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28C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28C
CN1105028C CN 99105380 CN99105380A CN1105028C CN 1105028 C CN1105028 C CN 1105028C CN 99105380 CN99105380 CN 99105380 CN 99105380 A CN99105380 A CN 99105380A CN 1105028 C CN1105028 C CN 11050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head
platen
holding member
printer
angular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1053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6707A (zh
Inventor
神谷昭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Mic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Mic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Mic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Mic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36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6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打印机由为将多个打印头成一体保持的打印头盒,载放所述打印头盒、沿记录载体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面对各打印头配置、传送记录载体的压纸卷筒、将上述打印头盒支承成为相对上述压纸卷筒自由产生角位移、规定角位移中心的螺丝以及为连续进行所述打印头盒的角位移调整的偏心衬套构成,具有能用简单的操作、高精度地进行打印头配置方向与压纸卷筒的平行度调整等的优点。

Description

打印机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打印头载放在滑架上的打印机。
在使载放打印头的滑架沿记录载体宽方向往复移动、进行打印的串行型打印机中,打印头的动作频率决定总的打印数。作为进一步提高打印数的方法,有在1个滑架上载放2个打印头的双头方式,通过同时驱动各打印头,能将打印速度提高一倍。此外,通过调整各头的相对位置、打印定时将一打印头的点形成在另一打印头进行记录的点与点之间,也可达到提高点记录密度的目的。
在此种双头方式的打印机中,要求尽可能使各打印头形成的点位置、形状、记录浓度等方面的偏差减少。
本申请人在日本专利特开平8-104043号公报中提出调整多个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的间隙的方案,就是在单元化2个打印头中的一打印头侧设置旋转支点,将另一打印头侧作为旋转自由端,首先,在支点侧的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插入间隙塞规,用滑架支承物的偏心旋转调整支点侧打印头的间隙,接着将间隙塞规插入自由端侧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用单元化打印头的旋转来调整自由端侧打印头的间隙。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用简单的操作高精度地调整打印头配置方向与压纸卷筒间平行度的打印机。
本发明打印机包括为将多个打印头成一体保持的打印头保持部件,载放所述打印头保持部件、沿记录载体宽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面对上述各打印头配置、传送记录载体的压纸卷筒,以及为将上述打印头保持部件支承成为相对上述压纸卷筒自由产生角位移、规定角位移中心的支点构件以及为连续进行所述打印头保持部件的角位移量调整的微动机构。
若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能连续调整打印头保持部件的角位移量的微动机构,能精细地调整由各打印头形成的点位置、形状、记录浓度等的点特性。例如,虽然在利用间隙塞规调整打印头间隙场合,能使头部与压纸卷筒间的机械尺寸高精度地一致,然而,在实际进行打印时,因受各打印头加工精度、组装精度、电气特性的偏差影响而存在点特性偏差的可能性。此时,通过一面对打印头保持部件的角位移量进行少量调整、一面进行试打,能更正确地使各打印头的点特性一致。这样,能以更高的精度调整打印头的实际配置方向与压纸卷筒间的平行度。
此外,本发明微动机构由偏心衬套构成,该衬套被旋转支承成为使与所述打印头保持部件相接的圆筒面进行偏心旋转。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手动或电动机使偏心衬套旋转,能使从衬套的旋转中心至打印头保持部件的接触位置为止的距离顺利变化,能以简单结构实现高精度的连续微动机构。
本发明微动机构由在所述打印头保持部件上形成的齿部与该齿部啮合的齿轮构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手动或电动机使齿轮旋转,成为按照齿轮与齿部的减速比使打印头保持部件慢慢产生角位移,能以简单结构实现高精度连续微动机构。
