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9594A - 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9594A
CN110479594A CN201910728118.9A CN201910728118A CN110479594A CN 110479594 A CN110479594 A CN 110479594A CN 201910728118 A CN201910728118 A CN 201910728118A CN 110479594 A CN110479594 A CN 110479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machine
made sand
sand
precipi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81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9594B (zh
Inventor
李震
孙同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7281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9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9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9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9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9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1/00Arrangement of accessories in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using gas currents
    • B07B11/04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1/00Arrangement of accessories in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using gas currents
    • B07B11/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7/00Selective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carried by, or dispersed in, gas currents
    • B07B7/01Selective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carried by, or dispersed in, gas currents using grav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其中,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包括:料仓、制砂机、机制砂输送线、储砂仓和粉尘回收设备;其中,料仓与制砂机相连通;制砂机通过机制砂输送线与储砂仓相连通;粉尘回收设备包括:风选机、收尘器和风机;其中,收尘器与风选机相连通;风机连通于收尘器远离风选机的一端;风选机的吸风管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的上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振动筛以筛分机制砂和粉尘,导致能耗较高且除尘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制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机制砂是由制砂机和其他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矿砂,具体通过机制砂生产线按照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破碎、分离和筛选等操作,从而得到的不同规格和大小的矿砂。
由于干法制砂具有级配好、成本低和污染少等优点,因此现有的机制砂大多使用采取干法制砂技术的机制砂生产线生产制得。现有的机制砂生产线包括给料机、制砂机、振动筛和传输机等设备。其生产过程如下:首先,原料矿石运进给料机内进行破碎处理,然后给料机再将破碎处理的原料矿石运输至制砂机;然后,制砂机对原料矿石进行处理,得到机制砂;制砂机再将机制砂运送至振动筛,通过振动筛的振动筛选功能,除去机制砂中混合的粉尘等杂质;最后传输机将筛选后的机制砂运至专门的储砂仓中存储。
制砂机处理后的机制砂往往混合有大量的粉尘,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振动筛筛分将该混有粉尘的机制砂,从而得到除尘后的机制砂。然而,振动筛通过振动筛分粉尘,能耗较高且除尘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振动筛除尘方式能耗高且除尘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包括:
料仓、制砂机、机制砂输送线、储砂仓和粉尘回收设备;其中,
料仓与制砂机相连通;
制砂机通过机制砂输送线与储砂仓相连通;
粉尘回收设备包括:
风选机、收尘器和风机;其中,
收尘器与风选机相连通;
风机连通于收尘器远离风选机的一端;
风选机的吸风管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的上方。
优选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中,粉尘回收设备还包括:
固定于收尘器内部的第一料位检测设备;
固定于收尘器底端、且与第一料位检测设备电连接的粉尘漏斗;以及,
设置于收尘器下方、且通过粉尘漏斗连通于收尘器的压力水泥罐。
优选地,上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中,粉尘回收设备,还包括:
固定于压力水泥罐内部的第二料位检测设备;
连接于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的开口控制开关,开口控制开关与第二料位检测设备电连接;
设置于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的下方的回收箱输送线,其中,回收箱输送线承载有粉尘回收箱。
优选地,上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中,粉尘回收设备,还包括:
固定于收尘器内壁的砂粉过滤网;
固定于收尘器底端的机制砂出料口,机制砂出料口设置于砂粉过滤网与收尘器连通风选机的侧壁之间;
以及,设置于机制砂出料口下方的砂料输送线,砂料输送线还与机制砂输送线相连。
优选地,上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中,粉尘回收设备,还包括:
搭建于机制砂输送线上方的风选机机架;
固定于风选机机架上端,且沿机制砂输送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风选机滑动机构;
风选机滑动机构悬吊风选机。
优选地,上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中,风选机包括:沿机制砂输送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吸风管;
机制砂输送线包括:围绕机制砂输送线的边沿设置的输送线通风箱体;其中,输送线通风箱体的上顶面和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开设有通风口,
吸风管与输送线箱体上顶面的通风口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该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用于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该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包括:
制砂机从料仓中提取含有机制砂的原料矿石;
制砂机从原料矿石中制取机制砂;
机制砂输送线将机制砂从制砂机运输至储砂仓进行储存;
在风机的风力带动下,风选机通过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上方的吸风管从机制砂输送线吸取与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
风选机将粉尘吸入至收尘器中进行储存。
优选地,上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中,在风选机将粉尘吸入至收尘器中进行储存的步骤之后,所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还包括:
收尘器中的第一料位检测设备实时检测收尘器中的粉尘高度;
第一料位检测设备,当检测到收尘器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高于第一料位时,控制收尘器底端的粉尘漏斗开启,以使收尘器中的粉尘落入收尘器底端的压力水泥罐中;或者,
第一料位检测设备,当检测到收尘器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低于第二料位时,控制粉尘漏斗关闭。
优选地,在上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中,在第一料位检测设备控制收尘器底端的粉尘漏斗开启,使收尘器中的粉尘落入收尘器底端的压力水泥罐中的步骤之后,所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还包括:
压力水泥罐中的第二料位检测设备实时检测压力水泥罐中的粉尘高度;
当压力水泥罐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高于第三料位、且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的下方存在粉尘回收箱时,第二料位检测设备控制与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相连的开口控制开关开启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
当压力水泥罐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低于第四料位、或粉尘回收箱中的粉尘高度达到粉尘回收箱的上端面时,第二料位检测设备控制开口控制开关关闭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
优选地,在上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中,风选机通过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上方的吸风管从机制砂输送线吸取与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的步骤,包括:
固定于机制砂输送线上方风选机机架的风选机滑动机构,带动风选机沿机制砂输送线的长度方向循环移动;
风选机通过吸风管沿机制砂输送线的长度方向来回吸取机制砂输送线上与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
本申请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案,其工作过程如下:制砂机从料仓中提取含有机制砂的原料矿石;然后制砂机从原料矿石中制取机制砂;在制砂机制取得到机制砂后,机制砂输送线将机制砂从制砂机运输至储砂仓储存。由于在制砂机制取机制砂的过程中,制取得到的机制砂混合有大量的粉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机制砂输送线的上方设置风选机的吸风管。在风机的风力带动下,风选机通过设置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上方的吸风管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吸取与所述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然后,风选机将所述粉尘吸入至收尘器中进行储存。
本申请提出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案,通过将风选机的吸风管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的上方,能够在机制砂输送线将混合有粉尘的机制砂运至储砂仓储存的过程中,在风机带动下,风选机能够吸取机制砂中的粉尘并吸入至收尘器中储存,从而实现了机制砂和粉尘的分离,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振动筛筛选粉尘,能耗较高,且除尘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料仓 2 制砂机
3 机制砂输送线 4 储砂仓
5 粉尘回收设备 301 输送线通风箱体
3011 通风口 501 风选机
502 收尘器 503 风机
504 第一料位检测设备 505 粉尘漏斗
506 压力水泥罐 507 第二料位检测设备
508 开口控制开关 509 回收箱输送线
510 粉尘回收箱 511 砂粉过滤网
512 机制砂出料口 513 砂料输送线
514 风选机机架 515 风选机滑动机构
5011 吸风管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振动筛筛分机制砂和粉尘,导致的能耗较高且除尘效率低下的问题。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包括:
料仓1、制砂机2、机制砂输送线3、储砂仓4和粉尘回收设备5;其中,
料仓1与制砂机2相连通;制砂机2通过机制砂输送线3与储砂仓4相连通。
料仓1用于存放含有机制砂成分的原料矿石,当需要制取机制砂时,制砂机2将料仓1中的原料矿石提取出来,送入制砂机2中进行加工,制取机制砂;当制砂机2制取得到机制砂时,通过机制砂输送线3运送至储砂仓4进行存储。
由于制砂机2通常通过研磨粉碎等方式制取机制砂,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在机制砂中掺杂粉尘等杂质,为了消除该粉尘等杂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离系统还包括粉尘回收设备5,该粉尘回收设备5包括:风选机501、收尘器502和风机503;其中,收尘器502与风选机501相连通;其中风机503连通于收尘器502远离风选机501的一端;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3的上方。
本申请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案,其工作过程如下:制砂机2从料仓1中提取含有机制砂的原料矿石;然后制砂机2从原料矿石中制取机制砂;在制砂机2制取得到机制砂后,机制砂输送线3将机制砂从制砂机2运输至储砂仓4储存。由于在制砂机2制取机制砂的过程中,制取得到的机制砂混合有大量的粉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机制砂输送线3的上方设置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在风机503的风力带动下,风选机501通过设置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上方的吸风管5011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吸取与所述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然后,风选机501将所述粉尘吸入至收尘器502中进行储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3的上方,能够在机制砂输送线3将混合有粉尘的机制砂运至储砂仓4储存的过程中,在风机503带动下,风选机501能够吸取机制砂中的粉尘并吸入至收尘器502中储存,从而实现了机制砂和粉尘的分离,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振动筛筛选粉尘,能耗较高,且除尘效率低下的问题。
