种高效率的搅拌脱硫方法 | |
CN102127614B (zh) | 一种实现脱钒保碳的转炉提钒控制方法 | |
CN102978309A (zh) | 一种高炉定量化停炉方法 | |
CN105368995A (zh) | 一种高炉事故下的炉料置换方法 | |
CN205077079U (zh) | 一种高炉炉腹用冷却壁 | |
CN202047107U (zh) | 一种双烧嘴均热炉 | |
CN109811097A (zh) | 一种高炉设计产能的预估方法 | |
CN113637820B (zh) | 基于图像识别的转炉底吹供气支管差异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6702072A (zh) | 一种全炉役底枪可视的转炉复吹方法 | |
JPS5959813A (ja) | 炉況検出方法 | |
CN109082491B (zh) | 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 | |
CN112981022A (zh) | 一种高炉铁口泥包修复方法 | |
JP4739920B2 (ja) | 炉熱変動の小さい高炉操業方法 | |
CN109136454A (zh) | 一种300t转炉低氧控制方法 | |
JP2010090453A (ja) | 竪型溶解炉の操業方法 | |
CN114807493B (zh) | 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 | |
CN115572779B (zh) | 一种快速处理高炉炉墙粘接的方法 | |
CN102534092A (zh) | 一种顶底复吹转炉护炉方法 | |
CN113337654A (zh) | 用于钒钛矿高炉炉役末期炉缸的维护方法 | |
CN207452163U (zh) | 一种高炉冲渣沟涂沫工作衬 | |
JP2533815B2 (ja) | 底吹き転炉の操業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