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494A -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 Google Patents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494A
CN110476494A CN201780089055.6A CN201780089055A CN110476494A CN 110476494 A CN110476494 A CN 110476494A CN 201780089055 A CN201780089055 A CN 201780089055A CN 110476494 A CN110476494 A CN 110476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strip
containing belt
element containing
discharged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90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6494B (zh
Inventor
大山和义
柳田勉
枡田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yright (c) 2007 Yokohama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Original Assignee
Copyright (c) 2007 Yokohama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pyright (c) 2007 Yokohama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filed Critical Copyright (c) 2007 Yokohama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Publication of CN110476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6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32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 B65H23/0322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by acting on edge regions of the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70Other elements in edg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e.g. registering, orientating, guiding devices
    • B65H2404/74Guiding means
    • B65H2404/742Guiding means for guiding transverse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42Web supporting regularly spaced non-adhesive articles

Abstract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是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的结构体,其具备引导主体(81)和一对约束部(83)。引导主体(81)沿料带排出方向(H2)引导从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100A)。一对约束部(83)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分别连接于引导主体(81)的两端部,并且对在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的情况下而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予以约束。

Description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的排出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具备该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元件供应装置、以及元件安装机。
背景技术
用于将电子元件(以下简称为“元件”)安装到印刷电路板等基板上的元件安装机具备供应该元件的元件供应装置。作为元件供应装置,已知有使用收纳有元件的元件收纳带的装置。这种元件安装机公开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元件安装机具备元件供应单元、排出引导部及远端引导部。元件供应单元通过送出元件收纳带来供应收纳在该元件收纳带中的元件。排出引导部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的排出。而且,远端引导部被安装在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将从该料带排出口排出的元件收纳带引导到排出引导部的上侧开口。
此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元件安装机中,在被元件供应单元先行进行了元件供应的元件收纳带(先行的元件收纳带)的后端从料带排出口排出后,送出该元件收纳带的送出力便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由远端引导部被引导到排出引导部内的先行的元件收纳带便滞留在该排出引导部内。随后,由元件供应单元送出的后续的元件收纳带经由远端引导部被引导到排出引导部内。于是,滞留在排出引导部内的先行的元件收纳带便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推动而处于可自由落下的状态从而从排出引导部内被排出。
然而,滞留在排出引导部内的先行的元件收纳带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推出时,若其在排出引导部内的姿势发生变化例如倾斜等,则该元件收纳带有可能无法切实地被排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600141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切实地排出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以及元件安装机。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被贴附于所述载带,所述元件供应单元以所述盖带作为上表面侧来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以供应元件,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包括:引导主体,沿料带排出方向引导从所述料带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以及一对约束部,在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正交的料带宽度方向上分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的两端部,并且对在由所述引导主体引导所述上表面部或所述下表面部的情况下而被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在所述料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予以约束。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利用元件收纳带来供应元件,所述元件收纳带包括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所述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被贴附于所述载带,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包括:元件供应单元,包含料带送出部和元件露出部,所述料带送出部朝着料带排出口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所述元件露出部使被所述料带送出部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元件收纳部内的所述元件露出;以及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引导所述元件收纳带从所述料带排出口的排出。
此外,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元件安装机包括:元件供应部,设置有多个沿料带进给方向送出元件收纳带以供应元件的元件供应装置,多个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在与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上排列且至少一个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是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头部组件,取出由多个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分别供应的元件;筒体,被形成为具有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的筒状,而且让所述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从所述上部开口插入,该筒体从所述上部开口接受从所述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以外的其他元件供应装置排出的元件收纳带并且引导该元件收纳带的排出;以及料带切断装置,面临所述筒体的所述下部开口而设,按指定的时期切断从所述筒体经由所述下部开口排出的元件收纳带。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图示将变得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元件安装机的平面图。
图2是从侧方观察元件安装机所具备的筒体、料带切断装置及元件供应装置的图。
图3是从侧方观察元件供应装置的元件供应单元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元件供应单元的元件收纳带的结构的图。
图5是从料带进给方向观察元件供应单元所具备的料带送出部的图。
图6是表示元件供应单元所具备的料带行进路形成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元件供应单元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元件露出部中的盖带立起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中的盖带前处理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的元件收纳带滞留在筒体内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的元件收纳带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构成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一对约束部的约束件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约束件的形状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元件收纳带被约束件约束时的约束状态的图,且是从料带排出方向观察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元件收纳带被第一变形例的约束件约束时的约束状态的图,且是从料带排出方向观察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元件收纳带被第二变形例的约束件约束时的约束状态的图,且是从料带排出方向观察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元件收纳带被第三变形例的约束件约束时的约束状态的图,且是从料带排出方向观察的图。
图19是表示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用于说明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的形状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元件收纳带被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约束时的约束状态的图,且是从料带排出方向观察的图。
图22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2C是放大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23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结构的图,且是从侧方观察的图。
图23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结构的图,且是从料带排出方向观察的图。
图24是表示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所具备的覆盖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另外,有关方向关系,以下利用XYZ正交坐标轴进行说明。以左右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与X轴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作为Y轴方向,以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这两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作为Z轴方向。此外,将作为X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左方向称作“+X方向”,将作为与X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右方向称作“-X方向”。此外,将作为Y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前方向称作“+Y方向”,将作为与Y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后方向称作“-Y方向”。此外,将作为Z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下方向称作“-Z方向”,将作为与Z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上方向称作“+Z方向”。
[元件安装机的结构]
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元件安装机10的平面图。图2是从侧方观察元件安装机10所具备的筒体17、料带切断装置18及元件供应装置1的图。元件安装机10是在基板19上安装元件而生产安装基板的装置。元件安装机10包括:由多个元件供应装置沿X轴方向(第一方向)排列设置而成的元件供应部、主体架11、移动架12、传送器13、头部组件14、第一驱动机构15、第二驱动机构16、筒体17及料带切断装置18。
元件安装机10中,在所述元件供应部上设置有多个沿X轴方向排列的元件供应装置,所述元件供应装置沿料带进给方向(Y轴方向)送出收纳元件的元件收纳带以供应元件。设置在元件供应部上的元件供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如图2所示是具备元件供应单元1A和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元件供应装置1。元件供应部上也可设置上述的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元件供应装置1以外的其他元件供应装置。该其他元件供应装置除了不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以外,与元件供应装置1同样地,以沿料带进给方向(Y轴方向)送出元件收纳带以供应元件的方式构成。有关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元件供应装置1的详细情况后述。
主体架11是设置构成元件安装机10的各个部的结构体,在从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这两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俯视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传送器13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在主体架11中。传送器13沿X轴方向搬送基板19。基板19在传送器13上被搬送,并被定位于指定的作业位置(在基板19上安装元件的安装位置)。
移动架12沿X轴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在指定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地被主体架11支撑。在该移动架12中搭载有头部组件14。头部组件14以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搭载于移动架12。即,头部组件14随着移动架12的移动而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且可沿着移动架12在X轴方向上移动。头部组件14能够在元件供应装置1至传送器13所搬送的基板19的指定的作业位置的范围移动,其取出由元件供应装置1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并且将该取出的元件安装到基板19上。
头部组件14包括:多个安装用头部,在各个远端分别具备元件吸附用的吸嘴;以及以伺服马达作为驱动源的头部驱动机构,用于使上述的安装用头部相对于头部组件14升降(沿Z轴方向的移动)及绕吸嘴中心轴转动。各安装用头部的吸嘴可分别经由电动切换阀而连通于负压产生装置、正压产生装置及大气其中的任一者。即,通过对吸嘴供应负压,可通过该吸嘴来进行元件的吸附保持(元件的取出),随后,通过供应正压来解除该元件的吸附保持。
第一驱动机构15设置在主体架11的+X方向侧及-X方向侧的端部。第一驱动机构15是使移动架12沿Y轴方向移动的机构。第一驱动机构15通过例如包含驱动马达、沿Y轴方向延伸且连结于驱动马达的滚珠丝杠、和设置于移动架12且与滚珠丝杠螺合的滚珠螺母而被构成。如此构成的第一驱动机构15随着驱动马达驱动滚珠丝杠转动而使滚珠螺母沿着滚珠丝杠进退,由此,使移动架12沿Y轴方向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16设置于移动架12。第二驱动机构16是使头部组件14在沿移动架12的X轴方向上移动的机构。第二驱动机构16与第一驱动机构15同样地,通过例如包含驱动马达、沿X轴方向延伸且连结于驱动马达的滚珠丝杠、和设置于头部组件14且与滚珠丝杠螺合的滚珠螺母而被构成。如此构成的第二驱动机构16随着驱动马达驱动滚珠丝杠转动而使滚珠螺母沿着滚珠丝杠进退,由此,使头部组件14沿X轴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筒体17形成为具有上部开口17A及下部开口17B的筒状。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从上部开口17A插入到筒体17中,并且,筒体17从上部开口17A接受从元件供应装置1以外的其他元件供应装置排出的元件收纳带且引导该元件收纳带的排出。筒体17包含规定上部开口17A及下部开口17B的壁部即第一壁部171与第二壁部172。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是具有与沿X轴方向(第一方向)并设的所有元件供应装置彼此相向的长度的壁部。第二壁部172是与第一壁部171在料带进给方向上游侧(-Y方向侧)相向地设置的壁部。筒体17由第一壁部171及第二壁部172和连接该第一壁部171及第二壁部172的X轴方向的各端缘的一对侧壁部形成为具有上部开口17A及下部开口17B的箱形的筒状。详细情况后述,但元件供应装置1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在筒体17内抵接于第一壁部171。
此外,在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包括:弯曲区域部分171A,从上部开口17A朝向铅垂下方侧弯曲;以及延设区域部分171B,从弯曲区域部分171A的下端朝着料带切断装置18向铅垂下方侧呈直线状延伸。
料带切断装置18面临筒体17的下部开口17B而设,按指定的时期切断从筒体17经由下部开口17B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从筒体17的下部开口17B排出的元件收纳带被料带切断装置18切断成短条状,并被该料带切断装置18所具备的回收箱回收。
[元件供应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元件供应装置1具备元件供应单元1A和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首先,除了图2以外,还参照图3来说明元件供应单元1A。图3是从侧方观察元件供应装置1的元件供应单元1A的图。元件供应单元1A是用于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100中的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的单元。由元件供应单元1A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被元件安装机10所具备的头部组件14从元件收纳带100取出,随后被安装到基板19上。在说明元件供应单元1A的结构之前,参照图4来说明元件收纳带100。图4是表示用于元件供应单元1A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结构的图。图4的(1)是沿着料带进给方向H1剖切元件收纳带100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的(2)是元件收纳带100的立体图。
元件收纳带100由载带101和盖带102构成。载带101是多个用于收纳元件P的元件收纳部101a以指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带。此外,载带101中,在其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分别隔开指定间隔地排列有孔部101b,该孔部101b与后述的料带送出部3的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及第三链轮331的齿部嵌合,并且通过料带送出部3而送出元件收纳带100。此外,“元件收纳带100的孔部101b与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及第三链轮331的齿部嵌合”是指如下的状态:齿部嵌入于孔部101b,能够使与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及第三链轮331的转动联动的元件收纳带100送出。
盖带102是以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方式被贴附于载带101的带。盖带102通过其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被熔融而被贴附于载带101。因此,元件收纳带100中,在载带101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基于盖带102的熔融而成的沿着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内侧呈线状延伸的熔敷部103。熔敷部103设置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上比孔部101b更内侧的位置。
具有上述结构的元件收纳带100中,沿着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内侧分别形成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熔敷部103的彼此间的长度K1形成为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此外,元件收纳带10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K2与载带10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此外,元件收纳带100例如是其宽度方向的长度K2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料带。
