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5371B -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5371B
CN110475371B CN201810440469.5A CN201810440469A CN110475371B CN 110475371 B CN110475371 B CN 110475371B CN 201810440469 A CN201810440469 A CN 201810440469A CN 110475371 B CN110475371 B CN 110475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access response
user equipment
msg3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04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5371A (zh
Inventor
罗超
刘仁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FG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404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537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6030 priority patent/WO2019214650A1/zh
Priority to US17/054,040 priority patent/US11445553B2/en
Priority to EP19800433.5A priority patent/EP3813470B1/en
Priority to KR1020207034186A priority patent/KR20210008004A/ko
Priority to BR112020022660-2A priority patent/BR112020022660A2/pt
Publication of CN110475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5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5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5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步骤(S1),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前导,其中用户设备所使用的NPRACH资源指示用户设备请求使用EDT;步骤(S2),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其中调制编码方式MCS索引字段的值指示按照EDT的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步骤(S3),用户设备根据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指示来传输Msg3;步骤(S4),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步骤(S5),用户设备根据DCI格式N0的指示来重传Msg3,在步骤(S2)中,Msg3的调制方式由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子载波指示字段来确定。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机器间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需求而在Rel-13版本中引入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相比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其主要特征是改善室内覆盖、支持大量低速率连接、超低设备成本、超低设备功耗、低设备时延敏感性等。NB-IoT系统的上下行带宽都只需要180kHz,与LTE系统中一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带宽相同。NB-IoT支持3种不同的操作模式:(1)、独立(standalone)模式,例如利用GSM系统中的一个载波;(2)、保护带(guard-band)操作模式,例如利用LTE载波中保护带内的180kHz频谱;(3)、带内(in-band)操作模式,例如利用LTE载波中的一个PRB。
2017年3月,在3GPP RAN#75次全会上,一个关于NB-IoT进一步增强的新工作项目被批准立项(参见RP-170852:New WID on Further NB-IoT enhancements,以及后来更新的RP-172063:Revised WID on Further NB-IoT enhancements)。这个Rel-15版本工作项目的目标之一是增加对提前数据传输(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的支持,即支持在随机接入过程(Random Access Procedure)期间,即在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arrowband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NPRACH)前导(Preamble)传输之后,在RRC(RadioResource Control)连接建立之前,在专用资源上进行下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传统NB-IoT的随机接入过程大致如下:
1.UE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自己所处的覆盖等级(coverage level),选择相应的NPRACH资源,在所选择的NPRACH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random access preamble)。这也称为Msg1。
2.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也称为Msg2,其中包含了UE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ID,给UE分配的临时标识符:TC-RNTI(Temporary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以及一个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NarrowbandRAR grant),其中包含了给UE的下一条消息(Msg3)分配的资源。
3.UE在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所分配的资源上发送Msg3,其中包含了UE的临时标识符。
Msg3支持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重传,即UE发送了由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所调度的Msg3(称为Msg3的“初传”,initial transmission,或者firsttransmission)后,会继续监听基站调度的Msg3的重传(re-transmission)。和Msg3的初传不一样的是,Msg3的重传是由基站在NPDCCH(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上发送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格式N0进行调度的。
Msg3的初传和重传都在NPUSCH(Narrowban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传输。
Msg3并不包含用户的应用层数据。
4.基站发送冲突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消息,也称为Msg4,用于解决多个UE发送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引起的冲突。
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包含的字段如下表所示:
字段名 比特数
上行子载波间隔(Uplink subcarrier spacing) 1
子载波指示(Subcarrier indication) 6
调度时延(Scheduling delay) 2
Msg3重复次数(Msg3repetition number) 3
MCS索引(MCS index) 3
其中MCS指的是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CS索引用于指示调制方式,所分配的RU(Resource Unit)个数,以及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传统的NB-IoT中只定义了MCS索引中8个值(也可以称为“状态”)中的3个,其他5个值保留,如下表所示:
值得指出的是,上表定义的调度选项(即各个调度参数的取值组合)是DCI格式N0提供的调度选项的一个子集。这意味着当基站需要调度Msg3的重传时,可以使用Msg3初传时所使用的调度选项。为了看清楚这一点,下表给出了DCI格式N0的定义:
例如,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指示的MCS索引字段的值=0(即RU个数=4,TBS=88比特)可以通过在DCI format N0中设置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值=0,资源分配字段的值=3来实现(子载波指示字段的值和重复次数字段的值则分别等于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子载波指示字段的值和Msg3重复次数字段的值)。
