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670B - 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94670B CN110494670B CN201880024320.7A CN201880024320A CN110494670B CN 110494670 B CN110494670 B CN 110494670B CN 201880024320 A CN201880024320 A CN 201880024320A CN 110494670 B CN110494670 B CN 1104946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hamber
- liquid
- communication
- flow path
- mount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artitions between two working chambers
- F16F13/107—Passage design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限制通路(24)包括:第1连通部(26),其向第1液室开口;第2连通部(27),其向第2液室开口;以及主体流路(25),其使第1连通部(26)与第2连通部(27)连通,在主体流路(25)中,在与第1连通部(26)和第2连通部(27)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的连接部分配设有引导部(43),该引导部(43)将来自第1连通部(26)和第2连通部(27)中的另一者侧的液体朝向该限制通路(24)的内表面中的与第1连通部(26)和第2连通部(27)中的一者相对的相对面(34a)引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例如汽车、工业机械等且用于吸收和减弱发动机等振动产生部的振动的隔振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7年4月27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88248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隔振装置,以往已知如下结构,该结构包括: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呈筒状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一者,该第2安装构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弹性体,其将上述的两个安装构件连结;以及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划分为主液室和副液室。在分隔构件形成有使主液室与副液室连通的限制通路。在该隔振装置中,在振动输入时,两个安装构件在使弹性体弹性变形的同时相对位移,使主液室的液压变动而使液体在限制通路中流通,从而吸收和减弱振动。
然而,在该隔振装置中,存在如下可能:例如在因路面的凹凸等而输入较大的载荷(振动),主液室的液压急剧地上升之后,在因弹性体的回弹等而向相反方向输入了载荷时,主液室急剧地负压化。于是,存在如下可能:因该急剧的负压化而在液体中生成大量的气泡即发生气蚀,进而因生成的气泡破裂即气蚀破裂而产生异响。
在此,已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隔振装置那样的如下结构:在限制通路内设置阀芯,从而即使在输入了振幅较大的振动时,也能够抑制主液室的负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2-172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所述以往的隔振装置中,构造因设有阀芯而变得复杂,还需要对阀芯进行调整,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增加这样的问题。此外,设计自由度因设有阀芯而降低,结果还存在隔振特性降低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易的构造在不降低隔振特性的前提下抑制因气蚀破裂而导致的异响的产生的隔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隔振装置是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包括: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呈筒状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该第2安装构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弹性体,其将上述的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以及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所述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划分为第1液室和第2液室,并且在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使所述第1液室与所述第2液室连通的限制通路,其中,所述限制通路包括:第1连通部,其向所述第1液室开口;第2连通部,其向所述第2液室开口;以及主体流路,其使所述第1连通部与所述第2连通部连通,在所述主体流路中,在与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的连接部分配设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来自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侧的液体朝向该限制通路的内表面中的与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相对的相对面引导。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简易的构造在不降低隔振特性的前提下抑制因气蚀破裂而导致的异响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构成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A-A线向视剖视图。