如图3所示,元件供应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料带送出部3、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元件露出部6、以及盖构件7。装置主体2为收容构成元件供应单元1A的各个部的箱体。该装置主体2上附设有操作部22。操作部22是被操作人员输入为了使元件供应单元1A工作的指示的部分。
图5是简略地表示元件供应单元1A所具备的料带送出部3的结构的图,是从料带进给方向H1观察时的图。图6是表示元件供应单元1A所具备的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的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元件供应单元1A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6的结构的图。
料带送出部3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将元件收纳带100向沿元件收纳部101a的排列方向的指定的料带进给方向H1送出。料带送出部3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将元件收纳带100送出时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与+Y方向相一致。料带送出部3以使元件收纳部101a按指定的时间间隔一个一个地到达元件取出位置21的方式沿着料带进给方向H1间歇地进给元件收纳带100。此外,料带送出部3被构成为能够执行如下动作: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沿料带进给方向H1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的送料动作;向与料带进给方向H1相反方向的-Y方向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的卸料动作。
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形成由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至元件取出位置21的行进路5。如图3及图6所示,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包含:一对引导壁41;多个作为导轮的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
一对引导壁41在装置主体2内以在X轴方向上具有指定的间隔并且彼此相向的方式设置,是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壁部。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下表面)上的X轴方向两端部分别被一对引导壁41的+Z方向侧的端面411(以下称作“引导面411”)引导。即,行进路5沿着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而形成。此外,一对引导壁41中被凹切有设置料带送出部3中的后述的作为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一对第二链轮321和作为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一对第三链轮331的区域部分。
一对引导壁41的彼此相向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K3被设定为与元件收纳带100的熔敷部103之间的长度K1大致相等。此外,一对引导壁41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K4被设定为与元件收纳带10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K2大致相等。该距离K4成为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长度。
如图6所示,沿着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而形成的行进路5包含第一路径部分51、第二路径部分52、第三路径部分53。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是由倾斜部构成的路径,该倾斜部从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朝着下游而向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及料带进给方向H1正交的Z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侧(-Z方向侧)倾斜。第一路径部分51具有:位于料带进给方向H1的最上游侧的第一区域511;与第一区域5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二区域512;与第二区域512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区域513。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形成为向+Z方向(上方向)凸出的形状。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二区域512形成为向-Z方向(下方向)凸出的形状。
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是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上游侧相连的路径。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路径部分52以从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朝着下游而水平地延伸的方式形成。
行进路5的第三路径部分53是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相连且达至元件取出位置21的路径。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路径部分53具有水平区域531和倾斜区域532。水平区域531是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三区域513相连并且沿着料带进给方向H1水平地延伸的区域部分。第三路径部分53的水平区域53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端在料带进给方向H1上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这样,通过采用使元件取出位置21位于第三路径部分53中成为水平的区域部分的水平区域531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该元件取出位置21处的从元件收纳带100取出元件P的取出精度。此外,倾斜区域532是与水平区域53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相连而且远低近高地倾斜的区域部分。
构成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的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分别是在X轴方向上彼此离开间隔的一对滚轮,能够围绕沿X轴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一起形成行进路5中的第一路径部分51。
第一导轮42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上游端。第一导轮42相对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稍微向+Z方向侧(上方侧)突出。第一导轮42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下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二导轮43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中相对于第一导轮42而位于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的位置。第二导轮43相对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稍微向+Z方向侧(上方侧)突出。第二导轮43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下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三导轮44以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与第二导轮43相向的方式设置。第五导轮44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上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四导轮45以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二区域512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相向的方式设置。第四导轮45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上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五导轮46以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相向的方式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二区域512中设置在相对于第四导轮45而位于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的位置。第五导轮46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上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六导轮47以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三区域513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相向的方式设置。第六导轮47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上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如上所述,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能够围绕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因此,能够减小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时产生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减轻元件收纳带100在由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和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所形成的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时的行进阻力。
此外,对由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和一对引导壁41构成的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进行了说明,但是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并不仅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也可以采用由多个在Z轴方向上相向的滚轮对排列而成的结构。
参照图3及图5来具体说明料带送出部3的结构。料带送出部3包含第一料带送出部31、第二料带送出部32、第三料带送出部33。
第一料带送出部31设置在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上游端。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通过将元件收纳带100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送出来使该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二路径部分52及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第一料带送出部31包含一对第一链轮311、一对第一蜗轮312、一对第一蜗杆313、第一伺服马达314、第一皮带315、第一张紧轮316。
一对第一链轮311以能够围绕沿着X轴方向(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被装置主体2支撑,是圆板状的链轮。一对第一链轮311具备在周向上以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11a。一对第一链轮311的齿部311a分别能够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此外,一对第一链轮311中内置有仅向一个方向传递转动力的单向离合器。
一对第一蜗轮31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一链轮311的各者同轴上的蜗杆齿轮。一对第一蜗杆313分别是与一对第一蜗轮312的各者啮合的螺纹状的齿轮。
第一伺服马达314是产生用于使一对第一链轮311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第一伺服马达314具有用于输出驱动力的马达输出轴314a。第一皮带315为环形皮带,被张紧设置在马达输出轴314a和一对第一蜗杆313之间,基于第一伺服马达314的转动驱动而能够回转运行。第一张紧轮316是抵接于第一皮带315的外周面而对该第一皮带315赋予张紧力的滚轮。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一料带送出部31中,第一伺服马达314的转动驱动力经由第一皮带315及一对第一蜗杆313而传递到一对第一蜗轮312,由此,一对第一蜗轮312转动。一对第一蜗轮312转动时,一对第一链轮311与该转动联动地转动。一对第一链轮311转动时,包含具有与该第一链轮311的齿部311a嵌合的孔部101b的载带101的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第二料带送出部32设置在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第二料带送出部32设置在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端,换言之,设置在第三路径部分53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上游端。第二料带送出部32接受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而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并且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送出该元件收纳带100。由此,第二料带送出部32使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三路径部分53上行进。
与第一料带送出部31同样地,第二料带送出部32包含一对第二链轮321、一对第二蜗轮322、一对第二蜗杆323、第二伺服马达324、第二皮带325、第二张紧轮326。
一对第二链轮321以能够围绕沿着X轴方向(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被装置主体2支撑,是圆板状的链轮。一对第一链轮321具备在周向上以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21a。一对第二链轮321中,处于Z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侧(+Z方向侧)的齿部321a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露出。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分别能够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
一对第二蜗轮32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各者同轴上的蜗杆齿轮。一对第二蜗杆323分别是与一对第二蜗轮322的各者啮合的螺纹状的齿轮。
第二伺服马达324是产生用于使一对第二链轮321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第二伺服马达324具有用于输出驱动力的马达输出轴324a。第二皮带325为环形皮带,被张紧设置在马达输出轴324a和一对第二蜗杆323之间,基于第二伺服马达324的转动驱动而能够回转行进。第二张紧轮326是抵接于第二皮带325的外周面而对该第二皮带325赋予张紧力的滚轮。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中,第二伺服马达324的转动驱动力经由第二皮带325及一对第二蜗杆323而传递到一对第二蜗轮322,由此,一对第二蜗轮322转动。一对第二蜗轮322转动时,一对第二链轮321与该转动联动地转动。一对第二链轮321转动时,包含具有与该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的孔部101b的载带101的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此外,当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到达一对第二链轮321且该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中的载带101的孔部101b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时,第一伺服马达314停止。虽然第一链轮311的转轴如此基于第一伺服马达314停止而停止,但由于在该转轴和第一链轮311之间存在着单向离合器,因此,即使转轴不转动,第一链轮311也会与基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转动而被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移动联动而能够转动。
第三料带送出部33设置在行进路5的第三路径部分53的水平区域53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端。即,第三料带送出部33在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设置在元件取出位置21附近。第三料带送出部33与第二料带送出部32联动地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第三料带送出部33接受被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而在第三路径部分53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并且以使该元件收纳带100通过元件取出位置21的方式送出该元件收纳带。通过采用在元件取出位置21附近设置第三料带送出部33,由该第三料带送出部33来接受元件收纳带100的结构,从而能够在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21得到高精度定位的状态下送出元件收纳带100。
第三料带送出部33包含一对第三链轮331和一对第三蜗轮332。上述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设置在元件取出位置21附近”是指:以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元件取出位置21在料带进给方向H1上位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范围内的方式设置第三料带送出部33。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元件取出位置21既可位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最上端部)正上方,也可位于沿Y轴方向偏离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正上方的位置。若将元件取出位置21设置在沿Y轴方向偏离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正上方的位置时,偏离到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侧的位置要比偏离到下游侧的位置更好。这是因为被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一对第三链轮3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通过元件取出位置21的区域部分处于被拉伸的状态,该区域部分的变形较少,能够成为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21高精度被定位的状态。
一对第三链轮331以能够围绕沿着X轴方向(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被装置主体2支撑,是圆板状的链轮。一对第三链轮331具备在周向上以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31a。在一对第三链轮331中,处于Z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侧(+Z方向侧)的齿部331a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露出。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齿部331a分别能够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
一对第三蜗轮33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各者同轴上的蜗杆齿轮。一对第三蜗轮332分别与一对第二蜗杆323的各者啮合。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中,与第二料带送出部32同样地,第二伺服马达324的转动驱动力经由第二皮带325及一对第二蜗杆323而传递到一对第三蜗轮332,由此,一对第三蜗轮332转动。一对第三蜗轮332转动时,一对第三链轮331与该转动联动地转动。一对第三链轮331转动时,包含与该第三链轮331的齿部331a嵌合的孔部101b的载带101的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其次,参照图7来说明元件供应单元1A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6的结构。元件露出部6设置在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所形成的行进路5上。元件露出部6使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而在行进路5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P露出。该元件露出部6包含盖带立起部61、盖带前处理部62、盖带后处理部63。
图8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中的盖带立起部61的结构的立体图。盖带立起部61设置在行进路5上的第一路径部分51。盖带立起部61通过与在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抵接来进行使该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向+Z方向侧(上方侧)立起的立起处理。基于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P露出。