此外,将本发明的微动机的作用中心与所述支点构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滑架的两端部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作用部与角位移中心部分离开较远,能进一步提高调整精度。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表示打印头内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对作为本发明打印装置一例从侧方看时的结构图,
图4为对本发明第1实施例从上方看时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偏心衬套5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6为对本发明第2实施例从上方看时的局部俯视图,
图7为对本发明第3实施例从上方看时的局部俯视图。
可从附图与下述详细说明中能使本发明目的、特点与优点更明确。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打印机由将多个(图1中为2个)打印头成一体保持的打印头盒20、供载放打印头盒20、且沿记录载体宽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40以及相对打印头头部22面对面配置的打印压板(未图示)等构成。在打印头盒20内并列放置2个如图2所示的丝点方式的打印头10。
图2为表示打印头10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打印头10由头本体11与作为线导向构件的头部22等构成。在头本体11上,由为用打击在记录载体上形成打印点的打印丝14,与打印丝14的后端相连、呈细长扇形的衔铁12,为在打印丝14的后端对衔铁12加力的弹簧构件13以及为在打印丝14的顶端吸引衔铁12的电磁线圈15构成1个驱动单元,构成例如沿圆周方向配置24个驱动单元。在头本体11的外部设置为对多个电磁线圈15选择通电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16。
在头部22的内部放置多块(图4中为4块)导向板18。在导向板18上形成多个被打印丝14贯穿的贯穿孔。与在接近于头本体11的导向板18上的打印丝11的配置对应,在头本体11的圆周上配置多个贯穿孔。在面对记录载体的导向板18上按规定的丝配置多个贯穿孔、例如交错配置成12针×12列。在中间导向板18上的贯穿孔配置取决于用两侧导向板18上贯穿孔导向的打印丝14能顺利滑动。
现说明打印头10的动作。在电磁线15未通电状态,衔铁12因弹簧构件13在后方静止。当驱动电路16按照打印信号接受打印命令时,将脉冲电流通入驱动电路16,在电磁线圈15内产生磁场,吸引衔铁12使向前位移。接着打印丝14在顶端侧沿軸向位移,从而向记录载体的导向板18仅按位移量伸出,例如通过增量骨(インクリボン)在记录载体上形成点状打点。这样,通过使与在打印面上的丝配置与驱动电路16相对应、按规定的定时驱动打印丝14实现点矩阵方式打印。
图1中,在盒状打印头盒20上并列放置2个图2所示的打印头10,在打印头盒20的正面侧上与打印头10对应、并排安装2个打印头头部22。将各头部22与桥板22a形成一体,从而将打印头10相互间的打印丝14的相对位置保持。在打印头盒20的正面上形成将各头部22夹住的3个台座21a-21c,台座21a-21c的垂直位置与头部22的垂直位置大体一致。在打印头盒20的底面上安装各打印头10的配线基板23与连接器24。
滑架40具有支承打印头盒20的台座21a-21c的阶梯部41,并在阶梯部41的反面侧形成为使打印头盒20的下部伸出的框形。将阶梯部41的上面形成能使台座21a-21c滑动的水平面,且形成与台座21a-21c的贯穿孔对应的螺孔42a-42c,用从螺孔25a-25c的上方的锁紧将打印头盒20固定。
在打印机内部,将棒状滑杆71、72和驱动带73沿记录载体宽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在滑架40的正面下部形成与滑杆71相滑动的中空导套43,把在滑杆72上行走的滚子44旋转支承在滑架40的后端部上形成的L字状折曲部45上。用螺丝将驱动带73安装在滑架40的底面上。
此外,在打印头盒20的侧面上形成向该侧方伸出的U字状接合构件26。把可与此接合构件26的内部大致嵌合的偏心衬套50安装在竖立设置在滑架40上的销46上。由此接合构件26和偏心衬套50构成为对打印头盒20的角位移量连续调整的微动机构。
图3为对本发明打印装置一例从侧方看的结构图。将放置2个打印头10的打印头盒20载放在1个滑架40上。将滑架40支承成为可沿2根滑杆71、72、朝记录载体的宽度方向往复滑动,用与驱动带73相连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的旋转使滑架移动。
将压纸卷筒74配置成面对打印头盒20的头部22的打印面。在压纸卷筒74的下部设置按压辊75,在按压辊75与头部22的打印面间沿压纸卷筒74的周面设置导向板76。
关于动作,设置成当向压纸卷筒74与按压辊75间供给记录载体P时,用压纸卷筒74的旋转将记录载体P沿导向板76传送,使面临头部22的打印面。其次,一面移动滑架40一面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打印数据驱动打印头10,在记录载体P上形成用打印丝14的打击形成的点矩阵。此时通过使2个打印头10同时进行打印动作,与载放单一打印头的打印机相比,能将打字速度提高约1倍,这样,成为能进行整行打字,通过使记录用纸P的步进传送与单行打印反复交替,可完成整页打字。
图4为对本发明第1实施例从上方看时的局部俯视图。从2个打字头10伸出的2个头部22面向压纸卷筒74,重要的在于打印头10的配置方向与压纸卷筒74的纵向间的平行度,就是使各头部22的顶端与压纸卷筒74间的间隙一致能抑制点位置偏差。
将台座21a的贯穿孔的内径形成与螺丝25a的上部外径(无螺纹部分)大致嵌合,螺丝25a起到作为规定打印头盒20的角移移中心支点构件的功能。将台座21b、21c的贯穿孔形成比螺丝25b、25c的外径还大,允许打印头盒20产生水平面内的角位移。