粉尘回收设备5不断回收粉尘,而收尘器502的粉尘容量有限。为了能够及时从收尘器502排出粉尘,以节约空间存储粉尘,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还包括:
固定于收尘器502内部的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固定于收尘器502内部,能够实时检测收尘器502内部的粉尘存量,并在收尘器502内粉尘存量达到预定存量时,控制收尘器502排出粉尘。
固定于收尘器502底端、且与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电连接的粉尘漏斗505。粉尘漏斗505固定于收尘器502底端,能够将收尘器502内粉尘尽量排出,并且与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电连接,能够在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检测到收尘器502内粉尘存量达到预定存量时开启,从而排出粉尘。
以及,
设置于收尘器502下方、且通过粉尘漏斗505连通于收尘器502的压力水泥罐506。
压力水泥罐506设置与收尘器502下方,且与粉尘漏斗505相连通,因此压力水泥罐506能够接收收尘器502排出的粉尘,以利于对粉尘的回收利用。
具体地,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实时检测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
当检测到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高于第一料位时,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控制收尘器502底端的粉尘漏斗505开启,以使收尘器502中的粉尘落入收尘器502底端的压力水泥罐506中;或者,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当检测到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低于第二料位时,控制粉尘漏斗505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在检测到收尘器502内粉尘达到预定存量时,控制粉尘漏斗505开启,将粉尘排出至压力水泥罐506中,能够通过压力水泥罐506对粉尘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对粉尘的回收利用率。
另外,压力水泥罐506中对粉尘的容量也有限。为了及时回收利用粉尘,避免压力水泥罐506中粉尘存量过大,影响粉尘的回收利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还包括:
固定于压力水泥罐506内部的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固定于压力水泥罐506内部,能够检测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存量,在检测到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存量达到预定存量时,控制压力水泥罐506排出粉尘,从而避免压力水泥罐506粉尘堆积过满的情况发生。
连接于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的开口控制开关508,开口控制开关508与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电连接。
设置于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的下方的回收箱输送线509,其中,回收箱输送线509承载有粉尘回收箱510。其中,上述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还用于检测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的正下方是否有粉尘回收箱510。
在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确定压力水泥罐506中粉尘存量过多时,通过控制开口控制开关508开启,此时,粉尘回收箱510位于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正下方,开口控制开关508开启,能够将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排出至回收箱输送线509上的粉尘回收箱510中,通过回收箱输送线509将粉尘运输至指定位置,以将粉尘回收利用。
具体地,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实时检测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高度;当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高于第三料位、且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的下方存在粉尘回收箱510时,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控制与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相连的开口控制开关508开启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当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低于第四料位、或粉尘回收箱510中的粉尘高度达到粉尘回收箱510的上端面时,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控制开口控制开关508关闭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能够在检测到压力水泥罐506中粉尘存量过多时,通过开口控制开关508开启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将粉尘排出至开口下方的粉尘回收箱510中,从而通过回收箱输送线509运到指定位置,能够自动回收粉尘,提高粉尘的回收利用效率。
另外,若风选机501的吸力过大,则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容易从机制砂输送线3上吸取出小颗粒的机制砂至收尘器502中,从而影响机制砂和粉尘的分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中,收尘器502包括:
固定于收尘器502内壁的砂粉过滤网511。该砂粉过滤网511能够过滤粉尘和机制砂,当吸风管5011从机制砂输送线3吸取小颗粒机制砂时,粉尘可以通过该砂粉过滤网511,而小颗粒机制砂则被拦截,从而分离出机制砂和粉尘。
固定于收尘器502底端的机制砂出料口512,机制砂出料口512设置于砂粉过滤网511与收尘器502连通风选机501的侧壁之间。
机制砂出料口512固定于收尘器502底端,且位于砂粉过滤网511与收尘器502连通风选机501的侧壁之间,能够将砂粉过滤网511过滤出的小颗粒机制砂流出,进而回收该机制砂,提高机制砂的利用效率。
以及,设置于机制砂出料口512下方的砂料输送线513,砂料输送线513还与机制砂输送线3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砂粉过滤网511拦截小颗粒机制砂,并通过机制砂出料口512排出至其下方的砂料输送线513,进而通过砂料输送线513运输至机制砂输送线3上,从而减少粉尘回收设备5误吸收机制砂的情况,提高机制砂的回收利用效率,并将机制砂和粉尘进行更彻底的分离,能够提高回收粉尘的纯净度。
另外,机制砂输送线3带动机制砂从制砂机2向储砂仓4做直线移动,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固定设置,则机制砂输送线3上每一位置的机制砂均只能被吸风管5011吸附一次,这样,会导致被吸风管5011吸附后的机制砂仍存留大量粉尘,尤其是在风机503向风选机501的风力过低时。为了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中,粉尘回收设备5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外,还包括:
搭建于机制砂输送线3上方的风选机机架514;
固定于风选机机架514上端,且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风选机滑动机构515。
风选机滑动机构515悬吊风选机501。
通过搭建风选机机架514,能够将风选机滑动机构515牢固固定于机制砂输送线3上方,并且由于风选机滑动机构515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设置,因此风选机滑动机构515能够带动风选机501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循环移动;
风选机501能够通过吸风管5011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来回吸取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上与所述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从而尽可能地吸取粉尘,减少机制砂输送线3上粉尘的残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风选机机架514,并通过风选机机架514固定风选机滑动机构515,通过该风选机滑动机构515悬吊风选机501,能够控制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来回吸取粉尘,从而尽可能地检索机制砂输送线3上粉尘的残留,提高粉尘的回收效率。
另外,为了尽可能地分离机制砂和粉尘,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中,风选机501能够包括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吸风管5011。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制砂输送线3包括:围绕机制砂输送线3的边沿设置的输送线通风箱体301;其中,输送线通风箱体301的上顶面和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开设有通风口3011。
吸风管5011与输送线箱体上顶面的通风口3011相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吸风管5011,能够多次吸取机制砂输送线3上与机制砂混合的粉尘,提高粉尘的回收利用效率;并且围绕机制砂输送线3的边沿设置输送线通风箱体301,并在输送线通风箱体301的宽度方向两侧面开设通风口3011,则在吸风管5011吸取粉尘时,气流将能够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两端吹入,搅动机制砂输送线3上的粉尘,进而通过风选机501的吸力进入收尘器502中,从而提高粉尘回收设备5对粉尘回收效率。
基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的同一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的实施例,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系统的功能,由于该方法实施例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系统相似,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下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涉及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和图2。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用于上述图1至图2所示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结合图1和图2,如图3所示,该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制砂机2从料仓1中提取含有机制砂的原料矿石。
S120:制砂机2从原料矿石中制取机制砂。
S130:机制砂输送线3将机制砂从制砂机2运输至储砂仓4进行储存。
料仓1用于存放含有机制砂成分的原料矿石,当需要制取机制砂时,制砂机2将料仓1中的原料矿石提取出来,送入制砂机2中进行加工,制取机制砂;当制砂机2制取得到机制砂时,通过机制砂输送线3运送至储砂仓4进行存储。
S140:在风机503的风力带动下,风选机501通过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3上方的吸风管5011从机制砂输送线3吸取与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
S150:风选机501将粉尘吸入至收尘器502中进行储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3的上方,能够在机制砂输送线3将混合有粉尘的机制砂运至储砂仓4储存的过程中,在风机503带动下,风选机501能够吸取机制砂中的粉尘并吸入至收尘器502中储存,从而实现了机制砂和粉尘的分离,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振动筛筛选粉尘,能耗较高,且除尘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风选机501将粉尘吸入至收尘器502中进行储存的步骤之后,本申请图4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方法除了图3所示的各个步骤外,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0:收尘器502中的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实时检测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
S220:判断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是否达到或高于第一料位;若是,则执行步骤S230;若否,则继续检测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
S230: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控制收尘器502底端的粉尘漏斗505开启,以使收尘器502中的粉尘落入收尘器502底端的压力水泥罐506中;或者,
S240:判断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是否达到或低于第二料位;若是,则执行步骤S250;若否,则继续检测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
S250: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当检测到收尘器502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低于第二料位时,控制粉尘漏斗505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在检测到收尘器502内粉尘达到预定存量时,控制粉尘漏斗505开启,将粉尘排出至压力水泥罐506中,能够通过压力水泥罐506对粉尘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对粉尘的回收利用率。
另外,在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控制粉尘漏斗505开启,使收尘器502中的粉尘落入收尘器502底端的压力水泥罐506中的步骤之后,如图5所示,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除了上述实施例的各步骤外,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0: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实时检测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高度。