本实施方式中,盖带立起部61与被后述的盖带前处理部62所具备的盖带切断部622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抵接而进行该切断后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此外,盖带前处理部62的盖带切断部622切断盖带10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例如中央位置)。此外,被盖带切断部622切断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沿着行进路5呈线状延伸。
盖带立起部61包含立起区域扩展部611和立起区域保持部612。
立起区域扩展部611是盖带立起部61中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侧的区域部分。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侧端部611A的远端为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上游端61A,成为与盖带102抵接的起点。立起区域扩展部611使盖带102的相对于载带101向+Z方向侧(上方侧)的立起区域从立起起点扩展至熔敷部103的范围。此外,盖带102的立起起点是盖带102中与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上游端61A抵接的起点,本实施方式中,其位于被盖带切断部622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上。此外,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侧端部611A固定在后述的盖构件7上。
立起区域扩展部611具有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和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及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分别是在料带进给方向H1上具有指定的长度的板状件,它们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彼此连接。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及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的连接部分成为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侧端部611A。
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以随着从与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连接的连接部分亦即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朝着下游端延伸而逐渐接近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端部的方式延伸。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与被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抵接。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端的-Z方向侧的端缘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中与熔敷部103交界的交界部分抵接。
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以随着从与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连接的连接部分亦即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朝着下游端延伸而逐渐接近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端部的方式延伸。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与被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抵接。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端的-Z方向侧的端缘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中与熔敷部103交界的交界部分抵接。
立起区域保持部612通过连接件613而连接于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端。立起区域保持部612以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立起区域保持部612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侧端部的远端为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下游端61B,成为与盖带102抵接的终点。立起区域保持部612将被立起区域扩展部611扩展至熔敷部103的范围为止的盖带102的立起区域以维持此状态的方式保持。由于盖带立起部61采用了立起区域保持部612以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结构,因此,其能够对应于第一路径部分51上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举动的变化而摆动。因此,能够防止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立起区域保持部612具有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和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及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分别是在料带进给方向H1上具有指定长度的板状的构件。
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从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往下游端沿着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延伸。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经由连接件613而连接于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的下游端。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以相对于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而被装置主体2支撑。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端为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下游端61B。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的-Z方向侧的端缘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中与熔敷部103交界的交界部分抵接。
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从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往下游端沿着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延伸。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经由连接件613而连接于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的下游端。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以相对于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而被装置主体1支撑。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端为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下游端61B。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的-Z方向侧的端缘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中与熔敷部103交界的交界部分抵接。
另外,如图8所示,设置有盖带立起部61的第一路径部分51如上所述具有位于料带进给方向H1的最上游侧的第一区域511、与第一区域5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二区域512、与第二区域512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区域513。
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路径部分51中,第一区域511与第二区域512在Z轴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弯曲方向不同,曲率符号变化。当元件收纳带100沿着这样的第一路径部分51行进时,在通过第一区域511时和在通过第二区域512时会对元件收纳带100产生一个在Z轴方向(上下方向)上欲向相反方向挠曲的作用力。因此,例如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中,在第一区域511至第二区域512的范围设置盖带立起部61时,有可能导致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为此,如图8所示,盖带立起部61以其的成为与盖带102抵接的起点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最上游端61A位于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和第二区域512的交界线S1上或该交界线附近的方式设置。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上游端61A位于第一区域511和第二区域512的交界线S1上或该交界线附近,因此,该盖带立起部61便设置在第二区域512而不设置在第一区域511至第二区域512的范围。因此,能够防止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此外,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上行进时,挠曲地行进。此处,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由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上游侧的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时和由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下游侧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时,其行进时的挠曲方向以第一区域511和沿第二区域512之间的拐点为界而变化,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的行进举动发生变化。具体而言,由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区域511中向+Z方向侧(上方侧)挠曲而在第二区域512中向-Z方向侧(下方侧)挠曲。此外,由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区域511中向-Z方向侧(下方侧)挠曲而在第二区域512中向+Z方向侧(上方侧)挠曲。
本实施方式的盖带立起部61中,如上所述,仅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上游侧端部611A被固定于后述的盖构件7,立起区域保持部612以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由此,盖带立起部61能够对应于第一路径部分51上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举动的变化而摆动。因此,能够防止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此外,如图8所示,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路径部分51中与设置有盖带立起部61的第二区域512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区域513形成为向+Z方向(上方向)凸出的形状。
如上所述,具备一对第二链轮321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设置于与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最下游端相当的第三区域513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最下游端513A。第三区域513的形状被设为向+Z方向(上方向)凸出的形状是因为能够使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在第三区域513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上的载带101的孔部101b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时的嵌合性变得良好。而且,基于第二料带送出部32,能够将该第二料带送出部32所接受的元件收纳带100切实地朝着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下游侧的第三路径部分53中的元件取出位置21附近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送出。
第三区域513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最下游端的高度位置根据载带101的孔部101b的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的嵌合性和盖带102的立起处理时的载带101的压曲变形的防止效果而被设定。第三区域513的最下游端的高度位置以和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最上游端相当的第一区域511的最上游端的高度位置不相同的方式而被设定。
其次,参照图3及图7来说明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前处理部62及盖带后处理部63。
盖带前处理部62相对于盖带立起部61离开距离地设置在行进路5上的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1上游侧相连的第二路径部分52。盖带前处理部62在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盖带102的立起处理之前对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而在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进行切断盖带102的前处理。由此,盖带立起部61与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的抵接便变得顺畅,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便能够顺畅地被实施。
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了盖带102的立起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被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到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下游侧的第三路径部分53。在该第三路径部分53中设置有盖带后处理部63。盖带后处理部63进行将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了立起处理后的盖带102向元件收纳带100的宽度方向扩开的后处理。由此,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P的露出度增大。因此,能够提高元件取出位置21处的元件P的易取出度。
参照图9来说明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前处理部62的详细结构。图9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前处理部62的结构的立体图。盖带前处理部62包含插入件621、盖带切断部622以及支撑部623。
插入件621是插入到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而在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构件。插入件621形成为平板状。该插入件621具有基部6211和与该基部62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相连的远端部6212。此外,后述的盖构件7连接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端6211a。
插入件621中,远端部6212以从与基部6211连接的连接部分朝着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上游端6212a而向+Z方向侧(上方侧)倾斜的方式相对于基部6211远高近低地倾斜。换言之,在插入件621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基部6211与盖带102大致平行,远端部6212以相对于载带101离开间隔且向盖带102侧延伸的方式倾斜。
由于采用了使插入件621的远端部6212如上述那样倾斜的结构,因此,在插入件621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当元件收纳带100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时,能够抑制远端部6212与载带101上位于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之间的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接触的情况。因此,能够保持元件收纳带100的良好的行进性,能够效率良好地向元件取出位置21供应元件P。
插入件621被支撑部623支撑。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623被设置在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端6211a连接的后述的盖构件7的上侧面,而且被固定于装置主体2。基于这样的结构,支撑部623经由盖构件7来支撑插入件621。
盖带切断部622将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在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切断。盖带切断部622切断盖带10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例如中央位置)。被盖带切断部622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沿着行进路5呈线状延伸。
盖带切断部622包含切断盖带102的刀具部6221和保持部6222。保持部6222具有以让刀口露出的方式保持刀具部6221的保持面6222a。
盖带切断部622以保持部6222的至少料带进给方向H1上游侧的区域部分6222b中的保持面6222a相反侧的面和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Z方向侧(上方侧)的面6211b抵接的方式经由盖构件7而被支撑部623支撑。此外,盖带切断部622中,被保持部6222的保持面6222a保持的刀具部6221面向+Z方向侧(上方侧)。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通过盖带切断部622时,插入件621便位于该盖带切断部622的上游端6222c和载带101之间。因此,能够防止盖带切断部622的上游端6222c与收纳在载带101的元件收纳部101a中的元件P接触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元件P与盖带切断部622接触而被损坏的情况。
此外,在盖带切断部622的保持部6222中,较为理想的是保持面6222a为从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朝着上游远低近高地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在元件收纳带100在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而通过盖带切断部622时,能够沿着为倾斜面的保持部6222的保持面6222a而被引导。其结果,能够减轻元件收纳带100通过盖带切断部622时的行进阻力。
插入件621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以能够围绕沿着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指定的轴心J1摆动的方式,经由盖构件7而被支撑部623支撑。此外,盖带切断部622的保持部6222的至少料带进给方向H1上游侧的区域部分6222b抵接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Z方向侧(上方侧)的面6211b,以使该盖带切断部622能够与插入件621的摆动联动地摆动。由此,例如在元件收纳带100挠曲地在行进路5上行进时,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件621及盖带切断部622能够对应于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挠曲而摆动。因此,能够稳定地抑制插入件621的远端部6212与载带101的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之间的接触。
其次,参照图3及图7来说明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盖构件7。盖构件7是覆盖被元件露出部6进行了使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P露出的露出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各个开口的至少局部的构件。基于采用元件供应单元1A具备盖构件7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盖构件7限制露出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时元件P从元件收纳部101a中脱出的情况。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元件供应单元1A往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供应。
本实施方式中,盖构件7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料带进给方向H1的下游端6211a沿着行进路5延伸到元件取出位置21。此外,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下游端6211a连接的盖构件7以插入在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沿着行进路5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因此,盖构件7具有在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的功能。
如上所述,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上行进时,挠曲地行进。因此,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中存在着增大摩擦力的可能性,该摩擦力基于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盖构件7与载带101的接触而产生。