图3是构成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构成图3所示的分隔构件的下侧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隔振装置10是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包括:第1安装构件11,其呈筒状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第2安装构件12,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弹性体13,其将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彼此弹性地连结;以及分隔构件16,其将第1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19划分为后述的主液室(第1液室)14和副液室(第2液室)15。
以下,将沿着第1安装构件11的中心轴线O的方向称为轴向。此外,在轴向上,将第2安装构件12所在的那一侧称为上侧,将分隔构件16所在的那一侧称为下侧。此外,在从轴向观察隔振装置10的俯视时,将与中心轴线O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围绕中心轴线O环绕的方向称为周向。
另外,第1安装构件11、第2安装构件12以及弹性体13分别形成为在俯视的状态下呈圆形状或圆环状,并且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
在该隔振装置10安装于例如汽车的情况下,第2安装构件12连结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第1安装构件11连结于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身。由此,抑制发动机的振动向车身传递。
第2安装构件12是沿着轴向延伸的柱状构件,下端部形成为朝向下方鼓出的半球面状,并且在比该半球面状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具有凸缘部12a。在第2安装构件12穿设有从其上端面朝向下方延伸的螺纹孔12b,作为发动机侧的安装件的螺栓(未图示)螺纹结合于该螺纹孔12b。第2安装构件12借助弹性体13配置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
弹性体13是分别硫化粘接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和第2安装构件12的下部的外周面而介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与第2安装构件12的下部的外周面之间的橡胶体,从上侧封闭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在弹性体13的上端部一体地形成有第1橡胶膜13a,该第1橡胶膜13a一体地覆盖凸缘部12a的下表面、外周面以及上表面。在弹性体13的下端部一体地形成有第2橡胶膜13b,该第2橡胶膜13b液密地包覆第1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另外,作为弹性体13,除了橡胶之外,也能够使用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弹性体。
第1安装构件11形成为圆筒状,借助未图示的支架连结于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身等。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部被隔膜20封闭。
隔膜20由橡胶、软质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形成为有底圆筒状。隔膜20的外周面硫化粘接于隔膜环21的内周面。隔膜环21借助第2橡胶膜13b嵌合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部内。隔膜环21弯边而固定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部内。隔膜20和隔膜环21各自的上端开口缘液密地抵接于分隔构件16的下表面。
并且,这样隔膜20安装于第1安装构件11,由此第1安装构件11内成为被弹性体13和隔膜20液密地封闭的液室19。在该液室19封入(填充)有液体L。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隔膜20的底部成为在外周侧较深且在中央部较浅的形状。但是,作为隔膜20的形状,除了这样的形状之外,也能够采用以往公知的各种形状。
液室19被分隔构件16划分为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主液室14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的下表面13c,是由弹性体13、分隔构件16以及液密地覆盖第1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的第2橡胶膜13b包围的空间,内容积随着弹性体13的变形而变化。副液室15是由隔膜20和分隔构件16包围的空间,内容积随着隔膜20的变形而变化。由这样的结构形成的隔振装置10是以主液室14位于铅垂方向上侧且副液室15位于铅垂方向下侧的方式安装而使用的压缩式的装置。
在分隔构件16的内部形成有收纳室42,该收纳室42收纳有由例如橡胶材料等形成的隔板41。隔板41形成为正反面朝向轴向的板状。在分隔构件16形成有使收纳室42与主液室14连通的多个第1连通孔42a和使收纳室42与副液室15连通的多个第2连通孔42b。第1连通孔42a的个数与第2连通孔42b的个数相同。第1连通孔42a的内径与第2连通孔42b的内径相同。多个第1连通孔42a和多个第2连通孔42b分别隔着隔板41和收纳室42在轴向上相对。
在分隔构件16设有使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连通的限制通路24。如图2和图3所示,限制通路24包括:第1连通部26,其向主液室14开口;第2连通部27,其向副液室15开口;以及主体流路25,其使第1连通部26与第2连通部27连通。
主体流路25包括:下侧流路31,其连接于第2连通部27,并且位于分隔构件16的下部且沿着周向延伸;上侧流路32,其位于分隔构件16的上部且沿着周向延伸;以及连接通路33,其将下侧流路31与上侧流路32连结。
第2连通部27开设于下侧流路31的周向上的一侧的端部。
连接通路33将下侧流路31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与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连结。