若NB-IoT支持EDT,则前面所述“在专用资源上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指的就是在Msg3上进行用户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此时,基站会对每一个覆盖等级广播一个用于EDT的最大TBS,而该最大TBS会关联一个到多个预设的其他TBS。UE通过为Msg1所选择的NPRACH资源告诉基站,希望用EDT方式传输应用层数据;基站发送的Msg2中所指示的对Msg3的NPUSCH资源的分配(调制方式、RU个数、重复次数等)可以基于最大TBS;UE在发送Msg3时,可以根据应用层数据的实际大小选择一个合适的TBS进行传输。比如下表中,第一行是配置的最大TBS的候选值,其余各行中同一列的是配置的最大TBS所关联的其他TBS。例如,基站对某个覆盖等级配置了最大TBS=936比特,则UE可能选择的TBS是328比特,或504比特,或712比特,或936比特。基站在接收Msg3时需要盲检UE所使用的TBS。
328 408 504 584 680 808 936 1000
T1 328 328 328 328 328 328 328 328
T2 408 408 408 456 504 504 536
T3 504 504 584 680 712 776
T4 584 680 808 936 1000
在上述例子中,由于基站事先并不知道UE会选择哪个TBS进行数据传输,所以基站在按EDT方式分配Msg3的资源时,可以按照UE选择最大TBS的情况进行分配。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CS索引中的5个保留状态可以用于指示RU个数和/或其他信息,比如,若配置的最大TBS为1000比特,则状态‘111’可以表示为Msg3分配10个RU。如果UE实际使用的TBS不是最大的TBS,UE可以使用比“Msg3重复次数”字段中指示的更小的重复次数;比如,配置的最大TBS为680比特,Msg3重复次数(Msg3repetition number)字段指示的重复次数为16,则若选择的TBS为680比特,则实际发送Msg3时使用的重复次数(number of repetitions)为16,若选择的TBS为328,则实际发送Msg3时使用的重复次数(number of repetitions)为8。
基站可以配置在EDT时在某个NPRACH覆盖等级下是否允许使用小于配置的最大TBS的TBS;若相应参数设置为允许,则基站还可以设置对于配置的最大TBS,UE从哪个集合中选择TBS,比如,若配置的最大TBS为936比特,则基站可以配置在EDT时UE是从{504,936}中选择一个TBS,还是从{328,504,712,936}中选择一个TBS。
目前的EDT设计中的问题是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CS索引中新定义的状态所对应的调度选项并不是都能被DCI格式N0所支持;另外,传统NB-IoT的DCI格式N0调度的是固定的资源(包括TBS和重复次数),而在EDT下,基站调度Msg3重传时,TBS和重复次数是不确定的。所以,在EDT时有必要重新设计DCI格式N0中的至少部分内容使其能够调度Msg3的重传。
上述关于EDT的问题在efeMTC中也存在。2017年3月,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AN#75次全会上,一个关于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更进一步增强的新的工作项目被批准立项(参见非专利文献:RP-170732:New WID on Even further enhanced MTC for LTE,简称efeMTC,以及2017年12月更新的RP-172811:Revised WID on Even further enhanced MTC for LTE)。efeMTC也支持提前数据传输(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并且efeMTC的EDT和NB-IoT的EDT有很相似的设计。两者的不同至少包括:
1.efeMTC和NB-IoT的基本设计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
-比如NB-IoT中的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对应efeMTC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相应地,NPRACH资源对应PRACH资源;
-又如,NB-IoT中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Narrowband RAR grant)对应efeMTC中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RAR grant);
-又如,NB-IoT中调度Msg3重传使用的是DCI格式N0,而efeMTC中根据覆盖等级的不同使用DCI格式6-0A(对应覆盖增强模式A,CE mode A)或者DCI格式6-0B(对应覆盖增强模式B,CE mode B)。efeMTC中,PRACH覆盖增强等级0和1对应CE mode A,PRACH覆盖增强等级2和3对应CE mode B。
-又如,NB-IoT的频域资源直接通过“子载波指示”进行指示,而efeMTC在CE modeA下使用上行资源分配类型0,在CE mode B下使用上行资源分配类型2。
其中,上行资源分配类型0通过一个资源指示值(resource allocation value,RIV)指示一个起始资源块(RBSTART)以及一段连续分配的资源块的长度(LCRBs)。比如,RBSTART=3,LCRBs=2表示从RB编号3开始连续分配2个RB,即分配的RB编号是3和4。
所述RIV和RBSTART以及LCRBs的关系如下:
Else
其中,对于MTC UE(又称为BL/CE UE)来说,
2.NB-IoT中,通过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的值确定是否按照EDT方式分配Msg3的资源,而在efeMTC中,由随机接入响应(RAR)中的一个保留比特指示是否按照EDT方式分配Msg3的资源。
efeMTC所使用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包含的字段如下表所示:
其中 是以RB个数为单位定义的上行系统带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些,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B-IoT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增强方案、DCI格式N0的增强方案、以及efeMTC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增强方案、DCI格式的增强方案,其可以在EDT下调度Msg3的重传。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适于执行上述方案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其中,所述DCI格式N0用于调度Msg3的重传,所述Msg3的调制方式由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子载波指示字段来确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其中,所述DCI格式N0用于调度Msg3的重传,所述DCI格式N0中的重复次数字段和/或资源分配字段和/或调制编码方式字段设置为存在、不存在和保留中的任一者,在设置为存在的情况下,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与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sg3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致;和/或所述资源分配字段所指示的资源单元RU个数的取值集合与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的取值集合一致;和/或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中的3比特的解释和/或使用与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致,或者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仅用于确定调制方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第二方面的所述方法,在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所述Msg3的调制方式由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子载波指示字段来确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第二方面的所述方法,在所述DCI格式N0中的所述重复次数字段和/或所述资源分配字段和/或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设置为不存在和保留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值和/或所述资源分配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和/或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调制方式和/或RU个数均设置为预设的值;或者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值设置为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接收到的Msg3重复次数字段的指示;和/或所述资源分配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设置为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CS索引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和/或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调制方式和/或RU个数设置为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CS索引所指示的调制方式和/或RU个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用于调度Msg3的重传,所述DCI中的重复次数字段设置为存在、不存在和保留中的任一者,和/或所述DCI中的调制编码方式字段设置为不存在和保留中的任一者,在所述重复次数字段设置为存在的情况下,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与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sg3PUSCH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资源分配字段包含资源指示值RIV且每个所述RIV的取值对应一个起始资源块以及一段连续分配的资源块的长度,和/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调制编码方式字段和/或传输块大小TBS字段设置为不存在和保留中的任一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第四方面的所述方法,所述DCI中的重复次数字段设置为存在、不存在和保留中的任一者,和/或所述DCI中的调制编码方式字段设置为不存在和保留中的任一者,在所述重复次数字段设置为存在的情况下,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sg3PUSCH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第四方面的所述方法,当前的所述NPRACH或所述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通过与基站进行交互来执行随机接入,包括:通信单元,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调度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通过与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进行交互来使该用户设备执行随机接入。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解决了NB-IoT及efeMTC的EDT下的问题,增强了NB-IoT及efeMTC的应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的NB-IoT中与EDT传输相关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至少一部分简要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的efeMTC中与EDT传输相关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至少一部分简要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的用户设备的简要结构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的基站的简要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本公开不应局限于下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对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防止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
下文以LTE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后续的演进版本作为示例应用环境,具体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公开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而是可适用于更多其它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及其之后的移动通信系统等。
下面描述本公开涉及的部分术语,如未特别说明,本公开涉及的术语采用此处定义。本公开给出的术语在LTE、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5G以及之后的通信系统中可能采用不同的命名方式,但本公开中采用统一的术语,在应用到具体的系统中时,可以替换为相应系统中采用的术语。
本公开实施例主要涉及
-NB-IoT中的EDT方案,尤其是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和DCI格式N0的设计方案。例如,如下的实施例一~实施例八。
-efeMTC中的EDT方案,尤其是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和DCI格式6-0A和DCI格式6-0B的设计方案。例如,如下的实施例九~实施例十一。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的NB-IoT中与EDT传输相关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至少一部分简要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发送NPRACH前导,其中,所选择的NPRACH资源指示UE希望使用EDT,即:用户设备UE所使用的NPRACH资源指示所述用户设备UE请求使用EDT。
在步骤S2,接收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按照EDT的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比如,MCS索引字段的取值指示按照EDT的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
在步骤S3,根据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指示传输Msg3。
在步骤S4,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
在步骤S5,根据DCI格式N0的指示重传Msg3。其中,如果步骤S4中接收DCI不成功,则不会重传Msg3。
下面,列举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当中。
[实施例一]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
其中,对重复次数字段的设计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
一、重复次数字段设置为保留(reserved)。此时,UE认为DCI格式N0中存在重复次数字段,但是不使用该字段指示的值。
二、重复次数字段不存在(not present)。此时,UE认为DCI格式N0中不存在重复次数字段。
三、重复次数字段存在,并且在确定重复次数(number of repetitions)时,对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跟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对Msg3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样。
可选地,此时,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值设置为和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sg3重复次数字段的值一样。
在上述对重复次数字段的设计方法一和方法二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当中,UE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确定重复次数(number ofrepetitions):
一、使用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sg3重复次数字段的指示。此时对所述Msg3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跟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一样。
可选地,此时将所述Msg3重复次数字段按照现有技术中DCI格式N0中重复次数字段进行解释和/或使用。
二、使用一个预设的值。所述预设的值可以通过RRC配置,也可以是一个预定义的常数。
可选地,上述对重复次数字段的所有设计方法仅当当前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4。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可以对应于图1中步骤S2中所接收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实施例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
其中,对资源分配字段的设计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