为此,较为理想的是盖构件7为具有挠性的构件。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当元件收纳带100沿着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挠曲地行进时,盖构件7便对应于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挠曲而挠曲。由此,对于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能够抑制因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盖构件7与载带101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增大。因此,能够减轻元件收纳带100在行进路5上行进时的行进阻力。此外,较为理想的是盖构件7由金属形成以免产生静电。另外,盖构件7也可采用在由塑料等构成的基材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层的结构。
这样构成的元件供应单元1A能安装卷绕着元件收纳带100的多个卷轴(未图示)。下面参照图3来说明该元件供应单元1A的元件供应动作。首先,作为准备作业,操作人员将卷绕着在元件供应单元1A中先行进行元件供应的元件收纳带100(先行的元件收纳带)的卷轴安装到元件供应单元1A。而且,操作人员将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设为与第一链轮311嵌合的状态。此时,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料带支撑件24支撑。随后,操作人员操作操作部22而输入使第一链轮311转动的指示而使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送出,使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与第二链轮321嵌合。
在上述的准备作业已结束的状态下,开始元件供应单元1A的元件供应动作。在元件供应单元1A中,第二链轮321转动,由此送出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此时,第一链轮311空转,因此,通过第二链轮321转动,能够送出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
接下来,在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第二链轮321送出的状态下,操作人员从装置主体2拆除料带支撑件24。当料带支撑件24被拆除时,如图3所示,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由于其自重而朝铅垂下方侧(-Z方向侧)位移。由此,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与第一链轮311的嵌合被解除。此时,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与第二链轮321嵌合,因此即使其与第一链轮311的嵌合被解除,也会被第二链轮321继续送出。
接下来,在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第二链轮321送出的状态下,操作人员将料带支撑件24安装到装置主体2,将卷绕着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卷轴安装至元件供应单元1A。而且,操作人员将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设为与第一链轮311嵌合的状态。此时,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被料带支撑件24支撑。这样,能够在未发生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供断的状态下,安装卷绕着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卷轴。
随后,在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全部从卷轴抽出后,自动开始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送出。
图10是用于说明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后的元件收纳带100滞留在筒体17内的状态的图。图10表示在元件供应装置1不具备料带排出引导8的情况下,使从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直接排出到筒体17内的状态。
元件供应单元1A中,当第三链轮331的齿部331a脱离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后端的孔部101b后,送出该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送出力便消失。此时,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处于未从料带排出口23整体排出的状态,以后端残留在料带排出口23内侧的状态而滞留。随后,当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被元件供应单元1A送出时,以后端残留在料带排出口23内侧的状态滞留的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推动而从料带排出口23排出。在元件供应装置1不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情况下,从料带排出口23排出并被导向筒体17内的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在该筒体17内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推出。此时,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会发生倾斜等而导致姿势在筒体17内发生变化。此外,在筒体17内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也有时不会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推出而滞留在筒体17内。这样,当发生倾斜等而导致姿势在筒体17内发生变化,或者,未被推出而滞留在筒体17内时,有可能无法切实地排出元件收纳带100。
尤其是为了收纳大型元件P而元件收纳部101a的深度深且料带宽度方向的长度K2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在因卷轴的卷痕等而成卷曲的状态下,会在筒体17内顶在第一壁部171与第二壁部172之间,而无法期待朝向铅垂下方自由落下。即使考虑了这种状态,也有可能无法切实地排出元件收纳带100。为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1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结构的立体图。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是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的结构体。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具备引导主体81和一对约束部83。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引导主体81是沿着料带排出方向H2来引导从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的部分。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是被贴附于载带101的盖带102侧的面。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是与所述上表面部相反的、在载带101中设置元件收纳部101a一侧的面。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主体81引导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具体而言,引导主体81引导在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分别形成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熔敷部103之间的部分。
如前所述,在元件安装机10中,排列设置有多个元件供应装置。在多个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元件供应装置1彼此相邻地设置的情况下,若引导主体81在与料带排出方向H2正交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变形较大时,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有可能彼此接触。为此,引导主体81形成为长方形板状。由于呈板状的引导主体81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变形较小,因此能够防止相邻设置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彼此的接触。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引导主体81由金属形成,以免产生静电。另外,引导主体81也可采用在由塑料等构成的基材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层的结构。
此外,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也有的会因卷轴的卷痕等而成卷曲状态。引导主体81具有能够矫正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状态而使元件收纳带100成为伸展状态的程度的刚性。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一对约束部83在与料带排出方向H2正交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上分别连接于引导主体81的两端部。一对约束部83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在元件供应单元1A中先行进行元件供应的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一边被引导主体81引导一边被排出。当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后端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后,由元件供应单元1A送出的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被导向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于是,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推出。
此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具备分别与引导主体81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两端部连接的一对约束部83。这一对约束部83构成为,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由此,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推出而不会发生倾斜等导致姿势发生变化。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排出。因此,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导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姿势不会发生变化而切实地朝着料带切断装置18下降。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引导主体81具有挠性。而且,一对约束部83分别如图11所示,包含沿料带排出方向H2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约束件831。由此,能够将引导元件收纳带100排出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形状设为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性良好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从筒体17的上部开口17A插入筒体17内。而且,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抵接于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的内侧面。通过采用引导主体81具有挠性且一对约束部83各自包含多个约束件831的结构,能够将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形状设为沿着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的形状。
此时,与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的内侧面抵接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具有挠性的引导主体81如图11所示,构成为包含弯曲部811和延设部812的形状。引导主体81中,弯曲部811是从料带排出口23朝向铅垂下方侧而上凸地弯曲的部分。引导主体81中,延设部812是从弯曲部811的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下游端朝铅垂下方侧延伸的部分。当引导主体81构成为包含弯曲部811和延设部812的形状时,能够通过延设部812来确保引导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所需的引导主体81的长度,且通过弯曲部811来尽可能缩短从元件供应单元1A中的沿着料带进给方向H1的料带排出口23算起的引导主体81的突出长度。由此,能够防止头部组件14移动到元件供应单元1A中相对于料带排出口23设置在料带进给方向H1上游侧的元件取出位置21时的移动距离变长。
另外,引导主体81也可不具有挠性而预先形成为包含弯曲部811和延设部812的形状。
而且,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引导主体81的延设部812以引导主体81的延设部812的下端81A到达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中朝铅垂下方侧呈直线状延伸的延设区域部分171B的方式而延伸。由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推出而排出的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后端到达引导主体81的延设部812的下端81A时,沿着第一壁部171中朝铅垂下方侧呈直线状延伸的延设区域部分171B而自由落下。这样,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导出的元件收纳带100朝向料带切断装置18,在筒体17内沿着第一壁部171的延设区域部分171B自由落下。一边由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引导,一边经由筒体17的下部开口17B被导向料带切断装置18的元件收纳带100被料带切断装置18切断成短条状。
图12是用于说明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状态的图。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朝料带宽度方向H3的外侧展开以开放元件收纳部101a,而且,该盖带102在载带101的侧方朝下方弯折(参照图12(1))。元件收纳带100中,朝料带宽度方向H3的外侧展开并朝下方弯折的盖带102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时,欲摆脱将其压平的力而朝箭头H4方向立起(参照图12(2))。
若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进行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时盖带102处于立起状态,则会成为元件收纳带100排出时的排出阻力,使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性恶化。而且,如图12(2)所示,当料带排出方向H2朝向下方弯曲时,盖带102欲立起的力更大。因此,若要保持盖带102朝下方弯折的状态,则盖带102会发生起伏。这样,在盖带102起伏的状态下,在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时,会造成更大的排出阻力,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性进一步显著恶化。
为此,如图11所示,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具备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相对于引导主体81的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端分别设置在其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外侧。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的往一对约束部83中位于料带排出方向H2最上游侧的约束件831的导入。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划定用于将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导入约束件831的导入引导路径820。
当元件收纳带100通过由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划定的导入引导路径820时,盖带102欲立起的力作用于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当料带排出方向H2朝向下方弯曲时,作用于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的力变得更大。若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欲过度压制盖带102的立起,则会成为元件收纳带100排出时的排出阻力,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性有可能恶化。为此,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不约束盖带102而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盖带102的立起,以将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包围的方式引导元件收纳带100。
此外,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各自构成为从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导入引导路径820越窄的窄头形状。具体而言,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各自以导入引导路径820中的、与料带排出方向H2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从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越逐渐减小的方式而构成为窄头形状。而且,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各自的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下游端进入构成一对约束部83的多个约束件831中的、设置在料带排出方向H2最上游侧的约束件831的上游端。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具备构成为窄头形状的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由此,在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被导入设置在料带排出方向H2最上游侧的约束件831之前,能够克服盖带102欲立起的力而将该盖带102设为以将载带101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朝外侧折叠的状态。其结果,在经由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被导入到一对约束部83的约束件831中的元件收纳带100,盖带102成为以将载带101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朝外侧折叠的状态。由此,能够将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顺畅地导入构成一对约束部83的约束件831中。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由金属形成以免产生静电。另外,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也可采用在由塑料等构成的基材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层的结构。
其次,参照图13至图15来详细说明构成一对约束部83的约束件831。图13是表示构成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一对约束部83的约束件831的立体图。图14是用于说明约束件831的形状的图。图15是用于说明约束件831对元件收纳带100的约束状态的图,是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的图。
构成一对约束部83的约束件831包括连接部8311、上侧端相向部8312、侧面相向部8313及下侧端相向部8314。
约束件831中,连接部8311形成为平板状,是与引导主体81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连接的部分。侧面相向部8313形成为平板状,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的侧端面部100B相向。图13所示的示例中,侧面相向部8313具有两片板状件83131、83132连结而成的结构。而且,侧面相向部8313中,两片板状件83131、83132连结的角部分8313a向料带宽度方向H3的外侧突出(参照图15)。通过采用约束件831包含侧面相向部8313的结构,能够更切实地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另外,约束件831的侧面相向部8313的角部分8313a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部100B之间的隔离距离D1被设定为既能限制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又能尽可能降低因元件收纳带100与侧面相向部8313的接触引起的排出阻力的程度。
约束件831中,下侧端相向部8314形成为平板状,如图15所示,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C相向。
被料带导入引导部82导入约束件831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盖带102处于相对于载带101朝料带宽度方向H3的外侧展开并以将载带101的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折叠的状态。构成约束件831的下侧端相向部8314限制折叠状态的盖带102欲立起的位移。
此外,如前所述,引导主体81具有能够矫正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状态而使元件收纳带100成为伸展状态的程度的刚性。当卷曲状态的元件收纳带100被导向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时,约束件831中的下侧端相向部8314协同所述具有刚性的引导主体81来矫正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状态。由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更切实地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推出。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排出。