下侧流路31和上侧流路32形成于分隔构件16的外周面。下侧流路31和上侧流路32分别在分隔构件16配置于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小于360°的角度范围。在图示的例子中,下侧流路31和上侧流路32分别在分隔构件16配置于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大于180°的角度范围。下侧流路31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和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各自的周向上的位置彼此相同。
下侧流路31和上侧流路32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被正反面朝向轴向的环状的第1障壁36在轴向上分隔。
连接通路33沿着轴向贯通第1障壁36。
下侧流路31由第2障壁37、上述的第1障壁36以及下槽底面38划分形成,该第2障壁37呈环状,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位于下侧且正反面朝向轴向,上述的第1障壁36位于上侧,该下槽底面38将第1障壁36和第2障壁37各自的内周缘彼此连结,朝向径向上的外侧。第2障壁37面向副液室15,第2连通部27由沿着轴向贯通第2障壁37的1个开口形成。
上侧流路32由上述的第1障壁36、第3障壁39以及上槽底壁40划分形成,上述的第1障壁36位于下侧,该第3障壁39呈环状,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位于上侧且正反面朝向轴向,该上槽底壁40呈筒状,将第1障壁36和第3障壁39各自的内周缘彼此连结。
第3障壁39面向主液室14。
上侧流路32中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相比于其他部分朝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在从轴向观察的俯视时,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突出而位于比下侧流路31的下槽底面38靠径向上的内侧的位置。在第3障壁39中,划分形成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的部分的内周缘在从轴向观察的俯视时呈朝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的曲线状。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通路24包括配设于主体流路25的上侧流路32与第1连通部26之间的扩散室34和使上侧流路32与扩散室34连通的连通开口35。
扩散室34形成于分隔构件16的内部,在从轴向观察的俯视时,从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扩散室34在分隔构件16的内部配置于比上侧流路32靠下方的部分。扩散室34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与收纳室42并列地配设,在分隔构件16的内部与收纳室42不连通。扩散室34的内容积和平面面积比收纳室42的内容积和平面面积小。扩散室34的俯视形状呈朝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的半圆状。划分形成扩散室34的壁面中的与第1连通部26在轴向上相对的相对面34a的平面面积比下侧流路31和上侧流路32各自的流路截面积大。相对面34a与轴向正交。
连通开口35使扩散室34的径向上的外端部与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在所述轴向上连通。连通开口35与下侧流路31不连通。连通开口35的俯视形状设为沿着周向延伸的椭圆形状,径向上的大小即宽度随着从周向上的外侧朝向内侧去而逐渐变大。连通开口35和扩散室34各自的径向上的外端缘与第1障壁36的内周缘一致。
第1连通部26形成于划分形成扩散室34的分隔壁中的上壁(障壁),该上壁(障壁)位于上侧且正反面朝向轴向,与相对面34a在轴向上相对,并且面向主液室14。第1连通部26包括沿着轴向贯通所述上壁的多个细孔26a。所述上壁的下表面成为平坦面。
多个细孔26a均为流路截面积比下侧流路31和上侧流路32各自的流路截面积小,在从轴向观察的俯视时配置于扩散室34的内侧。细孔26a的内径比第1连通孔42a和第2连通孔42b各自的内径小。多个细孔26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比多个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及多个第2连通孔42b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小。多个细孔26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也可以设为下侧流路31和上侧流路32各自的流路截面积的最小值的例如1.5倍以上且4.0倍以下。在图示的例子中,下侧流路31和上侧流路32各自的流路截面积在全长的范围内相等。细孔26a的开口面积例如为25mm2以下,优选为0.7mm2以上且17mm2以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流路25的与第1连通部26连接的连接部分配设有引导部43,该引导部43将来自第2连通部27侧的液体L朝向该限制通路24的内表面中的扩散室34的与第1连通部26相对的相对面34a引导。在图示的例子中,划分形成上侧流路32的上槽底壁40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成为引导部43。
引导部43形成为朝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的曲面状。引导部43自第1障壁36中的划分形成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的部分的内周缘向径向上的内侧隔开距离。引导部43的朝向径向上的外侧的外周面与第1障壁36中的划分形成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的部分的内周缘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成为上述的连通开口35。
另外,也可以是,将第1障壁36中的划分形成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的部分的内周缘与第3障壁39同样地形成为在从轴向观察的俯视时呈朝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的曲线状,此外,在该第1障壁36中的位于比下槽底面38靠径向上的内侧的位置的部分的局部形成连通开口35。