一、资源分配字段设置为保留(reserved)。此时,UE认为DCI格式N0中存在资源分配字段,但是不使用该字段指示的值。
二、资源分配字段不存在(not present)。此时,UE认为DCI格式N0中不存在资源分配字段。
三、资源分配字段存在,并且所述资源分配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的取值集合和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的取值集合一样,或者所述资源分配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索引的取值集合和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索引的取值集合一样。比如,在所配置的最大TBS为936比特时,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集合为{3,4,5,6,8,10},则所述资源分配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集合也为{3,4,5,6,8,10}。
可选地,此时,所述资源分配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的值和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的值一样。
在上述对资源分配字段的设计方法一和方法二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当中,UE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确定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
一、使用在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MCS索引字段所指示的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
二、使用一个预设的值。所述预设的值可以通过RRC配置,也可以是一个预定义的常数。
其中,所述RU个数可以是不考虑重复(或者说,假设重复次数等于1)时NPUSCH所占用的RU个数。
可选地,上述对资源分配字段的所有设计方法仅当当前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4。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可以对应于图1中步骤S2中所接收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实施例三]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
其中,对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设计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
一、调制编码方式字段设置为保留(reserved)。此时,UE认为DCI格式N0中存在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但是不使用该字段指示的值。
二、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不存在(not present)。此时,UE认为DCI格式N0中不存在调制编码方式字段。
三、调制编码方式字段存在,并且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大小是4比特。
此时,对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其中3个比特(比如,3个最低比特)的解释和/或使用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1)、跟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对MCS索引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样,比如,若配置的最大TBS为1000比特,则状态‘111’可以表示为Msg3分配10个RU;(2)、只用于确定调制方式(modulation),不用于确定任何其他信息(如TBS索引ITBS);(3)、用于确定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和调制方式,比如,若配置的最大TBS为1000比特,则状态‘111’可以表示为Msg3分配10个RU,使用QPSK调制。
可选地,此时,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其中3个比特的值设置为和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的值一样。
此时,对所述调制编码方式的另外1个比特(如最高比特)的解释和/或使用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1)、设置为保留(reserved);(2)、设置为一个预设的值(比如0,或者1)。可选地,此时,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4个比特的值只用于确定调制方式(modulation),不用于确定任何其他信息(如TBS索引ITBS)。
四、调制编码方式字段存在,并且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大小是3比特。
此时,对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1)、跟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对MCS索引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样,比如,若配置的最大TBS为1000比特,则状态‘111’可以表示为Msg3分配10个RU;(2)、只用于确定调制方式(modulation),不用于确定任何其他信息(如TBS索引ITBS);(3)、用于确定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和调制方式,比如,若配置的最大TBS为1000比特,则状态‘111’可以表示为Msg3分配10个RU,使用QPSK调制。
可选地,此时,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值设置为和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的值一样。
在上述对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设计方法一和方法二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当中,UE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确定调制方式(modulation)和
/或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
一、使用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CS索引所指示的调制方式和/或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
二、使用预设的调制方式和/或RU个数。所述预设的调制方式和/或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可以通过RRC配置,也可以是协议中预定义的常数。
可选地,上述对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所有设计方法仅当当前
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4。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可以对应于图1中步骤S2中所接收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实施例四]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
其中包括MCS索引字段,对所述MCS索引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跟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对MCS索引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样,比如,用于确定调制方式(modulation)和/或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
可选地,此时,所述MCS索引字段的值设置为和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MCS索引字段的值一样。
可选地,上述对DCI格式N0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4。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可以对应于图1中步骤S2中所接收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所述“MCS索引”也可以为其它名称。
[实施例五]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其中包括,
(1)、格式N0/格式N1区分标志。
(2)、可选地,调度时延。
(3)、可选地,冗余版本。
(4)、可选地,新数据指示。
(5)、可选地,DCI子帧重复次数。
(6)、可选地,所有其他比特设置为一个预设的值(比如1,或者0)。