约束件831中,上侧端相向部8312形成为平板状,如图15所示,从被压平的盖带102的上侧,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相向。另外,上侧端相向部8312所相向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是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中,比分别形成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熔敷部103处于外侧的区域部分。
被料带导入引导部82导入约束件831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盖带102处于相对于载带101朝料带宽度方向H3的外侧展开并以将载带101的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折叠的状态。构成约束件831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经由连接部8311连接于引导主体81,而且从被压平的盖带102的上侧与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中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相向。这样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102朝向料带宽度方向H3内侧(相对于上侧端相向部8312而设置引导主体81的一侧)的位移及朝向上方的位移。
此处,当盖带102为展开状态的元件收纳带100通过约束件831时,盖带102欲立起的力作用于上侧端相向部8312。当料带排出方向H2朝向下方弯曲时,作用于上侧端相向部8312的力将变得更大(参照图12(2))。若上侧端相向部8312欲过度压制盖带102的立起,则会成为元件收纳带100排出时的排出阻力,使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性有可能发生恶化。为此,上侧端相向部8312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102朝向料带宽度方向H3内侧的位移,且以允许盖带102的一定程度的立起的方式限制朝向上方的位移。由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更切实地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推出。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排出。
此外,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时,约束件831中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图13所示的示例中,上侧端相向部8312以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的方式远高近低地倾斜。
如前所述,盖带102欲立起的力作用于上侧端相向部8312,该力成为元件收纳带100排出时的排出阻力,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性有可能发生恶化。为此,将约束件831中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设为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的结构。由此,作用于上侧端相向部8312的力得以降低,能够维持元件收纳带100的良好的排出性。
另外,约束件831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的最上端与引导主体81之间的隔离距离D2(参照图15)被设定为,既能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102朝向料带宽度方向H3内侧的位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盖带102的立起。
此外,约束件831中的相对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部100B处于垂直下方的位置(图15所示的示例中为板状件83132的大致中央位置)与引导主体81之间的隔离距离D3被设定为,既能限制元件收纳带100朝向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位移,又能使厚度不同的多种元件收纳带100排出。通过限制元件收纳带100朝向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位移,能够减小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相对于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后端的、关于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偏移量,防止元件收纳带100的相互重叠。由此,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更切实地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推出。
本实施方式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在约束件831中,平板状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侧面相向部8313及下侧端相向部8314以将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宽度方向H3端部包围的方式一体地连结。通过由上侧端相向部8312、侧面相向部8313及下侧端相向部8314一体地连结而成的约束件831构成的一对约束部83的各者,能够划定在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时以将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包围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8310(参照图13)。
此外,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约束件831构成为从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引导路径8310越窄的窄头形状。具体而言,约束件831以引导路径8310中的与料带排出方向H2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从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侧端缘831AA越往下游侧端缘831AB而越逐渐减小的方式而构成为窄头形状(参照图14)。更详细而言,约束件831以约束件831中的构成平板状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侧面相向部8313的板状件83131、83132以及下侧端相向部8314各自的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从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越往下游越逐渐减小的方式而构成为窄头形状。但是,只要约束件831以引导路径8310的截面积渐减的方式构成,则上侧端相向部8312、侧面相向部8313及下侧端相向部8314的长度也可不全部渐减。
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且由一对约束部83引导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此处,构成一对约束部83各者的各约束件831构成为窄头形状。由此,能够防止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进入一对约束部83的各约束件831间的间隙部分。此外,通过各约束件831构成为窄头形状,能够防止在料带排出方向H2上彼此相邻的约束件831间从上游侧的约束件831排出而欲立起的盖带102无法进入下游侧的约束件831。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排出。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约束件831由金属形成以免产生静电。另外,约束件831也可采用在由塑料等构成的基材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层的结构。
另外,构成一对约束部83的约束件831并不限定于图13至图15所例示的结构,也可为图16至图18所示的变形例的约束件。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约束件831A对元件收纳带100的约束状态的图,是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约束件831B对元件收纳带100的约束状态的图,是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例的约束件831C对元件收纳带100的约束状态的图,是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的图。
首先,图16所示的约束件831A整体上形成为曲面形状。该曲面形状近似于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2导入的元件收纳带100中以将载带101的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折叠的状态的盖带102的形状。约束件831A与前述的约束件831同样地,包括连接部8311A、上侧端相向部8312A、侧面相向部8313A及下侧端相向部8314A。
约束件831A中,连接部8311A形成为平板状,是与引导主体81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连接的部分。上侧端相向部8312A形成为曲面状,从被压平的盖带102的上侧,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相向。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时,上侧端相向部8312A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图16所示的示例中,上侧端相向部8312A以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的方式弯曲。
约束件831A中,侧面相向部8313A形成为曲面状,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的侧端面部100B相向。图16所示的示例中,侧面相向部8313A具有以朝料带宽度方向H3外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约束件831A中,下侧端相向部8314A形成为曲面状,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C相向。
图16所例示的约束件831A中,侧面相向部8313A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下侧端相向部8314A限制折叠状态的盖带102欲立起的位移,并且矫正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状态。而且,上侧端相向部8312A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102朝向料带宽度方向H3内侧的位移,并且以允许盖带102的一定程度的立起的方式限制朝向上方的位移。
此处,约束件831A的侧面相向部8313A的最侧端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部100B之间的隔离距离D1A被设定为比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1(参照图15)短。因此,能够更切实地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此外,约束件831A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A的最上端与引导主体81之间的隔离距离D2A被设定为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2(参照图15)为同程度。而且,约束件831A中的相对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部100B处于垂直下方的位置与引导主体81之间的隔离距离D3A被设定为比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3(参照图15)长。但是,约束件831A的隔离距离D3A被设定为能限制元件收纳带100朝向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位移。
其次,图17所示的约束件831B与前述的约束件831同样地,包括连接部8311B、上侧端相向部8312B、侧面相向部8313B及下侧端相向部8314B。
约束件831B中,连接部8311B形成为平板状,是与引导主体81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连接的部分。上侧端相向部8312B形成为平板状,从被压平的盖带102的上侧,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相向。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时,上侧端相向部8312B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图17所示的示例中,上侧端相向部8312B以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的方式远高近低地倾斜。
约束件831B中,侧面相向部8313B形成为平板状,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的侧端面部100B相向。图17所示的示例中,侧面相向部8313B具有两片板状件83131B、83132B连结而成的结构。而且,侧面相向部8313B中,两片板状件83131B、83132B连结的角部分8313Ba向料带宽度方向H3的外侧突出。
约束件831B中,下侧端相向部8314B形成为平板状,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C相向。
图17所例示的约束件831B中,侧面相向部8313B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此处,约束件831B的侧面相向部8313B的角部分8313Ba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部100B之间的隔离距离D1B被设定为比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1(参照图15)短。因此,能够更切实地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此外,约束件831B中,下侧端相向部8314B限制折叠状态的盖带102欲立起的位移,并且矫正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状态。而且,约束件831B中,上侧端相向部8312B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102朝向料带宽度方向H3内侧的位移,并且以允许盖带102的一定程度的立起的方式限制朝向上方的位移。
此处,约束件831B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B的最上端与引导主体81之间的隔离距离D2B被设定为比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2(参照图15)和前述的约束件831A的隔离距离D2A(参照图16)短。而且,约束件831B中的相对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部100B处于垂直下方的位置(图17所示的示例中为板状件83132B的大致中央位置)与引导主体81之间的隔离距离D3B被设定为比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3(参照图15)和前述的约束件831A的隔离距离D3A(参照图16)短。由此,能够更切实地限制元件收纳带100朝向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位移。因此,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相对于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后端的、关于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偏移量变小,防止元件收纳带100的相互重叠。
但是,若过度限制元件收纳带100朝向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位移,则会因盖带102欲立起的力而导致元件收纳带100排出时的排出阻力变大。因此,较为理想的是,图17所例示的约束件831B用于具有刚性低而欲立起的力小的盖带102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时。
其次,图18所示的约束件831C与前述的约束件831同样地,包括连接部8311C、上侧端相向部8312C、侧面相向部8313C及下侧端相向部8314C。约束件831C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8311C与上侧端相向部8312C之间的竖立设置部8315C。
约束件831C中,连接部8311C形成为平板状,是与引导主体81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连接的部分。上侧端相向部8312C形成为平板状,从被压平的盖带102的上侧,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相向。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时,上侧端相向部8312C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图18所示的示例中,上侧端相向部8312C以从料带宽度方向H3的内侧越往外侧而越离开所述展开的盖带102的方式远高近低地倾斜。
约束件831C中,竖立设置部8315C是连结连接部8311C与上侧端相向部8312C的部分,且以相对于引导主体81大致垂直地立起的方式构成。
约束件831C中,侧面相向部8313C形成为平板状,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的侧端面部100B相向。图18所示的示例中,侧面相向部8313C具有三片板状件83131C、83132C、83133C连结而成的结构。板状件83131C连结于上侧端相向部8312C,板状件83133C连结于下侧端相向部8314C。板状件83132C连结板状件83131C与板状件83133C。而且,侧面相向部8313C中,板状件83132C被设置在料带宽度方向H3的外侧。
约束件831C中,下侧端相向部8314C形成为平板状,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C相向。
图18所例示的约束件831C中,侧面相向部8313C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此处,约束件831C的侧面相向部8313C的板状件83132C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部100B之间的隔离距离D1C被设定为比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1(参照图15)和前述的约束件831B的隔离距离D1B(参照图17)短。因此,能够更切实地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此外,约束件831C中,下侧端相向部8314C限制折叠状态的盖带102欲立起的位移,并且矫正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状态。而且,约束件831C中,上侧端相向部8312C及竖立设置部8315C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102朝向料带宽度方向H3内侧的位移,并且以允许盖带102的一定程度的立起的方式限制朝向上方的位移。
此处,约束件831C的上侧端相向部8312C的最上端与引导主体81之间的隔离距离D2C被设定为比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2(参照图15)、前述的约束件831A的隔离距离D2A(参照图16)和前述的约束件831B的隔离距离D2B(参照图17)短。而且,约束件831C中的相对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部100B处于垂直下方的位置(图18所示的示例中为板状件83133C的大致中央位置)与引导主体81之间的隔离距离D3C被设定为比前述的约束件831的隔离距离D3(参照图15)、前述的约束件831A的隔离距离D3A(参照图16)和前述的约束件831B的隔离距离D3B(参照图17)短。由此,能够更切实地限制元件收纳带100朝向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位移。因此,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相对于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后端的、关于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偏移量变小,防止元件收纳带100的相互重叠。
但是,若过度限制元件收纳带100朝向与料带排出方向H2及料带宽度方向H3垂直的方向的位移,则会因盖带102欲立起的力而导致元件收纳带100排出时的排出阻力变大。因此,较为理想的是,图18所例示的约束件831C与前述的约束件831B同样地,用于具有刚性低而欲立起的力小的盖带102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时。
此外,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具备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除了图11以外,还参照图19至图21来说明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图19是表示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0是用于说明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形状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对元件收纳带100的约束状态的图,是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的图。
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在引导主体81的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下游端分别连接于其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两端部。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各自引导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各自包括连接部841、上侧面约束部842及下表面约束部843。
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各者中,连接部841形成为平板状,是与引导主体81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连接的部分。连接部841中料带排出方向H2上游侧的区域部分连接于引导主体81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上侧面约束部842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端部的上表面部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相向,并且与侧端面部100B相向。此外,下表面约束部843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C相向。