S320:判断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高度是否达到或高于第三料位、且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的下方是否存在粉尘回收箱510;若是,则执行步骤S330;若否,则继续检测粉尘高度。
S330: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控制与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相连的开口控制开关508开启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
S340:判断压力水泥罐506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低于第四料位、或粉尘回收箱510中的粉尘高度达到粉尘回收箱510的上端面;若是,则执行步骤S350;若否,则继续检测粉尘高度。
S350: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控制开口控制开关508关闭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能够在检测到压力水泥罐506中粉尘存量过多时,通过开口控制开关508开启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将粉尘排出至开口下方的粉尘回收箱510中,从而通过回收箱输送线509运到指定位置,能够自动回收粉尘,提高粉尘的回收利用效率。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中,风选机501通过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3上方的吸风管5011从机制砂输送线3吸取与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的步骤,包括:
S410:固定于机制砂输送线3上方风选机机架514的风选机滑动机构515,带动风选机501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循环移动。
S420:风选机501通过吸风管5011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来回吸取机制砂输送线3上与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风选机机架514,并通过风选机机架514固定风选机滑动机构515,通过该风选机滑动机构515悬吊风选机501,能够控制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沿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来回吸取粉尘,从而尽可能地检索机制砂输送线3上粉尘的残留,提高粉尘的回收效率。
综上,本申请提出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案,通过将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设置于机制砂输送线3的上方,能够在机制砂输送线3将混合有粉尘的机制砂运至储砂仓4储存的过程中,在风机503带动下,风选机501能够吸取机制砂中的粉尘并吸入至收尘器502中储存,从而实现了机制砂和粉尘的分离,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振动筛筛选粉尘,能耗较高,且除尘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1)、制砂机(2)、机制砂输送线(3)、储砂仓(4)和粉尘回收设备(5);其中,
所述料仓(1)与所述制砂机(2)相连通;
所述制砂机(2)通过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与所述储砂仓(4)相连通;
所述粉尘回收设备(5)包括:
风选机(501)、收尘器(502)和风机(503);其中,
所述收尘器(502)与所述风选机(501)相连通;
所述风机(503)连通于所述收尘器(502)远离风选机(501)的一端;
所述风选机(501)的吸风管(5011)设置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回收设备(5),还包括:
固定于所述收尘器(502)内部的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
固定于所述收尘器(502)底端、且与所述第一料位检测设备(504)电连接的粉尘漏斗(505);以及,
设置于所述收尘器(502)下方、且通过所述粉尘漏斗(505)连通于所述收尘器(502)的压力水泥罐(5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回收设备(5),还包括:
固定于所述压力水泥罐(506)内部的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
连接于所述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的开口控制开关(508),所述开口控制开关(508)还与所述第二料位检测设备(507)电连接;
设置于所述压力水泥罐(506)侧壁底端开口的下方的回收箱输送线(509),其中,所述回收箱输送线(509)承载有粉尘回收箱(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回收设备(5),还包括:
固定于所述收尘器(502)内壁的砂粉过滤网(511);
固定于所述收尘器(502)底端的机制砂出料口(512),所述机制砂出料口(512)设置于所述砂粉过滤网(511)与所述收尘器(502)连通所述风选机(501)的侧壁之间;
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制砂出料口(512)下方的砂料输送线(513),所述砂料输送线(513)还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回收设备(5),还包括:
搭建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上方的风选机机架(514);
固定于所述风选机机架(514)上端,且沿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风选机滑动机构(515);
所述风选机滑动机构(515)悬吊有所述风选机(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选机(501)包括:沿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吸风管(5011);
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包括:围绕所述机制砂输送线(3)的边沿设置的输送线通风箱体(301);其中,所述输送线通风箱体(301)的上顶面和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开设有通风口(3011),
所述吸风管(5011)与所述输送线箱体(301)上顶面的通风口(3011)相连通。
7.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所述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包括:
制砂机从料仓中提取含有机制砂的原料矿石;
所述制砂机从所述原料矿石中制取机制砂;
机制砂输送线将所述机制砂从所述制砂机运输至储砂仓;
在风机的风力带动下,风选机通过设置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上方的吸风管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吸取与所述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
所述风选机将所述粉尘吸入至收尘器中进行储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选机将粉尘吸入至收尘器中进行储存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收尘器中的第一料位检测设备实时检测所述收尘器中的粉尘高度;