此时对于DCI格式N0中不存在但是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存在的字段,使用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这些字段的值以及在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对这些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方式。比如,使用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CS索引字段指示调制方式和/或RU个数(或RU个数索引)。
可选地,上述对DCI格式N0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4。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可以对应于图1中步骤S2中所接收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实施例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其中,MCS索引字段的值指示按照EDT的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
此时,Msg3的调制方式(modulation)由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子载波指示字段确定,比如,若所述子载波指示字段指示只分配1个子载波(比如,所述子载波指示字段的值为0,1,...,11),则调制方式为pi/4QPSK,若所述子载波指示字段指示分配多于1个子载波(比如,所述子载波指示字段的值大于11),则调制方式为QPSK。
可选地,上述对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2。
[实施例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其中,所述DCI格式N0所调度的Msg3所使用的TBS和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所调度的Msg3所使用的TBS一样。
可选地,上述对DCI格式N0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4。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可以对应于图1中步骤S2中所接收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本实施例中,通过规定Msg3的初传和重传所使用的TBS必须一样,减少了DCI格式N0在调度Msg3的重传时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而且简化了基站接收机的设计。
[实施例八]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其中包括一个EDT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DCI格式N0所调度的Msg3是按照EDT方式传输还是非EDT方式传输(或者说所述DCI格式N0是按照EDT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还是按照非EDT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
其中,
所述EDT指示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字段,也可以是某个字段中的一部分比特。
比如,所述EDT指示域可以是DCI格式N0中的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例如,当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取值大于10的一个值(如15)时,指示所述DCI格式N0所调度的Msg3按照EDT方式传输(或者说所述DCI格式N0按照EDT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
又如,当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取值大于10时,指示所述DCI格式N0所调度的Msg3按照EDT方式传输(或者说所述DCI格式N0按照EDT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且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具体取值指示所使用的调制方式(modulation),如取值15指示所述DCI格式N0所调度的Msg3按照EDT方式传输(或者说所述DCI格式N0按照EDT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且调制方式为pi/4QPSK。
可选地,上述对DCI格式N0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4。
这样,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八的方法,解决了NB-IoT的EDT下的问题,增强了NB-IoT的应用性。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的efeMTC中和EDT传输相关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至少一部分简要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步骤T1,发送PRACH前导,其中,所选择的PRACH资源指示UE希望使用EDT,即:用户设备UE所使用的PRACH资源指示所述用户设备UE请求使用EDT。
在步骤T2,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按照EDT的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比如,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一个比特指示按照EDT的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根据CE mode A进行解释。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根据CE mode B进行解释。
在步骤T3,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指示传输Msg3。
在步骤T4,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
可选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是6-0A。
可选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是6-0B。
在步骤T5,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重传Msg3。其中,如果步骤T4中接收DCI不成功,则不会重传Msg3。
下面,列举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应用到图2所示的流程当中。
[实施例九]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资源分配字段包含一个资源指示值(resourceallocation value,RIV),每个RIV的取值对应一个起始资源块(RBSTART)以及一段连续分配的资源块的长度(LCRBs)。比如,RBSTART=3,LCRBs=2表示从RB编号3开始连续分配2个RB,即分配的RB编号是3和4。
所述RIV、RBSTART以及LCRBs的关系可以如下:
Else
其中
可选地,所述RIV、RBSTART以及LCRBs的关系也可以如下:
将LCRBs减1以及将设置为5(即在现有技术中/>的取值的基础上减1)后应用现有技术中的上行资源分配类型0中RIV、RBSTART以及LCRBs的关系,即
Else
例如,从RB编号3开始连续分配2个RB,则RBSTART和LCRBs的原始取值分别为3和2。将RBSTART=3,LCRBs=2-1=1以及应用于所述现有技术中上行资源分配类型0中RIV、RBSTART以及LCRBs的关系,得到RIV=3,所以,RIV=3对应(RBSTART=3,LCRBs=2)。
可选地,所述RIV、RBSTART以及LCRBs的关系也可以使用如下表格:
RIV (RBSTART,LCRBs) RIV (RBSTART,LCRBs)
0 (0,2) 8 (3,3)
1 (1,2) 9 (0,6)
2 (2,2) 10 (0,4)
3 (3,2) 11 (1,4)
4 (4,2) 12 (2,4)
5 (0,3) 13 (1,5)
6 (1,3) 14 (0,5)
7 (2,3)
需要指出的是,上表只是实现从(RBSTART,LCRBs)到RIV的映射的其中一种方式。在维持(RBSTART,LCRBs)和RIV的取值集合都不变以及每个RIV的值都对应到一个唯一的(RBSTART,LCRBs)组合的值的前提下,从(RBSTART,LCRBs)到RIV的映射关系可以任意变化。
可选地,上述对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根据CE mode A进行解释。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根据CE mode B进行解释。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T2。
[实施例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对调制编码方式(MCS)字段的设计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
一、调制编码方式字段设置为保留(reserved)。此时,UE认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存在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但是不使用该字段指示的值。