图5为偏心衬套5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衬套50由圆柱状塑料等形成,沿稍稍从圆柱中心偏移位置通过的轴线形成贯通孔,使此贯穿孔与滑架40的销46大致嵌合。从偏心衬套50的上面、平行于轴线的偏心方向形成沿轴线方向的槽51。此外,形成与接合构件26的上面高度大体一致的圆弧状缺口面52。
在缺口面52上形成表示基准位置、等角度间隔的突起状刻度53、在接合构件26上也形成突起状刻度26a。在偏心衬套50的上面也形成表示等角度间隔的凹入状刻度54。
现说明打印头10的平行度调整程序。首先,将打印头盒20载放在滑架40上,将螺丝25a-25c慢慢紧固。在此状态以螺丝25a作为支点将打印头盒20支承成可自由产生角位移。接着,当将一字头螺丝刀顶端插入槽51内,慢慢使偏心衬套50旋转,由于用偏心衬套50的偏心旋转使与圆筒面接触的接合构件26沿前后方向连续移动,故打印头盒20在螺丝25a的旋转方向产生角位移。此时,使用间隙塞规或放大投影仪等测定器调整偏心衬套50的旋转角,使头部22与压纸卷筒74间的各间隙一致。接着,使螺丝25a-25c牢牢紧固,将打印头盒20定位。此时,再次测定头部22与压纸卷筒74间的各间隙,用以确认无偏差,同时由刻度53、54把握偏心衬套50的旋转角。
接着进行试打印,对各打印头10形成的点位置、形状、记录浓度等的点特性进行测定。比较由各打印头10形成的点特性,在产生点偏差的场合,必须进行打印头盒20的角位移调整。在支点侧头打击力强的场合,进行偏心衬套50的旋转角微调整,使旋转侧的打印头稍稍接近压纸卷筒74。反之,在支点侧头的打击力弱的场合,使旋转侧的打印头稍稍远离压纸卷筒。此时,通过用手调整刻度53、54与26a的相对位置进行微调,即使用手操作也能进行高精度的平行度调整。
这样,通过一面进行试打印、一面对打印头盒20的角位移量每次进行少量的调整,能更正确地使各打印头10的点特性一致,能对打印头的实际配置方向与压纸卷筒的平行度进行更高精度的调整。
图6为对本发明第2实施例从上方看的局部俯视图。与图4同样,使从2个打印头10伸出的2个头部22面对压纸卷筒74,以螺丝25a作为支点。支承打印头盒20可自由产生角位移。在此,采用由在打印头盒20上形成的齿部27与旋转支承在滑架40的销46上的齿轮60组成的微动机构取代由图4中的偏心衬套50与接合构件26组成的微动机构。
使在以螺丝25a的支点作为中心的圆周上形成的齿部27与齿轮60啮合。由于齿轮60的旋转因齿部27与齿轮60的旋转半径的比被减速,即使用手动操作齿轮60,也能以高精度调整打印头盒20的角位移量。此外,在齿轮60上形成刻度使调整更容易。
图7为对本发明第3实施例从上方看的局部俯视图。与图4同样,使从2个打印头10伸出的2个头部22面对压纸卷筒74,以螺丝25b作为支点支承打印头盒20可自由产生角位移。在此,与图4同样,采用由偏心衬套50与接合构件26组成的微动机构,而在打印头盒20的中心线上的后端面上形成的点与图4所示的不相同。因此,将中央台座21b的贯穿孔的内径形成为与螺丝25b的外径大致嵌合,将两端的台座21a-21c的贯穿孔的孔径形成比螺丝25a、25c的外径具有较大,允许打印头盒20在水平面内产生角位移。
由于用这样的支点与微动机构的中心配置,在用微动机构进行调整时各头部22的间隙在反方向仅产生相同量的变化,容易取得左右平衡。
上述说明是以把保持2个打印头10的打印头盒20载放在1个滑架40上为例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对于将3个以上打印头10载放在滑架40上的嵌合也能适用。
此外,在以上说明中,作为打印头10,是以使用丝点方式为例,然而,本发明对于使用其它诸如热头方式、喷墨方式等打印头的打印机也能适用。
对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还可有其他各种形态的实施方式。因此,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各点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所示,不仅限于说明书中具体细节所述。凡在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一切变更或变形均应被认为是包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4)

1.一种打印机,包括为将多个打印头成一体保持的打印头保持部件,载放所述打印头保持部件、沿记录载体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以及面对上述各打印头配置、传送记录载体的压纸卷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将上述打印头保持部件支承成为相对上述压纸卷筒自由产生角位移、规定该角位移中心的支点构件以及为连续进行所述打印头保持部件的角位移量调整的微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机构由偏心旋转支承成为使其圆筒面与所述打印头保持部件相接的偏心衬套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机构由在所述打印头保持部件上形成的齿部和与该齿部啮合的齿轮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微动机构的作用中心与所述支点构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滑架的两端部上。
CN 99105380 1998-04-28 1999-04-28 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0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9361/98 1998-04-28