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各者中,上侧面约束部842与下表面约束部843以将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宽度方向H3端部包围的方式一体地连结。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各自划定在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时以将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包围的方式进行引导的末端引导路径840(参照图19)。而且,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各自构成为从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末端引导路径840越窄的窄头形状。具体而言,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各自以末端引导路径840中的与料带排出方向H2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从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侧端缘84AA越往下游侧端缘84AB越逐渐减小的方式构成为窄头形状(参照图20)。
由引导主体81引导上表面部100A并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一边由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引导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一边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导出。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导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筒体17内朝向料带切断装置18落下。此处,料带切断装置18难以切断薄的盖带102。因此,若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展开到外侧,而存在不得不只切断盖带102的部分,则料带切断装置18对元件收纳带100的切断性下降。
为此,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各自构成为窄头形状。由此,在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导出之前,能够克服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欲立起的力而将该盖带102设为以将载带101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朝外侧折叠的状态。其结果,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经由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导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盖带102成为以将载带101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朝外侧折叠的状态。由此,当使用料带切断装置18等将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导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切断成短条状时,能够将盖带102与载带101一起切断,从而能够提高其切断性。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由金属形成以免产生静电。另外,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也可采用在由塑料等构成的基材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层的结构。
另外,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被设置在筒体17内的状态下,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与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中的朝铅垂下方侧呈直线状延伸的延设区域部分171B抵接。由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划定的末端引导路径840中,成为元件收纳带100排出侧的下游侧端缘84AB的与料带排出方向H2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小于由约束件831划定的引导路径8310的下游侧端缘831AB的截面积。此外,通过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时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排出方向H2沿着筒体17的延设区域部分171B为直线状,因此因元件收纳带100弯曲造成的盖带102的变形及排出阻力小。因此,尽管由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划定的末端引导路径840中的下游侧端缘84AB的截面积被设定得小,但经由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导出性维持为良好。
此外,即使在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下游侧端缘84AB与料带切断装置18的料带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长至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料带切断装置18对经由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而导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切断性仍良好。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下游侧端缘84AB与料带切断装置18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维持盖带102的折叠状态,并维持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矫正状态,且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不会与料带切断装置18发生干涉的程度。此时,考虑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在筒体17内的晃动、或因元件收纳带100的重量引起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朝向铅垂下方的下垂量等。
此外,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下游侧端缘84AB与料带切断装置18之间的距离也可被设定为,下游侧端缘84AB与料带切断装置18之间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最大卷曲时的料带厚度方向的卷曲位移量小于筒体17中的第一壁部171与第二壁部172之间的隔离距离。
而且,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下游侧端缘84AB与料带切断装置18之间的距离也可被设定为,在因元件收纳带100的重量导致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朝向铅垂下方最大限度下垂的状态下,小于元件收纳带100中彼此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间的距离。此时,在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下游侧端缘84AB与料带切断装置18之间,元件收纳带100不会卷曲。
此外,如图19至图21所示,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各自的连接部841具有远端弯折部841A。远端弯折部841A是通过连接部841中与连接于引导主体81的区域部分相反的、料带排出方向H2下游侧的远端部分朝外侧弯折而形成。通过在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中分别将连接部841设为具有远端弯折部841A的结构,从而能够尽可能抑制元件收纳带100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被导出时钩挂住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84的情况。
此外,元件供应装置1具备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排出的、前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因此,能够尽可能抑制因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不良引起的元件供应单元1A供应元件P的供应动作的中断。因此,元件供应装置1成为元件P的供应效率优异的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图22A至图22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的结构的立体图。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是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的结构体。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与前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同样地,具备引导主体801A与一对约束部803A。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中,引导主体801A是引导从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的部分。引导主体801A形成为长方形板状。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中,一对约束部803A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分别连接于引导主体801A的两端部。一对约束部803A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01A引导上表面部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中的引导主体801A具有挠性。而且,一对约束部803A各自包含沿料带排出方向H2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约束件8031A。由此,能够将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的形状设为沿着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的形状。
此时,与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的内侧面抵接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中,具有挠性的引导主体801A如图22B所示,构成为包含弯曲部8011A与延设部8012A的形状。引导主体801A中,弯曲部8011A是从料带排出口23朝向铅垂下方侧而向上凸出地弯曲的部分。引导主体801A中,延设部8012A是从弯曲部8011A的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下游端朝铅垂下方侧延伸的部分。
另外,构成一对约束部803A各者的约束件8031A沿着料带排出方向H2的长度被设定为,从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下游朝向上游变短。即,约束件8031A沿着料带排出方向H2的长度被设定为,与引导主体801A的弯曲部8011A对应的约束件8031A比与延设部8012A对应的约束件8031A短。由此,能够实现沿着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的弯曲形状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
构成一对约束部803A的约束件8031A包含上侧端相向部80311A、侧面相向部80312A及下侧端相向部80313A。
上侧端相向部80311A是以从引导主体801A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缘连至外侧的方式而设。上侧端相向部80311A从被压平的盖带102的上侧,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01A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相向。约束件8031A中,上侧端相向部80311A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102朝向料带宽度方向H3内侧的位移,并且限制朝向上方的位移。
侧面相向部80312A是以从上侧端相向部80311A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缘连至下侧的方式而设。侧面相向部80312A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01A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的侧端面部100B相向。约束件8031A中,侧面相向部80312A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01A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下侧端相向部80313A是以从侧面相向部80312A的下端缘连至内侧的方式而设。下侧端相向部80313A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01A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C相向。约束件8031A中,下侧端相向部80313A限制折叠状态的盖带102欲立起的位移,并且矫正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状态。
此外,如图22C所示,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包含上表面突出片80311AA、侧面突出片80312AA及下表面突出片80313AA。
上表面突出片80311AA是在相邻的约束件8031A间的间隙部分,以从上侧端相向部80311A朝向所述间隙部分而朝外侧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的突片。侧面突出片80312AA是在相邻的约束件8031A间的间隙部分,以从侧面相向部80312A朝向所述间隙部分而朝外侧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的突片。下表面突出片80313AA是在相邻的约束件8031A间的间隙部分,以从下侧端相向部80313A朝向所述间隙部分而朝外侧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的突片。
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一边由引导主体801A引导上表面部100A,且由一对约束部803A引导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此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以包含上表面突出片80311AA、侧面突出片80312AA及下表面突出片80313AA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防止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宽度方向H3两端部进入一对约束部803A的各约束件8031A间的间隙部分。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排出。
<第三实施方式>
图23A及图23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的结构的图。图23A是从侧方观察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的图。图23B是从料带排出方向H2观察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的图。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是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的结构体。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与前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同样地,具备引导主体801B与一对约束部803B。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中,引导主体801B是引导从料带排出口23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的部分。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中,一对约束部803B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分别连接于引导主体801B的两端部。一对约束部803B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01B引导上表面部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一对约束部803B各自包含沿料带排出方向H2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约束件8031B。此外,引导主体801B沿着料带排出方向H2设置有多个将一对约束部803B中与料带宽度方向H3相向的约束件8031B间予以连结的板状件。由此,能够将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的形状设为沿着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的形状。
此时,与筒体17的第一壁部171的内侧面抵接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B中,引导主体801B如图23A所示,构成为包含弯曲部8011B和延设部8012B的形状。引导主体801B中,弯曲部8011B是从料带排出口23朝向铅垂下方侧而向上凸出地弯曲的部分。引导主体801B中,延设部8012B是从弯曲部8011B的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下游端朝铅垂下方侧延伸的部分。
构成一对约束部803B的约束件8031B包含上侧端相向部80311B、侧面相向部80312B及下侧端相向部80313B。
上侧端相向部80311B是以从引导主体801B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缘连至外侧的方式而设。上侧端相向部80311B从被压平的盖带102的上侧,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01B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D相向。约束件8031B中,上侧端相向部80311B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102朝向料带宽度方向H3内侧的位移,并且限制朝向上方的位移。
侧面相向部80312B是以从上侧端相向部80311B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缘连至下侧的方式而设。侧面相向部80312B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01B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的侧端面部100B相向。约束件8031B中,侧面相向部80312B约束一边由引导主体801B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在料带宽度方向H3上的位移。
下侧端相向部80313B是可围绕与料带宽度方向H2平行的轴心转动地安装在侧面相向部80312B内侧的滚轮件。下侧端相向部80313B与一边由引导主体801B引导上表面部100A一边朝料带排出方向H2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端部区域部分100C相向。约束件8031B中,下侧端相向部80313B限制折叠状态的盖带102欲立起的位移,并且矫正元件收纳带100的卷曲状态。此外,由于下侧端相向部80313B为可转动的滚轮件,因此能够使元件收纳带100的排出变得顺滑(顺利)。
此外,如图24所示,前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也可以具备一对覆盖件85的方式构成。图24是表示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所具备的覆盖件85的立体图。另外,前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0A、80B也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同样地,也可以具备一对覆盖件85的方式构成。以下,对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所具备的一对覆盖件85进行说明。
一对覆盖件85是分别覆盖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的一对约束部83的盖。一对覆盖件85各自形成为沿着构成约束部83的多个约束件831的排列方向(料带排出方向H2)延伸的带状。一对覆盖件85各自构成为,覆盖各约束件831,并且也覆盖相邻的约束件831间的间隙部分。
此外,一对覆盖件85各自既可由聚氨酯薄膜等具有伸缩性的薄膜材料构成,也可由不具有伸缩性的薄膜材料构成。在由具有伸缩性的薄膜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一对覆盖件85各自成为与各约束件831紧贴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由不具有伸缩性的薄膜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一对覆盖件85各自成为在各约束件831之间介隔着空气层的状态。
如前所述,在元件安装机10中,作为使用元件收纳带来供应元件的元件供应装置,除了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元件供应装置1以外,还设置有不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其他元件供应装置。在与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元件供应装置1相邻地设置有其他元件供应装置的情况下,从其他元件供应装置排出的元件收纳带有可能进入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的一对约束部83的各约束件831间的间隙部分。此时,在筒体17内中,有可能无法切实地排出从其他元件供应装置排出的元件收纳带。
为此,以分别覆盖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的一对约束部83的方式设置一对覆盖件85。由此,能够防止从其他元件供应装置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进入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的一对约束部83的各约束件831间的间隙部分。因此,在筒体17内,切实地排出从其他元件供应装置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其例如还能够采用如下的变形实施方式。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设置在元件供应装置1中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例如也可安装于元件安装机10的筒体17。此时,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以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中的料带排出方向H2的上游端从筒体17的上部开口17A露出到外侧且与第一壁部171的内侧面抵接的状态,安装在筒体17内。而且,当元件供应单元1A被设置于元件安装机10的元件供应部时,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中的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82的上游端连接。由此,能够通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来引导元件收纳带100从元件供应单元1A的料带排出口23的排出。