二、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不存在(not present)。此时,UE认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不存在调制编码方式字段。
可选地,上述对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根据CE mode A进行解释。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根据CE mode B进行解释。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T2。
[实施例十一]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对传输块大小(TBS)字段的设计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
一、传输块大小字段设置为保留(reserved)。此时,UE认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存在传输块大小字段,但是不使用该字段指示的值。
二、传输块大小字段不存在(not present)。此时,UE认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不存在传输块大小字段。
可选地,上述对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根据CE mode A进行解释。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根据CE mode B进行解释。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T2。
[实施例十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对重复次数字段的设计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
一、重复次数字段设置为保留(reserved)。此时,UE认为所述DCI中存在重复次数字段,但是不使用该字段指示的值。
二、重复次数字段不存在(not present)。此时,UE认为所述DCI中不存在重复次数字段。
三、重复次数字段存在,并且在确定重复次数(number of repetitions)时,对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跟对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sg3PUSCH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一样。
可选地,此时,所述重复次数字段的值设置为和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sg3PUSCH重复次数字段的值一样。
在上述对重复次数字段的设计方法一和方法二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当中,UE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确定重复次数(number of repetitions):
一、使用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sg3PUSCH重复次数字段的指示。此时对所述Msg3PUSCH重复次数字段的解释和/或使用跟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一样。
可选地,此时将所述Msg3PUSCH重复次数字段按照现有技术中DCI中重复次数字段进行解释和/或使用。
二、使用一个预设的值。所述预设的值可以通过RRC配置,也可以是一个预定义的常数。
可选地,上述对重复次数字段的所有设计方法仅当当前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T4。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可以对应于图2中步骤T2中所接收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实施例十三]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对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设计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之一:
一、调制编码方式字段设置为保留(reserved)。此时,UE认为所述DCI中存在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但是不使用该字段指示的值。
二、调制编码方式字段不存在(not present)。此时,UE认为所述DCI中不存在调制编码方式字段。
可选地,上述对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所有设计方法仅当当前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可选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是6-0A。
可选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是6-0B。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T4。
[实施例十四]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所调度的Msg3所使用的TBS和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所调度的Msg3所使用的TBS一样。
可选地,上述设计方法仅当当前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T4。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授权可以对应于图2中步骤T2中所接收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
本实施例中,通过规定Msg3的初传和重传所使用的TBS必须一样,减少了DCI在调度Msg3的重传时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而且简化了基站接收机的设计。
[实施例十五]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执行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包括一个EDT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DCI所调度的Msg3是按照EDT方式传输还是非EDT方式传输(或者说所述DCI是按照EDT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还是按照非EDT方式为Msg3分配资源)。
其中,
所述EDT指示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字段,也可以是某个字段中的一部分比特。
可选地,上述对DCI的设计方法仅当当前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所配置的最大TBS更小的TBS时使用。
这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T4。
这样,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九~实施例十五的调度方法,解决了efeMTC的EDT下的问题,增强了efeMTC的应用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简要结构框图。
如图3所示,该用户设备20可以至少包括:通信单元22、处理器21和存储器23。通信单元22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处理器21例如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嵌入式处理器等。存储器22例如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系统等。存储器22上存储有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21运行时,可以执行本公开的上述图1和/或图2所描述的调度方法。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的简要结构框图。
如图4所示,该基站10可以至少包括:通信单元12、处理器11和存储器13。通信单元12用于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11例如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嵌入式处理器等。存储器12例如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系统等。存储器12上存储有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11运行时,可以通过与上述用户设备20进行交互而使该用户设备20执行本公开的上述图1和/或图2所描述的调度方法。
通过处理器(CPU)来使计算机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该程序或由该程序处理的信息可以临时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系统中。