所述第一料位检测设备,当检测到所述收尘器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高于第一料位时,控制收尘器底端的粉尘漏斗开启,以使所述收尘器中的粉尘落入所述收尘器底端的压力水泥罐中;或者,
所述第一料位检测设备,当检测到所述收尘器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低于第二料位时,控制所述粉尘漏斗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料位检测设备控制收尘器底端的粉尘漏斗开启,使收尘器中的粉尘落入收尘器底端的压力水泥罐中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压力水泥罐中的第二料位检测设备实时检测所述压力水泥罐中的粉尘高度;
当所述压力水泥罐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高于第三料位、且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的下方存在粉尘回收箱时,所述第二料位检测设备控制与所述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相连的开口控制开关开启所述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
当所述压力水泥罐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或低于第四料位、或所述粉尘回收箱中的粉尘高度达到所述粉尘回收箱的上端面时,所述第二料位检测设备控制所述开口控制开关关闭所述压力水泥罐侧壁底端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制砂粉尘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选机通过设置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上方的吸风管从所述机制砂输送线吸取与所述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的步骤,包括:
固定于机制砂输送线上方风选机机架的风选机滑动机构,带动所述风选机沿所述机制砂输送线的长度方向循环移动;
所述风选机通过所述吸风管沿所述机制砂输送线的长度方向来回吸取所述机制砂输送线上与所述机制砂相混合的粉尘。
CN201910728118.9A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0479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8118.9A CN110479594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8118.9A CN110479594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9594A true CN110479594A (zh) 2019-11-22
CN110479594B CN110479594B (zh) 2021-02-26

Family

ID=68550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8118.9A Active CN110479594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95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4096A (zh) * 2020-08-21 2020-12-04 四川蜀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制砂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6117A (ja) * 1997-04-24 1998-11-10 Kobe Steel Ltd 製砂方法並びに製砂装置
CN102322920A (zh) * 2011-08-24 2012-01-18 四川大学 测定容器特定料位有无粉体物料的方法及其实施料位开关
CN203923225U (zh) * 2014-06-18 2014-11-05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强制回收高炉放散煤气的装置
CN206199462U (zh) * 2016-11-14 2017-05-31 潍坊国特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高纯制砂生产线
CN207631945U (zh) * 2017-12-13 2018-07-20 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锂云母矿提取开采用输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6117A (ja) * 1997-04-24 1998-11-10 Kobe Steel Ltd 製砂方法並びに製砂装置
CN102322920A (zh) * 2011-08-24 2012-01-18 四川大学 测定容器特定料位有无粉体物料的方法及其实施料位开关
CN203923225U (zh) * 2014-06-18 2014-11-05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强制回收高炉放散煤气的装置
CN206199462U (zh) * 2016-11-14 2017-05-31 潍坊国特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高纯制砂生产线
CN207631945U (zh) * 2017-12-13 2018-07-20 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锂云母矿提取开采用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4096A (zh) * 2020-08-21 2020-12-04 四川蜀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制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9594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9450B (zh) 一种智能分选系统
CN101385993A (zh) 一种从铁矿干选机中分离成品铁的方法
CN205650449U (zh) 一种大米米垢分级筛选装置
CN110479594A (zh) 一种机制砂粉尘的分离系统和方法
CN106378250A (zh) 一种炼焦中煤提质装置及提质方法
CN208865967U (zh) 一种新型连续风力选矿机
CN106545341B (zh) 一种深海采矿方法及装置
CN110142225A (zh) 一种智能干选机
CN110449410A (zh) 一种淘析除尘装置
CN202006177U (zh) 色彩选别机上的取样装置
KR200468638Y1 (ko) 비산 먼지 저감용 호퍼장치
CN107035375B (zh) 一种海洋采矿工程机械
CN202516782U (zh) 一种智能分选系统
CN104001611A (zh) 一种矿物分离机
CN205288989U (zh) 气动分离装置
CN102091698B (zh) 色彩选别机上的取样装置
CN109530084A (zh) 一种煤用分级与阶梯分选一体化多级干法永磁磁选机
CN204638556U (zh) 一种茶叶筛选装置
CN205463096U (zh) 骨料、粉料清洁系统
CN205550545U (zh) 六工位伞形磁选系统
CN205851349U (zh) 一种用于纳米银粉的筛选的装置
CN208260969U (zh) 矿渣微粉生产线
CN205739523U (zh) 一种石灰石卸料及储存系统
CN206355746U (zh) 一种除尘管道自动过滤系统
CN205436257U (zh) 粉料干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