在此,划分形成上侧流路32的内表面中的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缘且朝向周向上的一侧的端面43a即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43a连接于引导部43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
在以上的结构中,在主体流路25内从第2连通部27侧朝向第1连通部26侧流动而到达了上侧流路32的周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液体L沿着引导部43流动且与所述端面43a碰撞,从而向下方经过连通开口35而流入扩散室34内。由此,液体L在朝向主液室14侧经过第1连通部26之前被朝向扩散室34的相对面34a引导而与相对面34a碰撞,从而在扩散室34内扩散。
在此,分隔构件16由上侧构件44和下侧构件45在轴向上重叠而构成。上侧构件44形成为扁平的有底筒状,下侧构件45形成为板状。另外,分隔构件16也可以整体一体地形成。
在上侧构件44中,在周壁的外周面形成有上侧流路32,在底壁形成有朝向周壁的内侧开口的第1连通孔42a和第1连通部26及与周壁的内侧不连通且向上侧流路32内开口的连通开口35和连接通路33。在上侧构件44的底壁的下表面形成有在整周的范围内抵接于隔板41的上表面的外周缘部的支承突部。形成有第1连通部26的所述上壁成为上侧构件44的底壁的局部。
下侧构件45的外周面成为下槽底面38。如图4所示,在下侧构件45的上表面形成有第1凹部和第2凹部,在该第1凹部与上侧构件44的底壁的下表面之间划分形成收纳室42,在该第2凹部与上侧构件44的底壁的下表面之间划分形成扩散室34。
在下侧构件45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向径向上的外侧突出且与第1障壁36在轴向上相对的环状的第2障壁37。
在由这样的结构形成的隔振装置10中,在振动输入时,两个安装构件11、12在使弹性体13弹性变形的同时相对位移。于是,主液室14的液压变动,主液室14内的液体L经由限制通路24而流入副液室15,此外,副液室15内的液体L经由限制通路24而流入主液室14。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在主体流路25内从第2连通部27侧朝向第1连通部26流通的液体L被引导部43向扩散室34的相对面34a引导而与相对面34a碰撞。此时,产生因液体L与相对面34a碰撞而产生的能量损失和因液体L与相对面34a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能量损失等,从而能够提高在限制通路24中流通的液体L的压力损失。并且,此时,液体L与相对面34a碰撞,从而易于使液体L扩散于第1连通部26的整个区域。特别是,液体L在因引导部43而与相对面34a碰撞之后,朝向与该相对面34a相对的第1连通部26流动即逆流,因此能够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根据以上内容,即使向隔振装置10输入了较大的载荷(振动),也能够降低经过第1连通部26的液体L的流速。由此,能够将在经过第1连通部26而流入第1液室14的液体L与第1液室14内的液体L之间产生的流速差抑制得较小,抑制因流速差而导致的涡流的产生和因该涡流而导致的气泡的产生。此外,即使未在第1液室14产生气泡而是在主体流路25产生气泡,也能够通过利用引导部43使气泡与相对面34a碰撞而使该气泡在零细地分散之后经过第1连通部26。
如以上那样,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本身,此外,即使产生了气泡,也能够易于维持于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因此即使气泡破裂即发生气蚀破裂,也能够将产生的异响抑制得较小。
此外,液体L在经由设于第1连通部26的多个细孔26a而流入第1液室14时,在因形成有上述的细孔26a的所述上壁而产生压力损失的同时在各细孔26a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流入第1液室14的液体L的流速。并且,液体L不是在单一的细孔26a中流通而是在多个细孔26a中流通,因此能够使液体L分支为多股地流通,能够降低经过了各个细孔26a的液体L的流速。并且,即使在主体流路25产生了气泡,由于配置有多个细孔26a,也能够使产生的气泡在第1液室14内彼此分开,能够抑制气泡合流而生长而易于维持于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此外,在主体流路25内流通的液体L在到达第1连通部26之前与相对面34a碰撞而在扩散室34内扩散,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液体L的压力损失,此外,也能够使液体L扩散于第1连通部26的整个区域,能够可靠地降低经过第1连通部26的液体L的流速。
此外,主体流路25沿着周向延伸,相对面34a与轴向正交,因此能够在抑制分隔构件16的轴向上的扩大的同时容易地确保限制通路24的流路长度和相对面34a的平面面积。
另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部43配设于主体流路25的与第1连通部26连接的连接部分的结构,但引导部43也可以配设于主体流路25的与第2连通部27连接的连接部分。在从轴向观察的俯视时,引导部43也可以呈直线状延伸,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径向上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
此外,扩散室34也可以不配设于分隔构件16,也可以配设于主体流路25与第2连通部27之间。扩散室34的俯视形状不限于半圆状,也可以适当变更为例如矩形状等。也可以将扩散室34的相对面34a的平面面积设为主体流路25的流路截面积的大小以下。也可以适当变更为使扩散室34的相对面34a相对于轴向倾斜等扩散室34的形态。
此外,作为第1连通部26,示出了包括多个细孔26a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仅具有1个开口的结构。
此外,作为第2连通部27,也可以采用包括多个细孔26a的结构。
此外,作为主体流路25,示出了包括上侧流路32和下侧流路31且环绕分隔构件16约两周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环绕分隔构件16一周或三周以上的结构。