JP119361/1998 1998-04-28
JP11936198A JPH11309918A (ja) 1998-04-28 1998-04-28 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6707A CN1236707A (zh) 1999-12-01
CN1105028C true CN1105028C (zh) 2003-04-09

Family

ID=1475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1053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028C (zh) 1998-04-28 1999-04-28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H11309918A (zh)
CN (1) CN110502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0109B (zh) * 2003-12-09 2010-05-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载架和记录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4534B2 (ja) * 2006-08-01 2008-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639318B2 (ja) * 2016-04-21 2020-02-05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キャ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CN106976323A (zh) * 2017-04-21 2017-07-25 汤振华 一种打印机模组安装调节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0109B (zh) * 2003-12-09 2010-05-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载架和记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6707A (zh) 1999-12-01
JPH11309918A (ja) 1999-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88396A (en) Printer print head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484245B2 (ja) シャトル型プリンタ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ャトル型プリンタの動作方法
US4313683A (en) Microcomputer control of ribbon drive for printers
JP4523133B2 (ja) 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5010216B2 (ja) プリンタ装置のプリンタヘッド
US4469459A (en) Color printer
CN1106950C (zh) 打印机
CN101456295B (zh) 打印设备
CN1105028C (zh) 打印机
US4218149A (en) Wire printer
US4110050A (en) Print ribbon handler
US4381896A (en) Print head mounting assembly with form adjustment
US4278020A (en) Print wire actuator block assembly for printers
CA1261775A (en) Printer having constant pressure between print head and platen
GB2166085A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rinter
JPS5824474A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構体と記録媒体支持面との間隔を変化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US4556334A (en) Unitary guide for platen and print head
US4854752A (en) Convertible print head
EP0143467B1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dimensionally adjusting a gap between a platen and a print head assembly and printer using the adjusting device
US5317668A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motor speed depending on imparted load
JP4892306B2 (ja) プリンタ装置
US4404901A (en) Striker assembly for line printers
JPS5920684A (ja) 印字ギヤツプ調整機構
JPH078196Y2 (ja) プリンタ
JPS6015184A (ja) 印字ハン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