(2)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引导主体81引导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引导主体81也可以引导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的方式构成。此时,采用了将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包围的结构的一对约束部83例如经由连结部而分别连接于引导主体81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此时,根据元件收纳带100中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深度来设定连结部在引导主体81与约束部83之间的长度。
此处,根据所收纳的元件的尺寸来设定元件收纳部101a的深度。因此,在采用引导主体81引导元件收纳带100的下表面部的结构的情况下,必须根据元件收纳部101a的深度来制作连结部的长度不同的多种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因此,采用以引导主体81引导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表面部的方式构成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较好。
(3)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的元件供应装置1使用料带宽度方向H3的长度K2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来供应元件P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8也可以引导从元件供应装置排出来的料带宽度方向H3的长度K2例如为8mm左右的窄幅的元件收纳带的排出的方式构成。
(4)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元件供应单元1A的元件露出部6切断元件收纳带100中的盖带102的料带宽度方向中央位置而使元件P在元件收纳部101a内露出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元件供应单元1A的元件露出部6也可采用沿着熔敷部103剥离盖带102的料带宽度方向的一个方向侧的端部,由此来使元件P在元件收纳部101a内露出的结构。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含具有如下技术方案的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被贴附于所述载带,所述元件供应单元以所述盖带作为上表面侧来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以供应元件,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包括:引导主体,沿料带排出方向引导从所述料带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以及一对约束部,在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正交的料带宽度方向上分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的两端部,并且对在由所述引导主体引导所述上表面部或所述下表面部的情况下而被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在所述料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予以约束。
根据该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单元中先行进行元件供应的元件收纳带(先行的元件收纳带)在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被引导主体引导的情况下而被排出。在先行的元件收纳带的后端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后,由元件供应单元送出的后续的元件收纳带被引导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于是,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先行的元件收纳带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推出。
此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具备一对在与料带排出方向正交的料带宽度方向上分别连接于引导主体的两端部的约束部。这一对约束部构对在由引导主体引导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的情况下而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的在料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予以约束。由此,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先行的元件收纳带不会发生倾斜等的姿势变化而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推出。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排出。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所述引导主体具有挠性,所述一对约束部分别包括多个在所述料带排出方向上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约束件。
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使引导元件收纳带的排出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形状形成为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性良好的形状。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所述引导主体被构成为包含弯曲部和延设部的形状,所述弯曲部从所述料带排出口向铅垂下方侧弯曲,所述延设部从所述弯曲部的料带排出方向下游端向铅垂下方侧延伸。
采用该技术方案,既能够通过延设部来确保引导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所需的引导主体的长度,又能够通过弯曲部来尽可能地缩短从元件供应单元中沿料带进给方向的料带排出口算起的引导主体的突出长度。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所述约束件包括:侧面相向部,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侧端面部相向;以及下侧端相向部,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下表面部中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部分相向。
采用该技术方案,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构成一对约束部各者的约束件包含与元件收纳带的料带宽度方向端部的侧端面部相向的侧面相向部。由此,能够更切实地对在由引导主体引导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的情况下而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的在料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予以约束。
此外,构成一对约束部各者的约束件还包含与元件收纳带的下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部分相向的下侧端相向部。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有时会因卷轴的卷痕等而成卷曲状态。当这样的卷曲状态的元件收纳带被引导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时,由约束件中的下侧端相向部来矫正元件收纳带的卷曲状态。由此,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先行的元件收纳带更切实地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推出。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能切实地排出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从所述料带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盖带相对于所述载带而向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外侧被展开,以开放所述元件收纳部,所述约束件还包括:上侧端相向部,从所述被展开的盖带的上侧,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上表面部中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部分相向。
元件收纳带中,相对于载带而朝料带宽度方向的外侧展开的盖带在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时,欲摆脱将其压平的力而立起。若在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时盖带处于立起状态,则会成为元件收纳带排出时的排出阻力,导致该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性恶化。为此,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采用使构成一对约束部各者的约束件包含上侧端相向部的结构。约束件中,上侧端相向部是从所述展开的盖带的上侧与元件收纳带的上表面部中的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部分相向的部分。这样的上侧端相向部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朝向料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移及朝向上方的位移。由此,在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先行的元件收纳带更切实地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推出。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排出。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观察时,所述上侧端相向部从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内侧越往外侧越离开所述被展开的盖带。
如前所述,约束件的上侧端相向部限制展开状态的盖带朝向料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移及朝向上方的位移。此时,盖带欲立起的力作用于上侧端相向部,该力成为元件收纳带排出时的排出阻力,有可能导致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性恶化。为此,采用使约束件中的上侧端相向部从料带宽度方向的内侧越往外侧越离开所述被展开的盖带的结构。由此,作用于上侧端相向部的力得以降低,能够维持元件收纳带的良好的排出性。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所述约束件中,所述上侧端相向部、所述侧面相向部及所述下侧端相向部以包围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方式而被一体地连结。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由上侧端相向部、侧面相向部及下侧端相向部一体地连结而成的约束件构成的一对约束部的各者,能够划定在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时以将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包围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所述约束件被构成为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越窄的窄头形状。
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在由引导主体引导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且由一对约束部引导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情况下朝料带排出方向被排出。此处,分别构成一对约束部各者的各约束件构成为窄头形状。由此,能够防止元件收纳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进入到一对约束部的各约束件之间的间隙部分。因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能够切实地排出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还包括: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在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下游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且对在由所述引导主体引导所述上表面部或所述下表面部的情况下而被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予以引导;其中,所述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分别被构成为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越窄的窄头形状。
采用该技术方案,由引导主体引导上表面部而被排出的元件收纳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在由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引导的情况下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被导出。此处,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各者构成为窄头形状。由此,在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导出之前,能够克服元件收纳带的盖带欲立起的力而将该盖带设为以将载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朝外侧折叠的状态。其结果,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经由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导出的元件收纳带中,盖带成为以将载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朝外侧折叠的状态。由此,例如使用料带切断装置等将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导出的元件收纳带切断成短条状时,能够将盖带与载带一起切断,从而能够提高其切断性。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还包括: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相对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上游端分别设置在该上游端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外侧,并且对从所述料带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往所述一对约束部中位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最上游侧的约束件的导入予以引导;其中,所述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分别被构成为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越窄的窄头形状,而且该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的下游端进入到位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最上游侧的约束件的上游端。
采用该技术方案,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一边由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引导,一边被导入构成一对约束部的多个约束件中的设置在料带排出方向最上游侧的约束件。此处,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各自构成为窄头形状。由此,在元件收纳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被导入一对约束部中的料带排出方向最上游侧的约束件之前,能够克服盖带欲立起的力而将该盖带设为以将载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朝外侧折叠的状态。其结果,在经由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被导入到一对约束部的约束件中的元件收纳带中,盖带成为以将载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包围的方式朝外侧折叠的状态。由此,能够将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顺畅地导入到构成一对约束部的约束件中。
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还包括:一对覆盖件,分别覆盖所述一对约束部;其中,所述一对覆盖件分别被形成为沿着构成所述约束部的所述多个约束件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带状,以覆盖各所述约束件,并且还覆盖相邻的约束件之间的间隙部分。
假定元件供应单元中有不经由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来进行元件收纳带的排出的元件供应单元(以下称作“其他元件供应单元”)时,则从该其他元件供应单元排出的元件收纳带有可能进入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的一对约束部的各约束件之间的间隙部分中。此时,有可能无法切实地排出从其他元件供应单元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
为此,以覆盖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的一对约束部各者的方式设置一对覆盖件。由此,能够防止从其他元件供应单元排出的元件收纳带进入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的一对约束部的各约束件之间的间隙部分中。因此,可切实地排出从其他元件供应单元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利用元件收纳带来供应元件,所述元件收纳带包括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所述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被贴附于所述载带,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包括:元件供应单元,包含料带送出部和元件露出部,所述料带送出部朝着料带排出口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所述元件露出部使被所述料带送出部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元件收纳部内的所述元件露出;以及上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引导所述元件收纳带从所述料带排出口的排出。
根据该元件供应装置,具备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排出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因此,能够尽可能抑制因元件收纳带的排出不良引起的元件供应单元的元件供应动作的中断。因此,元件供应装置便成为元件供应效率优异的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元件安装机包括:元件供应部,设置有多个沿料带进给方向送出元件收纳带以供应元件的元件供应装置,多个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在与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上排列且至少一个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是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头部组件,取出由多个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分别供应的元件;筒体,被形成为具有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的筒状,允许所述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从所述上部开口插入,该筒体从所述上部开口接受从所述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以外的其它元件供应装置排出的元件收纳带并且引导该元件收纳带的排出;以及料带切断装置,以面临所述筒体的所述下部开口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指定的时期切断从所述筒体经由所述下部开口排出的元件收纳带。
根据该元件安装机,利用头部组件来取出由包含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的多个元件供应装置所供应的元件。而且,元件供应后而从各元件供应装置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通过筒体被导向料带切断装置,由该料带切断装置切断成短条状。另外,从具备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一边由插入在筒体内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引导,一边经由筒体的下部开口被导向料带切断装置。
上述的元件安装机中,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壁部,是规定所述上部开口和所述下部开口的壁部,具有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设置的所有元件供应装置相向的长度;以及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在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相向,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在所述筒体内抵接于所述第一壁部。