此外,作为主体流路25,也可以适当变更为例如沿着轴向延伸等。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作用支承载荷而对主液室14作用正压的压缩式的隔振装置10,但也能够应用于以主液室14位于铅垂方向下侧且副液室15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安装,通过作用支承载荷而对主液室14作用负压的悬吊式的隔振装置。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分隔构件16将第1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19分隔为副液室15和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的主液室14,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轴向上设置一对弹性体13来代替隔膜20,设置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的受压液室来代替副液室15。例如,能够适当变更为如下的另一结构:分隔构件16将封入有液体L的第1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19分隔为第1液室14和第2液室15,第1液室14和第2液室15这两个液室中的至少一者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
此外,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0不限定于车辆的发动机支座,也能够应用于发动机支座之外的部件。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在建筑机械搭载的发电机的支座,或者也能够应用于在工厂等设置的机械的支座。
此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适当地替换为众所周知的结构要素,此外,也可以将所述的变形例适当地组合起来。
根据本发明,在振动输入时,两个安装构件在使弹性体弹性变形的同时相对位移,第1液室和第2液室的液压变动,液体要经由限制通路而在第1液室与第2液室之间流通。此时,液体经由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而流入限制通路并经过主体流路内,之后,经由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而从限制通路流出。
在此,在主体流路内从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侧朝向一者流通的液体被引导部向所述相对面引导而与所述相对面碰撞。此时,产生因液体与所述相对面碰撞而产生的能量损失和因液体与所述相对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能量损失等,从而能够提高在限制通路中流通的液体的压力损失。并且,此时,液体与所述相对面碰撞,从而易于使液体扩散于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的整个区域。特别是,液体在因引导部而与所述相对面碰撞之后,朝向与该相对面相对的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流动即逆流,因此能够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根据以上内容,即使向隔振装置输入了较大的载荷(振动),也能够降低经过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的液体的流速。由此,能够将在经过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而流入第1液室或第2液室的液体与第1液室内或第2液室内的液体之间产生的流速差抑制得较小,抑制气泡的产生。此外,即使未在第1液室、第2液室产生气泡而是在主体流路产生气泡,也能够通过利用引导部使气泡与所述相对面碰撞而使该气泡在零细地分散之后经过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
如以上那样,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本身,此外,即使产生了气泡,也能够易于维持于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因此即使气泡破裂即发生气蚀破裂,也能够将产生的异响抑制得较小。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贯通面向所述第1液室或所述第2液室的障壁的多个细孔。
在该情况下,液体在经由设于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的多个细孔而流入第1液室或第2液室时,在因形成有上述的细孔的障壁而产生压力损失的同时在各细孔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流入第1液室或第2液室的液体的流速。并且,液体不是在单一的细孔中流通而是在多个细孔中流通,因此能够使液体分支为多股地流通,能够降低经过了各个细孔的液体的流速。并且,即使在主体流路产生了气泡,由于配置有多个细孔,也能够使产生的气泡在第1液室内或第2液室内彼此分开,能够抑制气泡合流而生长而易于维持于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主体流路之间配设有扩散室,该扩散室在壁面的局部具有所述相对面,并且使经过了所述引导部的来自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侧的液体扩散,所述相对面的平面面积比所述主体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大。
在该情况下,在主体流路内流通的液体在到达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之前与所述相对面碰撞而在扩散室内扩散,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液体的压力损失,此外,也能够使液体扩散于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的整个区域,能够可靠地降低经过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的液体的流速。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主体流路沿着围绕所述第1安装构件的中心轴线的周向延伸,所述相对面与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轴向正交。
在该情况下,主体流路沿着周向延伸,所述相对面与所述轴向正交,因此能够在抑制分隔构件的所述轴向上的扩大的同时容易地确保限制通路的流路长度和所述相对面的平面面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利用简易的构造在不降低隔振特性的前提下抑制因气蚀破裂而导致的异响的产生。