用于实现本公开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可以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取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此处的所谓“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嵌入在该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或硬件(如外围设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学记录介质、磁性记录介质、短时动态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或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记录介质。
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的各种特征或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电路(例如,单片或多片集成电路)来实现或执行。设计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功能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上述器件的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现有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是数字电路,也可以是模拟电路。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现有集成电路的新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情况下,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也可以使用这些新的集成电路技术来实现。
上述的各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能够相互组合。例如,在实施例二中,对DCI格式N0中的资源分配字段的设计方法一(即将资源分配字段设置为保留)可以和实施例三中对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设计方法三结合(比如,对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字段的其中3个比特的解释和/或使用跟对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的MCS索引的解释和/或使用一样)。

Claims (3)

1.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以及
如果所述DCI格式N0中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字段指示值是15,则确定由所述DCI格式N0调度的窄带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NPUSCH是由基于提前数据传输EDT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调度的消息3 Msg3的重传,
其中,当前的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由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调度的Msg3传输的所配置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S更小的TBS,并且所述Msg3的初传和重传所使用的TBS一样。
2.一种用户设备UE,通过与基站BS进行交互来执行随机接入,所述UE包括:
通信单元,与所述BS进行通信;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3.一种基站BS,所述BS包括:
通信单元,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BS执行以下步骤:
对所述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N0,其中,
所述BS通过将所述DCI格式N0中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字段指示值设定为15,使所述UE确定由所述DCI格式N0调度的窄带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NPUSCH是由基于提前数据传输EDT的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调度的消息3 Msg3的重传,
其中,当前的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覆盖等级允许使用比由所述窄带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调度的Msg3传输的所配置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S更小的TBS,并且所述Msg3的初传和重传所使用的TBS一样。
CN201810440469.5A 2018-05-09 2018-05-09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ctive CN110475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0469.5A CN110475371B (zh) 2018-05-09 2018-05-09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CT/CN2019/086030 WO2019214650A1 (zh) 2018-05-09 2019-05-08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7/054,040 US11445553B2 (en) 2018-05-09 2019-05-08 Method executed by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P19800433.5A EP3813470B1 (en) 2018-05-09 2019-05-08 Method executed by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KR1020207034186A KR20210008004A (ko) 2018-05-09 2019-05-08 사용자 장비에 의해 실행되는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BR112020022660-2A BR112020022660A2 (pt) 2018-05-09 2019-05-08 método executado por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estação-b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0469.5A CN110475371B (zh) 2018-05-09 2018-05-09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5371A CN110475371A (zh) 2019-11-19
CN110475371B true CN110475371B (zh) 2023-10-27

Family

ID=68467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0469.5A Active CN110475371B (zh) 2018-05-09 2018-05-09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45553B2 (zh)
EP (1) EP3813470B1 (zh)
KR (1) KR20210008004A (zh)
CN (1) CN110475371B (zh)
BR (1) BR112020022660A2 (zh)
WO (1) WO20192146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371B (zh) * 2018-05-09 2023-10-27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22028427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icient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2291723A (zh) * 2020-10-23 2021-01-29 锐迪科(重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134906A (zh) * 2020-12-30 2023-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58796A4 (en) * 2021-01-13 2024-01-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2151465A1 (en) * 2021-01-18 2022-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ch procedure control in rrc state mismatch