此外,上述的元件安装机中,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一壁部包括:弯曲区域部分,从所述上部开口向铅垂下方侧弯曲;以及延设区域部分,从所述弯曲区域部分的下端朝着所述料带切断装置而向铅垂下方侧呈直线状延伸,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所述引导主体以其下端在铅垂方向上到达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延设区域部分的方式延伸。
采用该技术方案,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与筒体的第一壁部的内侧面抵接。而且,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引导主体的延设部以引导主体的下端到达第一壁部中朝铅垂下方侧呈直线状延伸的延设区域部分的方式而延伸。由此,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被后续的元件收纳带推动而被排出的先行的元件收纳带到达引导主体的下端后,便沿着第一壁部中朝铅垂下方侧呈直线状延伸的延设区域部分而自由落下。这样,从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被导出的元件收纳带在筒体内沿着第一壁部的延设区域部分而朝料带切断装置自由落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切实地使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排出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符号说明
1 元件供应装置
1A 元件供应单元
2 装置主体
21 元件取出位置
22 操作部
23 料带排出口
3 料带送出部
4 料带行进路形成部
5 行进路
6 元件露出部
7 盖构件
8、80A、80B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
81、801A、801B 引导主体
811、8011A、8011B 弯曲部
812、8012A、8012B 延设部
82 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
83、803A、803B 一对约束部
831、831A、831B、831C、8031A、8031B 约束件
8311、8311A、8311B、8311C 连接部
8312、8312A、8312B、8312C、80311A、80311B 上侧端相向部
8313、8313A、8313B、8313C、80312A、80312B 侧面相向部
8314、8314A、8314B、8314C、80313A、80313B 下侧端相向部
84 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
85 覆盖件
10 元件安装机
14 头部组件
17 筒体
17A 上部开口
17B 下部开口
171 第一壁部
171A 弯曲区域部分
171B 延设区域部分
172 第二壁部
18 料带切断装置
100 元件收纳带
101 载带
101a 元件收纳部
101b 孔部
102 盖带

Claims (15)

1.一种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引导从元件供应单元的料带排出口排出来的元件收纳带的排出,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被贴附于所述载带,所述元件供应单元以所述盖带作为上表面侧来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以供应元件,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包括:
引导主体,沿料带排出方向引导从所述料带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以及
一对约束部,在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正交的料带宽度方向上分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的两端部,并且对在由所述引导主体引导所述上表面部或所述下表面部的情况下而被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在所述料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予以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主体具有挠性,
所述一对约束部分别包括多个在所述料带排出方向上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约束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主体被构成为包含弯曲部和延设部的形状,所述弯曲部从所述料带排出口向铅垂下方侧弯曲,所述延设部从所述弯曲部的料带排出方向下游端向铅垂下方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束件包括:
侧面相向部,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侧端面部相向;以及
下侧端相向部,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下表面部中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部分相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料带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盖带相对于所述载带而向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外侧被展开,以开放所述元件收纳部,
所述约束件还包括:
上侧端相向部,从所述被展开的盖带的上侧,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上表面部中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部分相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观察时,所述上侧端相向部从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内侧越往外侧越离开所述被展开的盖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束件中,所述上侧端相向部、所述侧面相向部及所述下侧端相向部以包围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方式而被一体地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束件被构成为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越窄的窄头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在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下游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且对在由所述引导主体引导所述上表面部或所述下表面部的情况下而被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予以引导;其中,
所述一对末端料带引导部分别被构成为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越窄的窄头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相对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上游端分别设置在该上游端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外侧,并且对从所述料带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往所述一对约束部中位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最上游侧的约束件的导入予以引导;其中,
所述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分别被构成为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的上游端越往下游端而越窄的窄头形状,而且该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的下游端进入到位于所述料带排出方向最上游侧的约束件的上游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覆盖件,分别覆盖所述一对约束部;其中,
所述一对覆盖件分别被形成为沿着构成所述约束部的所述多个约束件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带状,以覆盖各所述约束件,并且还覆盖相邻的约束件之间的间隙部分。
12.一种元件供应装置,利用元件收纳带来供应元件,所述元件收纳带包括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所述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被贴附于所述载带,所述元件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元件供应单元,包含料带送出部和元件露出部,所述料带送出部朝着料带排出口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所述元件露出部使被所述料带送出部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元件收纳部内的所述元件露出;以及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引导所述元件收纳带从所述料带排出口的排出。
13.一种元件安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元件供应部,设置有多个沿料带进给方向送出元件收纳带以供应元件的元件供应装置,多个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在与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上排列且至少一个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是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元件供应装置;
头部组件,取出由多个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分别供应的元件;
筒体,被形成为具有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的筒状,允许所述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从所述上部开口插入,该筒体从所述上部开口接受从所述特定的元件供应装置以外的其它元件供应装置排出的元件收纳带并且引导该元件收纳带的排出;以及
料带切断装置,以面临所述筒体的所述下部开口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指定的时期切断从所述筒体经由所述下部开口排出的元件收纳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元件安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壁部,是规定所述上部开口和所述下部开口的壁部,具有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设置的所有元件供应装置相向的长度;以及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在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相向,
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在所述筒体内抵接于所述第一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元件安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一壁部包括:弯曲区域部分,从所述上部开口向铅垂下方侧弯曲;以及延设区域部分,从所述弯曲区域部分的下端朝着所述料带切断装置而向铅垂下方侧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中,所述引导主体以其下端在铅垂方向上到达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延设区域部分的方式延伸。
CN201780089055.6A 2017-04-10 2017-04-10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Active CN110476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4676 WO2018189785A1 (ja) 2017-04-10 2017-04-10 テープ排出ガイド構造体、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494A true CN110476494A (zh) 2019-11-19
CN110476494B CN110476494B (zh) 2021-04-06

Family

ID=63793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9055.6A Active CN110476494B (zh) 2017-04-10 2017-04-10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1959B2 (zh)
JP (1) JP6865271B2 (zh)
CN (1) CN110476494B (zh)
DE (1) DE112017007418T5 (zh)
WO (1) WO20181897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3245A1 (ja) * 2019-08-19 2021-02-25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ガイド
CN113460763B (zh) * 2021-06-29 2023-05-26 湖南灏森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圆片原料带送料纠偏系统
WO2024013869A1 (ja) * 2022-07-13 2024-01-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部品実装機および部品収納テープの巻きぐせ矯正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52A (zh) * 1994-01-24 1995-11-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元器件供给装置
JP2001244691A (ja) * 2000-03-01 2001-09-07 Yamaha Motor Co Ltd テープフィーダー
KR20020001089A (ko) * 2000-06-24 2002-01-09 정문술 테이프 피더용 피더 테이프 가이드 장치
JP2003008294A (ja) * 2001-06-21 2003-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US20060254048A1 (en) * 2004-01-26 2006-11-16 Popman Corporation Automatic electronic componen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s inventory management apparatus
JP2014093424A (ja) * 2012-11-02 2014-05-19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CN103857275A (zh) * 2012-12-05 2014-06-1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防卡带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19A (ja) 1983-06-16 1985-01-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回転軸の支持構造
JPH0620971B2 (ja) * 1984-07-24 1994-03-23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キヤリヤテ−プのカバ−テ−プ剥がし装置
JP2740348B2 (ja) * 1989-10-17 1998-04-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送出装置のカバーテープ剥離装置
JPH09148798A (ja) * 1995-11-17 1997-06-06 Sony Corp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US5725140A (en) * 1996-09-09 1998-03-10 Amistar Corporation Tape feeder for a surface mount placement system
SE521891C2 (sv) * 2001-09-07 2003-12-16 Mydata Automation Ab Förfarande och medel för exponering av elektriska komponenter i en komponentbärartejp
US7464741B2 (en) * 2002-09-12 2008-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art feeding device and part feeding method
JP2004323028A (ja) * 2003-04-22 2004-11-18 Urawa Denken Kk キャリアテープ用カバーおよびその装着方法
ATE360980T1 (de) * 2003-11-07 2007-05-15 Mydata Automation Ab Ein verfahren und eine anlage zur aussetzung elektronischer bauteilen
US8353424B2 (en) * 2009-01-27 2013-01-15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Component feeder
JP4500890B2 (ja) * 2010-01-25 2010-07-1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電気部品供給方法
KR101730897B1 (ko) * 2012-06-29 2017-04-27 야마하하쓰도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피더와 피더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부품 장착 장치
JP5984291B2 (ja) * 2012-08-17 2016-09-06 Juki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排出機構、代用経路部材、部品供給機構及び基板の製造方法
JP6681344B2 (ja) * 2015-01-22 2020-04-15 株式会社Fuji フィーダ装置
EP3313161B1 (en) * 2015-06-18 2020-02-05 FUJI Corporation Tape cutting processing device and process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52A (zh) * 1994-01-24 1995-11-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元器件供给装置
JP2001244691A (ja) * 2000-03-01 2001-09-07 Yamaha Motor Co Ltd テープフィーダー
KR20020001089A (ko) * 2000-06-24 2002-01-09 정문술 테이프 피더용 피더 테이프 가이드 장치
JP2003008294A (ja) * 2001-06-21 2003-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US20060254048A1 (en) * 2004-01-26 2006-11-16 Popman Corporation Automatic electronic componen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s inventory management apparatus
JP2014093424A (ja) * 2012-11-02 2014-05-19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CN103857275A (zh) * 2012-12-05 2014-06-1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防卡带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89785A1 (ja) 2018-10-18
DE112017007418T5 (de) 2019-12-19
JP6865271B2 (ja) 2021-04-28
US11511959B2 (en) 2022-11-29
JPWO2018189785A1 (ja) 2020-01-16
CN110476494B (zh) 2021-04-06
US20200377322A1 (en)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9175B (zh) 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CN110476494A (zh)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EP2079294B1 (en) Component supply unit and surface mounter
US20100239401A1 (en) Carrier tape feeder for chip mounter
EP3041332A1 (en) Feeder
JPH07212084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5909689B2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JP3527367B2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切断装置と電子部品実装機
CN109565950B (zh) 元件供应装置
CN110945978B (zh) 元件供应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装配机
JP3635905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10832961B (zh) 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CN110892800B (zh) 元件供应装置和元件供应方法以及元件装配机
US20190191604A1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JP6814953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US11166400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CN110431931A (zh) 元件供应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US2691327A (en) Envelope assembling apparatus
US11337349B2 (en) Component feeding device
JPWO2018008131A1 (ja) フィーダ装置
KR20100033759A (ko) 부품 실장기용 테이프 피더
JPH04267722A (ja) 自動包装機における能書供給装置
JPH08108938A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整列収納装置
JPH0551010U (ja) 移植機の苗ガイド装置
JP2001217591A (ja)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