附图标记说明
10、隔振装置;11、第1安装构件;12、第2安装构件;13、弹性体;14、主液室(第1液室);15、副液室(第2液室);16、分隔构件;19、液室;24、限制通路;25、主体流路;26、第1连通部;26a、细孔;27、第2连通部;34、扩散室;34a、相对面;43、引导部;L、液体;O、中心轴线。
Claims (3)
1.一种隔振装置,其是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包括:
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呈筒状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该第2安装构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
弹性体,其将所述第1安装构件和所述第2安装构件这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以及
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所述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划分为第1液室和第2液室,
并且在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使所述第1液室与所述第2液室连通的限制通路,其中,
所述限制通路包括:第1连通部,其向所述第1液室开口;第2连通部,其向所述第2液室开口;以及主体流路,其使所述第1连通部与所述第2连通部连通,
所述主体流路沿着围绕所述第1安装构件的中心轴线的周向延伸,
在所述主体流路中,在与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的连接部分配设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来自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侧的液体朝向该限制通路的内表面中的与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相对的相对面引导,
在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主体流路之间配设有扩散室,该扩散室在壁面的局部具有所述相对面,并且使经过了所述引导部的来自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侧的液体扩散,
所述相对面的平面面积比所述主体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贯通面向所述第1液室或所述第2液室的障壁的多个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所述相对面与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轴向正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88248 | 2017-04-27 | ||
JP2017088248A JP7044479B2 (ja) | 2017-04-27 | 2017-04-27 | 防振装置 |
PCT/JP2018/000755 WO2018198444A1 (ja) | 2017-04-27 | 2018-01-15 | 防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94670A CN110494670A (zh) | 2019-11-22 |
CN110494670B true CN110494670B (zh) | 2021-05-11 |
Family
ID=63918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24320.7A Active CN110494670B (zh) | 2017-04-27 | 2018-01-15 | 隔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41634B2 (zh) |
EP (1) | EP3617547B1 (zh) |
JP (1) | JP7044479B2 (zh) |
CN (1) | CN110494670B (zh) |
WO (1) | WO201819844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83060B2 (ja) * | 2017-12-26 | 2021-12-1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US10919384B2 (en) * | 2018-07-20 | 2021-02-1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ount assembly with electro-hydro-pneumatic switchable displacement elements |
US10994606B2 (en) * | 2018-07-20 | 2021-05-04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ount assembly with switchable displacement elements |
JP7350629B2 (ja) * | 2019-11-07 | 2023-09-26 | 株式会社プロスパイラ | 防振装置 |
WO2021090886A1 (ja) | 2019-11-07 | 2021-05-1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14947B1 (fr) * | 1994-01-11 | 1996-03-29 | Hutchinson | Perfectionnements aux dispositifs antivibratoires hydrauliques. |