CN115190590A (zh) * 2021-04-01 2022-10-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262412A1 (en) * 2021-06-18 2022-1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node for feature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17280836A (zh) * 2021-07-30 2023-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1604A (zh) * 2015-03-30 2017-1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196B (zh) * 2009-10-20 2011-08-3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竞争模式下随机接入成功率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60073339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Apple Inc. Enhanced DCI Formats for Link Budget Improvement in LTE
US11057921B2 (en) * 2014-10-01 2021-07-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coverage for user equipments
CN106455113B (zh) 2015-08-11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GR1009108B (el) * 2016-07-27 2017-09-08 Καρολος Ανδρεα Μαρκεσινης Καινοτομος μεθοδος σκληρυνσης συγκολλητικων συστηματων
US20180324854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for enhanced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 (emtc)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munication
JP6905636B2 (ja) * 2017-08-10 2021-07-2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無線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2019010455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edia Tek Inc. High Reliability an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EP3664554B1 (en) * 2017-11-15 2022-0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039477B2 (en) * 2017-11-17 2021-06-15 Mediatek Inc. NB-IoT PRACH resource partitioning and multiple grants in RAR for EDT
CN110475371B (zh) * 2018-05-09 2023-10-27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1604A (zh) * 2015-03-30 2017-1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62630".3GPP tsg_ran\WG1_RL1.2016,第3节. *
"R1-1805409".3GPP tsg_ran\WG1_RL1.2018,第8页. *
"R2-1805922_Stopping contention resolution timer based on retransmission scheduling".3GPP tsg_ran\WG2_RL2.2018,第2-3节. *
Huawei, HiSilicon.R1-1801429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for eFeMTC".3GPP tsg_ran\WG1_RL1.2018,(TSGR1_92),第2.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45553B2 (en) 2022-09-13
EP3813470B1 (en) 2023-10-04
KR20210008004A (ko) 2021-01-20
US20210378017A1 (en) 2021-12-02
EP3813470A4 (en) 2022-05-04
CN110475371A (zh) 2019-11-19
BR112020022660A2 (pt) 2021-02-02
EP3813470A1 (en) 2021-04-28
WO2019214650A1 (zh)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5371B (zh)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JP7375837B2 (ja) 低複雑度の狭帯域端末のため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でのharqメッセージに割り当てられたリソースを示すための方法
EP3606218B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US9894654B2 (en) Defining sub-subchannel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separately provided frequency and time resource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RU2696858C1 (ru)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87676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based gran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921889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公共控制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JP4511611B2 (ja) 無線リソース選択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EP37808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grant-free transmission scheme
WO2016161917A1 (zh) 一种实现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EP252352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ircuit device
WO2016070552A1 (zh) 功能指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62978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JP2009260956A (ja) 無線リソース選択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WO2019120280A1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KR20190005995A (ko) 무선 디바이스에 자원들의 할당
US20230069535A1 (en) Method performed by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JP5164903B2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JP7488380B2 (ja) 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4520481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及び構成
JP5243470B2 (ja)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WO2017113979A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ices
JP4828628B2 (ja) 無線リソース選択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4751952B2 (ja)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9

Address after: No.1, Takumicho, Sakai Ward, Sakai City,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Sharp Corp.

Applicant after: FG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City. The area of Sakai Sakai Cho 1 GA 590-8522

Applicant before: Sharp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