JP2008069905A (ja) * | 2006-09-15 | 2008-03-27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2008248967A (ja) * | 2007-03-29 | 2008-10-16 | Toyota Motor Corp |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2009191999A (ja) * | 2008-02-15 | 2009-08-27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2010169160A (ja) * | 2009-01-21 | 2010-08-05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EP3006770A1 (en) * | 2013-06-03 | 2016-04-13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65932A (ja) * | 1984-09-05 | 1986-04-04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2001343045A (ja) * | 2000-03-30 | 2001-12-14 | Tokai Rubber Ind Ltd | 空気圧加振式の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4338585B2 (ja) | 2004-05-26 | 2009-10-07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2008303910A (ja) | 2007-06-05 | 2008-12-18 | Toyota Motor Corp |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5448928B2 (ja) * | 2010-02-26 | 2014-03-19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5535958B2 (ja) | 2011-02-24 | 2014-07-02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2012202512A (ja) * | 2011-03-28 | 2012-10-22 | Tokai Rubber Ind Ltd | 多方向防振型の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6196682B2 (ja) * | 2013-11-11 | 2017-09-13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846611B2 (ja) | 2015-11-05 | 2021-03-24 | 株式会社パックプラス | 口栓付き包装袋 |
-
2017
- 2017-04-27 JP JP2017088248A patent/JP7044479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15 US US16/493,548 patent/US114416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5 WO PCT/JP2018/000755 patent/WO2018198444A1/ja unknown
- 2018-01-15 CN CN201880024320.7A patent/CN110494670B/zh active Active
- 2018-01-15 EP EP18791958.4A patent/EP3617547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14947B1 (fr) * | 1994-01-11 | 1996-03-29 | Hutchinson | Perfectionnements aux dispositifs antivibratoires hydrauliques. |
JP2008069905A (ja) * | 2006-09-15 | 2008-03-27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2008248967A (ja) * | 2007-03-29 | 2008-10-16 | Toyota Motor Corp |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2009191999A (ja) * | 2008-02-15 | 2009-08-27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2010169160A (ja) * | 2009-01-21 | 2010-08-05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EP3006770A1 (en) * | 2013-06-03 | 2016-04-13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17547B1 (en) | 2022-03-23 |
US11441634B2 (en) | 2022-09-13 |
CN110494670A (zh) | 2019-11-22 |
JP7044479B2 (ja) | 2022-03-30 |
US20200011396A1 (en) | 2020-01-09 |
WO2018198444A1 (ja) | 2018-11-01 |
EP3617547A1 (en) | 2020-03-04 |
EP3617547A4 (en) | 2020-08-26 |
JP2018185023A (ja) | 2018-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94670B (zh) | 隔振装置 | |
CN112074672B (zh) | 隔振装置 | |
CN110573763B (zh) | 隔振装置 | |
CN111527326B (zh) | 隔振装置 | |
CN114728573A (zh) | 隔振装置 | |
CN114630975A (zh) | 隔振装置 | |
CN109073033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9312811B (zh) | 防振装置 | |
JP7350628B2 (ja) | 防振装置 | |
JP2022062335A (ja) | 防振装置 | |
CN114641628A (zh) | 隔振装置 | |
CN110506168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9312810B (zh) | 防振装置 | |
JP7027147B2 (ja) | 防振装置 | |
JP6853674B2 (ja) | 防振装置 | |
JP6975628B2 (ja) | 防振装置 | |
JP6986488B2 (ja) | 防振装置 | |
JP7161842B2 (ja) | 防振装置 | |
US20220176793A1 (en) | Anti-vibration device | |
JP6986489B2 (ja) | 防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1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